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没有明星的电影,电影里的各个主角要么是我完全不认识的潮汕演员,要么是纯素人,却演绎出了让我非常感动的情节。要说是演绎也好,真实再现也好,它就是有这么大的魅力,让我看到了身边普通人的爱情故事,也看到了身边普通人的家长里短,更加让我了解到了一定的潮汕文化。我虽然不是潮汕人,但是真是爱极了这部电影。
电影《带你去见我妈》从取材、剧作到表演、视听语言等等,全方位延续了“潮汕本土化”的创作路线,在潮汕风情的烘托下,树立出一个典型的潮汕母亲形象,讲述了一个平淡而又暖入肺腑的家庭故事。
泽凯跟静珊交往两年了,两个人在深圳一起打拼,相伴相依甚是幸福。但在汕头老家的妈妈,却不知道泽凯已经有了女朋友,不停地给泽凯找对象,甚至安排人跑到深圳来跟泽凯相亲。泽凯知道,要让妈妈接受静珊是很难迈过去的坎,因为静珊有过一段婚姻,所以迟迟没有跟家人介绍过静珊。但妈妈不停地催婚,泽凯不得不面对,最终决定跟静珊领证结婚,带她回家,跟妈妈坦白一切。
一个潮汕男人带一个离过婚的外地女孩回家见父母准备结婚的故事,一段纯粹的爱情面临家庭的考验,引发了很多文化上冲突的笑点,包括最终母亲接受这个离婚过的女孩做自己儿媳妇的一个感人的事迹。
《带你去见我妈》全片70%对白都是潮汕方言,主要演员全都是来自潮汕的本土素人;同时,在潮汕地区的人气乐队玩具船长主唱李奕瀚倾情加盟,用潮汕方言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为电影里创作了首首真诚动听的歌曲。这样原汁原味的配置,让电影散发着浓浓的“土”味儿,然而正是这种最接近本真的“土气”,却让它风味绝佳。
羽蒙平常看电影真的是一定要看到有认识的演员,才会选择看这部电影,但是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有关介绍,瞬间就被吸引了,即使是纯素人出演,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啊。要知道我在广东呆了八年,广东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乡,甚至已经超过了家乡的地位。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我还是不会白话,现在勉强能听懂一些,但是我真的是很喜欢广东的风土人情啊。而潮汕作为广东三大民系之一,当然是不能忽视它的文化的。
当然,光是看这部充满了潮汕人文以及风土人情的《带你去见我妈》,就能学到一定的潮汕传统习俗知识了,实在是非常值的一部电影啊!电影中第一场把我逗笑的场景是泽凯带静珊见父母,然后一同吃饭的场景。静珊用着练习了已久的潮汕方言介绍着自己名叫“静珊”,而泽凯弟弟用潮汕方言“静珊”与“吃屎”的谐音,成功逗笑了全家人,也成功逗笑了我这个听不懂潮汕话的外省人以及一大批观众啊!哈哈,我现在有个习惯,就是看到悲伤啊或者搞笑的镜头时,我就会打开一会儿弹幕,想看看大家此刻的心情,这样的话一个人看电影也不那么孤独了。当电影放到这个场景时,弹幕一片片的都是“哈哈哈”的类似表达,足以证明这一幕确实很逗啊,当然也有一条弹幕是这样说的“只有潮汕人才能明白这个梗啊!”虽然我不是潮汕人,我也听不懂潮汕方言,但是翻译也翻译得恰好啊!
电影讲的是在深圳打拼的儿子带着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回家见父母的故事。这个场景真的很熟悉啊!都说潮汕人排外,一般女儿不外嫁,儿子也不会娶外省的。刚开始泽凯跟母亲说静珊是外省的时候,母亲并不同意,希望他找一个省内的。其实我一直很不明白,不希望女儿外嫁情有可原,但是儿子娶外省的,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吧!我分析了下,可能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不知道分析得对不对,也希望有潮汕读者能够多多指教:1、母亲希望能跟儿媳有共同话题,最起码沟通无障碍,用了一辈子的方言,说不利索的普通话,这都阻碍着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沟通(电影中也有提及);2、不管是嫁女儿也好,还是娶媳妇也好,如果是省内的,大家知根知底,来去也方便,感情不容易发生大的问题。
暂时总结出了两条原因,可能我还是太年轻,所以并不明白这些不希望娶外地媳妇的父母的心情,但是电影中的这个母亲真的是演得太好了。她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心情好的时候,她会跟儿子打闹,她会不留情面的说自己的儿子小时候长得像癞蛤蟆;她会风风火火的骑着电动车带着儿子儿媳穿街过巷;她会非常有经验的操持着重大节日的拜神仪式以及准备食物的过程;她很有威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拿主意;她很勤俭,会在不经意间拿出一个存折准备给儿子结婚;她会像普天下所有操碎了心的老母亲一样去给儿子儿媳求平安符;她会在跟儿子赌气时还是会忍不住拿着一堆吃的去看儿子;即使再要面子,但是为了儿子的幸福,她也愿意去改变她的想法,成全儿子的幸福。试问一下,这样一个母亲,有谁不爱呢?我是爱了!
1月4日起,影片《带你去见我妈》陆续在汕头、广州、深圳三地举行首映礼。受邀到现场的媒体、影城负责人及各个观影团的影迷,不论是潮汕本地人还是语言不通的外省观众,在观影之后都给予影片很高的评价。不少本地影城负责人承诺上映一定给予最大支持,媒体人则表示这部影片值得让更多人看到。特别是影片中妈妈的形象塑造,真实自然、深入人心。不少观众都表示在剧中妈妈身上看到自己母亲的影子。更有现场女观众喊话饰演妈妈的钟少贤老师,“阿姨,你真的很像我的妈妈。”“那你就叫我妈妈吧。“钟少贤老师温柔回应,感动全场。
这部电影讲的不仅仅是潮汕人的故事,更是身边很多人的故事。没有撕逼,没有非常浪漫的爱情,但是它就是很打动人,或许正因为它的不加修饰,才让它显得这么真实!
高能甜,没有任何糖精哦!
这部影片就像这个简单粗暴的题目一样,朴素到就像你自己的生活。那些陈旧的锅灶、简陋的饭菜、平凡的屋子、琐碎的活计、唠叨而又霸气的关爱、平庸无能的亲人……简言之,这不是一部电影,更像一个去掉了所有滤镜的生活纪录片。但是简陋背后,是编剧满满的用心。
我喜欢泽凯表白之后的撞车,像极了生活里没有犹如神助的我们经常弄巧成拙;我喜欢女朋友去小屋子洗澡,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自然而然融入了这个家庭;我喜欢泽凯妈妈跟三姑六婆之间的斗嘴,像极了村口的情报处;我喜欢泽凯家的卤肉店百八十的买卖装袋交货,如果可以我坐着看一天都不嫌无聊;我喜欢算命先生那故弄玄虚却一语中的的解签,这是编剧公然的剧透好吗?我喜欢泽凯和静珊去看戏,像极了男朋友拼命向你展示他过去的生活;我喜欢看他俩楼顶分手,看微信聊天的表情包,看最后因为没有经费而用手机拍摄的晃得不行的大结局,看这个俗气俗套的老掉牙的剧情……真实,是最有力量的美。
两个人要有多大的缘分才能百转千回地相遇?一个潮汕人一个杭州人。两个人要克服多少困难才能换来一起生活?外省加二婚。不要说风凉话,又是妈宝男又是封建糟粕。当我们面对人生最大的选择的时候,往往都是用了最少的考虑,所以婚姻这件事应该是我们最草率的决定了。所以我说,这要多大的缘分啊才能绑定在一起!静珊二婚这不是硬伤,我觉得她的硬伤在于生活在一个缺乏浓浓亲情的氛围里(缺乏母爱)所以泽凯的大家庭瞬间吸引了她。对于一个二婚女人来说,第二次尝试需要多大的勇气?可能是泽凯的毫不犹豫给了她试试的勇气,加之那个真实有爱的大家庭深深吸引了她。不能保证未来他们如何,毕竟这个家还是婆婆在当,虽然婆媳最终和解,但是难以想象将来鸡飞狗跳的琐碎生活还会产生怎样的冲突。编剧明显想传达的信息就是只要有爱,只要心底善良,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但是修成正果不是婚姻的终结,才是刚刚开始。静珊的未来我无法预测,她需要克服很多很多困难,有地域的有文化的有家庭氛围的差异,希望他们可以在深圳开启新生活,并且一直幸福下去吧!
最后捎带说一下母亲的主题,泽凯妈妈应该就是最普通的母亲了,简单粗暴容忍勤劳任劳任怨,过去的母亲真是伟大啊!可能是因为真实,我很喜欢看她黑脸,看她唠叨,看她虔诚,看她煮麻叶,看她妥协……母亲的爱就是世界上最朴素的美,无论以什么形式展现出来,都足以让人动容。少挑剔,多感受吧!想到这,我突然对静珊的未来有了很多希望和幻想了,毕竟聪明人之间打交道,简单美好而又粗暴有效!
本来其实对这部片子不抱多少期望的,主创团队的前一部作品就是一整个加长小品。但昨晚偶然看到毒舌的安利文,再一看厦门居然有排片,决定买张便宜票支持。
结果远超预期,完成度远超前作,镜头和叙事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加上作为潮汕人的情怀分,能给七分,结尾部分八分。
*更新下,二刷了陪女朋友去看了,打9分吧。
全片演技最佳当属妈妈/爸爸/龅牙阿姨,这三位,还有全片大部分配角,都是导演找来的乡里乡亲,纯素人,但放在大银幕上居然如此自然和真实,导演调教演员的功力绝对够深厚。爸爸的演员在前作《爸我一定行的》中已经把我圈粉了,而在这部新作里面,妈妈的演技绝对是最大惊喜,出神入化,就跟我妈一模一样,脆弱又坚强,刀子嘴豆腐心,好面子却永远心系子女,这种深扎人心的本色表演,支撑起了这部片子最厚重的情感,也是我认为这部片子有可能走出地域限制的理由。
结尾妈妈第一次坐飞机起飞时的场景,是实拍。真的是在飞机起飞的同时开机的,考虑到这是一部小成本电影,我估计这是一个一遍过的镜头,演员估计也确实是第一次坐飞机,手足无措的样子真实得毫无破绽。
结尾部分是男主的第一视角,质感很像用手机手持拍出来的效果,但却成为我近年来看过最有代入感的一个影片结尾。想起前几天小策和贾樟柯的对话,这也许就是电影工业和短视频产生碰撞融合的一次小小的尝试。
我是汕头人,我女朋友是外省。我生在城市,汕头的城市里也许没有那么多封建传统落后思想,但潮汕老一辈人根深蒂固的排外思想依旧会存在,不止潮汕,闽南的乡下也许也是一样的,身边的闽南朋友看得破防,一把鼻涕一把泪。
妈妈演员的一些台词,真真切切地就在我妈嘴里冒出来过,甚至男主和妈妈吵架的那段长镜头,是如此的熟悉,熟悉到我头皮发麻,这是老一辈人熟悉的思路,是停留在旧时代里对家庭的爱。但这让我有点不敢带女朋友来一起看。现实里多的是bad ending,但导演给了我们一个happy ending。
「月娘笑笑照着船儿,乘风破浪瓦拢唔惊。」
还有,我想我妈了。
「鸡嘴无离过土 鸡母教鸡仔猎蚯蚓, 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 春风得意。」
谢谢蓝鸿春导演,让潮汕大电影不再是小品演员唱大戏。希望这部电影,能让更多人看到潮汕影视的生机。
《带你去见我妈》,提前预定本人心目中年度Top 3。
以及最后唠两句。算命先生的演员李树浩水鸡兄,是我的邻居。过年回去我要跟他唠唠嗑,跟他要个签名照。
还有369的演技,还是稍微的有点...用力过猛了哈。
一部方言片要想醇正地展现地方生活,启用当地生活的老百姓或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没有表演的功底,只能一遍遍NG(听闻龅牙婶重复拍了40多次),在成片里才呈现出一副更为连贯的画面。有时候甚至不知道,是不是电影特意采用了交错蒙太奇的手法将复数个连续的日常见面,以只出现三五秒的方式,打乱重排。不管是否有意,这都带来了别样的韵味:每日可不就是这么讲复数个零碎生活要整合到一起的过活吗?这种过活尽管是片断式的,却也是在这些片断中咋舌出烟火市井的风味。
与电影中的段落相契合的,便是热爱演潮汕戏剧的父亲,在后台解释为何演戏时女演员的鞋子会被绊倒的。他将一次日常表演的误差重新描述为更加具有意味深厚的情感,虽然事实只是鞋子坏了,要缝缝补补一番。
虽然是展现潮汕人家的生活场景,但是刚开始的5分钟放映之后,观众席里回响起阵阵笑声。这听起来很像是在响应《带你去见我妈》被当做喜剧现实主义电影上映的结果。可是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发笑呢?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与网络热词相呼应的梗,也没有刻意营造的包袱和段子。可以说是日常人家几代人共处同一个屋檐下的日常磕碰。主创团队找的演员都是当地生活的潮汕人,他们并没有表演自己并不熟悉的生活,而是将现实世界中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呈现出来。
语言相互无法通连造成的种种啼笑皆非,习俗难以融入带来的误差理解,以及群居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穿衣服啦!)。但并没有过多强调不能融入带来的别扭感,而是很快将这些难以融合的部分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交融的生活方式。就连妈妈也在心中暗暗纳罕:这外地媳妇确实是很能干,在跪拜的时候还给静姗找了个垫子坐,连儿子也没有这个待遇。
当然要说完全没有刻意设置反差,也是不准确的。那个一直不想要空窗期的小舅,就换了一个又一个别具风味的女朋友。还有一直在孜孜以求扮演海贼王角色的直播大叔,他在电视上张口就把“3个粉丝”说成“300万个”粉丝。
但是现代化生活总是会将所有人席卷进去。生活在深圳的泽凯与静珊。成为了高速发达的城市的缩影,一个是络绎不绝海鲜物流,一个是投身互联网的新媒体创作者。
到底什么是新媒体人?我想,生在潮汕的妈妈最能对标的,应该就是那位扮演海贼王角色的直播大叔了。
是的,与其说更现代的、更便捷的生活方式要更容易嵌入到这片存续了数年的乡土社会,倒不如说那些更具有民族性的、风格化的碎片或模仿更能在这处土地上扎根。很奇怪吧,我想着或许就是通过接纳另一种别样的次文化,来抵抗现代化的独有的潮汕风格。
堤岸、祠堂、港口、小镇、古桥,这些建筑不是孤立的,而是容纳着建筑内来往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很有可能是前现代的,但或许以一种更加模糊的状态表达了更精准的感情。
为妈妈算卦的老者,虽然并不知晓婆媳两人的秘密,但是依靠八字却描出了冲突的可能。是的,以此出发并与潮汕戏曲、拜神祭祀、烟花炮竹等形成强烈互文关系,仿佛日益流动的现代化社会与此隔绝桃花源。前者是急骤变化的日新月异,后者则仿佛一直延续着多年的传统,做着一些看似无用的行为:要在长桌上摆满五牲(肝、鸡、鸭、鱼、肉),要将买来的纸钱一摞一摞在火中烧掉。可是那又如何呢?总有旁人说,中国人不信神佛,我看未必,这些神佛已经化为文化的血脉,浸染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是的,除了能够模糊的判断未来的走向,甚至还可以自圆其说。
我们能说这种再阐释是错误的吗?就像我上文说的,虽然会为此会心一笑,但是细细思考,方才能够咀嚼出超脱凡俗生活的审美一面。
电影制作方特意绘制了一组漫画风格的潮汕营标旗民俗图。那些穿梭于大街小巷热闹喧哗的人们,并不只是这项节日庆典的观看者,而是整个节庆的参与者。
观众并不只是以好奇的眼神去看待潮汕的生活,就像卢静姗从外省刚到潮汕,对那些新奇的生活抱有热忱一般。他和泽楷两人在母亲的带领下走街串巷、拜访亲戚。但是热忱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一以贯之的,年节之下,拿惯了摄像头的女主也开始学着做粿,一开始的笨手拙脚很快变成了熟练的操作。
这让人想起电影中,在大城市里总在外面吃饭或工作繁忙之余,随便刨几口盒饭的年轻人们。吃饭作为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活动,逐渐的被打磨得失去了仪式感。可是,拥有打点生活的能力在农业社会尤其是扎根土地的潮汕是必要的。打点生活不只是做饭,还有维系人情社会的能力,小到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大到敬拜神明传承文化。
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带“你”(以即将成为本地人的外地人身份)去见我妈的故事,后半部分就此转圜过来,变成了我妈来见你和我。
长辈根植于传统社会的前喻文化到了现代社会里,变得手足失措。在正片结束之后的3分钟彩蛋里,由泽凯的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妈妈坐飞机时的片段里显得尤为明显。那句“从这里看不到老家呀”所牵连出的隐喻关系才是本电影的核心:人总要被迫接纳现代生活,在接纳的过程中总要面对是否要放弃那已经目不能视的传统生活。
所幸的是,妈妈选择融合。即便电影的最后,他们一家子居住的地方早已从弄堂搬到了高楼(在狭长的过道里施展自己独特的过街技术),打招呼的方式早已从跳舞的八卦变成了互相看小视频,但那敬畏神明、敬畏生活的心境是没有变化的。在已经路过网红打卡地的西湖时,妈妈还是会驻足停留,隔着一条清冽向雷峰塔念念有词。
而到底什么是现代生活呢?我觉得快节奏是一方面,一直用视觉平面记录才是更重要的部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场景:一个是从镜头/摄像机里看到静删和泽凯翩翩起舞,中间那个十字慢慢变大,然后变得模糊。另一个则是一直被泽凯拍摄的(身着现代化服饰的)妈妈从家里走出,坐飞机去到杭州的历程。
是的,神灵是不能被拍摄的,至少在潮汕的民俗社会里是不被允许的。静姗用英语给外国友人解释到,“可能会冲撞神灵”。但是现代生活中就没有神灵了吗?有的,举起手机按下拍摄键,就完成了一次庄重的仪式。看似是随性而为,但当打开网页时,看到日增庞大的各种“发现生活”的图文短视频,我就暗暗念叨,这么多的供品,远比五牲多多了,互联网之神怎么品尝得过来呀。
至于儿子和静姗最后到底有没有在一起,这不再重要。爱情、婚姻是不可或缺的吗?或者说一定要用一张证书将其绑定吗?是也不是,无需回答,即便是分手之后,也可以成为心灵相契的友人。正是有这份相契在,泽凯和静姗的分手场景并不是某些短视频里表现得那样张扬撕扯,而是有着潮汕风格独有的绵密:一句“分手可以呀”,一句“别哭别哭”,两人各自回避目光默默流泪。
最后说点题外话。
从《雄狮少年》到《十三邀:黄灯<我的二本学生>》,再到这部《带你去见我妈》,我感觉可以大致勾勒出一种潮汕式的生活方式的描边。让人诧异的就是,明明是一个靠海的城市,却积淀了很多当地的文化风俗,并没有被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生活所裹挟,反而活出了别样的气味。
昨晚看了《带你去见我妈》后,同伴问我:“你笑得特别大声,是不是电影特别好看?”
我才不会承认,我笑着笑着又哭了哈哈哈,因为在里面找到了太多故乡的影子。
潮汕人特别“讲义气”:
如果在外面不小心追尾了,本来会你俩脸红耳赤地吵一波,但如果遇到同样开口说着潮汕话的人,大家就瞬间明白是“胶己人”(自己人),然后递给对方一支烟,直接大手一挥,不计较就好了。
潮汕人也容易“排外”:
子女不可以跟外省人结婚;
不管你姓甚名谁,如果知道你来自省外,都会统一叫你“外省”。(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习惯而已。)
而故事正是聚焦在一个传统的“潮汕妈妈”,面对儿子执意要娶一个省外,并且离过婚的女生,而产生抉择的故事。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潮汕妈妈,我大概会用隐忍和勤劳吧。
不仅能在初一十五风雨无阻地“拜拜”,对家族里的祖宗忌日了然于心,会记住一长串“咒语”希望列祖列宗能“保号”(保佑)家族子孙能健康、快乐、美满。
不禁想起上次妈妈打电话跟我们说,为我们求了签,希望爸爸做生意大赚、哥哥能早日上岸、姐姐和我能早日生个大胖小子、妹妹能觅得如意郎君。
我问道:那你呢?你的心愿是什么呢?妈妈就轻描淡写地说:你们开心,我就开心了啊!
不禁脑补放假的时候,陪妈妈去卜杯问神明的意思:把一对筊杯合在掌心,并松手让它跌落地上,如果是一正一反称为圣杯,表示神明认同,反之,如果两边正面,或者两边反面,都说明了神明不同意。
那天我和妈妈前前后后大概弄了几十次,还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是妈妈才不会轻易认输呢,毕竟身上肩负着全家的期盼,那个午后,整个庙里一直传来跌落的声音,妈妈碎碎念为大家祈福的声音,可能神明也被妈妈的“固执”所感动了,最终终于“一正一反”,妈妈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这个时候就觉得,信仰是,是自我暗示,是支撑自己一步步走到前方的希望吧。
妈妈固执,会一直坚持着传承家族的好名声,努力扮演好一个潮汕好儿媳的角色,她之所以不太喜欢儿子的这门亲事,也是怕被乡里的三姑六婆议论纷纷,怕破坏掉家里的好名声。
而别人的眼光真的那么重要吗?
而戏里的奶奶就给出了答案。活到像她那样七八十岁的年纪,她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
奶奶总是笑脸盈盈、嘴巴软软,喜欢穿“的确凉”,拿着大蒲扇,坐着摇摇椅乘凉。
听奶奶的话吧:“子女喜欢就好,他们说就让他们说,管他们哭还是笑。”
写在最后。
在映后会的时候,导演说,这部电影里80%是素人演员。
戏中的妈妈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潮汕妇女。
有观众就问妈妈:你觉得演这部戏后,对你有什么变化吗?
她回答得很坦诚:没什么不同啊,我白天拍戏 下班回去做饭带孙子。
潮汕妈妈是超人,能解决一切在子女看来棘手的问题:
对于一般小女生会尖叫的蟑螂老鼠壁虎,妈妈二话不说直接“消灭”;
能在洗澡突然没有热水了,只要喊一声“妈妈”,她二话不说,一声不吭就扛起煤气罐;
妈妈表达爱也很简单,去深圳看儿子前,会先在老家菜市场买一大堆新鲜的食材,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的!
不要怀疑妈妈对我们的爱,但是什么时候妈妈才能不再做超人,做回还是姑娘时候的自己呢?
立个flag,疫情好起来了,今年就带上妈妈去外面玩玩吧,这个时候,妈妈心里就别牵挂着家人吧,因为她只会疯狂拍照,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然后回家跟老姐妹分享新鲜事儿!
喂,何小姐,我要带你去玩了,你期待不?!
《带你去见我妈》是一部素人感和练手感,铺陈笑料痕迹都比较明显的片子。但这不妨碍,它是这个年头,值得被评点的电影。
有人吐槽这个电影片名烂,强化了它的网大气质。不过,如果是了解到导演和制作班底有个前作,叫《爸,我一定行的》。那么,今次这样一个片名,也挺好理解。
前作基础上,《带你去见我妈》的开头与结尾,都变得更有模有样。像开头,真有那么一些仿《步履不停》打头的意味,以下厨翻炒、开工准备的短镜头,串起了电影最大的冲突事件:回家。回家,意味着团聚,见父母,上桌吃饭,大家各有心思念想。
不同在于,这边的心结简单化了,似乎只有一个:儿子娶老婆,但复杂的现实问题,往往是千千结(譬如是枝裕和的家庭题材电影往往包裹更大的谜题真相)。
片子结尾,是儿子跟母亲去杭州,也是母亲第一次搭飞机。手机视频直出的方式,似乎暴露工于好传播的短视频体质,却也彻底扭转了整部片子的方向重点,即电影的英文名back to love。换言之,《带你去见我妈》的重心并非是“你”,而是“我妈”。母亲代表的旧女性角色,比新女性的女友吃重——这并非山雨欲来的婆媳大战,落水了你先救谁,而是一个年轻人尝试去读解爱。爱并不简单,爱,尤其是想要步入婚姻考验的爱,它很复杂。电影不少内容,类似于辛劳老妈,攒私房买楼钱之类的画面,只是提供给观众去判断。但根据结尾,不难揣摩主人公在心理大战后,大家彼此消耗,也有所成长。
《带你去见我妈》不是在讲如何克服家庭阻扰,更不是去拥抱传统婚恋观的斗争型电影。它只是争取一个抽离、直升的,最后飞机内的二人空间,去看待我们所熟悉,在社会新闻中被抨击的“繁殖恋”。
还记得PYIFF《气球》的映后交流,现场有个问题,指斥男主角行为做派,过于直男繁殖恋。不少观众,似乎越来越容易把被电影内容触犯到,当做是导演强行进行价值观输出。同理,认为《带你去见我妈》是在宣扬潮汕地区的父权价值,是如出一辙的荒谬。影片对潮汕地区当下时的写实,几乎到了原样复刻打副本的程度。可事实上,男主三十好几要带个离异对象回老家的困惑,在温州,闽南,或者广东客家粤西就无法成立了么?我认为,不是的。这片背景地方,还可以更大。
大家小楼,排队洗澡,三姑六婆,邻人嘴碎……借封建守旧的原乡潮汕,与搞钱神话的特区深圳,两代人无法消解与面对的亲情矛盾,在老妈怒打儿子的一幕中爆发。这太过真实。
“外省的”所代表的,是传统父母辈无法理解和主动接收的外面世界,是大城市与坐飞机。当年轻人操盘自媒体,他们还在笃信地方戏曲与拜神卜算,换言之,当年轻人自以为的“浪漫爱情”,撞上宗族神话的母巢大本营,就需要一些时间来缓冲的波折空间。
这部电影既是爱情vs爱情,也是神话vs神话,只不过,两组人马,都笃信各自的价值观念。原因无它,大陆四十年发展,走得太快太快,而传统宗族生息繁衍的那一套,根深蒂固了两千年(并且在大多数历史时间内被证明是有效的)。这部电影,就是提供一个理想化,尝试去解决问题的空间。这样的解释,并无法让代表新,代表摩登都市个人主义的新新人类满意,在他们看来,不把根深蒂固的一切砸烂摔碎,根本就是不够带种。主人公遇到这种事情,没有别的,出走。像百年前鲁迅先生的娜拉出走。
正是回顾过去一百年,我们却会发现,中国人站起来了,身板腰杆硬了,不顺眼,就砸它个稀巴烂,尤其在乡村世界,砸碎了太多,砸出来了一个巨大、失陷、难以消填的精神文化真空。这个真空不断像球体一样膨大、滚动,输充到大城市里,成为闪闪发亮的玻璃房子。而不少人也发现,即便抛开家庭因素,如何结婚,它都永远是个现代难题。换言之,阻扰年轻人的问题和痛苦,更多是精神世界的认知问题。理想化的那条出路,绝非经济层面的理想化,而是道德层面的理想化,是“在路上”,也是“几乎走到过”的人生旅程。
正如滨口龙介带着契诃夫,又环游了一圈世界。这个俄国人曾说,三百年后,科学高明,财富丰饶,但一千年后,人们还是要说:
我多么痛苦。
大家好,我是阿狼,蓝鸿春,是《带你去见我妈》的导演,很开心可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电影幕后的趣事。
其实我是一个深度的豆瓣用户,2007年用豆瓣到现在,几乎所有关于电影的理解和认知,都来自于我在豆瓣的阅读,所以当我把电影拍出来,然后在豆瓣跟大家分享,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
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毕业后进了电视台,拍纪录片。后来自己开工作室,跟朋友尝试拍电影,从2012年的《鮀恋》到2018年的《爸,我一定行的》,还有今年的《带你去见我妈》,一直都是半吊子摸索着做。因为没有接受过电影专业的训练,所以常常在创作过程中陷入迷惘,没有了方向。在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就会不自觉地用上拍纪录片的那套方法。
很多朋友看完影片,对最后一场戏,妈妈第一次坐飞机印象深刻,而真实的情况是,演妈妈的少贤阿姨,是第一次出远门坐飞机,那是我用手机纪录到的真实反应。
那次坐飞机,是因为要带少贤阿姨去杭州,补拍西湖拜雷峰塔那场戏。我知道她从来没坐过飞机,一定是会紧张又兴奋的,所以我就想,整个过程录下来,会是个很有趣的视频,说不定可以做片尾彩蛋,再不行至少可以给少贤阿姨的孩子们留着做纪念。
男主角狗哥日常里也叫少贤阿姨妈妈,我则是叫她老母(潮汕话),虽然她比我大九岁而已。从候机大厅开始,我就一直开着手机录,开了飞行模式,空姐也没阻止,就一直录着。
老母一路都很好奇很兴奋,全程絮絮叨叨跟我们聊着家长里短,一一列举她最想去的地方,等到飞机引擎轰鸣,真的要起飞了,她变得安静,然后就有了电影最后的那一幕。
她对着手机镜头所说的话,都是那一刻的真实反映,有一刻她眼神放空,陷入沉默,而后突然回过头对泽凯说:妈妈是不是很没用。
那一瞬间,我被击中了,这不是一个片尾彩蛋,而是整个影片的高光时刻。之后,少贤阿姨转过头看着窗外,沉默许久,直到飞机平稳,空乘服务播报响起,我才放下手机。
像飞机上这样,少贤阿姨神来之笔的台词,电影里还有不少处对白,是这样来的。她那些普通日常里的语句,往往胜过我们编剧导演雕琢了许久的台词。
少贤阿姨没有上过学,年轻时,也曾想努力到大城市打拼落脚,结婚后二十几年再没有出过远门,一手养育三个孩子成人,把人生里最青春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家庭。她的人生,跟电影里的妈妈,几乎是一样的。而电影里妈妈呈现的所有技能,也是少贤阿姨真实具备的。
跟邻居斗嘴、卤鹅做生意、做粿拜神明、敬老骑摩托……样样是她生活里熟练的技能。在拍拜神那些戏份的时候,纸钱怎么买,供品怎么摆,先烧香还是点炮,少贤阿姨成了道具组的老大,全部人都要询问她,以她的意见为标准,拜神仪式全流程,她真的是了然于心。
因为少贤阿姨的人戏合一,所以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也常常会把她的真实反应,融入到角色里头去。比如在杭州西湖拜雷峰塔那一幕,剧本原来不是那样写的。刚到杭州第一天,我没有安排拍摄,而是先带少贤阿姨去西湖游玩了一圈。我们俩逛到断桥的时候,她突然惊呼,说看到雷锋塔了,然后立即双手合十,对着塔祈福。其实那个不是雷锋塔,而是保俶塔。第二天实拍的时候,我就把少贤阿姨的真实反应,放到剧情里头去了。
拍戏的过程,我常常感叹,正是因为这群素人演员,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表达,赐予了影片那些无比真实的瞬间,才让这个平淡的故事有了些电影的质感。而能够跟这些有趣的、拥有丰富人生经历的阿叔阿婶们遇见,也是难得的缘分。
像少贤阿姨,要不是她女儿知道我们在招募演员,硬拉她来面试,我们就不可能塑造出一个这么真实可爱的妈妈。
像奶奶,就更是有缘分。在开拍前半个月,奶奶的演员人选还是空缺的。奶奶这个角色,我们找了有近一年之久,各种亲戚的奶奶、外婆,都找了一遍,没有合适的。最后用地毯搜索的方法,一个个村一条条巷子去找,看到形象合适的就去套近乎,找熟人说明来由,但十有八九还是会拒绝。
记得有一次,在汕头达濠找到一个合适的老太太,她本人也很乐意参演,结果子孙们都反对,说拍电影太折腾,对老太太身体不好,没办法。我们一度想改剧本,把奶奶这个角色删掉。好在最后,老天爷还是帮了我们一把,在朋友的朋友介绍下,认识了最后电影里的奶奶,跟剧情设定简直一模一样。
奶奶也算人戏合一,所以她的戏也会根据她的真实反应,来调整剧本台词。记得奶奶第一次拍摄,是那场她劝说少贤妈妈别在意外人眼光的戏,她在现场台词念不顺,演不下来。毕竟老太太八十八岁了,记那么多台词不容易。最后,我就把剧本抛掉,让奶奶用她自己的话来表达。
“别管外人哭还是笑,我们自己好就行。”像这样的台词,都是奶奶的临场发挥,朴质简单,又那么直抵内心。还有一处,也是奶奶贡献的台词,要教孙子生小孩的戏,剧本原来没写“脱裤子”这句,但奶奶说按实际情况,最后应该要强调一下,因为确实怕孙子不懂。所以最后要再加一句“晚上要脱裤子懂吗”,我们现场都笑翻了。
在找奶奶这个演员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意外之喜的人物,像龅牙婶就是在其间找到的。龅牙婶正名叫婵真,她是爸爸这个角色的邻居的大伯母,一开始说要来面试奶奶,但她的外形跟奶奶的设定,差了十八层楼,没办法,不匹配。她在试戏的时候,真的是太能搞笑了,那种邻居八卦大婶的神韵,艳压全场。然后,我们决定不要她,确实不适合演奶奶。
但回来后一想,这么出彩的人物,怎么可以放过呢,加戏!于是,就再写了一版有龅牙婶这个角色的剧本,没想到,后面一撒开写,就给婵真婶加了五场戏。
所有素人演员,都是小孩或亲戚,推荐他们来参演,半推半就被拉过来的,只有婵真婶是唯一自荐要来演戏的大妈,她也是打心里热爱演戏的,她的戏拍起来最慢,她也比任何人都在意自己演得好不好。
每拍一条,婵真婶都跑过来监视器看,问我好不好,不好再来。她的镜头,每个都要拍到20次以上,虽然很耗时间,但最后总有一条让我们会心一笑。
婵真婶日常里,最忙的事情是带孙子,但她私底下跟我说最多的话是:阿狼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一定要来当演员。她对自己具备表演天赋,是有自知的,也是发自心底热爱表演的。每次拍到半夜,她虽会吐槽比带孙子累多了,但一喊开机就立马严阵以待。
少贤阿姨、奶奶、婵真婶,我总在恍惚间,看到自己妈妈、奶奶和婶婶的影子,那种亲近感,是过往任何一次拍摄都无法比拟的。很多时候,我也会产生一种错觉,这是在做一个自己家庭的生活纪录片。
少贤阿姨,奶奶,婵真婶,她们刚好是三个年龄层,都隔了一代人,但很多方面又是那么地相似,跟我的母亲也是那么地相似。她们笃定地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她们信奉尽人事听天命,对待什么事情都认真地全力以赴,最后做不成,也不会过多的抱怨,老天自有安排。她们生活的负担,比我们年轻的一代要重很多,但却很少见她们茫然焦虑,她们的韧劲,强烈的信念感,是我自认无法比拟的。
在电影的线下见面会上,有观众问少贤阿姨,你没有上过学,那是怎么记台词的。少贤阿姨回答很简单:就是一直背啊,上厕所的时候背,做饭的时候背,走路的时候背,就背下来了。我知道,她其实并不能认全所有的字,有些要女儿教她认,然后用彩色笔重点标记,她自嘲“字都认得她,但她不一定认得字。”就算是这样,她还是把所有台词背下来了,还是整个剧组里头记得最熟的,她的戏没有出现忘词的情况,所有的台词已经进入她的潜意识,就像我们张口就来“窗前明月光”那么熟。
电影里其实有好几处一口气拍两三分钟的长镜头,她怎么做到一个镜头三分钟,不停机,台词一句不漏的,我不全了解,但一定不像她说的“就是一直背”那么容易。
把母亲、奶奶、婶婶、至亲中女性的样子,放上大荧幕,这是我早年做纪录片时,就有过的念想。幸得遇见了少贤阿姨,奶奶,龅牙婶,是她们给予了这些荧幕形象以生命,用她们真实的人生经验,来帮助我们这几个尚且青涩的导演编剧,去完成这部作品。
谢谢让我仰望的她们!
拿到龙标后仿佛太着急了,再加上今天深圳的限座令,只能说太难了深圳坂田的影视人(诶)
方言电影支持~
7.3。我走进影院的流程是这样的——1.撸豆瓣即将上映影片:快来看啊,这有个百年难遇的脑子有泡才能搞出来的大傻子片名!2.咦?方言电影?潮汕故事?3.预告片好像还行,没有大傻子的感觉。4.插曲是玩具船长的歌儿?要不试一试?5.3公里距离影院有排片,票价还白菜,买!优点:角色表现非常自然,所有演员都没有尬演,演妈妈的演员特别好。家长里短,互动有趣,人物关系生动。没有用亲情要挟观众进行煽情。缺点:本子整体有点儿平,少点儿意思,题材方向如果对劲了就是潮汕的四个春天,但很遗憾不是。20220107光耀华纳国际影城
哈哈哈哈哇我不敢嫁仁科了!
第一次作为投资人参与的电影~主创都是平时一起喝酒吹水的好基友,敢想敢做,坚定靠谱,第二部电影作品完成度如此之高远超预期。调色时有幸一睹真心立马决定用养老金入股,非常有信心!
剝去潮汕文化之後,其實還是外來媳婦本地郎之類的舊式故事,不過,沒有抓馬的情節和誇張的笑料,取而代之是輕鬆溫情,而原生態演員們鬆弛的表演還給電影添上了濃濃的生活質感。可惜的是,整部電影的闔家歡性質註定了,無法深思傳統中式家庭的父母絕對話語權,無法呈現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文化衝突,罷了罷了。
潮汕方言不容易,给我们团队打五星
有一些地方还在练手感(譬如某些闪回),但在前作基础上,开头结尾都有模有样。这一次对潮汕当下时的写实,几乎到了原样复刻打副本。大家小楼,排队洗澡,三姑六婆,邻人嘴碎…由封建守旧的原乡潮汕,与搞钱神话的特区深圳,形成两代人无法消解与面对的亲情矛盾,都在老妈怒打儿子的一幕中爆发。“外省的”所代表的,只是传统父辈无法理解和主动接收的外面世界,是大城市与坐飞机。当年轻人操盘自媒体,他们还在笃信地方戏曲与拜神卜算,换言之,当年轻人自以为的“浪漫爱情”,撞上宗族神话的母巢大本营,总会产生一些需要时间来缓冲的波折空间。原因无它,大陆四十年走得太快太快,而传统宗族那一套根深蒂固了两千年(并且在大多数历史时间内被证明是有效的)。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尝试理想化的空间。
20220125@周二晚票价十八块,几乎包场,字幕走完清洁阿姨才走进来还问我就你一个人?错过免费场,还好最终没错过。好看,撑大粤区好电影给配乐和他妈加一星,原音方言版当然。
坐飞机的母亲是我认识的母亲的样子。
作为潮汕女婿,看得瞠目,味儿太对了。取走生辰八字算婚姻,三姑六婆逐个照面展览,拜神时的一二三四五,没有哪个“外省”能够跑得脱。怎么形容呢,这块粤东之土,好似一个活在上世纪大宗族时代的历史遗留飞地,它的好与不好、适与不适皆源于指针下错位的时间共振。而本片拍出了一丝共振下的颤音,还是厉害的,导演继续加油。
凤爪不是潮汕菜,这很重要;媳妇漂亮就好,外省不重要。同居两年还不生,奶奶教你;五牲高香拜三拜,心诚则灵。硕士学历七八层楼那么高,可惜离过婚;封建乡土街坊面子最重要,不如过得好。母亲第一次坐飞机,还是为敲定儿媳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真情不需要多说话,一来一去,平平淡淡,不见浮夸的浪漫,便是真情。
意外地还不错,音乐很棒,最喜欢那首云后的月娘,听到码头问我会累吗,忍不住落泪。那个妈妈的素人演员真好,飞机上妈妈问儿子“你说,妈妈是不是很没用啊”,太真实了
比《爸,我一定行的》好些,摄影更好,细节也做得更好了,更有电影的质感。看得出导演是港片迷,有港片情怀,某些套路/节奏/笑点像是模仿老港片的,什么地方发生什么剧情,都可以预见。剧情有些地方还是不够流畅,男主和某些配角演技有时候生硬了点,不太自然,有点尬。男女主角CP感不够,互动不够亲密,某些情节设计又挺让我费解的,女主这么优秀,一个人在深圳打拼,性格却这么温柔顺从,少了点个性的样子。男主妈妈演得更好,结尾在飞机上妈妈说“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很差劲”(类似这样的台词),这时候挺打动人的。融入的潮汕地区传统文化和婚育话题,挺真实的,倒是让我感到有点不适,个人也不喜欢这些东西,比如催婚,催生,婆婆教媳妇拜神,算命等等。片子的音乐,插曲,片尾曲好评,很好听,融入得还不错,里面还有王家卫《花样年华》的曲子。
1.2021年1月看了《慕伶,一鸣,伟明》,今年看了《带你去叫我妈》,这名字十足的烂片既视感,但是英文名back to love倒是更能反映主旨。2.虽然整个故事没有很“新”,但是依然是讲了“新”观念对抗“旧”观念的故事,潮汕女人如影片中的母亲天生受到宗族观念的桎梏,但依然向新的观念转变,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其它地域的人对潮汕人的世俗印象,也是全电影最丰满的一个角色。3.配乐极其加分,有几段情感戏让我泪目很大程度是配乐的功劳,当然演员的表演功不可没。#2022院线02评分:7.5/10。
有点惊喜。如果去台湾上映,这位潮汕妈妈值得一个金马影后提名。真的太真实了,现实里见过的闽南潮汕女人就是这样的……然后这个情节的主线也是一个真问题,身边太多这种因为媳妇是外地而被拆散的例子了。结尾确实有美化,电影嘛。
很稳的一部电影。问题不少,比如故事层面简单、转折没有说服力,强行大团圆还不如就定格在机场那场戏;有的演员始终不入戏;空镜部分有点刻意;深圳部分网络电影的质感比较重。但也有亮点,比如男主在阳台看妈妈和弟弟那场戏、男主和女主在老家走亲戚的戏、结尾去杭州的戏确实是有想法的,也拍出了极好看的、有烟火气的汕头。此外这部电影贡献了今年第一个我必须记录下来的角色,妈妈这个角色基本就跟我妈一模一样,一样有些封建,一样会自己说服自己更开放一些,有着一样的两条裙子,也一样会说出那句“我是不是很没用”......前作很多人吐槽除了潮汕话之外都太悬浮了,那这一部是明显感受到导演是用心的。
电影源自生活,又总是在美化生活,前半段充满烟火气,妈妈形象很真实,克服偏见接纳外省给了电影一个美满结尾,或许这就是有别于生活之处吧
片子的核心在于,两个主人公不同的成长环境步入婚姻是的矛盾碰撞。片子展示了很多潮汕的风俗元素,拜老爷,唱戏,人情味浓厚等等。男主的妈妈从不接受女主是外地人(沟通问题)+离异人(当地风俗加面子问题)到慢慢接受女主,女主为了讨好婆婆也学习了潮汕话,最后婆婆为了接纳女主也学习了普通话。故事线比较简单明了,拍摄成本低,剧情通俗。
作為有50%潮汕血統(但從未去過)的人,首度觀看以潮汕話進行的長片,而片中潮汕母親對外省準兒媳的拒斥,很大程度正繫於語言:語言不通則心靈不通,也就無法在思想觀念上影響後者、在生活上控制後者。從兒媳到汕前努力自學潮汕話,到片尾送行的母親磕絆地說出普通話,影片也動用語言作為和解的最重要表征(此外還有手鐲、麻葉等前後呼應的紐扣)。母親的轉變繫於到深圳後的兩個見聞:棒打鴛鴦後兒子的孤獨落寞,以及親眼目睹的准兒媳高尚的社會經濟狀況,也同潮汕社會在逐漸加大的外部衝擊下的新變密切相關,影片以當地吸引外地遊客的嘗試、歸國華僑後代的介入、跨區域嫁娶的增加、當地人對生女的態度變化(有些刻意)暗示了這點。片中兒媳被設定為絕對可信、可愛的賢妻形象,似乎唯經如此方可超克外省、再婚和大齡等“缺點”,這種語法自然是保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