去年、一人の日本人女性が、スイスで安楽死を行った。女性は重い神経難病を患い、自分らしさを保ったまま亡くなりたいと願っていた。患者の死期を積極的に早める安楽死は日本では認められていない。そんな中で、民間の安楽死団体が、海外からも希望者を受け入れているスイスで安楽死することを希望する日本人が出始めている。この死を選んだ女性と、彼女の選択と向き合い続けた家族の姿は、私たちに何を問いかけるのか見つめる。
2018年11月,51岁的日本女子小岛美奈,不远万里,由两个姐姐陪同来到瑞士,只为一求“安乐死”。她接受了记者拍摄的请求,于是有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她选择了安乐死》。
小岛是韩语翻译,看她当年演讲的视频,面容清丽、姿态端庄,发言字字清晰铿锵,在亲友眼里永远是新女性的模样。可是两年前她患上了一种叫做“多系统精神萎缩症”的恶疾,身体的各功能逐渐丧失,目前还没有治疗方法。在病情急速恶化以前,她不是没想过“活下去”,但疾病的凶猛还是毁掉了她的希望。她对记者说:“如果我卧病在床,痛苦难忍,每天只能盯着天花板度日;时不时有人为我换尿布,时不时有人喂我吃饭,这种情况下,你会对我说:‘请不要放弃吗’”。
影片当然回避了她的痛苦,出现的她还是那样镇静、从容,和亲人们互动交流诉说着亲情。最后时刻来到了,在警察、医生和亲人的陪伴下,小岛美奈微笑着推开了输液开关;伴着亲人的哭声她仍笑着对姐姐们说:“谢谢你们能来送我最后一程,我真的很幸福”。短短几秒钟,她就闭眼谢世了,平静得让人感觉不到生命的离开。她的骨灰撒在了夕阳下异国的河流里,随波而下,安洋、自由而尊严。
中国老人关于对安乐死的向往又无奈,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这部电影最让我感慨的却是另一件事情。还有一位女士,也是50岁,也患了和小岛美奈同样的疾病,但更趋末期了。我们看到她全身插满管子,别说不能动,连睁开眼睛都很困难。医生告诉她再不能离开人工呼吸器、鼻饲,而且会继续恶化,征求她对后续的意见。她通过眨眼和抬手指表示了自己“不放弃”的愿望。要说“生不如死”,她才是!这位女士经过郑重考虑,选择了“不如死”的“生”,她还要穿过更加黑暗的隧道,还要挨过更加恐怖的漫漫长夜,未来的日子除了痛苦以外真难想象还会有其他的东西……莫非真的“好死不如赖活”?原来她的选择是有原因的。原来她是位单亲妈妈,吃尽千辛万苦拉扯大了女儿,女儿出息了,她却倒下了。心有不甘呀!只要女儿在,什么痛苦都能忍受,连尊严都显得无关紧要了。果然当她做出了“赖活”的决定,女儿也情不自禁地喜笑颜开了。她真怕自己没有了报恩的机会,她愿意背这个越来越沉重的包袱。看着母亲被抬上了回家的救护车,我想起了那诗句:“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常常看到有关“断舍离”的文字。尤其是老人更加强调要善于给生命做减法,要“断舍离”,要了断、要舍得、要离弃多余的东西和欲望。这当然是绝对正确的。记得我母亲就是“断舍离”的践行者,她在生前就一步步处理掉了自己的私物,包括信件、笔记、书籍、账单,所有那些她想留念的东西都化成灰烬,连照片也只精挑细选地给我们留下了几张。但是我知道,她的内心里充满了对亲人的爱,那是断不掉、舍不得、离不开的。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这次真的要走了”,说明她是多么留恋这个人生和世界。她昏迷多日,当孙子孙女来看她 ,她居然抬起了手,连眼珠都动了。冥冥之中什么都消失了,唯有感情,唯有爱。
老人常常会去思索生命的本质和真谛。说来奇怪,感情是最最虚无缥缈的东西了,可是它却成了生命里最具体、最实沉的存在。当我们回首往事,所有的“身外之物”都置之度外了,唯有跟感情、尤其是跟爱有关的情景甚至细节,却栩栩如生,化成了精神财富,甚至是漫漫长夜里的一点星火。失智老人,往往连亲人都不认识,但在那些张冠李戴的“笑话”里却顽强地闪耀着爱的余光,这也许就是他们生命里最后的光亮了。时间会磨平一切、带走一切,唯有人世间的爱是忘不了的。放不下,是舍不得放下;放下了,真的“放下了”吗?
其实小岛美奈的选择不同样是出于爱吗?别给自己所爱的人增添负担吧……
生命苦短,倍加珍惜;
生命不“断”,难舍难离……
如何对待死亡?我认同美奈子的话:一个人是否能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与她是否能够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同样重要。
美奈52岁,还很年轻,有两个疼爱她的好姐姐照顾她。最开始她接受现实,希望活下去。和姐姐们在一起的开心时光,是她活下去的动力,但多系统精神萎缩症病情不断恶化,最后,美奈希望通过安乐死,留住自己最后的尊严。
从希望活下去,到选择安乐死的思想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病情恶化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医院看到用呼吸机维持生存的病人,她感到了沉痛的悲哀。她担心完全失去行动能力后,不能有尊严地活着。她不敢想自己将来变成负担后会是怎样一种生活?周围的人都会因此而痛苦,到时候大家都会活得很累。即使家人没有怨言,她依然害怕成为家人的负担。
日本法律不允许安乐死,所以美奈申请到瑞士进行安乐死。瑞士注重人权的行使,他们认为:我有权行使我自己的权利,生是我的权利,死也是我的权利,并且是在我决定的时间,用我选择的方式去死。尽管尊重人选择死亡的权利,安乐死依然要有一些必要条件:经受着无法忍受的痛苦、能够明确地进行意思的表达、没有痊愈的可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样患多系统精神萎缩症的道代,选择活下去,即使通过呼吸机也要继续活下去,在做决定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女儿,单亲妈妈也许是还不放心女儿吧。是对女儿的牵挂,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她认为家人平淡如水的日常,依然能让自己感到喜悦。
死亡,有时候不只是自己的选择,还要考虑亲人的感受。不能因为自己想死,就对亲人造成伤害。关键是和亲人认真道别,而亲人也尊重你的决定。要珍惜最后道别的时光。
其实最后一段,美奈的表情反而是放松的,解脱的,甚至是签字的时候面带笑容,没有半刻犹豫,只是姐姐们的表情一直很痛苦、很无奈。
看到片尾,临终遗言,爆哭,妹妹和姐姐们互相道别,一直在说着感谢彼此的话,妹妹说了自己很幸福,走得很安详。因为美奈最后说:我已经很幸福了。因为这句话,姐姐们以后才能好好地活下去。可能对姐姐们来说,还有的遗憾是,日本不允许安乐死,遗体无法带回日本,美奈的骨灰被撒在瑞士的河水里。
生命是什么呢?是一段通向死亡的旅程,或长或短,但是能在这段旅程中感受到幸福就足够了吧。然后在生命要终结时,和挚爱亲人好好告别。
和英国的纪录片《如何死亡,西蒙的选择》相比,这部纪录片的感情表达更为细腻动人。
如果能好好活着,谁又会选择死亡
无法决定出生,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的死亡是非常幸运且幸福的事情。
生命哗的一下就消失了
2020-03-06
虽然经历过死亡,但是看见她最后自己打开开关,渐渐的没了呼吸,还是没有绷住。。。
真的很为mina开心,至少是自己做的决定,还有爱的人陪伴。理解lawmakers对安乐死的顾虑,但我还是认为应该给每个人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亚洲国家可能真的还很遥远,但希望至少人道一点,允许家人带骨灰回故国吧。
终于通过了Otz虽然看过不少英语国家的瑞士安乐死纪录片,但东亚国家还是第一次。nhk能拍出来太好了。两位女性的两种迥然相异的选择也是非常有思考价值的。尽管我自然偏向“尊严死”,但也会想或许和婚育之类的问题有关。总之很高兴有这样的片子,就像mina女士所言:希望安乐死能引起讨论。少数人的声音能被听到总是值得赞美的。
对于死亡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对生命个体的看法,是与世间其他捆绑在一起,还是自我意志凌驾于一切至上。当然,无论是决绝地安乐死,亦或是哭泣着再多看一季的樱花都是勇气。
这片子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有维持生命组和安乐死组的对照,看完应该大家都心里各有评判。瑞士理解的人权是人有选择如何活下去的权利也有选择如何死亡的权利,但对于撕裂严重的国度来说这种权利其实很奢侈了。如果说以前有点反对,看到镜头里的小岛美奈可以在说出我已经很幸福之后闭上双眼觉得对经历过亲人饱受痛苦离世后的人来说,真的太可贵了。
看完太难受了。我所有绝望的念头堆积起来在签下同意书的抉择面前简直就是轻飘飘的灰尘。
人应该走的有尊严。
生不如死的话,选择保留最后的尊严的安乐死,也不是件坏事
患有无法治愈的多系统萎缩症的日本女士,来到瑞士寻求安乐死。。。第一次真正目睹安乐死的过程,确实和全麻很像。。。但表面平静,内心沉重。。。导演很有心,还特意去拍摄了一位患同样疾病但选择人工插管坚强与病魔作斗争的参照案例。。。其实,不管选择安乐死还是继续坚强,都是极其勇敢值得尊敬的。。。除了和本身性格有关会影响决定,个人认为这个决定的做出70%为了家人,30%为了自己。。。因为活着,是为了留恋和家人共渡的时光;离开,也是为了不拖累家人。。。瑞士医生最后差点动摇她们的话:如果她住在瑞士,不需要那么长距离过来,那她其实不用那么早走。。。好的👌查了一下,片中安乐死实施的机构在我骑自行车就可以到的隔壁村子,实施的医院应该就在咱巴村省医院,放心了。。。
孤立秋枝头,桂花著香未 ?
我 不能选择出生,也不能选择死亡,太可悲了
NHK拍人文纪实一直都很厉害,从安乐死展开探讨,我们如何迎接死亡和如何为亲人送行。居然还拍了得了同一种病最后选择和病魔抗争的对照组。没有做一点偏颇的描述,全交给观众自己思考。
能在自己离开的时候和至亲好好告别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了 mina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很幸福 忽然就觉得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不过现实生活中 很多家庭可能连积极安乐死的费用都是承担不起的
解脱了很好
以前看了个片段,这两天看到日本有两个医生因为帮助病人安乐死被捕的新闻,又重新来看了看。片子里的选择安乐死的女士和选择活下去的女士,给我同样的震撼,有时候会想,如果是自己面临痛苦的活着还是有尊严的死去,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人生下来就是一场试炼,无论是怎样的选择都应该被尊重。
有尊严的死去和有尊严的活着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