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综艺英国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1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2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3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4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5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6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13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14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15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16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17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18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19我们的盖伊在印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28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万幸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刚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悲苦的故事,特别是电影特意提醒应当备好一打纸巾,像看到一切煽情的字一定要嘲笑的人一样,我也偷笑了一会。后来才发现,这真的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观影至一半,我都没有流眼泪,心里想着,电影开始的提醒是言过其实了。丁尚彪的故事一点也不稀奇,他固执的坚持留在日本,或许是因为胆怯。随着电影缓慢的展开,我逐渐深刻的体会到这样的一个事实,对妻子忠贞,对女儿负责这样的事情,如此平常,事实上却是如此难的。像老丁那样的人,无论生活是何种境遇都勤勉、踏实、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对妻子忠贞、对女儿负责,不做低劣不耻之事,无论生在何种年代,哪个国家,都注定是最正直、最值得尊敬的人。   每天一清早,丁尚彪就要去餐馆洗碗,炒菜。晚上电车都没有了,他才能走很远的路回到他那个逼仄破烂的屋子。洗澡的时候,就在狭窄的厨房里围上一圈塑料布,他对记者说:这样一点水也溅不出来了。他说的时候似乎很满意自己的发明。可是那圈塑料布让人看着,心都碎了。这个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人,经受着这样的日子,是会让人动容的。   女儿8岁的时候他离开,到高中毕业考上纽约大学时,在东京中转,停留十几个小时,时隔多年父女才又见到。匆匆一面,还不够缓解多年未见带来的生疏,就又告别了。又过了五年,妻子去美国看望女儿,也是短短两三天在东京停留,他们又匆匆见了一面。告别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场景。如此相似的场景,去机场一路上的默然,女儿和父亲甚至一路上都还在说笑。突然地,那种无法再压制的离别之情最后还是让他们无法自持的泪如雨下。老丁压抑的哭非但没有让人觉得他脆弱,反而让人觉得这是个了不起的男人。他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一步一步努力实现家庭的梦想,同时也拥有着深沉的爱。最后老丁送女儿和妻子站立的位置和姿势如此相似,女儿和妻子最后的一挥手,几乎连脸都没有完全转过去看老丁就匆忙转回来捂着嘴哭,这是一种让人无法直视的痛苦,这种生离的痛苦让人无奈又无助。   妻子离开的时候,在机场跟记者说:我对他是有过怀疑的。 老丁那么多年没回家,妻子还以为他在外面有了女人。这一段突然让我意识到,老丁和妻子一样生活那样的苦。一个女人,独自拉扯女儿,怀疑身在外国的丈夫有了别的女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家。所以老丁对妻子说:“这么多年,辛苦你了。”一句话,让夫妻俩都泪流满面。这种压抑的苦难和情感,就算是到了宣泄的时刻也显得那么含蓄,但却实实在在的能打动人心。 老丁的苦,妻子的苦,女儿的苦,这样的苦还不足以让我感动。 这世界,其实大部分人都这样卑微而辛酸的活着。   片子拍摄历时十五年,摄制组辗转三个国家,用简单平实的镜头记录一家人的悲欢离合,这需要一种热爱的坚持才能做到。在镜头前,我们看到一个青壮年的老丁,在一分钟后,牙齿豁了,吃东西费力气,上楼梯要扶着扶手;一个年轻坚韧的女人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变老;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自信独立的医生。在这个片子里,没有用任何化妆,活生生的十五年就这样摆放在观众面前。看到这里,我更加断定,这是一个悲苦的故事。    直到影片接近结尾,老丁骑着自行车拜访当年的学校。他对着曾经承载着梦想的地方深深的鞠躬,在回程的飞机上,老丁双手合十,对日本一再的祝福和感谢,我才感觉到,这个故事真正动人的地方。一个让自己与家人分别了,让自己清苦的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老丁心怀感激。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怎样的土地,怎样的文化给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带来了如此细腻动人的情怀!   影片的最后一家人也没有团聚,老丁回到了上海与妻子团圆,但女儿还在美国。但是,这影片让观众相信他们一家总有一天会生活在一起的,一家苦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日子正在到来。十五年的拍摄记录,或许等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要等到这个故事拥有一个好的结局才算是结尾。    一直与女儿同寝同食的母亲自女儿出国后开始申请美国的探访签证,可惜星条旗不懂得这位母亲的心情。拒签11次,第12次终于成行,历时6年。影片中的旁白一直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男声,每一句话都充满着对这个家庭的支持和祝福,星条旗不懂的母亲的心,镜头懂,观众也了解了。父女团聚,夫妻团聚,只在开始纪录了一部分,大部分的时间摄制组并没有打扰好不容易能团聚片刻的家人,这样的贴心让人感觉到了摄制组的尊重和体谅。纪录片没有过多的絮絮叨叨这个家庭的不易,老丁在日本的辛苦工作只是作为最后回忆的极少数几个镜头,因为生活的不易观众都可以了解到,不需过多描述形容,如此温柔的镜头让人体会到更深沉的关怀和感动。这样的细节还很多很多,最终,在影片完结了以后我还在久久的体味。 看完影片的当晚,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睡前庆幸着,万幸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2019年10月,突然在微博看到2016年的一篇报道。丁尚彪和家人在美国生活的很好。故事有了美好的结局,善良的人获得了回报,依然令人感动。//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351000464033462309890098

(图来自新闻,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2 ) 含笑活着

大约在十年前,我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我清晰地记得我一直在追看旅日华人张丽玲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恰是她获奖的那部<小留学生>,想来那似乎是我对纪录片钟情的开端.十年的时光就这样静静地从我们的生命中流过,张丽玲和她的记录片渐渐被存放在了记忆深处的角落里,直到今天,无意间在搜狗热门词条里看到了<含泪生活>,被它的名字吸引打开了解个究竟,意外地发现这居然是张丽玲"留学生活"系列的收山之作.居然让我有了种他乡遇故知的惊喜与感慨.我有种一定要在今天看完它的冲动, 终于在深夜十一点从老妈手中抢到电脑,用了两个小时看完了这部催人泪下的纪录片.

      这部用了长达10年时间追踪拍摄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个上海普通家庭十几年的悲欢离合,老丁,一个在七十年代由于下放农村而失去了求学机会,回到上海只能辛苦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男人,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在89年,35岁的时候离开妻女背负一身债务远渡日本,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个"黑人",一天打两三份工,把挣到的钱悉数寄回上海,8年后,才等到了与将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深造的女儿在东京转机的十几个小时相处时间,因为身份问题,他甚至不能去机场接送; 再5年后,他又等到了与分别13年的妻子因第12申请赴美探亲成功在东京机场转机的72小时相聚时光;再2年后,女儿终于学成就业,他终于回到阔别15年的祖国和家.

      没有刻意的煸情,没有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但这部取名为<含泪生活>的纪录片却也让看的人哭得淅沥哗啦,因为如同<三杯茶>,它是一个男人,一个家庭用十几年的时间造就的经历,真实质朴,让人心酸,感慨. 我记不得我有多久没有被电视电影里机场离别的场面所打动,甚至有时还感到夸张造作,然而看到8年前在机场送走了远渡重洋打拼的丈夫的妻子又在此送走远赴地球另一端求学的女儿后的崩溃痛哭,我的眼泪也决堤了,而后父女二人夫妻二人的重逢与离别以及最后老丁离开日本这种种场景无不让人泪如雨下,他们甚至没有我以为会有的拥抱,他们只有见面时并不夸张但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以及离别时不敢互看匆匆挥手后各自压抑的泪水,这种东方人特有的含蓄隐忍的感情表达却让人无比动容与心疼.而每到此时,背景音乐恰好用的是我非常喜爱的<HALF A WORLD AWAY>,感觉用得实在恰当,对于女儿,这确实是一段将跨越半个地球的飞行,而对于离开家15年的老丁,分别15年的夫妻,又何尝不是如跨越半个地球一样漫长的人生旅程呢?一家三口,分散在三个国家,三个城市,这是多么一言难尽的15年?这15年的时间,老丁原本就略秃的头顶更秃了一些,更让人无法忘怀的是他那日渐稀疏的牙齿;而老丁的妻子,过了8年丈夫不在身边,要独自照顾女儿的生活后,又独自过了7年至亲全不在身边的漫长寂寞生活,期间她只与丈夫相聚了72小时,这些,是多么让人心酸的数字,在一个女人的生命,有多少个15年呢?在夫妻相聚时,背景音乐是<AND I LOVE YOU SO>,不得不感叹导演太会选了,这对普通的夫妻让我们无比深刻地领会了这首歌的歌词,而这首歌也无比恰当地诠释了这对夫妻之间无法被时间空间阻隔的爱,最令人欣慰的是女儿的变化,老丁离开时还是小学四年级的她,在15年的时间里越来越成熟,漂亮,懂事,优秀.她的成就结束了一家人十几年的分离.

      老丁夫妇为女儿所付出的一切,是我们父辈的真实写照, 那是一种中国社会特有的父母之爱的体现,到了我们这一代,能做到这个程度的大概屈指可数了,因为我们在爱亲人朋友们同时,也会爱自己,很难再做到这样全然放弃自我的幸福把一切希望只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对于我们而言,也许这也是一种幸福的体现吧,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不需要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下一代的爱,当然,这也让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和付出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影片结尾的旁白非常好:"没有感慨命运的坎坷,也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更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国界,纵然含着泪,也要活下去!"我只想做一点小小的改动,做为我们这一代,我们也不要感慨命运的坎坷,不要说一句抱怨的话,更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我们要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含着笑,乐观而坚强地活下去!

 3 ) 失落之處仍然會笑著哭,人生的跌宕默默迎送。

這是NHK一如既往的紀錄片優秀作品,優酷上面有視頻供應。
我在一個工作日的晚上,一個人在家看完了這差不多兩個小時的故事。
內心是難受又振奮,生活也是這樣,悲喜交錯令人唏噓。
想起那句俗套話:死都不怕,害怕生么?生都不怕,還怕死么?
我時常都覺得人生就如遊戲,只有兩種狀態:生和死。
這個大富翁遊戲里,一日你不破產,你就無條件地接受遊戲規則玩下去。
直至你贏了你所有的對手,或者所有的對手比你更不幸地先於你破產。
遊戲玩家說大富翁遊戲的精彩處在於遊戲過程,人生的精彩也在於曾經活過。
誰不知道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將經歷一連串的惡毒文字精准地磨難。
然而天未必降大任於我,我也未必樂意去承擔歷史使命去殺身成仁。
我覺得我開始老了,開始貪生怕死思前顧後了,我無力承載太多悲喜。
如果活著勢必那麼累,死這個結果對於我們來說,也勢必那麼璀璨。

日本著名“赤穗義士事件”對日本社會的影響很深,詳細可索《菊與刀》。
這47個浪人爲了報答主人,忍辱負重隱身埋名若干年,殺仇慰主后集體自刎。
對於這種高投入低產出並且投資對象模糊的行為,在日本民間推崇備註。
除了君臣忠義等社會正氣外,還強調了忍辱負重成就自己的自我修煉辦法。
我們花了很大的代價去做了不等價的事,然後獲得世人的一種紀念和恭維,值得么?
我們無需思索太多這個假想,每個人的初戀結束時都覺得是地球末日但是也活下來了。
我最無所畏懼的是我蓋棺定論後人或者旁人對我的評價,因為就是一無是處。
然而我在忍辱負重成就自我的道路上,我深深感覺自己道行很低。

人生最美好的事是過程,人生最痛苦的事也是過程。
我們都知道軀體難免一死,於是有人盡情揮霍,於是有人人過留名。
在這個大富翁游戲裡,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投資方式有遊戲風格。
我應要無需過多在意別人的遊戲狀態,更關注自己的遊戲進度。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路要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去完成。
人生原本就是寂寞的,李宗盛也如此說。
你永遠找不到一個和你一樣的人也永遠找不到一個和你有同樣使命的遊戲玩家。
你只能在熱鬧的人群裡寂寞地丟你的色子,步步為營。
不要相信親情或者愛情,在生存的面前,唯一能陪伴你的是你的寂寞。
好吧,哥玩的不是過程,是寂寞。

其實我也沒多少歲人,沒資格談什麽磨難和憂愁。
只是現在我還有心思去思索什麽是理想,人生的意義是什麽。
哪天我對待這個問題的時候覺得欲說還休欲說還休,那麼人生對我來說是有結果了。
早兩天微博名句,覺得年輕人的生活還應該有詩和遠方。
我想我也從來不曾失去浪漫的衝動和生存的理由。
只是詩于我來說過於矯情,遠方對我來說過於現實。
我覺得我離一個堂堂正正的男人之間還有15年的距離,還是一段漫長的路。
於是寄望自己失落之處仍然會笑著哭,人生的跌宕必將默默迎送。

 4 ) 这是一段温暖的旅程

该怎么开始呢,翻出了硬盘里保存了好久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这部纪录片。当初本来是想给去日留学的女朋友打气用的,但自己却一遍遍的看了好多次。尤其是关于韩松的那个故事,做为一个置身事外者自己的心绪竟也随着他的起落而变化,当看着消瘦的他终于考上心仪的学校脸上绽出笑容时,我也兴奋地喊出了一声“呀达”,为之叫好也由衷的满足。身上包围着阵阵暖流,我想我应该为这些辛苦拼搏的人们写些什么哪怕是只言片语。

当无意中看到《含泪活着》这部留日生活的封山之作时,毫不犹豫的找来看后,眼眶中已控制不住的湿润起来。这是老丁的生活,当周围看惯了爱情输给距离的种种后,我在想时间距离到底有多可怕,十三年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我似乎在和他一样经受着考验,当我在向友人抱怨工作太乏味、生活太平淡,似乎这周和上周、上上周无甚差别时,有的人却在用执着教会我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和成熟。分别十三载再重逢,老丁他没有太多话语,只是默默的在仅有的短暂幸福时光里去为久违的妻子规划合理的观光路线,默默的在去往机场送别地铁里提前转身下车去继续工作,没有太多的言语却早已诠释了一个男人的责任,虽然他并不高大,但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是称职的。

我想我能理解为人父母的伟大感情,自始至终没有太多的大喜大悲,没有埋怨没有后悔,是理解是体谅是相濡以沫,十三年这段常人所不敢去想的时光却在短短两天的相见分别中幻化成为一段温暖又百感交集的旅程。

铁道旁老丁的蜗居小屋里,坐在床边的妻子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忙活着的老丁,我相信再不会有猜忌再不会有怨言,这一刻的泪水是温暖的。

最喜欢片里老丁亲自带着妻子游览日本风景的那短暂一天,难得的温馨,难得的轻松。如沐清风般随着《And I Love You So》的轻柔歌声将这少有的美好瞬间沁于每个人的心田。

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爸陪妈在北京看病,不到半个月,已经是三次往返于老家到首都,我一个人焦虑的呆在上海这座阴冷孤独的城市帮不上一点忙,心中每每想起父母近五十的人了在那么大的城市求人办事,看人眼色,而二十多岁的自己却只能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躁不安。连同事都能一眼看出我的魂不守舍,犹豫中想着周五就买好车票奔到北京,却被爸一通呵斥,说我去了也是添乱,当听到有了好的进展的消息时我也长舒一口气,可想起做为生养我的父母却指望不上正值青年的儿子,还要老爸四点起来排队挂号,心中就无比的内疚。

我没什么权利去质疑医疗体系,为何连一个住院床位都如此费劲纠结,心中也只能自嘲自己一介平头小老百姓的身份。有些事情只能如老丁那样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去实现。我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害怕我分心害怕我旅途奔波害怕我情绪失控。感激我的父母,生养之恩是支撑我走到今天的珍宝。

 5 ) 改变命运有多难?上海男子举债赴日打工15年,如今一家人在美定居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旅居日本的中国导演张丽玲被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所吸引。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叫“丁尚彪”旅日打工人。

后来,她几经辗转找到丁尚彪,提出想对他进行跟拍的想法。丁尚彪没多想,点头同意了。

没想到,这一拍,竟拍了十年!

张丽玲用摄像机真实记录下丁尚彪一家三口的故事。后来,她把这部纪录片取名为《含泪活着》。

2005年,《含泪活着》在日本富士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反响巨大,创下当年全日本最高收视记录。2009年,我国上海电视台引进播出,随后收获了无数赞誉。至今,它在豆瓣上的评分,仍高达9.2!

看完该片后,许多观众后都表示,它能给处于人生低谷中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01被耽误的青春

丁尚彪,50后,出生于上海农村。

学生时代,他正好赶上了十年浩劫。初中毕业后,他到安徽农村插队。在那里,他结识了同为上海知青的女孩陈忻星。

相同的境遇,让两人彼此走近,直到相知相恋,成为一家人。

婚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丁尚彪给女儿取名丁晽。晽,是光明美好的意思。丁尚彪给女儿取这个字,是希望她能有个光明的前途。

1981年,丁尚彪和妻子响应知青返城的号召,回到了上海。此时,他们才恍然发现,自己已到中年,却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社会底层工作,实在心有不甘。

为了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丁尚彪自学读了中专,还想上夜校大学。但因为孩子太小,需要有人照顾,最后只得放弃上夜校的机会。

当时,陈忻星是制衣厂的工人。后来,她通过自学考试,被一家外企录取。但是,工厂领导死活不放她。这让丁尚彪夫妻非常寒心。这件事,让他们看清楚了一个真相:如果不跳出现在这个“圈子”,他们一家人永远只能生活在最底层,永不翻身之日。

1989年,丁尚彪每个月工资100块,陈忻星的工资更少,一家三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丁尚彪是家里的顶梁柱,几乎每一天,他都在为钱发愁。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天,他花5毛钱买了一份报纸。报纸上刊登有一则广告,大意是,某机构正在办理留学日本的手续,到日本后,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

看到这个广告,丁尚彪立刻两眼放光。

八十年代的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当时,电视机在中国还是奢侈品,可对日本人来说,电视机电冰箱电话就是普通家庭的标配。去日本打工, 成了当时的一种潮流。

然而,42万日元的留学中介费,又让丁尚彪心里凉了半截。42万日元,那是他们夫妻俩15年的工资啊!

思来想去,丁尚彪还是决定出去闯一闯。随后,他带着从亲朋好友那借来的钱,于1989年6月12日踏上了飞往日本的航班。

那一年,他35岁。

丁尚彪不认命,他决定用行动改变自己一家人的命运。然而到日本后,迎接他的,会是什么呢?

02非法打工15年

丁尚彪留学的语言学校,位于北海道阿寒町的一处郊外。学校位置偏僻,附近是一座废弃的煤矿。

丁尚彪怀着改变命运的想法,千里迢迢来到日本,最后却发现,原来,这是一座野鸡学校。连当地人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外国人。

边学习边打工?简直是白日做梦!

理想破灭后,丁尚彪痛定思痛,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论如何,都要留在日本打工赚钱。女儿从小立志要当医生,将来,他要把女儿送去美国留学,决不能让女儿再走自己的老路。

确定好目标后,丁尚彪决定逃离阿寒町。说干就干,当晚,他就趁着夜色爬上火车,去了东京。但因为他私自逃离,学生签证被作废了,从此,他在日本成了黑户。

到东京后,丁尚彪很快就找到了工作。白天,他在工厂做工,晚上,还要去餐厅打工。为了赚钱,他全年无休。

在国内,他一个月工资100元人民币。在日本,一天就能赚1000元人民币。丁尚彪说,这等于是白捡钱,忙着赚钱都来不及,还哪有时间休息。

他这一干,就是7年,直到导演张丽玲开始注意到他。

丁尚彪每天早出晚归,生活条件却异常艰苦。每天回家再晚,也要下厨做饭,因为第二天要带饭。租的房子没有浴室,想洗澡,就在厨房搭个塑料盆洗。

每天,他都在劳累和担忧中度过。因为是黑户,怕被检查,他不能回国。每个月,他都会按时把钱寄给远在中国的妻女。他的房间里,挂着一张女儿的照片,只要累了,他就会看看照片。

丁尚彪常年背井离乡,他心里始终怀着一个信念:多多赚钱,一定送女儿去国外留学。

正是怀着这种信念,他在日本一待,就是15年,无怨无悔。

03分别与妻女相聚

丁晽从小就学习很好。丁尚彪出国时,她还在上小学。

8年后,她从复旦大学附属高中毕业,考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为给女儿攒留学费,丁尚彪不仅没回国,还比以前更卖力了,同时兼做三份工。常年的辛劳,导致他刚四十出头,就已经谢顶了,一口牙齿,也变得稀稀疏疏。

丁晽去美国纽约上大学,中途要在日本转机,有24小时空档,父女这才有机会见了一面。

因为是黑户,出入机场要查证件,丁尚彪不能进机场,只能在地铁日暮里站等女儿。

父女8年未见,再见已有些生疏。丁尚彪发现,女儿长高了,变胖了,也变美了。随后,他带女儿去自己曾经打过工的饭馆参观,还和女儿去吃了一顿大餐。

24小时转瞬即逝,父女俩即将分别。送女儿去成田机场时,丁尚彪只能提前在成田站就下了车。地铁门关闭那一刻,女儿已泪流满面。

五年后,丁尚彪和妻子也在日本见了一面。

那一次,妻子乘机去美国探望女儿,中途在日本转机,可以停留72小时。这次见面,是夫妻13年来第一次团聚。丁尚彪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还拿出了结婚时用过大红枕套,小小的出租屋里顿时喜气洋洋。

三天里,他陪妻子逛东京,吃大餐,像小情侣般甜蜜。彼此看向对方的眼神里,满满都是爱意。

这些年来,妻子陈忻星独自守上海,又当爹又当妈,很不容易。丁尚彪寄回的钱,她一分钱都舍不得花,都用来还债和给女儿存学费。女儿在家时,她会换着花样做好吃的,女儿不在家,她就随便吃点烂糊面对付一下。

女儿出国留学那一天,夫妻俩多年的辛苦付出,终于等来了结果。他们知道,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04一家人要拧成一股绳

直到女儿医学博士毕业,丁尚彪才决定回国。

回国前,他专门去一趟位于北海道阿寒町的那所语言学校。这时,学校早已成了废墟。

回到上海后,丁尚彪到昆山一家日企做了几年翻译。2009年,55岁的他随女儿定居美国,一家人入了美国国籍。后来,女儿成了一名妇产科医生,也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

至此,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两代人最终得以团聚。

2019年,丁尚彪接受电台采访时说,其实,自己当年是有机会合法待在日本的。办法是:先和中国妻子结婚,再找日本女人结婚。和他一起出国的其他中国学生,有些嫁给了日本人,有些娶了日本人,最后,他们都留在了日本。

丁尚彪说,自己想在日本结婚并不难。但是,日本有一项规定,丈夫要把工资卡交给妻子保管。他想,自己出国的目的,是改变家庭的命运,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生活。如果自己抛弃妻子再婚,那不是违背了自己出国的初衷嘛。不行,不能干那种缺德事!

年轻时,丁尚彪不安于现状,在异国他乡吃苦赚钱;妻子陈忻星全力支持丈夫,一人扛起家庭重担;女儿也不负众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丁尚彪说,他们一家三口,虽然天各一方,但精神上始终拧成了一股绳。他和妻子的唯一目的,就是要给女儿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最终送女儿出国留学。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妻子和女儿,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这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尽管他们一家现在的生活相当富裕,但丁尚彪还是不愿闲着。到美国后,他用谷歌翻译写了简历,自荐进入一家五星级宾馆打杂。在日本生活多年,养成了他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就连干洗碗工,他都拿到了纽约市宾馆业协会优秀员工奖。

2020年,纽约疫情大爆发。丁尚彪在当地华人报纸上发表了一封书信。信是写给女儿的。信中写道,他已经将银行卡、保险箱密码等重要信息都寄给了女儿。万一自己染疫猝死,骨灰撒在海里就行。他不给子孙后代添任何麻烦。信中虽然在交代后事,但丁尚彪对女儿的爱,已溢于言表。

纪录片《含泪活着》,用镜头真实记录下了普通人十年间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他们的情感世界。影片里,没有惊天动地大场面,但具体的生活细节,平淡而真实,反而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一位49岁的日本男子说:“我失业五个月了,压力很大,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很受触动。我要以丁尚彪为榜样,做坚强不屈的男人!"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是一粒沙。然而,想改变命运,最稳妥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理想。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真切看到了小人物身上爆发出的惊人能量。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缔造者。能把这条真理落实到生活中的人,最后,大都成了人生赢家。

参考资料

1.纪录片《含泪活着》

2.《谁来午餐》20191129采访丁尚彪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6 ) 如果这都不能令你动容

这样一部年代久远的纪录片,看的我泪眼汪汪。不记得在哪个地方看到该片的介绍了,看到的第一反应是,天哪,这个想法我真的太不赞同了,有什么事情比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呢?分开这么多年,真的值得吗?

看完全片后,已然失语。对于这样的一家人,我没有任何可以去评价的资格。

所谓的三观无非是做自认为对的事情。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而我环顾四周,也不记得在哪个同龄人身上看到过如此拼搏的狠劲。这是朴素又了不起的愿望:我要努力,努力撑下去,努力让这个家过的更好。

这么多年的苦,一天一天熬着的日子,远不是这短短一部纪录片可以窥见的。十几年来全身心的疲惫,只为了一个念头,让女儿去名校留学,让女儿踩在自己夫妻的肩膀上过的更好,让这个家越来越好。这没有错,谁又可以指责他们有错?

无论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真切地为之奋斗了,充分地拼尽了全力。而我们这些看客,唯有钦佩。换做是我,万万做不到。

至于那些来评价他们纪录片之后一家生活的人,反过来说,三观也真的是太过狭隘了。这部片子的意义不是在哪里生活,不是出国留学移民,而是一个普通人能够为了自己的追求付出到什么样的地步。如果这都不能令你动容。

 7 ) 仍未结束的混帐年代,感人至深的亲情爱情

看到几个说老丁傻的,说为什么不等女儿读完大学,再申请出国。

真的是段被慢慢遗忘的历史:的确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已经完全不能理解老丁当时处在什么样的年代。

纪录片里面只说到,他们年轻想读书的时候被送下乡,不让读书,这也是拍摄者不愿意引入太多zz话题。
而且大家能算出他走的那一年是几几年吗?

中国当时的环境对没上过大学的返城知青来说,根本就是一辈子的工人命。现在的某些富二代,这发了财,基本就是个命好;没发财的,基本也是一辈子剥削到死,儿女毕业就失业,结婚没房住的结局。

我们现在知道可以读完大学,去国外申请博士,不用那么苦。但是在那个年代呢?老丁和妻子应该算是还有人生抱负的人,但不是高干子弟,也惨遭w化大gm。那一年,他都三十五了,再不奔,不光是自己的人生没希望,连女儿的希望也不知道在哪里。

如果大家身边有八九十年代出去的家人朋友,他们会告诉你同样的故事。老丁无非是其中比较惨的一个,经历跟现在被澳洲语言学校骗了的差不多。出国以后,多少个家庭到后来都散了,即使夫妻双双出国的也是,我都见了好几对了,即使都去了美国,也没法在一起工作生活,早就分居了。等子女在国外成了年,夫妻就协议分手。

那一代人真的很惨,青春被毁,人生完全没有选择的机会。心中只剩下接力棒,无论如何也要为自己的子女创造一个选择的机会。出去寻梦的多数人,多少是赚到了钱,但家庭方面并不幸福。只是完成了最大的一个心愿——子女不用在恶劣环境中生长,从小就得到了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想日本人如果感动,也是因为佩服这种自我牺牲和深沉的爱。

最后一句话,问中国的同胞们你们的感想呢,我看到的时候觉得还有点搞笑。这句话本来是字幕组想问下我们是否有这份爱。但在我看来,其实还有另外个意思。就像老丁夫妇坚持要把女儿送到美国念书一样,我们其实到现在仍未能脱离杯具的时代,只不过外逃的机会多了很多,没有父辈那时候几乎没有选择。

最近也是在反复思考父母十几年前就说过的话,出guo去,洗盘子都比这里要好。到了现在,这句话仍然适用。大多数人可能只是在等楼市崩盘,但到时,那么多的银行坏账,崩的还有国min经济,物价飞涨,rmb贬值,积聚多年的财富,再次灰飞烟灭。

我不知道,真的,逃难难道将是z国百年内的最佳选择?

 8 ) 暖暖

张丽玲把这个片子取名含泪活着,不如说是抹掉泪水活着,这个家庭,三个人,三个地方,分别努力着,最终得到幸福,那是怎样一种信仰。人应该是群居动物,丁大叔一个人在日本,他活在为家庭付出的信念里,大概就如大叔说的这个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始终是高的,家庭的重担落在了这个并不高大的男人身上,一天打两到三份工,靠着黑户口就这样一路打工打了15年,牙齿掉到只有8颗真牙,没日没夜只为远在天边的女儿能够有个幸福的未来。这样的付出大概也就只有父母这一代人才能体会?
92年出国潮的时候,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相似的例子,一个邻居只身到了日本,打工生活,可惜幸福的家庭没有那么多,数年后听到了邻居离婚的消息,依然每月能够收到丈夫的血汗钱,依然一个人抚养着女儿,她再也没有盼到丈夫回来。
扯出去了一点,我们父母一辈,应该是新中国最苦难的一辈,成长期的时候遇到了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最青春的时候遇到了上山下乡,好不容易儿女长大了,又碰到了房子疯长的时代,一辈子辛苦节俭或许也只是能蜗居陋室。片子里上海的老房子里依旧住了很多人,还记得上次回老房子,就是有种世界在变,二小小陋室里的上海人仍然没有变。我们父母大概是最希望改变的一代,片子里的丁大叔很幸运看到了女儿留学,盼到了女儿出头之日,他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恭喜恭喜!!
片子里最感人的一幕,个人觉得出现在夫妻东京会面的时候,地铁门离出来的妻子,在地铁口焦急等到的丁大叔,门缓缓打开,背景音乐想起,总觉得比最近看的纯爱偶像剧更牵扯心弦,13年了,13年的等待,13年的付出,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个13年。夫妻见面,没有夸张的相拥,只是丁大叔上去帮妻子拿行李,两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了吧,中国人的含蓄表露无疑。稍前,片子中父女时隔8年未见,女儿为了不让父亲难过故作轻松的样子也很让人感动,果然片头打下的请准备一堆餐巾纸是很好的tips。

《东京物语》是小津挥过来一记现实的耳光,《含泪活着》应该就是张丽玲注入我们心田的暖流吧。

ps:觉得这个背景音乐特别熟悉,觉得和《爱情白皮书》有点像,鄙人算是音乐白痴,说错了不要遭打噢

 短评

大爱无言。煽情并不代表俗,有时候该煽的情就得煽。老是装酷的人也挺傻逼的。

3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 上天一定要给这一家人一个完满的结局

7分钟前
  • 散步四季的人啊
  • 力荐

首先要向历时10年追踪拍摄成此纪录片的工作人员致敬。像丁尚彪这样底层中国平民,在广州火车站就能找到不少,他们默默付出,不去抱怨太多,不大声喧哗,他们所经受的在许多人看来让人感叹不可思议。只是离开了屏幕,他们就什么都不是,消融在几亿人身边真实的中国脸孔:渺小、朴实和执着着的活着

9分钟前
  • 阿素喇
  • 力荐

所有留过学、正在留学、准备留学的人都应该看的,问问你自己,自己人生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1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十年的纪录片,不容易

13分钟前
  • 鲁拉拉
  • 力荐

纪录片与电影不同点在于:当爱人之间十多年未见,盼来第一次见面时,彼此不是热烈的拥抱,而是无言的微笑、流泪、注视、搬行李。

17分钟前
  • J
  • 力荐

那些隔着玻璃车窗涌动的离别。我下车时不敢看你,下车后我在月台凝视你而你不敢看我,车开动了,你飞速瞟我一眼掩面而泣。

21分钟前
  • 推荐

老丁不会恨,也不会坐以待毙,他永远挺直腰板,永远在向目标冲刺。诚恳、正直、努力、自控、善良,他的眼泪只流给家人,从不投降。看到这样的生命总会被迫意识到自己有多不堪一击以及无病呻吟。“我一定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23分钟前
  • DAMreality
  • 力荐

这部纪录片让人对人生、时间、家庭、爱、责任都有强烈的认识。而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媒体,也应该去发现、传播这样的真善美。而不是肤浅的“娱乐到死”。

28分钟前
  • 黄晶
  • 力荐

大爱无声 父母把生命的一大部分献给了孩子 含泪活着 任劳任怨…虽不是每个父母都如丁氏夫妇 但每个孩子都应该和丁琳一样努力回报~

29分钟前
  • 夏至线
  • 力荐

老丁,你现在应该是57岁了吧?回国过得还好吗?牙齿是否换新的了?女儿结婚了吗?

33分钟前
  • 透明
  • 力荐

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贵国不给机会,还拦着不让别人出去另找出路不成。谁愿意没事妻离子散的异国生活这么多年,其中的辛酸是没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的。只愿这个国家早日好起来,人们不再背井离乡找幸福。

35分钟前
  • 推荐

很催泪很催泪很催泪。以前上海台就放过《我们的留学生活》,看了人要哭的。这里面的老爷叔真是含辛茹苦的上海老爷叔啊!看到就会想到自己的阿爸!这种为小拧奉献一生的爷娘我估计自己这辈子是当不了了我没有这种吃苦精神的。

36分钟前
  • 王小能
  • 还行

一度眼泪泛滥。我不认为价值观有错误,人各有志嘛,没经历过那个时代怎会理解他们的痛楚?即使现在在国内全家团聚也未必就是幸福就有亲情。再说,人家一家人牺牲这么多、隐忍这么久难道不是一件挺励志的事吗?十五年的坚持难道这不是真的诠释了亲情、爱和责任吗?父女、夫妻再见时没有多言语,惟有泪千行。现在全家都移民了。那些指责别人的,何不食肉糜?8.8

41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一家三口分离在三个国度,动不动就是几年、十几年不见面,多看看这种片,也算提醒自己心怀感激。只是,主角形象好、精通普通话上海话日语,又做事认真,为何如此执着于体力劳动,以及妻子为何工作20年还是工厂女工?这是我可以理解,但不能认同的。倒的确是非常迎合日本的价值观。导演跟拍10年了不起!

46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为了送女儿去美国念书,牺牲10多年的亲情,值得吗?即使女儿出人头地了,那10多年的亲情空白如何弥补?太不值得。很多人看了觉得感动,我只觉得残酷。感动何来?我不知道。

48分钟前
  • 狂熱的自由
  • 还行

太感人了 伟大的父母 哭成泪人~~

52分钟前
  • Supernova™
  • 力荐

那个年代人,那个年代的三观。。。虽然无法认同但这一份拼命真的也是挺感人的

57分钟前
  • hazy
  • 推荐

跪求女儿从大妈变成女人的过程!

58分钟前
  • A-sun*
  • 还行

这周跟本片主人公丁老师吃饭来着,大家都劝他在美国笑着活下去。。。跟我想的不同,他倒不是全为了女儿活着,这么想,人生还有些盼头呢

1小时前
  • 涡锅头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