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李京盛 近日,电视剧《县委大院》正在CCTV-1热播。这部以讲述新时代中国县域治理为主要内容、以塑造新一代基层领导干部形象和展现中国县级政权组织治国理政历程的政治题材作品一经推出,即备受瞩目。 该剧以新颖的现实生活内容、真实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创新的写实手法,再现了新时代基层工作的实践展开过程;也为中国政治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 突出执政为民理念,彰显时代性和人民性特征 政治剧是西方影视创作中一个具有广泛受众和市场热度的题材,《白宫风云》《纸牌屋》《是,大臣》等等风靡一时的欧美政治剧,在我国电视剧观众中也有很大影响。 中国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政治剧的概念和类型,但政治题材类的电视剧作品,也一直被广大受众所关注。 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反腐、扫黑、法制、脱贫、环保等等涉及国家治理、政权建设、国计民生等等领域的作品,也都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中国政治题材影视作品与西方政治剧在类型概念、主题表达和内容叙事上有两个鲜明的根本不同: 一是中国的政治题材剧是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执政为民”为其鲜明主题和内容特征; 而不是西方政治剧以展示“权力角逐”和“政治运作”为卖点的商业叙事。 二是中国政治题材类影视作品,往往都是围绕当下社会治理领域中与国家未来发展和老百姓当下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而展开,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民性特点。 《县委大院》则是在保持和延续了中国政治题材剧的鲜明主题和特点的同时,又突破了以往政治题材作品固有的人物塑造、故事规模和表达方式。 它以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时空视野和叙事背景,全面展示了一个县一级的政权组织,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指引下,踔厉奋发、积极作为的执政理念和实践过程; 为观众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式县域治理模式和所取得的成绩;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的基层执政者形象;也为“郡县治、天下安”这一延续千年的社会治理方式,续写了新的时代篇章。
是谁能让我这个从来不看主旋律作品的人点开了《县委大院》?
正午阳光是也!孔笙是也!胡歌是也!
这部剧作为主旋律电视剧,之前的雨点是真的大,大数据连我这样的二次元受众都抓住了,那宣传布局可想而知。
现在看主旋律的剧和电影,对于我这样的受众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看那一个又一个熟面孔轮番上阵了。
这部剧也是——
胡歌、李光洁、吴越、黄磊、尤勇……
这还不算,刚更新两集,还看到了万茜、张新成、好久不见的毛孩、新生代实力派王骁,两个会议坐角落里,到现在还一句台词没说的刘涛……
刚刚扒了下演员表,接下来还会有刘昊然、任重、孙淳、黄觉……
看个剧,看出了拆盲盒的体验,也是没谁了。估计常期追剧党们还能在剧里开出别的盲盒,收获别的惊喜。
连夜看完了两集,奔着胡歌去的,但还是被这群像戏给折服了。
其实在看剧前,还是会本能的觉得胡歌那么老帅,在这样的剧里会不会有些出入,但看了之后发现,是我多虑了。
胡歌饰演的梅长苏,啊不,梅晓歌,正准备去一个被称为“大坑”的光明县做县长。
在这两集的简单描绘里,这个县长的形象,可能还和大家故有认知有一些不同,梅晓歌一直坚持晨跑,妻子是一个援藏干部,在新川市做市长。
光保持晨跑这一点来说,其实算是给胡歌的形象做了一个缓冲。
在设定上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前提下,胡歌还是表现的非常棒,从体态到面部表情,都非常到位,总之就是:不愧是我男神!
他穿着县长标配的黑色商务男装外套——我难得见过的几个乡里、县里和市里的领导真的都会穿这种款式的外套,莫名其妙的全国统一既视感;
在办公室坐着说话的时候双手会放在腹部,十指交错;
还有,胡歌在刚到任开会发表讲话的时候,他是念演讲稿的,演讲稿上的词胡歌要是背下来应该也不是难事,但是他是照着稿子念的,读稿的速度也是慢速的。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县长的就职演说啊,因为演讲稿一般都是秘书写的,县长不可能熟悉,慢速的读稿就很贴合现实。
这位刚刚上任的梅县长就这样开始了自己光明县县长之旅。
要是用网络小说的写法来说的话就是:“开局!全是烂摊子!”
先是前任留下的烂摊子,伪造奶牛事件;
还有拆迁工作,两户典型的钉子户,其中一户是对体制十分有经验的老邱;另一户是为了提高赔偿金,不仅加建,还伪造利润的小油坊。
除此之外,就是一开工不合格,不开工全村都没饭吃的烟厂。
第一集就把这些问题平面的展现了出来。
随之而出的就是一堆一堆的群像。
烟厂那条线的戏我特别喜欢,烟厂的背景应该还有很多戏,第一二集交代的不多。
吴越饰演的艾书记下来视察,在场听训的有鹿泉乡的党委书记李来有、鹿泉乡长岭村的村主任梁宏伟,也就是三宝。主题就是要封厂,就在这时有人来报告说有人上妨去了。大家都紧张起来,吴越直接安排人去截人,乡书记也急着和村主任一起去截人。
最终毛孩一群准备去上妨的人就在县委大院门口被截住了。村主任态度很差,对他们又拉又拽,还冷不丁的踹一脚,乡书记啥话没说,在一旁做着和事佬劝着:“行了行了,怎么还动手了呢?”
之前在车上的时候他可不是这个样子,一直都在责怪村主任,听说人到县委大院了,他一个急刹车+急转弯,回头还狠狠的瞪了村主任一眼呢。而在县委大院门口,这个书记的态度全程都很好,还让村主任带着他们去吃饭。
这个村主任就带着他们到了附近的羊汤馆吃饭。他一改之前对他们又骂又踹的样子,感觉很是亲切,结果明明主题是安慰的一顿饭,突然就变成了村主任的表彰会,因为这场上妨戏的总策划正是这个村主任,为的就是从他们旧相识梅县长的车边完美的路过。
这一条线后面肯定还有很长的后续,但这一段却相当的完整,起承转合拿捏的相当精准,演员也演的特别好,很有代入感。
村主任的饰演者任程伟演的特别出色,他在吴越面前直言提意、在乡书记边上谨小慎微还外加演技炸裂,最后在羊汤馆里和在座的就是乡里乡亲,就像是个村里的长辈。
这样一个角色太鲜活了,这就是我想象里的村主任——村里人选出来的,和村里人都熟悉的村主任,这种真实感让人很是感动。
真实感这个东西,在我们编剧和作者的眼中其实是有另外一种解释的。真实感不是现实,有些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你要真的敢往屏幕上搬,观众和读者就敢说你假,说你没接触过现实,因为有些现实发生的事,反而会比戏剧还要抓马。剧本和书里的真实感,是读者角度的真实感,是读者和观众感受到的真实感。
比如《县委大院》的观众,有几个是真正熟悉县里乡里领导的?有几个人真正现场的和政府部门的人开过会的?有几个真正看过拆迁现场的呢?或者看到过上访现场的呢?……
可能是有那么几个人,有过其中的几个经历,但大多数观众是没有见过的,所以要做到故事中的真实感,就要符合大多数观众对这些场景的想象.
主旋律剧之所以很多时候让观众——或者说是我这样的观众抗拒,就是因为真实感不足。
观众其实都明白你是想讲一个领导的故事,肯定是要讲辛苦,要讲他的能力、肯干等等,但往往一些剧会用力过猛。
比如县长晚上被电话叫起来赶到现场的戏,很多剧都会为了突出县长有多辛苦而让县长去亲力亲为。像这部剧里,那个钉子户油坊的一面墙塌了,砸到了人的剧情,有些剧说不定能夸张到,让县长去挖土救人。
但其实县长亲临的作用就是代表政府的重视,以免让事态激化,其实就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他只需要在现场表达慰问,安抚群众就够了。
这场戏里就是这样,县长到场,只是慰问一下,再查看一下事故现场,了解整个事件和各中环节。整个过程很自然,一点也不刻意。
这样的主旋律就很容易让观众接受,因为恰到好处,所以显的真实。
这种真实感在这两集的内容里还有很多处的体现。
第一天来报道的张新成,走进办公室,所有的人都在忙碌,他局促的四处看,最终不知所措的被指点着坐下,很是不安的拿出笔记本的样子……
这不就是曾经初到新公司的我吗?
这样的细节在这两集里还有很多。
还有一段总是出现在短视频里的告诫片段:
“常务副县长不叫县长,叫常务;县委副书记兼着副县长的不叫县长,叫书记;县长助理不叫助理叫县长……都是副县长同时是常委的得叫常委……”
虽然不太懂,但我反正是已经被绕晕了,还莫名代入了张新成,觉得自己一定要记住,还不能记错。
……
这些细节的把控,其实相当不容易,尤其是这种剧里真实感,其实是最容易被破坏的。因为离大家的生活都太近了。
所以这部剧的细节把控并不比《琅琊榜》容易,但孔导把控的依然很好。
不愧是孔导。
这是一部典型的群像剧,有很多条线,主要就是记录这座县委大院以及和县委大院有关的人和事。
这两集的观感,相当不错,我一个胡歌粉丝也不由的竖起身为编剧的大拇指,这部剧没有辜负我们粉丝这么长时间的等待!
等更新,期待后续。
首先,这并不是人们爱看的苦情戏、反贪剧 。即使有障碍,也是一个个有力击破解决 。其次,梅晓歌并不是一个容易出彩的角色,即便《县委大院》回避了“高大全”的叙事,观众依然默认这是一个必然会走向光明,取得成功的正面人物。角色虽然由此天然就少了几分意料之外的魅力,但抛开人物天然的局限性,胡歌的表现一直很稳 不得不令人折服。印象较深的几场戏,其实都不算是什么大开大合的戏份,但基层干部那种不能轻易流露内心所思所想,走近群众,静心听取意见,胡歌都拿捏精准。大段的开会台词,不得不说,普通观众能欣赏到的,是梅晓歌的铿锵有力与艾鲜知的笃定从容,两位优秀演员扎实的台词功底(印象中,这两位的话剧表演也相当厉害)。全剧少了很多反面角色构建的冲突,更没有催泪的苦情情节,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善于被剧情牵着走,被情感催着泪的观众,但丝毫不影响淡淡的白描之下,基层干部的用心,用情。最后一集梅晓歌离任那天,走在熟悉的光明县的街头,去到曾经经历过被乱收费的羊汤馆喝一碗羊汤,都使得观众能够共情。剧还是一部好剧,人员繁杂,细节琐碎,琐碎到每个拼图都可以用心去拼凑完整。
本来以为梅晓歌对于上任光明县这件事情充满斗志是有十拿九稳的把握的,没有想到原来梅晓歌也会紧张到在上任大会前去上厕所,不过这样的反差更加让梅晓歌这个人物生动了起来,虽然是有雄心壮志的新任县长但是在即将上任之前也会内心紧张的,这里的细节不会让观众觉得梅晓歌没有能力反而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梅晓歌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紧张,而不是开了金手指的男主。
对于八零九零后来说,胡歌不仅仅是一个明星,他还是一个伙伴,带着浓浓的自我成长的投射。05年,《仙剑奇侠传》横空出世,宣告了内娱仙侠片的开始,屏幕里的胡歌才22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他身上的少年气和李逍遥的侠义之气完美融合在一起,赋予这个游戏里的人物血肉情感,让李逍遥真正活了起来。那一年,帅气的李逍遥和纯真活泼的赵灵儿在桃花树下嬉戏,少男少女们摩拳擦掌要去拯救世界,我们在武侠精神和仙侠奇观的交汇中迷醉,真情实意地为角色笑为角色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胡歌从那个混不吝的痞帅侠客变成《县委大院》里的梅晓歌,宇宙的尽头是考编,我们终于变成了中年人。 这些年来,胡歌一直在探索,在李逍遥和景天之后,他演过敦厚善良的郭靖,演过穿越时空的将军,演过风度翩翩的江左梅郎,也演过偷电瓶车的江洋大盗,但这些角色,都没有梅晓歌来得颠覆。这是一个现实故事,没有主角光环,也没有幻想的浪漫元素,它讲述的是这个大地上日常发生的故事,在繁琐的事务中透露出来的是浓浓的人间烟火。 在《县委大院》里,胡歌饰演的是一个临危受命的干部。光明县是一个贫困县,地势偏僻,连条像样的乡村公路都修不起, 县里两大支柱产业——奶牛和法兰,前者涉及数据造假,直接导致了梅晓歌的上任,后者环保审核不达标,厂子为了生计偷偷摸摸地开工,结果还是被环保局抓了个正着。穷得响叮当,退休医生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要钱的人在财务室外面排起长队。这个开局是真的惨,光明县几乎毫无亮点,民生财政捉襟见肘,梅晓歌像是拿着一只筛子去舀水,堵住这个点,那个点在漏水,堵住那个点,这边已经破防,到处都是等着要钱的嘴,他却只有一张嘴一双手。 第一集,梅晓歌一出场,就是在跑步。跑步作为一个锻炼方式,是最低廉的,只要有双球鞋就可以随时开始,但他也是最难的,因为跑步的锻炼在于坚持,在于风雨无阻十年如一日,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根本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梅晓歌爱好是长跑,这说明他是一个律己的人,性格坚韧,有耐心有耐力,选定目标就不会放弃。 穿着白衬衣黑夹克的胡歌,表情沉着,褪去了曾经的跳脱天真,气质变得坚定含蓄,在稳重之中又带着一丝亲和。到钉子户家里去做工作,吴青山和梅晓歌坐在低矮的小凳上,表情里没有嫌弃和迟疑,只有如沐春风的拉家常,一个短短的桥段,就把角色的接地气和亲民作风展现出来了。
梅晓歌的亲民,不是面慈心软好糊弄,而是看似温文尔雅好说话其实心里什么都懂。面对郑三的套近乎,梅晓歌也没有拒绝,一边跑步一边闲聊,短短几句话既拉近了距离又完成了敲打。下属趁着交接的当口,拿着材料来找梅晓歌签字,一边喊着急,一边说资料之前早就提交过了,企图蒙混过关,梅晓歌只翻了两下,就发现数据不对,拒绝了签字。 和梅晓歌形成对比的,是李光洁饰演的九原县县长曹立新。光明县是贫困县,九原县却是个富庶县,光明县发不出来钱,梅晓歌只能找曹立新借款。梅晓歌和曹立新是大学同学,性格却截然不同,梅晓歌安静内敛,曹立新却消息灵通,长袖善舞,第一集里,梅晓歌即将上任的消息是借曹立新之口说出,第七集,艾鲜枝去省厅找政策扶持,却看见九原县的资料都已经提交了。梅晓歌讲究实事求是,不夸海口,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曹立新却讲究先声夺人,先把机会争取到手,再徐徐图之,在领导面前拍胸脯主动加任务,凭一己之力拉着其他县陪他一起卷。梅晓歌管理疏放,把事情下发到下属手里,结果下属掉链子,连带他一起没脸;曹立新却是个细节控,为了省厅视察的一个多小时休息时间,他亲自试床垫,连遥控器换电池这种点都不放过。
曹立新代表的是成熟的传统一线干部,手段圆滑,有眼光,有魄力,熟谙人心,又懂得做人留一线;梅晓歌代表的则是新兴的一点干部,不怕吃苦,不计得失,意志坚定,实事求是,充满着信仰的力量。可以想象,光明县和九原县的差距,会在后续的剧情起慢慢拉小,啃硬骨头的梅晓歌最终会赶上运筹帷幄的曹立新。 在这部现实题材的剧里,梅晓歌没有梅长苏的超强智谋的外挂,也没有明台有家世背景相助,褪去光环的梅晓歌是个普通人,他破解困境只能靠普通人的智慧和普通人的努力。这里没有光环和奇迹,只有中年人的疲惫。
艾鲜枝费尽心机找同学老九想办法,几次跑去省厅拉补助,好不容易把农业部拉到了光明县实地考察,却遇上瓢泼大雨,破烂的泥巴路,奶牛场招牌老旧,饲养基地里黑乎乎的,下属准备的资料还把领导名字打错了,完全被九原县比了下去。梅晓歌不甘心失败,冒着大雨,拿着重新打印的资料追上去,衣服都湿透了,却等在会场外面舍不得走,想在领导面前再最后争取一下,挽回一点印象,等了半天却不见人,问了前台才知道,领导早开完会从后门走了。那一刻,梅晓歌原本魁梧的身材垮下了肩膀,失望、难过、疲倦和迷茫交织在一起,直叫人看了心疼。为了工作,他和妻子两地分居,回到家没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热火,只有形单影只的生活,两个人工作都忙,夫妻俩连通个电话都不容易。回到父母家,他还要面对母亲催生的压力;为了工作,他熬夜写报告,手机二十四小时不关机,睡到半夜一个电话打过来,危房倒塌导致钉子户受伤,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慰问群众。这是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物,是一部砥砺前行的奋斗史。 在《县委大院》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脑筋灵活,不怕求人,利用一切社会关系找支撑的艾鲜枝;有心怀大局,决定自己得罪人,在走之前帮光明县清除违建建筑的吴青山;有心眼灵活,欺软怕硬,让同事给自己干活,拿去向上司邀功的小赵;有单纯善良的职场萌新,不懂得拒绝,只想着干活学东西的林志为;有能力一般,做人圆滑,心眼儿全拿来钻营,处处给上司掉链子的李保平;有不为权势,只求公正,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钉子户老邱……这一卷浮世绘,总有那么一两个人物,让你觉得亲切,觉得似曾相识,编剧在人物刻画上还是下了功夫的,将一个小县城里的各种利益关系网,政策下的各种人性冲突,都表现出来了,不悬浮,不夸张。 飞扬的青春是短暂的,落地后的疲倦才是常态。一晃十多年过去,逍遥不再是仗剑天涯的剑客,而变成了心怀民生的基层干部,个人英雄的光环褪去,变成协同大家一起勤劳致富共创青山绿水。从角色到角色的变化,不仅仅是时间,大概还有心境。我们已经离年少时的传奇拉开距离,在中年人的压力和困境中,我们不再羡慕小儿女的江湖故事,而是理解了梅晓歌的为难和辛苦,这也是一种成长吧!
原创 林沛 广电独家 2022-12-16 19:17 发表于北京
文 | 「广电独家」 林沛
《县委大院》摆脱了政治题材剧“降妖除魔”的惯有路数,做到了对中国县域治理的高度写实。
前有官方宣布的“空降”,后有市委领导的陪同,履新县长的梅晓歌似乎应该大开金手指,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然后一路打怪升级将光明县打造为全市明星。并且,还应该像他的“友县”同僚曹县长一般,轻轻松松的在副市长面前许诺:招商企业不仅翻番,还能再加一副担子。
《县委大院》当然不是爽剧。面对迁坟的压力,新县长要下乡做工作,向老乡们鞠躬拜托;财政吃紧,梅晓歌前往临近富有的九原县借钱,又引来不少揶揄声;坚持请省农业厅领导到县里的奶牛场看一看,整个县委班子站在雨中低声相邀,场面近于卑微,令人感慨。
“《县委大院》还是不同类型的作品,它不是一个反腐或扫黑题材。”近日,《县委大院》编剧王小枪对话「广电独家」时指出,该剧的核心是讲县委大院里的具体工作日常,以及里面这一群人的喜怒哀乐。“好人和坏人斗、正邪二元对立这些不是我们的逻辑,所以首先从题材类型上《县委大院》和其它政治题材剧不具备可比性。”
饭要一口一口吃,纽扣要一粒一粒扣。事实上,《县委大院》的风格早在全剧第一幕就明晰了。面对拆迁安置、绿色生产、招商引资、防汛减灾……当然还有一直盘踞的数据造假问题,正待走马上任的梅晓歌说:“事情再大,包子还是要吃的。”
“细微之处尽显章法,没有过度的偏向哪一方,更多的是将生活中的细碎展现出来。”一位豆瓣网友的评论算是多多少少get到了该剧的精髓。
《县委大院》摆脱了政治题材剧“降妖除魔”的惯有路数,力图做到对中国县域治理的高度写实。正如有观众指出,“以前的官员剧都是依靠个别神人(也是脱离官场实际的所谓青天)斩妖除魔,但是没有将整个官僚系统调动起来,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不是集体的群体意识。一个人改变不了中国,我觉得这可能也是这个剧想表达的深层次意涵。”
▍挂职加深体验,真实度扛推敲
近年来,因《对手》《面具》《密使》等谍战剧而广为业内熟知,王小枪自认“刚接到《县委大院》这个命题的时候是有点儿含糊的,它不是我的创作优势,所以急切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近距离和基层干部接触的机会”。
在总局的协调下,他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开始了挂职体验。从2021年5月15日起,“每天和大家一起上下班,参与所有能参与的工作。”
体验的过程是破除陌生、增强创作信心的过程。剧本创作周期约一年半,挂职就占了5个多月。其间,王小枪主要做的就是积攒创作素材。“每天白天开会或参与别的事情,我都做了很多工作笔记,晚上再誊到电脑上。这些东西攒的越多就越踏实。”在日常工作之外,还“主动跑了县里一些乡镇和村,去找不同的人聊天”。
作为一个北方人,王小枪第一次来江西,就被当地的汛期“吓”住了。“一去就赶上十几天下雨,没见过太阳。后来才明白汛期是什么意思,北方可能就几场大雨,这里是把整个县城淹了。走在街上,雨水起码膝盖以上。”
他跟着县委班子下乡防汛,一户人家被滑坡的山体压垮,“比我想象的夸张很多倍,就好像一部分山体直接拍到了这户人家里面,满屋子全是泥巴。”从乡干部、村干部到受灾群众,都并没有表现的惊天动地或是痛哭流涕,大家就是一起想辙,合力救灾。当时,王小枪有一种特别真切的感受:“想象中的县乡村镇干部和真正在身边观察他、看到他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后来,这段经历构成了描写光明县县委班子下乡防汛、抗洪的主要体验来源。
据悉,除王小枪作为编剧于江西采风外,《县委大院》导演团队也派人前往湖南省衡南县挂职体验,历时近4个月;主创团队去正定县学习调研,美术也到50多个县委县政府办公地点采风……这些都使得该剧做到了相当的细节真实。
仅仅是各种人的用车,就有网友比较了市里和县里公务用车有红旗和帕萨特的不同;而作为光明县“头号企业”东亚星能源的老板郑贵平(郑三)所开的车,是在2015年报价70万起的沃尔沃某型号,车牌号里3个8更显示了他身为土豪的身份。类似细节数不胜数,使《县委大院》成为了真实度十分扛推敲的一部剧。
从跃跃欲试、好奇兴奋于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题材,到扎扎实实、潜心深入到地方采风,王小枪告诉「广电独家」,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不可能写出剧本,“确实是一段非常关键、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我来说是一段完全崭新的经历,就剧本创作而言起到了滴水穿石的作用。这是《县委大院》剧作的基石。”
据悉,在该剧创作及拍摄期间,中央党校教授郝栋作为该剧顾问,也为剧本的创作成型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促成了该剧严谨、真实的现有形貌。
▍扣住“人之常情”,人物就不会跑
《县委大院》不仅是正午阳光拍过的所有电视剧中演员最多的一部剧,也是王小枪写过的“有名有姓”角色最多的一部剧。
接到这个命题,他觉得,不想套用某个安全的套路进行堆砌,也希望能在戏剧结构上有所创新,群戏就成为了这种考量下的最优选择。
对于群戏,王小枪惯用的创作方法是先期搭建人物小传,“无论说戏份是贯穿始终的,还是说只有市场戏的,我基本上给每个人都做了一个很详尽的、很完整的履历。比如常务副县长在成为常务副县长之前,是从什么职位升上来的,是从乡镇干起,还是从市里调过来的?他参加工作的起点是什么?他是什么年龄、什么学历?诸如此类在人物小传里都做完了。”饰演常务副县长明路的冯鹏还曾经打趣王小枪,因为小传写得太多,“戏份都不匹配了”。
这也符合王小枪一贯塑造人的方法,“希望每个人物是鲜活的,带着自己的呼吸,每个行为和动机都有合理的心理依据。”面对政府“拆违”自己的房子,原光明县县委书记周良顺在前期一直拿着架子,直到县委书记吕青山的到来。“没有人会一上来就同意拆自己的房子。如果一上来他就说配合,会显得有些虚假。”
作为信访局长的郝东风拒绝了找关系让亲戚“醉驾变酒驾”的请求,又在迁坟大会上先斩后奏同意祖坟拆迁,惹得全家不满;为了拿到省农业厅的支持资金,县长艾鲜枝不希望只是“走流程”,于是托在农业厅工作的老同学将分管处长约出来喝茶……对谈中,王小枪一再强调“人之常情”4个字,“只要扣住这4个字,人物就不会跑。”
正如费孝通对“人情社会”的研究,在差序格局社会中,凡事都要讲究个远近关系与亲疏交情,彼此间也便是一种私人关系,在行为、道德以及情感上均以这种关系作为评判标准。县委的官员们,脱离不了人情社会,甚至偶尔也要用人情规则做事——《县委大院》并未避讳乡土中国、人情社会的底层逻辑,而正是这一点点“人之常情”构成了该剧的重要气质。
▍戏剧考量VS忠于写实
作为一部在总局的指导下完成选题、立项、剧本创作与拍摄制作的命题作文,《县委大院》的开头便将视野对准2015年的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工作,因之也被不少网友称为“城市版《山海情》”。
始于拆迁和上访,当然出于对戏剧创作规律的考量。但在官与民的关系上,《县委大院》的处理方式既现实又温情,在干群关系中突出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说实话,现实生活中那种来了什么也不说上来就闹的,也确实不多了。”在实地采风的过程中,王小枪觉得,所谓的无理取闹,是说凡事都逃不出一个“理”字。
官与官的关系,反而为该剧提供了颇具职场意味的看点。诸如光明县各乡镇围绕财政支持展开的“游说”,九原县县长曹立新与光明县县长艾鲜枝的引资之争,又如各个县在市长面前抢着表态等等——同级之间的竞争、上下级之间的互动,贯穿其中的思维模式或许用KPI来代替也不为过。
但在成果和政绩外,作为一地父母官,为民服务的心态才是决定他/她是否能继续走下去的关键要素。剧里的梅晓歌学历光鲜,也曾去过妻子乔麦为他安排的面试,但为民做实事儿,得到老百姓另眼相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让他最终决定留在新州市,坚守基层岗位。
如今剧集播出过半,已经有观众觉得,“小地方可不是只有小事情,拆迁、造假、上访一件接一件,基层干部焦头烂额跑断腿、做群众工作磨破嘴皮、半夜接到电话就赶往现场的疲惫样子可以说很真实了,让观众真真正正地走进了‘神秘的体制内’,既让人感动,也令人思考。”
在王小枪看来,如果《县委大院》能让人们更加了解体制内的工作,也算善莫大焉。“任何一个职业都是这样的,有围城内外的认知不同。真的去干半年,会觉得不好干,压力大、责任也大。许多职业在大家没有特别深入了解的时候,容易看得简单。”
他笑言,“就像我们这个行业,也有同学问过我,写剧本是不是就是往剧组一坐、摄影机一架,胡侃就是一集剧本?他不明白这其中的辛劳,县委大院里也是一样。”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近两年已经深入人心——截至今年10月24日,“国考”报名数已超183万人,比2021年又增加了40多万,全国平均竞争比例58.82:1,竞争最激烈职位达到了20813:1。
好在看剧之后,有网友打心里觉得,“永远不要抱着‘进体制内摸鱼混吃等死、圆滑保守精致利己抓牢铁饭碗、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的‘消极’”想法考公考编。”
在中国的电视剧领域,写实的难度往往要高于营造奇观。有人善良忠诚、恪尽职守,也有人欺软怕硬、倒打一耙,《县委大院》以真实、日常的手法,描众生、看官场、写生活,为国剧开辟了一块写实的自留田。
县委大院引起不少讨论,有的人说是好剧,有的说没意思。
首先要强调,《县委大院》不是一部娱乐性强的剧,而是演绎中国执政生态的剧。
《县委大院》没有强戏剧冲突,没有重要反派,没有正义压倒邪恶,就是生活化风格,生活化节奏。看这样的电视剧,实在超出多数人的欣赏习惯。
就风格和主创来说,《县委大院》比较类似《山海情》,《山海情》和《县委大院》都是同一个导演孔笙的作品,都是偏生活化的作品。虽然我不认为《县委大院》超过了《山海情》。
但是,如果你熟悉中国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和治理逻辑,还是很能看得津津有味的。
比如,你看到光明县、九原县的书记、县长为争夺投资项目,绞尽脑汁,你就会想“哦,这是县际竞争”。
县际竞争,指的是县市干部或为造福一方、或为个人考核升迁,有更强的愿望拉动当地经济,使得当地发展超过其他地区,结果不同区域间成为竞争关系。此被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
再比如,你看到光明县连医院工资都发不出,书记县长都想法设法找钱,你就知道“哦,这就是行政组织市场化”。行政组织市场化,被认为是地方政府需独立解决财政收入后,形成的重要组织特征。
以前一个地方的财政主要由上级拨钱,后来上级不拨钱或者拨的钱不够,县市就需要自己找钱,这就使得作为县市的行政机构需要像企业一样运作,要吸引投资和创收。为啥后来房价长得那么快?重要驱动力是地方需要通过卖地获得收入,房价地价越高地方财政越好。
你再看,《县委大院》中的县政府非常热衷建路,为什么?就是将基本建设当作一种投资,路建好就能让别人投钱,土地价格也能长上去。这就是行政市场化的结果。
如果你不懂这些,你可能会说:“这剧把干部都描写的太好了。”其实人物滤镜固然有,毕竟是电视嘛,但运行逻辑没有大问题。你如果接触过县市、乡镇领导,就知道他们对争项目、争投资是非常积极的,有的甚至为此因为和资本家过于交朋结友受到非议。
总之,别把《县委大院》当成单纯的电视剧来看,要把它作为县乡政府运作的教科书来看。
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看出这种种门道,可能得读上五六本书,包括而不限于:《小镇喧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中国的经济制度》《置身事内》,等等。
一般人哪能看个电视剧还读几本书打底?所以,这就导致很多人看这电视剧看得清汤寡水的。
拍的各方面都不错,但是题材真的不喜欢,不想看剧放松的时候还在看青年大学习
这群像戏好到什么程度,就包贝尔放里头都不讨厌了,请都来看爆款吧。
剧情挺好的,就有两点,一个是目前全剧竟然没坏人,基层没有贪污腐败我不信。一个是任何问题他们都成功解决,太主角光环了,可以当爽文看
作为曾经在县级电视台工作的一线记者 表示 设定比较真实 独独缺了县委开会时记者的长枪短炮
胡歌不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像一尊洁白无瑕的观音。万茜看起来很想和他离婚的样子。吴越太棒了,张新成会挑剧本,踏实。
不该叫光明县 应该叫理想县
太真实了 感觉又上了一晚上班
好看 我泪流满面😭
黄磊演技尴尬啊😅
买电脑装摄像头这种事,不需要上常务会。全剧王骁演得最到位。
为了胡歌看的,希望能有山海情的质量。但是目前有个问题…环境塑造很真实很接地气,故事和台词也都是可信的。但…感觉完全没有人物…看了两集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非常模糊,跟山海情差太远…继续观望吧…
编制内的人看了觉得太真实,讲的是县委大院,但可以从身边的股级,科级干部中看见他们的影子。只是蹊跷的是,编制外的很多人认为这部片子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就是值得深思的地方了。
看了两集,剧情紧凑,人物多但不脸谱,官腔相对舒服。正午阳光还是牛啊,孔笙厉害。
胡歌演技确实不错,很推荐看
胡歌吴越黄磊李光洁张新成王骁尤勇智孙淳刘涛万茜!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这种阵容!正午有你的!!希望孔笙导演好好导!!!
作为体制内人员,看这剧还是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假大空”和“接地气”之间的独木桥走的很稳,多线并行,杂而不乱,光明县的舞台已经搭建起来,等着各方人马轮流唱戏了。ps,人均熟脸实力派的阵容我真的好爱!胡歌还是那个有魅力的男子
“我姓梅,叫梅长苏,是这个县的书记”
“咱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的老百姓。”
勉强撑到第九集 真的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