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喜剧班

综艺大陆2021

主演:陈佩斯

导演:董晓峰

剧照

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1 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2 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3 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4 金牌喜剧班 剧照 NO.5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7

详细剧情

  该节目首度聚焦喜剧幕后,独辟蹊径打造国内首档喜剧传承类综艺,真人秀和舞台竞演相结合,深度挖掘喜剧背后的故事,展现喜剧大师培养传承人的全过程,以匠心制作呈现喜剧综艺新面貌。

长篇影评

1 ) 从一期节目看浮躁社会

先说评分,三位评委,陈佩斯我给5分,英达3分,郭德纲1分;节目整体3分。

很少看这类节目,但对陈、英、郭三位的作品看过无数次,也是冲着陈佩斯看这节目的。

很多人说陈佩斯的点评最真诚、最严格。

这话对,但不全对。其实三个人都很真诚,只是水平不一样。陈佩斯挑出来的那些毛病,郭德纲未必看得出来,甚至他本人就有那些毛病。郭德纲在相声上确有造诣,但对其他喜剧形式的表演,他或许不及格(看看他演的电影和陈佩斯、范伟甚至于谦演的影视作品,就知道差距了)。至于英达,最有名作品《我爱我家》,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演员(文兴宇和宋丹丹两位大神)和剧本(梁左这位大神),他作为导演的作用倒在其次。不然的话,《东北一家人》、《候车室的故事》同样是他导的,但缺了文兴宇和宋丹丹,现在还有谁看?而《我爱我家》仍然百看不厌,属于教科书级别的情景喜剧。所以英达至少在表演(而非导演)上和郭德纲不是一个档次,和陈佩斯就差得更远。

陈佩斯的点评,是真正从作品出发、从演员出发,是按照精品的标准来提要求的。有人说他要求太严了,现在都是流量为王、吸金为王,谁还管作品本身?

这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要是这样,大家干脆都学李佳琦和薇娅直播带货算了,何必演喜剧(没有任何贬低直播带货的意思)?现在有几个喜剧演员吸金能力比得上李佳琦和薇娅?郭德纲也不行。

所以,评价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作品,都不能只看流量和吸金能力,必须回到行业和作品本身。

一个好的作品,必须是让人有回味的,而不是当时热闹一下完事。就像流行歌曲和经典老歌的区别,前者可以流行,但不能流传。

流行和流传,原本是合二为一的。但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特征是赢家通吃,可以让人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不在乎能否长久流传。这就是“流量为王”的根本逻辑。

这个逻辑,不仅体现在演艺界,可以说无处不在。

当年,史玉柱的脑白金大卖特卖,靠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但现在还有多少人买脑白金呢?史玉柱靠的就是信息技术(铺天盖地投放广告)一夜暴富,反正中国人多市场大,有百分之一的人买一次脑白金,就足以让他成为富豪。从个人财富讲,史玉柱当然算有钱人;但要论产品本身,脑白金根本拿不出手,不要说比不了可口可乐,连娃哈哈也比不了。

说回节目本身。是选择一夜成名,还是慢工出细活,这就是那些参赛演员和陈佩斯的差距。甚至也是郭德纲和陈佩斯的差距,郭德纲名气大、吸金能力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马三立、侯宝林、马季、姜昆等人都有代表作,郭德纲有吗?抛开传闻中姜昆和郭德纲的不和(并无确凿证据表明姜昆打压郭德纲)不论,单论作品本身,郭德纲确实比不上姜昆。

想走流量为王、一夜成名的道路,是演员的个人权利,旁人无权干涉。但陈佩斯从专业角度点评,同样完全正确,丝毫不存在什么“太严格”的问题。

史玉柱那套抖机灵的战术,只能像割韭菜一样靠国内市场成就其个人财富(脑白金有多少回头客?说白了就是一人上一次当)。但要走出国门,去国际上竞争,脑白金根本拿不出手。所以才需要工匠精神,这是我们最欠缺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见过很多资质非常优秀的学生(高考成绩640分以上)想走捷径、挖空心思钻营、把学校的制度漏洞用到极致,而不是踏踏实实坐下来读书。但速成的、追热点的科研成果,即便能为个人带来一时名利,终究无法在学术上有大的突破,也就无法对学术有所贡献。大学,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也很难独善其身。但是,即便99%的人都去走捷径(这是个人权利),作为教师也应该替社会发掘、培养和守护那1%甘坐冷板凳的人。

所以我非常理解陈佩斯的点评,也非常理解他面对大环境的无奈和失落。

2 ) 选手实力榜

选手实力榜

PS:实力不是表现 但主要依据为在《金牌喜剧班》展现的实力

另外创作能力单独作榜了 不包括在内(编剧能力榜后面发附录)

也就是说 此榜主要是表演向实力

排名分先后

暂时是根据前三轮情况 若第四轮之后有需要 再调整

--------------------------------------

先说下第三轮比赛前 选手内投榜(出场顺序表)

这可以说是个人气榜 人气一定程度反映了实力

(后面是挑战者 *号为晋级选手)

*盛伟--------------------汪东城

毛巾布偶组--------------*张瑞雪

*何欢蒋诗萌--------------张聿、霍星辰(逆挑战,被选择)

*海宝海银----------------陈嘉男

曹扬--------------------*许健李圆圆

*吴南言王志博-------------王冰冰(逆挑战,被选择)

韩云云-------------------*董建春李丁

喳喳---------------------*刘思维、许慧强

*谈元曹阳阳---------------(陈大愚??)

PS:谈元曹阳阳出场顺序,可能在韩云云之前,

甚至吴南言王志博之前

--------------------------------------

大魔王:

盛伟 许健

大魔王天下无敌啊啊

想了想 暂时还是把三票大魔王列在前面

虽然三票大魔王助攻“使相大魔王”(第一编剧长颈鹿)

成就的“许了蹦的江湖传说”过于惊艳

但总体来说 还是三票大魔王展现出的包含小品 独角戏在内的综合实力更全面

独角戏必须加分 虽然带许了蹦青铜上王者难度也高 咳咳

顺便三票大魔王人气榜第一

--------------------------------------

小魔王:

蒋诗萌 王冰冰 曹阳阳 谈元

小魔王表示喜剧功力或者表现力 统治力 或者稳定性等方面

相比大魔王起码还有一项的不足

蒋诗萌作为大魔王之下第一人 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吧

稳定性还是稍微差点 统治力也没到大魔王级别

顺便人气榜第三

后三位 专业技巧有余 功底扎实 经验等也没啥问题

但作为典型喜剧演员 还是有所欠缺

--------------------------------------

一品强:

吴南言 王志博

一品高手分强弱,主要是同档(一品为一个档次)之内分个层次,

同档差距其实没那么大

人气榜第六的两位炸场小王子,第一轮有些用力过猛,

后面越来越好,第三轮更表现出了

“炸场小王子是如何炸场的”典型案例

逗哏的虽然有时节奏带的有点乱 不过说学唱俱佳

捧哏的有点憨憨的 甚至还有点“狗气”能逗

气质有互补 强气与弱气 哈哈 哦 还是大高个与小矮个组合

这对搭档不错

--------------------------------------

一品弱:

李静宇 张瑞雪 曹扬

第二轮就被淘汰的李静宇,虽然不如蒋诗萌,

但也是个实力派了,第一轮演的女特工真心不错

第二轮的胖贵妃也算小出彩吧

可是谁让碰上了第二轮那个不可战胜的

《办公室爱情故事》(何欢、蒋诗萌、陈嘉男)

张瑞雪初看不大起眼,但几轮下来,表现得自然稳健

发挥稳定,基本功扎实,舞台感觉也不错,

在所有选手里,属于比较成熟的“老演员”

人气榜第5的曹扬也可惜了 三轮表现都不错

很难想象这是个非专业演员

第三轮道具出错 还有急智表现

嗯 第一轮和第三轮 剧本有问题 但他的表演没问题

--------------------------------------

二品强:

陈印泉 陈嘉男 海银 喳喳 何欢 韩云云 李丁 海宝

这层人好多,可能这才是选手们的“主流实力”吧

陈印泉特色鲜明,但特色也可能把限制了戏路

相声演员演小品,却未能展示出盛伟式的全面性与控场力

陈嘉男和喳喳一个问题

配角演主角,演着演着,自觉不自觉的当成配角来演了

所演的角色,也似乎“自然而然的”配角化了

看他们的表演,总是想起了陈佩斯的《主角与配角》

以及陈佩斯最后的那句“我是主角啊!”

相对而言,陈嘉男比高开低走的喳喳好一点

海宝海银 是人气榜第4

可能是争议比较大的一组选手,但实力经验还是有的

整体上 海银强于海宝,

海银第一轮老太太,第三轮模仿的高秀敏 都还可以吧

何欢和李丁 可能都是属于

创作能力强于表演能力的选手

不过何欢在几轮里的进步还是可以的

先前也是比较有经验的选手,实力和基本功也不差

颜值担当韩云云

实力经验舞台感觉等 都可以说是肉眼可见吧

但总感觉差了些什么 参赛时 也说:

“希望导师能找出我的不可替代性”

可能缺的是陈印泉喳喳式的特色?

反正不能总拿颜值当第一标签吧

郭德纲:李丁是个比较有灵气的选手。

比较有争议的选手,不过感觉李丁问题不大

表演和模仿等 都是见功力的

至于节奏问题,个人一直认为

相声节奏乱,首先是剧本和逗哏的锅

李丁是捧哏。

--------------------------------------

二品中:

董建春 大兵 刘思维 许慧强 张聿

好了,上面李丁那个相声节奏乱,背锅的来了

郭德纲:“作为一个逗哏,建春你没能让我记住你。”

基本的实力经验基本功之类还是有的,

但作为一个逗哏,没明显特色,反而有点控不住节奏,

杯具哈

大兵怎么说呢,弱版曹扬?

但“喜剧特质”没曹扬凸显啊,

可能气质也是吧,

反正大兵没曹扬更适合做“喜剧人”

虽然这俩都是专业主持人

刘思维许慧强这对选手吧,

底子形象还行,但感觉上限不高,也没明显特色

中下实力的代表吧

张聿霍星辰也是高开低走的一对

郭德纲一直嘀咕,这对徒孙还不如老实说相声

年轻嘛,可能他们是除了毛巾布偶组之外,

最年轻的,陈嘉男跟他们差不多或者大个一两岁吧

底子有,灵气有,但需要打磨和积淀

--------------------------------------

二品弱:

霍星辰 臧洪娜

书接上回

张聿霍星辰上面说了些,

霍星辰模仿和唱功不如张聿

不过形象可能更好点?

顺便,据说霍星辰被淘汰后 考研成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陈佩斯:“臧洪娜的这对眸子,看人比较准”

除此之外,实力比较一般吧

--------------------------------------

三品强:

大东

三品弱:

李圆圆

这两位捏,咋说呢

形象有特色,进步比较明显

以后有实力了,可能会成为比较有特色的喜剧人吧

--------------------------------------

未入榜:

毛巾布偶组: 木偶技术应该没问题 顺便人气榜第2

李颖 天赐 金铭等: 作品被删的差不多了

**********************************************************

附录:选手编剧能力排行榜

ps:创作能力:编剧能力为主 导演能力为次,好作品额外加分

--------------------------------------

绝品:盛伟(长颈鹿)

担任第一编剧的有

第一轮的《天津大哥》(盛伟)

《恋爱男女》(许健 李圆圆相声)

《两个我》(陈嘉男小品)

第三轮的《哪吒闹海》(许健、李圆圆)

还是《疯狂直播》(张聿 霍星辰)的第一编剧兼第一导演

另外

第一轮《一改成名》(吴南言王志博的脚踹王萨摩)的第三编剧

第三轮《断片》(盛伟)的第二编剧

《煮酒论英雄》(张聿、霍星辰)的第二编剧兼第二导演

太可怕了

--------------------------------------

妙品:李丁

李丁是

第二轮跟毛巾布偶组 合作的《毛巾的事》

及第三轮毛巾布偶组《佳偶天成》

唯一的编剧和导演

另外

其第一轮作品《记住我》

和第三轮作品《游湖借伞》的第二编剧

--------------------------------------

一品:何欢

何欢是其第二轮作品《办公室爱情故事》

及第三轮作品《回家记》

的第一编剧兼第一导演

尤其是第二轮作品质量高 额外加分

--------------------------------------

二品:吴南言 陈印泉 董建春

吴南言是其第一轮作品《一改成名》(脚踹王萨摩)

及第三轮作品《一改成名2.0》的第一编剧

陈印泉前两轮演的作品

《分享大会》和《只有你知道》

他都是第一编剧

董建春是其第一轮作品《记住我》

和第三轮作品《游湖借伞》的第一编剧

--------------------------------------

三品:王志博

王志博是其第一轮作品《一改成名》(脚踹王萨摩)

及第三轮作品《一改成名2.0》的第二编剧

--------------------------------------

四品:张聿

张聿是其第一轮作品《疯狂直播》的第二编剧

--------------------------------------

创作能力一共上榜8个人

除了何欢外 剩下7个全是相声圈的

创作能力真心还是相声演员平均水平高

3 ) 快看完了,总体来说觉得高开低走

快看完了,总体来说高开低走,没预期的那么好,几个槽点: 1.节目“内定“设定太生硬,给人强烈的“黑幕”感。汪东城就一特邀嘉宾身份,被节目邀请来涨“人气”,但无论是出场表演还是看似合理的结业方式都太刻意了。 2.剧本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不错的演员拿的许多“烂”剧本,难有发挥空间。许多剧本情节逻辑根本经不起推敲,也不可乐,结构也存在明显问题,感觉就是赶时间硬“凑”出来的;俗套的老梗翻来覆去的用,看了一遍又一遍只让人味同嚼蜡,忍不住快进… 3.许多节目被后期剪的稀碎,时长控制可以理解但要么直接掐了随便提一下带过都好。后期剪辑视角转化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表现因此看不到,比如二人对话或许两人的行为肢体语言是亮点,你这是突然特写人脸上去了,这叫啥? 4.这广告植入是要每个节目都要带才行啊?不无聊吗,谁不知道你郎牌特蛆啊…

4 ) 一场专业的喜剧大赛,让观众知道,你们所爱的陈佩斯老师没有辜负你们的期许!

最想说的莫过于陈佩斯老师,无论是从自己的艺术造诣还是挑选学员的角度及培养学员的精神都是大师级别的。就是儿子目前没有太多作品有些失望。

陈老师突然从荧幕上消失,众说纷纭,但究竟是因为央视侵权还是陈老师矫情,今天不得而知。当中国喜剧要走下坡路的时候,陈老师出山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优秀演员拜师陈老师门下,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笑声。

初始陈老师是《吃面》,《演员》中的陈小二,一直以为陈老师如陈小二一般仅仅是个搞笑的喜剧演员,当然,那个时候甚至一度觉得陈佩斯小品能上春晚的舞台,和他的父亲陈强老先生有关。时过境迁,经过岁月的沉淀才知道什么是年少无知。

如今,小品,喜剧人太多了,但真正让人记得住的太少了,本以为是现在的媒体发达了,是现在的喜剧人多了,但回头看看《吃面》,《主角与配角》等等陈老师的作品,才知道,真正记不住不是因为时代,而是因为演员本身没有经典之作。

陈老师从演电影开始就自己给自己加戏,如主角与配角里的一句经典台词:你这个模样,你这个做派,那是千百年才出一个的,什么小偷小摸,地痞流氓,不法商贩。都不用演,往那一站。

真的很怀念年轻的陈老师,也确实欠陈老师N张舞台剧的门票啊。

说了半天,回到《金牌喜剧班》。

今天看完英达老师学院的毕业演出,算是所有老师的学院都演出完毕了。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觉,我个人的感觉:

差距很大

郭德纲的学员,演出属于垫底水平,且演员没有太大的提高;

英达老师的学员,喳喳的表演紧凑有内容,其他的没有把观众吸引住;

陈老师的学员,作品恨不错,第一部其实还算不错,重要的是将京剧的活和喜剧的元素结合,剧情安排的也很不错,不过包袱确实少,其他的作品剧情安排上还是很到位,但笑料没有英达老师门下的喳喳那么搞笑是真的,不过何欢办公室的那个作品还是很不错。

要论笑料,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英达老师门下喳喳的表演。

但笑过后,仔细看看,陈老师门下的学员,在新作品中,确实别于往常作品,有很大的一个提升,整个喜剧看下来有剧情,有笑料,让你能一直看下去,这就是大师带出来的。

反观郭德纲的学员,本质上没有太多提升,更确切的讲,没有实质的内容。

而英达老师的学员,演出和郭德纲学员的演出一样,没有真正本质的提升。剧情依旧是乱套,可能主要培养喳喳了。

在这场赛事中,其实郭德纲和英达老师与陈老师完全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郭德纲是民间艺人出身,又是说相声的,而相声确实难,通过语言来进行场景塑造,嘴皮子功夫厉害的不得了,且更重要的是“落地”,讲的是hold住场,与观众互动,且不能让观众拿住,这是一个演员最难得的功夫,俗称“不要脸,豁出去”。

英达老师拍场景剧祖师爷,算是一个很厉害的导演,导演的功底绝对是一流的,不做过多评价。

陈老师是真正喜剧出身,小品加话剧,这是一个高要求和高水准的演出,没有暂停和回放,必须一步到位,且当中发生了演出事故要及时的更正,力求观众没有察觉。

从这个角度看,郭德纲和英达老师在排练剧目上,与陈老师确实达不到一个层级。

5 ) 期待了很多年终于盼来了陈佩斯

暂时是3星。

———第一集———

三星给神一样的导师——最喜欢陈佩斯,神隐多年的小品大师,这一天我等了太久,看见他我哭了;英达次之,喜剧界的王者,童年的《我爱我家》是神作,我没想到他能上节目;郭老师太熟悉了就算了,这些年他上了太多节目我对他已经是左手摸右手的感觉了,他应该说是目前在线的咖高资深相声界大佬,是节目必备的顺应时代潮流的商业性中和剂。

二星扣谜一样的作品。原因和陈佩斯老师说的一样。而且我真的看够了煽情了,我觉得贾玲上来做选手可能要落榜,喜剧应该让人笑还是哭现在是个问题,喜剧不喜,假装让你笑其实让你哭,都是为了哭才去看一个喜剧那喜剧还能叫喜剧吗?煽多了都搞得好像煽情才叫有深度一样,道德绑架很无聊。

没有弹幕很烦,央视空瓶太严重。真吐艳。

学员当然要站队学员,说老师严格而不是说作品不好,毕竟你自己说完别人的作品肤浅之后又能贡献什么好作品呢,所以在尊严和艺术信仰面前还是选择尊严吧,不要搞坏同行关系(《天赐的声音》vava被丁太升批评后嘻哈人抱团同理)。

郭德纲和稀泥没啥毛病,有人唱黑脸就要有人唱白脸鼓励人是传统艺能,只要选择的时候中肯就好了。

一个建议,喜剧界北方人太多了,南方人太少,北方梗南方人也听不太懂,南北方很多习惯也不太一样。心疼汪东城坐在里面,很尴尬。其实可以试试地方代表队同台竞技,由专业导师评选,实现南北喜剧文化交流。

———第二集———

新派相声终于有点意思了,不过还是欠点儿打磨。其他的剧本我就不太能get到,表演就无感。

———第三集———

这两集我都没有太喜欢的,就是觉得这几集都很平,看完下来没有印象很深的,也没有让我发笑的,主要还是剧本太弱了,哪怕表演过关,剧情有高潮,最后难免还是回归平庸。偷文件的剧本和表演都能打6分,但是我觉得设定上有点弱了说服不了我。也可能我自己的问题,我没进去内个剧情。其他节目就不行。我想起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讽刺类的东西,喜欢到我周围的小伙伴也都知道我喜欢这一类的题材,用现在长大之后的话说其实就是这类题材都言之有物,不浪费别人的时间。很感谢陈老师在我还是个无知小儿的时候就拉高了我的审美上限,整个节目只有陈老师最好看。

———第四集———

选手也开始正经评价同行作品了?吃饺子我怎么没觉得深度,是我审美不行了吗?我最喜欢木偶戏。

节目组很懂啊,不管是站还是坐陈佩斯老师一直C位。

英达老挖苦郭德纲干什么,虽然我也觉得郭德纲比起另两位商业了点浅薄了点,确实郭德纲资历不如他和陈佩斯,但是郭德纲开的玩笑都没有过分玩笑,英达的玩笑就让人误会。论情商,给人台阶,cue流程,这节目没有郭德纲我看还真不行。

———第五集———

郭德纲组内。最后个小品不算是无病呻吟,相声前半段有点无聊。

———第六集———

陈佩斯组内。这节目里有能正确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的吗?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形成对实践的总结才可以去指导实践,给实践分类。你要明白观众为什么笑,为什么不笑。什么笑点高级,什么笑点就low。创意需要灵感,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作品,但内核都是可以归类的。我觉得这些人真的不珍惜学习的机会,陈老师辛苦。我推荐金靖上节目。第一个作品紧凑度有了立意稍弱,第二个太强了,节奏、本子、表演。郭德纲其实也是有审美的,但是他和市场妥协了。第三个题材很好,给现场选手拓宽了一下题材范围。

陈佩斯老师是真的来教课的,非常实在,倾囊相授。毕竟现在国内喜剧可以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这个时候陈佩斯老师出来是因为有责任感在的。他说过他希望自己被遗忘,因为这说明后面还有好的喜剧作品。但就是因为没有好的作品,大家都太怀念他了,所以他不得不出山了。他是为了中国喜剧的传承才出来的。

———第七集———

英达组内。对课堂剪的不多,可能是没有啥子。

———第八集———

小毛巾挺有创意,设计上再完善点就好了,这个剧情我就只能理解为闹鬼。醋内个故事和节奏都行,就是要再压缩一下。女演员说话有点闷?

对英达失望。郭老师我之前也知道他水平也就那样,他教不了什么我也能理解,但好歹人在节目里还发挥了一个主持人的作用,能cue流程,能给尴尬的学员一个台阶下——虽然是用开玩笑和稀泥的方式,郭德纲老师无疑是这几个老师里面最接地气、最好相处的。英达我没想到能拍出《我爱我家》的人对学员的作品居然毫无帮助,指导了些什么登西?大兵淘汰不可惜吗,剧本什么登西?又演了个什么登西啊?汪东城就是凑数的,我感觉他在里面也很尴尬,找个机会送人头就溜了,太难了啊!英达组都太奇怪了!他好像就是来完成zz任务的!

经过陈老师调过的作品虽然还是避免不了冗长,但好歹从剧情琐碎立意全无变成了节奏紧凑立意不高了——我原以为陈老师能给提供剧本呢,结果还是学生创作。陈老师真的是来下决心授人以渔的啊。

现在在我心里郭老师已经后来居上了。当然从水平来讲,他们都没资格同陈佩斯老师坐在一起,不如老老实实做主持人啥的。

———第九集———

郭德纲没风度,小气,一句话百样说,剧本bug纠缠着你一直都进不去?微调就能解决的问题。

整个儿看下来,对作品最严厉的是陈佩斯老师,对学员最仁慈的也是陈佩斯老师。他是真正通透的艺术家。 另外俩人不配和他坐一起。

———第十集———

烦了郭

———第十一集———

烦了英

———第十二集———

gai来干啥

6 ) 喜头悲尾。

喜剧,不是不能没有悲,但前提是,前面的喜,能拖住后面的悲。拖不住的,一律叫尬。我不笑,就进不去故事,进不去,那你还想让我哭?

喜我乐大了,故事进去了,人物立住了,我自然会感动,会哭。

这个作品,我没感动,但也不觉得尴尬。

这就是麻花的功底,但缺少时间的铺垫。(毕竟是电视节目,可以理解。)

相声和天津,稳稳当当。

至于保安哥……这套“武”东西,已经过时很久了,为什么还有人捏死了不放呢?

就像郭德纲老师说的,悲拖住了,不是不行。

也像陈佩斯老师说的,结果给了,没给过程。

短评

这不赤裸裸的打欢乐喜剧人第七季的脸吗,不但把脸打肿了,把脑袋都打没了

8分钟前
  • 炜君子
  • 力荐

陈老师真诚,起码第一期来看,和陈老师观感大致相同

12分钟前
  • 鸵鸟进化录
  • 还行

比省台的喜剧综艺品质要高很多啊。没有那么多喜头悲尾的不快乐了。听陈佩斯的点评是一种享受。

17分钟前
  • 鹿鸣
  • 推荐

只有第一集是高开的

18分钟前
  • 斑点
  • 较差

很难想像,导演怎么找的这么三位,还看啥选手啊,导师对话就能播一天一宿

23分钟前
  • Cyniciiiiiii
  • 力荐

看了第一集。三星给神一样的导师,二星扣谜一样的作品。学员当然要站队学员,毕竟你自己又能贡献什么好作品呢?还是不要搞坏同级关系。郭德纲和稀泥没啥毛病,有人唱黑脸就要有人唱白脸鼓励人是传统艺能,只要选择的时候中肯就好了。

26分钟前
  • 黏巴粘儿
  • 还行

可以叫金牌龙套班了 贾玲的龙套 大潘佳佳的龙套 宋晓峰的龙套 开心麻花的龙套 贾冰的龙套 东北一家人的龙套 全是龙套 选手的质量真挺一般的

31分钟前
  • liuxin800711
  • 推荐

陈佩斯老先生的点评很到位啊

34分钟前
  • 院长大人
  • 推荐

奔着导师看的,说实话,选手很一般。

35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较差

陈佩斯好,郭德纲坏,英达稳,演员别的不会光知道煽情了,应该出台一个规定,喜剧禁止煽情

38分钟前
  • 雅俗共赏
  • 还行

整体水平还可以,比隔壁那些个喜剧综艺好一些。三位导师,感觉英达差点意思;陈佩斯还是有东西的。学员里,盛伟,海银、海宝,何欢、蒋诗萌,陈嘉男,韩云云不错;可惜许建只是来助演的。期待第二季。把英达换成赵本山吧

42分钟前
  • 書衣偵探華斯比
  • 推荐

四星给陈佩斯老师。这个主持人能换一个吗?

45分钟前
  • 有几年久。
  • 推荐

竟然挺好看。。陈佩斯一开口就不一样啊,可是为啥没人选他。。。

47分钟前
  • 凌晨四岁打你
  • 推荐

也没特别好,全靠同行衬托,作品质量比《欢乐喜剧人》高太多了,可惜剪辑和赛制太迷,热度始终上不去,没怎么破圈。陈佩斯的点评很有干货,让人敬佩;郭德纲就是来调节气氛的;英达不知道来干嘛,有点没找准定位。

49分钟前
  • 张兮兮
  • 推荐

没有张大大 就是好看!

51分钟前
  • 趁熱_拿鐵
  • 推荐

煽情不刻意就让观众可以接受

54分钟前
  • 愁容骑士
  • 推荐

没想到啊没想到,几千年才出一个的陈佩斯竟然也投靠央视了,而且还在认真点评

5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最有看头的是导师对表演的分析,干货很多,尤其是陈佩斯老师。

59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光是看陈佩斯老师的点评就够我们学习了,那些学员为什么一直在说他严格的问题?

1小时前
  • 捕快
  • 推荐

回归单纯的喜剧,没有烦人的煽情和教做人,就足够了。

1小时前
  • 啊哈小阿飞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