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炎热的三伏天,路人、老婆、村长、杀人犯、县领导、警察,轮番出现在他的瓜棚。这个从来都是老实巴交、逆来顺受的瓜农,生平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这是一个关于底层人们反抗意识觉醒的故事。
电影标题具有象征意义,具有多义性,同样也具有模糊性。何谓“杀瓜”,在电影中,是当地农民的一种说法,杀一个瓜来吃,就是切一个瓜来吃。杀瓜,可以简单是杀一个瓜来吃,也符合电影的背景。“杀瓜”=傻瓜,电影塑造了陈草这个“傻瓜”式的人物,“傻瓜”一词,无疑带有褒义,他看似很傻,守着自己的瓜棚,不趋炎附势,拾金不昧,在电影中其他人,尤其是坐在车里的领导的对比和衬托下,这些品质就显得难能可贵。杀瓜,这个“瓜”,还可是是人的代称。
特别惊喜的是,我小时候见过野生的西瓜,特别可爱的一个,还摘下来尝了尝,却发现根本不好吃。但我发现,身边的人都没见过野生西瓜,似乎,我活在不一样的世界。马上就是吃西瓜的季节了,现在吃的西瓜,具有了更多含义,心态也全然不同了。小时候吃瓜,大口大口,尽量不让西瓜汁儿留下来。没有冰箱,我们会把西瓜放在竹篮里,竹篮吊在井里,冰镇一上午,上午蝉鸣燥热之时,取出,一口甜蜜蜜甚至甜腻腻。瓜籽就随地吐去,一只只蚂蚁爬过来搬运,或吸吮着西瓜汁,我就这么一边吃瓜,一边看蚂蚁搬运。现在呢,西瓜切成一块一块,装在盒子里,用签子叉着吃,一口一口,再不是儿时味道了。可是依旧很爱吃瓜。
由一部电影,引发观众的评论也好,回忆也好,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电影的成功。
电影淡淡的叙事方式,的确不同于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和叙事。
电影的一个缺陷在于,饰演陈草的演员演得很好,但,他的气质不像是一个农民,至少不像是一个传统农民,他更像一个“终南山隐士”,他的气质,还是带点知识分子的味道。然而整体上,还是很欣赏这部电影的选角和演绎。
小说比电影的叙述更为平淡,小说带有元小说的元素。小说的结局与电影的结局,完全是两种,都值得细细品味。
看完这部片子我就能猜到这片子评分不高,来豆瓣一看果然是这样,之所以我会猜到这片子评分不高是因为导演把“枯燥”“莫名其妙”“不知所谓”直接给你演出来了,一句句的“报纸上说了……”、“那没错的”让人觉得这个电影哪哪都透着一股故作高深的乏味,但其实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在各处细节都说清楚了,涉及的东西这么敏感,真让导演全说白了那也就没这部片子了,我觉得这部片子,能让我咀嚼的地方很多,最后,你觉得你是裂口瓜还是野生瓜,其实,大家都是裂口瓜,包括那些自以为是“野生”的
看完了
太有意思了
但是夏天的浮躁气没拍出来
演员可爱,但真实世俗不会那么简单
不过我很喜欢陈草和瓜子自言自语的片段,还有野生瓜裂口瓜的哲思
我觉得我是青黄不接野生地里生长到瓜地里不知道会不会裂的实验瓜哈哈哈
夏天路边那么多树居然没有知了叫,天一直阴着的,陈草还一直穿个无袖外套,不说明季节背景感觉和村长喝的啤酒都冰牙[破涕为笑]
原生长不大不会裂还不好吃,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可能就裂了,还没长大可能也长不大可能还没裂[Emm]好不好吃不知道,不过基本的生活营养液是有那么点儿意思了
给你看看瓜子和哪吒版瓜子[旺柴]
哪吒和太乙真人那段太有意思了,这生活节奏慢得和后期骑车到日落去找野生瓜宣讲大师的路上的行动力形成的张力杠杠滴
节奏慢,就是个舞台剧话剧的水平。快进看完,看到中间两人在瓜棚里聊天,谈到君臣、父子之类的话题时,略感有点兴趣,以为这会是个类似“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杀戮”这样谈话、讨论型的电影,结果没谈多久就烂尾了,又转回俗套里,可惜了。如果瓜棚交谈再多聊些哲学、人生方面的话题,可以当成百家讲坛来看,不失为一个亮点。
预告说被执行了,优酷上结局是态度良好释放了。一种隐欲吧,不能拍的太现实,放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更不会有人去撑腰,人们都只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巴不得打起来我看戏,这就是普遍现象,没有办法解释,至少我没有办法解释,影片名字为杀瓜,线索就是瓜吧,其实不是,只有傻瓜才会这样想,只有傻瓜才会站出来,可现实到底是什么样的,用电影呈现出来,也会有人认为这是傻瓜电影。
建议先看剧后看预告,本影评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适,划走就是。
作为一名青年导演,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展示一连串的情节,包含了诸多的内容。因为这些特性,不由自主让人坠入到话剧的场景之中,只是舞台更换为了一个瓜棚。作为一名年轻导演,在电影中能够感受到一股锐气和稚气,将人与瓜进行暗喻,通过一个逃跑的“嫌疑犯”口中述说着野生瓜不裂口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个“老实保守”瓜农在思想上的一次洗礼,一段话犹如一粒种子,最终总是要生根发芽长为一个大树的。影片的缺憾在于这种隐喻的表现形式掌握不够娴熟,显得十分生硬,观感差了许多。
一点小意外,片中提及的马巷和同安,倒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杀死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引用了王小波的寓言故事。草民觉醒,人的思维不应是纲常公式,裂口瓜和野生瓜比喻有触痛。以瓜摊为舞台,浓郁话剧风。镜头简单干净甚至缺乏灵感,摄像和后期调整都非常职业化。节奏比较拖沓,寓意、魔幻显得刻意,不温顺也不辛辣,差口气。演员非常赞。
幸好没有看评分,否则就不会看的这么津津有味,很棒的电影,以后真得改一改看电影前看评分的习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心灵有碰撞才有意思
#11thFirst#这拷贝质量也太差了点……完全是个话剧嘛,原作很结实,陈草这个人物写得蛮好,表演也不错。就是节奏真心慢,剧作又很概念。背王小波这件事虽然雷,但并不是不可以,换个聪明点的方法行不行……另外真的大概有十次觉得片子要结束了但是并没有。听了导演获奖感言还是直接给两星吧
以画地为牢的阅历衍生出局限性的视角,以此拓宽,把"国"与"民","大"与"小"做出深层次的模拟对比,制造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视觉与情感对比,再以「故事中的故事」戳破最后一道理想防线,结局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凯歌。但说到底,改编后的影像文本感觉不如语言精到,形式风格也欠火候。
固定机位,表演话剧化,没有视听语言,我觉得这不是大问题,毕竟穷,搞不了花里胡哨的。但乡村场景,大搞文学性对白,这就别扭了,文本与立意南辕北辙,大量的隐喻就更尴尬了。两星半吧。
杀瓜谐音傻瓜,影片傻里傻气,不过我还是喜欢。影片在剧情上略显苍白,但不乏些许讽刺与黑色幽默的元素,台词特别的(sb)平民化——一位朴实,有点傻气的人(陈草)嘴里会说出的话。很喜欢影片的镜头。平民化的镜头——多以固定长镜头为主,客观拍摄,虽朴实无华,但符合既定情境的塑造,以至于在我看来,镜头显得特别讨巧,在越轴镜头以及空境头的剪接上都很自然。同时,影片围绕陈草展开,陈草在影片中承担了一个诉说者的身份,这样客观的长镜头也顺势营造了一种间离效果,让观众以第三者的视角去思考镜头中的视听。影片不足之处是过分的依赖台词,并且台词中的隐喻性偏弱,就显得过于直白。多靠镜头说话,靠镜头推进故事的发展,效果会更好。因为本身是厦门集美人,所以当听到影片中的同安、马巷、大社村,主观上也产生了好感。
你不能选择降低所有人的智商来讲一个其实大家早都明白的道理,如果你的野心是想言说真理,就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来
有些话想说 不敢说 非要说 藏着说 悄悄说.........能力不够 还不如不说
形式(话剧)上做了减法,内容(寓言)却做了加法,道理全都摆上台面。隐喻可以说是明喻了,生怕你不懂。手法也可以说是很陈旧了,完全没有视听。这片还不如拍成圆形画幅😬
看了此片,还能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一人杀全家!
挺好的,我觉得。取景地很有感觉,很熟悉的地头。杀瓜,一语双关吧:傻瓜,杀瓜。
2.5
自以为是地表达政治隐喻,却直白露骨,没有电影的美感。剧本苍白无力,人物欠缺活力,看点就是导演终于拖拖拉拉的讲完了一个认真的故事
看了很多低分的评论,感觉有点苛刻了,其实能把故事讲好就是好电影,至少比现在的鲜肉电影强多了。另外推荐大家看看预告片,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 https://movie.douban.com/trailer/223004/#content最后附上小说地址:http://www.sohu.com/a/154832685_673540
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学会了模仿汽笛声,后面的事儿就不能说了;那顶甜顶甜的大西瓜裂了个大口,那个瓜的一生就毁了。
温吞的政治寓言小品,极简叙事,调色惊艳,如果调成黑白色效果应该也很好。不过服化道过于简陋,选角与表演也有较强违和感。风格很喜欢,无奈拍得不好。
片子文学性很强,舞台味。但是隐喻太明显了,有些直白到过度。有些地方还是欠妥,比如天热都是靠嘴说出来,而不是靠视听来表现,还是略弱。整体节奏过慢,对话的魅力没出来,虽然是90分钟电影,却像几个小时的煎熬。
去年FIRST错过的电影。还不错,像小品的一种影像化。@资料馆
一个以乡下瓜棚为舞台的寓言故事,陈旧老套笨。用啰嗦重复(报纸上讲)和神叨自问(与西瓜头的对话),讲一瓜农由愚钝到抗争的意识觉醒。然而,从瓜农的台词腔调到夏天的炎热感觉,全是错的。让女记者冒出来对话“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更是大错特错。我从未见过如此假的老农,完全是凭空想象吧。
不管是天然塑造的野生瓜还是人工喂养的裂口瓜都是一天天长起来的,可惜自以为聪明的《杀瓜》却把明察秋毫的观众当成了傻瓜。显而易见,作者在解构这个高度依赖文本的作品时无法进行影像的延伸,镜头定在方寸之间似乎也阻碍了寓言向视觉的转化。所以这个探讨权力结构以及意识觉醒的抽象故事更像舞台小品,而非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