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十几岁的男孩拿着手枪和AK-47在那不勒斯的街道上巡逻,以执行他们的暴徒头目的命令。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gogo(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259868 片子的背景介绍实在太少,不是刚好赶上导演和配乐上台交流,大概很难理解这样一部只是描写在黑帮边缘的少年生活,却淡化帮派争斗的电影。 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跟村上龙《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做比较,一边是想要建立新秩序的理想少年,一边是不知明天去向何方,靠酒精和毒品麻醉自己的颓废青年,却有着一样的空虚。新秩序在枪支和内斗面前渺小而遥遥无期,今日的理想和努力转眼被脆弱的关系和麻痹的神经打败,同样看不到明天的人,却以不同方式让你感觉相同的理所当然。 这是种奇妙的不太好。
《教父》系列红透半边天,原著作者马里奥·普佐顺势推出《西西里人》,1985年被西米诺(《猎鹿人》)搬上大银幕,描述一位具有侠义精神的江洋大盗吉里安诺,堪称西西里古典江湖道义的最后一抹余晖:
《少年黑手党》(2019)试图延续《西西里人》被现实世界的铜墙铁壁碰得头破血流、充满苦涩的侠义精神,骚动不安的青春,排外成了最大的动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区:
母亲开了个洗衣店,可怜巴巴地勉强维持生计,外地来的瘪三每周都要来收保护费,看到喜欢的夹克衫直接就抢:
新交的朋友是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黑老大斯特里亚诺的侄儿奥古斯丁,他带尼古拉参观叔叔奢华的卧室,朗读叔叔喜欢的诗:
作为尼古拉的偶像,斯特里亚诺是那不勒斯唯一不欺负平民的帮派大佬,从不乱收保护费,深受底层平民的爱戴和尊敬。当然,你也知道,好人命不长。
这个细节非常精彩,黑帮传奇在亲人眼里只道是寻常,却令第一次如此接近偶像的少年热血沸腾——
尼古拉与奥古斯丁在斯特里亚诺的卧室合影留念:
斯特里亚诺喜欢的诗句预示了他们友谊的最终结局:
为了崇敬与荣耀,我失去良友
我沿路走来,他们伴我左右
马里奥、奥雷斯特、帕斯夸林,我罪孽深重的兄弟
当我拿起这把枪,你们的名字会被永远铭记
世界就是这样这样,有人喜欢钱,有人喜欢被尊敬和热爱的感觉。
15岁的年纪,不计后果,无所畏惧,无法无天——
枪杆子里面出威风,有了枪,少年帮派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逐收平民商铺保护费的混蛋:
人渣,夹克还给我:
地盘就是钱,毒贩等非法生意上交的保护费非常可观。有钱的感觉真好,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给家里买东西,带女友、弟弟出游。
垂手可得的财富潜伏着无法预料的风险:一心想追随哥哥脚步的弟弟拿着枪跑到别人的地盘耀武扬威,中弹身亡。
尼古拉招集人马为弟弟报仇,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他和女友去海边度假的约定,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了……
《西西里人》的教父教训迈克尔:“你是不是想成为像吉里安诺一样的英雄?别忘了,活着不要当英雄,只要活着就行。时过境迁,谁还记得吉里安诺?”
教父的话没毛病,哪个父亲愿意儿子去死?
但岁月流逝,人们仍然记得吉里安诺、斯特里亚诺、尼古拉,尔虞我诈、刀口舔血的江湖,永远有他们的传说和对理想主义的怀念……
我们印象中的意大利是什么样的?很多人可能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威尼斯,那个美丽的水上城市是每一个都市人心中的向往,喜欢电影的朋友可能想到的是“故乡三部曲”那个有着天堂电影院的小镇,或者是有着众多小孩子青春期的梦想的西西里,又或者是承载了成年人迷茫与孤独的1900。当然,意大利还有一个根植于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刻板偏见,那就是黑手党。
这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名词,对于任何一个对黑帮略有耳闻的人,黑手党这个词语几乎可以代表意大利黑帮。为什么黑手党会成为意大利一个污点,这个具体不可考。但是这个污点后面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深究一下。毕竟,任何事情都是有源头的。
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上,有一部意大利影片正是凭借着黑手党这一主题,提名了金熊奖最佳电影,最终斩获银熊奖最佳剧本。这部电影就是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作品《少年黑手党》。它讲述的是一群街头少年最终走向犯罪之路的过程,同时也将意大利的很多现实问题抛给了我们。
《少年黑手党》说的是一群青春期的小孩,因为不学无术而混迹于城市街边。其中一个小混混目睹了母亲因为黑帮威胁而缴纳保护费受尽耻辱,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最终留下了伤疤。他打心眼里想着要改变这一现状。于是故事便开始了。
小孩认识了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后,便计划着自己的宏图大志,最终与当地的犯罪团伙取得了联系,而这并不是终点,后来,小孩的计划不断地扩大,最终通过一个被囚禁的大犯罪头目而获得了枪支,于是,这个地方的秩序被改写了。小孩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但是守卫工作总是那么不容易,最终由于内讧和外敌,小孩刚刚建立起来的秩序就要经历考验了,他能否躲得过去?
本片并不是一部普遍意义上的黑帮片,它不是《教父》,当然也不是《美国往事》。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的政治阴谋,也没有太多的派系之间的不断残杀。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一群小孩子之间的成长经历。与其说它是一部黑帮片,还不如说是一部青春,成长题材的电影,这样或许能有助于我们更深的理解本片。
青春期的孩子本应该在学校里继续着自己的学业,然后有一个好的前途。但是通过本片我们看到的却不是这样一个普通场景。小年轻们并没有对于学校有着特殊的兴趣,就连普通的兴趣也没有,本片中的普通教育环境没有任何展现,而无处不在的就是底层人们的生活种种。
意大利的街头不再是阳光灿烂,取而代之的则是如片中一样的底层民众苦苦挣扎,为了生存被黑手党欺压,这个时候的意大利警察们无一例外的集体消失了。或许这个底层太过于“底层”了。就连警察们也不愿意顾及。
除此之外,本片中的黑帮再也不是那个老谋深算的权力斗争,转而是一群初出茅庐的小孩子,他们之间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有的只是对于力量的迷恋以及青春期的各种渴望心理的满足。带头的少年为什么要自己组成黑手党?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因为缴纳保护费而被欺压,所以他的志向就是赶走所有的黑帮而让这个区域的人们不在受欺负。这是一个朴素的愿望,对于黑帮来说也不算伟大。
其次就是能赢得喜欢姑娘的芳心。这个愿望最终也实现了。两个愿望其实都是青春期的时候正常的心理,只不过这个青春期普通的诉求在意大利这个黑手党之都就显得很刺眼了。之所以这么刺眼,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当代意大利存在的很多现实问题。移民潮或者说难民潮在欧洲诸国很普遍了。这个问题的衍生就是当地人与外来人的冲突。本片中的小男孩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最终才组成恶势力的。
而在这个问题下,意大利政府的不作为更是雪上加霜。在没有警察维护秩序的情况下,黑手党才能大行其道,这是这群少年可以肆无忌惮的基础,也是他们诞生的大环境。本应该在学校好好上学的一群青少年,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上了犯罪道路,即使他们的初衷并不是大奸大恶,但这样的成长轨迹显然并不是他们应该有的。如果意大利政府部门能对于犯罪高发区域多一些管制,那么这些悲剧估计会降低上演的概率。
很可惜,当少年决定要收手的时候,自己更加年轻的弟弟却重蹈覆辙了,虽然他一开始是玩闹的心态,但最终却丢掉了性命,这或许是本片最大的悲剧吧,即使没有你,这种生活还在继续。
黑帮犯罪电影类型源远流长,肯定是早在科波拉拍摄《教父》之前就有了,只能说是好莱坞将这个传统的类型包装改良成适合观众口味的模样,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推陈出新,但类型的核心元素却是一成不变的,这部意大利电影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导演克劳迪欧·吉瓦内斯(Claudio Giovannesi)此前只拍过两部作品,都是成绩平平的犯罪题材,去过戛纳导演双周单元,没想到这部作品能顺利入围去年柏林竞赛单元,想必在很大程度要沾了编剧Roberto Saviano的光。这位那不勒斯的作家之前凭借一部揭露那不勒斯当地黑手党犯罪实录的小说《格莫拉》而闻名天下,改编成的同名作品更在当年拿下戛纳评审团大奖。不可思议的是,小说成名及影片获奖后他本人遭受黑手党追杀,他也只能过着受警察保护的隐居生活。看过《格莫拉》的观众相信觉得这部作品有不少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同样讲述在这个黑手党肆虐的城市里,一群年轻人误入歧途,替黑手党跑腿卖命的犯罪故事。
只能说这是一部观赏性和完成度不错的类型片,在意大利黑手党题材里面玩出了青春成长故事的迷惘感,勉强泛出一丝亮点。然而,剧本依然避免不了逐步堕入似曾相识、刻板印象的犯罪类型格式套路。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一代想取代老一辈,不知天高地厚的他们总以为能改写黑帮规则,却在上位之后才发现早已身不由己深陷其中。影片中关于那不勒斯地区黑帮肆虐的刻画带有现实主义的笔触,又一次要多得编剧Roberto Saviano的功劳,很可能部分源自他的亲身经历。影片在类型片情节和现实主义美学风格之间找到较好平衡,却无法在青春成长方面挖掘得更深入,有点遗憾。男主角的表演极佳,光芒足以掩盖掉身边大部分配角的演绎,很可能是剧本的问题,不过也证明了这位年轻演员的前途无限。
火焰与叫嚣中燃烧着帮派的情谊,拉帮结伙只为保护在意的人,为了名誉而死的兄弟们,是隐喻于黑暗的诗句,对所言正义的向往,对生活的憧憬,逐渐将他拉入不复的深渊。兄弟间的反目,残酷的威胁,15岁的内心已然充斥火药,爱情犹如镇定剂一般呼唤他的美好,弟弟的死亡犹如火星,枪支上膛,浇灌在了黑幕中。 虽然要现实讲述意大利帮派分子的生活,但片中出现的情色和晦意讲真没有弄明白,为什么最后亲弟弟要突然降智打击怒送己方一血?男主身上背的两条人命怎么解释?我没有纠结正义与否的一方,在乎自己社区利益的男主却俨然从屠龙的勇士变成恶龙最后还和合作家族闹掰?花了那么长时间铺垫对女孩的追求也付之一炬?是为了歌颂乱世的爱情还是兄弟情义高于一切?如果从夜总会的开始就是对追寻的铺垫未免也太长了,就像一个人让你吃了一个电影的苹果,最后却意外的告诉你梨更好吃?果断三星。
影片信息:
《少年黑手党》,国别意大利,世界首映日是2019/2/12柏林电影节,整个影片长110分钟,全片是那不勒斯语,中文字幕翻译是机翻,错误百出,有些地方靠猜,建议英语能力好的朋友直接看原版英文字幕.
本片导演克劳迪欧·吉瓦内斯,也参与了本片编剧工作,这部影片帮助他入围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最终收获最佳剧本.
观后感:
翻2019年柏林电影节的时候,无意看到这部电影,恕我眼界狭窄,在此之前从来没看过导演的作品,对意大利电影的感觉还停留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阶段,球花那深邃的眼眸,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和梦里.
电影早就下载好了,一直躺在电脑里没看,这次疫情隔离在酒店,在我白天把所有能想到的活儿整完以后,又迎来了一个失眠的夜晚,于是看完了这部电影.
与昏暗的酒店夜晚不一样,整个电影里的阳光很充沛,虽然是一部犯罪电影,但是导演没有用太多的灰暗色调去突出犯罪氛围,相反,却用了大量的室外白天镜头,以及饱和度高的色彩,去表现少年的活力与阳光.
我们借着导演的视角能看出来,男主角从一个15岁少年变成一个小黑手党,不是向下的堕落,反倒是完成了向上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羞辱.黑手党小混混当着他的面向他妈妈收保护费,并且还随意地将店里的夹克穿走(男主角家里面是开洗衣店的),身为家里的长子,他没有能力去保护妈妈,只能躲在帘子后面,无助地看着一切;
送漂亮姑娘去夜店门口,漂亮姑娘直接进去,男主角和朋友们却被保安拦了下来,一方面是他们年龄小,最重要的是他们没钱,只能去附近的快餐店打发时间;
去逛商店,直接被店员赶出去.
拿着一把假枪去抢手表店,结果赃物还没捂热,就被当地小混混找到,痛打一顿以后,只能将东西还给老板.
男主角估计没想到:没钱,没实力,连个坏人都当不了!
中二的男主发挥打不过就加入精神,成为了一个在街上的药头,这个让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于是他拿着钱,把之前的事情又重新做了一遍:去夜店看姑娘,去商店买买买.
男主角的野心不止这些,他要像自己的偶像一样,成为一个乐善好施,被街区的人尊重的黑手党,而不只是现在的街头混混.
男主角在这里的演技无话可说,既有15岁年龄的中二,也有一个领袖的沉稳.他游走于两个帮派之间,搞到了一批武器.然后像《教父》电影中一样,给帮派老大行了个吻手礼,结果被帮派老大一顿嫌弃.
通过这个细节,我们看到,男主角脑海中那中二的古典主义侠义精神,在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合适.
不过,导演还是让男主角过了一把“教父”瘾.他带着妈妈去买家具,全程多采用仰拍视角,让男主角更像一个丈夫的角色,在为自己的家人带来幸福.同时,他宣布免收集市摊位保护费,获得了大家的尊重.男主角站在阳台上,像国王一般,朝问候自己的臣民,微笑示意.
如果电影到这结束,这就是青年版《教父》,柏林电影节肯定不会把最佳剧本奖颁给它.
导演想要讨论的是在意大利犯罪日趋青少年化,以及黑手党本身,已经与原先那种劫富济贫的形象想去甚远,甚至这种精神可能从来就没存在过,只能存在在一个15岁少年一腔热血的中二梦里.
于是,
爱情被新的青年帮派阻扰;
“教父”的形象被社团里其他人所败坏;
弟弟和伙伴偷偷拿他的枪去挑衅,结果被反杀.
一切都跟他想像的相左,在客观世界中,他有了枪,有了势力,手下的小弟还杀了人,他好像成了一个黑手党,可是我们知道,在男主角的世界里,他那股不合时宜的侠义精神并没有得到伸张,而这,才是他当黑手党的原始动力.
电影最后,
导演用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我们并不知道结果如何,
他骑着摩托车,去为弟弟报仇,
阳光照在男主角坚毅的脸上,
那一刻,
一个少年死了,一个黑手党诞生了.
腿毛秃了
Ave Maria grazia ricevuta per la mia famiglia Con risentito con un'amorevole divino a men Grazie chiedo a te o signore divino in questo giorno di grazia prego per te Ave Maria piena di grazia il signore e con te .
一部看嗨了的意大利少年黑帮片:频繁自拍、去视频网站上查阅如何开枪、送大佬游戏机,新一代长大了,连做黑帮的方式都变年轻了。那句“我中弹了”让我想起了美国往事里的“I slipped,Noodles”。结局并不悲伤,但谁都知道,少年们的结局注定悲伤。
观赏性和完成度不错的类型片,在意大利黑手党题材里面玩出了青春成长故事的迷惘感勉强算是一个亮点,然而,依然避免不了逐步堕入似曾相识、刻板印象的犯罪类型格式套路。男主角的表演极佳,光芒足以掩盖掉身边大部分配角的演绎,很可能是剧本的问题,不过也证明了这位年轻演员的前途无限。
平铺直叙,说好听是冷静克制,说难听点就是寡淡如水。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可惜霸王不好做,小混混终究是混混。可是有一点,我还是挺羡慕的。在我15岁,我不求能持枪称霸王,社区做慈善,收钱保治安,花钱孝父母,快意杀仇人,只求与最心爱的人在一起做爱。
2019SIFF。编导的立场相当模糊,而这个低配版的黑帮故事也如同一曲走音的挽歌,少年尼古拉追寻的体面、富有、受尊重又仗义的黑帮时代早已逝去,只剩下小流氓无节操凭枪杆子的砍杀。
失火的少年与枪,一开始就注定如此结局。只是何必…摄影是后脑勺控?
#SIFF22#架空了道德层面后,电影呈现了一个纯粹直接的世界。最大的魅力来自于男主角的人物塑造,狠毒,温柔还有些幼稚。里外统一又准确。叙事节奏保持得特别好,不断的时长里表达和情感都立得住。剪辑也加了分。这种题材里完成度很高的作品。
19SIFF. 《叛徒》其实拍得没啥新意。这片倒是惊喜。
这青春片拍得也忒生猛了, 又是黑手党争地盘又是哔哔哔打手枪的(字面意思),不愧是意大利出品,本土特色啊!
在意大利政府强力扫黑除恶政策下,老一辈黑手党已远去,年青一代在青春荷尔蒙和黑手党传统成规下,“妄想”要重振街区秩序,到头来仍然是理想主义者的青春幻灭,和黑手党严密的组织结构相去甚远。少年灵动被年幼无知打败,行侠仗义被贪婪欲望瓦解,唯有结尾处一往无前的青春是他们仅存的资本。
意大利电影拍巷道戏还是独具风格,在不甚相似的街道中,本片反倒营造出一片极为错综复杂的意大利市井空间。影片聚焦少派黑手党的诞生,但不论是从起因,还是过程,再到看似开放的结局。影片仅仅是用最常理的剧作方式来平庸的叙述这段经历。因为未成年身份的加持,初登权利核心时的放纵和贪婪,在戏剧性上被放大,身份成为命题的增强剂。但作为青少年本身,却不具有任何足够独特的细节描绘。在长久的意大利黑手党影史中,本片提供了不太常见的切入点,但其表达本身,不过是极为稀松平常的作品。
#69thBerlinale# 主竞赛。黑帮青春片,完成度很不错,叙事节奏很快,摄影灵动,剪辑凌厉,比较有观众缘,但评奖方面应该是陪跑了。主角小哥哥的颜值还是很高的,其中有一场男扮女装去刺杀黑帮大佬的戏还是挺美的,恍惚是阿尔莫多瓦片中的人物。不同代际黑帮的行事方式,以及少年黑帮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轻浮举动,都已经点到了,如果在“00后黑帮怎么玩”这个题目上再深挖一些就好了。电影层面的创意感不如2017年威尼斯主竞赛那部黑帮歌舞片《爱情与子弹》。
有点点做作,太刻意去制造冲突
野蛮生长,肆意纵横。
身体还没长结实,就开始学习贩毒。还在和弟弟抢果酱饼,已经学会如何持枪。拥有权力后,他选择不收摊贩保护费,给失势的老大买来大电视,为喜欢的女孩挂满一车气球。没人教他如何变得残忍,自然搞不懂这世界弱肉强食的法则。第一次杀人后哭花了妆,没人告诉他,你选择用枪解决问题,便终身是它的奴隶。
剧作上完成度高,结局收尾点到即止。少年们闹着闹着就上道了,和大佬谈判,最后兄弟价值观不合反目。最初是对金钱和女人的向往,青春里爱情的萌芽甚至几乎义无反顾,男孩却最终落入宿命论的怪圈里,最后驱车时的眼神仿佛一夜长大。充满青春荷尔蒙气息,受众度会比较高。其实感觉这个题材和切入点甚至可以拍电视剧了。
QY-281,没想到是一部叙事节奏无比精准的类型片,属于大众会喜欢的那种类型,娱乐性很强。以非常小的一个街区切入一群街头黑帮的青春,荷尔蒙气息四射,黑帮少年的行为逻辑也很准确,暴力中又夹着稚气,在意大利黑手党题材里,也算是一股清流的新玩法,小格局叙事也保证了电影非常高的完成度,跟【格莫拉】的玩法就很不一样了。这种非传统黑帮史诗片的做法,做叙事格局做小,不追求宏大主题,全程只盯紧一个人物的做法,在创作其实非常适合偏新手的导演了。编剧毛里齐奥·布拉奇很有意思,最近看的好几部片子都有他,能玩这种精准的好莱坞类型片套路,还能写【马丁·伊登】。
少年人想做教父 你就知道即将见证他的死亡
终于又迎来一部让我看嗨的,意呆利参赛片果然从没令我失望。这个中译名还算靠谱,电影一方面有传统意大利黑帮片的粗犷质感,另一方面又充满现代青春片的新鲜活泼气息。影片主角是一群未成年街头少年,出于对金钱和女人的向往,他们驱逐老家伙,当上新一代地头蛇,还天真地建立了新的民主秩序。他们偷到第一把枪后兴奋自拍,耍酷失败仓皇而逃,上视频网站查机关枪怎么用,回赠给大佬的礼物是游戏机,总之各种可爱,观众笑声连连。非职业演员男孩们都不错,男主突出且有感情线,人物有点有面,那不勒斯的小巷也很迷人。结尾也一反黑帮片的沉重,在悲剧中给出一个斗志昂扬的开放式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