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伦(艾什顿·桑德斯 Ashton Sanders 饰)的母亲宝拉(娜奥米·哈里斯 Naomie Harris 饰)吸毒成瘾根本无心照顾孩子,奇伦从小在孤独中长大,因为过于瘦小的身材而时常遭到周围人的欺侮和作弄。一次偶然中,奇伦结识了毒贩胡安(马赫沙拉·阿里 Maher shala Ali 饰),从此,胡安和其女友特蕾莎(加奈儿·梦奈 Janelle Monae 饰)的住处成为了奇伦的第二个家。
凯文(贾雷尔·杰罗姆 Jharrel Jerome 饰)是奇伦唯一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感情渐渐超越了友谊。然而,为了隐藏自己的性取向,凯文不得不在同伴的怂恿下对奇伦大打出手,之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一晃眼多年过去,奇伦忽然接到了凯文打来的电话,两人终于决定正视各自心中真正的感情。
十年未见,忽然某一天他打来电话。寒暄几句过后,电话那头突然问起,等一下,你还记得我吗?心猛地顿了一下,四周阒寂。你说呢,我怎么会忘记你,又怎么会忘记那一晚的月光?
或许电影从这里才是刚刚开始——时光回溯,童年时期,小不点饱受同龄人的欺凌。他敏感、自闭、沉默,被好心人收留,仿佛生活投进一束光,但并未将他闭锁的心房彻底照亮。球场上跑来一个男孩,他说踢球踢一会就无聊了,但是你很有趣。而小不点从来不知道,“有趣”这个词,是可以被用来形容他的;少年时期,奇伦疲于应付着嗜毒成瘾的母亲、成天找茬的校园混混。沙滩上坐过来一个少年,他同他聊起晚风。他说感受着街区吹来的微风,竟然会想流泪。他只是随口说说,奇伦却莫名流下了眼泪。
也许过了很多年,我仍会记得那样一个晚上,关了灯拉上窗帘不开空调的冬夜,独自一人在投影上静静看完《月光男孩》时的情景。看到最后一帧画面暗掉,看到最后一条字幕走完,忽然很想拥抱电影里的他,也想好好拥抱一下自己。
《月光男孩》讲了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这个故事可以移植到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肤色的人身上。不禁想起,曾经自己也是一个沉默敏感又自卑的孩子,那种怕被冷落、被排挤的愁绪时刻萦绕在心中。我至今还记得高二刚转到一个新班级后的一节体育课,主题是户外足球,体育老师让男生们两两分组练习运球。当时班上一共11个男生,大家自然而然地组成了搭档,而我就是那个唯一被剩下的男生。至今我仍记得那天午后操场上明晃晃的日光,和海啸一般向我袭来的巨大无助与尴尬。
所以我们总是需要抱团取暖,尤其是在学生时代,孩子不懂世事,但业已掌握了人间的恶意。困在校园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如果你孑然一人,孤独会被无限放大。从小到大,我们身边总有像奇伦这样的同学。他们因为某种先天缺陷或后天丑闻,成为被同学孤立和排挤的对象。掌握话语权的似乎总是那些四处横行的小混混,而更多人只能是远远地看着他们,投去同情却无用的目光,然后匆匆走过。
奇伦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被孤立的对象,他的母亲行为不检点,在藏不住秘密的小镇上被周围人取笑。而她的孩子仿佛理所当然要承受这种流言蜚语的代价。瘦小怯懦的奇伦该是忍受了多少难以想象的困窘。他只有一具黑色的肉身,该如何去抵御外界的刀枪剑戟,如何日复一日承受同龄人不分轻重的恶意。
所以,那个月下海滩的吻才变得异常珍贵。在这个吻之前,没有人真正走入他的内心,带给他爱抚。在这个吻之后,他也拒绝一切的触碰,视为对自己身体的亵渎。可能是那晚的夜色太温柔,那样一个吻却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这很像《杀死汝爱》里,敏感的艾伦·金斯堡和疯癫的卢西安·卡尔之间那个吻,也如同《燃烧蓝》里两个海军飞行员丹尼尔和马修之间的吻。同样都发生在夜色中,同样如此出人意料,但仿佛一切又顺理成章。
私以为《月光男孩》才是豆瓣今年颁奖季最被低估的影片,强调所谓性向和种族的“政治正确”都显得太过粗暴地贴标签。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奇伦被凯文打了那么多拳,但一次次还是硬要站起来,因为那是一个少年最后的尊严。童年球场上那句你很有趣、少年海滩上和着月色的那个吻,那不是爱,或者对于奇伦来说不仅仅是爱,更是代表一种尊严。那个特别的人曾经给过他这个世界拒绝给予的尊严,这无关肤色无关性别,只关于爱。
少年总是会成长的。当有一天奇伦坐拥豪宅,手下有一群唯唯诺诺的小弟,练就一身肌肉,过上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却有那么一个人始终是他的软肋。开着豪车带上金牙,整理好头发去见他。那个无数次在梦回中出现过的他,是过去岁月的一束光,也是一件难言之隐。终于真切地见到他,虽然他没有征服世界叱咤人生,没有踩过七彩祥云,只是一个在普通的小饭馆做着一份平凡工作的中年人,但四目相对,仿佛穿越了十年的时光,他们又坐回那年的海滩,听着温润的潮声、吹着沁人的微风、伴着如水的月光,一眼少年。
而他在那个特别的人面前,又是寡言、语塞,佯装轻松和健谈,却慢慢露出了十岁时的敏感和脆弱。看着他钱夹里孩子的照片,听他唠叨着生活的琐碎,那种横跨时光鸿沟的巨大无力感袭击了他。却在凯文随口问他,今夜要去哪里睡的时候,天涯近如咫尺,相视一笑后泯然于心。最后一幕,他靠在他的肩膀上,导演终于用这经典的一幕,完成了向王家卫最后的致敬。此刻,跨越种族肤色地域,《春光乍泄》里被影迷牵挂,情未尽的黎耀辉与何宝荣,仿若重现银幕。
《月光男孩》用细腻婉转的笔触讲了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成长故事,但这种抓人的细腻,十分高明。片子被引用的西班牙歌曲《Cucurrucucu Paloma》,同样被《对她说》《春光乍泄》用过,仿若一件时光纽带,这样一段故事好似很多段旧日银幕上经典感情的还魂与重现。而那种欲说还休绵延不绝的暧昧,在几乎每一帧都有蓝色的画面里充盈满溢,令人在视觉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沐浴着清冷月光,我的皮肤变成蓝色,我的吻印在你的唇上,我的爱荡漾进无边海洋。某一天你打来电话,问我安好,说听到一首歌想起了我。倏然让人觉得时光是个筹码,年少时母亲曾大声斥责他不要看她,如今却喑哑着嗓音在电话里求他去看她。就像他戴上了耳钉,另一个人已将它摘下。
曾经有人对我说,黑人男孩在月光下,会变成蓝色。一见误终生,少时伴着月光的一个轻吻,就似你给我披附的一件不存在的铠甲,让我从此胆敢凭借赤诚的肉身面对世界。在遇见恶的时候,我会痛,然后自己长出更坚硬的铠甲。而你,不要忘记那晚的夜色。我在记忆的水面泛舟划桨,唯有你抚摸过的肌肤泛着月光。
本片的主题是胡安对主人公奇伦讲的一段话:直到有一天,我光着身子在街上跑,撞到一个老太太身上,她对我说“黑人的孩子,在月光下就像蓝色的一样,以后我就叫你布鲁(蓝色)!” 然而胡安并没有叫自己布鲁,他用了胡安这个名字。他对奇伦说“总有一天你要决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别让其他人给你做这个决定了。” 胡安是个没念过多少书的毒贩,但是他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就是你月光下的本色,一个人要活出自己的本性,而不要随波逐流。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我们经历了多少事,遇到了多少人改变了我们的颜色,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活的仍然是别人给我们的颜色,我们甚至忘记了自己原来的颜色。 奇伦生活在一个糟糕的单亲家庭。母亲吸毒,滥交,不但没有带给孩子母爱,反而经常斥责,让小小的奇伦干很多粗活,从一开始他就对女性没有什么好的印象。相反,他少年时遇到的两个男性却带给了他很多正面积极的影响,这也许是改变他性取向的重要因素。胡安像一个父亲一样,给予奇伦关爱,更重要的是他引导奇伦培养自己独立的人格。影片中很重要的一段是胡安教奇伦游泳,他一面说“你应该放松,相信自己”,一面又告诉他“我会托住你”。直到有一天,奇伦问胡安,“你是不是(我最痛恨的)毒贩?”,胡安诚实的点头了,奇伦不顾胡安长时间的关爱和照顾,非常不给情面的摔门而出。其实这正是奇伦独立人格形成的表现,他并没有被这个社会知恩图报的价值观所拘禁,而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本性,当然这种年少冲动,率性而为,也为他日后付出代价埋下了伏笔。 凯文是奇伦真正的朋友。不难想象,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男孩,该有多么自卑,加上身体瘦弱,不善交流,奇伦经常被孩子们欺辱。这时候凯文站出来关心奇伦,并且告诉他,他应该反抗,不再让别人觉得自己好欺负,因为凯文深知在奇伦的深处是个坚强的人。于是两个小孩扭打在一起,在这场充满关爱和理解的摔跤中,奇伦的内心感受到了美好的事物,也许在此时,他对男性,对凯文萌发了美好的感情,虽然还不一定算得上是爱情。 青年的奇伦生活环境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被人欺辱,没有从母亲得到一点的关爱。虽然胡安已经去世,但是奇伦已经从胡安身上学到了坚韧的本性,他仍是常常去胡安女友特蕾莎的家里感受他生活中唯一的美好。尽管特蕾莎是个美丽善良的女人,但是因为胡安在奇伦心中高大的地位,他对特蕾莎充满了对母亲的尊重。她对女性的印象一直是像对生母和特蕾莎一样很遥远,又因为被学校恶霸们欺负,从他们粗俗的辱骂中让他对女性充满了厌恶,唯一一次目睹性,也都不是什么好的印象。相反的,他对性美好的认识都是从凯文那里,从胡安的拥抱里学到的。终于,在他生活走投无路的时候,凯文安慰了他,再次让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 紧接着就是全片最高潮的部分。学校的恶霸怂恿凯文暴打奇伦,青年时的凯文迫于社会的压力,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违心地殴打奇伦。而奇伦却保有内心的本性,坚强的站在那里。于是导演用一组特殊的镜头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敢正视自己的懦夫,一拳拳打在一个坚强的少年身上,一次次打倒,一次次他又站了起来。这每一拳都在击打着外表强壮内心脆弱的凯文,每一拳都击碎了奇伦内心的美好,每一拳也都让奇伦更加坚定自己的本性。当老师想要帮助他报警的时候,他自信清楚的意识到自我独立于这个社会的存在,他只是重复着“你不知道,你不了解”,一个人的坚强不是表现在外面像老师说的一样挥起拳头去报复,而是内心对个社会压力的抗拒。他并不恨凯文,他只是伤透了心,于是他把一腔对社会和生活的痛恨发泄在了屡屡欺负自己的学校恶霸身上。这就是敢爱敢恨的青春!然而成长的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年的奇伦外表换了一个人。大钢牙,金项链,黝黑强壮的肌肉,低音炮的跑车,他成了另一个胡安。然而在他内心深处,他仍然是小时候被妈妈吓坏了的奇伦,仍然一次次地被这样的噩梦惊醒,他在月光下的皮肤仍然是蓝色。一次和妈妈的谈话,再次唤醒了这个凶神恶煞毒贩的内心,在接受妈妈道歉的时候,他没有敷衍的说句“我爱你,妈妈!”而是真实的说出了自己内心隐藏多年的感受“我恨你,妈妈!”然后,他流泪抱住了妈妈,这一次他和妈妈之间真的是爱,只是没有挂在嘴边。 后面的故事,无需赘述,一个正视自己内心的凯文鼓起勇气,给奇伦打来了电话,他道歉,他后悔,他又在奇伦沉溺迷失在社会生活中的时候拯救了他,而奇伦也渐渐地脱掉钢牙,摆脱了社会赋予他的黑色,唤起了内心的蓝色,他战胜了生活,保有了纯真。 《月光男孩》是部值得玩味的影片,其深刻的挖掘人性使本片无愧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相信历经百年之后,其仍然在电影史上留有地位。然而也正是如此,曲高和寡,他平淡的叙事也很难让人静下心来看完,看懂。 影片中好几个镜头让我们看到在月光下赤裸着身子的主人公在镜子中正视自己,这其实是每个人对于自己到底是谁的探讨。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本色,这种本色只有赤裸的时候,像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一样,才能被显出来。只有在脱离了别人的视线,静夜中的月光下才能看到。社会,生活,家庭,工作赋予了我们很多颜色,只有在月光下赤裸的肌肤,才是我们的本色。
奥斯卡颁奖典礼已经落下帷幕,《月光男孩》拿到了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奖项。但在颁发这个奖项时却闹了奥斯卡史上最大的乌龙,颁奖人拿错了信封,错将最佳电影颁给了《爱乐之城》,《爱乐之城》的主创者发言到一半时被临时“赶下台”。《爱乐之城》与最佳电影失之交臂,令国内不少影评人愤愤不平。从国内的影评风向来看,《月光男孩》并不受影评人待见,豆瓣评分仅7.2分,笔者的豆瓣友邻(影评人居多)平均只有6.3分。但相反,《月光男孩》在欧美影坛好评如潮。在奥斯卡之前,它收获了包括金球奖最佳影片在内大大小小数十个奖项,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佳”榜首,甚至在一向苛刻的的媒体评分网站Metacritic也给出了惊人的99分。
国内不少影评人认为《月光男孩》完全是题材占据了优势,电影聚集了各种热点争议因素:种族、毒品、同性恋、底层、弱势群体,依照好莱坞和奥斯卡一贯的“政治正确”,《月光男孩》才得到了如此虚高的分数。可事实是否如此简单?
《月光男孩》的故事内核并不复杂,它以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黑人少年喀戎的成长史。童年时期的喀戎瘦弱,沉默,不合群,受人欺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给他父爱般关怀的胡安,可他竟然是卖毒品给喀戎母亲的毒枭。少年时候的喀戎渐渐确定了自己的性倾向,并在好友凯文这里体验了爱情的美好;只可惜,凯文为了在恐同的黑人社区生活下去,对喀戎大打出手。两个最亲密的人,相继背叛了他,他们的善恶无常,令喀戎丧失了情感判断,他也迷失了自己。青年时候的喀戎已经完全蜕变,虎背熊腰、金牙、大金链,他成为让人腿软的毒枭,没有一丁点早前柔弱的影子。
如果电影到此就结束了,那它的确是国内影评人所诟病的,老调重弹,题材投机,好在《月光男孩》不止于此。电影的转折是凯文的一个电话,这一下子把喀戎拉到了十多年前。他与凯文见面,两人都涌动着对彼此的思念,但又克制,含蓄,欲言又止。凯文质问他,你到底是谁?终于在爱人面前,被重重盔甲包裹住的硬汉喀戎才再次袒露出真实的自己,他对凯文说,你是唯一碰过我的人。无论他怎么试图伪装和改变,他终究是他,他终究是那个脆弱、敏感、柔软的喀戎。他依靠在爱人肩上,经历世事,归来后他仍旧是紫蓝月光下,那个做自己的少年。
《月光男孩》并没有在种族、性向、底层、毒品这些标签上做过多的纠缠,说到底,它是一部讲述成长的电影,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其次才是某种肤色、某类人的电影。任何电影的确都是关于“人”的,但许多电影中的人,是高大全的人,是空洞的人,是符号般的人,是被抽取了情感和经验的人,而在《月光男孩》中,喀戎的经历却触及到人们最为普遍的成长体验:我到底是谁?我想成为谁?电影深入了喀戎的内心,我们看得到他的困惑、不安、脆弱,似乎也能够感同身受,因为他的难题事关生存本身,是生而为人可能都体验过的苦涩。
动人的背后,是因为表达方式的细腻。《月光男孩》的导演巴里·詹金斯毫不讳言他是王家卫、侯孝贤的粉丝,《月光男孩》的许多桥段也有着《春光乍泄》《最好的时光》的影子,更难得的是,导演习得了王家卫、侯孝贤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导演大师的细腻。詹金斯充分懂得镜头留白和停滞的效果,他掌握了无声胜有声的钥匙,他让人物的情感在克制中澎湃,在隐忍中深情,比任何直抒胸臆的方式都更动人。
《月光男孩》的确不是那种宏大题材、宏大主题、宏大制作的电影,但它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本质上是电影的胜利。如今我们谈论电影时,时常谈论电影的制作和形式,却可能忘了电影与人的关系。
电影的人文性,和人的眼泪、痛苦有关系,和人在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有关系,和人的勇气、希望、自尊心、同情心、怜悯心有关系。奥斯卡最佳电影行列中,应该有这样充满人文气息电影,它不是靠强劲宽阔的叙事取胜,也不依赖于华丽的形式和大牌卡司的支撑,而只是细腻温和地表达人们心中飘浮着的难以言喻的困惑和情绪,经由主人公的人生,它丰富和拓展了无数人的自我意识,让无数人从中照见自己。
——首发荔枝锐评——
【就在刚才,奥斯卡颁奖典礼爆出史上最大乌龙。好莱坞传奇沃伦·比蒂和他当年的银幕搭档费·唐纳薇宣布《爱乐之城》获得最佳影片,该片制片人已经在台上致受奖辞了,结果发现信封里的卡片上写的不是自己的片子。目前官方说法是工作人员搞错了信封,比蒂拿到的是最佳女主角的信封,因为卡片下方的“最佳女主角”字很小,估计老爷爷老奶奶眼睛看不清,虽然有疑问但也只好照着大字宣布了。就这样,《月光男孩》上演惊天大逆转,直接从台上拿走了《爱乐之城》本已到手的小金人。坊间的另一个玩笑是,伊莎贝尔·于佩尔应该好好检查一下最佳女主角的颁奖信封是不是也有错误。《托尼·厄德曼》的导演马伦·阿德估计没有必要复查最佳外语片信封,伊朗影片《推销员》爆冷获胜,基本上是特朗普做了免费推手——他一月份将伊朗列入禁止入境国家,导演法哈蒂宣布不出席奥斯卡以示抗议,于是没看过片的学院成员也就直接把自己的抗议票投给了《推销员》。】
美国非裔与好莱坞的恩怨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社会文化史题目,从源于戏剧传统的白人画“黑脸”(现被认为极具歧视性)到海蒂·麦克丹尼尔斯凭《乱世佳人》(1939)拿下黑人演员第一座奥斯卡奖,虽然有传奇导演普莱明格大获成功的全黑人音乐歌舞片《卡门·琼斯》(1954),但非裔银幕形象长期被局限于奴隶、佣人、罪犯等社会边缘角色。九十年代起,非裔电影人开始成规模地获得突破,银幕上正面形象猛增,有了更多黑人艺术家创作、黑人演员演绎、从非裔社群角度讲述自身经历和故事的电影,有人为了图方便称之为“黑人电影”。
然而这样的影片数量还很少。去年奥斯卡因为连年没有非裔演员获得提名而犯了众怒,推特上#OscarsSoWhite(奥斯卡太白)的话题标签铺天盖地,身为非裔女性的学院主席谢丽尔·布尼·艾萨克斯被迫宣布在2016年学院新成员中多吸纳少数族裔。仅仅一年后,“黑人电影”就在学院奖上大放异彩:有极具娱乐精神又有教育大众意义的《隐藏人物》,有脱胎于戏剧专供演员飙戏的《藩篱》,有感人至深且艺术成就很高的《爱恋》讲述美国反异族通婚法的终结,纪录长片单元更有三部涉及非裔话题的作品。
然而,除了纪录片的真实之眼,剧情片中的“黑人电影”在内容上仍然程式化地展示黑人社群形象,缺乏多样性。2014年问鼎奥斯卡的《为奴十二载》是一部美国非裔“正史”的宏大叙事,2011年大热《相助》和今年的《隐藏人物》也以平权运动为背景。很多“黑人片”实际上是对白人作品和社会的一种反作用,虽然这里面有不少必要的工作,但这样的创作应该在八九十年代就做得差不多了。《为奴十二载》上映居然是2014年而不是1994年,本身就说明美国电影工业长期以来种族问题严重。其余如两年前的《芝拉克》和《奎迪》这种把刻板印象用古希腊戏剧或者好莱坞经典包装一下继续拿出去卖的,只能算是非裔影人对大众娱乐的一些贡献了。
去年圣丹斯大红大紫但因导演内特·派克曾涉嫌性侵而被遗忘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从片名就剑指传奇导演格里菲斯的同名作品。那部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在影史上地位显赫,但片中黑人形象的不堪和对三K党的正面刻画都引起很大争议。本届最佳纪录片提名作品《我不是你的黑鬼》中提到,格里菲斯这部电影直接引起上世纪二十年代三K党在美国的复兴。内特·派克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正是格里菲斯作品的一种反转,讲述一个黑人奴隶牧师逐渐成长为起义领袖的故事,把格里菲斯的白人英雄主义直接转译成了黑人英雄主义。这种“黑人电影”表面上的繁荣,实际上是把许多非裔艺术家的创造力汇成一种有套路可循的亚类型,要求作品击中身份政治中的每个敏感点,塑造另一种定式的黑人形象,几乎成了一种文化上的种族隔离。
幸好,有了《月光男孩》。
影片改编自耶鲁戏剧教授、黑人同性恋者塔瑞尔·阿尔文·麦克拉尼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剧目《月光下黑人男孩很忧郁》(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再加上导演巴里·詹金斯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片中的母亲形象几乎就是他自己的妈妈)。全片分为三段,分别讲述主人公童年、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的故事。黑人男孩奇伦因母亲吸毒而长期缺乏爱和关心,性格内向、身材瘦小的他常被同学欺负,被唤作“死基佬”(faggot)。奇伦结识毒贩胡昂和他的女朋友特蕾莎,并在他们那里找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青少年时期的奇伦与唯一好友凯文发生性关系,但凯文迫于同辈压力对他拳脚相向后,奇伦彻底狂暴,对长期欺凌他的校园恶霸下了狠手,也因此与很多美国黑人男性一样,跟警察、监狱打上了交道(黑人男性入狱问题参见提名最佳纪录长片的《第十三修正案》)。最后一段中,奇伦到了新的城市,和过世的胡昂一样成为毒贩头子,但对自己身份的犹豫和对凯文的爱依然占据他内心的全部。
詹金斯和沙泽勒一样明白,作为一个拍第二部长片的年轻导演,他必须从一开始就慑住评论者和观众。就像《爱乐之城》开头歌舞的一镜到底,詹金斯从一开始就调动自己最精湛的电影语言,为全片定调。他选择从毒贩胡昂冷酷高傲、不可一世的形象开始,高调开场,镜头围绕本就雄壮非凡的演员马赫沙拉·阿里漩涡式旋转,把充满危险的环境包裹在自信满满的胡昂身上,也昭示着他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觉。接着是奇伦被同学追打时的手摇镜头,堪称年度最恰当的手摇使用之一,进入主观世界无限放大人物情绪。这样精准的镜头语言贯彻全片,加上配乐中交响乐的使用,让强者柔和下来,让弱者崇高起来,两者间的转换也就一点都不突兀。
如果硬要按身份归类,《月光男孩》是一部真正意义上21世纪的“黑人电影”,它给黑人男性的刻板印象打上了问号,以一个黑人同性恋男孩的成长历程,拷问美国文化和黑人文化中的男性形象。它讲的不再是美国非裔苦大仇深的正史,也超越了黑白二分的世界观,进入一个细腻而个人的叙事中去,真正把少数族裔人物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展现给我们看。同为黑人同性恋者的《纽约客》戏剧评论家希尔顿·阿尔斯说:“詹金斯在整部影片中都避免了我称之为黑人式夸张(Negro hyperbole)的东西,即那些常用来表现美国黑人生活的陈词滥调。”
詹金斯不给你看胡昂生活中暴力的一面,而是展现他的家庭生活,他对奇伦的温柔。他与小男孩“男人间的谈话”不是任何残酷的成长仪式,而是在海上教他游泳,肉体、海水和天光的美感让人忘记他的黑道背景。他托住孩子学浮水的一幕,固定镜头和舒缓的音乐与之前毒贩三百六十度的警觉和小男孩的仓皇奔逃形成极端对立——这是在教他爱和信任,教他说人生中有些时刻你不必防备身后或是惊恐不安,紧紧盯住眼前你爱的人,哪怕要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
这样一部影片对性的处理难度极高,首先在银幕形象的传统中,起初有把黑人男性塑造成性欲过强的原始人、强奸犯的污名化,也有后来大众传媒里被“去性化”的黑人男性。这两种极端恰恰也是银幕同性恋形象的历史,从一开始的“去性化”,到后来酷儿电影对性爱镜头的痴迷。詹金斯利用片中迈阿密的气候背景,大量展示男女肉体,全片保持很高的性张力,但唯一一次做实是沙滩上两个青少年间笨拙的浅尝辄止。初尝禁果的青涩大家都有,两个底层的黑人男孩和中产白人家的男孩女孩并没有不同,他们有真实的欲望,但并不是性爱机器。
影片让这些“有违常理”的细节显得如此自然,然后我们才发现,其实有问题的是这个“常理”本身,它不过是社会对一个群体的固有印象。童年的奇伦问胡昂和特蕾莎什么是“死基佬”(faggot),自己是不是“死基佬”。我们得到的不是暴怒、戏虐或怎样“做个男人”的说教,满身腱子肉的毒枭表现得像个开明睿智的大学教授,给出了影视作品中最好的性教育戏之一。这真实吗?正常吗?也许是之前那些类型化、脸谱化的“黑人电影”让人觉得这样细腻自然的细节不该出现吧。虚构作品本身没有“真实”之说,只有“可信”,而观众对可信度的判断与社会话语紧密相关,这个话语反过来又是要作品参与制造的。
《月光男孩》呈现的是一个全非裔的世界,所有有台词的角色都是黑人,片中也找不到刻意对白人言说或对白人社会的反动作。这是个自成一体的黑人社会,它有底层有毒品有犯罪,但也有其他所有群体所拥有的一切。它不相对于任何他者而存在,它是自洽的。但这个纯黑人的世界又调动观众的常识,时时指向现实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不怒不悲地展现下层社会,暗示种族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还有黑人男孩和国家暴力机器的关系。于佩尔说《她》是一部“后女权”电影,对于主人公米歇尔来说所有斗争都已取得胜利,她只需要做她自己。套用同样的说法,《月光男孩》是一部想做“后种族”而不能的电影,但这至少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所以当我说它是“最后一部‘黑人电影’”时,是说它所努力的方向在于废弃“黑人电影”这个毫无意义的说法,完全跳出刻板印象的束缚。(之前做过同样尝试的,可能只有2014年的讽刺喜剧片《亲爱的白人们》。)虽然为时代所限,无论从创作、传播还是舆论的解读上,詹金斯的作品还是背负着非裔艺术家命运的沉重,但它却给今后美国电影所有少数族裔的实践指了一条明路。当然,路可以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一条。
这部片子与“黑人电影”传统真正的关系不在银幕上或剧本里,而是在幕后。《月光男孩》的三位制片人之一正是《为奴十二载》的幕后主宰杰瑞米·克莱纳,他凭后者拿下最佳影片后,立刻炮制出一部同样黑人题材的《塞尔玛》(2014),反响大不如前,去年就弃黑人题材而转投政治片《大空头》。《月光男孩》的另外两个制片人迪·加德纳和阿黛尔·罗曼斯基都是女性,这也是奥斯卡八十九年历史上第一次看到台上手握最佳影片小金人的女性多过男性。她们带来一部不急不躁的个体叙事,把集体困境具化为一时一地的特定人物,而不是把人当符号来对待。如果说克莱纳把“黑人电影”送上了美国电影产业的最高宝座,那么《月光男孩》则为这一“类型”打开艺术和社会意义上新的创作纪元——《为奴十二载》需要奥斯卡,但奥斯卡需要《月光男孩》。
(本文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2017年2月27日。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引用。)
本文提到的片子,按出现顺序排:
沐浴着清冷月光,我的皮肤变成蓝色,我的吻印在你的唇上,我的爱荡漾进无边海洋。某一天你打来电话,问我安好,说听到一首歌想起了我。时光是个筹码,年少时母亲斥责我不要看她,如今却求我去看她。就像我戴上了耳钉,你已将它摘下。我在记忆的水面泛舟划桨,沉醉进今晚的夜色,借我一身月光,做铠甲。
并没看到什么种族。 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
导演喜欢任性的夹带私货,不像王家卫的部分都动人,像王家卫的部分都多余。成年版已成毒枭的little,在见到他最初恋慕的人时,眼神依然回复孩童般的温柔不设防。一个人果然最爱自己的伤口,简直是循着伤口的轨迹报复性的长大成人,且还必须得回头凭吊那道伤口,与伤口再三缠绵,才能释掉心结。
看了热门短评,就像知乎有些人觉得自己比美国人更懂美国大选局势一样,豆瓣有些人觉得自己比美国人更能看出美国佳片的好歹。说本片是靠着肤色和题材拿小金人的,基本上不懂电影,简直是对不知道比你高到哪里去的几千专业评委的侮辱。还有那个说把本片换成白人的,这故事可能发生在白人社区?
比其他几部奥斯卡高级太多太多了。豆瓣打分低的有点出奇,可能更适合低幼爱情或者情感直接摆在台面上的这种,而且看电影带入的话,真的很不高级,拿自己的出柜经历去对比电影中的人?无聊。恰好这部电影还真是只有黑人背景才能有,只看到政治正确,本身眼光就有问题。很漂亮情感很饱满,喜欢。
童年、少年、青年,如此残酷的人生中又闪耀出“坚持做自己想做的”的美好。简洁是优点,也带来了单薄的不足。没想到它会得那么多奖项。
3.5 沙滩上的那一抓一抹。
简简单单的成长故事,但汹涌的情感就像月光下的海潮。跟肤色无关,跟性向无关,它只是关于一个男孩的成长,就像一个人跳着“春光乍泄”里的探戈,跳着跳着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我们会变成我们想象不出的人,但都会记得初恋时的海潮和月光。
月光下的男孩是蓝色的,蓝色是一种温暖色。IMDB上8.5分太虚了,就是一部文艺小片而已。最令人感动的其实是小黑长大之后他挣扎、飘摇于世,武装到牙齿,可见到凯文的一霎那他怯懦的神情。本质上是对自我的探讨,牙套、车、月光其实都是掩盖了真实的自己。希望娜奥米哈里斯能拿奥斯卡女配。
可贵之处正是他的“一般”。你原以为是乏味的政治正确,结果他一点都不激进,甚至没有力气,轻柔又平和,还原黑人、同性恋、贫穷、暴力、毒品外壳之下凡人的本质。说《月光男孩》是肤色版的《断背山》,因为《断背山》给人“无关性别只是爱情”的启蒙,《月光男孩》异曲同工。
与主流电影公司还在给美国人大上特上黑人平权的历史课比起来,这部电影真的算是黑人电影中的一股清流了。表演精准细腻,但节奏调度的不好。人权,毒品,同性恋,敏感元素一应具全;总的来说是一部话题性大于电影本身的作品。
这部电影实在清新、美好,甚至像一份经过过滤的带着光芒的回忆。故事很简单,加不加三个标题都无所谓,而且全部发生在黑人社区,没有任何想象中的肤色冲突。我想导演只是想拍一个普通同志男孩的成长,无关肤色;他的生活有和我们一样的困扰,他遭人欺侮也会愤怒,他为了爱情也可以一等十年…
最后居然没搞你们还是人吗???
少见多怪。
今年颁奖季政治正确的产物,碍于三段式的故事,最终只能流于情绪化和形式感的表面,倒是和以往那些苦大仇深政治正确的黑人平权电影不一样,它是小清新。片子在摄影上追求情绪上的忧伤氛围,也凸显了导演镜头调度能力的不足,同时也牺牲了叙事的节奏,最大的问题时三段故事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黑人/底层/同性恋,占齐了弱势群体主题的全部设定,没有比这更投机的了。老套的剧情,老旧的桥段。名不符实。
黑人版王家卫
Highly overrated
三星半,那些话题性的设定让这部影片总是有些别扭。不过,深入到人物的情感与困扰的时候,又会因为那些抒情的细节让人小小感动,美国王家卫,黑人小清新
kevin给chiron做菜的那个镜头,看哭了。就是那种,珍爱的对不起过的老朋友回来了,我要给他做顿好的那种感觉。真的好感动。最后chiron说,你是唯一一个碰过我身体的人,我再也没有让别人碰过我。沉默,惊讶,欣喜。喜欢配乐和镜头语言,尤其是chiron见旧情人时候镜头的视角,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