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青春》是由腾讯视频、企鹅影视、肯讯传媒联合研发出品,肯讯传媒、悦联动力联合制作的国内首档原创极限竞技真人秀。整季共10期,由王珞丹、王一博、程潇担任明星领队。
为确保节目的专业性,制作团队集结滑板圈内大咖车霖、韩敏捷、袁飞担当节目顾问,60位国内顶尖级滑手汇聚一堂,他们中只有 1位能摘得本季“最强MVP”,并获得世界顶级极限运动大赛X-GAMES的正赛资格。
该节目将于2019年6月20日起,每周四在腾讯视频首播。
这是一档将明星同化为“队员”的节目。节目里没有高高在上的导师,只有对滑板一知半解的“新滑手”。明星领队们也将通过一次次自我挑战实现蜕变和成长。
节目共划分为五个阶段:海选阶段—战队组成—团队积分赛—涅槃重生—极限狂欢。值得一提的是,在团体积分赛,滑手们将回归滑板运动的起源地——城市街头,发掘城市中酷炫且新奇的滑板地形,解锁滑板的多样玩法。
滑板运动已正式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极限青春》将通过展现选手们不断尝试的过程,传达出“练习一万次,仍然会摔倒!摔倒一万次,仍然会爬起来!” One more try,不惧挑战!用最酷的青春态度,传递最真实的滑板精神。
极限青春,十期节目,20天补课完毕。 滑板运动应该算是一项非主流的极限运动吧,一块板子,没有任何防护装备,摔倒、受伤都是常事,连最牛逼的滑手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有人说,滑板运动就是一场关于自信的挑战,只有你敢了,才能做那些动作。的确,除了基本的运动能力与技巧,每一个动作都会在非常细微处瞬时失衡,所以,滑手的心态是致胜的关键。 节目里那些雄性荷尔蒙爆屏的少年,极具那个年龄特有的不稳定性与冲劲,隔着屏幕,都能感受他们的毛糙与冲劲,会紧张到腿抖,动作失败之后摔板子,也会高压之下一骑绝尘,当然,动作成功之后是拍板子。 而这,就是滑板的魅力吧,永远的不确定性,属于一群最不安分的年轻人。 我好想找块滑板来滑一下啊,也许下个冬天还可以去试试滑雪呢!
文|宝华(珞思影视研究组)
“经此一遭,滑板是万劫不复还是劫后余生?”
这是《极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陆腾讯视频的当天,滑板垂直领域媒体《Whatsup》发出的“灵魂之问”。继街舞、嘻哈、电音之后,作为街头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综艺“盯上”是迟早的事情,但当这天到来的时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内人都还没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么可能轻易成功?
于是,一个“看着很疼的综艺”,就在不断摔打中闯进了大众的视线。“One More Try”是它希望传递给广大观众的精神,也颇像是制作团队一路走来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绊中成长,玩滑板如此,做节目亦然。
两个多月过去,《极限青春》在今晚迎来“Last Try”,所有滑手、粉丝以及热心观众,对节目表达了由衷的点赞和致意。哪怕你没看过节目,多少也听过暑期“人气王”王一博总在机场带着滑板这件事吧?
尤记得总导演韩金玲曾无比真诚地说过,“节目越做越难,我特别特别地焦虑,因为我们不懂滑板”。今晚,尽管我们不能说《极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们至少可以道一声感谢——这群人真的是跟着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战,自己跟自己较劲,然后让我们有了一个很热血的夏天。
首次尝试滑板题材,它把Respect发挥到了极致
“出圈”是当下的综艺热词,越来越多的节目将创作视角锁定在了专业领域,但要想真正让“小众”走向“大众”,谈何容易?
从综艺呈现的角度来说,和嘻哈、街舞、篮球相比,滑板并不是个讨巧的题材。它的确很炫酷、够带感,但变化空间有限,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而且滑板的群众基础偏弱,《极限青春》从一开始啃的就是块硬骨头。
不过,《极限青春》又是一档怀揣迫切使命的节目。2020年东京奥运会近在咫尺,滑板将首度作为正式项目亮相。当它从非主流、边缘化的运动一下子跨进体育殿堂,行业内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观念普及和市场推广势在必行。
一直以来,腾讯视频都坚持用精品内容树立青春榜样,把年轻人的专业、技能以及人性、个性的闪光点进行深度结合,尤其是正在不断尝试通过“体育+娱乐”,以差异化、细分化、热血化的品类布局,打造丰富多样的正能量新文化样本。敢于接招《极限青春》这样的高难挑战,不难看出腾讯视频的魄力和自信。
面对一个行业壁垒很高的题材,《极限青春》将Respect发挥到了极致。在这档节目中,笔者看到了三大闪光点:
第一,明星醒着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潇一度被视为节目最大的槽点,最后却变成超级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级尴尬,滑手们纷纷疑惑明星领队参加节目的目的:“很奇怪!”“来当主持吗?”“千万不要拿滑板摆pose!”
事实上,他们的身份与其说是“领队”,不如说是“学员”。他们勤学苦练,从“菜鸟”开始步步进阶,王一博到哪儿都随身携带滑板,程潇经常苦练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让人心碎……大概就是这不服输的精神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许多网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业所感染,自发加入到了学习的行列。
在心细如尘的网友眼中,气质无论如何也装不出来,三位领队的行为和滑手变得越来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课、私下做了练习,毕竟滑板是半点儿假都做不了的运动啊!
第二,专业说了算!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专业领域绝对不能“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综艺节目的功能,是在尊重专业的基础上做好“形式转码”,将小众内容变成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大众语态。
在这一点上,《极限青春》将话语权彻底交给了专业。根据节目赛制,滑手们首先由三位专业顾问海选,同时三位明星领队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手,形成战队。三位专业顾问车霖、袁飞、韩敏捷代表着国内滑板运动的权威,他们保障了节目的技术性与专业性。
当60位国内顶尖滑手共同点燃“板圈狂欢”,各路大pro满场飞的时候,你会由衷感慨节目用心呵护了滑板运动的那份野性和自由。于是在天然和纯粹面前,感动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摄超硬核!
要呈现一项行进速度极快、路线几无章法的运动,对拍摄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不像平常拍摄滑板video,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极限青春》的拍摄组有100多人,为了精准捕捉精彩画面,他们在幕后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例如冲山速降的时候,网友好奇那么快的速度,镜头怎么跟的?原来,《极限青春》幕后隐藏着“特种摄像师”,可以边拍摄边滑板。拥有如此硬核的拍摄团队,也难怪节目可以进行如此高能的内容输出。问题来了,摄像大哥摔过多少跤呢?
如此“知错就改”的节目,简直是综艺界的清流啊!
《极限青春》怒刷好感的原因除了“敬畏心”,还有“低姿态”。
它不仅对专业保持了充分的尊重,也怀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和网友积极互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好的坏的照单全收,并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及时调整,不断对节目进行优化和升级,使得它一期比一期出色,展示出极强的成长性。
最令人称道的一次调整,是第六期之后的赛制变革。在那期节目里,战队又将面临淘汰队员,现场气氛凝重,三位领队王珞丹、王一博、程潇与滑手们集体“抗议”节目赛制,表示“滑板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赢了两场,找不到赢的感觉。现场也不是很快乐 ”“我们是来享受滑板带给我们的乐趣,这期不要走人了……”
节目在官方微博发起调查:“比赛规则和玩的开心哪个更重要?”结果显示,有超过九成的网友选择了后者,评论区里有大量网友的肺腑之言,认为“压力大滑不好,我喜欢看他们英姿飒爽的样子”“赛制反而让滑手们的初心改变了,没有玩滑板的那种快乐了”。
事实上,每期结束之后,官方微博都会征集观后感。节目不仅“知错就改”变革了赛制,不淘汰选手,广大网友还发现——节目逐步削弱了以惊险、刺激取胜的项目,改而通过脑洞大开的创意设计,传递滑板可以无所不在、乐趣横生的理念。
从第三期开始,节目走向户外,在太湖、秦皇岛、重庆、哈尔滨等地展开从陆地到水上的缤纷挑战。他们的战场是滑雪场、游乐园、超市、海滩、山坡、台阶,他们可以飞跃垃圾桶、征服自行车、越过“人肉串串”、挑战收衣服,也可以在洗衣板、指压板、网球拍、竹滑板上帅气滑行……百变而新鲜的挑战设置,持续激发着滑手们的热情。当充满童年回忆的“超级玛丽风”赛道、拼手气的“幸运大转盘”亮相的时候,大家连呼节目真的走心了!
每一次解救任务或是自救任务的惊心动魄,每一次反复失败终于成功的激动击掌,每一次熊熊燃烧的战队团魂,都让人更爱这项运动多一点。滑板没有因为走入综艺而变得拧巴,反而更加生动、可爱,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收官之夜,拿下最强战队的不是大热的王一博战队,而是王珞丹战队。当被问及“赢了九期,输在最后一期,遗憾吗”时,王一博回答:“每一场比赛,大家都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就够了。”
驭风而来,乘风而去。“硬核青春”就该这么简单、真实、出色。滑板运动“One More Try”的价值观,其实和每一代年轻人所追逐和认可的一样——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这种精神属于滑板运动,属于各行各业,属于每一个努力发光的酷盖!
一个网友说得好,人得有点儿跟自己死磕的精神,才能灿烂地活下去。《极限青春》认真而快乐地陪伴了我们一个夏天,不妨就此期待下一次更好的相遇吧!
制作方肯定想不到竟然会有人是为了看选手的穿搭点开这个节目(笑)。为了给每个夏天的sports mix找灵感,滑板少年少女历来都是我很重点参考的对象。今年走运了,masaka有这么一档节目方便我围观。
嗯嗯嗯,原来如此,边看边点头如捣蒜。果然人人简洁、舒适、个性鲜明。
衣服的事就不多说了,话说回来,我也有在好好看节目。感觉这个节目的system还蛮特别,首先这一集三位艺人领队要做的是,乖巧坐在小板凳上,把手里象征邀请函的鞋带送给自己选中的选手,邀请选手加入自己的团队。而选手能否晋级则由三位滑板界非常权威的专业顾问决定。这就很合理了,首次筛选的过程中明星领队和选手们可以开始彼此之间的互相了解,顾问看上去对选手们都比较熟悉,给出的点评似乎也蛮中肯(ps我对专业的东西完全不懂,选手们的动作又快又炫酷,全程不明觉厉)。
至于比赛本身,就。。不愧是“极限”运动吧。。看上去真的好危险。大家确定不需要戴任何护具吗。。。跳那么高摔下来,屏幕外的我边看边抱着双腿把自己蜷成一团觉得全身都在疼。即使没有失误,那个脚腕着地时都扭成那样了,佩服他们的柔韧性。
不过,看到动作失误时每个选手都毫不犹豫的从地上弹起重新来过,好像吃了恶魔果实变橡胶体质禁得起反复摔打一样,理所当然的被鼓舞到,莫名觉得可能人生也不过如此吧。这大概就是极限运动的魅力所在。今天站在这个舞台上的各位,没有一个人曾因为疼痛和一次次的失败而放弃,不然也不会站在这里了。
这期最戏剧化的一幕,就是顾问让几位没有完成他们想要完成的动作的选手晋级时,遭到一位选手的质疑。并提出弃赛。因为这位赖思源选手认为顾问没有按照比赛的评价标准来判断。
但其实在访谈中三位顾问已经表示过,《极限青春》不仅仅是竞技,选手们挑战自我的精神也是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而且也有解释说即使在正式的比赛中,个人风格也是一个评价标准。所以对于坚持选高难度动作不断挑战自我坚持不放弃的选手,顾问会基于他们平时的表现来斟酌。
不过屏幕那边的选手们不知道有没有听到顾问的这番解释喔,毕竟现场一直只有主持人在叭叭叭+blah blah blah。
而轮到他自己的时候,历史果然惊人的相似。站到赛场上,就是想赢,就是不想放弃。即使下一次挑战仍然未必成功,就是不想放过自己换个简单的动作。
然后其实我觉得对于赖思源来说更戏剧化的是,前面这位汤雅涵选手失误的时候扑倒了他(这里我笑到不能自已,反复看了好几遍~~😂)。欧到有这种福利待遇竟然还提出弃赛???少年我看好你的运气,毕竟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是吗~~
———————
总体来说,本滑板小白的体感就是:
看到选手踩着滑板带着风飒飒出场(哇!真的好帅!想要试试看!)
看到选手失误摔倒(呃。。。好痛的样子。名副其实“极限”运动,我能hold住吗。。。)
看到选手反复挑战高难度动作(胸腔里一股热血和感动,果然还是想试试,不必像他们那样飞起来摔,我平地摔就好,应该没问题!)
———————
再看两期节目体会体会,公园里说不定就会多一个踩着滑板的老少女的身影啦~🛹
这一遍是把明星滑板日记和零碎花絮全看了。6月23日才看完,这一遍花了整整16天……
ep1
原来jam赛上场前给每一个领队发名片的人就是陈俊安,他也是第一个通过首轮选拔的滑手。其实整个节目中他的两次自选动作都偏向保守,但在遇到队内无人能接招的时候又会屡次站出来,没练过的动作都一次成功力挽狂澜,真是个神奇的人。
高群翔的表哥孙坤坤原来也参加了这个节目,只在第一轮过关时有一个镜头,其他的镜头都被剪光了。
Adee应该是全场状态保持得最好的30岁以上滑手了。
ep2
Johnny Tang被从待定区捞出来后再次受到王珞丹的热情邀请,他说一定来一定来,还说“我告诉你,我们会赢”,从思维到说话内容都真是很CBC,而且成功预言了。
花絮中各队在跳金字塔前候场时,PJ说:“我们四个人够了。”,昂着头很拽的样子。其实有他一个人就行了,19岁真是滑板运动员的巅峰年龄啊。
ep3
花絮中小王居然参与队友决定谁去剃光头的石头剪刀布。
第一遍看到超市那期开始觉得急急忙忙把熊猫抱过去背起来的PJ也挺可爱的,后来在哈尔滨的过山车上还对被救走后说“我走了”的张子扬大喊“你走!”现在从头开始复习更觉得他大概是个撒娇精。第二期开头在机场对王珞丹各种不舍,“你为什么不去看我们比赛…”;第三期结尾趴在床上和惠子轩一起跟领队视频电,可可爱爱。
ep5
秦皇岛的挑战日应该开始得比较早,小王光腿穿了个篮球短裤出来,后面日头大了就加了黑色leggings在里面,还挺爱美的。看样子不用担心他会把自己搞黑搞丑了。
ep7
从这期开始觉得龙哥状态特别稳定,后面几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话也很忠厚的样子。
ep8
程潇队从一开始人员配置就比较薄弱,没有Johnny和boss这样了解选手特点并且能出谋划策的军师,也没有PJ和高群翔这样的20岁以下顶尖选手。节目组在秦皇岛站把小黑给了他们,王珞丹在超市这期出借Johnny Tang都挺对症下药的。
PJ背着跟自己个子差不多大的熊猫做大乱都能一次成功,真的厉害,落地摇摇晃晃好几次最后还是稳住了,这身体控制能力慕了。
陈俊安在从过山车上下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在他这里还真少见。应该是很不喜欢坐过山车了,不过从头到尾一句都没嚷嚷。
花絮里王一博队去玩冰壶,他伸直腿推冰壶的时候旁边有人大喊一声“啊好长的腿!”
ep9
前8期都没太注意到ck这个人,甚至没发现他其实年纪那么小。但他在最后两期的表现真是让人刮目相看。6个自救动作所有人都有一样的时间去练习,只有他短时间全部练会了。
赛道挑战不到一半,王珞丹画的熊猫眼不见了。
ep10
这次看才发现最后赛道决赛只剪了1个小时左右的长度。
小小虎请缨做闪电杆摔倒爬不起来的时候可以看到这次不参赛的高群翔手里拿着东西从看台上冲下来。
最后半小时是徐兆的高光时刻。小王应该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欢乐,笑得特别开。最佳战队的角逐结果意料之中,王珞丹队的选手构成太太太有优势了。不知后来团队旅行实现了没有。
年轻,亚文化,火药味。
“头部爆款”综艺,绕不开这几个词。
圈子越画越大,但质疑声从来就没停止过。
有选手对导师的。
也有选手对选手的。
归根究底,扣住一个问题。
在这个全民表达,态度至上的时代,谁能称作权威?
明星?
流量?
还是入行早的前辈?
最近有一档国产综艺,用了一种近乎凶猛的姿态来解释这个问题:
把明星往土里摔,把选手往极境上去“逼”。
摔疼了,跌破了,再爬起来。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过,却都把冒险的渴望潜藏在心底的——
《极限青春》。
有一群年轻人。
他们总是单手拎着滑板,在街头游荡,看到一个适合的场地会兴奋好久。
这群人,被称作“板仔”。
《极限》的聚光灯,正是对准了他们。
比起说唱、街舞,他们的圈子更小众,土壤更稀薄。
虽然已经登上奥运会的舞台,但在国内,还是很难开花结果。
入门难,危险系数高。
当年身具武术功底的吴彦祖,都为它摔断过腿。
放眼娱乐圈,有几个明星敢说自己够资格,做一档滑板节目的嘉宾?
节目组找来三个人——
王一博、程潇、王珞丹。
男团女团出道的偶像,刚刚扒上“业余”门槛的票友。
甚至在节目上大大方方地承认:
“没接触过,因为上这个节目才开始滑。”
就这么一档“先天不足”的节目。
开分的时候,愣是冲上8.5。
翻翻下面的评价,一水的星星眼外加海豹式鼓掌。
凭什么?
它就没避讳这些不足。
相反,还主动地暴露出来。
不管多高的流量,不管多精致的妆容,站上滑板,你就只有一件事。
摔。
还是摔。
不光是技术,甚至一身装束打扮,都要接受选手的diss。
明星是“领队”。
不是导师,更不是裁判。
在赛场边,他们也和屏幕前的你我一样,只有尖叫起立,点头鼓掌的份。
碰到心仪的选手,赶紧送上代表自己队伍的鞋带,生怕被抢走。
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在于三位专业评委。
车霖,中国滑板第一人,蝉联三年全国第一滑手,亚洲室内运动会金牌得主。
袁飞,元老滑手,中国滑板比赛主持第一人,滑板赛事解说家。
韩敏捷,中国板圈领军人物,首位耐克设计发售定制限量版滑板鞋的中国人。
三个人,都在国际赛事中担任裁判。同框出场,在场没有一个选手不服。
但。
三位大佬的评断标准,也非一成不变。
有选手动作没有一次成功,却通过了展示环节。
连他自己都一脸懵逼:
“我怎么过了???”
评委对着镜头,给出他们的理由:
《极限》不单是一场单纯的比赛。
它关乎精神,还有勇气。
熟悉套路的都懂。
没有标准,反而代表更高的标准。
而摆在终点线上的终极大奖,又是2020年X-Games的正赛资格。
一场全世界滑手都为之疯狂的盛典。
没法藏私。
每个选手,都必须拼尽全力。
当然也有刻板印象。
爱豆出身的柯家恩刚一下场,无论是女滑手还是女领队都在惊叹。
哇!
偶像派,配不配得上实力派?
没来得及等你质疑,他就一路小跑,来到了场地边。
节目组为他准备的坡道高度,还嫌不够。
他欠了欠身子,扶住观众席的栏杆,干脆利落地跳下去。
前面没人挑战过的动作,被他信手拈来。
够疯。
欢呼的背面,是唏嘘。
滑龄20年的OG老炮黑柴,一起身就是满场的瑞思拜。
站到赛道上。
伤病和退役的阴霾,消磨着他身上的那股冲劲儿。
他一次次失败,又尝试。
但最终,还是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精彩的表现。
曾经的“中国第一人”,离开了这片热爱的场地。
看到了吗?
无论你是前辈名宿,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都不敢说自己稳操胜券。
技巧再高超的滑手,在脚掌踩上板面之前,都不能预知结果。
在赛场上,“权威”被打碎。
面对地心引力,人人平等。
想要脱颖而出?
只能跟自己去斗。
另一重“不确定性”的标签,贴在领队的头上。
在节目正式拍摄之前,3个领队的水平各不相同。
有人还是小白,有人已经开始自己尝试练习。
优势已经写定?
节目组早就想到这一点。
每一环节,都针对不同领队,不同的学习进度去制定难度不同的任务。
而领队的表现,又直接和他的队伍挂钩。
这样一来,领队和滑手就被牢牢地绑在一起。
你看到——
选手豁出一切的气势,爬3米高的台阶跳下去,只为了队友们能不被淘汰。
你也看到——
领队不做拖累的决心,即便无法保持站立,坐也坐在滑板上,哪怕是摔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两重“不确定”捏在一起,凝成了《极限》的底色——
不可预测。
过程不可预测,较量不可预测,获胜不可预测。
这股味道,倒是让勇哥回忆起逐渐远去的那段时光:
青春。
青春本身,不就是没法预测的吗?
在青春的日子里,我们用无数的徒劳,去建造日后人生的城堡。
唯有一件事可以预测。
100次的跌倒,和101次的站起来。
就像《极限》的那句口号说的——
“One more try.”
再试一次,再狂热一次。
从这个角度看,《极限》像是给所有人的一剂精神氮泵。
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那么,每个起舞的日子,都可以称作青春。
你不用担心已经被青春抛到脑后。
勇敢前行,青春自会拽紧你的衣角。
(P.S. 专业动作请勿模仿。初学者请带好护具练习,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又看了个新综艺,《极限青春》。
题材很小众,国内第一档跟滑板有关的竞技真人秀,但我朋友圈里竟然有人也在看,大家想法挺一致,节目组很够胆。
为啥这么说呢?
第一,滑板真的很冷门,除了在大学校园里见过有人玩儿,公共场合很少见。
插一句,节目里有选手调侃,请广场舞大妈把滑板场让出来给我们滑,哈哈,又皮又real。
第二,滑板不通俗,不像唱歌、跳舞,甚至打篮球,不懂也能看个热闹,一知半解也能看嗨。
滑板不行,不做讲解,大家基本不明白这种极限运动的看点、难点在哪里,门槛儿就有了。
第三,请明星来不当导师,是真的要从零开始学滑板当队员,这对明星和节目组来说,都很有勇气,像王珞丹,已经出道这么多年,虽然之前玩儿过长板,现在也要重新学,一次次摔倒一次次重来,不容易。
还有选手直接喊话,求你们别拿滑板摆拍,侧面说明,他们是真心怕明星是来做样子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选手都有点儿跩是怎么回事,流行这样吗?
不是的,就我浅显的认知,滑板不容易,摔倒千百次练成一个动作,我站在这里讲这个话,这个派头,是因为这是经过我努力得来的,所以我腰杆儿硬,同时也说明,只要你练的好,我就服你。
第四,节目还背负着很多滑手和滑板爱好者的期望,要传播滑板文化、滑板精神,要科普滑板知识,还要节目好看,吸引更多不懂滑板的观众来看,挺难。
但第一期看下来,除了节目整个流程没说详细这个问题之外,其他都行。
滑手们有圈内大Pro,也有板仔,但基本都一个态度,我们是来玩儿的,来让大家知道滑板是什么的。
整场节目看下来就觉得氛围很棒,选手滑失败,全场一起大喊“one more try”。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叫黑柴的大哥,据说是个大神,玩儿滑板19年,之前能靠滑板吃饭的,如今伤病,能来我感觉都是胜利。
现场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起来重滑,最后终于成功,全场起立鼓掌,王珞丹抹泪了,我觉得不矫情,因为他真的值一句瑞思拜。
他说我都滑了十几二十年了,不可能放弃的。
要问我什么是青春,年少的时候觉得青春是紧致好看的皮囊,现在觉得青春就是不惧失败。
人得有点儿跟自己死磕的精神,才能灿烂地活下去。
还有一个叫小黑的滑手,据说也是厉害角色,现场1V1的时候摔倒,直接送医院,看着都觉得太疼了,节目末尾他包扎好回来告诉大家没大事,程潇把鞋带给他,王一博说,勇敢的人永远在这里有一席之地,很感动。
但是估计受伤什么的,是这些人都经历过的。
节目组没有只剪辑他们很酷炫的招式,也没有删掉他们失败的部分,真的很real,我粗浅地认为,如果一味只挑好看和炫来播,才真是拧巴了这群人热爱滑板的真正意义,最后给你看到的只是结果,但结果并不是最重要,过程中挥洒出的汗水,别人看不到的时候千万次的练习,才是本体,才是魅力所在。
看节目之后在知乎逛了一下,发现很多热爱滑板的人都很担心,怕节目播出后会引来很多“板混”。讲真,我明白这种感受,就像我喜欢的乐队参加了综艺节目,很担心会有不真正懂他们的人来吹捧。
把自己喜爱的人和事儿看得很崇高很宝贝这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圈地自嗨,拒绝一切新鲜的关注,这种想法往大了说,狭隘了。
知乎有个叫“方舟”的答主特别赞,他说:
看到新手就跑过去劝退,有新手来请教就嘲讽。说白了那是你自己有问题。一个健康积极的板圈,应当是欢迎新手的。只有新鲜血液的加入,才能使这个群体蓬勃发展!
我想给他按一万个赞!
一味拒绝不合作,并不能让自己所爱变得更好,有这个时间,不如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滑板精神。
说到这儿突然明白,节目组为啥请零基础的明星来,虽然冒险,但真的可以让大家了解到,滑板这个运动,不!容!易!要经历无数次摔打,无数次重来,而这些人能坚持下来,我想没别的理由,只因为热爱吧。
很开心,我们的综艺节目range越来越宽,不止有唱歌跳舞选秀,不止有做饭观察婆媳关系谈恋爱过日子,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向我们徐徐展开,比如美声、比如街舞、比如今天的滑板。
他们让我们知道,世界,原来有这么多好玩儿的事情,这么多热爱这些事情的单纯的人儿。
最后,表白狗哥,滑着滑着突然打坐可还行?哈哈。
二刷了!每次看到极限青春是我看过最喜欢的综艺节目了,承包了我这个夏天的快乐。比较有竞技精神的一项综艺,每个选手都有一种不认输的精神,随着节目竞级白热化,滑板动作越来越难,每一位选手都认真做好自己的动作,哪怕受伤,这个节目真热血值得打高分,真的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应该拼搏!节目带动竞技体育,让观众热爱上滑板运动,随着滑板加入奥运会.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个运动,总的来说这节目值得
我一直都特别喜欢滑板,但是不敢自己滑,仅限于看别人滑的程度,所以这个综艺真的深得我心,不过我才发现王一博怎么这么直男啊哈哈哈哈哈!
哇靠滑杆子的大佬好牛!!!看的我目瞪口呆!!!打call打call!!!
三个导师里面没想到最弱的竟然是王珞丹
喜欢众滑手+王一博!有所热爱的人都活得生动 算很良心的综艺了!
选题很棒,和街舞、灌篮一样,滑板运动也非常适合视觉呈现,很燃,很有张力。因为极限运动的特征,节目很难弄虚作假,能尽量保证真实。规则很有挑战性,尤其是1对1Battle,先立一下高难度动作,等待其他滑手挑战,这个“立”,更多是对自己的挑战,体现出了运动精神。选手的话,暂时蹲卢宏成,技术到位,眼界也好。
年度最燃!
王一博真的超出我预料的优秀,想给他颁发最佳领队奖。领队任务从没掉过链子,给one more try的分寸也把握得恰到好处。有身为领队的自觉,能主动安抚年轻队员的情绪,虽然他也不过20出头。还白到发光瘦成纸片,完全符合我的审美。
燃爆 热血漫综艺!!!
是那种看了就能让你出去滑的综艺了啦,其实看到所有滑板片都想滑嘻嘻,看得好过瘾,滑板万岁!(结束了,暑假也要结束了,夏日的最好综艺了!!!)
题材独特,滑手们都很努力!喜欢王一博战队像一群男孩子一样热血,喜欢王珞丹战队人狠话不多。
刚开始是为了王一博去看的综艺,刚开始对滑板一无所知看到最后我自己喜欢上了滑板!!!这个综艺太燃了!!!!每个人都太酷了!!!我因为王一博现在完全喜欢上了滑板!!!这太酷了!!!虽然自己不会特意去练他们那种高难度的动作只是平时用来代步或者玩,但是滑板真的很酷👍
还能说什么,里面请的不是OG就是Pro,已经是全中国最厉害的职业滑板人了吧,能看到他们上节目已经很不容易了!!!期待之后几期能在户外环境玩出新花样。
在这个综艺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王一博,不高冷,不话少。这个大男孩儿在自己热爱的事情里和志同道合的人玩的特别开心,作为一个战队的带队,非常重视团队氛围的建设,了解每个成员的长板短板,把每个人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想赢但不会被想赢的心牵着鼻子走,带着热情和理性去挑战专业的动作,不怯懦也不逞强。真希望这个综艺一直拍下去,希望他一直这么开心。
冲着一博和程潇点开,没想到选手都这么感人。36岁一身伤病,不惧危险,仍然在场上飞来飞去;天才固然很酷很帅,可是那些朝天才而去的人不停跌倒不停爬起的样子,也很酷很帅!带着儿子上场很奇妙的有种父传子传的感动!所有人都加油哦!
滑板综艺不好拍 鹅尽力了
厉害厉害!!非常精彩!!!
特别快乐!王老师进步飞速,徐兆、高群翔真逗!直男天团了不起
作为滑板推广节目来说是挺成功的,至少我已经买了板练了一周了!就是节目的名字还真的挺劝退观众的,太土了吧也!那个直男天团真的欢乐,每周的快乐源泉!
这个夏天最好的极限青春和王老师的直男队!
燃!有一种运动精神在里面,会被他们努力做动作的样子震慑到,真的是会为了一个动作拼尽全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