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天使加一
小女孩名字就叫加一,真好听。人如其名,加一也是一个特别天使的小女孩,漂亮懂事又善良,弟弟也是十分的可爱。这部纪录片蒋导主要拍的是留守儿童,在现在的中国这样的家庭还有千千万,各种现实的原因导致的,很难避免也无法避免。想想自己出生后也是在乡下老家长到两三岁,虽然不算留守儿童吧但是也是爸爸一人在外打拼,自己当时有妈妈带着,呆了两三年才搬去城里一家团聚。0-3岁就是在乡下长大的,听妈妈提起,爸爸偶尔回老家看我我还不认识他,一直哭着不让他抱,爸爸因此还难过了很久。因为年龄小吧,只对一些零星的人和事有点模糊印象,其他都不记得了,但对乡村,田野,空旷的土地,老家各种传统的风俗一直以来都有种莫名的亲切感,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根”系的影响吧,原始就是生根于此,自然基因携带吧。这个纪录片拍摄了很多乡村的美景,大自然,田野,很美很美,还是有种莫名的熟悉感的。自己虽然不算留守儿童,但在乡下确实留守儿童还是挺多的,身边的亲戚也有这种情况,片子里说的很现实,孩子父母正值壮年,不出去打工就没有收入,在农村种地又能挣多少钱呢?一家子的生活哪里都需要用钱,没有学历没有技术除了打工真的无从选择。孩子没时间照顾只能留给家里的老人,但是老人又有很多家务和农务要忙,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她们最大的心愿了,别的方面比如学习上面内心情感上面难免会照顾不周,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小孩子自己从小到大要更辛苦一些吧,但是好处就是可以看到这些孩子往往比其他同龄人更懂事更成熟,也更懂得照顾人一些,懂事的让人有些心疼。无论如何事情既然被看到了,还是会有人关注去改善的,哪怕只有一点点。正如片子里,孩子们实在没有条件去镇里面上学,最终村子里也算是建了自己的学校,也是很不容易了。还有就是片子里时不时出现,被当做背景音的广播和新闻联播的话语都与当时村子的境况相呼应,十分的耐人寻味。最后想说的就是片子里面经常出现的bgm《彼岸箫声》也太好听了,和拍摄的乡下景色浑然一体而且很动人,就是音源怎么都找不到,有点遗憾。
2 ) 看完《加一》后
看完纪录片,果然心情仍如以往一样沉重。本以为自己会因为某个动情的画面或细节而哭,但是并没有,尽管如此,却也笑不出来。
从拍摄角度来看,《加一》应该是我看过角度最新颖独特的纪录片。说起留守儿童问题,不论是报刊杂志电影亦或是纪录片,人们便会不自觉想到“贫穷”,“可怜”,“孤独”等字眼,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特殊定义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仅仅是这四个字就已经看出它的不同所在。然而蒋能杰导演拍摄的《加一》却一改以往此类创作风格,以一个全新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朴素得在不过的留守儿童生活。
蒋导通过围绕蒋加一和范梓沐姐弟俩的日常生活这一主题,记录了包括整个家庭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心理上的大大小小事情。在这个家庭里,有亲人互相关爱的幸福,农家生活的淳朴安宁,以及为工作忙碌奔波的疲惫,甚至是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八岁,在别人看来应该是懵懂无知纯洁的年龄,而在加一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成熟懂事乖巧的小女孩身影。如此幼小的躯体,却承担了全家人的家务活,学习之余还要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照顾调皮捣蛋的弟弟,这是身为姐姐需要承担的责任。看到她拿着一个偌大的水瓢舀出煮滚了的热水给弟弟洗澡,我的心一下子很震撼,也很心酸,她是如此的幼小,万一不小心把水弄倒,烫着自己了该多危险,然而这却又是她不得不干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留守儿童总是比同龄孩子早熟的原因。
留守孩童是无奈的,他们需要饱受与父母的离别之痛,不能接受完整的父母关怀与教育,不能在他们的保护下平安长大,与此同时,他们也不能理解大人们的这种取舍。久而久之,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远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们仍然高高兴兴上学,与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放学后一起放牛,光着脚丫奔跑在漫山遍野的草丛里,玩耍之后也会因为作业而头疼,也会因为成绩差而被老师被父母责骂········这些都是属于他们的童年乐趣,多么天真多么灿烂。蒋导特写了许多蒋加一和范梓沐玩耍的镜头,几乎让人感受不到留守孩童的童年只是灰色阴冷的一面,除此之外,还有孩子们童真无邪的笑容和欢乐。快乐是难得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么一个优胜略汰的社会,许多父母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让他们接受超负荷的教育,而留守孩童们却有无尽的玩耍机会。可是他们大多数会输在起跑线上,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以及以身作则的榜样,没有过多的关爱甚至是宠爱,有的只是在已有的有限条件下自己成长,用脆弱的小心灵去抵抗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困难。
坦白说,曾经自己很害怕甚至是选择逃避看到类似题材的纪录片,画面太真实总是能勾起类似的童年回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贫穷的小孩,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被迫在与众不同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也有自己的快乐,同时也有自己的隐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制度也不可能惠及到每一个人,只是真心希望他们能以自己快乐幸福的方式平安健康成长,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
3 ) 角落里的微光
角落里的微光
——看《加一》有感
如大家所想一样,中国的确是向前迈了很大一步。但毕竟,那种所谓的向前是全国人的平均,而要从单个家庭来讲,这种概念就变成了填海造陆,而那一颗颗细小的沙子,正是这些家庭的统称。下面让我们从该片中了解这如同沙粒般的蒋氏家庭。
这个家庭和广大农村家庭相似,基本就是年轻人出去打工,然后就是留下老少在家中。
该片把更多的镜头留给了加一这个小女孩。这位仅仅7岁的小女孩,就开始帮家里分担家务和干农活,另外就是料理4岁弟弟范梓沐的生活。这位弱小坚强的小女孩,除了自己上课时间和写作业时间外,然后就是把几乎所有的时间不是放在田地就是照顾弟弟。我并未看到有更多的和其他孩子玩的镜头。姐弟俩依依相伴,爷爷奶奶在镜头中都是忙碌的身影,从15年春到16年秋,就是一直在忙活,从未间断所谓的赚钱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便是这样,那倒也不见怪。
加一的父母均下广州打工,由于学历不高,便只能干最辛苦的工作和得到最低的工资,他们强忍见不到孩子的痛苦,在这陌生的城市,一干就是好几年。加一的母亲总会在想孩子时哭泣,一年虽见不到孩子几面,又要强忍着痛苦去上班。大多农村青年人眼里,打工虽然成了他们的口号,但金钱却是得之不易的。也许我们会说好端端的为什么去打工呢?广大农村人有这么几样选择,一是继续耕田,二是去打工,两者都是要吃苦,你愿意选择哪个?现实版的 “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 在他们眼中就是 “ 世界那么大,哪里有工作我就去哪看 ” ,他们无心观察这车水马龙的世界,只想静下心来把该做的事做了,把该赚的钱给赚了。这也是该片中加一的奶奶和她父亲蒋廉颇一直强调加一要认真读书的原因。所谓知识经济要靠个人的不断努力争取。
加一和众多同龄人一样,有点小贪玩,但这似乎又不影响她的正常劳作,帮奶奶放牛,帮爷爷割草。与此同时,还要不停地去管教弟弟。弟弟范梓沐特别调皮,他的玩伴除了姐姐外就是家里的小狗或其它动物,加一的爷爷奶奶有时还一边劳作一边看着他。一年到头,这家庭就是这样度过的。该片中有很多强调了生活的问题,正如加一父亲讲那样:现在那么辛苦赚钱除了来供应孩子老人生活外还有就是拿来盖房,因为孩子总会长大,他的父母也会老到无法耕作,而那时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家。但从当今来讲,他们就从不指望在城市买房,连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他们才选择在自己农村盖房,一是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土地,二是有可以省点钱。还有我觉得更有意思的问题是该片会在其中不断插如些如广播播放的 “ 扶贫计划 ” 之类的以及党中央的十八大等一些重大事件,但从头到尾的说要加强扶贫工作,落实农村医疗健康保障的其实在蒋氏人家就是过眼云烟,可有可无。就像片中加一奶奶说的一样 “7月1日又是村书记选举日,但说什么的经济的是屁话,你又捞不到任何油水”。从这些细节中我的认知就是中国的政策和计划虽到位了,但毕竟还会有这么一部分人还是可望不可即,好日子是来了,可等待却是那么久。然而近期的贪污腐败现象又是多得数不尽,而官员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又是一个重大的话题。
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关爱。留守儿童一直存在我们身边,大家都打着公益的口号去扶贫,但虚假事件却是数不胜数。我只想全国上下十几亿人口,每个人都如果能放下刷空间的时间来了解一下他们,我想总有人去关注他们。我相信公益的力量必能让他们所处的每个角落填上最亮的光芒。
4 ) 《加一》,不只是加一
纪录片中,对留守儿童加一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节上的特写。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些生活琐事,其实生动地描绘了留守儿童这一个群体的生活样子。就像高中常见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它的作用就是,可以通过对一个小的事物描写来代表一个整体。一个人物的描述,同样的文字可以做到内容更全面,描述更形象。
5 ) 为关爱留守儿童《加一》
《加一》是80后新晋导演蒋能杰的又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纪录片电影。
电影的开头是以朗朗的读书声为开始。教室里的孩子欢快地读着课文,天真无邪。放学后,一个小女孩背着大大的书包一个人走在绿油油的稻田间回家。走到家门口,便蹲在门口的石墩下,把作业放在石墩上埋头写字。刚写了几笔,屋里便传来奶奶的声音,“加一啊,加一啊,做起作业去放牛啊!”写作业的小女孩乖巧的“嗯”了一下,便拉开了电影的序幕。电影是以湘西南山区农村儿童加一的留守生活为背景,把中国南方山区农村生活通过电影一幕幕真实的镜头慢慢向观众展示。
电影人物都是使用湖南邵阳新宁县一渡水地区方言。电影里主要人物是加一和弟弟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一、梓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常年在广东打工。电影通过纪实手法展现了中国南方农村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整部电影里爷爷奶奶从来没有过问小加一的作业做得怎样,那道题不会做之类的情况。大部分是爷爷奶奶要加一做着忙不完的事,放牛、洗碗、给弟弟喂饭、给弟弟洗澡、插秧、打禾、打豆子……奶奶只会关心加一和梓沐是否吃饱饭。有个情节,很有意思。弟弟说自己的鞋子太挤脚了,姐姐要弟弟穿上鞋踩几下,小梓沐跑去和爷爷奶奶撒娇,爷爷奶奶要小梓沐别穿鞋,打赤脚算了。梓沐满脸呆萌。冬日里,加一自己说穿了棉袄还冷,奶奶直接回一句,你走到教室里就不会冷了……其实爷爷奶奶这样回答他们,并不是不关心他们,这只是一种农村里简单的生活习惯。若是孙子的鞋子真穿不得,奶奶会再买一双。若奶奶真觉得加一穿得很少,也绝不不会让加一去教室的。这种简单放养式的农村生活,也不就是我们童年里出现过的场景么?
电影里很多故事情节都是我们经过的。有一个片段,因为加一考试没考好,爸爸罚加一跪神龛,特别经典。在中国农村这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我记得我读初一时,英语考了8分,父亲勃然大怒,把我拖到供奉列祖列宗的神龛前反省罚跪。我跪在神龛前泪流满面,羞愧难当,并当着列祖列宗发誓一定好好学习,英语再也不考8分了,并跪着写了保证书念给列祖列宗和父亲听了,父亲才作罢。导演坚持用了这个用手机拍摄不太清晰的画面,更像是在强调和讲述,在中国农村里还广泛保留着这种非常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家训教育方式。这种教育的方式好与不好我不置与否,但无疑这种教育方式是严厉而稍显落后的。
电影里还由加一的视角展现了中国湘西南农村的各个节气的日子。春耕、夏种、秋收、冬雪。还有春节、中元节这些中国传统节日,南方农村生活和祭祀的场景。电影里纪录了一场加一姑姑的婚嫁。这场婚嫁,中西结合。新娘穿着西式白色的婚纱,婚礼却全部遵从中国南方传统的方式。奶奶哭着埋怨女儿的远嫁,颇有趣味。电影里反应的中国农村文化还不单是婚礼和节日。像范梓沐姓范不随爸爸姓蒋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山区农村文化特征。电影通过加一的讲述解释,范梓沐有两个爸爸,一个爸爸,一个亲爸爸。在中国南方山区农村小孩出生后,一般都会认一个八字相合的人做干爹,叫亲爸爸,然后亲爸爸会帮干儿子取个跟自己姓的名字。家长认为小孩认了八字相合的亲爸爸后,能够顺利的成长,而且长大以后会更有出息一些。虽然这里面有些封建迷信思想,但更多的是父母亲对孩子未来更美好的期盼。
加一的奶奶是整部电影里最具喜感的人。他一边埋怨梓沐好吃喜欢讨东西吃,一边埋怨梓沐爷爷不买好吃的回来;一会不许加一看电视,一会又要加一带弟弟看电视;当别人面夸加一读书不错,在家里就骂加一读书不努力,并罚她不许吃早饭。奶奶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他们身上充斥着严厉与慈祥,看上去很矛盾,生活里却毫无违和感。电影里的山区农村并不是十分贫穷,但是精神生活非常贫乏。奶奶对加一参加儿童节跳舞不止一次的抱怨,每天干完农活后就带领加一和梓沐看抗日电视剧,并时不时的和爷爷骂几句日本鬼子。加一很认真的看着,但我不能确定她是否能看懂抗日剧。但爷爷奶奶骂日本鬼子的时候,而加一却一脸茫然。加一更多的娱乐是与弟弟打闹和与家里的小狗、小猫、小牛戏耍。加一很多时候也会想念爸爸妈妈,她会拿出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照片和弟弟一起分享,或许对于加一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放暑假去广东爸爸妈妈那里和爸爸妈妈从广东回家过年家人团聚的日子。只是这样每次幸福短暂相聚后又要分离。每一次分离,加一都会哭一次。小孩的喜怒哀乐是藏不住的,表达的情感也是最真实的。纵然加一多么开朗活泼,但是和爸爸妈妈分别是她最苦,最无法逾越的痛吧!
日子在平凡和安静里悄然无息地逝去。加一做着家务,带着弟弟,又迎来了一年的开学季。在他们的世界里爸爸妈妈是非常近,却又那么远。村里的喇叭不知道多少次得响起了国家的各种新闻与政策,却没有一条是关于留守儿童的,而这些农村的留守儿童继续悄然的长大着。春夏秋冬,他们的年龄加一,他们读书的年级加一,而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什么时候能够加一呢?
6 ) 关于《加一》
本以为我会有强烈共鸣,甚至会泪流满面,但是在观影过程中,加一和弟弟偶尔的打闹以及神奇的英文翻译却更能吸引我。没有感到沉重,只觉得是自己的生活圈子被导演拍出来了,我在看的只是我的身边事而已。
这部片子让我想起了陈为军的《好死不如赖活着》,不自觉会做一个比较,《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镜头也比较粗糙,但片子本身关注到的题材和拍摄对象本来就比较特殊,我能看到它的叙事结构。《加一》完全就像我身边的孩子正经历的生活被搬上荧幕,我不知道我该在哪个地方动容,在哪个地方落泪,片子缺乏直击人心的力量。影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地方加一牵牛走在田埂边、姑姑出嫁还有是电台播报什么会议的举行配着稻田等空镜头。加一牵牛那里画面很美,非常对我胃口,镜头冷静而克制的感觉。姑姑出嫁那里可能也因为片长所限,让我觉得很整场婚礼仓促、随意。想到我自己的生活,身在其中自己无法感受到什么,但以观众旁观者的身份看来,原来竟是如此狼狈。电台播报配上农村空镜,让我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就是两个世界的。待在家里无法开学,我也时常感到这就是两个世界。
家家户户有车有房,处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黑夜也被照成彩色,这确实是盛世,只是这盛世与千千万万个加一之间还隔着一层壁。
在农村,像加一一样的孩子很多很多,加一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我“身边”,看到他们立马就能想到身边跟他们对应起来的人。只是身边没有加一那么懂事,那么辛苦的孩子了。
虽然留守儿童已是普遍,但是去改变这种状况刻不容缓。不能因为见惯了便任其发展。片子所涉及的留守儿童、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只留老弱病残成“空村”,都是需要被关注到的社会另一面。
农村留守儿童所经历的不仅仅是童年缺少父母陪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这些东西将影响到他们一生。父母没文化出门打工,没能力给予孩子好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孩子逐渐叛逆,不学无术,最终辍学,然后再去打工。将来在工厂做工的还是如今这批农民工的后代,这就是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越说越可怕了)
7 ) 无数个“加一”在说话
纪录片《加一》是湖南籍导演蒋能杰的作品。讲述了小女孩加一、弟弟以及全家的生活境况。留守儿童是外界识别他们的标签。但显然生活中的他们远比标签给人的印象要丰富、生动得多。如果你看过《加一》,不知道你会不会怜悯她,会不会佩服她,但我觉得你肯定会喜欢她。
生活就像电影,一帧一帧,连贯不辍。留守儿童也是儿童,他们有同样敏锐的感受力,他们同样的单纯而有活力。我们想象中的悲苦处境,缺吃少穿啦,缺乏关爱啦,并不是他们生活的主调。生活是非常具体的。请你回想下你儿时在上学路上的时候,一定是非常愉悦或者非常沮丧么?很多时候你可能只是百无聊赖地一边走,一边踢着一块石头。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加一去放牛,让牛自己吃草,她和小伙伴们热闹嬉戏。还有不少加一很开心的镜头,她和弟弟游戏,和小狗捉迷藏。更多时候,加一在做一些具体的事,往灶里添柴或在河边洗衣。加一和弟弟去广州与父母团聚,临分别时,她妈妈刚下夜班,听到孩子们跟她道别,只挣扎着摇摇手,支应一声。
说起来,我也曾是一个留守青少年。我上初四时,父母去了市里打工。我就交由姥姥照料。虽然中学就在本村,但从初一入学我就住校生活、学习。好多同学也都是如此。在我记忆里,姥姥经常到学校给我送菜,送饭。同学们都熟悉她,看到她远远来了,就喊一声“你姥姥又来给你送饭啦!”,一脸的羡慕之情。热乎的炒菜,对中学住校生来说是非常奢侈的。姥姥还特意跟小姨学了煎荷包蛋,现在想来还是很温暖。可能是我的神经比较粗大,我只记得一个负面的情景:有一年,父母没回来过春节,我自己一个人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遇到本家一位叔叔,我俩只是互相对视了一下,都没说话,当时我觉得有些凄惶。
《加一》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留守儿童群体的不同侧面,让我们得以更加接近真实。同时,电影并没有粉饰太平,我们还是能看到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困境。爷爷奶奶显然无法在学习上辅导加一。她年终考试成绩不好,被爸爸罚跪的画面令人唏嘘。毕竟还是个孩子,她需要帮助做家务,照料弟弟,还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呢?梁鸿在《中国在梁庄》中写到芝婶抱怨现在农村的上中、小学的孩子不好管教,沉迷电视、上网、打游戏。她感叹道:“六七十岁的老两口,又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能当好吗?”成绩优劣姑且不论,孩子们误入歧途,甚至丢掉性命,这些生命故事的讲述让人触目惊心。
虽然加一和弟弟的生活是影片的主线。这部电影还丝丝缕缕地拖着一些其他线条,让电影看起来更加厚实。他们进城打工的父母,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徘徊不定。心里向往回家生活,照顾子女,真回去却又没有生计。在城市里生活又得随时面对丢工作的可能,日子一天天过去,也看不到改善的希望。加一父亲,面露愧色地将这个困境归因于自己没知识,没技能,自己没混好。观看影片时,我特别留意到几次出现的广播语言。这与影片的主体语言相互映照,颇可寻味。加一爷爷带着两个孩子在火车站匆忙赶路时,火车站广播里播送着针对某一些人员的严肃警告和惩罚通知。让我这个屏幕前的观众心里都替演员脚步踉跄。加一爷爷老两口在家里要种七八亩地,风里来雨里去是常事,而广播里字正腔圆地介绍扶贫政策。不管加一奶奶怎么不在乎村里的选举,政治总在他们的生活里。而他们也总是那个听众和观众的角色。
如果有人拍一下我在观看这部影片时候的表情,肯定非常有意思。这样的镜头里,将会记录着我的笑颜,我的蹙眉,我的黯然。蒋能杰导演在一篇采访中说过,他希望今后如果有人关心这类话题,去找他的片子来看就够了。希望他能如愿。《加一》让我们意识到,中国各处的乡村里生活着无数个不同面貌的加一。蒋能杰正在试着让加一自己诉说自己的生活。
伟大
有点流水账,看的有点烦
就是那些我見過和經歷過的,只是沒有那麼困難,留守兒童的心思有誰去關心呢。
太多小时候自己的影子
昨晚在北京706青年空间看完了,很佩服蒋导演。我也是农村的孩子,深有感触。记录真实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技法上实在“野生”(片头的风中收音是不是劝退了不少人),主题上也没有太多独特性(留守儿童),但是好在“平衡”——拍摄者和拍摄对象相处的自在,家庭内部关系的抓取等等。这样的纪录适合野蛮生长,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都2018了,高铁都修到国外了,新闻联播里整天赞扬一片盛世,城里的老百姓也应和着。可你来到乡下,牛犁地,窗户都不严实的学校,破败不堪的乡村,这盛世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回望童年,如加一一样走来。
看到加一的奶奶就想到我的妈妈,那时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挨骂那是轮个来的,小孩也是 不听话,也不怕挨骂。片子的加一也跟现在的留守儿童形象有些 不同,她勤劳,听话,懂事,缺少父母的陪伴,但她仍然坚强乐观.........
几次红了眼眶,特别是看到懂事的加一哭的时候……边看边想虽说人人平等,但人的出身就是如此的不平等,像加一一样的留守儿童,从小就不曾感受过父爱母爱,从小就是在爷爷奶奶的打骂中长大。他们的童年不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而是农村黑黑的瓦房。他们的童年不是培训班,而是放牛砍柴做家务……
看得我有点心疼
毒sir推荐。连提问和回答都很少,真正的像一个旁观者。感谢导演。印象最深的是加一穿着红裙子跑去找弟弟跑去找爷爷,其次是姑姑的婚礼,它们都有一种不经意的来自乡村的局促和狼狈。让这些孩子们敢想人生,可能是消除贫困最大的课题。
烂片
好一般 可以说有些差
导演喜欢时代符号,喇叭广播,电视新闻,抗日剧集,导演不喜欢旁白,夏秋冬春线性叙事,如实记录小农生活,丝毫不惧城市化下被遗忘的“脏陋”,导演不引导,该看到的还是看到了,该联想到的还是联想到了。祝福加一以及广大的留守儿童。
加一和爷爷奶奶弟弟在农村生活上学,爸爸妈妈在城里打工,这种分隔的状态作为她正在经历的常态,已经深深影响了她。对她来说农村生活中自己额外担起的责任已经是习惯,无论是照顾弟弟、干简单的活儿、负责做饭等。在没有对照的情况下,她和弟弟在农村里看似无忧的生活,和弟弟拌嘴大闹,时而被奶奶狂骂却都是主流家庭教育外的非正常状态。但农村的简单朴素又格外让人看着轻松,或许只能停留在加一这么小的时候吧。
加一是个好孩子
湖南俩姐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姐姐当爸又当妈。唯一欣慰的是还有电视看...
一直很佩服蒋能杰导演对农村的持续关注
不该用配乐的,还用那么多!感觉蒋能杰这么些年毫无进步,拍来拍去都是老素材,技巧也凝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