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朗·波尼洛取名于海明威名著的新片《流动的盛宴》(Paris est une fête)正在巴黎新桥一端废弃十年之久的商场Samaritaine内部取景拍摄,电影讲述了一群年轻的反抗分子白天在巴黎各大标志性地点放置炸弹,夜晚躲藏于百货商场寻求庇护的故事,导演把自己的这第七部长片形容成是“静止的西部片”。
贝特朗·波尼洛的电影总是带着一种简单与复杂并行的张力。青春片、惊悚片、剧情片、政治片,它们同时是很多东西。阶级、种族、后殖民、社会与青春、对法国身份的质询是枝蔓中的主干。他从不给你看一棵树,而是通过叶片、枝条、树干的某个瞬间来揭示树的全貌。一个角色的行动就是这个角色的全部,在具体而微的行动中,情感和意义自现。
前半段是一群巴黎青年周密部署的恐怖行动,人物不具姓名,因为他们只是整体的一环。波尼洛用作曲家的敏锐来剪辑和调度。每个角色的情感与意图在一连串的闪回中浮现。有时只闪回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以呼应其他角色的作为,重新锚定一个时刻,在动态中揭示个体行为与整体行动的关联。后半段是藏身奢侈品商场等待迟迟不来的猎杀。到处是设计师品牌,恐怖分子徜徉其间,玩玩具、试装、化妆、泡澡、上床、卡拉OK。电视前一秒用来娱乐,将现实挡在外面,下一秒用来看新闻,现实被重新引入,而最后也正是这电视向他们宣布了死讯。波尼洛故意隐瞒信息,但又给出恰到好处的信息,这让观影变成巧妙的游戏。《夜行盛宴》让人同时想起布列松的《很可能是魔鬼》和罗梅罗的《活死人黎明》,多么牛逼的事。
拒绝就人物动机给出清晰的解释,波尼洛似乎要与其他政治电影划清界限。然而他又在人物含蓄跳跃的对话中给出了答案。其中一个恐怖分子讲述自己的一篇政论文时说,社会的崩坏总是紧接暴力的重建,然后是文艺复兴。如果这是政治电影,它讲的是回避的政治。青年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务必听到青年的声音。
政治题材,但是看得出电影在尽量避免直面这个话题,只在几个地方打了擦边球,就连这群年轻人为什么要制造爆炸袭击都没细说,有种你们都懂的意味,(其实我不太懂,咳咳)。故事意图更多注重这些犯下重罪的年轻人的状态,他们制造恐怖事件,他们杀人不眨眼,但依旧是群有点脱线的年轻人,道德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标准让人哀叹又背脊发凉,警察攻入时对政府反对者的格杀不论又是另一边同样冷飕飕的状态。以一个外人来看这部电影,说实在说一切都还在隔靴搔痒,只是更加加深了欧洲那死气沉沉之感~~~
难道我们会喜欢《大象》(2003)这样的电影?摄影机紧随着人物,就像在电子游戏中主观视角永远贴身于游戏中的某个角色,以获得切实的体验感。这是被一个完整意识掌控的影像,出自导演的预前设定,并被那台宛若机器般自动运转的摄影机所完成。
《夜行盛宴》中的角色走动,看似与《大象》相似,实则已经失去了对距离的精准测定。在这部电影的前半程,通过几位主角的交互出现,整座巴黎的城市空间展示在角色不间断地穿行中。一开始,我们并不清楚他们要干什么——他们忙着倒地铁、忙着出门、忙着穿过大街小巷、忙着用手机交流信息……只是到最后我们才明白。
这种无序的混乱正反映出影像没有为一颗完美的大脑所掌控。
这颗完美的大脑出现在《大象》中。就像电子游戏的运作总是已经被预先编码的程序所掌控,《大象》中人物的行动与时间线的交织其实早已为导演的意识与摄影机的运作这双重强力所控制。
在《夜行盛宴》中,贝特朗·波尼洛放弃了导演的强权——无论这是有意,还是掌控能力失调所致——我们都感知到了一类与众不同的新影像:难道它还可以被分析、被解码、然后重新生成?
这或许是未来电影的某种趋势:也即导演开始削减自己在电影摄制中的领导权力,让影像在“无中心”的状态中自动生成。
《米歇尔·福柯》(2016)不正是这样一部电影吗?汪民安抽身而出。或者《持摄影机的人》(2016)中基尔斯滕·约翰逊从为别人拍下的素材中重现拼接出一部新作品,“作者电影”这个根深蒂固的概念是不是也同样在消逝……?
同样,那条被摄影机的运动标示出来的逃逸线此刻也宣告瓦解了,它不再能迈向死亡。这是它不再能生成为法西斯影像的原因,它隐藏起自我的意识。而这种自我意识导致了《大象》的硬化,同样也导致了《雪山之家》的失败。
拍意识形态,可惜剧作如片中的青少年一般混乱无章法,前后两段地铁与商场的戏也无法执行导演意图。总之导演的欧洲青少年堕落与恐袭的思考意图失败了,艺术片与娱乐片两边不靠。[B-]
少数能拍出“时间”的导演。
行走中的关于前进的时间和转换的空间的大型实验,剪辑的逻辑与节奏,生存的规则与未来,在突如其来的爆炸中被彻底摧毁。
3.5 有一点前几年(记忆中的)The Bling Ring加Victoria的感觉,但是当时觉得这两个片子都太差了。有意思的是尿裤子的Sciences Po高材生和在避难的商场里和模特的镜像场景。他们反抗的也恰恰也是吸引他们的,太讽刺,太无力,但也完全在意料之中,从开始就实则散成沙的一群人,一种不得已的现实而已。
典型的“有佳句,无佳章”。导演标志性的分屏此次利用监视器表现很有意思,以及反复回溯时间多角度重现同一瞬间,然而全都浅尝辄止。影片开头大量跟拍堆叠起到的效果只是乏味,至始至终难以和任何一个主角产生共鸣。另外个人非常讨厌这种“上帝视角叙事,留给后人评说”的角度
这是演了一场法国#愤青#炸巴黎啊,是不是觉得IS#恐袭巴黎#还不够恨?全片对故事叙述都是非线性可总体看来并不好,角色也被故事搞得支离玻碎的,外加剪辑和监视器拍摄大量跟拍镜头只能说是一部求创新的#艺术片#观赏性不强
暗杀银行家,燃油烧金像,炸楼炸车忙,百货大楼资本人偶,国家机器无差别杀戮,革命变奏小夜曲。犹如六七十年代左派电影再现,不错
3.5 对现实的大胆照映,波尼洛是一直很大胆、敢拍。去年除《错乱的一代》/《毛骨悚然》外破坏力第三的新片,社会不安情绪的捕捉和鲜明政治符号营造出了罕见的强烈氛围。同样罕见的是全程都是佳句,可惜却无佳章——动机缺失的背后充满无序、矛盾、苍白。
是我想拍的那种电影
@aribau club 各种手法甚至类型好像都想强行塞进去一点,也因此显得犹犹豫豫,像部畏手畏脚的学生习作,逻辑缺失,节奏混乱,动机敷衍,糟糕的音乐品味更是令人烦不胜烦。
【4.5】原来早在16年波尼洛就开始践行这种模式了:人物及其行动先于情节进入电影场域,我们无从得知动力为何,但处处感知到惊悚。对同一动作的发生以不同的视点展现,扰乱了时间的流动,剪辑也时常做中止行为,混乱的气氛不断袭来。影片走向中段,那些关乎政治的意识开始下沉,无政府主义者进入象征消费主义的场所,瞬间被包围,他们的狂欢成为一场庆祝自己死亡的仪式,这是莫大的讽刺。
1. 导演刻意隐去所有人的身份背景,和homeless一样,他们是anybody;2. 舞台被刻意安置在一个百货公司,狂欢喧嚣与外部的死寂强烈反差,百货公司是资本主义符号世界的伊甸园;3. 看见模特假人和自己穿着一样的衣服,强化了反抗注定没有革命性的隐喻;4. 片中不断强调“现在是几点”,homeless的回应反而揭露了对资本主义线性时间宰制人类生活的讽刺(现在是喝咖啡吃面包的时间);5. 导演用了很多对位和浪漫化的表达,长镜头和景别景深的把控都很出色,虽然叙事稍显零碎;6. 反抗注定要发生,无论是符号性反抗(玩具枪)还是实质反抗,都会被格杀勿论。7. 后现代的反抗对象一样是笼统的,南斯拉夫的炸药,炸的是政府、历史、现代工业品和全球化;7. 黑人暴徒的“平等”存在同样是对政治正确的小聪明反讽
混乱无序荒谬的恐怖主义影像
剪辑过于零碎和故意制造的时间混乱让人很不适应~
之所以这帮人属于恐怖分子而不是革命者主要是因为音乐品味太糟糕了
第一次看波尼洛的电影,这剧情走向真是犀利。法国青年的偶像内马尔已经破纪录加盟大巴黎,而他们却成为了恐怖分子。前半部分跟随行动,后边物质刺激后彻底现形被击溃屠杀。空间从分散开阔到封闭,手法多样独特,烦闷聒噪的音乐复杂恐惧的心情。暴力的声音有如大象理工学院但是反向的。法国文化dcp。
一部看似有态度,其实世界观混乱得一塌糊涂的影片。手册批评其缺乏逻辑的连贯,正片干脆说波尼洛是不负责任的导演,从形式到动机,愈发证明两家之批评并非妄言,甚至可以说这一次,花里胡哨的形式拖累了内容本身,让混乱从电影的第一分钟就伴随左右。
种族(法国人,阿人和黑人),阶层(爆炸地点的选择:证券银行政治等上层阶级象征;团队人的阶级),宗教(男扮女装听音乐喝酒是回教世界末日的象征),音乐(刺耳,既充当时间节点,又彰显阿族青年文化认同),法国社会批判,可以解读的点很多,可惜没玩开。谁来“帮帮“这群囿于阿族身份的年轻人?
可以看作一种舞台剧的变体。不断显示的时间作转场,由爆炸为节点分割成的前后幕分别以城市和商场作为戏剧的布景,而人物在其中交错且无目的的行动构成舞台上冗长而无意义的表演。在突显两类空间中所能发散出的不同可能的同时,又共同指向行为本质上的虚无性。荒诞派戏剧与影像艺术的一次完美结合。
音效设计巨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