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香港剧香港2013

主演:叶开  周国平  郭初阳  钱理群  李玉龙  蔡朝阳  童蓓蓓  何易  邓康延  陈丹青  听雪  廖炜  张俐  吴文冰  曾杰  梁琛  金秋  李泽武  冼华  徐添  孙云晓  阮锦辉  李绪莲  于鸿磊  熊丙奇  杨东平  王会华  王国生  王久寿  董仁发  邓家庆  张小高  周云蓬  林何  周孝正  潘乱  申晓  王尚清  秦久惠  张鸣  晏鸿国  陈辉  李英强  洪华挺  阿飞  乔精一  汪鑫  江忠贤  聂圣哲  张山峰  汪斌  谢维  晏阳初  刘道玉  朱学勤  李鹏宇  王小妮  吕效平  张泽  陈伟  田天  罗征启  薛兆丰  朱清时  陈瑶  苏流溢  陈远  吴清辉  石少锋  刘雅菲  

导演:邓康延

 剧照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2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3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4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5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6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3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4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5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6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7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8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19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16

详细剧情

  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十集电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首播(1-5集),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晚20:00。本片由深圳越众影视公司、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出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凤凰卫视首播之后,本片随后将登陆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卫视等电视频道。
  具体播出安排:
  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
  9月9日(周一)晚20:00 《重回人的语文》
  9月10日(周二)晚20:00 《天梯》
  9月11日(周三)晚20:00 《守望乡村》
  9月12日(周四)晚20:00 《大学 大学》
  9月13日(周五)晚20:00 《公民》
  第二天下午16:30重播
  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他奋笔疾书,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语文》;在江浙,20多位一线教师自动集结,他们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并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在民间,学者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语文的本义——人的语文。
  第二集:《寻找马小平老师》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因患脑癌去世,北大教授钱理群惋叹:马小平是他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央视高调飘红,与此同时,由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却在教育界引发了更深刻的感动。有评论说,“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寻找,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如何燃烧生命,照亮了他的人文讲堂?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和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众人动情的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渐次丰满,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师者。
  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第三集:《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华德福,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它是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它“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
  九月,开学的季节,陪伴两个被体制教育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杭州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童年;而郭初阳,这个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者,将为我们解读华德福教育的种种细节,并探寻它与主流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孩子们是否会选择华德福?家长的选择又会是什么?无论结局如何,“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已经无可回避。
  第四集:《天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第五集:《守望乡村》
  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恢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而微、坚韧不拔的长期介入——
  在晏阳初的故乡,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下根来;在陶行知的故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家子弟敞开怀抱……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乡村;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
  守望乡村,让穷孩子也能仰望星空。
  第六集:《大学 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她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刘道玉、钱理群、陈丹青、张鸣、周孝政、熊丙奇……大学里的智识之士纷纷诉说体制之痛:官本位、学术腐败、钱权横行……,积习与流弊的漩涡中,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七集:《在路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最早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贷学金……一系列闪动着人文、人性光辉的改革举措,让刘道玉赢得了“武大的蔡元培”的美誉;
  时隔20年,在举步维艰的泥潭中,中国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了——
  2012年9月,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当理想遭遇现实,朱清时,这个理想主义的校长能否将他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被打上“试验”标签的莘莘学子们,如何开始他们全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潜水七年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许嘉璐评价说:“UIC已经跃升为清华、北大级的大学”;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的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的高校体制改革?
  第八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簇拥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洞开,参观者络绎不绝——偏居鲁西南乡村的杜郎口中学,一度因教学质量太差险些关门,如今却以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闻名教育界。
  专家评论说:“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质疑的声音说:杜郎口并未摆脱“应试”的窠臼。
  在民间,“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宣称要“点燃思想的课堂”,在各自的教室里,一线教师们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的革命;
  体制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第九集:《在家上学》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则选择逃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需去学校,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课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国家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而在现代版的私塾,“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打造着另一批孩子,私塾的开创者,多半是“在家上学”的成功者,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说: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培养;反对者说:孩子需要朋友,独自在家无法实现“社会化”;有关部门说: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教育专家说:社会应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长。它们的未来,或许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丰富,更深远……
  第十集:《公民》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下课”,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也让他备受争议;在南京,律师崔武走进校园,以一只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们诠释“公民”的内涵;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一次向公众演绎着“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长篇影评

 1 ) 我理想中的教育

很庆幸我是教育的受益者。我本着对世界的好奇一路读到了硕士,本来想读博士,但是由于家庭原因,就想暂时放下理想捡起脚边的六便士。

我认为:目前为止中国教育并没有太大问题。对于文科教育,更开放,标准答案更模糊一点就好了,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理科教育,多深入一点,多透过现象看本质,带学生参观工厂,高校研究院,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同时多激发学生探索科学问题就行了。

 2 ) 豆瓣9.2,中国教育的痛点,全被这部国片说干道尽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所有父母最为忧心的重要问题。

幼儿早教、学前教育、学区房、出国留学、课外辅导……

因此而衍生出的一系列难题,上至父母、老师,下至孩子,处处焦虑,身心俱疲。

早在8年前,就已经有一部“前卫”的国产片,尖锐地指出了那些畸形与“内卷”——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导演: 邓康延

主演: 叶开 / 周国平 / 郭初阳 / 钱理群 / 李玉龙

首播: 2013-09-09(中国香港)

集数: 10

单集片长: 30分钟

豆瓣9.2,超过60%的观众给出五星好评。

片名的“盗火者”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

通常指成全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人,也有变革的推动者、先驱的意思。

在本片中出镜的,大多都是一些著名的学者与拥有教育理想的从教人员,像是钱理群、陈丹青、刘道玉等学者,《收获》杂志主编叶开、中学教师马小平等教者。

他们被豆瓣友邻誉为:敢于揭露弊端的勇士,中国教育的“盗火者”。

在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中,《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

有一次跟教师交流时,叶开被告知女儿廖小乔有阅读理解障碍,这让古典文学博士的夫妻俩不知所措。

夫妻俩一步步深入女儿的校园学习,终于发现了这其中的问题。

学到《智烧敌舰》时,作业要求回答,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刚看过《三国演义》图本的乔乔自信写下了答案:孔明和庞统。

然而这个答案却得到了老师的一个大红叉,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

原来这种理解障碍,只是不符合原教材的标准答案。

这种所谓的“标准答案”,时常让原作者也感到莫名其妙。

著名作家周国平的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就曾被拿来作为考题。

而周国平拿到自己的文章做完试题,并用标准答案评分后,他的分数为69分,才勉强及格。

周国平直言——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荒唐的东西,什么中心思想,作者在写的时候真的想过吗?哪怕作者真的有这一想法,这就能成为标准答案了吗?”

为此,成都一家民教教育杂志《读写月报》结合各地一线教师,自发成立了“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将矛头对准小学语文教材。

《自己去吧》是小学生的语文绘本中的一篇——

小鹰跟老鹰说:“我想要学习飞翔。” 老鹰说:“好,你去学吧,自己去吧。” 于是,小鹰学会了飞翔。 小鸭子跟妈妈说:“我要游泳。” 妈妈说:“好吧,自己去吧。” 然后小鸭子学会了游泳。

研究小组主持人蔡朝阳看到文章后,觉得非常生气——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逻辑,中国式思维,即过程是不重要的,目的最重要。

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体验,在妈妈说:好吧,自己去吧,到小鸭子学会游泳,请问,之间这个过程到哪儿去了?”

2009年,第一线研究报告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书名被冠以醒目的《救救孩子》

2011年,叶开也出版了他的专著,书名更为犀利《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

在当当网中,这本图书获得了百分之98.1%的好评,由此看来,对当代语文教材不满意的家长非常之多。

在民间反响热烈的时候,这些教育研究者们,也尝试与相关的教材编写机构取得联系。

而他们得到的回应出乎意料的冷淡,背后的教育主管部门更是自始至终保持冷漠。

在民间,这件事热热闹闹成为了一个公共事件,然而对教育系统内部而言,却没有任何影响。

这一情况颇有点像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

“我们以为放了很大的一炮,结果发现根本没有对手。”

与此同时,几套被称为“民国老课本”的读物,在民间悄悄走俏。

“茶几上,有针,有线,有尺子,有剪刀, 我母亲坐几前,取针穿线,为我缝衣”

全是白描,没有什么形容,但慈母手中线的那种意境跃然纸上,这是亲情。

陈丹青评价:民国的课本好善良,尤其是小学的课本,猫、狗、春天、风筝。

它真的把你当一个小孩对待,所有编课的人都拥有一颗慈悲的心怀,有一颗父母心。

这些课本的编纂者大多是一时精英,蔡元培、叶圣陶、丰子恺等大家不惜放下身段,为小学生斟酌字句。

民国时期,教材的出版呈现开放的格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都有自己的教材,学校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1949年以后,中小学教材的出版权被教育部收回仅授予人民教育出版社独家经营。

2001年,教育部颁布重新开放教材编写的权限。

据业内人士推算,中小学教材出版市场的年利润高达300亿元,面对这块被切开的奶酪,众多出版社跃跃欲试,新的潜规则迅速形成。

为了争夺利益,教辅也大量出现,它们的定价甚至比厚厚一本的教材要更高。

“所有的教育问题,最后都归结到教育之外了,这不是理念问题,也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利益问题。”

除了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也不容忽视。

如今,大学生的比例高居不下,大学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大学了。

曾经有个口号叫“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农民或较底层的人物来说,惯性使他们的父母还在坚守“惟有读书高”的观念。

他们辛苦工作、辛苦积蓄,供儿女读大学,至于读完大学之后会怎么样,超出了他们的设想范围,这是一个悲壮的连锁。

父辈付出越多,后辈越急于回报,越急于回报,越发现回报无门。

如果知识不再能改变命运,他们只好把未来的期待降到最低。

很多人收回视线,只看眼前,让电脑游戏和恋爱统领大学四年。

在采访的学生中,大家都承认,自己的四年过得很混沌,在大学就是混日子。

如今的大学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好,可陈丹青看到大学课堂座无虚席,人潮拥挤之时,内心却并不雀跃。

他知道,一切都是金玉其外,他清楚当代大学生有多无聊。

除学生外,如今很多队伍中的教师也是不合格的。

“很多人都是混日子,靠低水平重复,东拼西凑成为了教授,而如今的教授已经不教书了,他们做课题。” “所以现在研究生都把教授导师叫老板,老板接了课题,研究生做,物美价廉的劳动力,做完了教授挂名,申请经费。”

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钱理群教授曾编过一个故事,这一故事可以算是当下青年的文学典型。

“我在上课的时候会发现,第一排有位男生或女生,非常认真听我讲课,而且在讲的时候,他会立刻做出反应,下课了他就开始夸你讲课好,具体而言,他还讲出了你的课好在哪里,全在点子上,作为一个教师,碰到这样的学生自然会很欣赏。” “到了第四天或第五天,他就说‘钱先生,我想到美国留学,请您帮忙写一份推荐书’,这时候我当然欣然推荐,推荐完第二天,这个学生从此消失。” “他一开始来听你讲课,就抱有一个功利的目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这一目标奋进。”

“而反过来替他们想,就是你的教育不能给学生提供一种理想,提供一种信仰。”

“当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信仰的时候,他唯一驱动的就是利益。”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考试、教育制度像是一个玻璃器皿,他们被囚禁在这玻璃器皿中,没有太多的余地转身,只能默默接受越来越稀少的空气,出口在哪里,心里没有底。

对于喜欢的科目,如果考得不好,他们内心会觉得愧疚。

对于不喜欢的考试,他们连应付都懒得,如果不是不希望让父母失望,他们情愿用0分,来表达自己的厌恶。

可是一旦从梦想的执念中探出头来,学会迎合这世界欲求的目光,那是真的成长?还是内心的退化和腐败?

除了大学外,本纪录片还聚焦于真正的乡村教育、童年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等更广泛的教育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其中也必然伴随着很多社会发展的系列问题。

正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得那样——

中国教育一定会改,只有改革,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受教育者。

当然教育改革,绝不是教育行业自身的事情,他需要更广泛全社会的配合。

教育圈里有流传非常广的一个故事。

小男孩在退潮以后的沙滩上捡小鱼,看到小鱼就把它扔回海里,沙滩上全是小鱼,有人就问他,你一个人怎么捡得过来。

小孩说,对这条我扔回大海的小鱼来说,这就是全部。

正如这一纪录片的受众范围也许并不能很广,但总有人会看到。

我们也许不能做需要很大能量的事情,但我们能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育者并不是卖矿泉水的人,单向式吨吨灌输,他们是纵火者,点燃这一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被更多人看到。

未来的教育,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作者:L

 3 ) 生而求学,我很累。

看完纪录片心情沉重,很多片段上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缩影,地域教育资源的差异、落后的经济等等。想起了初中时候政治书里的一句话,不知道复述的准不准确,当前的主要矛盾为落后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矛盾,现在可能稍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这部纪录片的素材可能是2012年左右的时候拍摄的(不一定准确)。那时候我已经大学毕业2年多了,片子中我看到很多地方的条件比我当年小时候还差,心里只有莫名的苦。因为我能理解那种地域差异和小时候什么都没有的苦,没有电视、没有玩具也没有什么娱乐,每天需要快速走半个多小时的路去小学,有时候为了快点还翻山走山路。上学就是2本书,语文和数学,本子也就两本,教室真的是没什么玻璃,都是拿塑料纸糊上的。后来全校集资,盖了三层教学楼,搬进了干净亮堂的教室。一共5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后来升上了初中,初中还没念完,那个小学好像就因为没有生源被兼并了。当时我的小学全校仅有一台照相机,一台风琴(类似钢琴的一种),这两样算是全校最高级的设备了。在上初中之前,不知道电脑也没见过电脑,更别提计算机课了。每天除了学习课本知识,没有其他的了,也没有课外阅读什么的。当年的教学全凭老师的教辅书以及个人经验。

同样是这个时代同一时间,坐标北京,我媳妇的小时候。家里二年级已经有电脑了。上学不到20分钟就可以到学校。平常也会有零食吃,还有传说中只有在电视中听说的零花钱。家里偶尔会买漫画书,学校有图书馆。学校还会组织去各种博物馆等等,小学开始学英语。假定我和她同样努力,那么基本上可以预料到我们的未来可能会差多少。

从初中开始我每天早起晚睡,早上6点多起床吃完早饭开始上学,晚上9点半放学,周一到周日,周日能放半天假,周而复始一直到高三。小学上了5年,很惭愧,我初中蹲班一共上了5年,很多80后的爱好中总有一项是睡觉,别人可能不太理解,但真的确实就是很困。做不完的题,改不完的错。一直到高考,当时考的也不是很理想,很多同学都复读了,我当时是撑不下去了,那一年江苏二本线都559分,刚好又是我们旧高考制度最后一年,理科题目特别难。我没考上,只能随便找了个大专上,我坚持不下去了,太难了。我当时觉得我的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而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甚至除了背诵已经不怎么会说话了,权当哑巴了。

那一年我媳妇分数和我差不多,远在北京的她报了一所江苏的一本大学。我认识她之后才知道,原来北京考外地大学是有加分和特殊照顾的。拼死拼活学了十几年都比不上一道政策。至此我就彻底理解了一句话,你所努力的终点离别人的起点还差十万八千里。

后来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校学习很重要,但绝对不是最重要。多了解这个社会运行的方式,多了解这个社会的可利用资源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国家和媒体宣传对各种社会资源宣传的太少了,各地配置也不合理,我也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意图,可能生而平等其实本身就是一句笑话吧……

------------------

更新一条当年高考路边社消息:当年物理特别难,整体平均分极地,后来阅卷组开会决定写字就给分,导致后来平均分整体上来了,一位阅卷老师回来后说的,当个笑话看看就好了。

 4 ) 理科教育者的教育思考

才看了前两集,一些思考先记录下来,之后再看再思考吧


前两集看下来的第一感觉是:一群人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做了一些非主流的事情,有人便称之为英雄。但是这些非主流的事情真的对孩子有益吗?有理论研究跟踪研究吗?真的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讨吗?我没看到

剧集请的专家学者基本上多是文科生,文科生有个小毛病,就是不爱搞实证研究。大学以来我对于一些教育学家的论著就非常的反感,印象最深刻的是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全篇就是她自己的教育札记,一个个故事案例,毫无研究方法。其实很多教育研究也是如此,概念不明确就识图讲理念,一腔情怀与热情,却没有明确的理论支撑。这样的研究批判,并不是好的研究批判,说严重了,其实就是为批评而批评。

一、语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是有很多的问题,但在我一个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教育者看来主要是没有关注个性化教学、没有多元化教材。而视频中给出的四大缺失有些真不是首要问题。

比如“事实缺失”,用了爱迪生的例子,说什么不能用假话来传递真理,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也只是早就已忘了如何独立思考的我们很容易“觉得有道理”。事实上认真想一想,很多故事都是假的,真的影响了它本身的魅力吗?伽利略的斜塔实验是假的(伽利略学生编的),牛顿的苹果是假的( 伏尔泰编的),瓦特烧开水是假的,富兰克林放风筝也是假的,但这些故事依然活泼有趣啊?这里的目的难道不是加深印象么?有研究证明用这些故事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么?当然更好的做法是每篇课文后面写一句:“本故事纯属杜撰”

不过有一点让我恶心的地方,关于爱迪生与无影灯的问题,视频中明显是截取了外国电影中的一段,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故事是从国外流入的,只是编者没有去查证。可是在本剧中就给人感觉编者故意编的故事一般,还用阑尾炎手术的发明时间来说问题,那就不能是其他手术么?第一个编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呢?给我一种为反对而找论据,一旦对自己有利就猛烈攻击的小市民感。

倒是“儿童视角的缺失”确实是个大问题,不过在家长制社会下,这还真不是教育自己的问题。

二、民间教育

本剧用“华德福教育”说事,最后不忘加了一句“增加速度呈爆炸之势”,但却没有列举任何说明此种教育可以对孩子有好影响的研究。

事实上中国从来不缺乏民间教育,我曾经参观过一所私塾,里面的孩子摇头晃脑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办学者也有着明确的教育理想与理念,家长们也趋之若鹜,中国各地也都有此类学校,可这是好的教育么?

其他的不多说,想从教育的本质说一点自己的想法。片中说到“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让人的本性健全的发展”,我找不到哪位教育学家说过原话,国家的白皮书中也没有这一说,我想这个说法主要是来源于卢梭的《爱弥儿》,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康德据此书进行了教育实践并悲惨的失败了。当然我并不反对《爱弥儿》的教育理念,也深知它对于后世教育学的重要作用,我只是想说,“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让人的本性健全的发展”这句话太武断,太过“家长式”。

事实上,教育的本质一直都是国际教育学界争论不休的概念,而国内的教育学人却往往死守着老旧的,片面的教育思想做研究,这就会导致很荒谬的教育实践。作为教育者,我们做的是树人的重要事情,并不是读了几本书,有了一些借来的思想,就可以高谈阔论并付诸实践的,因为我们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

这里我也想探探自己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人”,说到底是社会动物,因此我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使孩子成长为能更好连接社会、贡献社会的人,从而我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倾向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版本:“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而我们的学校教育,正是以此为目的在开展的,并不能因为有些老师忘记了目的就全面否定学校教育。如果说真的对教育哪里看不顺眼,先看看这个世界环境吧。(这也是本人丁克的重要原因)


 5 ) 回望民国是没有出路的。

最大的感受:进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们大多是文科出身,而且是八十年代启蒙者类型的理想主义者,依靠自己单打独斗,开一块小小的试验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今日学堂的张健柏。此君是否正格武大哲学教授不甚明了,但是以中国传统武学修身,以科学求知的精神育人的理念最对我胃口,而且其谈话姿态,有名士风度。

我认为这些“替代性”/“体制外”教育的问题有两个:
1. 不够专业化,有教学理念,却无教学标准和体系,一厢情愿地提供美育、德育,遥望民国,孩子固然快乐,健康成长,但是除了那个鲁班木工学校之外,我没有看到它们对后工业时代的社会人根本上是一个可供售卖的劳动力这一现实有任何应对的计划。

2. 无法回答普通家庭对教育回报的需求,最后只能是精英家庭的替代性产品,反正这类家庭有提供孩子就业的资本和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法回应中国最欠缺的,下层家庭所需要的优质基础教育这一需求,不仅是一种战略上的失败,而且反映了左派运动沦为思想游戏已是全球趋势。

教育固然是要把每个个体当做独立特殊的个体来对待,但是如果无法探索出另一套可供选择的社会教育系统,对现实的推动将会微乎其微,最后只能沦为精神按摩。
中国的现实情况如钱理群所说:教育的问题都在教育之外。意指政治改革。但是政府力量过于固化和强大,而无组织的思想运动和教育改革,常常连正面冲击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消散,转而回到《河殇》的悲情基调上去。

老一代的理想主义者们最大的缺憾在于:没有想到用新的组织方式和科学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斗争。当然,知易行难,但是在一个互联网和资本的年代,只是回望民国,将希望寄托在美育德育的感化力量,从个体教育出发,到个体教育结束,最后也只能是星星之火。探索体系性的构想,是下一步要做的。

 6 ) 對教育的反思各有各的不同

這部紀錄片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此之前剛把《高考》又刷了一遍。從他們身上感同身受的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影子。

記得去年香港除了很火的《沒有起跑線》,講了很多做父母的憂慮,從子宮裡的戰爭到考幼稚園考小學。然後我每天面對的是一群5歲就要開始做閱讀理解,6歲就要用英文寫creative writting 的孩子們。天知道我六歲連writting都拼不出來。然後眼花撩亂的教學法,然後就是一些對教育失望的家長開始自學。再回頭看這部紀錄片,發現歷史是驚人的相似。原來哪兒哪兒都一樣。於是慶幸自己生的早,不然現在二十好幾的人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估計從小學就輟學了。

扯遠了,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很不錯的紀錄片。視角廣泛且全面,涉及到孩子,家長,校長和社會現象,並且敘述是盡可能的溫和且正面的。在第一集裡很多人對現代的小學語文教育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很多誇張的,不切實際的指引,一些刪改的面目全非的文章。他們不是第一個發生的人,鄭淵潔早前就曾在節目中說為什麼自己不讓兒子去學校上學,因為每次他幫兒子寫作文就會拿不及格,保母幫兒子寫作文次次高分。這樣引起了他的反思,學校根本不會搭理他那一套。這和文中第一集的受訪者一樣,在他們眼裡,畫出好詞好句跟回答閱讀理解的問題一樣困難。他們的困惑是,在這樣的教育下教授出的學生究竟是怎樣的。

有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吃了一嘴爛糊糊,而有的人卻連爛糊糊都沒得吃。下一集緊接著就是教育的失衡,教育資源的不公,學校之間的不公。中國自77年恢復高考至今三十年之久,實現的知識普及程度已是相當之高,至少消滅了很多文盲。但是如何進一步的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教育的平等,是另一舉步維艱的難題。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我也不願去極為閉塞的地方教書,雖然當年我考研的政治最後一道大題是什麼一堆大學生去鸚哥嶺教書(最後當然是沒考上研==)。扯遠了,大家不願去的地方一定是有目共睹的較為落後的地方,但是他的落後是誰造成的呢?不是你我,不是他們的父輩,不是時代,可能只是因為地勢險峻,地理位置偏僻。這樣的話誰可以幫助他們?又有誰真的幫得到他們呢?

有些人擠破頭皮上大學,有些人已悄無聲息地變沉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有些人畢業之後渾渾噩噩,有些人早已忘記了自己為什麼要去上大學。作為一個老師,你希望自己能教出什麼樣的學生呢?如果自己都喪失了思考的能力,那學生就能難站得高看得遠。有些時候我會後悔自己在學生時代荒度光陰,四年的大學下來,我最引以自豪的事情竟然是學會了彈吉他(我的大學課畢竟沒有吉他==)。其實,大一的先當代文學,大三的美學都是非常很棒的課,老師講的也很好,可是為什麼沒有好好去聽。回想起來非常後悔,也難怪上課的時候老師會說,你們學藝術的學生,和我們文學系的學生不是一樣的。可是我也希望他們可以指引我們,而不是接受現實。或許真的會改變一些人的想法。

小時候很多人的志願是長大做老師,不僅是因為老師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也是因為老師是一個對任何人而言都熟悉的職業。每個人都是由學生成長起來了,一生將經歷的很多老師。可是一旦成了老師,會變成什麼樣子?會不會變成曾經自己最討厭的老師的模樣?就像王蒙的《玫瑰大師及其他》,玫瑰大師傾其一生都在尋找美,而他一直都徘徊在自己創造的美的門外而不自知。

 7 ) 洗 毒

“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在教育之外” 1.防范知识分子论调!时刻警醒作为批评者是简易的!要真正的去贡献和绞尽脑汁的建设和维护的人,(哪怕是试验和浪费)是真正伟大的。需要科学规划,同时不可否认基础知识教授的重要性,得认清现有教育的一些优点。是我下一步搜集资料需要梳理和构想的。 2.最重要,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个人家庭教育,职业教育(例如木匠)普通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包容。我们也需要挣钱的工具人,也需要推进文明的人,也需要良知斗士和普通百姓。乡村教育仍然是非常缺失的一块,中国的知识分子啊,活活拧巴死。公民教育普及的举步维艰。论事情论利害不论是非! 3.我们既然从那些泥淖里爬出来了,就不要再让那些孩子掉进去,“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怎么去最大化传达自己知识美感仍然是我一个浪漫主义者最心焦的关心。 4.一大群热心人做好事在广大家长和行政化体制面前真是微薄,举步维艰。从源头处出发改进公民观念和大格局的变革才是本质。可是大家明明都知道,却只也能做星星之火。理科教育就不要改革了吗?存疑。 5.为80年代的黄金教育时代和人文情怀,人文氛围再一次痛哭流涕!哀哉惜哉! 6.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灵魂?

ps若不是自己读书观影来培养自己独立价值观,早已被涂毒而不自知。“大地母亲悄悄在问,今天交给你一个孩子啊,明天还给我怎样一个青年” 痛心。

pps感谢冲击我固化观念的纪录片,想得到,也只能是香港视角。

 短评

8。一部发现问题的片,这里提出的教育问题是全国性的,全年龄段的,难得!但它犯了一个跟片子里的语文教育一样的错误,太主观,采访的几个人都说的非常好,但如果能采访一些对立立场的人可能会更增加它的深度,更有利于直面问题。最后提出的公民教育不错。话说中国的教育真是细思极恐,触目惊心。

4分钟前
  • chrissy
  • 推荐

敢于在和谐的今天说教育的不和谐,敢于揭露弊端的都是勇士,鼓励!

6分钟前
  • 海德文
  • 力荐

文理分科简直就是“”高等教育“”最傻逼的做法之一。。。每当我嘲笑身为理科生的媳妇儿连最基本的数学物理知识都不会运用时,她不屑地回嘲我这个文科出身的人在听到她口中的古诗词时一脸懵逼的样子

7分钟前
  • V-ism
  • 力荐

一集一个痛 这个纪录片确实太犀利太不容易了

9分钟前
  • 大臀村
  • 力荐

因为冉云飞的文章得知这套纪录片,在腾讯视频上看完。吃尽教育体制苦头的我,长大后发现它基本没有改善,时常慨叹。然而这个片子告诉我们,仍然有一些人在做出自己的努力,星火燎原,希望时间给出他们的报偿。这样我(未来)的孩子以及所有的中国孩子都能活在一个更好的世界里。

14分钟前
  • 恋水莲
  • 力荐

凤凰卫视播出的是阉割版

18分钟前
  • 水泥脑袋
  • 推荐

全篇醉翁之意不在酒 教育的问题从来不是教育本身 教育之外的社会制度 风气的塑造 对人格健全丰满正直的打造 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 片子尺度够大 竟然还能存活 就眼下的社会环境 比片子制作时更加每况愈下 要倒退到什么时候啊

20分钟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柏林墙倒下之前没有人相信它会倒下。它倒下之后,没有人相信它居然能那么长久地立在那里。——《盗火者》

21分钟前
  • 回望长安已苍老
  • 力荐

目前所有教育的问题,都在教育之外。

23分钟前
  • 不贰🙈
  • 力荐

大学教育那集里有我的一分钟采访

26分钟前
  • panluan
  • 力荐

老师课上放的,并且贴心地在PPT最后一页打了小字:如果以后出身社会发现现实的困境无法用课堂知识解决,保持沉默,记得就好。

28分钟前
  • knock
  • 力荐

一个个不屈的灵魂在与时代,与国家意识对抗,悲壮唏嘘

32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推荐

振聋发聩,触目惊心,积重难返。

33分钟前
  • m89
  • 力荐

我是直到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才明确这辈子最想做的职业就是老师。初心保持到现在:不图名不图利。只要哪怕每一届有一个学生因为听了我一节课,因为我讲的一句话而拓宽和延伸对自己和世界的视野,能够觉醒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就知足了。进了这个圈子以后,从私立到公办,从一对一到辅导班,从初中到大专基本干全了。和纪录片的观感一致,我们的教育出现了积重难返质的问题,不仅仅是应试的异变加深,更是意识的倒退畸变。正如片中展示,1933年一本小学生《模范公民》手册就写到:“我不盲从,不随声附和……”干这一行的耳朵早都被磨出了茧:学生是一碗水,老师就要是一桶水但还有多少老师清楚自己其实是普罗米修斯,是火种,教育的本质不是教书是育人,是在每一个心窝间点燃点燃什么呢?都懂

3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公立教育几乎很难从体制中突围;私立教育给人希望,然而却只能是中产及以上阶层的选择;乡村学校在逐渐消亡;城乡结合部超级中学变成高考加工厂;——看完感到非常沉重。

42分钟前
  • 赫拉巴里尔
  • 力荐

看到豆瓣有9分+,我就放心了。最触动人心感慨万千的一句——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个纵火者。

45分钟前
  • 老珂
  • 力荐

看到的是别人的故事,心里想的却是自己。

50分钟前
  • Leon
  • 力荐

诚意之作

55分钟前
  • Trouble
  • 力荐

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差的制作水平

56分钟前
  • MacGuffin
  • 推荐

用福柯的黑话来说,中国的官方教育和监狱一样,是分类、操练、建立个人档案、监视、随时调用个人的系统(那些没能上得起学的孩子也逃不过这个命运,总会被赶进其他系统如工厂里),试图独立于这个系统以外的所有教育机构,拒绝规训的尝试,都会被权力强拆、禁止。

57分钟前
  • 家樂福的空調涼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