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rd battle of Panipat which took place on 14 January 1761.Between Marathas and King of Afghanistan, Ahmad Shah Abdali.
战争史诗大片《帕尼帕特》无疑是去年最受期待的印度电影之一。
影片描述了印度马拉地人与阿富汗杜兰尼帝国在帕尼帕特的第三次战役。
马拉地人的率军领袖是新一任佩舍瓦(《帝国双璧》男主角的儿子)的堂弟萨达希夫,阿富汗这边则是统治者阿赫迈德·沙,两位主角的出场都采用了印度电影常见的“立传式”手法,前者带领马拉地人智取了海德拉巴的尼扎姆,后者则以一人之力,解决了内廷的刺杀政变。总而言之,双方都不是吃素的。
众所周知,印度的史诗片从来都不认真讲历史,在《巴霍巴利王》之前,大多都是以史为布景来描摹浪漫爱情,如《阿育王》、《阿克巴大帝》等,而在这之后,则大多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刻画以及民族主义的宣扬,如《一号自由勇士》、《章西女王》等。两位主角常规套路式的出场,让我一度以为《帕尼帕特》大抵不过就是这两种老样子。
但就像当初拍摄《印度往事》时所展现的先锋精神,导演阿素托史·哥瓦力克这次决定来点不一样的。
在拍摄前,他带着自己的助理,翻阅了一切能得到的历史资料,并走访了很多相关地方、采访了不少相关人士,尽可能多地掌握到有关这次战役的细节。
因为,阿素托史想要真真正正地在荧幕上重塑一次历史。
这种谨慎的态度,不仅仅体现在各种宫廷内景的细腻布置,如马拉地人印度教风情以及阿富汗穆斯林特色,
也反映在不同人物、不同场景里的考究装束,如阿赫迈德·沙的战袍盔甲就多达三层,饰演者桑杰·达特是在高温天气下,穿着这样的衣服完成了整个战场上的戏码。
如此费劲心力,就是为了真实还原历史。
但这都只是表象,整部影片最真实的内核在于,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剧情叙述,它都摒弃了印度电影里一贯过于浓重的戏剧化。
长达165分钟的片时里,前120分钟都在描摹双方的战前准备以及战略布局,以一种极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了印度当时的复杂战局以及特殊地形,为了更为具象化,影片还不止一次地秀出了详尽的地图,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马拉地人在消灭了海德拉巴的尼扎姆后,基本统一了印度南方,与北边残存的莫卧儿王朝形成地理上的割据状态,但后者必须一直上岁才得以不被消灭。于是,心有不甘的莫卧儿皇帝,恳请更北边的阿富汗侵略自己以对抗马拉地人,马拉地人遂以保卫领土的名义应战,迅速组建联盟军。
这期间,展现了大量的内政较量、外交策略以及各种合纵连横,演绎出十分精彩的权谋戏码,而不再是简单的正邪对立、敌我交战,更少了打鸡血般的民族主义,摆出了一种客观、平静的历史眼光。
如此,人物的塑造也呈现中立立场,萨达希夫没有被美化,阿赫迈德·沙也无任何丑化,双方都是战场上的勇者和智者,并恰如其分地融于故事之中,谁也没有得到过多的戏份。
结尾40分钟的战争场面,更是严格遵循了客观、现实的理念,既没有《帕德玛瓦蒂王后》里“走台步式”的炫耀布阵、《一号自由勇士》中地道里蹦出骑兵的奇观,也没有《巴霍巴利王》中椰子树弹射突围、《凯萨里》中一人单挑百人的开挂式个人特写,而是非常朴实地从正规的阵型变化、炮火试探、步兵冲阵依序展开,直至近身厮杀的肉搏戏,也都是接地气的大力挥砍,几乎没什么花活,期间甚至还刻画了逃兵的现象。
总之,场面真实又不失壮观。
最终,阿富汗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重代价,艰难的赢得了这场战役,但望着满地的鲜血与尸首,阿赫迈德·沙骑马没有露出胜利者的笑容,在敬佩马拉地人勇猛的同时,他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的罪孽。
这位彪悍的统治者为此再也没有踏上过印度的土地,而影片也顺势拔高主题,亮出了其反战的态度。
讲真,这是我看过最有诚意的一部印度历史战争片了。
但显然,这样缺乏生理、心理刺激的真实客观以及超越国界与民族的宏大主题,并不受印度观众的欢迎,影片不但在IMDb上摘得了5.5的惨淡得分,票房也严重扑街,上映头三天,累积仅1.7亿卢比。
当然,由于对拉贾斯坦邦邦主的一些负面描写,影片在上映前后,还遭到了观众的联合抵制,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票房。
如此,这就成了继《死丘往事》败北之后,导演阿素托史遭遇的又一次滑铁卢。
不过,影片自身也有一些瑕疵,比如萨达希夫的爱情副线,完全就是多余的,而最后对马拉地人的歌颂则是勉强的,导演可能是企图通过增加一些浪漫戏码、商业元素,来讨好大众。毕竟,对于那些非历史爱好者来说,这部电影有些沉闷了,但遗憾的是,效果甚微,而只是无故拖长了片时罢了。
尽管商业上没有取得成功,但个人认为,《帕尼帕特》依然不失为印度电影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毕竟想要跨出国门,成为真正的国际电影大国,印度电影不能满足于在本土自娱自乐。
有兴趣可以关注公号Indianmovie
帕尼帕特是印度北部的一座小要塞,距离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城,只有90公里,是北方强敌进攻印度的必经之地,约等于中国的山海关。这片子讲的是印度马拉塔帝国和阿富汗穆斯林之间进行的第三次帕尼帕特会战,时间在1761年,中国的清代乾隆年间。
这次会战对印度历史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印度方面的马拉塔帝国兵败,但阿富汗穆斯林也没有继续进攻。这片子旨在塑造一个保家卫国的印度英雄统帅:萨达西夫。
中国“定于一尊”的帝国体制,在世界上其实是个特例。欧洲、日本、印度等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封建制,所以本片交战双方,其实是印度教徒为主的马拉塔帝国,率领着一群印度教/穆斯林王公,迎击阿富汗杜兰尼王朝率领的另一群印度教/穆斯林王公,谁能在战前拉到更多的盟友和物质,谁就更有优势。
萨达西夫是个伟大的战士,这使得他在战场上勇冠三军,赢得了阿富汗对手的尊重,以及“有生之年不再踏足印度斯坦土地”的承诺;但他也是个不伟大的统帅,没能察觉和协调各方面的矛盾,没能赢得足够的盟友,不得不以寡敌众,饮恨而终。
三百年过去了,印度的强敌仍然来自北方,而印度从封建国家到民族国家的整合,似乎还在进行之中。这次整合如果完成,将如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一样,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想必这就是导演拍摄本片的用心。
虽然片子长达2小时50分钟,但要交代清楚形势,还是值得这么长的。只是主角的感情戏略多了些,压缩掉半个小时,或许就能值得五星。
很想了解当时印度阿富汗历史,看过关于马拉塔帝国的第二部电影。
在古尔冈看的,居然没有英文字母,印地语,全程盲猜。。。
接近奧立佛斯通的《亞歷山大》,成本低廉許多。
史诗级大片依然拜托不了添加跳舞的情节
难得看见没那么打鸡血的印度战争片。可惜战争场面做的依然一坨答辩。
开场炮阵对轰场面糙到不想继续看下去的地步…
导演对史诗片的理解深刻。
Sanjay Dutt的Ahmad Shah Abdali非常棒,相比Peshwar“长辈”ranveer的Bajirao,arjun kapoor的Sadashiv不仅稚嫩且不够血性与霸气。Maratha帝国派了完全不了解北印情况与政治的Sadashiv是败局众多成因之一,但从阿富汗方面的记载看,Sadashiv真的是历史上英勇程度令人发指的一个人,让人联想到Rajput。看到了传说中1739年Nader Shah洗劫德里后带走的的Peacock Throne,当时17岁的Ahmad统领参与侵略战的Abdali部落近卫军团。Nader被刺杀后他带着这只军团与财富自立王国。所以出现在片子里也就不奇怪了。Koh-i-Noor啊Koh-i-Noor
史的部分低于预期,歌很不错。女主不行+1
之前写了一大堆,评价也一般。但是我现在了解到印度电影可怕的低成本之后,印象极度改观。这电影不到4000万人民币,对比国产没什么特效你好李焕英3.8亿,中国医生5亿,当前热播绝对小成本网大硬汉枪神3000万,国内亿元之下皆小成本的主流现状。印度电影是神。虽然这个质量不行,但是真牛逼。之前的我觉得槽点的地方比如特效假,道具敷衍都得到了解释。165分钟的电影啊,合情合理,不是个个都是巴霍巴利王。
在18世纪,马拉塔成为了整个印度最强大的帝国。然而,他们的幸福是短暂的,因为阿富汗皇帝艾哈迈德·沙阿·阿卜达利(由桑杰·达特饰演)计划占领整个印度。于是,马拉塔的佩什瓦(首相)命令萨达希夫·拉奥·巴乌(由阿俊·卡普尔饰演)不惜任何代价阻止阿卜达利,从而引发了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
马拉塔与阿富汗两败俱伤
从剧情发展和历史背景来说,并不适合外国人观影,难以快速消化真实的人物关系,影片试图塑造的史诗氛围和爱国情怀划等号,观众被吸引不外乎是片中多个真实感极强的大规模战争场景或“Jai hindustan”的口号;但实际上,爱国情怀只是种姓阶级的当代解释,争斗背叛的起源无不适关于亚种姓的地位升序和对印度教的护教,有如Raya在战役前告诉妻子不要sati(死后守寡,甚至殉葬),作为婆罗门的守礼细节,尽可能标榜人世所追求的“atman”,是超乎影片的宗教价值。
观于孟买 故事本身中规中矩 倒是阿囧是真的胖了 | cos了阿囧和sanjay的台词发社媒拿到50k views
通过知乎“小明说电影”和“雷猴电影 ”推荐过来看的,这个无疑是印度历史战争电影里最有诚意和相对客观的,可惜电影过程冗长拖沓,虽然战争场面宏大真实。
我现在知道我为啥喜欢印度仗丑行雷的古装大片了,因为莫名其妙的仪式感。
整个电影,中规中矩,值得一看
删掉一个小时就好了,印度历史题材电影的一般问题是删存失当。
一星半;文戏平庸,歌舞难看,男主角半痴呆一般的表演,本指望最后决战提高分数,不想拍得竟然如同一场灾难,说是2019年大银幕最差战争戏应该毫无悬念:王子被敌方爆头的处理让人笑出猪叫,本来是悲壮的历史,硬生生拍成慢动作耍酷MV和神操作合集,与之相比,女主角天生神力,独自杀光阿富汗小分队的桥段都没那么狗血了
这男主真是史上演技最差几乎没有之一 看女人一脸性冷淡装B相 欠揍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