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影评有大量剧透内容。 2.本影评主要从宏观角度解读影片主题,对影片中的细节和画面暂不做探讨。 3.初写影评,笔法简陋,还请大家见谅。 4.一家之言,必有所短,有不同见解的英雄们欢迎在评论里探讨。 5.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2020年3月13日的晚上,我窝在家里看完了这部《女性瘾者》。尽管看了很多CULT电影,这部打着色情幌子的哲学片的尺度之大、内容之丰富、对性和爱的探讨之深刻,仍然深深地震撼了年幼的我(滑稽)。电影之后的我打开了豆瓣,却并没有找到一份能够让我满意的宏观向影评。求医不如求己,于是我决定,把我的第一次影评献给这部“猎奇”的片子。
《女性瘾者(1+2)》是一部关于主人公Joe对“性”从好奇、探索到癫狂、消逝的过程的影片,通过各个章节对性与爱的探讨展现了主人公对于自己灵魂中“性”这一重要内容的自我解放之路。整体梳理下来,我认为,影片围绕着“性”和“爱”两条主线,以及“父亲”和“Seligman”两条支线展开,可以大致分为探索期、发展期、冲突期、解放期四个阶段。
主线1:性的好奇——童年的玩耍、火车上的游戏
主线2:爱的伏笔——第一次
萌芽期中,Joe通过和玩伴的游戏、在火车上的“捕猎”初次接触到了性快感,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不得不说看的时候被开放的盥洗室震惊了)后面提到的“神”的启示同样发生于本时期,两大“荡妇”形象的神向Joe的显现,似乎注定了Joe在未来与性纠缠不清的命运。
和Jerome的第一次发生关系实际上并不与爱相关,也属于性这一主线,但从影片结构上看,还是可以说为后面的爱埋下了伏笔。
主线1:性的泛滥——复调伴侣和高强度的性生活
主线2:爱的启蒙——和Jerome的工作、MRS.H
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后,Joe很快喜爱上了这种“运动”,并拥有了多个性伴侣来实现自己的快感。这一部分中的第五章“复调”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分,Bach设计精巧的古典乐和疯狂又原始的性爱交织在一起,竟然有一种矛盾而又协调的美感(发条橙内味有了?)。
同时,无论是与Jerome在一起的工作经历,还是与Mrs.H的遭遇战,让Joe对爱情有了初步的认识。Mrs.H与Mr.H之间爱情的破碎似乎只是Joe无数性生活之间的一个小插曲(即便她自己也说对自己毫无影响),但我仍然认为导演在此处设置这样的情节,与Jerome相照应,或许有一破一立的意思吧。(有待探讨)
主线1:性的极端——SM、黑人
主线2:爱的结晶——与Jerome的婚姻
与Jerome结婚后的Joe经历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体验了爱情的滋味。但是她难以满足自身对性的需求,只好外出寻找新伴侣。在与新伴侣的性生活日益增多、Jerome各种出差缺位的两个作用力下,Joe对性的需求日益高涨。她已不满足一般的性爱,转而寻求黑人和SM男的帮助(两个黑人裸男吵架那一段甚至有点搞笑)。当然,这种极端的追求,她与家庭责任也越来越远,这段婚姻也在圣诞节的“鞭刑大礼”之后走向了终点。这段爱情与Joe巨大的性需求相比,是无比弱小的,在两者的冲突中,也是后者战胜了前者,再次占据了Joe。
主线1:性的正名——戒瘾的尝试、对自己性需求的正视
主线2:爱的崩溃——Jerome的离开、与P的开始和结束
在Joe强大的性欲面前,连参加戒瘾小组后第一步的隔离需求都无法成功。最终,Joe选择了正视自己的性欲——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疾病,不如接受为自己的一个无法分离的特点。Joe很快便利用这种特质在新工作中如鱼得水。之后到来的P发现了Joe的反常之处后,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接纳了Joe(心理+生理),Joe也在这过程中再度衍生了失去的爱(从不愿P加入自己的行当、害怕失去P可以看出)。但是,P和Jerome的结合,却让Joe感到了恐慌,并尝试杀死“半路杀出”的Jerome。最终结局咱们也知道了,败北。
除了“性”和“爱”这两条主线,我们还可以注意到“父亲”和“Seligman”这两个在影片中相对独立但极端重要的角色。父亲总是给予Joe温柔的爱,指引着Joe勇敢地探索自我,一次次用白桦树叶让Joe心安。父亲的角色近似于“爱”本身,不管是与Joe在树林里和去世前的密语,还是Joe不安时就会翻出来的树叶集子,甚至是“树林”这一意象在找Jerome和与P相处中的反复出现,都体现了父亲对Joe无处不在的影响和“爱”贯穿全片的作用。
Seligman则是“现在”的时间点与Joe进行对话的一位老年书呆子宅男。在全篇他的作用基本限于通过有趣的对话推进和加深剧情(虽然很大程度上与Joe在两个时空),但是在结尾却迎来了他的重头戏。结尾的他先是暗示了Joe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形象,然后又做出了与他先前尊重Joe、文质彬彬的形象截然相反的强暴举动。这虽然让人无比意外(与寄生虫和小丑2019结尾的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对主题的揭示具有重要作用。
全篇下来,我们基本可以发现这部影片中“性”的概念一直在上扬——从一开始好奇的探索、到随心所欲的享乐、再到对自我的接纳,无一情节不饱含着热情而直白的性。而在现实社会中,由于道德的束缚,人们对性往往是极为避讳和抑制的。但是,作为动物本性的一部分,人们对其又是极其渴望的。
在影片中,一开始性与爱是分离的(探索期和发展期),象征着Joe原始的欲望和性这一核心特质;接下来则是两者并不紧密的捆绑(冲突期),象征着道德约束与原始欲望的矛盾,以及Joe对自己特质的认可;最终两者再度分离(解放期),象征着Joe对性作为自己独特的一部分的认可与掌控,也让Joe脱离了社会和道德的约束。
与之相反,“爱”则在婚姻情节和认识P后,两次出现下跌式的发展。第一次是因为性需求抛弃了老公和孩子,第二次是因为尝试杀死Jerome,两者都可认为是为了接纳“性”而违背社会道德付出的代价。
性需求作为道德的一片盲区和社会不认可的领域,无疑是一个异端。但是Joe在经历了人生的无数波折之后,终于选择认可“性”(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树、能够大方说出自己的故事),并在结尾尝试控制“性”,是对“性”异类的接纳,更是对“女性瘾者”自我身份的认同。对结尾Seligman突然的强暴行为的反抗,正是想要掌控自己“性”的体现,也暗示着这一道路上无穷无尽的波折和困难。
对自我的认同、原始野性和道德约束的冲突,似乎永远是人类发展道路上谈不尽讲不完的话题。《女性瘾者》的伟大,就在于以一种反传统的形式、探讨了这个话题中最隐秘的一块领域。性起于孤独,亦终于孤独。最终的我们,又能否像Joe一样揭开自己的遮羞布呢?
文/合鸟
“她唯一的罪恶,她与别人唯一不同的之处在于,她只是期待能看到更多日落中光线,那些在太阳落入地平线之前的绮丽色彩。”
影片《女性瘾者》讲述了患有性瘾的女人Joe在落难后被老人Seligman收留,在这个雪夜,Joe开始向这位刚刚认识的陌生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而Seligman则无时无刻地打断叙事,试图用自己的学识为她的生命注脚。在两位萍水相逢之人的对谈起初不乏试探、疏离,却又因为两人没有交集的人生轨迹和互相无所求,又是渐入佳境和相对坦诚的。而这种以对打缓慢铺展开的回忆性叙事,就给蒙太奇施展拳脚的空间。
在我看来,《女性瘾者》不是一部关于性和瘾的电影,而是一部关于美的影片,这种奇特的、旁逸斜出的审美可能是畸形的,病态的,不道德的,但却有似乎让人无法抗拒的神秘力量。女主在叙述中,常常显露出自毁的倾向——仿佛逐渐地接受“性瘾”在自己身上发生即使一种原罪的世俗观点,但同时,却又一再地为自己的蓬勃情欲寻找出口,从幼年的迷茫懵懂,到青春的百无禁忌,再到中年被其吞噬的苦痛和挣扎,Joe一生都在于自己的身体斗争,却一次次被击败,遍体鳞伤之后,她开始思考,为什么自己从一开始就如此下意识地摆除了斗争的姿态。
我认为这部影片最可贵之处,在于将一个原本“重口”的故事拍出了气泡般的幻灭感和轻盈感,而正是这种轻盈,使得整个故事能够穿透森森肉欲,缓慢抵达对人性困境和其他更为深远命题的探讨,也同时赋予了影片一种更高级的质感。
铺展情欲不难,难的是修剪情欲。导演想要表达的不是责难,不是同情,更不是满足某些人猥琐的窥私欲——即使这种猎奇心理如此难以避免,纵是Seligman这样自称没有性欲的书呆子,最后还要掏出皱巴巴的阳具和Joe来上一发,最后Joe对Seligman开出那震撼的一枪,可能是导演拉斯·冯·提尔对荧幕前的大多数人最大的讽刺:我们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境,在看一个女人的一生?
拉斯·冯·提尔通过一些镜头语言的运用,对Joe嘈杂的情欲进行了修剪。主要手法有:故事间的隔断和意象的选取,自然光,分屏和叠画的大量使用,对人物形象情色意味的弱化处理。
下文中,我将分节进行阐述。
【隔断——秩序井然的章回体】
(八个章节的封面:《完全的垂钓者》,《杰若姆》,《H夫人》,《谵妄症》,《小管风琴学校》,《从东方教会到西方教会(沉默的鸭子)》,《镜子》和《枪》)
Joe人生各阶段的故事和她复杂的内心历程,如果单纯使用线性结构,这部四小时的影片注定让人昏睡。而Seligman这一人物的设置,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Joe的记忆常常阻梗,这时她会在Seligman的引导下,从屋子里一样极小的物品或者一个看似与,讲述和这些物品有似有若无联系的人和事,由此在时间和人物的河流里穿行,而非囿于某一个时期,某一段关系。这种意识流的叙事体例颇有《追忆似水年华》的神韵。
四个小时共被分为八个章节,《完全的垂钓者》,《杰若姆》,《H夫人》,《谵妄症》,《小管风琴学校》,《从东方教会到西方教会(沉默的鸭子)》,《镜子》和《枪》。章节之间的隔断是井然、果决的。一般会直接于画面打上文字,昭示一个全新的开始。章与章之间的内容也相对独立,每一章都可自成一体。
当其他故事都在追求具有流畅性和高效率的表达时,拉斯·冯·提尔大胆地降低了情节的密度,将这个不算复杂的故事拉到了足足四个多小时。这些隔断既像是节拍器,又像是Joe每一次想要重新开始时提起的那一口气——观众往往会跟着黑屏上缓慢浮现的白字,一起提起这口气。
【意象——一千面镜子/全部倒影你的容颜】
各种有趣意象的插入,不仅大大改变了叙事的节奏,削弱了色情意味,还让观众更加能够感受到:这是一场真实的、互相尊重的对谈:虽然主题是性和性瘾,却从不火急火燎地直奔器官和体液,那些旁逸斜出的内容一样引人入胜,对性的狂热并不意味着对生活的抛弃。
这些意象既起到了串联情节的作用,又像一个不严谨的个人小百科(极类晚明张岱之《夜航船》)。通过这场对谈,我们了解了何为飞钓术,了解了白蜡树之所以被称为宇宙之树的因由,了解了伊壁鸠鲁对死亡的基本观点,了解了斐波那契数列和巴赫对复音音乐的杰出贡献。
性是寻常事,瘾也是寻常事,像钓鱼,像白蜡树,像伊壁鸠鲁,像巴赫,也像爱,像病,像死,一样寻常地存在这世间。这些意象也贯穿在女主角对往事的叙述里,展现手法主要为叠画和分屏,勾勒出曲折心路。
这绝非逃避对主题的表达,而是采用一种更富有美感、丰富性和想象空间的手法。我最爱的是最后篇章,女主角将复音音乐的三个部分一一对应自己的三个情人。那位百依百顺、贴心体己的胖先生是她夜晚恒定的低音区,那位狮子般暴烈、喜怒无常,让她早早开始陷入焦灼等待的帅哥是左手弹奏的第二旋律,而那位各方面都不怎么样的先生,因为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爱慕,胜之不武地成为了主旋律。三重画面并行在荧幕上,欢爱、每位情人象征的动物和风琴的演奏的镜头反复切换,让人惊叹导演奇诡的想象力。
(电影中两个插入的有趣意象:巴赫的复调和黄金分割)
在主线叙事的画面之下,美洲豹拱起的脊背,湍急的河流里向着飞钓跃动的鱼,鸣响的管风琴,既藏在叙述之下,又真实地藏在画面之下。而当Joe最深地陷入情欲,画面时而一分为三,另两个部分展现着这颗星球上一些别的东西。这三个部分往往能够合着旋律,融为一体。
(分屏的呈现直接减少了情色画面的占比,削弱了色情的意味)
这种由意象引入闪回的结构让我联想到埃姆朗·萨罗德在《一千零一面镜子》中的诗句:
我是一座孤岛,
处于相思之水中,四面八方,
隔绝我通向你。
一千零一面镜子,
转映你的容颜,
我从你开始,
我在你结束。
含混的意象和主题本身构筑起模糊的联系,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但它们就在那里。这远比平铺直叙或明喻暗喻更值得品咂。
【光影——晨昏落雪皆是生命底色】
导演拉斯·冯·提尔本人于他在丹麦国家电影学校的校友托马斯·温特博格、克里斯汀·莱文和索伦·雅各布斯于1995年发起了一场名为道格玛95的电影运动,并组建了“道格玛95共同体”,该共同体的目的便在于在电影摄制中灌输朴素感觉,和后期制作修改及其他方面的自由。“强调电影构成的纯粹性并聚焦于真实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本身。”为了实现没有过度人工痕迹的目标,他们立下了十条誓言,其中有一条为:不可制造特殊灯光灯效。虽然在《女性瘾者》之中,有很多条誓言被打破(例如使用了无声源的音乐,还加入了“谋杀”这一表面化处理的场面),但拉斯·冯·提尔在该作品中对于自然光的运用和忠诚却是显而易见地。影片的开场即是一段冗长的黑幕,路灯亮起,头皮屑一样的碎雪落下,镜头随着滑落,映照女主角苍老疲倦、满布伤痕的面庞。这种苛刻的运镜和对光的调度对这一规训保持了最大的敬意,营造出难能可贵的真实。在这个MV式的商业电影横行的时代,直面镜头,不用华美的画面夺走影片本身的深度和思考,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章节都有其对应的光效,展现着不同的基调。比如,在Joe回忆少女时代的篇章中导演对光的运用。白色的日光从白桦树间倾泻而下,年幼的Joe拿着白桦树心脏形状的叶子,无限依恋地听父亲讲述那些“幼稚的、为孩子记住知识而编造的小故事”,为了父亲能够一直重复地讲下去,她总是会选择装作忘记了其中某些情节。这可能是整部影片中最为光明的部分。比如当Joe发现“唯有爱是性唯一的秘密”,彻底被爱情击倒时,光线逐渐转柔,为雪白的床单和上面的Joe和爱人落体附上了近乎圣洁的光晕。而当Joe的人生一步步走向溃败,故事发生的场景也多转向了黄昏和午夜,在Joe被自己一手栽培的小女友和初恋杰若姆联手侮辱后,被景彻底转入最黑最冷的雪夜。
(雪夜,路灯下的Joe)
光随境转,境由心生。自始至终,无论明暗如何变换,影片的色调一直是冷清的,纵是夏季,也有让人打寒战的冲动,这与传统色情片黏腻、温暖的色调相较,给人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
【永远的女孩——Stacy Martin】
该片成功的选角和对其人物的化妆也使得本片低级的色情意味大为削减。
Stacy Martin(年轻的Joe饰演者)一汪祖母绿般的碧眸,深嵌眼窝,当她凝视,一切非议都自愿平息;当她流泪,一切不洁得以洗濯;当她浅笑,一切情欲寻得归途。
(Starcy Martin的碧眸)
她有苍白的脸庞和少女式的瘦削,看起来单薄而干净,近乎透明,周身散发着贝母般的光晕。乖巧的咖色披肩直发和学生气的穿着,以至于她将自己的病态定义为原罪时,我们轻而易举地卸下了层层道德的厚壳,从站在别处包容理解,到被带入她的故事,感受她的压抑与迷狂、挣扎与撕裂、反叛与和解。脱去“女性瘾者”这个耸动的称谓,她只是一个早熟又有些莽撞的小女孩——即便在做母亲之后,她仍称不上一个女人,眉宇之间尽是未脱的稚气、探索体内未知领域的迷茫和少女般的倔强。可以想象,如果是莫妮卡·贝鲁奇、斯嘉丽·约翰逊或者Maggie Q 来驾驭这个角色,就绝没有这样清冷和惹人怜爱之感。
(Starcy Martin在影片中有轻灵稚嫩的美感,瘦削、敏感、纯净)
而Joe的青春期仿佛是在一夜之间终结的,她从人生最为繁盛的初夏直接跨越到了深秋,让人不禁怀疑那些苍老是何时在青春的躯体中蕴蓄的,能够让绿色的浓荫一夜凋零片甲不留。
当丈夫和孩子因为她的性瘾双双离去时,Joe回忆中自己的形象已经与叙述者重合。Charlotte Gainsbourg取代了Starcy,继续与自己做困兽之斗。她始终蓬乱着头发,依旧扁平的身材,女职员般普通的打扮,因过瘦和岁月而凹陷松垮的脸庞,不加掩饰的皱纹和斑,都很难让人联想到这干瘪的身躯之下仍包含着如此蓬勃的欲望。
(Charlotte Gainsbourg伤痕斑驳的面庞引人凝思她的苦难,同时有着倔强和自尊)
少女时期的优越和自信一同燃烧殆尽,残破的容颜开始让她在情场中不再有优势,性瘾者在这个世界受到的残酷更加凸显——你不再是一个主动送上门来的傻女孩,而是一个为了排遣欲望有求于人的老女人。女性的尴尬、难堪、为主流社会所不容,都在Charlotte沉默的表情里向镜头传递,让观众感受到情境之中人物的闷痛感。
【总结:性不过爱名下罪行的一种】
对主题的理解万千各异,但是要谈电影,仍是逃不开老老实实像中学生做阅读题一样,对其主旨探讨一番。于我而言,本片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虽然总体呈现线性的叙事结构,但并非一个传统的“成长故事”。一般探讨性意识的影片总会落入这样的窠臼。
众所周知,性意识的懵懂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韩国的影片,如《梦精记》、《色即是空》等,在描绘这类情感时,笔触往往放在自我成长方面。表达主题主要是:情欲的属性是带有矛盾的,它既是我们天生所带有的,又需要我们后天的理解与接受才能实现我们个体的完整性。如果人体是一组自由组合的拼图,情欲是我们天生遗落的一片,我们成长中需要的是找回这片拼图并且寻找到它最适合的位置。但《女性瘾者》却因为多了“瘾”的部分。女主在幼年早已完成自我启蒙而不自知,却意外拾到了多余的一块拼图,在苦苦寻觅安放的位置而不得后,她开始对其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直到最后将它彻底地抛弃,重新获得完满、自洽的自我。不是对自身的探索让她成长,而是由此申发的社会状况让她成长,这比传统的类型片来得更荒诞也更荒凉。
并不是导演利用镜头语言使这一话题清淡,模糊,疏远了,它就真的高雅,文明,恰当了。影片中很多部分都有非道德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性瘾者作为人类多样性体现的一种,并不应当收到如此责难和非议,我们对这一群体的谈论也不应当预设肮脏或是讥嘲的底色。这在医学上是一种病态,但并非一种病症——不是病,更不是脏。我们没有对其进行讨伐或矫正的权利。
就让镜头再次闪回至那个日光白炽的午后,Joe的父亲看着白蜡树喃喃自语:“这些冬天的树桠,其实就是树的灵魂,也是人类的灵魂。扭曲的灵魂、普通的灵魂、疯狂的灵魂,取决于人类过怎样的生活。”我们亦本没有权利窥视和评价他者的生活,Joe最后奋力向着镜头开出的那一枪,也许早已深于一切啼笑和言语。
(女主角Joe在影片最后如此诗意化地表达对自身性瘾的认知:“我和他人唯一的不同,就是我总希望从日落中索求更多,在落日坠入地平线的一瞬间,我总是希望看到更绚烂的色彩,这可能是我唯一的罪过。”)
第一部颇牛逼,尤其是第五章。没有如反基督者/忧郁症那样用极端的影像风格去表现,而是用尽炫目的叙事技巧去剖析,在性欲混沌中寻找秩序和本源,满是哲学与诗意。尽管性爱戏都用的替身,尽管是删减版,但尺度已足够令人咋舌,法国从12禁改判为16禁。
拉斯冯提尔拍的东西越来越傻X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傻()
充满幽默,美学和诗意,独一无二的叙事方法。斐波那契数列, 钓鱼,黄金分割,巴赫。像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不仅仅是性,而是讲一个人的生命。两个陌生人,空空的房间,隔着时空讲成长的篇章。充满如同jerome的那张乱七八糟的桌子,我们都窥视到了忽然而至生命的规律。
如果丢在头一天(12.31)看,它将成为我的年度十佳,而且刚从根特回来,就发现那是外景地之一。感觉拉斯这次把他以往的两极艺术(dogma的再现和舞台剧的表现)融合一起了,趣味、色情、生死、乐句和哲学被这个绝顶聪明的变态丹麦人漂亮的揉到一块,爱森斯坦看见他这么玩蒙太奇会嫉妒的。
白蜡树的灵魂,当我们在谈论性的时候其实在谈论的是爱与孤独
如果用离经叛道来这部电影,那它带来的不仅仅是露骨的性爱和生殖器,你觉得这些东西肮脏,那是因为你是伪君子,这个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反骨的意识,“女性瘾者”是一个让人感到骄傲的身份,而不是一种病,或者应引以为耻。片子要探讨的是欲望和性的本质,性瘾者就像这条探索之路上的科学家。★★★★
如果想看情色,本片算是摸错门了,看过后基本上就兴致全无,该片类似于忧郁症。女主角的性瘾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爱,有的仅仅是情欲,有的则是安全。通过性发散出很多东西,导演基本上是解构了一个女性瘾者。乌玛瑟曼和变形金刚男都表现了强大的演技。是一次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电影原来可以这么拍。
一部講述性瘾的片子 卻通篇流露著性冷淡的氣息和表達
塔可夫斯基又被致谢了,真可怜!当然了,相比什么火烧生殖器轮奸五分钟,疯蹄儿至少还懂得把画面搞得美一点……
icant feel anything
以如此高频的性交,却从未意外怀孕,简直可以做避孕药代言人
一个天文地理无不知晓的人跟你讲高潮,光是这事本身都足够令你高潮了。
人们迷恋性,是因为在性的过程中可以放下思考,在高潮的瞬间,体验到“无我”的美好。
“所谓爱,其实就是性欲和嫉妒心。”
性瘾是个黑洞,做得愈多愈孤独。就是孤独的不断相加或乘积,公式:孤独X孤独+孤独X孤独+孤独X孤独…等式另一边的数字,就是你心头黑洞的面积体积。巴赫的复调是优美的极致,性的复调里却是一条食物链。每个人都被什么人珍惜取悦着,又被什么人猎捕吞食着,爱作为第三声部的秘密固定曲调,可遇而难求。
虽有野性,但无湿意,本片还不如midd791。
我恐怕真是太穷了,看过之后第一个想法是,她其实可以赚点钱的。。。
少年时代的女主真是太美了啊啊啊粉雕玉琢恰到好处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啊啊啊(已弯
[Chapter 1]the complete angler:垂钓诱饵Nympho-情感本能挂钩鲟鱼求生本能 [Chapter 2]Jerome 切糕之叉-符号拼贴高潮 [Chapter 3]Mrs.H 暗处油画-情欲伦理 [Chapter 4]Delirium 爱伦坡的厄舍谵妄-恋父情节 [Chapter 5]The little Organ School 巴赫复调-爱是情欲之眼
大师请收下我的膝盖儿!什么时候我做爱才能看到鲟鱼和斐波那契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