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黄色出租车行驶在德黑兰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各种各样的乘客坐上车,每人都直率坦白地回答了司机的各种问题。而这个司机不是别人就是导演贾法•帕纳西本人。在这个移动摄影棚中,导演将摄像机放在仪表板上,通过这次有趣而戏剧的旅程,记录了伊朗社会的精神风貌。
导演说:“我是一名电影工作者,我什么都不做,只拍电影。电影是我的语言和生命的意义。没有什么能阻挡我拍电影。因为当我被推入最深的角落时,我与自我相连。在如此私密之处,尽管限制诸多,创作的需求已超越了欲望。我心系电影艺术。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如何,我都要继续拍电影。只有这样,我才能尊重自己,感受到我还活着。”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出租车》,下面请看前线车上万生们对待生活的评价了!
Not Here:
“热爱电影的人是一群很棒的人啊!”虽是金熊之作,但很粗糙,政治性很强。
果树:
“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不是真的”、“他们明知道是真的,为什么不让拍”,电影的确突破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也突破了对电影禁令的封锁。
松野空松:
简直把杨的说教和阿的纪录混合一起,开篇还算是有意思,后面就……借小女孩说一大堆政治话语还以为杨德昌附身阿巴斯了,其实拍与自己意见相左的电影可以参考阿巴斯的《家庭作业》处理。
Pincent:
形式没毛病,真诚主动地袒露摆拍痕迹,倒也并没有多么想反映和控诉社会现实,并不苦大仇深,反而亲民又轻盈,趣味为大,其实是一部解构电影、阐释电影与现实的关系的迷影电影,正如向镜头前热爱电影的人投送玫瑰,同时也会以突如其来的袭击敲响警钟。车窗也是银幕,城市也是剧场。
米米:
不想对号入座的去评论伊朗,这部片子却包罗万象。 相比出租车狭窄的困境,外面的牢笼却更可怕。 “享受着高级的待遇”,扪心无愧的笑容,勇敢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艰难并坚强的继续行走着。 致那些真正热爱人,热爱这个世界的勇士们。
子夜无人:
关于严酷的社会环境里努力探出头呼吸的自由空气,当作纪录片来看,起码技术非常过关,要从大量累积素材里剪辑出一条看似是一气呵成所发生的时间线是极大挑战;而当作剧情片来看,则依然保留了伊朗电影那种“冷不丁来一下”的神经刀气质,出场人物的排练感直接吞掉剧本的存在。不太喜欢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与它究竟是不是纪录片无关,而是一切都太典型、也太强行,不自然、不流动、也不够回味。
大钊:
强推给每一个影迷!原来伊朗不止有阿巴斯,生活与影像,影像与真实,互相暧昧,通过角色与摄影机和导演的互动提醒观众这是一场“事先未声明的实拍”。仅仅通过高密度事件,一个出租车的视野即展现了伊朗最丰富的一面、小偷、教师、律师;小孩、夫妻、好友、老人。侄女的角色最值得把玩,一方面是阶层差异,一方面是年龄认知差异,还有关于规则的纯洁质疑。手持镜头已经让观众完全相信出自一位小女孩之手,前面的低劣技巧全为最后一个花的镜头做铺垫,当那束花出现的时候,带来极为颠覆(长时间的车内镜头+律师的一番慷慨陈词还没消化)的感官刺激,成为整部电影的高光时刻。
DAY2的纪录片场刊将在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文 / 柳莺
2006年因“危害国家形象罪”而被伊朗政府剥夺人生自由的贾法•帕纳西凭借《出租车》捧走了今年柏林的金熊大奖。用“捧”这个动词,实在不甚贴切。仍记得2011年柏林邀请导演担任评委会成员,彼时身陷囹圄的导演无法亲自到场,电影节还专门为其留出空位,各路影人也纷纷发声以示支持。四年后,禁令尚未解除,一切如昨日重现,颁奖典礼后的新闻发布会,无数闪光灯的包围之中,孤零零的金熊让人唏嘘。
《出租车》是一部充满勇气的作品,贾法•帕纳西力顶政治高压,用各种铤而走险的方式挑战“二十年不准拍片”的禁令。和早几年的《这不是一部电影》、《闭幕》一样,《出租车》也是他隐蔽的影像表达。效法前辈阿巴斯在《时段生命的律动》中的手法,帕纳西把自己伪装成一位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司机。便携式摄影设备让他能够在最为限制的条件下,依然完成电影拍摄的标准流程。
在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中,帕纳西回到了他阔别十多年的德黑兰街头,用隐藏在黄色出租车中的摄像头,记录下来往乘客种种言论,为当代伊朗社会的明暗交织写下朴实的脚注。虚构和真实在电影中模糊了界限,叫人想起《谁能带我回家》中那位在镜头前摔掉石膏,大叫“我不要拍电影”的小女孩米娜。
《出租车》中匆匆上车的普通人,他们有关社会问题的种种交谈,好像是日常生活中的漫不经心,却句句直戳国家藏掖在体制深处的软肋。
《出租车》中匆匆上车的普通人,看似是误闯片场的真实乘客,其实亦是导演调度安排的群众演员,他们有关社会问题的种种交谈,好像是日常生活中的漫不经心,却句句直戳国家藏掖在体制深处的软肋。作为流动迷你摄影棚的出租车变成了观察众生百态的绝佳场所,每一位过客的到来都是一段新交流的开始,对话时而如轻盈的吐槽,充满现代元素的的黑色幽默,时而又急转直下,在政治的沉重漩涡中打转。轻重缓急,错落有致,滴水不漏的剪辑安排下,这些段落又都向着共同的主题开掘。
互不认识的男人和女人,在短暂的旅途中,因为是否该对小偷施以绞刑而发生激烈的争吵。德黑兰特殊的出租车拼车业务,为陌生人提供了交流和辩论的空间,电影通过这一桥段,单刀直入将视线聚焦伊朗现实,在不同立场的人的口中,这项法规一会儿是天经地义的普世标准,一会儿是泯灭人性的残酷暴行,支持方和反对方各持其理,胶着的争论甚至在狭小的出租车中发酵出一种荒谬的感觉。这种荒谬感在电影接下来的部分得到持续的增强,无论是喋喋不休的盗版碟贩子,还是心碎于丈夫车祸,却心系遗产继承的妻子,都是伊朗社会中最无力的棋子,过山车般的情节变化,让他们的行为在节制和失控的两极来回往复,而所有歇斯底里的爆发和低头啜泣的无奈,在帕纳西的记录中,皆归因于社会不公的肆意横流,斗升小民不过是在生活的夹缝中,用小聪明忍气吞声地挤开一条前进的缝隙罢了。
《出租车》有意着重讨论了影像记录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帕纳西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具有自我指涉意义的重大命题。从乘客发现摄像机时的惊讶表情,到碟片商人大谈盗版碟对伊朗人文化启蒙的作用,用影像表达追求艺术自由的初衷在电影里被不断点题。当导演的侄女坐上他的出租车,并从书包中掏出一个小巧的相机,准备按照老师的教授,拍摄一部“能够被发行的电影”时,导演终于忍不住从沉默不语的聆听者变成了满腹苦水的发泄者,抨击伊朗政府对于文化创作的无情打压。手捧鲜花的女律师,回忆起自己因为政治犯辩护而终止的职业生涯,最终让《出租车》的后半段完全变成了一部关于帕纳西自己的电影。
相比被禁后的前两部作品,在痛苦愤懑中挣扎许久的帕纳西终于找到了一种举重若轻的表达风格,把对现世不公的苦笑,拍得如同小品文般有趣。
由于拍摄条件的限制,《出租车》的镜头被固定在狭小的车内,封闭的空间成为伊朗社会隐喻的载体。偶尔,导演也会将摄像机小心挪移,对准车窗外混乱嘈杂的德黑兰街头,角度的转换不但打破电影形式单一而可能产生的沉闷感,更通过视角的延伸,触及广阔的平民社会,让这部兼具讽刺与幽默,辛辣与心酸的电影成为折射当代伊朗的棱镜。电影开头和结尾汽车的启停,仿佛戏剧的开场与谢幕,是为日常生活赋予的仪式感。主体部分的伪纪录片流动自然,由不同对话段落制造出的层次感,有效地弥补了摄影方面的不足,让这部九十分钟的电影从头至尾都充满着剧情的张力。
相 比被禁后的前两部作品,在痛苦愤懑中挣扎许久的帕纳西终于找到了一种举重若轻的表达风格,把对现世不公的苦笑,拍得如同小品文般有趣。诚然,柏林的这尊金 熊背后,一定是有政治同情的加分,但集明快和沉重于一身的特殊气质,从细缝中窥视大局的艺术野心,都注定《出租车》是一部值得铭记的佳作。
原文载于2015.4期《电影世界》
伊朗电影 《出租车》.贾法.帕纳西
在电脑里躺了很久的电影,如不是最近关于taxi一词的各种热议翻炒,我可能都给忘了……
贾法·帕纳西自导自演,几乎零成本的伪纪录片模式,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出租车成为小社会的浓缩舞台,各式国民悉数登场。
一路的乘客以及路上有交集的人共有十三人
提倡对盗窃行为实施死刑的小偷,言语间是对同行的不满,自豪于自己坚信盗亦有道;
为罪犯寻求多种解读的女老师,神解与道义双管齐下,与小偷的争论无果不欢而散;
贩卖盗版电影光碟的小贩,矮小笨拙的身体背负着沉重的“文化事业”,头脑精明且小心翼翼;
出车祸夫妻二人,男人“死”前的遗嘱迎合着女人悲痛的哭喊,现实则是女人电话里的对遗嘱的执念;
爱看文艺片且处于电影创作迷茫期的导演系学生,盗版光碟是初探世界电影的渠道;
两位焦躁不安的老妇人,捧着水和金鱼,将未知的寿命托付于神嘱的生物,以鱼续命;
导演的侄女,正在拍摄自己重要电影作品的小姑娘,电影审查制度由童言来讲更有深意,拍摄拾荒男孩那一幕又是孩子的小私心了;
导演的儿时玩伴,只为倾吐自己被打的不满却又同情打人者的悲惨处境,压抑的愤怒和不忍对方被判死刑的矛盾,离别时将余恨寄托于一个也许会以他的故事为蓝本的未知电影;
捧着玫瑰花的女律师,去看望一位由于想看球赛而被关在监狱的女孩,最后的点睛之句均出于律师以及那朵送给所有热爱电影的人们的玫瑰;
最后的两位“贼人”,原来这一切都在监视之中。出租车是小困境,而社会国家亦是大牢笼……
后话了,豆瓣上的声讨已经变了味道,一群人莫名其妙的去侵占评论区拉别的电影下水,出于本意的辩驳也早已偏离了初衷,何必咧?好像不和政治正确辩驳几句就不配为在世文青了,给愤怒加戏就会显得愚蠢,撤的是片子,并不是脑子和思想……
流动的出租车见证了伊朗社会。虽然政治意味过浓,但苦中作乐的心态真好(有几个地方笑die了!)与其说金熊奖是颁给这部电影,倒不如说是对导演和自由表达的礼敬...
看了他两部作品都觉得是形式大于内容,社会意义大于艺术价值。可能我天生讨厌过于政治的电影吧,真心觉得不如法哈蒂,满不满贯随便吧。
电影是我的语言和生命的意义。
中国那些大导演好像还没人坐过牢吧?成天就靠卖中国风过日子,瞧瞧人家啊。别成天怨审查怨资金了,人家牢里用手机拍的片子还去戛纳了呢,一出来就凭此片拿了金熊。就如片中所说,成天窝在你们的豪宅里是拍不出东西来的。
从头到尾神烦那个小女孩,一直在叨逼叨的说教,而且表演的让人出戏。看来柏林金熊已经沦陷,政治正确人道关怀才是第一位的,至于艺术性什么的,都得让道。电影的政治意味太浓,虽然导演用一种比较轻松地手法拍摄,还是感觉有点做作。
受阿巴斯《十》的启发,帕纳西的这部无预算新作以出租车为窗口戏剧化地记录了伊朗的国家审查与其社会现实的难以调和,影片依赖乘客更换制造的动力和记录与虚构的模糊界限,但由于机位限制,镜头语言的缺乏在所难免。最后二十分钟情节的政治倾向已近似说教,就连最后定格长镜头的象征意义都因此显做作。
当然这是一部好电影,几乎是零成本,有着聪明的形式和创意,更重要的还是导演展示的政治性。但《出租车》并没有太打动我,看着片子在豆瓣高达8.2的评分,其实它和豆瓣评分6.6的《闭幕》差不多,这两部片子都有着一个极简的框架设置,满满的隐喻和说教,形式感上也有导演一贯的聪明之处。★★★
导演报平安:我很好,别担心,电影会继续拍,不用挂念。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艳,但是也足够有质感。这个一直注定被打压的导演脸上仍然看不到愠怒。只是说到怎样电影才能上映的时候,才会有一丝与观众共构的对于权力的嘲讽。
伊朗的现实题材的片子往往能拍出中国电影及社会里匮乏的东西——不矫饰的温暖的人性。这种在虚实之间游离的叙事方法很有趣。
给,这朵玫瑰献给所有热爱电影的人们~~~
献给所有热爱电影和自由的人。
这片子其实是自由宣言和人权讽刺!全程出租车视角的摄像镜头和结尾大大的亮了!这片子一帧不删放在TC同样适用,某些人就是不想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为了所谓的“和谐”,就像小侄女被成功的洗。很佩服导演贾法帕纳西,比大陆的只会抢钱的那些电影人伟大的多!8.3
还处在伊朗官方封杀之中的贾法帕纳西,此次充当一位出租车司机,借用行车记录仪和侄女的DV完成一部电影,模糊现实记录与影像虚构的界限,以幽默平和的心态反抗政府的禁令,表达对电影的热爱,可谓匠心独运。流动的出租车折射得还是伊朗的社会百态,小侄女拍摄视频一段饶有趣味,现实就是现实,无法掩盖
没想到居然那么好笑,好几段笑翻全场。跟天朝太多相似也因此特别有共鸣。全片在一辆出租车通过不同乘客来看伊朗社会,打破虚实界限最终完成导演的政治诉求,并表达出他对电影的热爱,这样的电影让人无法不喜欢。
教师与小偷的死刑辩论,为妻所留病危遗嘱,盗版碟的文化使命,老太续命捞鱼放生,阶级矛盾伦理困境,小学生失败的主旋律电影作业,民主律师向影迷献花……戏中戏,多无奈,很感动
小成本电影的精品,幽默与审视都有,这类故事要有趣扎实,不粗浅,很考验导演耐心。今年早些时候看的冲田修一新作《去看瀑布》,也是类似片子,小成本,喋喋不休,不足90分钟,有回味。国内不是拍不了这种片子,是一部分电影人忙圈钱,看不起这类片子;一部分电影人忙自我陶醉,没想过这样拍片。
賈法的這部新作品就是繼《這不是一部電影》后再度絕處逢生的電影;電影模糊了真實和虛構的界線,一定程度上就是「映像的生還」。至於基於中國國情借本片的話語衍生出來的諸多想法就是情理之內。電子遺囑、金魚續命、盜版商兜售DVD、姪女宣讀審查規定、音樂人自主發行CD,樣樣穿透介質,分外過癮。
“有能耐的人拍低成本的影片,有智慧的人拍无成本的影片,废物拍大片。”
支持导演的政治立场,同情导演的政治遭遇,但设置N个政治话题然后找个小姑娘的嘴硬说出来,真的大丈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