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战争结束的一年后,乌克兰军人塞吉回到现实生活。创伤后的日子并不容易,工厂主管嫌弃、同袍轻生、关厂失业,连家裡的熨斗都不管用,只能在野外猛射人形靶发洩。失业的他因缘际会加入挖寻军人遗体的「黑色鬱金香」计画,认识了志工卡蒂亚,在荒芜废地挖掘的同时,也像掏挖著满是创伤的自己,打开被战争所侵蚀的腐肉,希冀能长出生存的勇气。
乌克兰与俄罗斯间的战争带来空前生态灾难,导演以独特的镜头语言、惊人的场景与摄影,为人物打造出剧场般的舞台。以满佈地雷的区域、废弃的矿场与工厂污染的土地与水源,突显人们面对冰冷的战后景况,是如何的渺小而无用。片中更巧妙植入前苏联名导狄嘉维托夫作品,搬演一齣讽刺幽默的冷调人生。
「在乌克兰,你必须当个乐观主义者。」——瓦伦廷瓦夏诺维奇
2021年度观影No.79
瓦连京·瓦夏诺维奇 《亚特兰蒂斯》2019
(3.5/5)
《亚特兰蒂斯》作为一部固定机位长镜头(傍观绝望)贯穿始终的PPT电影,讲述了2025年在乌克兰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拼命寻找自我的故事。
迷茫,困惑,被社会排斥,深刻描述了那些因战争而遭受创伤的人的情绪,令人心寒的自杀场景,向观众展示了这种残酷冰冷的反乌托邦近代历史。
影片的主人公,他被战争和死亡的带来的梦魇所包围。但是他并没有像其它人一样陷入自我怜悯和自我毁灭,而是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特殊工作选择直面它们,并找到面对死亡的勇气。
影片的叙事视角在电影开启和结束就非常清晰地表现出来,把希望和生命置于命运之中,为所有人呈现,对整体的判断以及随之而来的结构、主观性、个性、斗争等
影片歌颂了人类精神的不可战胜。爱,给我们带来的希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从另外一个角度试图回答战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以及人们会怎么做等问题
很久没有写过长影评了,但是看到这部片子之后。我觉得还是得说说。我想可能是因为,在这个影像泛滥的时代中,在近期看过的所有片子中,唯有此部是我所喜欢的富含诗意的电影。
首先说说所谓的诗意这个概念吧。当然,也仅仅限于我个人的理解,如果有什么偏颇,大家也多多指正。 关于影像的诗意分析,并不能仅仅从所谓的其他艺术的诗意传统中来分析。毕竟是不同的媒介,所以对于影响本身来说,其诗意的评判应该来自于对于影像本身的解读上来。用遗忘文字媒介或者图片媒介所已经形成的诗意传统来评判影像的诗意。这对于影像来说我认为是不公平的。但也并不是说以往的诗意传统就应当废弃。而是要把握一条内核,从所谓的诗意的内核上来开始分析。所谓诗意,其内核在我的理解中应该是,从有限延伸至无限的一种体验。是将一切撕碎同时有形成一切的原初的冲动和快感。这种体验往往不是一种线性从头至尾有序,而是一种杂交且丰富的融汇与交融。而关于这种诗意的表达,在所有媒介中都离不开各种元素的碰撞和交互。正是作品中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才造成了影像空间中的多种解读。就像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天体间的相互影响。由此世界才延伸出无限的可能。
冷和热
要是最吸引人的镜头之一我想就是导演在影片中热成像画面的运用。画面用在了开头和结尾处。从蓝色寒冷之地中一个个发热的红色人们将战俘残忍埋葬,到幽冷房间中带着体温的相互温暖。影片在此也变定了调性。从杀戮到爱,从对抗下的残忍到温暖的相拥。影片最后主角与其所处空间的和解被一个半小时的叙事画出完美的弧光。
寒冷之地上冰雪和热兵器出现在同一个换面中。插在雪地里的金属人形射击靶和子弹推出枪膛的火光。朋友间冷酷的冲突以及在雪地里朝向防弹背心的一枪。我想,虽然在防弹背心的作用之下人并无大碍。但是胸口上的淤青应该也是火辣滚烫的吧。就是这样一种冰火两重天的空间中,主角们在不停的挣扎着,在冷空气中发泄着自己的怒火,但是却无法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和寒冷。
工厂中也不用多说,高温的铁水吞没了抑郁的朋友。因为一种极寒的孤寂而投入了炙热的铁水中。这是一种势不两立的冲突。一切都是冰冷的,在此时发泄的怒火成了一种无用的行为。有时甚至将主角拖向深渊之中。也就是在这样一个世界之中,人也要不断的生长,不断的延长自己的形状。在各种力的作用之下,他们盘旋扭曲着。
那些活着的和死了的人们
这又是影片的另一个重要的元素。主角处于战后的世界之中。所有的温暖已经成为过去,留给现实的只有废墟和尸体。在一个残骸的世界之中,如何处理这些残骸竟成为了生活的所有。就像是房中的大象一般,如果视而不见的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这也许将成为一种自说自话式的迷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角是勇敢的,因为只有面对这些残骸,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当下的空间是什么样的。拥抱这种现实,也许才不会迷失自己。当然,残骸对于主角来说是贯穿整部电影所要面对的事实。不仅仅是残骸而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残骸也是主角自己。勇敢的面对以及承认和正名,才让主角发现自己立足于当下的位置。所以死去的人们成就当下的世界。在大雨倾盆的货车内部,在冰冷尸体间的男女交合。在这种生与死的包裹之下,影片形成了一种和解、一种接受。当男女相拥时打开的车厢门将雨景送入画面中时。这就是高潮之后的人们与世界的拥抱。
空间中的形状
关于影像本身方面所有的场景都有很好的透视与构图。这种影像的创作方式营造出一种很好的空间感。而这种空间感并不是 “空” 的,每一场景中都被塞满了元素之间不可见的对抗和流动。是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作用之下,其力量充满了整个空间。碰撞、摩擦、流动、盘旋。而最有意思的是,在这种空间之内人的出现。在这里说的 “人” ,并不是普遍意义上关于人的定义。而是在这种空间中,在空间中元素相互作用之下形成的人的形状。普遍意义上的人的概念中的坚固的形象其实是不存在的,所谓“人”的形状的边缘也不是坚硬凝固的。反而应该是一种流体,陷入到空间的缝隙之间。在与元素的相互作用之下与元素一起舞蹈。由此在时间的推移之下我们演变成了各种形状。在这时候,如何接受这种形状,成为我们认识自己的一种必要途径。
我们还记得主角说
“有时我想这种地方就是专门为我们这种人设计的。”
“我受不了和普通人在一起生活”
这其实是一种明白,是一种对于生活理解和拥抱。特定空间赋予了特定空间中人的形状。这种形状自然不能和其他空间相适应。所以逃离对于人来说也许并不是拯救,而是一种谋杀。在主角通透这一点之后,他也就接受了废墟、死尸和寒冷。反而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温暖,在黑暗中与爱人拥抱在了一起。
所以,主角最后留下来,也拥抱了整个世界。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在空间之中,我们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任由空间赋予我们形状,而我们只能接受他。这种认清自己形状并且拥抱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来自于一种更高的思考和更加自由的意志。如果被动的接受和认同,反而成为悲观者。那么这一生就只剩下寒冷和灰色。有时候,乐观并不是盲目的自我麻醉。应该是一种来自生命的蓬勃的勇气。
乌克兰的电影总是充满了死亡和绝望的气息,看过《聋哑部落》和《顿巴斯》的影迷朋友相信深有体会。这部《亚特兰蒂斯》也不例外,这个近未来背景的寓言故事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导演采用长镜头实验(一个固定镜头一个场景,其中有几个运动长镜头)展现乌克兰经历战争后的末日景象,从外部的荒凉环境到人物角色的抉择,全然浸泡在阴沉消极的氛围之中。从炼钢厂到解剖室,再到满布地雷的土地和遭受污染的水源,主角见证了一个国家濒临灭亡的悲惨命运,却毅然选择留下来,在绝境之中焕发出生命的火花。 前后情节里热成像画面的运用突出,无声展现出在寒冷气候里的杀戮行为与相互依偎的爱意表现,均能激发血液加速从而体温上升;最后一幕男女主角在运尸车里的性爱戏更让人难忘,黑暗中两人的欲望迸发,忽略了车内的尸体,而高潮过后车门打开外面是滂沱大雨,证明在绝望的环境下,人类的求生的欲望未被浇灭,这是全片令人动容的时刻。
然而,这种实验性的手法令叙事陷入碎片化,导演难以在众多的叙事碎片里把握住连贯的节奏感,他无法像罗伊·安德森那样在每个场景里营造出怪诞滑稽的气氛,一些场景令人拍案叫绝(炼钢厂自杀、挖掘机泡澡、运尸车性爱),准确捕捉到人性与压抑环境的对抗,而另一些场景枯燥乏味,甚至跳脱出叙事的正常轨迹,刻意制造出奇观的噱头,令整体来看更像是一部低配版本的罗伊·安德森作品。
7.5/10
乌克兰电影总是充满了死亡和绝望的气息,这个近未来的寓言故事也不例外。导演采用长镜头实验(一个固定镜头一个场景,其中有几个运动长镜头)展现战争后的末日景象,从外部环境到人物的抉择,全然浸泡在阴沉消极的氛围之中。从炼钢厂到解剖室,再到地雷满布的土地和遭受污染的水源,主角见证了一个国家濒临灭亡的悲惨命运,却毅然选择留下来,在绝境之中焕发出生命的火花,有令人动容的时刻。不过,这种实验手法令叙事陷入碎片化,导演难以在叙事碎片里把握住出连贯的节奏感,有些场景过于乏味,有些场景又让人浮想联翩,整体来看更像是一部低配版本的罗伊·安德森作品。
一部真正号召make love no war的战争伤痕电影,在俄乌开战今日看,实在合适
在乌克兰,你必须当个乐观主义者
共和国长子潜行塔可夫斯基的区,钢铁是怎样炼成一具具会说话的尸体。末日来临,一片好景,利维坦兽,长满铁锈
借助热成像,费力捕捉生的希望,却也深感活着的无望。到底是怎样的过往,才让一个人失去痛感任凭高温的折磨、无力辩驳选择坠落死亡。借助男主的一双眼,其实我们就在见证2022后的真实景象。固定机位的长镜头久久凝望,在那里,万事苍凉。
2025年的乌克兰仿佛只是此刻的延长版本,在如此衰败毫无生气的死亡国度里,有着逸态横生又极富巧思的场景设计,构成可以独立成戏的单场小品。在几乎全是固定镜头辑成的全片里,仅有的几场运动也都是死亡场景,唯独到了末尾,摄影机缓慢推近,跨越车窗进入到车厢,在一众尸袋下两人性交,随后视图变成热成像,显露出了一点点生的景观。
3.5;近未来的设定,末世废土美学,死亡遍布,阴沉天际毫无生机可言,漫长的长镜如同无可忍受的死水生活,纵身跃进毁灭的快感,仅有的拥抱能温热尸群下的活体吗?
末世景象 颇有欧洲艺术片风骨 好几个镜头很震撼 但是散 最后那段性爱戏实在没必要 一下子破坏了整体的调性。
从头至尾的固定镜头,雨水、阴湿、泥泞、荒凉,一副战后废墟景象。开头工人在炼钢厂里跳入铁水自杀的画面是在致敬《终结者》吗.......一字一句满是细节描述的尸检报告让人毛骨悚然。这样一种摒弃故事重在展示景观与状态的影像必然会导致两极化,但本片在景观中所呈现的细节足够丰富和有创造性。
3.5,暴雨接吻和清理尸体的戏。
预演未来。无法判断战争何时到来,却能想象战后的日子。昨天乌俄真的开火了,原来电影可以比现实走得更快。/永远阴暗的天空,太阳似乎都无法抵达。投身熔岩通向死亡,人被高温融化却无法熨烫一条冰冷的牛仔裤。在那里,做爱都没有温度。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为了真实有些过分做旧了,很多长镜头像上个世纪的生活片段的白描,却没有足够的才气去用令人深思的情节勾勒出灵魂。亮点只有首尾的热像暗示了黑暗世界和人类的互相温暖与伤害,以及钢铁工厂的空寂景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中间太长时间的叙述都是缺乏技巧与故事的,令人很难跟随剧情思考,同时,以反战为内容却过于站在乌克兰主观视角也给人以不真诚的感觉。
#2019金马No.8 又一部准五星之作!影片讲述近未来2025年乌俄大战之后发生在乌克兰战区的故事,这里已是遍地废土,污染严重、缺少淡水、寸草不生、气候异常;确实一副末日景象,但却又萌生了残酷之下的人性诗篇。复员军人在雪地练习射击,战后创伤的电焊工转身跃入铁水;大幕投下的美国人宣告着工厂的倒闭,维尔托夫的旧影片如老大哥笼罩着陷入骚动的人群;运水车司机在废弃的叉车翻斗里洗澡,遗体挖掘志工在运尸车里共赴巫山云雨。全片舞台感极强的固定机位长镜头已事先设定好了演出的流程,繁复的车辆和人物调度几乎精确到秒:轰隆作响的钢铁废水链车,嶙峋的旧时建筑,和依旧在堆砌的防护墙,这些令人恐惧的巨物也成了创作者手中的棋子,被按部就班地码放在镜框里。而三不五时出现的背影跟随镜头则宛若时代幽魂,在寂静无声之中如影随行
纪录写实的场景,考验耐心的定格镜头,红外成像,现实被艺术折腾成这样,怕也只有小部分所谓“精英”才知所云。
一个热成像生命的消失,打靶归来,大炼钢铁,步入熔炉,集体下岗,挖掘此刻的历史,地雷,废屋,钥匙开门,土壤水质污染比意识形态污染更难清理,雨中裹尸袋间寻浪漫,无法回到常人之中;这片亚特兰蒂斯一般沉没狼藉之地,是我的家……在利维坦的逐步碾压中幻想一个被碾压过后的世界,满目凄凉
就如果几个拼凑的一样,情节散乱没有串联,节奏缓慢没有起伏
2025 战后创伤 昨天太近 明天太远 工业废墟 资本游戏 煮冰洗澡 尸堆亲热 有时天寒地冻 有时内心如火
【乌克兰】“加料”版的《顿巴斯》,看的时候总在无形对标;但感受上会更加丰富些,全因它囊括多个主题与表达,也在设置时间线后的想象与时政新闻无形照射做出预判与纪录。出人意料的是它没有那么复杂,漫天风雪完全寂静的这里,爱人们做爱拥吻寻求拥抱;这样有些“在末日里相爱”的故事和那些不吝聚焦的残忍与暴力如此冲突,却又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