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欢乐多
今天无意中赶了《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的首映,真是各种狗血~~
1.介绍影片的类型:古装/动作/爱情/战争,但是为神马木有告诉我这是部各种欢乐各种坑爹的喜剧片?107分钟,搞笑的就有97分钟
2.影片介绍时这样写的“该电影由香港导演陈勋奇指导,总投资2000万美元…….未来本片还将进军海外市场”,我勒个去,2000万美元,美元~~请问,你们的钱花在哪儿呐??整个打戏就跟京剧刷大刀一样,武术指导是搞舞台剧的吧,不堪入目,衣服是挺华丽,杨门女将变成了盔甲表演;整个片子都是小镜头,对战场面跟古惑仔抢地皮一样从头到位那么几十个人,那些所谓的大场面都是电脑合成吧,神马特效全是坑爹~~进军海外市场?好吧,你赢了
3.说说狗血的剧情吧
*一句话:戏说历史,戏弄观众,导演无能,剧情扯淡,整场下来尿点很多!
*佘太君,请问你的龙头拐杖是你拿来练手的?一直提着走~
*柴郡主孤身一人面对众多辽兵的时候,大喊一句:来吧!我顿时就邪恶了,各种凌乱啊~
*杨宗保按道理应该是战死了,他只有战死了,后面才有穆桂英和她儿子挑大梁的戏份,但这里面安排他被救了,后来虽然还是死了,但居然穆桂英和他一起死了,要知道后面杨门就是靠穆桂英挑大梁好不好啊,她死了,谁来挂帅,谁来带杨门的人打战啊?
*杨文广就是个2货,冲动害死几个大将,从头到尾都是逃跑,边逃边死人。还有,杨宗保都要挂了,穆桂英对着文广说,去看你八奶奶,老爹都要死了,文广跑到受伤的八妹面前说:八奶奶,你没事吧?另外最后杨文广来句,奶奶,爹和娘都死了。二货,你怎么不死?
*一直想不明白,杨文广准备救假杨宗保时明明听见有男人说:“不要救我,这是陷阱。”为神马救下假杨宗后,假杨宗又拿出了匕首?是我眼花了?
*为什么每个神马娘死之前都要给个特写?是导演觉得应该用这种方法均摊戏份么?为神马各种娘死之前都是丫鬟先死?名字还很对称的:阳春,白雪;静安,静思…
*为神马武器都这么高科技?神马火球,烟雾弹,火箭炮,弹簧跳,佛掌阵…最经典的就是杨八姐面对火球来攻的时候展开斗篷,里面藏了各种火药,华丽丽的来了句:以火攻火!OMG!我以为你是违法小商贩在兜售三无烟花知道么?城管叔叔们怎么不收了这个妖孽?!
*搭人桥的时候,各种天雷滚滚:a.那不是两根箭,那是两根神奇的箭(我知道该用“支”来修饰,但我不得不说“根”是更好的量词),我物理再不好,也知道,这么细的东西承重不好,更何况是这么多的人 b.我佘太君,你的平衡能力是有多好?练过平衡木吧?阿迪力都要拜你为师了,人家的平衡杆横着拿,你的竖着拿 c.各位男丁们,为神马你们铺着人桥好好的,要在老太君走过去后集体起身大声喊:好!你丫的不知道有敌人在外面追啊?还有时间拍马屁!
*守城不出兵,就是为了等风,那风堪比龙卷风啊~~吹的感觉几吨的木头都可以后退,偶滴神啊~
*还有那个神马二娘的,(两个二娘分不清)其中一个死了,另一个听说后就呆了:啊?死了?然后,华丽丽的被扶到椅子上开始擦眼泪(注意是擦眼泪,不是哭),你可二的真给力~
*整场戏下来,我觉得女一师穆桂英,女二绝对是杨排风,谁能告诉我一个杨府烧火丫头怎么这么多戏份?为神马我还看见了这丫头眼里的美瞳?
*杨金华和那个神马小豆子的完全是打酱油的,特别是那个小豆子,连名字都这么打酱油~
*十万大军援军,最后要靠郡主来生擒王强,穆桂英那边死了的差不多了,才生擒王强。不知道早点生擒,拿虎符,死的差不多才拿,脑袋被驴踢了吧?还有那个刘福,你也太有爱了吧~
*穆桂英与杨宗保在城墙上的这段戏,大漠与星空相应,他们两浓情蜜意述说着彼此的内疚与爱意。我想说,你们是在玩超级变变变么?大漠上前一秒还是残阳,后一秒就星空无垠了?而且还这么的假~你是在考观众的想象力还是智商啊?
*穆桂英,你身中两箭都挺了这么久,为神马?为神马?最后就是被箭射中了锁骨,你就这么毫无预兆的死了?!此处最大的BUG就是,穆桂英都死了,眼睛居然还在动,是张柏芝演技不好还是摄像大哥技术不行啊?
*大家特别喜欢一起叫:好!你们是天生缺乏自信么?
*各种所谓血腥的场面的血为神马这么假?
*为神马明明摆在眼前的事某人还要再说一遍,比如,杨宗保都走到穆桂英面前了,杨文广来句:爹没死!你妹的,是穆桂英眼瞎啊还是你嫌自己戏份少啊?
*诶,一群女人到处慌慌张张,东奔西跑,把老太君跟耍猴似的,就带着那几个兵打去打来怎么也看不出万人作战的派头~
*最后《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我真没看懂这电影和这名字有神马关系,哪来的军令?不都被推翻了么?连名字都坑爹!
*其实配乐还不错,诶,好好的音乐就被这片给糟蹋了~
总的来说,看了这部片子,我冲破了伦理和生理的极限,让我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神马叫蛋疼!
2 ) 冷透的掉渣烧饼
从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一种被称为“国产古装大片”的类型被定下基调,历史,传奇,武侠,武打,神话裹在一处。著名故事,跨地阵容,港式打斗,壮阔场面似乎都变成必需要素。而真正内容如何,非常没准儿。随后在许多导演不懈努力下,这词汇被一次次使用,观众一次次被丧失信心,到11年底,正好过去十年。11月,我们看见了一部赶末班车赶得气喘吁吁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
看片过程里始终在疑惑一件事,导演陈勋奇这些年来是否完全没接触过国内相关的作品,哪怕是电视剧。他是否知道电影里许多本来算勉强可看的部分,都已被严重透支了很多年。由于内地剧集市场的繁荣,各朝代故事被一拍再拍,一群穿着奇怪古装的人在横店跑来跑去差不多是件招人烦的事了。而《杨门女将》在美工制作上的粗糙与随性,根本不是用一两句“想做新尝试”可以搪塞过去的。即便电影里有几乎大半时间在运动,但观众却不会看见打架就兴奋了。况且如今主导电视剧动作戏的,大量也还是来自香港的导演。这种同质化的感觉,让《杨门女将》即使一直保持着“热闹”,也仍然无可救药地滑向“无聊”。
陈勋奇在电影界是个少见的全才,从业的时间跨度也很大,十几岁就跟着师傅王福龄给邵氏片场做配乐。后来看别人拍东西太差,要他弄好音乐来加分,暗忖不如自己导演。成龙跟他说,要当导演先演戏,他正好也对武打动作感兴趣……一路这么走过积累颇多。所以他自己主导的电影里,很多工作都是一手包办的。当年那些作品流畅简单,但同时也缺乏足够个性。于是当陈勋奇毫无进步地再次重复这套工作,带来的便是《杨门女将》中文戏的乏善可陈与场面的完全失控,这是剧组在鄂尔多斯吃再多苦也无法挽救的。
“寡妇征西”这段人为编造的宋朝故事,在中国历史传奇里地位不低。用今日眼光看来,除隐约带着“粉红暴力”影子外,它更像中国文人特定环境下用来自唾的反讽。国家积弱,奸佞当道,偏安王朝居然到了要靠一群老弱妇孺上阵杀敌来得以保全的地步。所以整个事件中,这群以穆桂英和佘太君为核心的女性群像无论是否取得胜利,调子总是悲凉的。她们早已失去了丈夫或儿子,只能在别人嫉妒的揣测中坚持一种信仰。但《杨门女将》未做任何从人物思考的打算,它就将上面讲的那件事重新过了一遍,所有事件的交待全在同一平面上。各色人等穿上相似盔甲,最后根本辨认不清,单纯将出征过程拍成了冒险打怪的任务。
当然,导演或许就是为着拍这个任务而投入的,主角是谁于他无关。这点从每名女角初出场便用字幕注明她们的兵器,或可看得出端倪。而结尾大反派忽然叫住所有士兵,主动与女将们单挑,更显示出香港导演的独有逻辑。毕竟,20年前录像带时代我们也就是这么随随便便看着历史传奇过来的。
但毕竟现在不是20年前了。说到底,陈勋奇貌似还停留在张彻《独臂刀》前后那个沉迷于奇技淫巧的思路里。
1972年大导演程刚拍摄的《十四女英豪》中。为了度过天险,悬崖两边的士兵叠起罗汉,面对面倒下,在空中死死抓住对方搭成人桥。这个想来较扯的设计因凌波扮演的穆桂英豪情肃穆的一段话,以及她自己身先士卒搭桥的行为而合理了。两边人缓缓地伸长双手举过头顶,快速剪辑中居然显出了悲壮的仪式感。而《杨门女将》中同样拍这个场景时,只是将锁链射向对面,然后趴上去十几个男兵就算成功。没有艰难,哪有成就。在佘太君踩过人桥后,这群士兵居然还好整以暇地坐起来喊了个“好!”。
这种自己给自己喊好的心态,差不多就是本片溃败如此的根源吧。
3 ) 就在我以为今年的烂片之旅结束的时候...它!出现了!
《杨门女将》出现了。噢,不对,是《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出现了。
我甚至不知道要怎么写才能成功的羞辱到这部影片,因为它烂的程度怎么写我都觉得不过瘾。我自认对烂片的抵抗度还是蛮高的,最起码每一部都能坚持看完,《杨门女将》真的是我看到一半就感到头晕,看到3/4就感到目眩,无比好像挨了一闷棍又挨了一板砖又挨了一斧子的白爪挠心的烂电影。
人物设计的就别提多傻X了。都是一群不用脑子空有一腔“报国热血”的笨妞,灰头土脸的往前冲然后一个个前赴后继的挂了,临死前还要振臂高呼“保护太君——”那种,台词和国产抗战题材影片的汉奸语录都能相辅相成的。那杨文广,文又没有谋略,武又打不过,被一堆妞围在中间“少爷少爷”的叫着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缺,但缺的特别,就是特别的缺。我看电影宣传还说展现了杨文广的成长故事,真想揪着编剧的领子质问他,展现在哪儿了!哪儿了!
还要特别吐槽一个点就是杨排风,专门给她安排一场戏,看着她和众姐们们把头给剃了,那个场景别提多霸气了,有种说不出的炮灰的感觉,然后我和小骑士就坐那儿想,估计也就这傻娘们这么干了,结果一看还真是,就她这一小撮革命女同志把头发剃了,别人的发髻都弄得可漂亮了呢~
特效也烂,而且还烂的很明显。估计投资方的钱都用来请张柏芝了,随便找个山寨公司就把那场景给弄出来了,那P上去的场景,小骑士都看出来了。演员的武术,在地面上就是“嘿嘿嘿”的拿着兵器比活,看谁打累了谁就输了,等到飞起来就是标准的威压pose,一点也不自然。其实我们也知道您也不能就那么在空中飞着,是不是稍微修饰一下身段,不要做得那么明显。这部片子的监制不是成龙么,怎么武打场面还能做成这样?简直了!
剧情烂,场面乱,演员糙(当然这也不能怪演员,我觉得这剧本就是把她们往二缺了表现专门设计的),总之这部电影随便拉出个30秒就够人吐槽一个下午的。还真把国内观众当白痴以为找来几个明星哭哭笑笑打打闹闹观众们就流着哈喇子在电影院看完了回家给你们唱赞歌啊!那个美好的时代早就过去了ok?!
借以此吐槽文祭奠我为这片子浪费的一个多小时的青春。
翻页小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78172/?start=100#comments 4 ) 我写几个闪光点吧。详细剧情不敢写了,写下去我要吐血,比惊天战神还脑残啊……
1、主帅杨文广抛下1万大军去追10个斥候。
2、主帅杨文广和他的2个奶奶在对付4,5个小兵情况下还居然打不过,玩了把5行遁术之土遁才打过;之后他独自追1个逃兵斥候的时候一个鱼跃,我和旁边几个观众以为他又要土遁,结果……就是普通的跳到沙堆里,晕死我,结果出现第一声:“好”,1万人看他表演杀1个斥候。
3、主帅杨文广抛下1万大军冲进3万西夏大军救他的爹(假的),被穆桂英夺帅。
4、穆桂英提出0智力军师技:1万步兵和10万骑兵在平原上玩游击战……大家都说好……
5、宋军不断中技不断分兵不断被埋伏,西夏军的军师明显智力100啊。
6、明知道前面是绝地,杨老太君还带逃兵冲进1个绝谷(要不是导演大神安排里面有个洞,死光光)
7、2跟链子过悬崖,射过去,小兵一声:“好”,老太婆走人桥过去又是一声“好”,我以为是演杂技大家看表演呢。
8、有个女将掉山谷,还记得高喊一声:“保护好太君。”---此人是汉奸
9、守城战,敌人投石机坏了的情况下,居然3000人冲出去对战10万骑兵。(你起那阵风吹迷几个攻城兵的眼睛能杀几个啊?)
10、大宋百姓超级特工队4~6人组,功绩:在整个战场中做到了:10万骑兵中救出杨宗宝-破坏前线西夏投石机---飞跃进10万宋军援军中的主帅帐营救出穆桂英---在10万人都站住不动的西夏军阵中用隐身术到处流串,这里丢点蚂蚁,那里杀几个亲兵---串入西夏亲兵帐攻击主将
11、西夏主将在包围杨家2男2女后,居然居然下令:大家不许动,我单挑,然后数万精兵看到主将被4人单挑他1个杀死,一直到最后打仗完结大家和平动都不动
12、西夏主将死,宋军10万援兵终于来了,然后喊了声,西夏主将死了,我们赢了,然后就赢了,背景:从单挑开始就一动不动的西夏主将亲兵和数万精兵。
---------------
看完我才发现,此片:成龙监制,我懂了,你能指望成龙这专门拍街头打斗的拍出什么战争片?
5 ) 逻辑和感情
我是个理工高校的理工研究生,高中时候做过文学梦,不过……醒了好几年了。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没什么钱很少去电影院,所以在电脑上看完盗版以后,也不怎么说话。默默地打开豆瓣,默默地看影评,然后默默地等下一部电影。术语叫做—潜水。就这样看过了战国,白蛇,画壁,今天看到杨门女将,兄弟终于忍不住了,决定注册个豆瓣,说点什么。
我从高中开始就是理科生,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看电影不关注历史,文化,衣物,器具,语言,结构、剪切之类的东西,关注也关不出什么来。我一向觉得,电影应该有两个因素组成,一个是感情,一个是逻辑。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思乡报国等等,让你悲伤或快乐,振奋或颓废,高级一点的让你悲喜交加,或者陷入惆怅。感情应该是一部电影的终极目的,是电影的面目和思想。逻辑是感情的支撑,是电影的骨架,是电影所以表达感情的途径和手段。合理的逻辑才能传递真实合理的感情,如果有电影开场就是导演痛哭流涕的说,观众朋友们,这部电影就是要表达悲伤情绪的,大家哭吧。没人会跟上,因为没有过程。
电影其实就是讲故事。一个好的让人感动的故事自然很好的处理了感情与逻辑的关系。比如说杨家将的故事,千百年的流传,现在我们知道大部分是虚构的,但我们还愿意听,愿意看,愿意为他热泪盈眶,因为有不屈不挠忠贞报国的感情在,有一心为国,父子相传一门忠烈的逻辑在。比如十二寡妇征西,我们知道逻辑上是不通的,宋朝怎么衰弱也不可能让一门寡妇挂帅杀敌,但穆桂英的故事还是让我们感动。因为这里面寄托了劳动人民太多的感情,上面有昏君谄臣,对面有异族侵略,偌大一个朝廷,最后只好让一个女子出阵,这是个什么世道。正是这种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愿望和对肉食者的愤怒的投射,杨家将被一步步塑造成惨烈无比英勇无比近乎神话的角色。但就在这种极强烈的感情映射中,古艺人们还是遵循着一定的逻辑,杨令公并没有杀入敌营擒住辽主,或者辽将,终杨家4代人浴血奋战宋王朝还是软弱可欺,辽国还是咄咄逼人。金沙滩一战,四郎八郎入了辽营,五郎心灰意冷上了五台山——多少年后又有一出《四郎探母》惹得多少游子骚客老泪横流——没有人谴责他们,这是百姓对庙堂的愤怒对杨家的补偿。
这也是我放过了战国放过白蛇放过画壁却独独对军令如山不爽的原因,你使用的是一个凝聚了太多民族感情的题材,这故事巨丰富巨煽情巨震撼以至于我就是抱着接受爱国教育的心态来看的,我想杨家将的故事你就是照着电视剧水平拍也能给我点感情吧,结果倒不是没有感情,是一堆毫无逻辑的笑容和眼泪,这不是电影,这是我们所准备元旦演出的舞台剧。不骗你,真的,我们排了一个舞台剧,内容是某教授学成归国,为中国开创了新领域,由于是政治任务且没什么意思,我们省略了一切过程,最后只有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和一段赞歌。
开场一分钟敌军用巨大的投石机砸烂了杨宗保的豆腐渣城墙,我觉得有点不对劲,辽人本来擅长马战,再加上这么牛的投石机,宋朝还能混么。然后就更牛了,小齐打着打着退到城墙豁口处,给老婆用信鸽送去青丝,很感人,我看看,历时40多s,当其时也,对面上百辽军,我方只有两个挥着旗子的士兵,双方相距十几米,他们看着他走到豁口,对,就站在那里,能见度极高,取下头盔,取出青丝,放音乐,惆怅,回忆,然后下定决心,取出信鸽(从身上的一个竹筒里,古代战将上阵杀敌身上带着信鸽?)放飞,敌军放出更大的鸟追,城墙上两个士兵射箭然后被射死(这两位放完箭就站直了欢呼,生怕敌军看不见射不着),然后双方相看无语,抄家伙,打。
有几点必须吐槽,一是这个信鸽毫无意义,除了引出音乐和回忆,它没有带回来有价值的战报,甚至连穆桂英接到时都不能确定小齐是不是死了,前方是不是败了,你忍不住想那几位兄弟死的是不是太冤了,有那点时间怎么不弄点战报捎回去啊,二是看到后来这点不逻辑就是浮云了。三是他的头盔很奇怪,鸡冠形,我不知道宋朝的头盔到底什么样,但似乎这形状难看而无用
接着就是天波府了,导演给每位娘注明了属性,要理解,这不是历史这是传奇,然后有个小姑娘发明一种东西能让人把一个看成十个,又变奇幻了?好吧,理解成迷魂散吧
然后文广同志要溜出去玩,你知道他怎么出去么,不翻墙也不爬墙,他用烟花把墙炸了一个洞,走出去了。
然后战报来了,终于来了,文广回来了,骑着马一直走到堂上,你不叫军令如山么,骑马走到堂上?
然后圣旨来了,杨文广为将军,佘太君为监军,且不说谁会让没打过仗的杨文广当将军,让他祖奶奶当监军?老大,什么是监军!一家人上阵,谁监谁啊
然后小芝说,凭借文广的智谋……马上你就明白文广什么智谋了
然后丫头们为了上战场剃了头,感人倒是感人……当时男人们也是长头发啊,他们都不剃你们剃毛啊
然后行军时候出现敌军十几个人的斥候,大将军一马当先冲出去,斥候们也不当斥候了,转化为战斗小队,被屠杀殆尽,大军叫了一声 ,“好!”
然后分兵神马的懒得一说了,同志们也说的差不多了,就是没有一点军令如山的意思,没有一点兵法和谋略,到处被狙击,不到跟前还不知道那种地形会被狙击。一个娘一个娘的挂啊,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挂的,死掉的丫头们叫做 阳春 白雪 高山 流水等等记不清了。
然后是本片的高潮啊,人梯出现了,这头绑在树上,那头用弩箭插在山崖上,居然过去了大军,佘太君过去了人梯们集体坐起来叫一声”好“。还有一个笑点是敌人的火球过来了,一个女的掀开衣服,露出雷管,坚定地说,以火攻火。
后面空城记什么的懒得说了,记住关键词,东风,孔明灯,辣椒粉,蹦蹦乐,十几个人突入十万大军的主寨,坏boss对坏小弟们说,你们别动,我自己跟他们3个单挑,然后被挂,然后结束
总结:1,本片是逻辑严重缺失导致感情变味的结果
2、不怪演员,小齐在放逐里还是蛮帅的,小芝该笑的的时候还是在笑的,该哭的时候还是在哭的,不像没办法。后面有人说死了眼睛还在动,我觉得不该有这么大纰漏,应该是灯光问题
3、这片的编剧好省事啊 ,要爱情,小齐小芝就露舌头了,要战争,就打起来,要奸臣,王强就毫无原因毫无目的毫无技巧的迫害忠良了,要惨烈,一个娘一个娘的就挂了,要奇迹,风就把头车刮出去了
4、这片的音乐还是很不错的
5、向《战国》道歉,当时我到处跟人说,不会有比战更差的片了,现在看来战国还有一段战争场面不错
6 ) 史诗一般的电影--《杨门女将》一出,《画壁》你情何以堪?
《杨门女将》一出,《画壁》你情何以堪?
我这个人对电影一直是很宽容的,无论是《无极》还是《黄金甲》,无论是《画壁》还是《梦游》,我觉得只要是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只要是演员辛苦演出的电影,无论好看与否,我们都应该抱着尊重和宽容的态度来观看。一般在豆瓣上的评分,都不会低于3颗星。
毕竟,我们花钱不是招罪的,看电影图的是乐呵,图的是感动,或者图的是感觉;毕竟有个流氓思维,叫做“你说别人拍的不行,你自己拍一个出来看看?”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保持缄默,毕竟,如果真的让我去拍,我还是拍不出来。
但是《杨门女将》一出,我观影二十多年的宽容心和电影观瞬间被击破,击碎,洒落满地,又被它狠狠的踩了一脚。一直对《画壁》电影情节不是很满意,但是此电影一出,我不由感慨《画壁》你情何以堪?
当我看了十分钟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时空错乱,一会儿十八年前,一会儿又是现在,上一分钟穿红花,下一分钟换灵堂。
尤其是人物出场的造型,有爱的让我差点尿了裤子。当时,我在看微薄,偏巧有个杨家将的后人女女(据说哦,是满族,但我没考证过)发了一个微薄,并@了我。微薄的内容是:我在北京,二十三岁,想去法国,一个人。我毫不犹豫的回了一个:我在电影院,二十九岁,想去厕所。
本来想退场,但是为了我的电影票,为了我的单人爆米花套餐,我忍着强烈的尿意,把这个电影看完。说完题外话,开始评论。因为我的震撼,我一直是边微薄,边看电影的,有些没有看清或说清楚的,请大家补充一下。
为了让影评系统一些,我准备从演员、编剧、穿帮等几个方面来评论会这个“前无古人”,我不知道会不会“后无来者”的电影,毕竟,中国电影,总是在我们失去希望的时候,给我们一个惊喜。
一、关于演员--《杨门》pk《画壁》
我虽然不喜欢画壁的情节,但我还是很安静的看完了画壁,为什么,因为画笔里面的百花,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牡丹姑娘,估计会是百万书生的梦中情人。
转眼看《杨门》,主演穆桂英,别的不说,是在城门口哭的那一段,如果能上传图片的话,我相信各位没看过电影的朋友,根本分不出她究竟是在哭还是在笑。对于张老师这种出神入化的演技,我虽不敢说世界影史上有人比他强,但是在国内的电影界,无人出其右。
杨门女将皆英烈,一群演员能将这种军国大事演成就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姑娘在国贸,不,在动物园逛街淘衣服的能力,我表示除了惊叹、震惊和佩服外,就只剩下佩服、震惊和惊叹了。我是抱着看史诗的心情去观影的,谁料上天竟拍成了一个喜剧,真是太有爱了!
二、关于道具
黄金甲已经是服装史上的奇葩了,杨门在这一方面虽未后来居上,但是也算是紧随其后了。别的先不说,杨家将的那些人的服装,真像是日本漫画中那些圣斗士,白银圣衣,黄金圣衣,真是无敌了。一个主帅,穿着一身黄金装备,站在阳光底下,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和不怕乱箭射死的气魄,实在令我心折。
在行军的路程之中,我们看到的银光闪闪的盾牌,圣斗士一般的将袍,披风飒爽英姿,好吧,尤其是披风,在战场上还穿着,这种”红旗飘扬”的仪仗队,果然在战斗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而整个一万大军,连个帅旗都没有。满屏幕的气质,都是“宋”,杨家将连个“杨”字大旗都没有,对于这种不搞帮派,不立山头的做法,我十分赞赏。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大宋子民。(杨宗保十八年前大战穆桂英那段不算)我很谴责那种诋毁杨门道具采购拿回扣那种说法,他们只是让电影更加美感而已。
三、关于主旋律
不得否认,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电影期间无处不弘扬着我是大宋子民的主旋律气息。
尤其是羊排风那一段,旁边那几个丫头,那表情,那对白,那动作,让我想起了我们京剧中的巅峰之作---样板戏。在观影的时候,我脑海中突然迸出一句歌词“向前进,向前进,……故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娘子军当兵为人民”。
在电影中,这一主旋律穿插的全局,尤其是“你们保护'太军',我殿后”,这种对白一出,让我差点把憋了半场的尿给崩出来。更有甚者,在走钢丝那一段,当树要断裂的时,xx女竟然用手去扶住,估计连10牛顿的力气都没使出来,然后就有人去拉。最后掉入山崖,还不忘喊“保护太军!”让我想起了我们的英雄儿女,“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四、关于编剧
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编剧必须博览群书,尤其是历史的电影编剧,必须要有着深厚的历史功底和文化功底,杨门一出,我突然觉得,原来编剧还可以这样做。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但是我现在想修改一,每个人都可以是历史的编剧。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编剧(我懒得去查他名字)他成功的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化繁为简,既保留高雅的部分,如一开战死了的两个姑娘,一个叫白雪,一个叫阳春。一开始白雪死了时,我还琢磨怎么那时候还有这样的名字,当出现阳春也死了时,我才将阳春白雪这四个字联系起来,这么有文化的高雅词,让我这个下里巴人也汗颜了一次,我深怕后面出现的高学问典故让我这种文化白痴听不明白。然而,接下来的那个率领十万大军的元帅---王强及秘书刘福,让我打消了这种顾虑。看来编剧还是考虑到了我们这种小白的水平。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这一点,这就是一个很优秀的编剧了。
当然了,编剧更优秀的地方,是在于他对战争的理解程度,以及丰富多样的战争战术描写上,对于这一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只能做一些浅薄的分析。
第五,关于阴谋与叛乱
我觉得有必要再次表扬一下编剧,在这部短短几十分钟电影之中,除了还原了战争的残酷(女人也会死的,而且死的没有同情分),还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战术知识,以及类似于人民内部斗争的尖锐--叛乱。
短短几十分钟内,电影描写了两次十分出彩的叛乱,一次是穆桂英阵前夺帅,如此大公无私,军令如山(哦,抱歉,这四个字才是完整的名字)的作风,真是让人热血沸腾。一个女人,老公生死未卜,儿子乳臭未干,为了国家,为了大宋子民,连自己儿子都绑了起来,抛头颅,洒热血,放弃了美好的山大王不做,毅然投入到龙门阵(??对不起,记性不好),当丈夫有难的时候,竟然不顾丈夫生死,毅然决定放箭,这是什么精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另外一个是我们的王强及刘福出演的夺权,如此惊心动魄的斗争,在如此短的几分钟内将人物性格,内心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王强那句“刘福,你竟然背叛我”,这句台词和刘福的表情,一方面把王强那种愤怒、懊恼、震惊、害怕的心情和神态表演的惟妙惟肖,另一方面把刘福那种“又刺激、又害怕、又兴奋、又快乐、又幸福”的神情刻划到入木三分。在这场叛乱中,既引出了柴郡主的免死金牌,又拿出了佘太君的龙头拐杖,这两个神器,为了拍《杨门女将》前传留下了一丝线索。
第六,关于情感戏
虽然本片是主旋律战争史诗大片,但是对于感情戏,在紧张的战斗之余,也表现的十分出彩,尤其是战火下的青春与爱情,更是让无数生活在新世纪,抱怨真爱难求、钻石难觅的青年男女门汗颜。期间,有老夫老妻的热吻,也有年轻才俊的失足一吻。
先说,我们的哭鼻子文广同志,据不完全统计,本局他至少干哭了(没有眼泪的哭)三次以上,完全将他奶奶杨六娘的话牢记心头(杨家男子,只许流血,不许流泪),可以哭,但不可以流泪!在文广的爱情戏之中,豆豆把他救下来这轻轻一吻,直接把杨怀玉给生了下来。
再说,老夫老妻的深情一吻。这一吻,天崩地裂,海枯石烂。我不知道杨宗保是怎么想的,但我能体会到,穆桂英心中在默念着,“我要控制我自己,不会让谁看到我哭泣……找不到坚强的理由,再也感觉不到你的温柔”。
第七,关于战争描写
编剧同志,恭喜你,你再度被点名了。在这么短的战争场面中,“南蛮入侵”、“万箭齐发”,等各种AOE锦囊打出的同时,还充分利用火攻、决斗、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借东风、围魏救赵、过河拆桥甚至魔法(分身术)等战略战术,利用长剑、流星锤、偃月刀、双锏等十八般兵器,以及攻城锤、抛石机、迫击炮、长弓、短剑、袖箭、飞镖、昆虫、裤腰带、弹簧雪橇(实在不知道叫什么)、孔明灯及辣椒粉等多种辅助武器,演绎出攻城战、生化战、地道战、逃亡战、追击战、沙漠战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式战争,本着简单高效的原则,率领一万城管,把十万辽军打的落花流水。
(一) 战争布局大师—佘太君
作为监军,佘太君在做好分权和制约的同时,还兼着发号施令的职责,完全无视杨文广的存在,这种“大事独断,小事众谋”的作风,显示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作用来。在战争布局之中,佘太君是如此分配的,让五娘率一千城管,负责斥候,专门用来拆除违章建筑。让某人率一千城管,负责截后勤,打杂敌军在路边的小商小贩,让一人率一千城管攻击左翼,主帅和主帅她娘率一千城管攻右翼,自己率六千城管迎击主力。
在这种一万对十万的战争之中,在敌军还没到来之前,就做出了如此快速的决定,充分显示出佘太君的战争智慧。正奇相辅,英明无敌。只是可惜的是,这样的布局尚未开始落地,敌人就使出了苦肉计,带着假的杨宗保开战了。在一个一个的女人被推倒之后,佘太君并未慌乱,而是使出了空城计,虽然被一个小卒看穿了并回禀殷奇,但最终主力顺利大逃亡。
这时候,走到了芦苇荡,五娘的斥候兵团能够及时的预警,在进入芦苇之前,发现了埋伏,情报工作的及时有效进行,保证了主力军的顺利大转移。当然了,这得感谢辽兵优秀的环保意识,没有点燃芦苇,实行火攻。为此,我建议给辽兵办法环保主义奖章。
这时,佘太君本着偏向虎山行的气度冲向了狼牙山,不过,她们的命运比狼牙山五壮士要好一些,毕竟这里有山洞。这个时候,辽兵却开始了火攻。在佘太君的英明指挥下,大家进入山洞。我本以为,对于这种进入山洞的地道战,辽兵常年在草原上打兔子,应该知道烟熏比火球更好用,但是我低估了辽军火球的精确制导功能,直到过河拆桥 之后,火球都追着抛出了山洞。
在佘太君的英明领导下,杨家将门喊着口号搭桥,再一次显示佘太君气魄的时候登场了,只见佘太君发挥出当年在杂技团走钢丝的的技术,穿着UGG的靴子(我没注意,一个微薄的网友发现的,有注意的更正下),走过了钢丝。这就是精神领袖!
(二) 战神杨宗保及战神的儿子杨文广
影片开局便是战神杨宗保站在一个废弃的土墙(我本来想说城墙,但是墙后面什么都没有),我不明白战神为什么会站在那里死守。但是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在豆豆的爷爷改装过的双驱装甲战车上的诸葛连弩及迫击炮的掩护下,逃脱生天,我只能说是一个奇迹,至于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
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奇迹也不会只发生一次。战神的儿子杨文广在万丈悬崖下摔下来,其重量加速度被一个枯树给缓冲掉了,竟然生存了下来,我再次重申,本次坠崖事故死亡的城管只有35人。
如此一来,当杨文广坠崖后遇到自己的亲爹,这样的巧合,也就不觉得那么突兀了。当然了。在本片中,两个男人将杨家将的男子汉气魄通过眼泪、呐喊、不怕死等刻画的如入木三分。尤其是战神莫名其妙的抱住辽兵的主帅,让自己儿子刺了个对穿,自己媳妇还顺水推舟把长矛给拔了出来,更是显示出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在决斗过程中,杨文广将发明家杨金花(?)从星际争霸中暗黑执政官的幻影法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在对方背后的时候,屏住呼吸、不主动偷袭,不主动攻击的光明磊落行为也表示佩服。在boss战,身穿铠甲的城管拿着银色的盾牌,也不上去主动帮忙,而是看他们在单挑,真的对城管门围观的精神表示钦佩,他们在战场上,冒着声明危险,看着自己的主帅和boss进行殊死搏斗而毅然不肯归去。直到战神死去,穆桂英死去,他们仍然能够保持镇静,安静的看下去。看到这里,心想,毕竟我们是买票看电影,容易投入,他们是看现场直播的,看过直播的人都知道,其实,当时看上去并没那么美好。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集战争、爱情、艺术、发明、美术、阴谋、叛乱、主旋律、样板戏等融为一体的史诗般巨制,也是一个挑战“弱智”这两个字的极限的电影。
如果你们没看过,建议不妨到电影院一看。别的不敢保证,肯定能够让你挑战你的电影观。
先评到这里吧,我的粥糊了,妈的。
7 ) 柏芝,您还是光着吧——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
舒淇女士在一次电影领奖仪式上,声泪俱下的说,要把以前脱下的衣服一件一件穿上。当时催很多人的泪下。
尽管舒淇女士或许是数学不太好,也或许是当时演戏太投入了,反正我记忆中,她的那些成名作都穿的很少,大多只有一件,尤其是古装的,腰里绳子一解,基本上就挂不住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舒淇女士完全可以这么说,因为她穿上衣服演的一点也不比光着的差。
但人和人不一样,女演员和女演员更不一样,比如张柏芝女士。
很久没看张柏芝女士穿衣服演戏了,这次是抱着猎奇的心态看这个片子,结果感觉,还是不穿时候演的好。
光着的时候虽然也是没什么演技可言,但起码真实,如今有了衣服,但那明显是别人的衣服嘛!
按说柏芝起点真的不低,不管是《喜剧之王》还是《星愿》,都有一种让人惊艳的感觉,后来的《河东狮吼》还让人看到了往演技派发展的趋势,尽管后来的《无极》起初不被人理解,但后来证明,这就是人家在演自己,演一个你不知道的几年之后自己的婚姻。然而,也就这些了,其他那些如果说有水平,那真的是很牵强。
直到后来由于业余摄影爱好者和业余AV表演者陈冠希先生,用它那并不伟岸的身躯和它并不专业的器官和拍摄设备以及很不高明的电脑操作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张柏芝女士的真实演技。如果抛开别的不谈,单单从这类影片的角度看,张柏芝女士真不白给。
然而这种水平却始终没有转移到正常影片中,或许是术业有专攻,或许是隔行如隔山,也或许是我们期待的太多,逮住个蛤蟆就像攥出粉芡。
同样的话也可以献给任贤齐先生,娱乐圈混了多年才从唱歌这个行当中脱颖而出、大器晚成的他,似乎真有一股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劲儿,不能说您不能演,要是在一些肥皂剧似的娱乐小片,演一些傻乎乎的小市民男人或变态小坏蛋,还是很不错的,但千万别演大的东西,比如皇帝、大将军、村长村支书啥的,没那个气场,而且始终也没培养起来。任贤齐先生绝对是个不会变得男人,这一点如果从找男人的角度说,是很好的,但从演戏的角度说,就是观众的灾难。
别的角色就不说了,说实在的根本没怎么看,刘晓庆女士一出场我就快进了,反正情节是不重要的,编剧根本就不费那个劲。总之,一句话,装逼可以,但自始至终在装,一点没有也装,你们装着太累,我们看着也太累,要是还指望这个能骗到多少钱,你们就是傻逼了。
8 ) 《杨门女将》:马戏团组团打群架(转载)
峡客/文
原文:
http://yule.sohu.com/20111118/n326040632.shtml Ladies and gentlemen,如果你决定或者正要决定不看《杨门女将》这部电影了,那我只好替你感到遗憾,你错过了多么好的一部喜剧片啊!这是一部时不时给你贡献笑点的“女性史诗”,时刻散发着打了鸡血的气息和挥之不去的草根气质,我很负责任地拍着胸脯告诉你,看马戏团的一群魔术师和杂技演员组团打群架,绝对是件没心没肺可以撒欢儿笑的事。
OK,故事不说了,诸位肯定小时候翻小人书都知道了。杨家的男人都战死了,女人替夫出征,铸就一曲女性英雄的史诗。可惜的是,这曲史诗刚刚画了个音符,就荒腔走板变成了《爱情买卖》。电影原本有三大法宝:张柏芝,女性传奇,排兵布阵,结果,“吉祥三宝”变成了“三无商品”——无逻辑,无表演,无智商,当在一片笑声中把电影看完后,回头想想,仿佛真的看完了一本小人书哦。
《杨门女将》开机的最大噱头就是张柏芝主演,传说中的千万薪酬,非常彻底地打了水漂。跟“影帝”离婚后的张小姐仿佛把结婚前那点天赋全都留在了离婚协议上。张小姐扮演的穆桂英满脸无皱纹,但有一个十几岁,长得跟她差不多大的儿子——这都不算什么,更惊讶的是,张小姐全场就两个表情:一个是咬着后槽牙发狠的小太妹造型,一个是瞪大了双眼,既能表达惊恐又能强调愤怒的造型(究竟怎么做到的?!)——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更让人惊讶的是张小姐饰演的穆桂英仿若不死小强,每每在被几支箭射穿了身体后,又原地满血复活,没有丝毫痛苦,然后,在突然而至的生子般的阵痛表情下,一惊一乍地提醒观众:“老娘还有几支箭插在身体里?!!”不得不承认,这几招真是玩的就是心跳,笔者几次在不明所以中被这生子般的阵痛表情所惊吓到了。
《杨门女将》的传奇故事本身是一个极好的电影素材,完全可以拍成一个比《霹雳娇娃》带劲儿得多的电影——想想,12个美少女、美娇娘、美御姐驰骋沙场,玉拳出击,秀腿横击,简直就是沙场变秀场,战场成T台,堪称自“花木兰”以来展现中国女性美的最好输出品。可是,在观影时,笔者困惑了,只看到眼前飞舞着一个个身影,画面里传来“大娘,二娘,三娘,四娘,五、六、七娘”的声音,相信我,等里面的几位“娘”死了一半了,观众也只弄清楚了张柏芝演的是穆桂英,刘晓庆演的是柴郡主,其他几位大姐是谁,在干什么?Who knows?!
当然,作为当下阶段的中国商业片来说,好的表演和好的角色都是件难得的事,如果能在大场面时,让观众澎湃点,也就成功了一半。可惜啊可惜,《杨门女将》的战争场面被拍成了怪力乱神的《封神榜》,原本极有可看性的排兵布阵变成了几位“娘”踩着高跷蹦来蹦去,几位姑娘借着孔明灯撒辣椒——凭着笔者有限的那么一丁点儿科学常识,也觉得这几位女士都是马戏团的魔术师假扮的,否则不可能在地球上搞这种魑魅魍魉,违背了物理、化学常识的法术——举个简单的例子,山贼出身的穆桂英既没有夜观星象,也没有刻苦学习天文气象知识,然后就突然变成了诸葛孔明,在敌人进攻的紧要关头坚持等“东风”降临——话说这东风着实剧烈,一刮起来,就把敌军的战车也刮飞掉了,我方的娇小女兵们却纹丝不动,没有一个飞出去,你说,这不是魔术是神马?不止穆桂英是魔术师,诸位“娘”都堪比刘谦,赛过大卫-科波菲尔,某位娘箭术如神,绑上钢索射中悬崖的箭,能承受几十个人的重量,膂力实乃神鬼莫测;另某位娘想炸掉山洞,旁边的小兵直呼怎么办,这位娘于是刷得一声,展开自己的斗篷,上面挂满了牛蹄子粗的炸药——影片最后,杨家将打了胜仗,大家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一群魔术师当将军当主将啊,连普通小兵都能玩杂技,随随便便腾空翻个360度,完全实力悬殊没得打,搞不懂这个战为什么打了这么久,分明在演苦情戏嘛。
实际上,相对于剧情来说,《杨门女将》这个名字实在太正经了,宛如一部史诗剧情片,如若能改成《马戏团组团打群架》,或者《女魔术师大战原始人》这样喜剧片该有的名字,那就恰如其分了。
四大你不能错过的片段(这个时间无尿点):
1、月夜如丝,穆桂英站在山边,背后是一轮皓洁的月亮。这时候她想起了夫君杨宗保,想起了刚跟他成亲的时候,在经过一段长长的会议后,穆桂英的脸上现出了幸福而又充满爱意和怀念的意味,这个时候,穆桂英的脸上出现了如生子般阵痛的表情,镜头往下摇,移到了穆桂英的肚子上,几支箭还插在上面……(瞬间觉得这位女子好坚强)
2、几位女兵在聊天。女兵A说:“唉,七娘死得好可惜!”,女兵B:“七娘死得没有大娘有意义,大娘死之前杀了好多敌人!”(这是谁家教育出来的死孩子啊!!)
3、某位娘(忘了是几号娘了)为了帮助大部队解围,避免敌人从山下滚下来的火球,说,“我们只能以火制火了”,旁边懵懂的女兵说:“那我们怎么办?”,这位娘非常自豪地展开自己的斗篷,上面挂满了一个个牛蹄子那么粗的炸药。(再次证明这位娘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刚刚在火堆里跑的时候,这些炸药居然都没有炸,法力太高超了!)
4、杨家女将被逼到悬崖边,只能想办法搭人桥。于是几位女兵脱下自己的钢丝铠甲,像拆毛线衣一样给拆掉了,然后像编麻绳一样编成两股钢索。某位娘把钢索射到了对岸,男兵们齐刷刷爬上钢索,顺势趴着搭成人桥。佘太君踩着走了过去,当佘太君平安走过桥后,男兵们齐刷刷坐了起来,大吼了一声“好!”,然后又刷刷刷趴了下去……(这种时候还要搞个人崇拜,搞什么搞嘛)
柏芝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产后复出第一部戏就是这水平呀,真是让人无语了。杨门女将选的也不太给力了,再看看杨宗保,我真是要一口老血吐出来了。
片头曲把大岛由加利写成了大岛由加里!!!如果用胡慧中、惠英红、李赛凤、杨紫琼、罗芙洛的“敢死队”阵容来取代那些花拳绣腿就好了。陈勋奇还是拍功夫喜剧比较合适,大制作出来的活太糙,放在排兵布阵和新巧机关上的笔墨太重了。张柏芝和任贤齐的情感戏让我想到了《心语星愿》
想了想任贤齐版的杨过,任贤齐版的令狐冲,任贤齐版的楚留香。。。还能有看下去的欲望吗?
没有那么难看了,呵呵呵。。。看完了有点想把杨家将的电视剧从头看到尾的冲动,我想搞清楚这些女人后面到底都是怎么死的。。。。
杨门女将,杨家战败之后,丫鬟伤感的说,七奶奶死的太惨了,还是大奶奶死的有价值。﹣﹣这台词差点没写成,七奶奶性价比不高,用来用去还是大奶奶好,大奶奶我看行!!!
已经看过,水的不能再水了! 看完80年代电影的感觉。
我的电影院“处女退”给了你,没错,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你赢了,你彻底击垮了我,一切烂片该有的元素你都有了,二傻子任贤齐,惊恐样张柏芝,面瘫寡妇,业余演技,五十年代的场面调度,六十年代的摄影技术。虽然只看了一半,但这依然不妨碍我有想用杨排风的烧火棍猛戳导演菊花的冲动。0分
作为一部都是文戏演员拍的一部动作戏来说,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大家都吹毛求疵了,要求有点过份了。
哈哬哈!宗保!报!娘!太君!文广!圣旨到!娘!奶奶!太君!报!哈哬!元帅!娘!哬哬哈!文广!七娘!大娘!哬!哈!二娘!太君!好!好!三娘!报!文广!娘!对不起!宗保!奶奶!娘!对不起!报!哈哬哈!五娘!二娘!文广!宗保!爹!娘!报!太君!圣旨到!(全程穿插“排风来了!”)【完】
粗制滥造,神马玩意,情何以堪啊!别再侮辱观众的智商了。PS张柏芝童鞋那僵脸哦,从头到尾一个表情,是要基本告别大银幕了吗?
比片子本身还可怕的,是片名那个“之”字。
两星给笑点
不知道豆瓣上为何恶评一片,是我太老了吗?
这片就像把TVB20集电视剧做成100分钟精选版,各种快进与闪回。里面总有人喊太君太君的,我还是没忍住就笑场了。
据说《杨门女将》跟看抗战电影似的,因为里边台词最多的就是:保护太君、太君您先走。
片头片尾两首歌还不错,其他就。。。没什么好说了。导演还是活在80年代,over。
搞不明白,明明是应该18号上映,但不知怎么的,单位组织我们今天晚上去看的,这部片子烂得太彻底,编剧烂,剪切很狠烂,故事描述得天马行空,而且很多都很没得逻辑,看得十分不爽,所以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注册豆瓣来评论!
如果你走进了影院选择观看这部影片,那么你一定要坚持到字幕走完,任贤齐说:啊!Shit。
我直接在标签里不自觉的打了“烂片 大烂片 超级大烂片”,陈勋奇是想侮辱观众的智商吗?我没想出第二个答案,如果电影是第一天诞生,如果观众都还是没进化完全的猩猩,估计还能因为好奇能坚持看几眼!看到那些吊着钢丝的搞笑动作场面,我的脑子全是艾德伍德,这片子还是拿去动物园逗猴子吧。-0星
惊天地.泣鬼神.头顶菊花.脚踩高跷.力拔山兮气盖世.一颗星给片中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