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娜(科琳娜·哈弗奇 Corinna Harfouch 饰)是一位拥有杰出天赋的天才钢琴手,在这一领域里有着无量的前途,然而,为了爱情,拉娜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选择金盆洗手在家安心的相夫教子。本以为自己的牺牲能够换来丈夫的感激,但一切似乎并没有像拉娜所想像的那样发展下去,丈夫的离去,儿子的疏远,都将拉娜一步一步的推向了人生的深渊之中。
拉娜的儿子维特(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 饰)同样也是一名杰出的钢琴家,在拉娜六十岁那年,她震惊的发现,儿子竟然没有邀请她去参加自己的首场钢琴独奏会,更离谱的是,维特邀请了父亲和父亲的现任女友。
我们被制约着,活着被制约着。有足够的勇气与需求,自然而有力气的突破那种制约,Lara最后强有力的弹奏着那本有的天份。那空空的钢琴位置和被压抑了的演奏欲望,没有人可以责怪 除了自己。
正如儿子在怪Lara控制了自己,到最后突破的演奏,母子双方的对视,有种力量角逐。想到生活中自己和周围的人,被控制着无法做自己想做的喜欢的事情,因为无法被肯定,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到回望的时候,除了成为了一个哀怨又压抑的人,什么都没留下。
感谢电影,放映着别人的故事,让我们可以从第三视角,看懂自己的人生。
最后只能说做自己有热情的事情,并无悔,能遇见的经历的都是所得。
今天是Lara 60岁的生日。早起她被警察敲开门,需要去邻居家作为警察搜证的证人,行使她作为公务员的义务。她无奈的收拾妥当看着邻居家父子的争论,尴尬不止。离开时她收到了今天的第一句生日快乐。Lara的儿子今天举办演奏会,但她还未收到票。她取出了所有的存款包下了余票,买了新衣服开始了赠票之旅,但她似乎也没什么朋友。儿子失联,儿子女友的责难,冷漠的前夫,暴躁的母亲…所有人都在埋怨她对儿子做了什么。演奏会开始了,她甚至无法听完,最终只在门缝里听到了儿子对自己的感谢,但却无法拥有与儿子好好交流的机会。回了家的她肚子品尝了儿子送她的零食,带着酒去了邻居家,弹奏了一首钢琴曲。
这是Lara的一天,也是Lara的前半生。一个半小时讲述了一天甚至讲述了她前半生的故事可见故事容量之大,也足以见得片子里中演员导演的成熟之处,大量对称的场景走路的镜头都在展示的Lara的性格:干练,要强,骄傲,不与人亲近,也不屑于苟同的夸奖。她对儿子的要求高,儿子也承认母亲的高要求使他有了成绩,但同时母亲的打击式教育和包含在夸奖下的建议都让他变得敏感不自信容易崩溃。前夫和自己母亲一直在隔离他们母子也是在保护这个钢琴家能顺利演出。最后我们看到了Lara和她的老师的对话,才知道Lara得敏感和骄傲,知道了其他人的无差别的打击和要求对她来说是什么,而受害者Lara学会的就是这样的方式对待儿子,未成功的她和成功了却远离她的儿子,似乎都不是她期待中的答案。
我挺喜欢这个片子的摄影和美术,就对称颜色都做得特别好,视觉上让人非常舒适,强迫症极度友好。片子的中文名字不是直接翻译的,却是我觉得很妙的翻译。因为Lara对自己老师的误解,她放弃了钢琴,做了不喜欢的工作,60岁孑然一身,丈夫母亲儿子都对她疏离不喜,这半生的错误好像都因为一个错误的会意。而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已经无法修正了,Lara也不再有机会去修正也不知如何低头去和解了,只是在她60岁这一天,她终于知道了问题的源头吧。
看片子很有感触的就是身边的很多人也都在打击教育中成长,长大后因为过于敏感而存在很多的迷茫和无法和解,包括自己。渐渐意识到这些痛苦一半来自父母曾受的教育的延续,一半来自于过度敏感的自己。当一些放下坦白和原谅成立的时候,长大的自己才能学会如何去延续爱与教育。
看完电影《错会半生》(Lara 2019),感触良多。这部影片让我认识到了音乐教育有残酷的一面,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过不了批评关,音乐之路走不远。以前看《爆裂鼓手》(Whiplash 2014)时,就对那个老师的变态教学方式颇感不适,现在看来,这算是正常。在音乐界,要想成为人上人,除了要有天赋,要能“吃得苦中苦”外,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这种素质才是决定一个有音乐天赋的人到底能走多远,而这种素质的训练,无论是否需要通过残酷方式来进行,但可以肯定的是,温情脉脉的方式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否则,如同本片所展示的,一位母亲为了培养孩子,有必要闹成那样吗?
拉腊就是因为当年没能过伦霍夫教授的批评关而导致中途放弃音乐的。教授在后来才明确说明,他的批评只是一种“测试”,即看看“有谁会真正挺过去”。在教授看来,天赋只是基本条件,有强大的内心才更为重要。拉腊会错了教授的意,放弃了钢琴,从此便万劫不复,最终成了个想自杀的抑郁症患者。
“角色错位”是她人际关系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来不是钢琴家,却整天把自己当成个钢琴家,想着音乐上的事,行为处事当然会有问题。关键是她以前玩的是古典音乐,这类人,正如她母亲所说的,“假掰”、“势利”,就是说总觉得高人一等吧。如此,她当然就容易得罪人了。在家庭关系上,她母亲就反感所谓的“古典音乐”,而且不认可她对儿子的批评挫折教育;她丈夫是建筑师,曾希望子承父业,当然不理解她在孩子身上的音乐梦。在这样的家庭中就必然出现“愚者的天堂,智者的地狱”的状况,如同一个明白人在一群不明白的人中,结果会怎样呢?要么你难得糊涂一下跟大家同流合污,要么你孤标傲世形影相吊一辈子。对于她这样玩“高贵”音乐的“自我中心者”,她只能是后者。
以外行身份干着内行的事,或说圈外人干着圈内的事,这可能是她常被误解的主要原因。在音乐上,她其实是个行家,但她没有业内的任何身份、头衔,干出的事当然就易被误解,即使提出的是恰当的专业意见,也往往不会受尊重。在古典音乐界,这种歧视所造成的痛苦可能会更甚。比如她对儿子音乐教育的方式,就不被自己母亲和丈夫认同,母亲认为是“折磨”,丈夫认为她“胡说八道”。试想,如果她是个音乐教授、钢琴家,她的家人可能就不会那么看她了。事实上,在通往钢琴家的路上,她那么严酷地教育儿子是对的,不仅学院派有惯例(比如伦霍夫教授),就连她的同事都间接地承认了效果,比如,儿子首演成功后,她的同事以赞赏口吻说:“现在独奏都不害怕了。”这充分说明儿子曾经的心理素质是有问题的。对于一个动辄要面对上千人盯着,有那么音乐家配合你的场合,心理上先出了问题,那会让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这可不像科学实验,可以有上千次的试误机会,一次失误,甚至弹错一个音符,恐怕就砸了全场,毁了前程。相对于如此恐怖的后果,音乐家成才路上的那点挫折教育算得了什么呢?心理脆弱者,通过和风细雨般的谆谆教诲来得及吗?光靠“信心”是培养不了钢琴家的。外行可以不理解这一点,内行若不理解,就不可饶恕了,所以,她折断了儿子女朋友的琴弓,是愤怒,更是告诫。
她并非不关心自己的儿子。如同对一个呕心沥血之作,在儿子的艺术成就上她也想获得专业意见。所以,她去找她曾经的教授。当伦霍夫教授给她儿子正面评价时,她难得地露出了笑脸。对于儿子开始作曲,她的担心跟教授是一样的;对于儿子首演自己创作的曲目,她的看法也跟教授一样的,因为教授只是首肯了前半场,即他演奏的肖邦的曲目。在首演之后,她儿子虽然也得到了许多当面的奉承和肯定,但她是知道利害的。所以,在后台她虽承认了儿子一直以来的努力,但由于人来人往,她一直无法说完她想说的话。我想她想说的一定不是想跟儿子拉家常,一定是告诫的话,她儿子是了解自己母亲的,他在躲避,这不是个好兆头。希望他不被这暂时的小成功冲昏了脑袋,希望他再跟自己母亲联系,要是他不想再听母亲的批评,他的音乐之路走不了多远。
她为何要中途离场?她儿子为何在咖啡馆见到她时仍想躲避?她自己给出的理由是想出去透透气。事实是,她出去是买香烟了。显然,她想平息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应当是她儿子的自创曲目的主旋律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引起的,而这种东西只有他们母子俩才能明白。可以想象,这里面应当有不满、控诉和怨恨,都是针对她的,针对她平时的批评挫折教育的。既然如此,她只能离场出去透透气。然而,她毕竟是母亲,已经做过的事,该做的还得继续做,即便做个完整的“恶人”,否则,所有的辛劳都会前功尽弃。她儿子当然知道母亲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在咖啡馆再次见面时,他不敢跟母亲有过多的目光接触,这一幕的确伤人心。接下来,我想她不会再想不开了,她会珍惜她的天赋,她会开启新的生活,毕竟儿子的教育可以告一段落了,可能也只有等到他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才能回味起母亲当年的苦衷了。 (文/石板栽花 2020年6月8日星期一)
本片的时间长度只有一天,那天是女主Lara 的60岁生日。当天晚上,Lara 的儿子将举行首场个人钢琴演奏音乐会。
Lara 有钢琴天分,小时候被钢琴老师不负责任地断送了(当时老师近似于羞辱地苛责她,几十年后却说“你有天分,有天分的人从来都有,但和我有什么关系呢?”)。。Lara 放弃了弹钢琴,做着一份并不热爱的工作,结婚生子。然后非常严苛地培养同样具有钢琴天分的儿子。
对于儿子在钢琴上的成就,Lara 是矛盾的,为儿子骄傲的同时也为自己感到失落。由此,每当儿子要跨越一个高度时,她就会给予否定和打击。。她无法承受儿子的成功,因为,在她内心深处她觉得那本应是她的。
一个被压抑的被断送掉的或没有取得世俗成功的天才,会希望自己培养出比自己成功的天才吗?
看看Lara的老师和Lara自己,我很怀疑。
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德国影片,个人认为豆瓣评分偏低了。它不是在讲儿子的忘恩负义,也不是在讲退休后老龄的不知所措,它在讲述人性的复杂 —— 有时候,人在无意识中,会将内心的恶,通过某种行为表现出来,导致他人不好的结果。。在本片中,那种恶是嫉妒。
《错会半生》自评 Oh boy 就很喜欢,还是一天一事一生的结构,这部更细腻复杂些。如钢似铁的母亲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知音,而儿子于爱是不足,于理想是敬畏,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爱与了解是永不相交的车道,一面是作为母亲永恒的守护,一面是绝不让命运打垮自己的孤绝。非常喜欢结局,Lara 仍然是是温柔而不失勇敢的女性。
Oh boy 就很喜欢,还是一天一事一生的结构,这部更细腻复杂些。如钢似铁的母亲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知音,而儿子于爱是不足,于理想是敬畏,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爱与了解是永不相交的车道,一面是作为母亲永恒的守护,一面是绝不让命运打垮自己的孤绝。非常喜欢结局,Lara 仍然是是温柔而不失勇敢的女性。
维特:我作曲是因为我相信,那会比单纯演奏更能表达我自己 教授:拉娜•詹金斯,我好像有印象了,你满怀抱负,野心勃勃的,然后,你就没来上课了 教授:拉娜,你儿子很棒,比我想象的好很多,技巧纯熟,但怎么回事,他不是要表演自创曲?我记起你了拉娜,记忆犹新 维特:最糟的是被她说中了,她说的没错,只有她敢说出真相,这是很庸俗的作品,毫无新意,没人要听 维特:这对我意义重大,但这个夜晚不只属于我,我想把这场音乐会献给我母亲,她今天60岁生日,我对音乐所知的一切,都来自她的谆谆教诲,没有她,我不会有今天,妈,祝您一切顺心! 拉娜:亲爱的,维特,今晚谢谢,送我这么美好的生日礼物🎁是儿子送给母亲最棒的礼物🎁了 一个母亲的哀歌!发人深省,振聋发聩! 第八届北京德国电影节,继续德国电影之旅!《元首偷了粉红兔子》🐰《永远的瓦尔辛湖》《错会半生》《温蒂妮》《迷失的脸》《完美黑色》《日灼》
首先,对于指责电影里面角色谁对谁错的人请脱下有色眼镜再看下去我的层层梳理,谢谢。
清晨,女主就打开一扇窗,天还未亮,天色渐蓝,本是全新一天,她却要搬把椅子到窗前,还能怎样?用意明显。这是一个悲剧的故事基调符号,一个人到了要自决的地步必定是人生周遭已经毫无其它出口,那么我们探讨一下这个女人如何让自己走上了绝路的路口。
急促的公务人员敲门声,是要她为搜查邻家作证,一种对照开始展开,邻居单身老父亲要为了儿子私藏家中违禁物品而担惊受怕,还有弄乱的整面墙物品,尤其是要被恰好是公职人员的邻居检视这件家丑,这种局面的一天展开是否足够可悲的了?(伏笔之一,对照女主后面的剧情,对照女人自己的家庭人生)
女主来之前需要了一点时间,而不是蓬头垢面的穿着睡袍直接去的,她无奈的打开了一衣柜的衣服,坐在床前挑选了一件红色的大衣,等到出现在邻居家时是梳洗一番,打扮精致,头发一丝不苟的,这显出这个女人以往的态度;是清高? 是对人生是负责态度? 还是她迫不得已要急转直下这一天的开始?
邻居的邋遢儿子还问候了她的儿子怎么样,她一直在礼貌的避让着,保持距离的回答着,似乎保持着一种高傲的尊严。从检查人员要身份证后,透露了今天却是女主一个重要的节日;她的生命中重要的六十岁生日。她开始不好意思的若有所思起来什么,似乎有一件事情等她解决。
人生如果在这样重要的一天,她却为何想走上绝路?导演在层层铺垫的悲曲又将是怎样弹奏? 我们必须看她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她收到了邻居的花,她执意要拿走是一种要躲避的不自在,她取走了银行里所有的积蓄,这种反常的举动是放手一搏还是破釜沉舟?
她去买了件连衣裙,当一个女人还想打扮的时候,证明她是要重新开始的,她内心深处有某种冲动也好,或者说下了某种决定,重新开始的决定。女服务员在保持礼貌的试探性的情况下给她推荐了一件得体的却又显现魅力的,可以吸引眼球的蕾丝裙,她害羞的说是否太紧了,但豪不恭维的说六十岁的女人如她这般,这样的女人内心怀揣的尊严与追求绝不会低下。她举起香槟像是为了自己一饮而尽。
第一个伏笔是 她又去找了自己的儿子,遇到了毫不对付的前夫,两人的冷言冷语可以看出,前夫的态度决绝,这把矛头指向了她,她到底犯了什么错以至于母亲不能见到亲生的孩子?父亲为何如此保护并且十分不愿她去打扰自己的儿子。她像是一个穿着新裙子就被泼了冷水的女孩儿吃了闭门羹后逃离而去…
她不甘示弱,她跑去买了儿子演奏会的所有剩下的票,她为何又去拜访了自己的老师? 这里又一个小伏笔,导演在这里埋下了伏笔,她薄凉的对那个停下弹奏的小男孩说了一通成人式的讥讽,这似乎就在印证她变成了某个人,或者说我们都会靠近一点点我们内心怀恨的那个人,就像网路用语说;长大后,我们都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第二个伏笔来了,与她迎面而出的那个女孩儿追上了她急促的脚步,她跑到餐馆似乎是把一部分男友的气撒在了这个女人身上,她抱怨的话直挫心窝,她儿子的不自信,疏离感,正来源于这位母亲。女主憋着一口气都无处可撒,她怒不可言,再次骨子里的性格让她选择折断了那个女孩的琴弓!这也显示了她对家庭犯下的错,儿子的性格受到了她非常之大的影响,这里其实可以额外探讨一下母亲在成长期对儿子的性格或者说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影响,这点多显现在成年以后得择偶上以及对待女性的方式。
她又匆匆的买了蛋糕,走在了满是萧瑟落叶的路上,她饶了个小圈证明她改变了去路的方向,又再次遇到好心得邻居司机,她并不关心这位邻居对她三番五次的好意,她冷漠的让他调大广播音乐,外人自然不会知道如此幸运的女主为何如此这般自作自受,这样打比方说;白天不懂夜的黑。
她来到了儿子的外婆家,自己的母亲家,可是母亲张口就是赶客的话,然后又是一杯冷水浇下,她买的蛋糕糟糕透了,自己已经做了,女主吃了一块儿,但是却是伴随着母亲的阴阳怪气的埋怨,甚至点露女主像是她父亲一样不讨人喜欢,一个巴掌是这个本应该成年自重的女人最好的表态!不明智的父母永远不懂语言上的刺痛远远大于这一巴掌的响亮!(这个伏笔埋下了女主为何人生沦落于此的关键之一,童年的不理解与毫不关心)
她转身逃离到楼上,看起来了儿子的手稿,不巧被回来的儿子发现,坐在花园里可以看出儿子对她的防备之重,她尴尬的俯身拍去儿子身上的灰尘,但儿子架着胳膊裹紧了大衣的姿态表现出对她的厌恶感。俩人寒暄过后,儿子似乎给了这个女人一个机会,询问她手稿的曲子怎么样?她客套之后却没忍住,一针见血的评价了曲子的弱点。这让儿子几近崩溃,楼上的老母亲看在眼里。(导演似乎这里在对比两代母亲的形象,老母亲帮儿子洗内裤,慈祥宽带,而她却刻薄冷漠,毫不理解儿子,毫不鼓励)但是这反而是一种讽刺,她的母亲刻薄的对她正如她如此刻薄的对待自己的儿子,仿佛遗传病一样,但是隔代亲却显得女主是个不负责的母亲。但我想说,谁又去理解了女主的内心苦痛,女主缺失的关怀与理解正是她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缺失教育,再加上她作为天才不懂钝才得痛(此时此刻她还是不愿接受儿子是普通人的现实),这种双重打击让她无法成为一个俗世上的好母亲。
故事到这里,我想我已经通过这几个伏笔梳理出女主的人生痛点,亲人的众叛亲离的惨状完全不是她一手造成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在渐渐浮现。可是这都是表面现象,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被导演给剥离开来,重头戏在演奏会上。
她重新去见了自己的老师,恳请他来到自己的儿子演奏会一探究竟,她还在希望什么?难道不相信自己的直觉,希望自己当面否定打击自己的老师给以一个隔代的肯定?她自嘲般的说老师是自己儿子的间接老师,念念不忘当年老师的讥讽,刻骨铭心的一段话原来截然改变了女主的一生。。。
俗语有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看评论区有人指责女主,说她咎由自取,说她不理解老师的用意,甚至还有辱骂钢琴老师的。我想说你们这些人首先没有客观的去看待角色,更没有全面的把角色的影响掺合在一起。你要回顾前面我说的几个伏笔,综合而成来看;首先她当年还是个孩子,一个极其要强,抱负极重,非常可能有个非常像她现在一样甚至更甚,对她期望极高的父亲,在这样的重重 重压之下!老师的这一番话简直是致命一击,没错,女主是天才,可是断送在她的意志力薄弱上,断送在她的成长环境里。老师的教导方式有错,错在只以为女主和别的孩子一样懒散,当年可能也是想刺激女主一下,但他殊不知女主背后的成长环境,尤其是还有一个不理解也不爱她的母亲(前面伏笔没说明白,台词里透露的很明显她母亲讨厌她父亲,并且觉得她和她父亲一样从而可知)。没有一丝鼓励的她需要的不再是冷言冷语的刺激…… 这不仅造就了如今的她,也就是说她把在父母与老师影响下的成长中所受的伤害集于一身并且放大施加给了她的丈夫与儿子,这导致了人过中年婚姻破裂,儿子叛离的最终局面。
受害者成为了施暴者,可以用俗语新说一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原生家庭的痛似乎存在了某种后天的遗传性。如果在看的读者深受其害,想阻止只能自己直面其痛苦的根源,然后自己治愈,正如下面电影发生的故事,不过女主不是直面,而是偶然。
演奏会开始了,这一天不顺处处碰壁的遭遇让自以为想改头换面,焕然一新的女主厌恶到极点,她换下来新买的礼服裙,扔进了垃圾桶里,就像她本来应该精彩绝伦的人生一样,同时埋没在了她那件精致得体但俗套的红色呢大衣下。这时卫生间遇到一个女人夸了一句她的大衣好看,这真是一句绝妙的讽刺,这是导演埋下的不显眼的伏笔,外人对她最恰当直接的点评,那件外套就如她的生活精准体面但掩埋本性,可是那件礼裙才是她自己!
她还是去到了现场,像是一个为了自己儿子肺腑之言的好母亲那样,她担忧之中,给陌生人发了票,开心自己老师的到来,偷偷的跟去前夫到了儿子的身边,偷听谈话,前夫在努力无奈的扮演着一个好父亲的角色,可那个类比让观众看到母子连心,儿子性格上如此像她强势的一面,却也活在了她留下的阴影里面。只是女主没有明白自己的儿子已经拼尽全力的在取悦她,走上了可能自己都情不愿,心不甘的人生道路,却没有天赋的已命中注定。
果然,演奏会一开始,一旁的老师连连吐槽早已剧透结局,没有天赋就是没有,但是一句技巧性的夸赞也表明儿子为母亲尽了全部的努力。结束表演,儿子始终没有吐露怨言,他的结束语还是表达这场演奏会为母亲的生日礼物,对女主像是报复却又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真情告白。
可是转到女主的视角,这个女人为何一开始就奔门而逃,作为普通人的观众都觉得这个女人真是该死!这样的薄情寡义,可是谁又理解,这是对女主一生的惩罚,这是一种煎熬,这是一种折磨!一种展示失败的宣告。女主能做的就仅是在门缝里看到儿子的真情独白罢了,也算一种欣慰,然后茫然的矗立在散场人潮中不敢相信这一切的落幕。
在一群不懂行的外人连连称赞与祝福中,唯有他的老师依然比她更薄凉的在发表骨感的意见,女主明白一切,我猜她本想放下了,去后台找了儿子祝贺,想和儿子沟通解开彼此的心结,但是一个个陌生人的热情点评让她又本性难改。正如印证了前面女主说的话她讨厌一些人只是在捧儿子的臭脚,儿子却喜欢沉浸在里面,但她却不思考为何儿子这样,因为本应该最想得到的母亲的夸赞却迟迟不来。
最后,休息室的门紧紧一闭,也是暗喻了儿子的心门始终无法对他的母亲女主打开,可悲的女主像是被关在幸福的门外,门后是丈夫与新婚妻子,还有亲生儿子的一家欢聚……
在对面的酒馆,我们熟知一切的女主淡漠的和一群三教九流坐在一起,在一群人的荒唐中,竟然引出了老师对当年的解释,原来是好心会错意。女主却又在人生结局面前痛遭一击,一切的根源竟然是女主自己的决定导致的?当她毅然决然的消失,再到选择结婚生子直到面临如今的局面,一切的一切都是当年女主一时的念头,但这一念头背后的根源力量深重而长远。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儿子在另一桌喧闹中和女主在厕所如同陌生人般插肩而过。这是女主的报应,她的确犯下的错,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回到家中,女主又打开了那扇窗户,窗外已然暮色苍茫,一转眼女主颓然在沙发上,又继续麻木的吃了儿子送的礼品篮,为什么导演没有选择让女主夺窗而出呢?我认为这不现实也不符合电影一开始的基调,女主本来就只有两个选择,不是沉默中的死亡就是沉默中的爆发,从意外打破了她第一个选择后,这一天一连串的事件就是在逐一连连引爆着她爆发。
她拿起了一瓶香槟假模假样地作为去对她有爱慕邻居家的礼物,再然后默然的走到了早上她看到那架钢琴旁,坐下慷慨激昂的终于爆发了,弹奏了她内心的愤恨所给予的力量源泉的一曲……
一首女人的悲愤谱曲,悲剧却绝不是一人所为,悲剧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女主人生参与者们铸成的,一个原生家庭下所带来的可怕的,后世显现的问题所在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人是无辜的,也没有人不是受害者,即使是她那可怜卑微顺从的儿子,没有反抗也没有自我斗争,原生家庭的错误还在继续着,正如女主后面的每一天都将尝受家庭和她自己所带来的失败滋味。
PS;愿每个孩子都能生养在合适自己的家庭,即使不能,或许这就是上天的旨意,我们带着原生家庭下的罪与罚出生,或许这就是斗争,并且寻找自己存在于世终其一生的所在。
此篇文章有所修改,原先写的太片面而且太注重女主视角看问题,现已修改,并且联系最近杨丽萍评论事件给我的影响加以修改的。2020 6.9
/LFF P&I/ 不完美母亲的一日,她心中有太多的感情却无处宣泄。可能看到的只是电影创作,想到的却会是自己的原生家庭。汤姆希林好好看啊...(感叹)
我也不知道自己一直在等待什么,但最终并没有等到。
4.5/5 叙事和摄影太喜欢了!
電影有滿滿的文化質感,然而彷徨落寞的氣氛卻又溢於言表。
天赋若不善加利用又有何用,自个有无天赋没点数麽,切莫迷信专家,多希望有个严母,钢琴教师前传,小天使妈宝着实惹人心疼,
文学肖像,如果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必定十分精彩,作为长片电影,反而缺乏了一些更丰富的东西,女演员要负担将60年的主要矛盾融入到一天之中,很难演,但绝不是这样的挂脸表演,这个境遇和《贤妻》有点类似,格伦克洛斯的完成度就非常之高,而本作女演员我认为“挂脸”的表演太多,几乎每个人甚至路人都可以看出她有心事,但无人关心。最后弹钢琴来解决问题值得学习,这种意义很积极,比自杀要好得多,而那段感情非常的适合,一般女性题材年纪越大最后的这个高潮就越丧或者很平,因为人生是向低走的,不会有《花与爱丽丝》里苍井优那段芭蕾舞了,当然有《山河故人》那种快要脱离剧本的赵涛之舞,而这里的音乐演奏恰如其分。
Oh boy 就很喜欢,还是一天一事一生的结构,这部更细腻复杂些。如钢似铁的母亲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知音,而儿子于爱是不足,于理想是敬畏,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爱与了解是永不相交的车道,一面是作为母亲永恒的守护,一面是绝不让命运打垮自己的孤绝。非常喜欢结局,Lara 仍然是是温柔而不失勇敢的女性。
微表情演技无可指摘,电影略沉闷。从头至尾观众视线下的女主角茕茕孑立,拉腊对家人的刻薄折磨,和对周边人拒人千里的冷漠气场,与她内心失去的人生呈对立的煎熬。电影追踪她一天的际遇来说明其中的缘由,这样的叙事技法很成熟,由个体情绪衍生到社会现象,博取观众对女性为家庭失去人生的思索,是同情还是不以为然。我觉得天朝妇女是更能理解拉腊的心绪。
精致的无聊。
9/10 她的一天以想要放弃开始,四处奔走想送完儿子独奏音乐会的票。自小被严苛的钢琴老师断送了未来,可是老师说“我的意见有什么重要的呢”,她也对儿子的天份充满怀疑,施以“gentle pressure”。原生家庭,母子关系。以悲剧想要造就悲剧,对所有人以刻薄,造就了生日聚会上来的都是一群无关的人,除了老师。而儿子在另一桌庆贺演出顺利。最后母子路过而面对彼此时,很有隐喻。剧终她终于开始狂猛的弹奏,整部电影的压力和憋屈终于在这一刻释放,几十年的自我怀疑、自我放弃、到醒悟、到后悔莫及被耽误的一生、或者也许也有对自我的重新发现…… 感同身受。理解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多大、无论是自信还是不安。望子成龙的背后是遗憾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抱负。强大的剧本、导演、表演,音乐棒。震撼。08/01/2019
用主人公一天的经历回顾了主人公的大半生,而「回顾」又是在当下进行的,很妙!平静表象下翻涌的情绪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呈现的,太有力度了。
音乐7 画面7 导演7 故事7 表演8 印象7 平均7.1/10 这生日过得... 尝尽苦涩,孤独还不是最伤人的,而是来自于他人/亲人毫无真情的反馈(或者说不是自己想要的反馈)。性格使然:喜欢自己的看不上,自己喜欢的却又因他们口中的“压迫”纷纷离去。当最后得知是她自己亲手断送自己的钢琴生涯时,从小到大说服自己的谎言全部戳破,她所给予别人的期望全都不重要了,只剩下对自己的怜惜。这种养成的性格,很难转变,除非遇到非常包容的另一半,同时又发挥指引变得越来越好。否则绝大多数只是出了一个泥潭,又入另一个沼泽。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活到活明白的那一天吧,或早或晚。
剧情的设计感比较强,对人性的描摹欠缺了一点想象力吧。(3.5星)
是警员对讲里的苍老女人,店员奉承时的全场焦点,邻座听闻幸会的钢琴家母亲,也是全家避之不及的多余之人。她像待撕的标签,滞售的门票,折断的琴弓。是在抚摸男孩手掌时被偷走了才华,还是在教授言语打击里被弄丢了天赋,是在厕所门口与儿子错身时交换了命运,还是注定拥有像墙面缺失了钢琴般的人生。
m21277:影像构图和色彩很赞,孤独需要一个出口!挺庆幸还有一个老爷子伴左右。多一星给她的孤独感。
很精彩的家庭小品,对望子成龙式苛刻教育的深度刻画。/这片子都能扯上女权的我服了,女主放弃钢琴和对自己小孩的苛求只是因为自己的懦弱和不自信,跟性别有什么关系?换成父亲和女儿岂不是“父权对女性从小到大的压迫”?是不是改成无脸无性繁殖的外星人才满意?
同样议题,这部是show《秋日奏鸣曲》是tell …和《Oh Boy》的思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精炼有趣的人物画像,写得好妙,是用台词和场景展示人物而不是交代信息的典范,且对母子二人的共情均安排了变化。希林演出了很微妙的平衡,说话时清涩温柔但有种触摸不到的疏离感,周到下面埋了很多躲藏和伤口,好像此时笑多一秒迈近一步就会痛到消失...看时大气也不敢出,为两个人都伤感…当妈的真是心累,是不是老了以后就在跟自己的儿子谈恋爱…?! 后来懂了教授和妈妈的过往就明白教室里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听话,最大的抗议就是盯着她… 那段写出女主个性,写出现在和过去,也隐喻了教授和儿子的个性,实在太妙。配乐被我抓到也是BWV 974 Adagio! 太适合配女主孤独行街了!(听到小天使说话一秒回到两个夏天前…
六十岁的退休女性用一记钢琴弹奏回应了自己的一生,在最后一幕高潮之前,都让人以为这是一个普通中产家庭修补亲情裂痕的片子,非常典型的德国气质电影,冷峻、克制。或许只有当一个人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其潜力和才华才会迸发出来,不会付诸东流。【德国电影节·百老汇东方新天地】
“Lara”译成“劳拉”可能更好吧?如果一个人在很多年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意识到自己人生的失败,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人生?如果当你意识到这些问题时已经60岁了,你会怎么办?轻信导师的话失去了做钢琴家的机会,因为刻薄没有朋友,亲人疏远,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不待见自己,自己的儿子都不喜欢自己,原本高傲的她最后只剩下孤独。到底要不要在60岁生日这天结束自己的生命?导演并不只是想要抨击这个角色,除此之外恐怕还有一丝同情,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导致她人生悲剧的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问题。在如同宣泄一般的琴声结束后,认识到自己可悲的人生该如何继续。
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