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复仇和家庭的复杂故事,讲述的是自由职业杀手女妖被杀死父亲的雇佣兵伏击的故事。
我认为,《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虽然发生在爱尔兰内战之期,理解这场战争也会让故事更有趣,但不理解也无伤大雅。它并不是一部意在影射某特定战争的电影。内战之所以出现,只是因为它在主题、事件、气氛、地理上,跟这场绝交异曲同工。个人的绝交和国家的绝交,虚构的绝交和真实的绝交,是这个故事里的精妙互文。
麦克唐纳本人称这部电影为“一个简单的分手故事”,探索如果一个人单方面决定与另一个人断绝关系,两个人可能会发生什么。
更准确说,这是一个人被剥夺了社会关系后的荒诞主义故事。
它从一个非理性的行为开始。
科尔姆在某一天单方面突然断绝和帕德里克在所有关系。对帕德里克来说,比起绝交更难以接受的,是它毫无征兆和无法解释。
即使他已经听到了科尔姆说“我只是不再喜欢你了。”他也不愿相信。在真实世界里,一个认识了几十年的人往往不会采取这么不留人情、直截了当的做法。即便这个原因是真实的,在帕特里克这个正常人的眼里,它也只是在这个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另一个难以理解的元素而已。
它被戏剧性地加在帕特里克身上,他必须维持他生活的合理性。他寻找这次绝交的理由,他从自己身上找起,再从对方身上找起。他那惹人厌烦的纠缠行为,与其说是出自他对于友情的珍重, 不如说是出自他对恢复生活秩序感的渴求。
这是荒诞主义打在帕德里克身上的第一枪。
这种荒诞在科尔姆剪掉他的手指后达到了顶峰。作为局外人,观众会希望帕德里克饶过科尔姆一马,让他好好享受他的平静。但我们如果如果用帕德里克为数不多但还算正常的智商去理解这一切,会发现剪手指行为不仅没让事情恢复正常,反而让他的生活秩序感跌到了谷底,因为这加重了这整件事情的难以理解程度——科尔姆宁愿剪掉他拉小提琴的手指都不跟他讲话。
帕德里克的所有纠缠都是在跟这种荒诞进行抗争,但它不仅对他的秩序感产生了影响,最终还导致他失去了妹妹和驴子。
焦虑和混乱变成了反抗和报复。
帕德里克最后接受了这种荒诞性,他不再去追究一切的来源。
当他失去一切后,他将这种荒诞视为合理的一部分,对于它带来的不幸后果,他选择去做出同样荒诞的反应,以在逻辑获得自洽。他变成一个主动出击的人,宣告将在周日下午两点放火烧了科尔姆的房子。
在故事的结尾,科尔姆并没有被烧死,他一反常态的跟帕德里克求和,但这次非理性的主体已经转移到帕德里克身上。帕德里克说,既然你还没被烧死,那么事情就还没结束。
他们看着对岸,谈起了暂时熄火的战争。帕德里克认为,战争不会结束,只会卷土重来,这是一件好事情。荒诞成为帕德里克新的生活秩序,无论科尔姆是否恢复了正常。
在影片的结尾,这种非理性在小岛上正式漫延,荒诞成为了世界的一部分。正如对岸的战火,或者其他所有的一切。
一个人该如何逃离这种荒诞呢?
在影片里,有两个人逃离了,其中一个是帕德里克的妹妹西沃恩,她选择了离开。
西沃恩像是一个极度理性的人,乘船到了新的城市,远离了这种荒诞,但这种远离是一种理想结局。荒诞的并不是这个岛,而是整个世界,哪里都难以躲开。
当西沃恩建议帕德里克离开这个小岛时,他只能选择拒绝。帕德里克被剥夺了友情、亲情和宠物的陪伴,他意识到生活的虚无。荒诞主义认为,一个人如果被迫面对这种虚无,接下来他要思考的就是自杀问题。帕德里克选择的是永不停止的斗争,他对科尔姆说,两个人之间必须有一个人死亡。这是自杀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会发现这一切都没有意义,事情起因已经不重要,只留下了斗争。
另一个离开的人,是多米尼克,他坠湖身亡,真正逃离了这个地方。
正如那句无法得知出处的名言: 只有死去的人才见过战争的终结。
如果你想要作曲,那就想办法去提高才艺,去感受世界,去学习音乐,然后去创作。把自己的手指都切断了,还怎么试自己写的曲子?基友的纠缠不休反而是给了他一个台阶,让他对自己身处境的不满意甚至无力改变,都转移到别人身上。一个真正有艺术天赋的人,家门口的一花一木皆是他的灵感,为什么非要和朋友割席?无论是基友还是这个岛屿,都不是他创作乐曲的阻碍,他自己才是。无论是战争还是友情,都是这样,对他人的冷漠和折磨根本来自于我们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第95届奥斯卡将于3月12日正式颁奖!有人说,纵观入围本届最佳影片的10部电影,最有胜算争夺头奖的还是《瞬息全宇宙》和《造梦之家》,而我们今天要聊的这部电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估计只能屈居第二梯队。
当然,这部电影能够囊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在内的九项提名,无疑也是今年奥斯卡的重头戏。其中最没悬念的应该是科林·法瑞尔,已然被很多影迷锁定为新任影帝,除非奥斯卡再玩爆冷。
随着奥斯卡颁奖日益临近,针对本片的讨论也接近尾声。我们借此来总结一下影迷们对这部电影的不同声音。
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分手的决心”,不仅仅因为有切手指的剧情,更在于决心背后对人生孤独本质的思考。而极具寓言性的岛屿的设定,则让很多影迷想到《狗镇》;也有影迷说,这是《风吹麦浪》的另一种表述。
但也有人认为,马丁·麦克唐纳拍这部电影的动机,就是冲着奥斯卡拿奖去的。无论是影片的情节编排,还是演员们的表演拿捏,都能让人看到“奥斯卡”式的打造痕迹。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故事可能更适合戏剧舞台,而非电影银幕。
相信很多影迷都已经看过这部电影,无论你喜欢与否,不妨再来复盘一下。如果你有任何新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 多尼达克
帕瑞克最好的朋友不再搭理他了……
影片《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以这样一个略带玩笑稚气的情节拉开帷幕,一如《三块广告牌》里麦克多蒙德买下荒凉公路边那块无人问津的广告牌,从而为整部影片埋下一个并不紧张严肃、却又挠人心痒的悬念,同时借此宣告了影片在马丁·麦克唐纳这里绝对的创作归属权。
影片《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在去年的“奥斯卡新前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次亮相时,便曾收获过不俗的反响,马丁·麦克唐纳还拿到了主竞赛单元的最佳编剧。
男主科林·法瑞尔则凭借本片斩获威尼斯影帝,后又在第80届金球奖上夺得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回望去年年末大大小小的颁奖和媒体评选的年度电影榜单,几乎都能看到《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的身影。
那么,麦克唐纳能否一雪2018年《三块广告牌》除表演奖外的其他奖都惨遭奥斯卡snub的前耻,老搭档科林·法瑞尔又能否荣膺第95届奥斯卡影帝,似乎都是可期的事情。
但在我看来,无论《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在奥斯卡上的奖运如何,它都无疑是一份电影人献给影迷们的美好礼物。
跟以往一样,帕瑞克照常来到科尔姆家,想邀请他去酒吧喝酒闲聊。窗子里背对着帕瑞克的科尔姆若有所思地抽着烟,任凭帕瑞克如何呼唤,就是毫无反应。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关系亲密无间的朋友。但今天,一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酒吧遇见时,帕瑞克主动向科尔姆求解。但科尔姆的回应却让帕瑞克感到更为苦恼:“你没有做对不起我的事,我只是不喜欢你了”。原以为只是玩笑,但科尔姆”分手的决心“却一步步将帕瑞克逼进了死胡同。
自此,帕瑞克便三番五次地找科尔姆麻烦。不堪打扰的科尔姆被迫做出令人咋舌的决定:只要帕瑞克找他说一次话,他就剪掉自己的一根手指。帕瑞克深感震惊,却无力挽回。
看着魂不守舍的帕瑞克,身为妹妹的西布安很不是滋味。自从父母去世后,兄妹俩共同生活已有八年。因大龄未婚,西布安没少被岛上的人议论,目光短浅的岛民们根本不懂热爱读书的西布安内心的理想和坚持。
帕瑞克是西布安在岛上生活的唯一理由。眼下,她不仅要为帕瑞克的事情烦恼,还要为自己是否该接受梦寐以求的岛外工作邀请而发愁。因为她无法想象,如果她离开这里,心智不成熟的帕瑞克该如何独自生活。
除科尔姆和西布安,帕瑞克并非真的没有其他朋友,至少多米尼克算一个。这个长期遭受父亲毒打的可怜男孩,很愿意倾听帕瑞克的苦恼,同时还迷恋着帕瑞克的妹妹。但帕瑞克对多米尼克的殷勤并不领情,毕竟没有人愿意跟傻子一块儿玩。
1923年的伊尼舍林岛上,时不时地回荡着从岛屿对岸传来的枪炮声,一袭黑袍的报丧女妖如游魂般走来走去,但所有人的生活仍在继续。帕瑞克、科尔姆、西布安和多米尼克,他们都必须面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叛逆所造成的代价……
难抑的怀旧
或许是上一代男性导演的落幕正在无可挽回的加速,又或许是疫情时代每个人对自我生命体验的重新认识,“怀旧”似乎正在悄然成为很多男性导演们创作的主旋律。
虽然这样的说法并没有统计学上的依据作为支撑,但我们仍然能够从近几年世界影坛最辉煌的电影成果中瞥见这趋势。尤其是2022年,“怀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爆发性现象。
林克莱特在新作《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中,带领观众们回到那个被“升空梦”所环绕的令人感慨的童年;PTA导演的《甘草披萨》则是属于70年代的青少年情怀。
早已在好莱坞扎稳脚跟的亚历桑德罗,带来一部回归故土墨西哥的《诗人》;斯皮尔伯格的《造梦之家》通篇都是叛逆又迷影的人生经历;詹姆斯·格雷的《世界末日》则重返80年代童年记忆里那个美国犹太家庭的苦痛岁月……
显然,影片《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同样是一部带有强烈怀旧性质的、在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体认中寻找旧日痕迹的作品。
科林·法瑞尔、布莱丹·格里森,这对爱尔兰主演继《杀手没有假期》后的回归,以及影片背景虚构的爱尔兰小岛,都是怀旧的明证。在《三块广告牌》大获成功后,马丁·麦克唐纳还是毅然地选择重回爱尔兰拍电影。
尽管麦克唐纳出生于英国伦敦,但这里才是他的爱尔兰裔家庭的原点。对爱尔兰的认同感,不仅是他孩童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时也贯彻了麦克唐纳的整个戏剧和电影生涯。
因此《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几乎是一次必然性的创作。电影拍摄于疫情时代,也更加难掩其中怀旧的意味。
没有硝烟的战争
某种程度上,影片《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其实是一部与陀螺导演的《潘神的迷宫》异曲同工的电影。
正如大多数的评论所指出的,影片中“好友绝交”的情节影射的是爱尔兰内战,它所选定的时间(1923年)、空间(爱尔兰的岛屿)都足以回应这个影射。
作为在戏剧界深耕多年、成绩斐然的剧作家,麦克唐纳巧妙地借用伊尼舍林岛上两个亲密好友彼此决裂的故事,四两拨千斤地复原了爱尔兰内战中“上到整个民族,下到家庭内部”因不同政见而最终分道扬镳的境况。
爱尔兰内战爆发于1922年6月到1923年5月之间。尽管英国1921年签署的《英爱条约》承认爱尔兰的独立,但条约中却规定,爱尔兰独立是基于作为大英帝国中的一个自治领地,英国君主仍作为国家元首,而非独立战争中的民族主义者所希望的独立共和国。于是,条约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爆发了冲突。
两位主角科尔姆和帕瑞克,对应于爱尔兰内战中的所指,便即刻变得清晰起来:在影片中,科尔姆首先斩断了与帕瑞克之间的友谊,他认为,曾经和帕瑞克度过的酒吧闲暇时光都是在浪费生命,他此刻只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科尔姆是这段友谊中掌握着决定权的一方,也是指摘他人生活意义的傲慢者,他代表的显然是临时政府掌权的亲英派。
而帕瑞克的善良是得到周遭人首肯的,但同时大家又都觉得他有些傻气和固执。他在与科尔姆的这段关系中不断妥协,乃至最后走向报复的地步。
帕瑞克对应的显然是反对条约的共和军。共和军多由工农阶级组成,他们身上的品质以及遭到亲英派背叛的命运,都与帕瑞克的人设相重合。
爱尔兰内战虽然只持续了短短一年,却对整个爱尔兰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造成了家庭和民族内部难以复原的裂痕。
而在影片中,科尔姆与帕瑞克的绝交事件,也终于在帕瑞克烧毁科尔姆的房子、科尔姆失去五根手指后,迎来了短暂却有些悲伤的和平。自此,岛屿对岸的枪炮声终于匿迹。
永恒的困境
对爱尔兰内战的解读,仅仅只是《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的电影文本所呈现的一部分而已。这部电影的创作野心和迷人之处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此。
在麦克唐纳创造的这座名为“伊尼舍林”的看似美好惬意、实则衰败不堪的小岛上,发生的是人类永恒的困境:如何对抗生活的平庸和痛苦,如何确立自我的中心地位。
对科尔姆来说,帕瑞克意味着一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简单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固然很快乐,却难免是平庸的,甚至可以说是堕落的。想要创造生命的伟大意义,首先救是拒绝生命的平庸化。有着留名乐史的抱负、却又时日无多的科尔姆,必须毅然决然地拒绝帕瑞克。
然而,拒绝平庸的代价一定是痛苦和不被理解的。所以,“剪手指”也就成了焦虑的不甘平庸者们最为普遍的手段。但科尔姆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过激的方式本身就是对生活的逃避,他实际上并没有摆脱生活的平庸。
帕瑞克则是一个完全岛民化的形象,他在这片土地上过着所有岛民都认为理所应当的生活。曾经的那个科尔姆,是帕瑞克仅剩无几的确认自我的一种方式,他在“独特的”科尔姆这里享受到了快乐和平等。而科尔姆的绝交,并不单单是不再做朋友那样简单,还意味着帕瑞克此前的生活遭到彻底的否定和嘲讽。
因此,哪怕科尔姆以“剪手指”作为威胁,帕瑞克却仍旧选择屡次进犯,试图以此来挽回平庸者的那份尊严。帕瑞克对抗平庸的方式是成为平庸者当中的一部分,因为当所有人都平等地平庸着,那平庸就不再是人类的烦恼。
妹妹西布安选择从原有的环境压力中逃离出来,离开小岛寻求新生;可怜的多米尼克因求爱被拒而落水溺亡,结束自己麻木而痛苦的生活……影片《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中四个最关键的角色,都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摆脱生活的平庸和痛苦,得到的却多少是个令人遗憾的答案。
在人类永恒的困境面前,智慧如马丁·麦克唐纳也终究无法欣然作答。但至少在看完《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后,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要面对生活的平庸和痛苦!
作者|多尼达克;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伊尼舍林这个岛,让我想起《都灵之马》和《撒旦探戈》中的村庄。前者萧索到末世,后者欢腾到末世,一样都是是末人的居所。
伊尼舍林停留在19世纪漫长的余韵中,20世纪的枪声只是远方的讯号。妹妹不堪末人彼此毫无意义的争端与杀伐去向新世界,而末人则无处可逃。
神父与圣所丧失权威,警察和体制不再有效运作。公允的裁决和宗教留给心灵的缓冲地带都不再有效,因此二人有些存在主义意味的对赌,从开始荒谬的可笑,飞速坠入荒谬的可怖。
一切狂欢和搞笑之下都埋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这里是中世纪的长尾,是被20世纪抛弃的荒原。末人的土地上没有给年轻和希望的空间,因此不管是驴崽还是青年,都会早夭。希望仅存在于新世界之中,属于有勇气离开故土的初民。
这部电影带有德莱叶式的寓言气质,抽离几乎所有的复杂因素,colm 简单的割裂,padraic 简单的追问,带着巨大的存在主义印痕。colm 因为凡人无法触达不朽而绝望,padraic 则因为友情的结束无法找到理性原因而绝望。它的勾连如此荒谬、简洁而强烈,让后面所有的卷入都显得合理。谎言,断指,离别,死亡,纵火。最终,一人畏惧死亡,全员付出代价。
它有些像《卡斯帕·豪泽尔故事》的德文原名:Jeder für sich und Gott gegen alle,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伊尼舍林就是神弃之地,是20世纪之索多玛,娥摩拉。
互害的死结在末人之间无法解开。沉湎于旧日阴影中的末人则只能切手指,烧仓房,疯狂互害,疯狂自戕。报丧女妖则永远有存在必要。存在主义永远指向一种末人的状态:前进与强健的精神丧失后,萎靡的、囿于自限性的人类状况。
《奇爱博士》里,将军因阳痿发动核战,和这场席卷了驴崽和青年生命的灾难如出一辙。它也是一个寓言式的的末人社会模型,福柯式的疯狂是摆脱末人共同体的唯一方式。共同体最终会以巨大灾难,补偿一个看似微弱却极度自我焦虑的意志——是不是听着非常耳熟呢?
看到衩姐推荐,今天在工作夹缝中看完。很喜欢这部电影。
看了一些影评,发现这部电影蕴含了大量对于爱尔兰那场开始的莫名其妙的内战的映射。文化人和劳动阶层的冲突,说不清理由突然就爆发的战争,成为牺牲品的年轻一代,为了摆脱战争而选择离开去往美国的爱尔兰第一代移民(男主的姐姐)。这种对历史的反应,大概让这部电影在很多著名的影展上被提名。 可是我对爱尔兰的历史并不熟悉,只在电影布鲁克林里获得过一点关于”爱尔兰第一代“的知识。
尽管我无法理解本片的这一层含义,却始终挡不住我对它的喜爱。 朋友之间三观差异导致的绝交。(与外部世界) 认识到生命无意义后的绝望感。(与内心世界) 没有勇气独自面对孤独的恐惧。(外部世界带给内心的影响) 这是三个长久以来在让我感到最痛苦的事情。痛苦,就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它贯彻始终,只是在两位男性主角的之间不停的转换。
科林扮演的男主角Padraic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人,他无知却善良,有一点点懦弱。但是他还算快乐,因为他有照顾自己的姐姐,有自己的马和小毛驴,还有自己的挚友Colm。他每天跟朋友在酒吧,喝同一款当地的产的啤酒,喋喋不休的讲着那些毫无营养的屎尿屁,因为自己是一个Nice的人而感到幸福。直到有一天,Colm对他关起了大门,拒绝再跟他做朋友,想要认真去探索自己人生的意义,想要进行音乐创作,想留下什么,不想让无知的Padraic再影响自己的生活。Padraic无法理解,几次跟Colm纠缠,企图说服他恢复他们的友谊。Colm切下的手指,丢在Padraic门口,用自残的方式,表明自己想要跟Padraic划清界限的决心。
很多人似乎会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 不理解Padraic那种抛弃尊严近乎祈求的坚持,一次次的去找Colm,朋友嘛,没了一个,再找一个不就可以了?更不理解Colm那种不惜自残的”分手的决心“
而我,不相信人和人之间有任何关系是无法割舍抛弃的,也讨厌看任何流血的画面。可是我却很理解他们的立场,因为我感受到的是他们行为下的痛苦。
害怕孤独的痛苦,和害怕自己从此只能一成不变的痛苦。
所以Padraic一遍遍的祈求,把毛驴放进房间,面对姐姐的指责,说”我很难过的时候就希望它能进屋陪陪我“
所以Colm在Padraic又一次来找自己的时候,哪怕有一丝心软,最后选择的是更极端的,切掉自己剩下的4只手指。
电影里两段戏我印象深刻。
一段是,Padraic被粗暴的警察在众人围观之下狠狠揍了一顿,毫无还手之力。回家的路上,自己坐在马车上,碰到Colm迎面走来,坐上他的马车。Padraic面对自己还抱有一丝希望的昔日友人,留下了作为男人委屈的泪水(不得不说科林这一场哭戏实在太强了,把委屈窝囊脆弱都表现了出来)。Colm最终拉过Padraic的手,握了一下,然后把马缰抵还给Padraic,下了马车,不回头的走了。
第二段,是片尾。Colm坐在海边,他本应被烧死在自己的房子里,死在那场Padraic当着他的面放的火里。他为什么会选择离开火场活下来,我们不得而知。Padraic带着Colm的狗赶来,Colm对他说,谢谢你,照顾我的狗。Padraic露出了一种天真的笑容,像不喜欢被夸奖的小孩,又夹杂着一些,作为男人被哥们儿道谢的羞涩感。这种笑容只停留了一秒,就被下意识的收起,他冷着脸,像说出”我要杀了你“时一样,冰冷的表情说,”客气什么呢“。这次转身走开的,是Padraic。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或者说全片唯一正常,中和了这部电影过多的怪诞色彩,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个虚构的现实故事而非架空世界的人,Padraic的姐姐。
她未婚,聪慧又勤劳。读很多书,懂音乐,也毫无怨言的照顾哥哥的生活,帮他洗衣做饭。在两个男人发疯时,一次次站出来劝他们清醒,保证以后不再打扰他。但她终于也在收到Colm的四根手指时,发现自己的信被杂货铺的老太婆私自拆开并散播时,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充满莫名其妙的争斗的地方,去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在无法自拔之前,找到可以抓住的橄榄枝,拼尽全力脱离这块泥潭,用我们中文这两年最流行的说法,摆脱内耗。
孤独和无意义感带来的痛苦,注定将缠绕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生。这部电影并没有谈及任何美好的解决之道,只是用一个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故事,把这种痛苦铺开讲了出来。上一次看到这种类型的电影,是无依之地。
这种电影大概无法给我所谓的力量感,也没有揭露什么敏感的社会议题。但是可以让我用影像的方式,读懂自己的痛苦。 而这足以成为让它们在我心里变成好电影的理由。
为什么我想这么问?很多相关评论,都在讨论爱尔兰口音,战争,两个男人,故事背后的隐喻
但我在看的时候却一直在想,那些女性观众你们在想什么?
本片和前作三块广告牌一样,都发生在一个现代化却失序的架空社会里,所以那些荒诞的情节能无所顾忌地发生。广告牌里面她真的一把火烧了警察局,在本片他也真的割下了手指,为什么男人总是听不进去别人的拒绝?
对方已经倾其所有来划清界限,他这种看似憨憨地不懂装懂,很难说是一个老好人吧?有很多视角和时间给胖小提琴手去阐述他的内心,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试图让老好人明白,我不知道观众需不需要明白,但起码观众没有反对,我们很乖巧地聆听两个小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根本不想听一个蹩脚业余的乡巴佬废话,你们两个很无聊,讲述你们两个人的电影也超级无聊,没有观众站出来这么说。
等等,好像有一个人这么说了?
这个人,我称之为阴霾中唯一一道亮光,她是天使,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离开是必然,虽然她的戏份不多,但她每次出现都比两位男主更接近电影的主题,像导演的传声筒与观众连接。
那件红色大衣,有人记得吗?Siobhan。
这是她第一次跑去质问科尔姆态度变化的由来,情绪激动。科尔姆说她应该懂他的感受,屏幕上出现她的正脸,她所有的情绪转变统统传达给观众。
接着她没有应答,离开了酒吧,走到门口又是一个回眸,是看科尔姆但更重要得是看向观众。
此时,你想到了什么?
从电影的一开始科尔姆已经确立了他的态度,他什么时候想改变,源头是什么,编剧并没有交代,但是编剧把这条线索给了Siobhan,在这个岛上日复一日的苦闷,与兄长同处一室的局促,看不见任何一点点关于人生积极的未来,如果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我们内心的宁静,从何而来?
她向往常一样走过这片沙滩,远方传来空洞的枪声,危险就在那里,要做决定吗?
再一次我们隔着屏幕,彼此端详,我们身处不同时空却经历着相同的命运
此刻,你会想到什么?
每次和科尔姆对话,就像灵魂被拷打,有一个深邃的声音在问女主,面对死寂一般的人生,你不做点什么吗?
结局我们都看到了,留下两个男人在岛上继续相爱相杀,Siobhan去寻找属于她的心之所向。
回到标题,爱尔兰的枪声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他切几根手指,小提琴的梦想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阴暗潮湿孤僻的冷岛,我也不喜欢,看电影的时候,我只是在想有多少人他们会从电影里看到这个女人,会停下她的故事,关心她的命运。
最后 艺术的高贵,无可取代,还是需要从男人的嘴里娓娓道来,才能避免陷入白人精英主义的傲慢。
好像除了环球旅行影评人海老鼠以外,我还没看到有对影片拍摄地的介绍,正好2020年疫情席卷欧洲之前去过这个小岛,并且联系我的旅程和电影有不少有趣的重合,于是写下这篇文章也当做当时的游记了。
影片中小岛叫做“Inisherin”,现实中的拍摄地应该位于爱尔兰西边阿伦群岛(Aran Islands),其中有大多数场景应该是在面积最大的一座岛屿 Inishmore上拍摄。从地图上看如下:
Aran Islands由三座岛屿Inishmore, Inishmaan和Inisheer组成。Inishmore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大约长12km,宽3km,也是三座岛屿中最受游客欢迎的小岛。游客一般会从Galway前往该岛屿,可以选择轮渡甚至是搭乘飞机(AER ARANN ISLANDS据说也是爱尔兰唯一的私人航空航线)前往。我当时选择的就是搭乘轮渡,从Galway到渡口先坐大巴(大概是50分钟)再转轮渡(40分钟左右)才能最终到达Inishmore小岛。不过建议搭轮渡之前做好准备(吃晕船药或者一上船就睡觉),我当时完全没想到还有晕船这回事,海浪非常大,船身很晃,去程的时候就晕船了,去厕所吐完之后才没事,后来回程的时候一上船就睡觉就没有晕船。
Inishmore可能是爱尔兰传统文化被保留的最好的地方,据认为,小岛在有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的的居住历史,但现在仍然处于较为封闭和原生态的状态,岛上约有900名常住居民,很多游客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求爱尔兰文化和传统以及自然风光。我的一位爱尔兰同事就说她曾经来这座小岛上参加为期一周的爱尔兰语夏令营,规定在岛上只能使用爱尔兰语进行交流。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中也展现了大量的爱尔兰风格音乐。
用谷歌地图可以找到在码头附近有小岛唯一一家超市Spar,品种虽然不多,但建议如果没有更早就准备好干粮的话,一定要在这个超市备好,因为岛上几乎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购买稍微平价的食物了。
我当时来的目的其实是在岛上骑行,边骑车边观光,但是虽然说小岛长12km,实际上路途高低起伏不定,骑行路途还是要比想象中困难,并且爱尔兰的天气变化无常,海风又超级大,一天骑下来真的很累,建议还是租一辆电动车比较方便,不要为难自己(当时学生党还是有点穷)。不过我也看到有同一班轮渡的游客来这边徒步,我在骑行的路上也见到他们好几次,如果更喜欢步行并且体力惊人,或许也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为什么知道是Inishmore?除了海老鼠写的那篇关于配乐和拍摄地的介绍文章,下图这个拍摄地点是最好的证明。这个景点叫做Dún Aonghasa ,应该是每个来到这个小岛的游客都会去的地方。Dún Aonghasa是阿伦群岛中最大的史前石堡垒,有3000多年的历史。堡垒呈半圆形,图中Padraic正是坐在堡垒墙壁遗迹上,边上是没有围栏的悬崖。在靠近海那边的悬崖因为没有围栏进行保护,跨出去可以直到87米之下的大海。
另外在下面这张剧照中,我估计背景中箭头所指的突起的地方也是Dún Aonghasa堡垒。
在堡垒的另一边,即Padraic坐着的背面,景色如下图,这也是后来Padraic和Siobhan挥手告别的悬崖。
电影《闰年》也在这个悬崖上拍了最后求婚的场景:
七教堂应该是在Inishmore上另外一个比较著名的景点,摘抄一段介绍的翻译(看着还是挺有意思的):
尽管它的名字很流行,但在‘七座教堂’中实际上只有两座教堂; 其他建筑物可能是朝圣者和附属建筑的住所。 Árainn 作为朝圣地的重要性体现在 1607 年,教皇保罗五世对所有在特定圣日造访该岛教堂的人给予了大赦。
该遗址上最大的建筑是 Temappall Bhreacáin(‘Breacán 神庙’),尺寸为 5 米乘 13 米。 Breacán 据说生活在 6 世纪,他的原名是 Bresal。 根据一首 15 世纪的诗,他从 Árainn 驱逐了一个名叫 Breacán Cláiringneach(‘变形’)的恶魔,接管了这个地方并采用了他的名字。 这个故事可能是对以前异教徒遗址基督教化的隐喻。 Teampall Bhreacáin 最古老的部分是西北角,其中有一对‘突出的安塔’之一(参见 2.Teaghlach Éinne)和 10 世纪的大型砖石建筑。 教堂在13世纪扩大了一倍多,从西墙可以清楚地看出建筑风格的差异。 在西墙的中央,就在头顶上方有一个铭文:OR AR II CONOIN:'为两个大炮祈祷'。
我在这个景点匆匆而过,当时想来是因为感觉这个地点的名字和权游中Light of the Seven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实际上我没有找到什么联系。两座教堂遗址的废墟旁边还有不少凯尔特风格的墓碑,因为在岛屿上能停留的时间不长,我在此只打了个卡就返程了。
我在影片中见到Padraic的Jenny的时候很惊讶,因为在找七教堂的路途上也见到了一直非常可爱的驴!还心想导演不会让这头可爱的驴也参演了电影吧?!不过对比发现并不是同一只。
我骑单车靠近的时候它本来在比较远的位置,看到我停下看着它,它就向我走过来了,后来还歪着头摆造型让我拍照,我觉得它当时可能以为我会给它喂食才向我走来,可惜我的干粮早就被掏空,只好狠心撇下它继续赶路。记得在路上好像看到介绍说驴也是Inishmore最普遍的驯养动物之一。
我在小岛上也看到了一只和电影里的这匹马毛色接近的马,它有另一只长得像Bojack the Horseman的马作伴,没有像小驴一样那么孤单。骑行的时候我还看到当地居民边骑单车边遛马,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方式遛动物,非常惊奇(没有拍照)。
除此之外,牛也是岛上常见的动物之一,Padraic家也养了牛。这么看来,电影还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小岛居民的实际生活。
不过,本来来这个小岛的目的之一是来看看像小羊肖恩一样的黑面羊,但是在这座岛上并没有看到这个品种,但在爱尔兰大陆的西部,能比较容易找到黑面羊。
当我在小岛上我靠近这些动物的时候,它们都会好奇地走近你,非常友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中Padraic在失去了Jenny之后会如此伤心,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应该真的是把这些动物都当做了自己的朋友。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如此空旷寂寥的环境下,除了人之外,或许也只有动物能成为自己的朋友了。
另外,小岛上有一片海滩(Google Map搜Seal Colony Viewpoint)是观赏海豹的好地方,可惜当时经过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上岸晒太阳的海豹。
从电影的场景中可以看出岛上的道路仍然是比较原始的,有点像由于长期行走而形成的山路的质感,实际在岛上大部分的主要道路已经是铺好了的沥青,但要走小路的话,也能看到不少的原始道路。
讲到Aran Sweater,这种毛衣是Aran Islands岛上渔民和农民的特色服饰,毛衣本身非常厚重,具有避免穿着者过冷与过热的特点(但是真的很贵,即使打折也要100€左右)。
而美队在《利刃出鞘》中穿的毛衣就是来自于Aran Islands的Aran Sweater,毛衣上的针脚花纹反映了穿着人的氏族与身份。
Siobhan在电影里寄信给大陆的图书馆接受了工作offer,我在岛上也寄了封明信片。电影里杂货铺的老板娘正在给把原来是红色的邮筒涂成绿色,而现实中英国的邮筒是红色的,爱尔兰的邮筒是绿色的,这也大概意味着内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实中结束于1923年5月,即电影中一个月之后)。
电影最后结束的场景是在一片沙滩上,我也正好骑车经过了Kilmurvey Beach,但是目测电影拍摄地并不在这个沙滩上。
本来计划着也要去这个天然形成的长方形水池看看的,但由于去的路上碰到积水,目测即使骑着单车过去也会湿鞋,走了一半只好放弃。
后来看谷歌地图上也有其他网友说如果只跟随这大路的图标去找非常难找到,网友建议如果在海岸线边上走的话可以跟随红色的指标。
红牛公司曾经在这个水池举办过悬崖跳水的挑战赛,放几张网友的图,可以看出还是很漂亮值得一看的地点。
总的来说,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小岛的生态和本地居民的生活状态。要来这里旅游的话,一定要做好耗费体力的心理准备,准备好冲锋衣。除此之外,尽情欣赏大西洋上一座小岛的风景就好。这是我最快乐的骑行之旅之一,虽然是一个人骑行,但是没有嘈杂的声音在耳边,密度极低的房屋空间给我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本地居民可能会因为小岛的偏僻和社区的相对封闭反而在自己的社区中保存不了秘密,但这或许是游客的福音,逃离密集的城市空间,自省到自我的渺小,但却能体会到一种私人的、快乐的孤独。
2008年,一部《杀手没有假期》横空出世,幽默荒诞的英式黑暗喜剧风格让观众认识了马丁·麦克唐纳、科林·法瑞尔、布莱丹·格里森的三人组合;14年后,三位老搭档从阴冷的布鲁日来到爱尔兰西海岸的小岛,新作《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甫一亮相水城便一扫影节上半程的乏味,媒体场放映中掌声、笑声不断。马丁·麦克唐纳不负众望地斩获“最佳剧本”,科林·法瑞尔也凭借在影片中滑稽、幽默又不失天真的精彩表演拿下本届影帝。
威尼斯可谓是马丁·麦克唐纳的福地,他的上一部口碑大作《三块广告牌》也是从这里起步,同样获得当届最佳剧本奖,由此开启北美颁奖季的一路风光。至于本片会在接下来即将开启的北美颁奖季有何斩获,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 爱尔兰风格包裹的黑色小品
不少观众或许对片名感到费解与拗口。“伊尼舍林”是马丁虚构的一座位于爱尔兰西部的岛屿,冰冷的海水与高耸的峭壁令岛上的人们几乎隔绝于外面的世界。影片实际上在爱尔兰西海岸的伊尼什莫尔岛与阿奇尔岛拍摄,马丁童年时常来此处,早期的戏剧也常在当地的剧院排练;而“报丧女妖”则常常出现在爱尔兰神话和凯尔特人民间传说中,她往往在夜间来到房外,其痛苦的叫声往往被视为死亡的预兆。
故事发生在1923年爱尔兰内战时期。Pádraic(科林·法瑞尔 饰)和Colm(布莱丹·格里森 饰)曾是一辈子的好朋友,但有一天,Colm突然告知Pádraic,他要结束他们之间的友情,这让Pádraic感到大为不解——他已经习惯了每天和Colm在小酒馆的欢乐时光。然而,他越想知道Colm这样做的原因、越想试图补救,他们之间的局面就愈发尴尬。Pádraic的姐姐Siobhán(凯瑞·康顿 饰)和年轻的邻居Dominic(巴里·基奥恩 饰)也努力帮助他们修复关系,情愫也在他们之间蔓延。当Colm发出最后的通牒时,事件迅速升级,局面也朝不可扭转的方向驶去。
爱尔兰文化强大的存在感渗透在影片的每一帧画面中。摄影师本·戴维斯将西海岸的辽阔风光尽收眼底,使用蜡烛、煤气灯为主来营造室内光线,则与该地区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通电的情况相称;卡特·伯维尔的配乐也充满爱尔兰民谣特色;美术设计上,Pádraic和Siobhán的小家较为简朴,Colm的家的艺术气息更加浓厚,墙壁和天花板上挂满各种乐器、面具、木偶等艺术品,说明他的眼界早就不局限于此地,也暗中揭示了他们的不同性格。无论是从壮阔、阴郁的岛屿风光,文化背景的溯源,到爱尔兰口音的幽默台词,这部小品无一不体现着浓郁的爱尔兰风格和导演深厚的家乡眷恋。
· 友谊的崩塌与精神边际的坍缩
Pádraic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去小酒馆喝酒、跟驴子逗趣让他的生活充满了简单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封闭的岛屿与一成不变的生活让这种“快乐”相当单一,且高度依赖他人的陪伴,久而久之,因此,Colm的行为对Pádraic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只能笨拙地认为这一做法是Colm的抑郁症所致。
Colm和Siobhán是最早厌倦岛上生活的人,他们代表了试图摆脱“牢笼”的两种做法:要么在精神上另开辟一处角落与世俗区隔,要么在肉体上选择彻底逃离。于是Colm用小提琴来创作音乐,并和当地的音乐学生一同讨论、写曲,不断构筑这层精神堡垒;Siobhán可以说是这个岛上最聪明的人,常年读书的习惯让她早早洞悉这个岛上毫无前途的生活,“除了荒凉与时间的缓慢流逝之外什么都没有”,而这座岛上厚重的男权阴影亦让她的精神不堪重负,“逃离”似乎是她的唯一出路。
而正是科林·法瑞尔和布莱丹·格里森默契十足、火花四溅的对手戏,让这个友谊破裂的故事不那么乏味。两人在《杀手没有假期》中的合作,为部分观众脑补二人从前的友谊提供了心理基础,也让影片开头的决裂戏码更显错愕。科林·法瑞尔演活了Pádraic身上天真、善良的一面,垮下的眉毛、无辜的眼神让人物“蠢萌”之余又带有一丝滑稽,令观众会心一笑,最后积蓄已久的爆发凸显了Pádraic本性中的自私和凶狠,与前面反差极大;而布莱丹则是另一种气场,憔悴的脸庞和严肃的眼神展现了人物“断舍离”的复杂内心,令人猜不透他的真实想法,只有在神父前忏悔、卸下心防时,才是难得与他情感共鸣的时刻。
· 时间与空间 真实与虚无
马丁试图从两人关系的破裂出发,进一步描绘居住在岛屿上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影片中,时间和空间成为两组对峙的力量,爱尔兰内战是真实的,但伊尼舍林是虚构的,内战双方的自相残杀和岛屿上老友的分道扬镳互为镜像。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在于,一年前他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大英帝国,一年之后却双方兵刃相见。Colm和Pádraic的决裂则是人们选择何种精神世界来与自身、他人相处的结果,语带连珠的台词交代了两人对“决断”的看法,令人捧腹不断。
你要如何和一个你看不起的人维持友谊?又或者,当任何与和解有关的尝试都会令双方感到自取其辱,那是否还有和解的必要?与其说这是Pádriac和Colm两个人的斗争,不如说是这两个问题的斗争,它们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彼此的交错和纠缠带动两人的矛盾愈发升级:从酒馆中的互撩狠话、到切断手指再到纵火,牵引着观众走向人类精神生活更深层的地方——人类在生活中最需要什么情感?人类该如何捍卫自己不断缩小的精神世界?人类最后究竟能给自己留下什么?这些哲思潜藏在机智幽默的对话中,又畅行在辽阔壮美的岛屿风景上。正是这些需要急迫思考的存在主义问题,凸显了岛屿上不同的人的精神遭际,虚构的岛屿就此成为真实的主角,日渐靠近的炮火反而显得虚无。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中的人物身上总是存在着一种近乎神经质的偏执,这种偏执往往由看似理性的角度出发,却逐渐由感性占据上风,不断支撑着叙事的推进,展现出爱与恨、美与残暴、死亡的无意义等话题的思考。与《杀手没有假期》中误杀小孩后的愧疚之旅以及《三块广告牌》中为女寻凶复仇的母亲不同,Colm的偏执看上去像一个不好笑的冷笑话,而当观众意识到他这样做的动机和代价时,叙事色彩从喜剧一侧慢慢滑向了悲剧——它无关断指之残忍,无关烈火灼心之痛,而是在这样一座孤岛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貌似仍能奋力一扑,实际上早已在女妖的报丧声中无路可逃。
(文章首发于《环球银幕》十一月号)
做成话剧的话,会更招人喜欢。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是马丁麦克唐纳的思想实验,在伊尼舍林岛上爆发的是一场两种存在危机之间的内战。而在这座孤世小岛的远方,宏观的世界之中,还时不时传来爱尔兰内战的轰鸣声
#venezia79 3.5 可能是我期待太高了吧 抱着期待去看结果收获了个小品 也不是小品不好 也不是完成的不好 就是觉得差点什么
男朋友变了,觉得无聊要跟你分手了。你却想方设法想和他多说几句话。他觉得和你说话是在浪费生命,甚至切了自己的手指扔到你家门上,你还在想着:他没有扔在我身上,一定是因为爱我。(love fades
反冷暴力宣传教育片
莫扎特是18世纪的(让你装逼!)昨天还是朋友今天就要分手(烧死你个狗日的!)姐姐有没有可能你也喜欢我(没有?好的那我可以去死了)男人喜欢男人很常见(神父你真的不是在说你自己?)我的驴我的驴我的小毛驴啊!!!实际上一点都不荒诞,封闭停滞的生活中,情绪无限波澜:绝交、单恋、纠缠、怨恨、复仇、你侮辱我可以但不能侮辱我的宠物——这就不是我们现在么!
本届威尼斯最喜欢的影片!两个人物对时间的掠夺和捍卫都极度共情。由于现实的相似性,观影过程中一度令我产生了些许恐慌,转头望着你的侧脸。我那时没想到的是你提及的关于Padraic的分析,当优秀的朋友、热情的哥们、美丽的姐姐这些构筑起他善良外皮的他人的美好逐渐被剥离之后,Padraic自私、暴戾、邪恶的本性就暴露无遗,而人的本来面目在多大程度上就是如此不堪呢。即使不去思考,影片呈现的本身也是个好故事。麦克唐纳的编剧真棒啊。
#79thVeniceCompetition#目测是个人本届威尼斯最佳。两个人物都完美踩在我的点上,一个在存在主义焦虑驱动下不顾一切的与自我割席,每次钟声响起我都能充分共情到那种被时间攫取的窒息感;另一个建立在社会支撑上空心的“善”被逐步抽离的线也写得非常精妙。而在嵌入了如此精细的文本后还能将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这编剧能力就太厉害了。
极其无聊,可能我的观影水平无法欣赏,不了解历史,也看不出隐喻,浪费了两个小时看两个精神病的故事。
气质上特像是一部四五十年代的英国“伊灵喜剧”(Ealing),以及大卫.里恩早期电影那种调,像所有“伊灵喜剧”一样天真和古老,只是生在了当代。能想到的对标片是迈肯德里克的《荒岛酒池》(1949)。
A. 让人如坐针毡的好。看似是反目成仇的荒诞喜剧,实则是对精神内耗生动的具像化:一半的我渴望“伟大”而与“平庸”的自我割席,另一半的我因为被憎恨而变得充满怨恨。四面悬崖的小岛成为封闭内心的绝佳喻体,闷响的炮火和如报丧的钟声则是意识深处的背景音。麦克唐纳用浅显却精确的符号构建当代个体的精神战场,并在后三分之一由焦虑转为触目惊心的自毁,而结尾那场看似平淡的海边戏,正是在笔锋一转中提醒观众:我与我的战争永无止境,我们都是伊尼舍林的囚徒。
能明白片子想说什么,但是我不喜欢… 以及男人真是永远听不懂别人的拒绝。
这部才应该叫《分手的决心》!
挺好的电影。是我不该在一周繁重的工作以后特别想放松的时候选择了它!!!到底是谁???告诉我它是喜剧!!!
男男版“分手的决心”是吧?太儿戏了,这是在过家家吗?这就是麦克唐纳的尬学吗?威尼斯电影节果真玩儿完了… @Venezia79
整部电影里唯一喜欢和感兴趣的就是妹妹的角色。聪慧,温柔,活在孤岛之上默默忍受着孤独,她也读书,也无人可以交谈,却不给人以其他男性角色那种咬紧牙关的用力之感,而是有一种海浪般独自舒卷的自然感,跟岛上的自然风光一样美。最后选择在一片静默中转身离去,酷极了。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她才是电影的主角。所以,相比之下,我完全不关心两个男主在干嘛,我看得懂导演意图(哥们你的导演意图确实也过于明显了,),但我丝毫不与他们共情,也不是太关心他们的手指和死活。我实在是一个过于典型的女性观众啊。
挺鲁迅的。第一次割手指非常好,男二摆脱冷气向上走,不再仿徨的呐喊。也把一个阿Q砸出五味三道,朋友离开,他妹妹的人血馒头也终于吃不下了。村里的狗啊驴啊牛啊马啊眼神也冷了,翻开历史,爱尔兰英格兰,写满了吃人二字。第二次就不好了,成了孩子气,可见孤独不过是另一种斗气,茴香豆写了几遍,这件事没有意义,依然是孤独的新写法,没得出路。男二少了开场的凄厉之色,成了祥林嫂,孤独本身就是咒语,一个传一个,搞疯所有人。最后的烧房子成了强弩之末,成了门口有两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烧掉一棵不会改变本质,何况还没烧成。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可悲的是他们总是强行相通,我们都觉得吵闹只有他们不懂。
4.5。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觉得它与当下十分relevant。画面远处内战的炮火,近在眼前却仿佛又和自己无关的战争,好像在影射着什么。动荡的时代势必会左右人的思想,我们寄希望于调整人际关系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但在一个你无法随意“按下删除键”断交好友的时代你需要为友谊的破裂,或者割席所有人际关系,承受多少肉体和心灵的代价。麦克唐纳写的是现实寓言,用这个故事下探人性的深度。善良与暴行也许并不对立。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像Siobhan一样选择离开。(LFF2022,RFH)
分手(指)的决心
始于两个男人戛然破碎的友谊,一方坚定绝交,一方倔强挽留,荒唐滑稽的人际危机在分歧、纠缠、困惑中逐渐演变成极端疯狂的暴力事件,切断手指以表决心,焚烧房子以雪前耻,人物带着神经质的古怪与偏执走向毁灭,麦克唐纳用虚构岛屿上人与人的对立决裂巧妙影射历史上真实的爱尔兰内战,隔海内陆无休无止的枪火仍未终结,闭塞孤岛愈演愈烈的斗争还将继续,凄厉的钟声犹如女妖报丧,温柔的海浪冲刷不净复仇余烬,在偏激的自我对抗中沦堕为伊尼舍林的永世囚徒。爱尔兰自然风光和凯尔特民俗神话装点寓言故事,外加招牌式黑色幽默,最大限度抽去戏剧化元素,表面冷静克制,内核则更加虚无,从善与恶、俗与雅的矛盾撕扯里窥见人性的复杂多面,荒诞中透着彻骨的压抑和悲凉。除去流畅的剧本和精彩的表演以外,摄影、配乐以及色彩运用都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