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夜

记录片大陆2021

主演:田定远  孟宪明  杨莉  苏洁  李青儿  曹珊  涂盛锦  王紫懿  王震  李超  王枫娇  左双贵  石长江  

导演:曹金玲

 剧照

武汉日夜 剧照 NO.1武汉日夜 剧照 NO.2武汉日夜 剧照 NO.3武汉日夜 剧照 NO.4武汉日夜 剧照 NO.5武汉日夜 剧照 NO.6武汉日夜 剧照 NO.13武汉日夜 剧照 NO.14武汉日夜 剧照 NO.15武汉日夜 剧照 NO.16武汉日夜 剧照 NO.17武汉日夜 剧照 NO.18武汉日夜 剧照 NO.19武汉日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2-23 06:39

详细剧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900万武汉人与来自全国各地医疗系统及其他行业的一线人员,一起打响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武汉日夜》内容来源于从疫情开始,武汉当地三十多名摄影师在抗疫一线持续拍摄数月,多达数千小时的素材之中。影片以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及病患为主线,以深夜运送孕妇的志愿者为辅线,展现与疫情抗争、与死神决斗的动人故事,这些“平凡人”在疫情面前不舍昼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共克难关。  所有的至暗时刻,心中总会有光。所有的天方夜谭,都抵不过事在人为。所有的微不足道,都蕴含生活的力量。疫情之下,武汉的日夜,不止空旷的街道,还有努力生活的身影,更有“破茧而出”的新生,他们无所畏惧,迎接阳光。在这座英雄的城市,900万人将继续迎来一个个清晨和黄昏。他们的面孔,模糊又清晰。他们的名字,普通又独特。他们的生活,平凡又有份量。

 长篇影评

 1 ) 导演专访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珍贵

这些影像你从未见过。

影片的素材来自于30位互不相识的摄影师,拍摄于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和当时世界上最危险的地点——

2020年1月23日关闭离汉通道后的武汉医院ICU病房。

探长有幸采访到纪录片的导演,曹金玲。

对于这些1000多分钟的原始素材,曹金玲导演却“很生气”。

因为很多素材,一到关键时候镜头就失焦了,甚至摇摇晃晃。

更别说考虑什么运镜和构图。

后来曹导也想通了,电影画面的焦点并不在于镜头,而应该在于内心,在于镜头中所蕴含的情感。

而且,当时的拍摄环境太艰难,这些镜头已经来之不易。

它距离那些医院和病人足够近,也足够真实,但也足够危险。

这些镜头背后,是一台台被包裹着的摄影机,和一个个穿着防护服的摄影师。

在关键时刻,有些摄影师出于职业反应直奔现场,他们甚至没有做好周全的防护,就跑进了污染区跟拍。

摄影师之一,陈卓

曹导演告诉探长。

30位摄影师中,有一位的母亲年纪已经很大了,当所有人都在寻找远离病毒的安全之地时,他选择奔赴前线。

临走时他去看望老母亲,说自己要去医院拍摄。

母亲并没有拦他,于是他就走了。

在他转身的时候,他听到母亲小声嘀咕了一句“可能这一走就见不着了”

>>>>真实

正是因为有了这30名摄影师,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宝贵镜头。

要知道,那时候连家属都无法进入医院看望自己最爱的人。

有些家属,是在这些镜头中,才得以看到亲人最后的样子。

幕后花絮

为了最大限度保留这份真实,导演并没有给影片加煽情的音乐,也没有画外音。

更没有夸张的戏剧化的主观引导,只有默默的客观呈现。

剧组还花了许多钱去做特效,这些特效并不是上天入地的CG,而是让画面清晰,让运镜稳定,或者擦去一些穿帮。影片的声音也进行了大量的还原和重建。

影片开头有位阿姨在打电话,我们都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也没有字幕。

但她脸上的焦急与无助,任何演员都无法呈现。

1000多分钟的素材,最后只留下90多分钟,有太多素材也被舍掉。

其中曹导演最不舍的,是一个打不出去的电话:

有个老奶奶已经六七十岁了,她康复后特别想给家里人打个电话。

她告诉护士,她想打给她的妈妈。

然后她就给护士比划数字,7、8、0……

但她比划了整整2个小时,也没能想起那个号码。

老奶奶开始抹眼泪。

旁边的护士在这2个小时里就一直帮她想号码,还说“不着急,没事的,我们想起来再打”。

但护士和摄影师都知道,这是一通永远都打不出去的电话。

>>>>拍不下去的摄影师

探长问曹导演,制作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曹导演说,他们看素材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每天都哭。

面对这些素材,他们都尽量保持冷静,有些副导演本身就是纪录片导演,阅历丰富,也很有经验。

他们看的时候,顶多抹一下眼角,或者去外面抽上一根烟,然后回来接着看。

纪录片中探望妻子的左双贵

但在六七月的时候,大家都绷不住了,状态都不太对。

出品方就让大家放假,给自休息一段时间。

这大概就是剧组最难的时刻。

而对于现场崩溃的摄影师来说,他们没有任何崩溃的机会。

片中记录了一位叫李超的患者,他和父亲双双感染入院。

他心态非常好,在医院还帮小区采购物资。

他的身体越来越好,每天盼着出院和妻儿父母团聚。

在医院里他和老父亲视频,鼓励父亲坚持下去。

李超乐高高兴兴抱着物品出院的那天,跟拍的摄影师得知了李超父亲去世的消息。

摄影师和医生没有立刻告诉他。

看着乐呵呵的李超,他们都备受煎熬。

住进隔离酒店之后,摄影师告诉了李超这个消息。

但李超没有哭泣,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床上,沉默良久。

这时的镜头开始出现晃动,甚至断断续续。

导演告诉探长:那是因为摄影师在哭。

摄影师崩溃了,拍不下去了。

>>>>陪伴与治愈

探长很好奇,这些镜头记录下来的东西,对于被拍摄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他们看纪录片的时候会是什么感受?

曹导演的回答很神奇:“有些是患者记忆的补充,有些把患者‘治愈’了”。

导演曹金玲

导演本来也担心,这些记录下来的痛苦经历,当事人是不是不想再回忆。

所以她和剧组对于影片素材的授权并没有抱太大奢望。

其中有一名重症患者叫王枫娇,康复后刚回家的时候他们一家都尽量不提这个事情,他们选择用遗忘来恢复。

住院期间的王枫娇

当她看到影片《你真好》MV,看到自己和家人的镜头,竟然第一次感到了释然。

王枫娇从没有看到过这段时期的自己,当她看到这些视频之后,她感觉自己被治愈了。

然后她说:“今后如果你们有什么宣传需要,我随时都可以来”。

等到剧组2021年元旦探访他们的时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他们在满是烟火气的武汉,吃了一顿大餐。

一家人的愿望也很朴实:“希望我们团聚在一起,健健康康的,过好日子。”

幕后花絮

剧组很快取得了所有人的授权。 导演说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感觉被冒犯,而是感觉到了尊重”。 还有就是他们已经和摄影师形成了信任。

在当时的医院里,尤其在ICU,家属均无法探访。 他们除了需要专业的治疗,更需要人的陪伴。 患者身边除了医生和护士,陪伴他们的就是摄影师。 片中有位老人,努力掰开柚子后,把第一块递给了摄影师。 一切发生的很自然,也很温暖,仿佛摄影师就是他的家人。

片中还有一位特别的老人叫石长江。 他曾丧失自主呼吸70多天,那段时间,他没有意识,也没什么记忆。

而那时候,他的孙子经常给他了录音。 在他的枕头旁,就一直放着一个录音机。 孙子会给他读诗,向他汇报家里的情况。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录音机里传出一个稚嫩的声音说: 爷爷你知道吗?我们家养的蓝莓树复活了,还长出了新的芽呢……

孩子的声音充满希望。 第71天,终于发生奇迹,老人竟然恢复了意识。

他出院的那天,做着轮椅一直盯着太阳看。 护士还说,老盯着太阳看对眼睛不好。 石长江老人却说:这是我4个月来第一次看到他。

后来曹导演很好奇,就问老人记不记得孙子孙女给你读诗? 老人说记得,虽然不知道他们俩在哪,但知道他俩在说话,在读诗。 而看到纪录片之后,老人也终于填补上那段消失的记忆。

>>>>人性的实验室

德国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被托尔特·布莱希特曾说过,戏剧的情景越极致,人性就越凸显。 《武汉日夜》恰恰记录了这个人性实验室里的一切。 有人在这里失声痛哭,失去父亲后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有人在这里结实了新的亲人。 片中有一幕,一位不能说话的老奶奶仅仅抓住医生的手,她说不了话,一直不肯松手。

医生安慰她说,我知道你胸闷难受,但不要害怕,这里24小时都有人。 “亲人不在,我们就是你的亲人”。

还有位医生在病床旁直接骂出了脏话: “你给我tm撑着你知道吗!”

影片最后是一名医生用死者的电话通知家属,他们的亲人去世了,过来领一下遗物。 医生已经拼尽了全力,但还是充满愧疚的不停说对不起。 另一边家属没有任何苛责,而是含着眼泪说谢谢。 在这份愧疚和感谢中,有难以表达的伤痛,也有人性的光辉。

>>>>重生

最后,探长想说的是片中一位吃货老人。 他叫孟宪明,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76岁的重症患者。 他骨子里,有一种战士的不屈与顽强。

在纪录片中,他几乎从未停嘴。 而且,即便是吃热水泡馍,他也很有仪式感,一边大口大口的吃饭,一边嘟囔着: 这会儿是满汉全席,那一会儿是西餐。 在这最危重的病房里,他似乎享受着最香的美味佳肴。

当他坐在电影院观看大银幕上的自己的时候,他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好似一个打赢了胜仗的士兵。 边看还边说:重生了,又活过来了!

幕后特辑

接受采访时,他手舞足蹈,信心满满地说:“我从来没有说过我要死。” 这份顽强,这份乐观,或许这就是战争经历给他留下的精神遗产。

幕后特辑

说到遗产,探长问曹导演,如果把疫情比作一场战役,你如何评价? 如果疫情给我们留下一个伤疤,那这个伤疤又是怎样的? 曹导演说: 我们不该遗忘,应该反思……疫情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一种警示?我们应该反思人类自己在世界,在地球上的位置。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都共同经历了痛苦,离别,悲伤。 现在疫情控制住了,或者当疫情结束了,我们又恢复了,我们也又入场了。

这场疫情像是人类历史相册里的一张相纸。 2020年1月23日武汉关闭离开通道…… 而当我们在十年后,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后人类再翻开这个相册的时候,能够记得我们在2020年经历了什么。 有哪些人离我们而去,有哪些人挺身而出? 我们又是如何重生?

导演说:只有当我们记得,当我们反思了,修正了,我们才不会有遗憾。 才不枉疫情我们在疫情中所承受的这么大的伤害。

观众特辑

我们要带着这块伤疤继续生活。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经历的离别与伤痛,提醒着我们骨子里的不屈与顽强,提醒着我们面对下一场危机的时候要更加自信与坚韧。

日夜更迭,生命不息。 我们要珍惜此在和身边的人,好好去生活!

文/探长

 2 ) 不太武汉的武汉日夜

首先,抛开主题只谈制作本身,我个人并不觉得是一个上乘的纪录片。在叙述上还是有很多提升空间。

其次武汉日夜,该作品多是叙述医生 患者,这不免让我这个在家“隔离”了三四个月的武汉人不太认同,诚然他们是坚毅与勇敢的,但是“我们”还有其他岗位上出勤的人这同也的曾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砥砺前行。武汉日夜应该是武汉的“每个人“的日与夜。

最后,前面说到我也是个在家“隔离”了三四个月的武汉人。画面里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每一张单帧,都有刺痛我的内心。医护抗着生命危险恪尽职守,却还是救不回的生命让人惋惜,而且可悲的是这件事发生了很多次。但是同样也是他们的恪尽职守拯救了许多人,如果没有这些人一线不计后果"拼杀",结果会如何?我无法想象后果。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新冠已经是全世界的感染人数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了,如果接着按照这个走势力,很有肯能会成为之最。这个病毒必将成人类历史里永远的烙印,而做为自卫反击的第枪,”他们“的坚毅与勇敢也必将永刻与历史的长河之中。

 3 ) 平凡而伟大,希望与伤痛并存

《武汉日夜》是一部特别能让人感同身受的纪录片,因为它着眼的是普通人面对生活的坚忍,不刻意渲染苦痛,也不着力讴歌牺牲,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朴素的情感。影片选取的素材从三个视角展开,患者与家属、医护人员、志愿者,他们都是直面这场疫情的人,他们的付出看上去是那么简单直白,往往只是被一个简单的想法所驱动,但却有巨大的力量,他们的情感联结也因此更让人动容。

影片里有轻症和重症患者,轻症的人看着有精气神,更乐观,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病中也为小区居民订菜,他说自己就是想有个事做。病情严重的患者插着管子,连讲话的力气都没有,他们只有个最朴素的愿望,活下去。最让人痛心的地方也在这里,有时活下去成了一件最难的事,而家人什么都做不了。有个片段特别揪心,丈夫听妻子说想活下去时的哽咽,特别能理解他这时的感受,害怕妻子真的会离开他,想救她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充满了无助感。等到他去医院楼下看妻子时,她的情况已经在好转,但丈夫还是忍不住哭了,他压抑的哭声听得让人特别难受。

普通人面对灾难是何其渺小,但没有人会简简单单就放弃。在医院里的老爷爷听着孙子的录音哭了,即使他什么都说不了,也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眷恋。躺在病床上的官爱玲在护士告诉她管子拿掉了,她在慢慢变好时也努力一下一下地握着测量的仪器,可是最终她也没能闯过这个难关。那个乐观的小哥治愈出院了,得到的却是三个亲人都已离世的消息,他的沉默也让我泪流满面。疫情改变了多少个家庭的生活,纪录片用平静温和的方式揭开了这冰山一角。

在这场战役里,医护人员是负重前行的人,他们不知道见证了多少家庭的希望与绝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对病人的关怀全力付出。有个细节很动人,医生来检查老太太的情况,老太太握着他的手不肯放,医生也好言宽慰她,看到老太太哭了拿纸巾帮她擦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很美好。除了对病人真切的关怀,他们尽职尽责,是群特别可爱的人。最后医护人员拍拍仪器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这也是和他们一同奋斗的战友啊!

除了医护人员,志愿者也奋斗在抗疫的前线,他们真的特别有行动力,发现有什么缺口,自己又能做到什么,就自发组织起来了,深夜运送孕妇的志愿者车队简直像点亮黑暗的一盏明灯。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都凭着一腔热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样的互助互救让人尤为感动。普通个体的努力汇聚起来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和医护人员一样共同撑起了这段艰难的战役。

平凡而伟大,希望与伤痛并存,这是这部纪录片传达给我的感受。有人永远地不在了,也有新生儿懵懵懂懂地来到这个世上。听着小孙子稚嫩之语流泪的爷爷最后又监督起了小孙子学习,失去三个亲人的小哥坐在街头吃早餐,灾难过后,人们还会好好活着,但也不会忘了内心的伤痛,只是背负着它继续前行。

 4 ) 真诚的陪伴

The film follows the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the hospital as the main line, and volunteers transporting pregnant women late at night as the supporting line. It shows the touching story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epidemic and dueling with death. These "ordinary people" are willing to spare no effort in the face of the epidemic day and night, risking life and death to help each other and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together. In all the darkest moments, there is always light in the heart. All the fairy tales are worth nothing but human beings. All the insignificant, contain the power of life. Under the epidemic situation, the day and night in Wuhan, not only the empty streets, but also the figure who is trying to live, and more, the new people who "break out of the cocoon", they are fearless and welcome the sunshine. In this city of heroes, nine million people will continue to see dawn and dusk. Their faces, blurred

 5 ) 纪录片要承载个体情感记忆 | 专访《武汉日夜》导演曹金玲

武汉日夜

如果没有疫情,曹金玲的剧情片处女作《莫尔道嘎》将会在2020年登陆院线,她也可能会出现在国内外的影展之中,并且为下一部影片创作做准备。但,没有如果。疫情,让大家原来的生活轨迹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2020年四月的一天,当出品方跟曹金玲说,有一部关于武汉疫情的纪录片希望你做导演的时候,她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说了句,让我先看看素材吧。

当真正决定做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曹金玲带着团队的小伙伴在顺义找了一间四合院做为工作室,没日没夜的去观看那些从武汉前线发来的,最新的素材。无数次因为里面的镜头落泪。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描述《武汉日夜》,导演给的词是“陪伴”,这是一部舍弃宏大叙事,以小人物视角出发,在武汉日日夜夜之间发生的亲人之间、医患之间、陌生人之间陪伴的故事。

凹凸镜专访了《武汉日夜》编剧/导演,曹金玲,听她讲述影片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要承载个体情感记忆

| 专访《武汉日夜》导演曹金玲

采访:张新伟

编辑:张劳动

凹凸镜DOC:你每天要看这么多素材,大概一千多小时,那你是怎么把那种负面的、比较压抑的情绪削减掉的?

曹金玲:我情绪最压抑的时候,是还没进入这个项目之前,那时候武汉的很多报道,有一些关于个人境遇的东西传过来,那是最压抑的一段时间。

后来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当时还问了我上部戏的监制廖庆松老师的意见。廖桑说,不要了,你现在心情这么沮丧,如果你再做这个片子就沮丧到地板下面去了。我说如果做这个电影,也许也是一种间离。他说对尺度要有很好的把握,避免太多主观情感的投射。所以后来我开始创作的时候,尽量不让自己情绪上太过“投入”,尽可能客观的呈现当时的情境和人。

在我进入前,片方已经做好了大部分的素材的transcripts(文字记录),特别厚。我们分两步走。一方面我先过transcripts,捋大结构。同时把导演组分成三组,一帧帧过素材。那时候,我们为了怕疫情反复,万一隔离耽误工作,就集中在郊区一个小院里面,早中晚吃饭时都会沟通一下各组素材情况,隔几天集中看一下各组挑出来的素材。我在过transcripts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大的结构就已经形成了,但没有和大家讲。等各组素材都过完了,我们再集中,一同确定选中的人物和情节。在5月底就已经形成了大情节线,就知道我们大体的人物、我们大致的走向、我们影片承载着的内在的意义,其实就都有了,那时新拍的素材也在源源不断地过来,我们随时看、替换、补充。

援鄂医护人员防护服上给自己打气的话语

六月份的时候,剪辑指导黄子墨在筛选的有效素材线基础上进行剪辑,我开始逐一过素材。大的结构我心里有数了,我不会完全沉浸在素材里面出不来。一帧帧看素材的时候,选择的标准还是很明确的,比如说这个人物线是不是够完整,比如说这个画面它本身构不构成电影视听语言。有的是完全没有这个基础的,我们就先用排除法排除掉。我们导演组这边也在做纸上剪辑,然后再线上剪,形成一个三小时初版,子墨那边也出来一个版本,一直到这里都还是很顺利,后来精剪过程,就非常纠结。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你想间离,其实还是有办法的。创作时间紧,有明确而理性的挑选标准,素材过得比较快。加之我们两位剪辑指导李博、子墨是专业的纪录片剪辑师,我的两个副导演也是纪录片导演,他们是比较克制冷静的。但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冷静。副导演给我讲素材的时候,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我们那个团队因为大家日常吃住在一起,也很亲近,也并没有太刻意去隐藏自己的情绪,有时候抹个眼泪,有时候也会嚎啕一下。

护士长整理逝者遗物

情绪最不稳定的时候是在7月底,那时候我们大概出了3、4版,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要删,舍不得。一方面精剪,就是不断来回一遍一遍过。有些很撕扯的画面,来来回回看,因为你总要找到一个最适合的剪辑点才行。

第4版从情节上来说,并不是那么能够像现在这一版能带得动人。我们在那一版情感投射蛮大的,那一版完了之后,我自己觉得都进行不下去了,会很烦躁。面对不同的意见很焦躁和抵触。我们总制片人李玮总人很好,她说你去休息一段时间。我们做这个片子其实时间还挺紧,当时还是希望能够在年内就上线。但那时我们全员休了一周左右时间。我去了拉萨。

凹凸镜DOC:2020年夏天的时候,感觉已经已经没那么严重了,没想到后面有一些反复。

曹金玲:那时候倒不是对于疫情本身的压力,看了那么多素材,对病毒反而不惧怕了。当时的压力还是剧中人物带给你的种种,就觉得特别的不舍,尤其当剪辑时,需要舍弃一些人,你就觉得他说经历了这个还不值得放在片子里,但时长和结构的原因,不得不舍弃,就很难受。

我们还是想围绕着生死线来创作,比如说像在社区里工作的也有很好的故事,完全舍弃掉了。有些人前半段极其感人,后边跟着跟着就跟丢了。还有的偶尔抓拍了一下,这个人无前无后,就那么一个镜头,那个镜头就特别抓人。我在去拉萨之前我放了好多在片子里,那个版本基本上不是按情节按人物来跟的,完全是跟着情感,这种只出现一次的这种我们在剧情片里叫stray boy(游兵散将)的这样的角色,我就特舍不得。但呈现出来,就很散,没有主线人物,试映时观众跟不住。大都舍弃了,留了少少一部分。

疫情期间,在武汉诞生的婴儿

我举一个例子,就是现在影片当中的一个蒙太奇:一些人他们在医院外面输液,有一个老妇人恍恍然奔走,边打电话边哭,就一个长镜头,那个老太太的镜头就只出现了一次,也不知道她在给谁打电话,也不知道他在说啥,但她整个呈现出来的状态,让我特别触动,我每次看到都是很难受,在疫情、灾难铺卷而来的情境下人的无奈、无望、无语都在,我就很想抓一些这样的东西放进来。

涂盛锦曹珊夫妇睡车里

凹凸镜DOC:如果没有疫情,你跟《武汉日夜》或者跟纪录片可能不会发生那么密切的关系。你本来的人生轨迹是什么样的?

曹金玲:我原来只做编剧,对写作很有兴趣。因为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就想我自己有没有机会去做导演,后来去美国学了一段时间。回国后两年时间拍完处女作《莫尔道嘎》,疫情期间做它的后期。一直到3月份,我们才完成了送审版,就想那疫情结束了就忙它的上映,上映完了之后有机会就再拍别的。我其实没有想过会做纪录片,我对纪录片不是很懂。

凹凸镜DOC:所以这次《武汉日夜》出品方找到你是一个什么契机呢?

曹金玲:是因为出品方看了《莫尔道嘎》。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刚刚剪完,就找一些业内人士来看看有没有改的空间,他们看完后,就和我对接《武汉日夜》具体创作事宜了。

凹凸镜DOC:疫情原因,片子的路演也没有去到外地是吗?

曹金玲:我们没有路演,我们的首映也不是一个传统的首映。在电影博物馆里面做了一个首映礼,跟武汉那边实时互动。武汉那边还看了电影,我们片中很多人物都去电影院看了。那天是全国的点映,三百多场,那天晚上,很多影评、观影感受就出来了。1月22日,我们首映,因为北京大兴疫情刚起来,我们当日只有两场主创亲友场,24号是我北大校友专场,我就参加了三场映后。不过23日很特别,那天有很多同行包场,我们做直播,我在演播室里看到各地电影院里,观众时时看电影的状态,很特别的体验。之后也有观众的现场采访。

《武汉日夜》首映礼

凹凸镜DOC:大家的反应是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曹金玲:差不太多。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各种艺术样式皆是载体。我看网上的评论,大家触动的点,提出来的问题、不足,我们大致预想到了。

凹凸镜DOC:网上评论很有意思,观众以为一个官方背景的纪录片会拍成宏大叙事,没想到是这样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片子,就会有个反差。

曹金玲:在全国点映前,有请很多业内人看片,那个时候还没有最后定剪,还想听听他们的意见,看有没有什么调整,他们看片的时候反馈都蛮好。有影评人、媒体人,也有B站的up主、豆瓣的朋友,他们观影完了都写了简短的评论,是我看到的第一波关于影片的评论,不少人说了和你一样的感受。可能是大家因为对于片子的预设不一样,影片这样的呈现得到了更多的关照和支持。

凹凸镜DOC:制片方或出品方定下来的调子,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意见统一吗?

曹金玲:我们4月17号通的第一个电话,在这个电话里就谈到这个问题。有两个共识,一是影片的人物为普通人;二是重在陪伴,我们总制片人李玮总当时对素材非常熟悉了,电话里跟我介绍时,时常哽咽难言。李玮总提出这个陪伴,除了亲人之间,还有医患之间,还有陌生人之间。我了解到,是以个体情感体验为先的、以普通人物为切入点的,这也是我关注的地方。我们在一开始便有这个共识。

30位摄影师,从1月拍到4月,积累了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后,开始创作纪录片《武汉日夜》。

凹凸镜DOC:导演的人生轨迹是什么样呢?

曹金玲:我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大概有6年的时间是在戒毒所当警察。后来我就调到了市局政治部,在宣传部门做了很多警察文化工作,跟舞台剧相关,感兴趣后考了中戏读博士。读完基本上就开始全职写作了。

在戒毒所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能比你面对吸毒人员更能够知道,人性的边际在哪里。我曾经有过做纪录片的想法,就是在那会儿。我们天天面对那么多的想戒毒的人,他们的那种境遇,特别难。戒的过程中,无论是身体和心理上的那种痛苦,自我冲突、和解都太尖锐了。现在我们也有个戒毒的公益组织——一线希望,这十几年的发展,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太值得记录了。

李青儿夫妇接到小企鹅

凹凸镜DOC:您觉得《武汉日夜》里最主观的或者最有导演意图的想法在哪?

曹金玲:最有导演想法意图的是全片的结构吧。可能一般的观众看不到,但是从事我们专业的会看到,《武汉日夜》在结构上非常工整,在第几分钟要进入“攻击点”了,在第几分钟进入第二幕,到我们影片的中点,是否拥有全片情绪的次高点?第二幕结尾孕育的新希望是什么?这都是剧作上的说法,到最后的结尾经历了这一切的新人物回到旧世界是个什么状态,这些方法我用了很多。

尤其是做群像电影的时候,怎么去跟住人物,是需要架构的。影片像是件毛衣,内在的编法,是有规律的。我觉得我主观的东西都放在这里。剩下情感的部分、人物的部分,还是非常尊重最本真的状态。

凹凸镜DOC:这个结构架构是什么时候定几月份。

曹金玲:基本上进入一个多月就定了。在PAPER CUT阶段,当时一个大的黑板上面,三幕八个序列十五个节拍点,我们把所有重要的挑选出来的都做成卡片,不断地去试各种可能性。

凹凸镜DOC:是一个纸上剪辑的感觉。

曹金玲:对,就是做纸上剪辑,我们再过来就是跟出品方沟通的时候,我们直接拿大黑板去沟通,可能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线, A线是谁,B线是谁,再具体到粉色的是谁,绿色是谁,如何交织、如何铺设和回应,等等。

《武汉日夜》后期阶段

凹凸镜DOC:说到10月份补拍,其实我很好奇,不是因为片子素材什么样,为什么会为什么会有一个补拍呢?

曹金玲:其实不算补拍,应该算是追拍,把片中人物现在的状态拍下来。开始是没有追拍的打算的,九月底基本定剪了,影片已经蛮完整的了。之后制片人提议说,要不你去武汉一趟,去感受一下,万一要是有什么新的感受?能够剪辑更好呢?

我想能拍就拍一些,也很挂牵现在他们怎么样了,像是石长江老人,最初丧失了自主呼吸,在七十一天后奇迹般醒了过来,康复得特别好,我还蛮想知道,他是否听得到录音机里孙子孙女的声音?

我就说那就去拍一拍,带着纪录片拍摄的小团队去了。

每天出去拍啥都不知道,也不做预设。这样的拍摄还有很有吸引力的,就是拍着拍着总有惊喜。拍剧情片,做好剧本、做好分镜、做好排练、都准备就绪了,开始拍摄,一条一条,力求最好;拍纪录片,是从零开始,在拍摄现场一点一点累积,总是有意外收获出现,还是很新鲜、有趣的创作体验。

《武汉日夜》剧组在石长江老人家

凹凸镜DOC:有没有想把《武汉日夜》做成剧集式的,放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呢?

曹金玲:疫情相关的,都不想再做了。病毒快消失,一切快恢复正常,大家该干嘛干嘛。

援鄂护士田定远

凹凸镜DOC:结尾曲《你真好》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曹金玲:这首歌在影片中出现的位置,希望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情绪上得以舒缓,有一定释放。我从剧作上考虑有这个诉求,希望大家不要闷闷地走了,希望大家的情绪如江水一样缓缓释放出来,走出影院的时候,心里是稍微舒服一点的。

这首歌是常石磊在5月份的时候写的,他在疫情当中的,有时会听到什么或感受到什么,就写一段。有一天,他凌晨一两点,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视频,我看见了。

他弹琴,唱《你真好》,旋律简单,词也简单,但这首歌就特别打动我。

我是觉得,“你真好”这是最简单的话,好像我们日常的白开水一样。但是你忽然发现,疫情来了之后,我们以前所最不在意的那种日常的生活变得那么的奢侈和珍贵。

后来定了周迅来唱,她唱的时候,还没有看过片子,我们给她看了结尾的片段,还是很感触的,录的时候她就掉眼泪。录完之后,她就找机会就把片子看了,后来我们俩见面的时候,她跟我说,她说你看像这样的纪录片是任何剧情片比不过的,太真实、太有力量了。

常石磊紧接着那首歌,格局更大一些,它是探讨生死,爱所有的所有,去放手所有的所有。我就想前面那首不要大,落在陪伴。

周迅献唱主题曲《你真好》

凹凸镜DOC:给人以希望。我感觉是一个女性导演很温馨的东西呈现。您觉得在当下就是说包括疫情这种反复,纪录片的角色在哪呢?

曹金玲:在整个的创作的过程中,我就把它当做了是一部电影,尊重和遵循电影的创作规律。纪录电影的话,真实是他的生命,这个是最重要的。

在疫情当中,新闻、历史记录呈现的是数字性的、事件性的这些东西,作为艺术样式之一,我觉得纪录片要承载的是个体的情感记忆。我们在选取素材的时候都会落在每一个个人的身上。

你说纪录片的角色是对抗遗忘,我觉得这个事件本身只是个情境,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情境下,人在心理上的那种境遇和走过的情感旅程。

志愿者王紫懿夫妇

凹凸镜DOC:清明节武汉全市鸣笛,为什么没有放进去呢?

曹金玲:创作之初,我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关于疫情,大家已经看了那么多的新闻了,为什么要让观众到影院来看这样一部纪录片,这个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在整个创作期间,一直提醒自己。

前两天我看尹鸿教授的影评,说“《武汉日夜》作为一部纪录片,不是事件的自然主义日记,将焦点对准了事件中的人,表现人在这种生死未卜的境遇中的担忧、恐惧、坚强、担当......过去我们在新闻里看事,现在在电影里看事件中的人。”

回到最初,这也正是我们主创团队选择素材的标准吧。

关于导演:

曹金玲,电影编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博士,中国电影文 学学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电视剧编剧代表作品:《拯救—戒毒所日记》。电影编剧代 表作品:《我的早更女友》、《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七十 七天》等。2019年编剧并执导影片《莫尔道嘎》,影片入选 第 71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制片人工作坊。

关于影片:

导演: 曹金玲

编剧: 曹金玲

主演: 田定远 / 孟宪明 / 杨莉 / 苏洁 / 李青儿 / 曹珊 / 涂盛锦/ 王紫懿 / 王震 / 李超 / 王枫娇 / 左双贵 / 石长江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21-01-22(中国大陆)

片长: 95分钟

名: Days and Nights in Wuhan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900万武汉人与来自全国各地医疗系统及其他行业的一线人员,一起打响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武汉日夜》内容来源于从疫情开始,武汉当地三十多名摄影师在抗疫一线持续拍摄数月,多达数千小时的素材之中。影片以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及病患为主线,以深夜运送孕妇的志愿者为辅线,展现与疫情抗争、与死神决斗的动人故事,这些“平凡人”在疫情面前不舍昼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共克难关。

所有的至暗时刻,心中总会有光。所有的天方夜谭,都抵不过事在人为。所有的微不足道,都蕴含生活的力量。疫情之下,武汉的日夜,不止空旷的街道,还有努力生活的身影,更有“破茧而出”的新生,他们无所畏惧,迎接阳光。在这座英雄的城市,900万人将继续迎来一个个清晨和黄昏。他们的面孔,模糊又清晰。他们的名字,普通又独特。他们的生活,平凡又有份量。

图片由片方提供

 6 ) 也记录了我曾经战斗过的情景

武汉人,医生,曾经在金银潭医院ICU战斗过,片里的场景都太熟悉了,回忆起来像做梦。其实现在都有点想不起来具体的细节了,只记得累,满怀希望,又失望,但从不曾放弃。从金银潭医院回来,我跟我朋友说,我从没上过那么累的夜班,精神高度紧张,通宵不眠。但结果是好的,越来越多的人被从ICU送出到普通病房,心情是雀跃的。全民万众一心,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奋斗的场景,热血沸腾。武汉真的是英雄的城市!片子里的武汉很美,夜景美如画,希望大家都到武汉来看看。

 7 ) 所有的至暗时刻 都是你眼里的光

2020年1月23日,湖北武汉因为新冠疫情封城,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紧急按下暂停键。

在同一天,全国陆续派出346支医疗队,4.26万医护人员奔赴湖北。

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8天建成雷神山医院。

2020年4月8日零点,武汉“解封”。

2020年4月15日,最后一批抗疫医疗队从武汉撤退。

2020年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这不断跳跃的数字背后,武汉经历了什么?这场属于人类的胜利,潜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难与感动?1066分小时的素材,30个摄影摄像的一线拍摄,《武汉日夜》真实的将它记叙。制片人李玮在采访中介绍《武汉日夜》名字来因——“我们想要表现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平凡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日夜构成的”,日夜,是再普通不过的形容,暗合了生命本身的简单有力,无需过多修饰便能直抵人心。

疫情期间的武汉是一个以秒为单位经历着生死离别的世界,时间和空间都在停顿中发生变形,此刻,生命里的爱与怕被重组放大,悲喜聚散无休上演,你不能装作你没有看见。

《武汉日夜》以多个视角记录着这场战役中的平凡战士,凝视着他们,就是凝视着每一个具体的生命,凝视了经历每一场生死离别之后的人类对于生活本身的深深眷恋。

他们是夫妻,丈夫是医生,妻子是护士,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他们会常年如一日的在医院进行繁忙有序的工作,下班回家,有空的那个人会陪着儿子做家庭作业,在儿子生日的那天举行家庭聚餐,在他们结婚纪念日之时,忙碌的丈夫不会忘了给妻子制造浪漫的惊喜,有序与日常随行,琐碎与温馨并存,一切该是平常人生的美好模样。疫情来临,夫妻成为战友,家是不能再回去的地方,地下车库成为每日休息的阵地,与儿子的视频对话是连续高强度工作后的短暂慰藉,给儿子过生日,庆祝结婚纪念日成为了奢侈的梦想,有梦就有希望,抗疫打响后的每一个清晨,他们从车厢里爬起来,信心满满迎接新的一天,他们此时的身份是 “迎着炮火前进”的战士。

她是一名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但她没有心思去焦虑自身的危险处境,他的父亲因为感染新冠住进了自己工作的这家医院。住院之前,他和父亲相约,他们要一起去旅游,看遍世间大好河山。她眼睁睁看着那个多才多艺、乐观向上的父亲变得安静无力,她自认父亲是意志力顽强的人,她相信大山一般的父亲可以熬过这关。但病毒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功的怪兽,短短数日,父亲病情恶化去世,她穿着工作服,整个头部被层层叠叠的防护面具包裹,一路狂奔,看不到她的眼泪,跑向父亲的病床前,看见的是一个被白色布单全面捆绑住的人体形状,不能拥抱,不知道父亲最后去世的样子,五脏六腑的悲痛化作为声嘶力竭喊出的那声“爸爸”,那会是她最后一次叫爸爸吗?别人都说她们是白衣天使,那是过于坚强美好的礼赞,那一刻的她不过就是一个失去父亲的小女孩。我想,送走他父亲之后,她应该都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痛苦吧,科室里还有很多病人等着她去照顾,她只能加倍努力的工作,因为她不忍心让任何人经历这般失去亲人的痛彻心扉。

他是两个可爱孙子的爷爷。没有这场疫情,他会在家带着两个孙子背诵古诗,和儿孙在一起,辛苦一生的他终于可以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病毒把这一切搅碎,现在他意识模糊,羸弱无力,呼吸都成了困难的事。在病床旁边的支架上有一个录音机,录音机反复循环播放着两个孙子给爷爷的口播留言,“爷爷,你要快点好喔。”“爷爷,我想你, 你想不想我呀?”爷爷,我养了一只蜗牛”“爷爷,我想当飞行员,你支持我吗?“爷爷,你要好好吃饭”,录音机那头的声音清脆活泼,生命力盎然,与病房的紧张与静谧一开一合,形成了某种具有生命激流的暗涌张力。爷爷硬是在孙子的声声呼唤中挺过难关,打跑了怪兽。我想爷爷在意识模糊之际,他一定有听到孙子亲昵天真叫唤出的一句句爷爷吧,那是鼓励他不要放弃向死而生的一声声加油。

他们两个都是武汉人,互不认识,因为加入了武汉紧急救援车队而结缘,15天后二人闪婚,患难之下,他们更加确定对方是彼此的心之所爱,命中所属。为生命救援奔赴的日子里,他们懂得了如何珍惜眼前人,守住来之不易的幸福。

她是影片中说“对不起”最多的那个人,但她不是一个犯过错的人。她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负责打理保管去世患者的遗物,然后将它们送到逝者亲人的手中。明明每一次都竭尽全力了,她依然感到很惭愧,她哽咽地给每一个去世患者的亲人说“对不起,不好意思,我们确实尽力了,我们还是没能挽回你亲人的性命。”在那么多句的“对不起,不好意思”里,我眼眶湿润,一次次明白了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

这些生与死,艰难与感动,相遇与分离,都是《武汉日夜》记录的故事。与其说它是一部记录人类与病魔进行顽强斗争的抗疫史诗,我更想这样形容:它记录的是一座城市里一群平凡人,面对无常生命变化时的爱与怕,它献给每一个认真拥抱生命用力活着的普通人,他们是黑暗里的束束微光,寒冷里的阵阵烟火,照亮温暖了至暗时刻的武汉。这里,每一个人经历的日与夜就是武汉的日与夜,这里,每一个生命里的爱与怕,也是我们普通人面临大难时的勇气与自持。

当然,作为一部只有95分钟的记录片,它不是完美的。过多人物的讲述导致每个故事都入蜻蜓点水般泛泛而过,缺乏深度的挖掘,有痕迹感的铺垫编排、对眼泪的过度特写泛滥也有刻意煽情之嫌。但我仍然觉得,它是足够真诚的,它让你看清生命的脆弱与无力,它让你知道人类对于生命的意志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顽强和持久。看完后,它会让你湿润眼眶,然后在心里产生一个更为深远的问询—“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呢?”

 8 ) 我觉得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应该看看这个片子。

如果生活一定要给你一枪并把子弹留在你身体里。我们只能选择带着伤痛并尽量活得开心一点对吗? 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能挺过去,活下来。我们就是了不起的。相信美好的东西抱着希望前行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态度。

其实一开始当我听说有这部影片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有点早吧?疫情还没结束呢!现在又要春节了”。但当坐在影院抓着纸巾看完整部影片后,我的想法是:我希望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有机会看看这部片子。

这并不是一部歌功颂德的影片,也不存在演员的演技以及设计好的对白。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普通人,却都面对着不平凡的事儿,艰难的做着决定和选择,每个人都为了活下去而不停努力,而活下来的人,所有人都是了不起的。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这部片子我基本上是从头哭到尾的。

2020年从武汉开始的疫情,不仅是武汉,可以说全球的每一个人都被迫裹挟在这个大事件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虽然说影片讲的是武汉的那段非常时期,但我想恐怕很多人都可以在其中见到那个非常时期中自己的影子。对,我们也同样面对过的非常时期的各种困境。

比如:春节前,各个小店贴着春节休业几天的通知。但……春节后就没开过门。只有那张纸孤零零的写着已经过期很久的归期,看着让人心酸。

比如菜市场不开门,不敢做公共交通工具,甚至连共享单车也不敢用,全副武装的出门走路去超市买未来一个星期的菜、肉、鸡蛋、米……

比如买东西的时候自觉保持1米距离。发现周围也没有大妈插队了。

我并不是武汉人,但我记得从春节开始我每天都在刷手机上所有关于武汉的消息。我记得那段疫情正在武汉肆虐失控时间里我黑色的心情:各种无力感、悲哀、害怕、愤怒、不知所措……等等,以及由这些复杂的负面情绪交织而成低落的状态。我想每个人都好不到哪里去。

今天看到这部片子以后,突然非常感激拍这个片子的所有人,首先拍片子的所有摄影师在那个期间拍下的资料,其实都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才拍到的。第二,我们都在网上看过很多关于武汉的各种不堪,甚至让人气氛的发国难财的丑恶。但当你看到这些近距离的视角拍到的真实的医护、志愿者以及病患的资料的时候,你会很感动原来那些危难时刻的人与人之间的“暖意”和正能量并不是被宣传描画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真实存在的。

疫情这整个大事件中,涉及到的有无数人和无数事儿,也有很多不同的层面,有好的,也有坏的,甚至有非常不堪的……特别是极端情况发生后我们曾骂过、愤怒过、拼命帮忙转发过的各种事情。

但我举个例子。好比当生活有一天突然给了你一枪,子弹还留在身体里,恐怕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带着子弹和它留下来的伤,坚强并尽量开心的活下去。

简单说,虽然疫情现在仍然没有结束,虽然我们都骂过、怒过甚至恨过,但当最最差的那个阶段过后,伤痛中的我们再回首,我希望能看到那时候更多的真实存在的暖意,并且让我们带着伤痛和暖意继续努力的向前走。

当你看过这部纪录片里平凡的人和真实的事儿的时候,你应该就能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

接下来说的,应该说是“严重剧透”范围内的,如果还没看过电影本身的,建议先看电影,再回来讨论。

首先,对于我这个泪点低的人来说,影片几乎是全篇泪点,而且没有一个泪点是利用电影技巧人工营造出来的。全篇没有配音、没有旁白,只有真实的人,真是的感情,真是的语言。而这种真实存在的记录,却有一种巨大且杀伤力极强的催泪效果。

我的第一个泪点就在开篇不久,

有个大妈带着口罩听电话,听着听着就哭了。

我的人生中有过类似经历:大街上一个电话打过来,毫无心理准备的知道我养了15年的狗狗去世了。然后我就不记得我是怎么回家的,只记得大街上我一边走一边哭。哭的完全没有形象可言,完全不可理喻。

很多时候,当看的人感动的时候,是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

而不停转动身体啜泣的路人大妈在电影一开始就戳中了我的泪点。

而且在疫情这个非常环境下,她带着口罩,呼吸不畅,还不能大声哭,还有她又不敢随便摸眼睛,她不停的转动身体变换着身体的姿势……

整个影片穿插着讲了很多人很多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一段的。有些人只出现了一秒钟,有些人有几段不同时间线的连续故事在影片中穿插讲述。

总体来说,影片讲述了四类人:医务工作者、病人、家属、志愿者。

先说说医护工作者:

其实非常时期,国内冲去武汉并坚守在那里的医务工作者一直是我认为最值得讴歌的对象。没错,在某些地方因为政府防护措施提供不完善医务工作者带头罢工的时候,国内的英雄们明知道武汉物资紧缺还不停有人赶赴前线!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春节开始以后的关于武汉的记忆中,有很多讴歌医务工作者的。但面对巨大的负面事件下的小幽默和小乐观,让人觉得能感到那种特别具体平凡却感人的正面。

比如那对睡在医院停车场的医生夫妇。

太太那张口罩痕迹深刻的脸,当她摘下保护鼻梁的胶布的时候,她的那句:“这个可以当面膜哎”,以及回应她的那句她同事的“就是没有胶原蛋白”。

其实你能想象得出,每天全副武装面对新冠病人,并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而这样的人居然在脱下口罩的瞬间,伴随着揭下胶带的疼痛,可以说出一句如此幽默的话,就那一秒钟,就觉得她和她的同事都很可爱。

对的,这些人每天对着极端状态下的人们,还在保持乐观,开导着自己,也开导着别人。

他们不光是医学上的治疗病人,物理上的照顾病人,同时还在心理上不停鼓励着病人以及病人家属。

但再伟大,他们也只是现实世界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夫妇俩睡在车里那一幕让人很难忘。那个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医务工作者是这种有家不能回的状态。

不是不能回,是不敢回。

毕竟病毒这东西不是开玩笑的,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不是带菌者。特别是一线人员。不回家反而能保护家人。

就好像他们后来回家看儿子的那一幕,父母双双站在门外,不敢进门一步,爸爸还在不断的提示儿子,不可以碰到妈妈。

特别能理解这种心酸和团聚的温馨。

让我特别泪目的另外一段是归还家属遗物。

其实当你成长到一定年龄,你就会知道,死亡并不像日本动漫那样,“变成一片樱花慢慢被吹走”,死亡即不浪漫也不美好,是个非常非常残酷且折磨,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特别是作为医务人员,除了面对“我们努力了,但我们失败了“的事实,还需要拿着活生生进来的患者的物品,归还给那些带着沉痛悲哀的家属。

归还遗物这一块,真的很悲伤。医护人员几乎在带着哭腔和病人家属说“不好意思”“对不起”“我们没能救活”。而家属在睹物思人拿到遗物后,几乎每一个家属都没有忘记说“谢谢”。

是的,虽然失去了家人,却仍然感激医护人员……

(这个部分看完电影后又刷了一遍预告片的时候,看到这里我还是哭了。)

志愿者相关的内容相对比较少。

疫情期间出现了无数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这个影片里出现的更加有戏剧性。他们是一群自发组成开着自己的车,送孕妇们去医院的人们。

在整个纪录片中,他们的部分并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个帅气的女孩子最后和其中一个“兄弟”最后喜结连理的部分。

这个勇敢的女孩子中间有一句是这么说的:“等疫情过后,我希望带着我的兄弟们一起去吃烧烤!”

是的,“等疫情过后”,我估计几乎每个人都说过这5个字。但当我们第一次说出这5个字的时候,有没有谁还记得后面的具体内容?“我要好好睡一觉”、“我要带着你一起去旅游”、“我们出去大吃一顿一直吃到老板关门赶人走”、“全家好好吃顿好的”……好好回想一下,基本上所有人后面的内容都是平凡的昔日特别简单就能实现的愿望。是的,一个疫情,几乎所有平时看起来特别容易实现的相聚都变得不可能。我们那个时候都带着这5个字后的美好在隐忍,在等待。

下面说说家属和病患。

和伟大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比起来,更能戳到我的是病患以及病患家属之间的各种故事,作为这个事件中的患者、弱者、受害者,这些人是我前面说的真正中枪的人,他们带着这生活的子弹在困境中挣扎,被别人鼓励着,也努力的鼓励着自己和别人活下去。

那个78岁的当过兵的老爷爷给人印象特别深!

自己、老伴、女儿都进医院了,他却能特别乐观的和医务人员交流,还不停的反过来鼓励照顾他的医务人员,说他们是“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人,”

其实看到这一瞬间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希望这个没有唾液不能进食的老爷爷能挺过来。

一直到看到他后面自己掰开柚子的那个瞬间!(太厉害了,事实上健康的我都掰不开柚子…)

同样具有乐观精神的还有这个有点微胖的男人。自己生病还在帮小区统计买菜的事儿。并且在忍耐了呼吸机巨大的不适感后打趣告诉医务工作者自己“心宽体胖,”能吃能睡。

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他回复出院的那个部分,他坚持自己拿着箱子!因为他要表现出“没病了”的精神状态!

看到他的出院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2020年春节后,疫情愈演愈烈,看到和病毒有关系的没一个好消息的糟糕状态中,突然某一天网上看到了一位疫情下康复并出院的内蒙古的大哥的消息。那个是我那段时间知道的第一粒“患新冠成功康复并出院”的人!虽然没看到他的出院的状态的照片或者视频什么的,但仅仅是这个出院的消息,都给我带来了强心剂一样的巨大安慰。

所以当影片中这个胖男人微笑着说自己拿东西的时候。我有一种被安慰了的欣喜感。

然而他自己的康复并不代表着巨大的胜利。

家人的离去也让这部影片再次提醒我,什么叫做纪录片,现实中并不是讨人喜欢的性格就能有大团圆的结局的,生活有时候随时随刻会没来由的砍你一刀。他在出院隔离期间得知了一起住院的父亲并没有熬过来。他最后勇敢的做出决定捐献出父亲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真实的普通人在纪录片中的伟大,感动的力量远远超越编剧写出来的故事。原因是,丧父的悲痛中却捐献遗体的决定,让每个普通人能真实体会到其中的温度和分量。

疫情中的新生儿:

2020年出生的每个中国的小孩,估计父母都有惊心动魄的回忆。疫情期间不得不去的医院……如何担惊受怕,非常时期的各种负面心理压力,如何抱着孩子喜极而泣,我估计每一个2020年出生的小孩,在未来长大以后,都会听到他的父母把他/她出生那一年的各种故事讲一遍的。

而患者本人的新生儿的那些珍贵的画面和珍贵的故事,这个特殊人群的特殊故事看得我心潮澎湃。

当然不知道是不是电影剪辑带给我的感觉,我感觉同一个医院,那边刚刚有人抢救无效,这边马上就会迎接新生命。当这个叫“小企鹅”的新生儿哇的哭出声的那一瞬间,我也哭了。那种“病毒面前,我们不会屈服,我们是打不倒的”的感觉,很容易能从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中,让人抓到这样的想法。你会感觉到在这样一个疫情蔓延的极端情况下,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奇迹。

家属和病患的纽带,这个部分,影片里也表现得特别真实和温暖。

一直担心着妻子安危的丈夫。

特别是在医院楼下的那一段。

只是一个楼上一个楼下,远远的看一眼!知道对方一切都好,让这个大男人百感交集潸然泪下。

其实这个“比视频好多了”的见面,前面医生夫妇间儿子的时候也儿子也说过同样的话。

是的,我想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感慨,还是“见面”好!哪怕远远的见一面都行!这种人与人之间真是的纽带和暖意在这个影片里表达的淋漓尽致。

另外,一个是一直在“小广播”里和爷爷保持联系的小孙子。

虽然小孙子可能并不知道病榻上的爷爷实际的状况。但乐观的话痨一样的小孙子似乎一直不知疲倦的鼓励着爷爷。并且爷爷最后真的出院了!电影最后那个彩蛋中,看到祖孙俩为了背诗的次数讨价还价的场景,突然觉得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有个词叫做“天伦之乐”。其实就是普遍到天天可以出现的平凡喜乐,然而在疫情之间却是最最渴望的。在这个叫石长江的老人住院期间,已经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了,让他保持强烈的求生欲望并最终健康出院的,应该就是他这个可爱的小孙子。

这个影片里真的出现了好多不同的人和事,好多不同的真实而感人的小瞬间。

比如:摸着“仪器战友们”,一一小声说“辛苦了”的医务工作者。

比如躺在病患区喊着“加油”的老大妈。

每一个经历了2020年这个灾难的中国人都有自己关于2020的苦痛经历。对于武汉疫情极端严重并封城的那个时期,我们也都一同见证了很多非常时期的极端负面。

还是那句话,如果生活一定要给你一枪并把子弹留在你身体里。我们只能选择带着伤痛并尽量活得开心一点对吗?

这部影片想说的就是这个: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能挺过去,活下来。我们就是了不起的。再回首,我们尽量带着那个极端事件下却真实存在的暖意继续前行,我们才不被压垮。那么差的时期我们都相互搀扶的挺过去了,相信美好的东西抱着希望前行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态度。

最后说说我觉得片子不太好的地方。

怎么说呢,可能因为本身我有点脸盲。而影片里出现的人有比较多,再加上每一段人的故事都是相互穿插的,而几乎所有人都带着口罩甚至更多的护具。所以有时候看到一半突然有种对不上号的感觉。尤其是那位中途抢救无效的死者。我现在都没回想起来,在抢救之前这个人出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要是每个人不只是第一次出场,后面每一次出场都有字幕写着名字就好了。

最后总结一句,真的特别推荐这个影片,我觉得全世界都应该看,不过看之前记得多带纸巾。

 短评

接近片尾的一段:医生通知过世病人家属来领逝者的遗物,医生不断道歉,家属不断感谢。这一段我现在想起来还会哭到不行。我们总说人类的悲喜互不相通,但至少坐在影院看此片的这2小时,我相信观众的悲喜是相通的。

2分钟前
  • 特特特别想出门
  • 推荐

历史惊心动魄,成品平平无奇。

4分钟前
  • 再也不潜水了
  • 还行

情绪波动是因为抗疫,是因为我们都是从20年初走过来的。但如果只说片子本身的质量的话,就一星。最多一星半,不能再多,不能再多!

6分钟前
  • 西林
  • 还行

没有刻意的煽情,展现的是真实反而更让人揪心。裹着防护服完全认不出人的医护人员;紧紧握住医护人员手不放的老人;枕头上播放着孙儿生日的老人的泪眼;救援队志愿接孕妇去医院的身影;通知家属死亡的医护人员不停的道歉…那些伤痛,不能被遗忘。但是总要往前看,有机会去武汉吧,看那个城市的樱花和夕阳吧。

9分钟前
  • Kiki
  • 力荐

哭的稀里哗啦,冷静之后想想,其实也不是片子拍的多好。抗疫题材,念新闻我都会哭。

13分钟前
  • 那只小狐狸
  • 还行

五星给留在了2020年的人们

16分钟前
  • 叫我阿圆
  • 力荐

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默默的纪录,归还手机那段看哭了。

18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官方命题作文,没有大唱赞歌丧事喜办,更难得的是也没有一味地堆砌悲情赚眼泪。导演很好地掌控了悲喜节奏,将重点放在了疫情初期身处武汉的“人”而非“抗疫”,影片前段的几个病历给人感觉都是充满希望的,直到中段陆续有人离世,才渐渐显露出残酷。PS:希望能看到记录疫情之前世界的纪录片,比如2019年11-12月,人们不自知covid-19时最后的“快乐日子”。

21分钟前
  • croya
  • 力荐

真的是纪录片,没有过多的刻意编排,太多故事都是感人的,后面四个妹纸朋友真的不知道留了多少泪

23分钟前
  • J
  • 力荐

不知道跟《76天》有多少重合,但这部更应叫《武汉医院日夜》的纪录片,很像《金银潭实拍80天》续集,从创作来讲很逊,但能得知李超的抉择,王枫娇与左双贵的重逢,算是有所宽慰。其实整部电影也是在提供某种安慰,大难骤降,生死两线,普通人,尤其是医务人员的善良、道义与扶持,永远感人肺腑,但是,无法奢望谁能解释为什么只需要他们在让步,在受难,而他们的苦难为何只剩苏洁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缩影。(打分只对电影,不对这些可爱的人与消逝的人,不然多少颗星都不够。)(开头有个大错别字,“疫情暴发”应该是“疫情爆发”)

25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剪辑得有点乱,但是本身真实的感动太珍贵,感谢所有逆行者的付出和武汉人民的坚韧与拼搏。

29分钟前
  • 素年
  • 还行

这辈子估计也忘不了那个武汉女孩撕心呐喊叫妈妈的视频。

31分钟前
  • 我是猪贩子
  • 很差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32分钟前
  • Erdong
  • 推荐

是那種「你知道是這樣子的你也知道自己會當著那麼一大影廳的人哭成什麼球樣子但是你仍舊覺得很感動會從頭一路哭到結束」的片子

34分钟前
  • 薛定谔的喵
  • 推荐

从头哭到尾 拍摄手法和技巧可以说是一点儿没有 但贵在真实 说实话拍成新闻联播我也会哭的

36分钟前
  • Lumos
  • 还行

电影并没有记录最混乱的时期。选择性的记录了一些事情,有感动有致敬,但作为纪录片来讲,确实少了些什么

40分钟前
  • 推荐

从开头空城开始就很难过,看的时候一直在抹眼泪。距离武汉封城整一年了,疫情还没离开,那些逝去的生命和这一年里所有伟大的美好的人和事都值得被铭记。@香溢蓝海

43分钟前
  • 阿牛
  • 推荐

先说电影之外的,由于是CCTV6出品,相当于背靠政府,所以几乎拉了整个娱乐圈过来为电影站台,可谓把明星当民工用,然而这类发声看似声势浩大,实际效果感觉也就平平。另外发行费用应该不少,到处送票,甚至是分派送票指标,然而依然有大量的票送不出去,白白浪费这么好的宣发资源。再说电影本身,生离死别很难不让人动容,但是整个内容体量、拍摄方式、剪辑效果都不足以表现突出这次疫情的特别与严重,当然因为新冠的突如其来,再加上也肯定不是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自然也会带来创作的难度。只是单单就电影本身的表现来说,真的就是一般呀,期待未来诞生更好更有格局的抗疫电影。

44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忽如隔世

45分钟前
  • 微凉
  • 力荐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回望过去这一年的武汉日夜,很多片段戳了泪点——王枫姣分娩24小时之内被确诊,护士整理死者遗物交还家属,医生为医疗器械打气说“辛苦了”。无论是医护、病人、家属哪种身份,都是人间与病毒的交锋,有人重聚有人失去,口罩和手机成为片中最常见的阻断与桥梁,朴素的对话往往最动人,最能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5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