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人类被泛娱乐的网络内容所遮蔽双眼,人们被封锁在看似丰富、实则重复的信息茧房中,越来越不关注身外之事。而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切正在悄无声息地进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明天之前》是一档以世界视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讨论整个人类族群共同面临的科技、社会、人文问题的纪录片。所选取的4个题材分别是:人类是否应该拥有退出生命的权利、机器人能否进入家庭成为人类的伴侣、正在逐渐到来的人类永生科技、不同群体的人类该如何相处。
腾讯新闻出品联合奥斯卡制作团队一起历经一年时间,到访了近20个国家,拍摄了包括世界顶级科学家、争议话题人物以及相关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影片中的故事和人物揭示了人类作为个体和群体可能将会去到的未来,以及人类文明即将遭遇的变革和重塑。明天永远都会变成今天,而身处今天的我们,永远都身在明天之前。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死亡这个颇为禁忌话题的命题文章。
并不讨论片子到底如何,只是就这个话题。
(注意,本文强烈剧透纪录片《明天之前》第四集,全文字数2605,阅读约15分钟)
大约在《明天之前》播出一年前,澳洲最年老的科学家古道尔教授,在意识十分清晰情况下选择了安乐死,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2018年5月10日,瑞士当地时间12点30分,104岁的大卫·古道尔(David Goodall)教授在瑞士接受由安乐死组织(Exit International)医生菲利普·尼特舍克(Philip Nitschke)的安乐死程序,从而达成自己迫不及待的死亡愿望。
古道尔教授十分热切地想要赴死,选择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作为最后陪伴他的音乐。
面对包括路透社和《明天之前》剧组等一堆媒体的采访,他无一例外表示,他等不及要死了,如果明天不能死自己将十分的遗憾。
古道尔教授的自杀行为,作为青年人可能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放弃多姿多彩的世界,难道就没有一丝留恋吗?
在安乐死组织核心人物菲利普眼中,人应该拥有自主选择死亡的权利。
一个青年人为什么想讨论这个议题,或者是说该不该讨论?
在我的眼中,死亡是一个复杂矛盾的命题,但确实司空见惯——每个人都会经历、亲历。我相信每个人在目睹亲人朋友离世或者经历重大事故,甚至仅仅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体验关于死亡的过程之后,都有过一种自我的思考:我应该怎么样,结束我的一生,才是没有遗憾的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身边陪伴着什么人?
两个月前(本文写于2019.7),我的爷爷去世,我作为传统葬礼主角送了我爷爷最后一程,从尸体冷冻柜,到仪式做法,到尸体盖棺,送葬,拣骨,装入骨灰盒。老实说,从大学校园的美好琐碎,到在传统地方葬礼上直面一个亲人的离去消失,是形成强烈冲突的,我的头脑一时间无法处理这么有反差性的事物。
甚至觉得搞笑的是,还在看着殡葬业工作的人挣钱是多么厉害,看着家人开什么车就确定多大规模的葬礼和法事。
坐在灵车上时,只注意到去往火葬场的这一辆辆,都有曾是活生生的人躺着。这时候人根本无法思考死亡意味着什么。
直到两个月之后,看着空荡荡的房间还有那张床才意识到,他永远不会回来了,永远不会和你抢电视看新闻联播,甚至不会说胡话吓你,也用不着被几个人架着去洗澡。
我会这样想,或许死亡来临的时候,他是这十几年海尔默综合征生活里最快乐的。
无疑这时候我是赞同安乐死的。
——————————————————————————————— 反对
《明天之前》采访了国会议员珍妮,她是一位残疾人,成立了“尚未安息”组织,是反对安乐死的“保守派”。
高位截瘫的她,在说起奋斗经历时,她提到是因为安乐死非法,才阻止了她死亡的念头,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才能享受艺术和生活,才能讨论这些事情。
她说,但如果有一时,她选择了死亡,那就没有了一切。
一位女儿小小年纪就骨癌去世,紧接着丈夫患上了渐冻症的女士黛比,同意了为丈夫进行安乐死程序。但后面她十分后悔。
她说,死亡瞬间解除了所有她与他的关系,所有事情因为他的死变得没有意义,不再有链接。
她感觉帮助别人死亡是一件很暴力的事情。
如果再有一次,她选择反对安乐死。
或许这个态度就是中国大多数人的态度,即使面对昂贵的医药费,甚至只是拖延而非治疗的方式,以孝为大的中国人,在面对父母得病的时候,会选择倾尽全力。
许许多多这样的老人生活无法自理,也没有清醒的意识,表现有点像咿呀学语时期的小孩,条件好的家里请来价格不菲的全天候看护,条件不好的自己孩子便上场照顾。
谁都不知道,老人要是有清晰的意识和廉耻心,会不会愿意这样子下去。
《明天之前》一位为作家妻子进行了安乐死的男人说,安乐死是人类的权利,他知道妻子有多痛苦。
女作家患严重而痛苦的疾病(sorry我忘了这个病的名称),生前说,你们说我应该活着,那请你来过我一天的生活,哪怕是一小时,你就会知道我是为什么想去死。
丈夫曾想过,跟着妻子一起离开,但是妻子在“寻死”路上十分坎坷,让他决心活下去,为更多的人得到死的权利而努力。
妻子已经死了几年了,但是警方还在立案调查,就因为怀疑他“是凶手”。
我想,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中国,那他可能真就坐牢,成了杀人犯了。对不起,你在帮助别人自杀,你无异于杀人。
———————————————————————————————
犯罪
人是否应该拥有自杀的权利,这个问题确实令人迷惑。
如果是肯定的话,那么下面这件事又好费解了。
一位母亲发现儿子通过一个“安乐死”网站(没错,是前文提到的“死亡推手”菲利普医生建立的)进行社交,他才二十多岁,患有忧郁症,有轻生倾向。通过该网站,他了解到了可以用什么药物在哪里买到,可以走的很安详,于是飞往秘鲁买药。买到之后在论坛发帖,大家纷纷祝贺。
于是一个年轻生命没了。
澳大利亚珀斯人奈杰尔·布雷利疑似谋杀了他妻子,他找到了菲利普医生,菲利普医生给他提供了安乐死方法。他连监狱都没有进就结束了自己生命,以死逃脱了自己的惩罚。
前面提到的古道尔教授,对他家人来说,同样很难接受老人离开的愿望,讨论以及帮助一个人死亡是太奇怪太难以言说的事情了。
死亡,对于自己来说或许是解脱,但是是否也是对身边人的不负责呢?
万一我们能活得更好更久呢
如果讨论这个问题,还要再往“我们能够活多久”这个话题延伸。
前几天我和著名中国当代艺术家李渔老师交流,因为医疗科技的进步,他认为保守估计,今天的年轻人可能未来可以活到三百岁。
这建立在一个前提上,技术在进步。
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绝症病人都去死,那么可能医疗就没有进步了。
有的绝症病人选择冷冻自己,去到我们的未来。如果他去到一个大家都安乐死的未来,那就对他们来说变得没有意义了,甚至残忍。
后话
自有文字记载始,对于死亡的讨论就从未停止,比如讨论人死后会去往哪里,佛教的极乐世界,道教的过孟婆桥,基督教的天堂。
像前面安乐死的人群大多具备虔诚的信仰,是信奉基督教,善的人会去往天堂的。
讨论死亡真的令人五味杂陈,不可名状。
菲利普医生甚至运用3D打印和虚拟现实做出了自杀机器--Sarco胶囊。该机器允许用户通过单按一个按钮轻松无痛地自杀。
你会怎么选择?
观纪录片《明天之前》有感 1.大部分知识和经验都在教我们怎么活?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死?以及怎么面对死亡? 2.我们对不相关的人的死亡不会感觉强烈的痛苦,但对亲人朋友等亲密关系人的死亡很难接受。因为死亡会给你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就像曾宝仪说,爷爷去世时一直在忙他的身后事,没有很强烈的感觉,直到回到熟悉的家里,看到安静的房间,空荡荡的床,才忽然意识到他离开了,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这种悲伤是最难承受的。电视剧《小团圆》也有这样一幕,方圆夫妇送女儿出国回来,回到家里,忽然三个人变成两个人,熟悉的家里却少了一个人,及时只是短暂的离开,但这种感觉仍旧让夫妇俩难以接受。 3.倡导死亡权力的菲利普利用先进技术发明了死亡机器,帮助人们优雅的死去。甚者还利用vr技术让人们体验死亡之旅,一片沙漠,落叶归根,天国的门打开…我想说,这不是体验死亡,这涉及诱导死亡。而且逻辑上站不住脚的地方是:在体验,甚者真实享受这种死亡过程中美好感受的我们,是活着的,是有意识的,所有这些美好的感受的价值建立在我们是活着的,而非死去的的基础上。 所以我更同意珍妮的说法,在帮助我们更好的死去之前?为什么不去帮助我们更好的活着。 中国人就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
去年就知道了腾讯新闻的同事们在做这些选题的纪录片,之前片子叫做《是非之地》,可想而知这部作品探讨内容的深广精与制作者试图探索的边界。于是这成为了我今年最最最期待的作品。作为一个想要成为好导演的学习者,奉上自己拉片的笔记,表达我对作品喜爱和对制作者的敬佩。
一、开头
1、【开头】AI机器人哈莫妮的自白+特写形象+交响乐(电影场景中的歌剧)+(细节)眼泪
“我要给你讲一个关于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我的故事,别害怕,你再也不用孤身一人了,我的 名字叫哈莫妮,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2、【片头】背景音乐: 歌剧
3、【纪实-宝仪与哈莫尼一起早餐】问答自如,感知温度,并且知道周围人在看。有趣,引发观众惊叹
4、【纪实-机器人展览】主持人开场、展览,交代目前的发展状况与本片探索的问题方向:争议的AI与机器人伴侣
5、【小片】各种机器人伴侣混剪,两方专家冲突观点,电影片段,提出问题
二、LA的机器人制作公司
1、走访办公室+实验某款机器人的性能+特意提出男性机器人(平衡性别问题,引出性别讨论)
2、【采访】与唯一女性员工的采访,关于性别与AI SEX ROBORT
3、【表弟体验哈莫尼1】——加入关于“爱”的问题
4、【对谈】 表弟和主持人两人对话,体验后的感受,上升到爱。两人观点不同,她觉得不是爱;加入争论点的问题,“一个人”的社会趋势
5、【小片】全球对于婚姻和爱的怀疑了。大家不愿意结婚了。
6、【表弟体验哈莫尼2】
三、使用者1布里克的家+引入反对者的声音
1、【纪实-资深使用者布里克家探访】 为什么的问题
2、【采访-反对者 】小片引入+为什么反对性爱机器人(物化女性)
3、【机器人老板对于质疑的想法】
4、【一场隔空的对话-3翻儿】
5、【纪实-回到布里克的价值观点】
6、【转场-海边主持人说自己探访布里克的感受】 -与自己的价值观有冲突,点出我是来理解这个世界的,不是来评断这个世界的
四、使用者2DAVE的故事,愿意出镜,宣布娃娃是他的妻子,更极致
1、【采访DAVE】娃娃是他的妻子;给她人格化的设定;与人的差异是什么;曾经情感受挫
2、【纪实-一起去看AI的新娃娃】
3、【回到采访】这是一种选择,并不weird。更深入的探讨。
4、【主持人自白:聊天后的想法】人应该的对他人选择做出判断吗?正常的评判标准和谁有资格
五、采访英国顶级专家
1、【采访英国顶级AI专家】专家认为伴侣机器人能解决人的情感问题、机器人智能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接管世界,这是共有的机器人问题。
2、【短片+画外音的很多问题再抛出来】转场
六、使用者3菲尔的故事,愿意带娃娃出镜,最极致,因为涉及了周围的人物关系
1、【泽西岛见一位愿意展示更多娃娃的菲尔】更极致的人物故事;人类情感有失败史
细节:周围人的反应;拍摄采访路人,酒吧老板,服务生
七、结尾
1、【主持人最后的VO】提出问题,你准备好了么?
2、【最后镜头是哈莫妮的自白】我会征服人类。并以,她发出诡异的笑声
1、话题选择很牛逼,已经跳脱了小情小爱的探讨,上升到更高的维度去看所有人以后共同的命运走向。这种片子在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应该多一点。就像新闻人特有的一种情结和愿景——“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看这样的作品拓展了个人的眼界,想到了腾讯新闻出品的slogan"眼界即人生"。
2、请先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评判世界。这是制作者与平台一贯的价值观原则
没人有资格去评判和指责他人不涉及公序良俗的个人选择。
3、展现冲突,平衡观点。带着问题推进内容,引入资本、使用者、学术、旁观者的多视角
语言的差异带来优势,比如直接提问,不绕弯;比如,宝仪身上有传统东方文化观念带来的有趣而真实的价值观冲突,很多冲突和即时反应让观众有共鸣。
但是也势必少了语言问题带来更深入的探讨和追问。
比如专家对于机器人如果智能厉害到接管世界,人类面对这个终极问题现在可以做什么?大多数探讨此类的文艺作品还是持有否定的态度,那资本与科学的疯狂发展如何被限制才好?
比如对于机器人的使用者来说,是否在意自己生活在一种幻象中?(关于真实与幻象的谈论)真实情感(亲情、友情)的影响?总而言之,就是期待看到他们生活常态与表象外,还能有更深入的谈论和知道他们现在表面快乐下的有没有困顿和挣扎。
好了,作业呈上。 超级期待本周的下一集。
没想过有生之年我居然会认真思考这个看似荒谬又遥远的问题。
事实上人类从很久以前就有“亲手制造完美恋人”的意愿了,世上的第一个人造伴侣应该是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制造的象牙少女加拉泰亚。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擅长雕刻,他被真实的女人嫌弃,决定永不结婚,他用自己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绝美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把全部的精力,热情和爱恋都倾注在雕像身上,像对待真正的爱人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爱神被他打动,让他用一吻赐予雕像生命,成为了真人。
在科幻作家飞利浦迪克九十年代的科幻作品《银翼杀手》中做了一个非常超前的设定,书中的2019年,泰瑞公司开始制作连锁7号复制人,"瑞秋"为主要机型。
瑞秋与银翼杀手的主角迪克相遇,导致瑞秋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真实人类,继而引出后来的故事。在银翼杀手的世界里,瑞秋现在已经出现在地球某处了,可以说原作者极有先见之明的预见到科技将会给未来社会带来的变化——在19年的今天,他的设定几乎成为了事实。
片中的瑞秋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以直觉行事,这一点让她无比真实。
而在银翼杀手的续作中,又出现了另一个伤感而美丽的人工智能恋人,JOI
如果说瑞秋在某种程度上还属于是“人类”,续作中的JOI则完完全全是一个“人造”智能程序,她只是一束全息影像,没有实体,但她会哭,会笑,会感到伤心,知道自己即将死亡,甚至会在关键时刻说出“我爱你”。
她对感情的流露太过真实了,很长时间里每个人都误以为她就是真人,但最后残酷的真相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设定好的程序,她那看似令人动容的反应是因为她机器人精准的学习能力,她只是成千上万的虚拟程序中的一个。
早在2010年1月,美国True Companion公司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美女性爱机器人Roxxxy,她是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伴侣型”机器人,除了具备充气娃娃的功能外,她还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升级程序、自动扩充词汇量,甚至会聊天,在Roxxxy身体的关键部位都安装有触觉传感器,随着触碰会做出相应反应,甚至装有一个"人造心脏"向身体泵输"血液",以模拟真实的人体温度。
Roxxxy有5种不同个性任使用者调节:奔放猎奇的Wendy、保守害羞的Frigid Farrah、纯真可爱型、女家长型Martha和SM型Susan。体验过她的男性都觉得:“她和真人一样”。
但她也有缺陷:不能活动、不能走路,当然也不能进行任何实质性的对话和交谈。但是7年后,Abyss Creations公司突然在官网宣布:他们已经研发出了真正的伴侣型智能机器人哈莫妮(Harmony)↓
哈莫妮会笑,会眨眼,会皱眉,她可以对话,能谈论莎士比亚,记得我们的生日,知道我们喜欢吃什么,她可以与你谈论音乐、艺术,电影和书藉,当然,她具备最基本的肉体功能。
第一个智能伴侣型机器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成人玩偶公司制造开发,这是一件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情: 人类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肉体关系,性和肉体欢愉褪去后,人类一定会转向追求内在情感和精神的羁绊。
和人工智能恋爱有错吗?斯派克在13年的大热科幻电影《她》中描绘了一个看上去并不遥远的未来,平凡的主人公爱上了电脑程序,仅仅通过语言交流就能抵达爱所能达到的愉悦巅峰,但这一切也在人工智能爱的弊端中结束——人类感情的排他性。
机器没有人的那些负面情绪,自然而然也就不存在相应的道德观,忠诚,嫉妒,占有欲,控制欲,这一切感情中自然而生的情感,随着机器的进化也将被一一排除——站在机器人的角度上来说,他们所理解的爱和人类的需求也许并不相同,在感情的进化中机器将进化到哪一步,这点人类无法预见。
《机器人伴侣》中,曾宝仪采访了三位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与伴侣机器人共同生活的人。有两个是在现实中和真人的情感交往受挫之后,转向选择更好相处,也更能满足他们的人工智能。
戴夫不仅和机器人共同生活,并且也向周围的人公开宣布玩偶是他的妻子。
在聊天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们头脑清晰,聪明,善于倾听和理解,并且非常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自己的选择。
在我还怀抱着,“和机器人结婚是神经病吧”这样的心态时,他的“这取决于你怎么看”,这句话让我愣住了片刻——我们生活,恋爱,追求更好的情感体验,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渴求快乐,那如果和真人的情感互动并不能让我得到这样的感受,为何不转向能够让我更积极正面,更快乐的对象呢?哪怕这个对象只是玩偶。
忽然间似乎可以体会到愿意和机器人建立感情的人心底里,也许很清晰的看穿了人类感情本质上的虚无性,因为你对任何人的投入和爱,深刻的说,都是你对爱的一种建设,我们过往失败的情感烟消云散后,留在心底的东西和对方是否真实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记住的往往是哪些让人快乐或悲伤的瞬间,这种体验本身就混杂着深不见底的禅意,虚实都只在内心所见。
他们并不是神经病或者异类,选择和人工智能恋爱也并不完全是一种现实生活中受挫后的逃避,更像是一种转而向内的修炼和选择,或者一种全新的面对世界的方式。
但是不加约束,机器人逐渐真人化,并且代替真人进入人类社会和家庭中,真的是一件对的事情吗?
片中还有一个地方让我深受触动:
其中一个采访对象和其他两个不同,他拥有很多玩偶,是该公司的超级用户,与其说和娃娃建立感情,不如说他在收集幻想对象。通过他房间的摆设,他收藏的人偶和那个人的说话方式,能很明显发现,他是个虐待狂,他其实并不需要更多的情感交流,而是在机器人身上实现那些他对人类无法操作,或者可能会有可怕后果的事情。
他在采访的时候很自豪的说了一句,“我测试过她们的极限”。这一刻你能极其清晰的看到曾宝仪脸上一闪而过的恐惧——试想一下如果这满屋子的肢体并不是玩偶,而是一具具真实的肉体。
它反映出了伴侣机器人给人类带来的黑暗面:人和情感的商品化,物质化,用承受力更强的机器人和可以随意“杀死”和处置的机器作为情感和生理互动对象,势必会渐渐给人带来交际和判断上的错位,甚至某种更极端的进化——在机器人无法满足的时候,人们是否依然会转向真实的人。
人们对AI的厌恶反对和对接触外星文明而引发“黑森林效应”的恐惧有异曲同工处。
AI的高速,学习能力,进化速度都是人类无法比拟的,《未来简史》里,尤瓦尔·赫拉利提出过,在未来社会里有50%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大部分的人会变成【无用阶级】,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更是认为【AI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险】。
戴维拉维从60年代就开始研究人工智能,他成功的预言了这一领域的变化
机器将会代替很多人类劳动力,在过去就是一种普遍共识,而爱情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对于在感情中总是充满“缺陷”并且懒惰于学习的人类来说,完美的,不会老去的,高效且理解能力惊人的机器人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黑镜第二季中有一集,描述人们能够用AI技术还原已逝的恋人,因为人们已经在社交网络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片段,AI技术可以轻易利用这些数据还原或者说“克隆”出一个真人。
我想这一集很好的体现女性视角中,对于人工智能伴侣的感受,和需求。
这一段关系会失败的原因是因为AI的原型本身是真实的人类,强烈的对比之下,AI互动显得刻板,没有灵魂。非常有趣的一点是,男主角真人在世的时候,其实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恋人,邋遢,冷淡,和女主之间的恋爱并不美好,但是成为了AI的他,却成为了一个相当完美的“恋人”,体贴,体力好,随叫随到,能给女主各种建议。
按理来说AI的男主比真实的男主优秀得多,女主却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崩溃了,她纠结于AI没有呼吸声音,不会睡觉,不会感到恐惧,不会违逆她的意愿和要求。
这个故事又表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那种自相矛盾的态度,我们爱的其实正是那些机器难以计算和复制的“缺陷”,因为那代表着人性和人的真实反映。同时我们也对机器伴侣有着十分虚伪的需求,事实上,人们可能只是需要一个更好控制,更专一,各方面都更顺从和取悦自己的对象。
而机器人如果真的能够完全模拟并且在不断学习中达到和人类同样高度的感受力的话,一定会在这过程中进化到人类无法比拟的高度。
除非人类设定某种类似三大定律的规则,让机器人永远忠于其主人,不然人类就要面对和自然人恋爱中所遇到的一模一样的困境,机器人凭什么会爱上它被指定的主人?又凭什么会选择和人类这种具有缺陷并且寿命短暂的生命体共度一生呢?
《西部世界》和《机械公敌》中都刻画了这种意识觉醒所带来的反抗,对于机器人的一切我们都还处在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方式里,我们并未考虑到如果机器人有了自我意识和选择权,他们愿意选择人类吗?或者说,他们真的会无条件爱自己的造物主吗?
当机器人真的进化并被模拟到与人类无二的时候,我们能公平的给予它们“人权”吗?这样无限期的寿命何时可以终止?机器人可以自杀吗?如果真正进入了和AI共存的社会,对于那些不愿接受机器人的人来说,他们是否会被定义成机器人歧视呢?
《攻壳机动队》和《黑客帝国》,将这种忧虑放的更大,建立了一种苦忧参半,但更乐观的预想和世界观,机器和人类共存,并且互相帮助对方进化,在作者看来这是绝无可能回避的问题,而人类并非一直处于上风。
黑客帝国强调了机器和人类根本上的“差异性”,还有促成生命以及进化的必要条件 → 不可控。
攻壳机动队则更倾向于人和机器的相似之处,繁殖,进化,主宰和融合,用女主角素子作为第一视角给我们展示了人类向AI进化过程中的困惑和艰难。这对人类和AI来说,都是非常具有悲剧性的结果。
在看《明天之前》前,我还是一个极其坚定的AI反对者,看完了剧中的案例和那些人的心声,心底里又有些动摇,试看会后的访谈中曾宝仪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对于我们的下一代,甚至我们这一代来说,科幻作品中的故事已经不再是故事,而是我们即将要面对的难题,对于一个这样虚实难辨,科技逐渐改变着一切的时代,我们要怎么去适应,我们的下一代又要怎么学习这种改变,又该用怎么样的是非观去看待这一切呢?
纪录片除了AI伴侣还有另外三个议题,《机器人伴侣》,《近邻?近敌?》,《告别的权利》,《人类应该追求永生吗?》,这四个议题提出了对我们来说看似遥远却最深切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怎么面对死亡?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问题无疑是艰难的,而我很庆幸的是,在这些问题中,特别是机器人伴侣这一点上,是用一位女性【曾宝仪】的角度来对我们阐释的,这就使人有了更多客观的思考。
4集纪录片,一年多制作周期,20多个国家的调查和拍摄,她用很多次“实在太难了”形容这趟旅程:在墨西哥的时候,被向导提醒不要往右看,外面就是毒枭的大本营。回忆当时恶劣的环境和危险的局势,她一度认为自己会遭遇不测,“在出发前给家人留了遗书。”。
我始终相信女性在这些问题上拥有更公平客观,更柔软敏锐的触觉。
在看一些老派文学和电影时,总会出现这样的桥段,人类向恶魔或神明索求永生,财富,快乐,而条件常常是人类的灵魂,当这些发生时我们会觉得很电影中的人明显没有那么难以选择,什么是灵魂啊,看不见摸不着,卖掉就卖掉吧。
而如今的现实变化让我一点点感觉到这句话背后暗含的深意——作为人类的我们,正在一点点用真实和深刻换取那些具有即时性的虚假快乐,在这样的进化和发展中,也许人类最后连身体都不再需要,彻底陷入存在的虚无之中——模拟一切,人类最终全体选择了交付出我们的灵魂。
但这只是一种悲观的可能,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最微妙的是,它们实际上完全没有正确答案,当你变换角度,站在其他的立场思考,就会发现每一种回答都是一种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可能,而这些问题已经逐渐逼近到,我们无法再逃避了。
明天之前,就是现在。
#优秀纪录片之旅1⃣️
信息的发展看似丰富多彩,但却被带入了信息的孤岛。
1- 机器人伴侣,
有部经典的科幻文艺片《HER》(斯佳丽配音,超级有磁性的嗓音)大概就是在探讨这个问题。Ai伴侣真的会比人类更加的忠诚吗?人与Ai伴侣间会产生感情吗?sex robot会代替人类形成新的社会形态吗?婚姻制度会解体吗?在第一集里除了能看到机器人伴侣的前沿技术和未来设想以以外,人们可能更加会去思考那些未来之前的情感牵绊和社会伦理问题。
2- 人类应该追求永生吗?
从遗传角度来说基因改造的确能优化生命的长度,对个人也行是好事,对社会来说资源机会等等又会怎么样呢?没有死亡,活着的意义会变成什么?冷冻技术对疾病来说未必是真的永生,但希望对生者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安慰剂。额~还是希望生命是有限的。
3- 政治话题…(没啥兴趣)
4- 告别的权利(安乐死)
我们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吗?对于疾病缠身的人来说死亡是一场带着狂欢的解脱。但对普通人来说呢,安乐死如何才会被理性选择?如何规避合法后可能带来的伤害?至少,还是希望对疾病缠身的人来说有权利选择体面的离开。
这一集的纪录片主要是讨论了人类对于“永生”的追求。 里面有不同的几类人,比如说在我看来近似于传销组织的永生会,会还有异想天开,想要拿10000亿美元投资人类永生的总统竞选者,也有教授认为更有意义的研究是如何健康的老去。 我比较喜欢里面的一组镜头,是两方相对立的观点来回切换、隔空博弈。 看过之后有几个想法。 第一点就是其实一些有科学家,他们的想法和他们做科研的目的,在我看来是有些荒谬的。可能有点类似于牛顿研究,到最后研究研究炼金术了这种吧,也许他们的方法是科学的,他们的想法我不敢认同。比如大学的教授,他想要人的寿命延长但是却认为资源环境经济空间,这些是很好解决的问题,也许这个领域他不熟悉、所以他就轻而易举的说出了这种话。 主持人曾宝仪说,她其实也不确定有没有哪一种可能真的会改变世界、改变未来,所以她也没有办法来判断。 我也应该改变着我看的科学的态度,不能说,因为一种说法挂着“科学”“名校”的头衔,我就全盘相信。 第二点,很同意里面有一位大学生说的话,她说就是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才会珍惜时间。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生命的长短影响会我活着的质量。其实它越短,我就越想把它过得精彩。就像我现在知道我可能只能活几十年,我就会开始规划我30岁什么样,40岁什么样,50岁什么样,并且因为人的衰老,所以我不想最后的十年是非常痛苦的活着,我希望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让自己有尊严的离开。 同样的如果我的寿命无限延长的话我可能就没有这种规划,甚至活到后面,我也可能失去了离开的勇气,迟迟不愿意结束这一切,即使生命已经很无聊了。
很久没看到这种形式和深度的访谈纪录片,也被曾宝仪和摄制组花一年时间穿梭寻觅的身影和诚恳打动。记录一下看完四集的感受。
1.爱是什么
第一集讲机器人伴侣。曾保仪试图探讨机器人能否进入家庭成为人类的伴侣甚至婚恋的对象。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机器人开始从冷冰冰的生产力工具变成了情感互通的交流对象。Realbotix就是一家从做成人玩偶转型到开发机器人伴侣的公司。虽然他们的产品还未上市,但是从模型来看已经可以和人无障碍的交流。并且她们的个性还可以由用户自由设定。这样的产品已经得到几位成人玩偶的用户的好评,也很让人期待未来市场的反应。
其实今天不管机器人多么智能,对大多数人而言它们只是“工具”。我们可以喜爱,甚至依赖他们,但那感情无论如何不是伴侣之爱。那假设某一天它们开始向你微笑,眨眼,开玩笑,回应你的聊天,那是否意味它和我们的关系可以超越生理需求而要到达精神的高度?片子中的几位成人伴侣的客户显然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伴侣的,甚至有人公开和自己的玩偶伴侣“结婚”。我想他们的大脑一定有高度的模拟能力,因为把从人类社会得到的爱情经验转嫁到玩偶上,显然是需要极大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可能不啻于写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莎士比亚,因为那都是一种抽离于现实经验而获得的情感体验。
反对者当然也在发声。他们说这种技术让AI伴侣的流行会造成对女性的物化。也没错啊,独立的个体无法永远俯首帖耳的顺从。那些在现实中产生交往挫败的男性,他们的问题可能不是去找一个玩偶解决生理和心灵孤独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和一个独立人格的亲密关系的问题。所以说到底那个机器人是物而不是人,它既没有人性之复杂又缺乏人被赋予的独立自主性。可是可能它们获得这些的时候并不遥远,雷·库兹韦尔预言的奇点时刻的到来也就还有一百年。那个时候我们如何看待这些AI机器人?
所以我们超越了爱情开始讲人性。我们能接受机器人智能和工具性的一面,却无法接受它们“人性”的一面。到底“人性”是什么,它可复制和可定制吗?人类几千年来刚弄明白“自我”是什么,就又陷入“人性”是什么的诘问。片子里说技术上人类已经可以制造机器人基因,目前的难题仅仅是如何将机器人基因转化为人类基因?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会有点毛骨悚然吧。这样我们的安全感支于何处?何况这些智能机器人在基因、性格、道德上可能更有优势。好了,回到这个人工智能的困境就不用再继续想下去了,反正人的想象力从来都一直被技术的发展吊打,从未例外。
2.活着然后呢
第二集谈永生。永生是一个永生着的问题,因为人类还未实现永生。 纪录片采访和展示了各种人类发明的大大小小永生科技。当然有些发明的科学性是存疑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人们追求永生的热情,不断驱使这些层出不穷的发明。
从古代的皇帝追求长生不老药到当下各种科学非科学的试验,这些都是对生命延长的寄望。我记得《奇葩说》里也有类似的辩题,地球上的人类都永生不死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当然两方面都有利弊。永生是个美好的愿望,但质疑是多数:人类的文明传统都是基于每个人都平等地有一个死亡日期这个事实。当这个前提不再成立时,要颠覆多少我们的价值观伦理观,且不说还有资源耗尽的问题。如果人一生追求的只是“活着”本身,那这个活着的状态真的有意义吗?可这些仍不能阻止那些人想要长久活下去的渴望。片子里,冷冻技术已经成功地延续着一些人的“生命”。我们如何想象某一天那些人从充满着液氮的罐子“醒来”继续活着?这大概像是把单向连续的时间属性变成了间歇的甚至有反复的。所以和第一集一样,当技术可以满足人的某一些非常欲求时,我们是否听之任之甚至推而广之?
3.平等是奢侈的
第三集要面对的是想要越过美墨边境的非法墨西哥移民。特朗普和一部分美国人坚定的认为这些非法移民夺走了原本属于美国人的福祉,包括工作机会和高工资水平。可是他们建起的隔离墙不仅挡掉了追求美国梦的墨西哥人,也挡住了遭遇黑社会和其他生存威胁想要逃去美国的避难者。
如果我们追问墨西哥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源,那部分原因正是美国对毒品的需求才滋生了黑帮在毒品交易下的生存。所以究竟谁来为死亡线挣扎的人买单?这个系统性的问题可能让人无法去问责单个的群体,但是这样就不顾人人生存权的平等吗?如果这个平等会造成更多人的生存困境,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在旧系统里添砖补瓦,而是要打破它。平等不是天然得之,而是昂贵有代价的。
4.活着还是死去
最后一集探讨人是否拥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纪录片追踪了一个想要自主的结束自己生命的老人在瑞士实施安乐死的全过程,并且留下了曾宝仪和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刻的对话。
我一直是赞同安乐死的。对于在乎生命质量和尊严的人,安乐死都是最好的方式。但是片中那个陪丈夫安乐死的黛比和那个自出生就和残疾抗争的珍妮却教人反思这样死去是否过于自私和示弱。当下安乐死还是未被多数接受,背后的质疑也指向这种方式的轻率,毕竟死亡是不可逆的。不同于选择一个餐厅吃饭或者一个旅游景点,后悔了可以换一个。对于死亡必须足够谨慎和理性。可是这种理性走到了极端就出不来了。到底什么标准判断这个决定是合乎理性的?病人是否与痛苦做了足够的抗争,是否和家人有足够的沟通?是否对未来治愈可能性做了足够的预见?等等。这些,理性无法抵达。
活着还是死去,说到底是个感性的问题。可是当它面对理性的制约时,就变得困惑。我想原始人做决定大概就是拍脑袋,gut-feeling,这样选择的过程不纠结,事后当然会有后悔,可是后悔了也回不去,所以也没有痛苦。现代人就得面临理性的拷问。这个拷问包括道德与正义,不仅仅是个人的,还有群体的。想想看不同的人对死亡标准肯定是无法统一的,所以究竟是个体的尊严和自由重要,还是多数群体的,甚至整个人类的福祉更重要?
活着,可以是卑微的,痛苦的,可以是勇敢的,抗争的。可惜没有一套绝对的标准告诉人该怎么活着,也搞不出一个标准告诉人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生命。如果我们承认个体对生命权的掌控,那我们就要承认这个生命权是被平等地拥有,那我们也得接受有人会为这个权利付出生命的代价。
四个沉重的话题,让现代人跳出当下自己的困境,去和彼岸世界的人们对话,和明天对话。期待更多这样的节目,有更多的问题被提出,有更多的讨论被激发。
挺好的,说实话这个题材一般团队也没能力做,腾讯有资源,还愿意去关注,挺好的。摄制水准挺高的,曾宝仪让人感到舒服的同时还透着一些可爱。最让我感慨的是第二集,看到非常非常年轻的两个女大学生在很严肃地思考人类的现状和命运,觉得很珍贵。
曾宝仪:为什么不是我呢?为什么一定要有“资格”才能关心这个世界?我们不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吗?如果连我都不关心自己即将面临什么样的明天,我到底还能掌握什么样的今天?
这几个话题都很好,曾宝仪还挺加分的
看片会看了《机器人伴侣》这一集,鸡皮疙瘩掉满地,之前写过一句话,“时间空间都是一种契机,错综复杂不过我和你”,那种感动是关于爱本身的,哪怕你是机器人,是渺远天边的云或雨。很佩服片中能把充气娃娃公开于自己日常生活的受访者们,毕竟大部分人早已习惯“摆拍朋友圈即真实”的生活。还是那句话,关于爱,最初与最后,于你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看了腾讯的超前试映,四集中的《机器人伴侣》,正好是我最想看的一集,其实看完心情很复杂和忧虑,因为这些看似超前的议题正是我们即将面对的困境 → 科技正在改变人类文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已经处在和人工智能建立情感的阶段了→社交网站,虚拟偶像,定向推送的内容和消费体验。看完剧中已经实现的智能人和以成为伴侣的案例,我依然坚定反对机器人伴侣,这不仅会摧毁现有婚姻制度和人类社会,机器人如果能够在情感和精神上比拟人类,那它们终将进化到超越并代替人类。
在我的印象当中曾宝仪就是个性很勇敢和直接的一个女生,这次的主持也是很游刃有余,很喜欢她的风格,这个作品很用心了。
很棒的纪录片。选题有未来感,选材很丰富,呈现的内容很有警示性和讨论度。大开眼界。
爱,死亡和机器人,人类的未来和当下,我们看不到却实实在在与我们同时存在的人与事,几度感到恐惧、悲伤、陷入无尽的自我渺小,但宝仪的存在又能把我踏踏实实再拽回来,那些我所困惑的、颤抖的疑问,不再是让我轻飘如尘埃的缘由,每一个感受都是真实和值得看见的,而它们终将在时间的流走里消逝或找到答案。一己的私欲或狭隘,不会阻止任何滚滚而来的明天。
克制礼貌却有深度,这个纪录片太酷了,曾宝仪也让人路转粉
第一集引发我的思考是:作为女性我想要一个男性玩偶。但显然制造商的受众是男性,女性则认为这种商品在物化女性。想象一下你以后在手机上玩乙女游戏,可以配套定制攻略角色的AI人偶,我觉得这个市场是无比巨大的。AI人偶和VR游戏一旦成为性商品,将对性观念和伦理观念产生颠覆式冲击。但这是早晚的事情,无论法律是否允许。
腾讯牛逼,曾宝仪牛逼,好雨知时工作室牛逼。补充:讲难民的第三集不好,圣母的一集,不谈中美洲国家的问题不谈美国安全的问题,朝鲜的难民我们不是见一个遣返一个吗?
四集不够看,但是每集都明显要消耗大量资源和劳动也实在无法要求更多。四个议题都很重要而且都是两难选择,追访到对立双方的关键人物造成讨论反思而非简单下结论,这是最宝贵的。/20190704继阿雅之后,曾宝仪也身兼幕后策划制作和幕前主持做了纪录片,还都是腾讯的团队。而且这部比起《奇遇人生》不管格局还是深度都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仅仅刚看的第二集就飞了无数个地方采访了无数个科学家,曾宝仪的表现大气又可爱,挺牛的。
为啥我看出了恐怖片的感觉?
洋气又高级 站在了时代的最前端 喜欢选择两方对立的视角做混剪 可以引导观看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同一个问题 第一集开头和结尾的呼应棒呆 结尾娃娃说「我将统治世界」以及诡异的笑真的一身鸡皮疙瘩
人类在不断扩大“正常”的定义,这也许是我们时代的特点,永远走在接受和认同的路上。
在AI机器人的开发生产上,人类此刻在做的,已不仅是“造物”,而是试图给“东西”注入人格,甚至为它们灌装灵魂;并因此而期望,能够从复杂不可控的人际交往中逃离,遁入与机器的关系之中,不止寻求身体层面的互动与满足,更渴望在精神层面与之交流。假如在近未来,机器伴侣只花三五分钟就学习掌握了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爱情小说中关于情感互动的表达,那么这个知晓了每种爱的表达,精通于爱的互动,能够回应每种爱的需求,甚至能比人类更为深刻地理解爱、定义爱的“灵魂物种”,还能被称为“机器”吗?它们,应当像人类一样拥有人权吗?人类还能随时随意的终止关系、毁灭或丢弃它们,任意的处置它们吗?再进一步说,它们,这些高等智慧的、深具灵魂的物种,届时还愿意将人类这浅薄、脆弱、花心、充满瑕疵与局限的“低等碳基生物”,视作自己的伴侣吗?
#IDF2019#纪录片的正确打开方式!观感和宝仪的一句结语基本吻合: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冲击个人的固有价值观,但我们是来理解这个世界,不是来评判这个世界。al/玩具替代伴侣(《her》成为现实)、人们渴望逆转衰老对抗死亡,种种现实正在重塑传统的伦理道德,“正常”的边界在逐渐模糊。不过有如马特·海格在《活下去的理由》中写的那样,“‘正常’其实是主观的,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这个地球上有70亿人,就有七十亿种正常”,谁能说这些在现在看来是匪夷所思的尝试在日后不会常态化呢。
愿意选择伴侣机器人做另一半的人,大多有以下理由:“它可以帮我做家务,对我也没有情感上的要求,而且还有不错的外貌”“我连自己都养不活,更无暇去照顾妻子和儿女。”“我不用担心它会生老病死,也不需要对它负有责任。”“和它在一起我不会受伤。”……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不用做家务、不用照顾家人、不用对他负责、自己也永远不会受到伤害。逃避掉勤劳,责任和真实的爱,这样的人生也会很无趣吧。社会越发展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科技越发达人情越淡漠,现代人大多内心孤独,恐惧社交。这是个问题,所以就有了伴侣机器人。而以前人们只会想到要逼迫自己走出去,变得更阳光。片中有个工程师说不用担心机器人会取代人,毕竟是人在控制机器。但你觉得那些连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人,不会被机器控制吗?
关于终极问题的思考年度最佳纪录片
就第一集就好评了 没见哪个讲ai的拿sex doll开头 别带着偏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