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太空人2019 剧照 NO.1 太空人2019 剧照 NO.2 太空人2019 剧照 NO.3 太空人2019 剧照 NO.4 太空人2019 剧照 NO.5 太空人2019 剧照 NO.6 太空人2019 剧照 NO.13 太空人2019 剧照 NO.14 太空人2019 剧照 NO.15 太空人2019 剧照 NO.16 太空人2019 剧照 NO.17 太空人2019 剧照 NO.18 太空人2019 剧照 NO.19 太空人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22

详细剧情

  A lonely widower battles his family, ill health and time to win a competition for a golden ticket to space.

长篇影评

1 ) 火箭人

影片结尾的字幕告诉我们,埃尔顿最终还是找到了真正爱他的人,并且领养了两个可爱的孩子。承上,且说说他的父母,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父母至多也就是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但内心是火热的,虽然产生了很多矛盾,但不得不说,为人父母之心无比珍贵。这样比起来,埃尔顿的父亲,自私的要命,如果全世界都反对埃尔顿的存在,那么他的父亲反对的呼声一定大过全世界,他的母亲虽然尽了抚养的义务,但全程没有一丝爱怜,这一点真的替埃尔顿感到痛心。而且在这件事上,他是完全被动的,是无力回天的。

2 ) 怎么又超字数了我说(意思是this is短评)

结尾感觉有点匆忙……不过可以理解,叙事有侧重嘛,但是,我真的会打出许多问号???社工灵魂被疯狂拷打…… “这是你一个人的路”,nonono!!!!!他当然需要社会支持,当然需要朋友的陪伴!!!(给他带来痛苦的父母就算了)!!Bernie你怎么!!!!!医生没给医嘱吗!!!!!(抓狂 而且那个歌词,我还以为会是Bernie给他的一封真挚的信,再催泪一波,没想到还是让他作曲……我说差不多得了……他emotion damage好了没啊你就让他作曲…………这里我是真有点蚌埠住了…… 总之以一场互助会串起来的叙事,确实有点新奇,但是经不起逻辑上的推敲。怎么停下来回顾完人生就秒开窍了……也太突然了我说! 互助会上身边人依次出现的情节好老土……但是最后拥抱童年自己的那一幕,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感动到了 片中许多情绪转折起伏的点都不难猜,剧情安排给我一种“其实主角换成谁都无所谓”的感觉,还是本人的歌曲最具感染力也最独一无二……波西米亚狂想曲也给我一点这样的感觉。也许这种音乐人的传记片确实是很难拍出味的! 前一天刚好看了波西米亚狂想曲,我觉得情感叙事和故事完成度上其实是火箭人更胜一筹,虽然有点像音乐剧翻拍的电影(,但还是很细腻的! 四星推荐的理由是:Elton John的歌真的很好听啊~!沉浸听歌两小时,而且电影也还不错,嘿嘿~ *而且蛋蛋演技真的好强!一开始我都没认出来,太有可塑性了,好期待他更多的表演!(此处拉踩雀斑……

3 ) 埃尔顿·约翰的R级人生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公众号,禁止转载。部分图源自豆瓣相关条目、“奇遇电影”公众号。

开始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能够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拍成电影,那么你会选择呈现哪些内容?

是灿烂辉煌的高光时刻还是深陷泥潭时的狼狈与不堪?

也许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把最闪耀的一面刻录在胶片上。

但有个人例外,他在筹备近二十年的传记电影中真诚地讲述了自己痛苦的童年生活和那段沉迷于酒精、毒品、享乐主义的黑暗时光,毫不避讳地向银幕前的观众展示自己最糟糕的样子。

这个人,就是被誉为“英国乐坛常青树”的传奇歌手埃尔顿·约翰

这部电影,就是在戛纳首映礼上备受瞩目的《火箭人》

《火箭人》以埃尔顿·约翰的早年经历为蓝本,通过回溯的方式,重现了他在多重角色间寻求平衡以及创造自我认同的过程。

影片一开场,逆光中,一位身穿橘红戏服、背插黑红翅膀、头戴恶魔双角的男人向着镜头阔步走来,刚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对戒毒伙伴说:

我是一个酒鬼、瘾君子、性瘾者,还患有贪食症,是个购物狂,乱吃处方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不了解埃尔顿的观众可能会被这怪诞的一幕吓到,而熟悉的观众会说:“他确实如此。”

埃尔顿早年的演出现场堪比后现代主义时装秀,他穿着鲜艳华丽、大胆前卫的服饰,有着数不清的花哨眼镜(据说他收藏有上千幅眼镜),舞台表现力、感染力极强,为摇滚演出赋予了更加夺目的视觉体验,更是直接影响了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艺术。

恰如他本人所说:“如今看来,当年我的着装简直疯狂到令人难以置信,尤其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对于时尚,当时我就像个闯入糖果店的孩子,永不满足地试探夸张造型的极限。”

上图为埃尔顿的一些疯狂前卫的装束

《火箭人》也在最大程度上再现了埃尔顿的舞台风格,包括影片开头的那套橙色服装在内,饰演埃尔顿的演员“蛋蛋”塔伦·埃格顿差不多换了250套服装和53副眼镜!

舞台上的埃尔顿·约翰总是自信而张扬的,舞台下的他,却没有想象中那般意气风发。

七十年代的埃尔顿

上世纪七十年代,籍籍无名的埃尔顿几乎处于破产的边缘,他在绝望中离开了英国,试图在美国碰碰运气。

颇有戏剧性的是,仅一个月,埃尔顿就成为了美国媒体口中“摇滚的救星”,这让他的事业犹如火箭般一飞冲天。

事业的起点:游吟诗人酒吧

但与此同时,出名后纸醉金迷的生活也将他打入了万丈深渊

通过一些超乎寻常的方式,《火箭人》精准刻画了此时埃尔顿的糟糕状态:一方面,他在聚光灯下纵情高歌,释放天性;另一方面,那些在表演时漂浮、旋转、坠落的幻想镜头无不喻示着他已经失去了控制。

现实VS电影

这样的状态整整持续了十年,酒精、毒品和不洁的性生活彻底摧毁了他的身体和心智。

直到有一天,他才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做出改变,否则就要死了”,于是他决定在互助协会中尝试戒毒——也就是影片开场的一幕。

从万丈深渊中爬出来,埃尔顿用了整整两年。

有趣的是,在谈论起那段黑暗时光时,埃尔顿·约翰并不觉得痛苦,因为那些都是真实的,“完全是咎由自取”,而他的童年,却是一幕彻底的悲剧

1947年3月25日,雷金纳德·德怀特(埃尔顿原名)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母都与音乐有着很深的缘分:父亲曾在英国皇家空军爵士乐团中担任小号手,母亲则爱好收集各种唱片。

幼年的小埃尔顿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埃尔顿从小便显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不到四岁就学会了弹钢琴,十一岁时已经拿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奖学金。

然而,这个看似和谐美满的家庭早在埃尔顿出生时便分崩离析了——父母直到他六岁时才正式完婚,又在五年后彻底离开了对方。

在提起自己的父母时,埃尔顿说:

她们总是表现出痛恨对方的样子。我的父亲严格而冷漠,脾气急坏;母亲嘴尖舌快,容易陷入黑暗的情绪。他们在一起时,我只记得冰冷的寂静或尖叫的争吵,主题通常是关于我,关于以何种方式抚养我长大。

《火箭人》中用了很多笔墨来刻画埃尔顿的父母,其中一些段落是令人心碎的,例如当成名后的埃尔顿满怀期待地找到父亲,像孩子一样期望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赞许,得到的却只有近乎无情的冷漠态度——无论他取得何等耀眼的成就,在父亲眼里,都一文不值

电影中埃尔顿从父亲家离开时

最令人心碎的一个事实是:埃尔顿的父亲斯坦利一生都未去看过他的表演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埃尔顿至今仍无法平静地谈论自己的父亲。

痛苦的童年生活比那段黑暗时光更长久地影响着埃尔顿·约翰,在《火箭人》的戛纳电影节首映礼上,当他看到银幕中的“自己”和未离婚的父母以及祖母一同生活的场景时,当场抽噎,随后痛哭流涕。

埃尔顿的泪水里,不仅有苦涩与难言,也许还有一丝希冀和怀念。

这些糟糕的过往是埃尔顿·约翰在推进这个项目时面临的最大阻碍,许多制片人告诉他,他们想做一部PG-13(特别辅助级)的电影,而埃尔顿对他们反驳道:“我从未有过PG-13的生活。”另外,他还补充说:

我不想拍摄一部充斥着药物和性的电影,但同样的,人人皆知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里少不了这两者。电影无需矫饰这一点,也不用暗示每当演出结束,我会悄无声息地溜回酒店房间,在热牛奶和圣经的陪伴中入眠。

最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部没有作出任何妥协的、R级(限制级)的《火箭人》,它并没有遵循传记电影的程式化拍摄方式,而是以非常规的叙事手法和精心编排的歌舞段落来探寻生活的真相,利用炫目的蒙太奇技拼接起埃尔顿R级人生中的一个个关键时刻

尽管《火箭人》在戏剧化改编的过程中忽视了原本的事实,例如埃尔顿并没有约翰·列侬那里取自己的姓、他与搭档伯尼更没有像电影中那样分歧不断等等,这些都是不准确的,但虚构的片段非反而让《火箭人》更显真诚——它简单直接,毫不掩饰,毫不做作

埃尔顿与伯尼一辈子都没有那么激烈地争吵过

很难说究竟是哪一个人的功劳,事实上,埃尔顿的诚实态度、导演的表现手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火箭人》比想象中更加真实可信,不过更大的功劳应该归功于捕捉到某些内在精神的演员们,尤其是“蛋蛋”塔伦·埃格顿。

蛋蛋与埃尔顿在片场交谈

不夸张地说,塔伦·埃格顿为《火箭人》贡献了职业生涯中最棒的一次演出,他没有单纯地模仿埃尔顿年轻时的样貌或者是令人惊艳的舞台装束,而是捕捉到了一些决定“埃尔顿是谁”的关键东西。

在几次近乎“赤裸”(袒露内心世界)的表演中,他将自己相似的经历带入到埃尔顿·约翰的角色中,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完成了对于角色的诠释——一个张扬外表下敏感、孤独、得不到爱的埃尔顿

影片结束于埃尔顿·约翰戒毒成功后,并未提及九十年代后埃尔顿的事业和生活。

当然,之后的故事也足够精彩,尤其是在音乐创作上:

1994年,埃尔顿·约翰与汉斯·季默等人一同受邀为动画电影《狮子王》制作了原声音乐带,由他作曲的《生生不息》已经成为了不朽的经典(正在热映的“真狮版”《狮子王》开场时,是否又勾起了你的回忆呢?);

1997年,戴安娜王妃因车祸去世,设计师范思哲也同样死于事故,一年失去两位挚友的埃尔顿·约翰为纪念二人创作出歌曲《风中之烛1997》,这首单曲连续领跑“公告牌百强单曲”榜首长达十四周,全球销量超过了3000万张,成为了迄今为止史上最畅销的单曲之一;

之后的2001年、2010年,埃尔顿·约翰分别与埃米纳姆、Lady Gaga合作献唱格莱美奖颁奖典礼,让更多的年轻歌迷认识到了这位乐坛重量级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由于英国同性婚姻合法化,被大家尊称为“大姑妈”的埃尔顿·约翰与男友大卫·费尼什结束了21年的爱情长跑,正式结婚了!

埃尔顿一家子

新世纪以来,埃尔顿的生活显然没有那么“限制级”了,工作重心也从音乐创作转移到了慈善事业,再到现在全身心投入于自己和大卫共同养育的两个孩子,曾在歌手、演员、作曲家、慈善家、LGBT等身份间不断转换的埃尔顿·约翰,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父亲。

宣布退休时,他说:

为人父亲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会唱到死的那一天,但现在我不想抛下孩子到处奔波了。他们需要我,我更需要他们,他们比巡回演唱会重要得多。

在《火箭人》结尾时,小埃尔顿终于得到了一个拥抱,不是来自冷漠的父亲,而是来自未来的自己。

如今,埃尔顿·约翰也成为了父亲,我想,他肯定不会错过每一个拥抱孩子的机会

4 ) 短评写不下了的草率版

Spectales and Costume都是外扩触角,包裹你于众人目光前不至于着陆,同时放大你的每一次颤动。愿有人拨开所有去爱一块海绵。(看了些短评)私以为这样的真实人物,真正过过的生活,本就经不得事无巨细平摊,音乐剧化的转场衔接把许多记忆碎片变成样板间的道具布景,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赞美的距离,至于所丢掉的情感转变连贯性,可视作对观众的点到为止,只要虚线上每一个圆点都准确,再隔上合适远的距离,怎能感受不到其间贯通,自由蜿蜒呢?观众不再是审视和把玩,而是受邀共同穿梭回when we were young listening to the radio,更何况是作曲家拿出自己的生命片段作trigger,我都不想追究此间对应,just listening again in his space like mine before.

5 ) salutation

惭愧,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Sir Elton Hercules John没有什么了解,顶多是听过几首广为流传的歌。刚听到那些歌是只是觉得动人,但从未理解到其中的深意,那种真诚与孤独。 他走的是一条坎坷的路,同性恋和摇滚巨星的身份让他始终无法be loved properly。他感受不到来自父母,情人,甚至他自己的爱,只能带着一身才华,用激昂摇滚的调子,唱着孤独落寞的词,用华丽夸张的服饰,藏住脆弱敏感的心,用形状奇异的眼镜,遮住眼角的泪。 Rocket man burning out his fuse up here alone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演唱会的表演性质”非常认同。就如 Freddie Mercury拿起话筒杆挥舞拳头,或者Lady Gaga把脚翘在钢琴上,或者就像Elton John的各色服装,只有这样才够效果。 但是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也许就像电影里一样Elton拒绝回归从前的质朴,是因为他不敢再失去现有的了。 乱乱的,我也说不好。我还是很喜欢夸张戏剧化的表演的,同时返璞归真也很能凸显意义,真挚的创作当然应该受人尊敬。 最后还有,怎么说,我觉得确实以前的音乐比现在更为真挚(抑或是大浪淘沙只留下了精品)。首先题材上,除了爱情,其他主题(甚至一些奇奇怪怪的咏物主题。。。)也有很多。其次,就算是爱情,也有一种,em,挺纯真的感觉(也许是现在软色情成分太多?只说歌词啊,旋律还是有很多好听的)。 随便瞎扯,以上。

6 ) 与童年和解的人生才会幸福

看的时候没有想到,看完才开始想,确实与波西米亚狂想曲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主要是70-80年代的西方流行文化圈就是如此,同性恋,毒品,酒精,刺激着天才们的更天才的创造,但也毁掉了更多人。

ELTON JOHN的童年和家庭比FREDDY更不幸,整个童年都在寻找爱而不得。父母都是不懂爱,不能给予爱的人。FREDDY的家庭支持系统其实还好,但是与父亲关系肯定也不亲密。

在ELTON妈妈看来,他是因为她放弃了好多得以来到这个世上,又因为音乐天赋而走了狗屎运,完全没有个人努力就得到了一切。一次又一次的刺痛ELTON的心,难怪在2006年ELTON又跟她决裂票一次。爸爸对后来的孩子能够给予平凡而普通的爱,对ELTON却什么都没有。像他妈妈说的I DONT CARE,他们虽然创造了一个天才儿子,却毫不在意。作为1947年出生的孩子,父母都是在二战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他爸爸更是空军上尉。很难说不是战争给这些人本身也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心灵伤害,不可避免的带到了第二代身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西方战后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他们是替他们的父母垮掉。看到旧秩序的毁灭,却不知道明天的方向在哪里。而反观我们的父母,同样是战后一代,确似乎完全没有这些影响,想来应该是信仰的力量,因为全中国人民那个时候都是觉得有盼头有干劲明天会更好的。

个人天赋自不用说,三岁就能跟着广播弹曲子。年级轻轻就得志,很快被人盯上,打着爱的旗号被疯狂作为摇钱树利用,收获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名与利,却也承受着普通人无法承受的痛。虽然外表光鲜,夜夜笙歌,却没有人真正关心自己。这是ELTON和FREDDY,以及之后的MICHAEL JACKSPM都经历过的生活。

ELTON比较厉害,没有被完全毁掉,得益于意志坚定也比较有人生智慧,能及时看出谁是对他好谁是在利用他,并有意志拜托这种生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这期间他们都得到过有真正关心他们的女性的支持,并支撑他们走过最难的一段时光,这样看来找到靠谱的女性伴侣比找到靠谱的男性伴侣可能性大的多。

全片几乎是从头哭到尾的,看到最后ELTON在自己的名字里面再加上大力神HERCULES给予自己力量,真正为他鼓掌。他通过心理辅导,终于能够正视父母和之前的伴侣就是没有爱的能力,自己给自己的童年一个大大的hug,由衷为他高兴,能做到与自己的童年和解,之后的人生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人生。这也是为什么自我这代人通过狮子王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非常释然和放松的状态。这是真正经历生死获得重生的人生,是所有人毕生追求的状态。自此也理解了他为什么值得英国女王受爵,是真正的人生英雄。这部片子也是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完美宣传片。

此处省略五千字关于演员和舞美的表扬,也相信影片再怎么大制作其实还原不了七八十年代奢华糜烂疯狂的唯美风。但作为80末出生的一代年轻演员,表现都太优秀了。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主角和王子的颜值和气质担当。(也真的都是少年得志的一代演员,但为什么比国内同龄的演员们有内涵有气质那么多呢?)只能说风水轮流转吗?或者我们要思考一下这代人的父母的问题。所幸,我们这代人开始像ELTON HERCULES JOHN一样开始思考自己人生,努力跟家人和解的人已经慢慢多起来了。

有人说这部片子没有波西米亚狂想曲精彩,我想是因为主角还活着的原因吗?是因为人们都期待一个灿烂悲壮的影片结局吗?可是作为实实在在的人生,我可太喜欢ELTON JOHN了,我们也许没那个天才,但愿有一半的人生智慧就够了。

7 ) 电影笔记:All This Science I Don’t Understand

《火箭人》作为一部“基于真实的幻想”的音乐传记片,并不像一般传记片追求时间地点事件的准确无误,而是运用海量素材对Elton John进行大胆的重新演绎,有许多新颖且耐人寻味的表现。在此尝试注解一些个人喜欢的细节,不论你是否喜欢《火箭人》,希望都能让你对这位传奇人物有更深的认识。

I Want Love:“像他这样的人”

I Want Love是出现在电影中的第二首歌,少年Reginald Dwight(Elton John原名)在餐桌上被父亲训斥、经历父母间争吵后,一家人各自黯然神伤,每个人都在I Want Love的歌行中传达了或是埋怨、麻木、疲倦,但终究渴求爱的心情。而原曲收录于2001年的专辑《Songs from the West Coast》,54岁的Elton John以第一人称审视自身的弱点,回顾人生经历的辛酸,并仍视爱为自己所求。尤其有趣的一点是,少年Reggie满怀对父亲的怨懑唱出的a man like him so irresponsible(像他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原曲中歌词并非“him”而是”me”,实际指向的正是Elton John自己。这首名曲的MV由小罗伯特唐尼饰演Elton John,暗示了Elton John成瘾戒瘾的经历,与电影也形成了有趣的对照。

唱片公司面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

电影中Elton John在唱片公司接受Ray Williams和Dick James的面试时,前后演奏/演唱了四首名曲的片段。与Ray会面时在钢琴上的即兴作曲,正是史上第一畅销单曲、纪念梦露/黛安娜王妃的Candle in the Wind。与Dick会面时演唱的三首歌,分别是73年收录于专辑《Don’t Shoot Me I’m Only the Piano Player》的Daniel,83年《Too Low For Zero》里的I Guess Why They Call It The Blues,84年《Breaking Hearts》里的Sad Songs,每一首都是位居英美榜单前五的热门单曲。这些名曲与Dick James口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的评价形成了很讽刺的对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电影中这四首歌曲出现的时间远早于实际发行的时间,但这也未必纯属虚构。有一说法是Elton/Bernie组合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黄金创作期作曲量惊人(电影里Bernie说有几百首并不是信口开河),积存未发行的歌曲储备足够出版一辈子,这样看来,如果当时已有了后来名曲的一些片段也并不稀奇。

Your Song:屋顶

《火箭人》中的Your Song

电影中,Your Song的片段忠实还原了这首名曲创作过程。成名前,Bernie的确长时间借住在Elton母亲的家里共同创作,Your Song也的确诞生于一个平淡无奇的早晨,并从此让两人声名鹊起。电影中保留了Your Song三小节中的两节,省去的一节歌词摘录如下:

I sat on the roof and kicked off the moss

我坐在屋顶上,脚踢着青苔

Well a few of the verses

琢磨着这几个韵脚

Well they've got me quite cross

它们让我心烦气躁

But the sun's been quite kind while I wrote this song

但在我写这首歌时,阳光如此温柔

It's for people like you that keep it turned on

正是为了你,这才成为可能

省去的这节歌词正与Your Song前出现的屋顶场景相对应,有种不言自明、心照不宣的意味,无疑是剧作的巧思。

Amoreena:初访美国与淘儿唱片

影片中Elton第一次前往美国演出,驾驶在洛杉矶街头时,背景音乐是由Taron Egerton演唱的Amoreena,是全片唯一一首来自1970年的专辑《Tumbleweed Connection》的歌曲。这是Elton John除《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之外最受推崇的概念专辑,是向美国致敬的的纯正乡村摇滚,可谓Elton/Bernie对美国(尤其是美国西部)文化热衷的最充分的表达。电影里一晃而过的淘儿唱片(Tower Records)让Elton和Bernie十分兴奋,现实中,Elton的购物癖也的确体现在对买唱片、尤其是去淘儿唱片爆买的痴狂里。在唱片业仍繁荣的时代,洛杉矶的淘儿唱片会在开门前一小时专程接待Elton,方便他大批扫货,可以买到所有想要的唱片;同一张专辑他会购买两三份,以确保各地的住所都至少有一张可听,甚至扬言“我是这个星球上在淘儿唱片花钱最多的人类”。这些也都反映在纪录片《一切都会过去:淘儿唱片的浮与沉》里。

Honky Cat:背景里的Bernie,瓦特福德

电影中俏皮的Honky Cat片段,主角无疑是热恋中极尽奢华的Elton John与John Reid,但你是否注意到了Bernie也露了脸?在Elton/Reed坐在桌前喝酒的一段(drinking whisky out of a bottle of wine),背景中盛装的Bernie和Heather也坐在另一张餐桌对面,随即Heather把餐巾摔向Bernie愤然离席,留Bernie一个人悻悻然喝闷酒。这刚好在Tiny Dancer场景里Bernie与Heather的相恋之后、Rocket Man场景Bernie以花花公子形象示人之前作了过渡,也简练地点明了财富名利同样对Bernie带来的影响。现实中,Bernie有过四次婚史,历任妻子的形象也与他在电影里带在身边的两位女郎颇有相似之处,而现任妻子的名字就是Heather。

70年代作为俱乐部主席的Elton John

Honky Cat的片段中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足球,Elton在许多球员的簇拥下用头顶了一记足球,并下笔刷刷签了一张合同。这里所指的是Elton在1976年收购足球俱乐部瓦特福德(Watford FC),他自幼便支持的球队,并以俱乐部主席身份投入重金,带领球队由丁组一路升级至当时的顶级甲组联赛。虽然现在球队易主已久,但Elton仍是球队的永久名誉会长。今年四月《火箭人》在英国上映前夕,瓦特福德队曾带领球迷在比赛中场大合唱Rocket Man,为名誉会长的传记电影助威。

Pinball Wizard:弹珠魔术师

《冲破黑暗谷》中的Pinball Wizard

电影里John Reid与Dick James摊牌、成为Elton的专属经理人的场景里,Elton John正背过身玩着一座有Magic City字样的弹珠台,这正呼应着电影中下一首歌Pinball Wizard(弹珠魔术师)。电影里,Elton戴着“世界上最大的头饰”伴随旋转镜头演唱的Pinball Wizard,最初其实是The Who乐队1969年的专辑《Tommy》里的歌曲。《Tommy》在1975年被拍成了同名音乐电影《冲破黑暗谷》,《火箭人》在音乐剧的编排方面,很明显受到了这部超现实主义音乐电影的影响。《冲破黑暗谷》中演唱Pinball Wizard并踩着高跷、用钢琴键盘打弹珠的“魔术师”,正是Elton John,同年Elton的翻唱版本也作为热门单曲发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Pinball Wizard是《火箭人》电影原声带中唯一一首并非由Elton/Bernie创作的主要歌曲。虽然Pete Townshend的歌词也十分完美地匹配了Elton在《火箭人》中陷入的情境,此片在非英语国家上映时,Pinball Wizard的场景并没有像其它歌曲一样配上歌词翻译的字幕,这也可能是部分原因。

Rocket Man:现实与幻想同样荒诞

Rocket Man的场景是电影中最标志性的一幕。Elton从泳池底被捞起、送上救护车、乔装打扮后直接送往道奇体育场的舞台、在舞台上发射升空,这一系列看似荒诞的奇幻场景,实际上反映的与现实基本一致。1975年Elton John在道奇体育场的两场超过十万观众的演出,无疑是他音乐生涯最辉煌的一页,贴满亮片的棒球服装扮也成为经典。而就在两天前,他不堪长期高负荷工作的压力,服下了85片安定,当着家人朋友的面堕入泳池企图自杀,随即被送入医院强制洗胃抢救。尽管如此,他仍然以极佳的状态完成了这两场高强度的演出,每场都分三节共31首歌,时长超过三个小时。事实上,直至今天的巡演,年逾七十的Elton John基本都维持着相似的演出长度。

Elton John在道奇体育场

Rocket Man歌曲本身的创作灵感来自科幻小说,它的太空人题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卫·鲍伊1969年的名曲Space Oddity,而事实上这两首歌的确由同一位制作人Gus Dudgeon担当音乐制作。Rocket Man本身也是Elton John最标志性的曲目之一,他的音乐公司和电影公司都以Rocket命名。

Victim of Love:音乐生涯最低谷

进入八十年代前后,流行音乐风潮大转向,许多在六七十年代扬名天下的音乐人纷纷陷入创作低潮(显著的例子有鲍勃·迪伦和大卫·鲍伊),Elton John也不例外。电影中Elton和Reid就唱片销量低迷争吵过后,出现了Elton和后来有短暂婚姻的音乐制作人Renate Blauel共同制作迪斯科舞曲Victim of Love的场景。发行于1979年的迪斯科专辑《Victim of Love》在销量上并非Elton生涯最差,但是唯一一张全面放弃原本音乐团队、放弃词曲创作,仅仅追赶时髦的草率产物,Elton只提供了演唱,专辑长度也仅有36分钟。其本身可谓是对迷失自我最直接的呈现。Elton John从未现场演出过这张专辑中的任何一首歌曲,也可见他本人的态度。电影中会采用这首歌,虽只有短短几秒,也多少可看出无惧表现Elton不甚光鲜的一面、追求“真实”的姿态。

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绿野仙踪

《火箭人》中的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再见黄砖路(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的场景是电影关键的转折点,电影里这首名曲的歌词被巧妙地拆解为Bernie/Elton分别追求返璞归真的心路历程。这首发行于1973年的单曲是Elton最受推崇的作品之一,它的歌词来自美国童话《绿野仙踪》,故事主角桃乐丝带着三个伙伴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前去一个未知国度寻找巫师奥兹求助,所走过的正是一条铺着黄砖的大路。电影中这个场景里Elton身穿的服装即是基于这个童话而设计:草帽代表稻草人,银灰色衬衫代表铁皮人,皮草代表狮子,蓝色外套和红宝石鞋子来自《绿野仙踪》电影版桃乐丝的服装。同时也可以对照1973年同名专辑图画书风格的封面,Elton穿着一双同样的红宝石鞋子踩在一条黄砖路上。

在此场景之外,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的旋律和变奏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更与回家这个概念紧密相连。电影的时间线停止在Elton首次告别黄砖路、戒瘾成功重振旗鼓的时刻,而现实中的故事要悠长得多,尤其考虑到Elton在九十年代再度达到的销量奇迹,千禧年后的同志婚姻和孩子的诞生,再有几部电影作传也不为过。如今现实中的Elton John同样要再别黄砖路,告别巡演生涯,回归家庭,弥补一个年少时期残缺不全的梦。新的人生阶段即将展开,在《火箭人》的设定集中Elton写道:It’s been a wild ride for sure. I wonder what’s next?

8 ) 极致的关注

一,童年 越来越多的电影和书籍,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童年。童年,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也许因为那是很弱小无助的时段,也许因为那是一个大量吸收信息的时段。有的人一生都不能挣脱童年的阴影,一生都在都受童年阴影的影响。但是把这一段时间放在整个生命长度里面看,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生命有无限种预见和可能。

二,天赋 看到电影里面的主人公,突然觉得天赋就是热爱,无比无比的热爱,是对这个事情充满了热情的爱,是无论如何都要完成的热爱。有可能是生命当中太多的灰色,所以音乐是唯一的救赎,唯一的色彩。又在唯一的色彩唯一的救赎当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变得越来越热爱,说不清楚是因为先投入时间才是热爱,还是因为先热爱才投入时间,感觉这是鸡和蛋的问题,相辅相成的变得越来越好。

三,爱 我们一生都在渴望爱,我们时刻都需要处在爱的环境当中,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先付出爱,我们也不能够得到爱。本身就没有得到爱,本身就已伤痕累累,所以心中已枯竭到不懂得如何去爱。但是时间总会让我们碰到对的人,我们总会被治愈。如果一直没有碰到对的人也没有关系,我们还有自己,这是一个天然的无私的,永远可以爱着我们的人,我们可以从这里得到最丰富,最全面,最温暖的爱。我们找到自己,找到自己能给自己的爱的时候,我们将会幸福一生,将会自由一生,也将会快乐一生。

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坚强,也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从外求变成内求之后,自由了一生。也许这是很多人需要闯过的一关,如果闯过去了将是温暖快乐的,突然想到也有很多闯不过去的人就此陨落。

当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都勇敢的面对时,一定会找到真正的幸福。

短评

5/10 真是没想到会难看 蛋蛋很努力但剧本真是太无聊 五分钟就相识到结婚又离婚 无论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都相当单薄 除了最后一首歌以外该燃的也没有燃起来 结尾也是够突然的

9分钟前
  • Alan
  • 还行

整部影片的处理方式无疑比「波西米亚」高出不少段位,以音乐剧的形式+R级场面串联起Elton John的名曲以及他的经历,这才该是一个乐坛巨星所应得的。但作为一部传记片来说,人物形象依然没有立起来,与自己和解的过程也较为仓促

13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仅从传记片角度,成熟过《波西米亚》。配合艾尔顿·约翰华丽的舞台风格,影片也呈现华丽的视觉风格、歌舞片的和多处想象片段。去关注他的才华、欲望、童年的不满足以及痛苦,而这些爱与痛,也成为创作的源泉。当然,最棒的还是音乐,当那些熟悉的音乐从他手中流淌出来,这就是天才,只有崇拜和感动。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3.5 跟“波西米亚”相比,这个片子讲的才是一个人的故事,你看到他把挣扎、痛苦和纠结都转化为音乐,仿佛又扮成一部音乐剧的样子,疑幻似真,蛋蛋演完飞鹰艾迪又能演大姑妈,相似和可爱各占一半。

18分钟前
  • vivi
  • 还行

与《波西米亚狂想曲》水平差不多,个人总体观感略好,视觉表现更华丽,配角形象更丰满。缺点也相似,容易沦为流水账似的片段堆积,试图表现主角内心挣扎但浮于表面,缺乏深度。Taron Egerton表演很加分。

22分钟前
  • Grey灰
  • 推荐

完胜《波西米亚狂想曲》,因为电影把Elton的创作真正还原到了故事和生活中,这让每首歌曲都有了深刻的意义。形式上的坎普和浮夸,恰好贴和Elton的舞台形象,并不突兀和违和,反而令角色更加生动。塔伦的演技和歌喉搭配绝对可以帮他冲击来年各大奖项,我的心头好Jamie Bell也超棒。另外,《Your Song》的段落真的哭了出来,超级有杀伤力,猝不及防的温柔一击。

26分钟前
  • 德小科
  • 推荐

太太太太太好看了!!the rocket man fucked the bohemian out of shit! And Taron don’t need to fuck Rami cause not even a fictional superstar would like to fuck a bloody pathetic impersonator.

27分钟前
  • 舒农
  • 力荐

真的从头哭到尾your song my song 摇滚明星本来就是R级人生 one persona all the way down worlds conquered! 工整是唯一缺点。

28分钟前
  • 咯咯精
  • 力荐

三星半。比《波米》好的点太明显了:起码尊重史实,直面主角嗑药和同性的经历,光这点就要大大大大大大大赞赏!歌也好听极了一直跟着唱!但歌舞和传记杂糅导致情绪断层,剧本也有问题,三五分钟一个小高潮偶见突兀,如果专注传记拍法口碑会更好。但很钦佩电影只展现了Elton的戒瘾之前的故事而不是大俗讲他如何是gay icon以身作则影响了一代人的众所周知的历史,这样才让最后的gay也能找到真爱格外催泪。记于台湾树立亚洲榜样的第一天。

3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2.5 I’m still standing!!! ♥ ♥ ♥

3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华丽,好听!皇后乐队值得比“波西米亚狂想曲”更好的自传,但大姑妈完完全全当得起这部“火箭人”!世人会传唱他的金曲,会八卦他的性向,会嘲笑他的奇装异服,只有他知道:自己永远是那个不合群、缺少爱的小男孩。除了音乐和性向,也是纪念一对五十年的直弯好基友。蛋蛋从头唱到尾,真的是太太太能carry了!(说跟风“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知道这俩片就是一个导演吗?)

3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内心没啥波动,好多剧情元素和波西米亚太像了,又缺少像波那样的情感煽动,而且一些东西讲得太快。最终还是因为对于这种一朝成为巨星然后搞砸身边一切最后再重拾自我与所有人和解的这个过程无感了,再拍得没那么特别,就直接是看得没得感情。但是!麦登登在这里实在是HOT AS HELL!真的太帅了,很久没在电影院里感觉一个男人这么帅,和蛋蛋谈恋爱的那几场戏man爆……要命。宝藏男人。

42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还行

相比皇后那部而言,故事是完整的,但表现手法匠气多过灵气,不痛不痒。

45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还行

【B+】好像大部分的音乐传记电影都逃不开“缺爱童年”“名满天下”“自我迷失”“回头是岸”等标准模板,好像这就是人物传记类电影的全部了。相比《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工整制作与完美还原,这部《火箭人》更加着重于视觉的华丽感和歌舞艺术的结合,几场歌舞戏真的看得我相当享受,那种梦幻与现实所不断摩擦碰撞融合的感觉真的不能再更棒了....

48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四星半。这是好莱坞主流商业片LGBTQ元素最大尺度的一次汇聚,但这并非影片成功的关键。超现实与音乐剧模式的结合,令埃尔顿·约翰绚烂却糜烂的生活,真实还原。而影片最大的成功则是选择了塔伦·埃格顿出演埃尔顿·约翰,埃格顿超越几乎全部同时代演员的表现,让一切变得无比可信。

49分钟前
  • HarperDie
  • 推荐

剧本写得不算出彩,搞成了个没头没尾的故事似的,感觉主角换成任何人都行。歌很好听,但感觉在电影里用得有些泛滥。感觉更像是一部适合做成百老汇音乐剧的作品

51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难看至极

53分钟前
  • Mathilda
  • 还行

影片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但实在是太浅了。整体就像流水账一样,观众情绪全仰仗歌舞,人物塑造也只是流于表面。

55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按理说,故事的完全度比【波西米亚狂想曲】更好,但各有所长。如果说皇后乐队那部传记片是一出流水账,那这部【火箭人】就是舞台剧电影版。前者情感更爆满,后者基本上就像男主角的服装一样,情感像浮夸的塑料花。把埃尔顿·约翰的一生浓缩到一段AA互助小组的分享会,从原生家庭的成长开始,把一切归于缺爱,因为有原型人物的参与和掌控,片子保留了同性恋和毒品的部分,但还是被美化的像成人传记片的模板,把他的一生用几首歌浓缩成了几首MV,每个阶段都有大量MV式幻想场景,很难让人感受到真实的情感,更像是看埃尔顿阿姨打开家里的衣柜,把衣服借给蛋蛋,上演了一场大型的模仿秀,既没有拉米·马雷克演牙叔的神似,也没有最后Live Aid演唱会时的情感冲击力,不得不让人把这片子归为【波】之后的跟风之作。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变得非凡还是平凡只是天才的烦恼,坐上火箭还是舞台都是普通的工作。父亲只是受同事委托请他签名,母亲并不想与他分担性向的痛苦,恋人在泳池边胡搞,朋友打算回家犁地。把自己装扮得花枝招展,喝得酩酊,似乎就能忘记自己的寂寞。像独自飞向太空的火箭人,选择注定孤独的人生,想念地球上弹琴的男孩。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