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导演米歇尔·弗兰克在参加马拉喀什电影节时确认他执导的第六部影片[少数人的梦想](The Dreams of a Few,暂译)将于明年4月开机拍摄。弗兰克的上一部影片[艾普尔的女儿]于去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首映并荣获评审团奖。弗兰克表示新片将是一部大制作影片,影片风格有别于他以往作品,将采用全墨西哥演员阵容,墨西哥取景拍摄。据悉新片故事将设定在一个不远未来的反乌托邦世界,影片主题涉及墨西哥城的贫富鸿沟。
电影是一部用影音说故事的作品。道理好讲,故事难说,道理一说就懂,故事需要有起承转合人物对话色彩动作画面。难能可贵的是,故事还要讲道理,就更难了。刚刚看过《新秩序》,作者更多的是展现,而不是讲什么道理,现实是残酷的,本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言,直接体会人性就好了。人性是善还是恶?都不是,人性就是人性,动物性加一点点幻想,无所谓善恶。片子里造反的穷人以绿油漆为组织标识,从街头抗议到劫富济贫,军队在片中扮演腐败角色,一方面镇压民众,另一方面绑架勒索,富人家庭一开始和绑匪交涉,后来依靠军队上层,既惩处了军中败类的绑匪,而且还杀人灭口的把对自己忠心的仆人母子和已经被强暴的妻子都杀掉,还嫁祸仆人(片尾让维克多拿枪)。片子的结尾,绑匪都被处死,但是一开始积极帮助穷人的玛丽安被打死了,后来积极救助玛丽安的穷人母子也被打死了,甚至一开始来借钱的老伯夫妻都被杀了。片名叫《新秩序》,似乎寓意乱世中坏人和善人都去掉了,就恢复了新秩序。活下来的是暴力和金钱,死掉的是同情和责任。暴力的军队,有钱的富人,活了。同情的女主,效忠的仆人,死了。这就是《新秩序》。片子没有阴谋论,都在情节中,有的是对社会和人性的鞭挞。
陀螺电影×威尼斯特别报道
09.2-09.12/2020
撰文/ Campari
排版/ 小浣熊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这届威尼斯电影节,看起来片单好像没有往年高潮迭起,实际上也暗暗地出现好几部爆款。
马丁·斯科塞斯制片,凯内尔·穆德卢佐执导《女人的碎片》
俄罗斯老将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亲爱的同志》
贾樟柯御用执行导演王晶的处女作《不止不休》
赵婷和“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联合制作的金狮奖《无依之地》
这些都是口碑和质量上乘的作品。
但现在要聊的并不是这些。
一部电影横空出世,几乎夺走了全部片单的光彩,这部电影在《无依之地》展映之前的时候,一度冲到了场刊最高分,看过的豆瓣友邻,也给出了8.8的高分。
这部电影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墨西哥导演米歇尔·弗兰克的新片《新秩序》。
《新秩序》的观感,其实很难形容,因为几乎没有看到过类似的作品。
这部电影,没有一丝废笔,剧情里的每一个转折,都出乎你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部电影,没有过度渲染任何一种情绪,导演也毫无操纵观众的企图,却将成为你观影生涯里最大的噩梦。
它的争议性程度,近似于同年柏林电影节的《DAU.娜塔莎》;
它呈现的社会议题,似乎又可以对标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小丑》和戛纳电影节的《悲惨世界》;
上一次看电影受到这么大冲击,还是加斯帕·诺的《不可撤销》。
⚠️剧透警告分界线⚠️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墨西哥,那时正值社会动乱,暴民所到之处,街上都是硝烟。故事紧接着切到了富人区,当地政要在家举办婚礼,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即使打砸抢烧已经在这座城比比皆是了,上层社会的社区也有军队镇守,安逸如生活在泡泡里,这不仅是一对俊男美女的婚礼,也是两个社会名流家族的结合,派对上的人几乎能决定当地的方方面面。
这时候,一个年迈老者的出现,打破了婚礼的气氛,他着装朴实,在华服美酒之间显得异常扎眼。因为动乱的缘故,他久病在床的妻子不得不从公立医院转去私立医院,由于私立医院费用昂贵,妻子又继续二十万比索来做心脏瓣膜手术。他曾经是政要家的佣人,八年之前已经离职,但由于走投无路,只好向旧主寻求帮助。
政要的妻子由于不想破坏排队的气氛,随便给了他几万比索就准备把他打发走,而婚礼的主角,
政要的女儿Marianne心地单纯,在得知旧佣人的病情之后,立马拉着司机(同时也是旧佣人的亲戚)驱车前往病床,准备用自己的信用卡先把私人诊所的手术费垫上。
Marianne离开之后,婚礼被一帮身上涂满油漆,手持武器的暴民闯入,而政要豪宅的管家和司机并没有上前阻止暴民行凶,反而也掏出枪来对准了一屋子权贵,
让他们交出所有之前的东西——原来管家和司机是内鬼,联合暴民一起洗劫这场婚礼,有几个人质因为不服从命令而挨了枪子儿,顿时豪宅里哀嚎遍野。
逃出去的Marianne也不太平,开车途中也遇到了暴民,但所幸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当Marianne来到旧佣人家里之后,整个城市开始宵禁,Marianne不得不在老仆人家留一晚。
第二天一早,司机打算开车送Marianne回家,却在门口撞上来巡游街道的一个军队的小分队,领头的女军官在询问过Marianne的情况之后,准备亲自送她回家。
在回家的车上,女军官和Marianne聊了起来,但是没聊三两句,女军官就让Marianne摘下她的耳环和手表,Marianne一脸惊诧,却也服从了女军官的命令。
他们很快到达了目的地,然而却不是Marianne的家,而是军队的集中营。Marianne被军队掳来做了人质,目的是勒索政要。
Marianne进入集中营才发现,军队已经绑架了几十个人质,这些人质有男有女,被关在同一间牢房里,不时有人被拉出询问家庭情况,并拍摄勒索视频,到了晚上,女人质们又被饥渴的兵哥哥们拉到旁边的房间集体泄欲,Marianne也没能幸免。
军队的人并不把人质当人看,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打算让他们活着出去,人质的家庭收到勒索视频,并按照要求把赎金打了过去之后,人质就迅速被枪决了。
这个集中营里的每个军人都能分得赎金,然而掳来Marianne的两个军官觉得自己分得那份太少了,于是决定绕开上司,私下联系为政要工作的司机,对政要进行双重勒索。
此时政要家已经收到了军队发给他们的勒索信息,司机担心Marianne,于是决定跟政要家里人联系,把第二次勒索的信息转达过去。Marianne的哥哥Daniel代替父亲支付了赎金,司机将赎金转交到了军官手里,军官贪得无厌,又向司机敲了第二笔赎金。
第二天,Daniel从司机口中得知第二笔赎金的事,当下认为是司机才是真的绑匪,于是联系了军队高层的朋友,将司机捉拿归案。
一直在声援政要家庭的军方高层带着自己的部队前往了军营,把Marianne从监狱里救了出来,然而正当观众都以为Marianne得救了之后,Marianne却被带回了司机家,军方高层在这里把Marianne和司机都杀了,伪造成司机绑架成Marianne的样子,并通知了Daniel前来领走尸体。
结尾,军方高层和带着氧气罩的政要一起参加了暴民的公开处决,彷佛彼此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
⚠️剧透结束分界线⚠️
电影聚焦呈现了动乱期间的三个阶层,分别是:
受够了剥削压迫而奋起反抗的民众阶层,
拥有政治资源并能将至转化成财富的上层社会政要阶层,
以及掌握了武力的军队。
政要能利用权力从民众手里榨取钱财;
民众受到了太多的压迫和剥削,奋起反抗,通过暴力的方式洗劫政要;
而军方,明面上排出军队保护政要,制止暴乱,背地里却纵容暴民犯罪,并通过绑架的方式向政要勒索。
这部“反乌托邦”的电影,近乎癫狂地呈现了一个政府腐败,阶层不平等,国家分裂严重的墨西哥,然而导演却说,这和现实中的墨西哥仅仅是“稍有不同”而已。
这部电影是导演的一个警告,如果政府持续不听取民众的声音,这样末日一般的混乱就会随之而来,没有任何人能全身而退,保全自己。
它的惊悚之处,并不是因为它营造了恐怖的氛围,而是缘于它完全颠覆了我们的道德标准和认知能力,或者我们揣测人性之恶的想象力。
当你以为女主角因为心地善良,从而能躲过暴民的屠杀之时,谁承想另一个深渊就在不远处;
当你以为军队在得到赎金之后,终于肯放人质一条生路的时候,谁承想等待他们的却是黑洞洞的枪管。
人类社会所建构出的秩序,公理,道德,在这部电影里全部荡然无存,每一个剧情的拐点,都毫不犹豫地指向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并将至放到最大。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人类之子》的制作规模,但这部电影感官冲击之强,对于暴乱表现之深刻,却有过之无不及,最邪的是,它的表演,音乐,摄影等等,单独拿出来,没有一项是出挑的,然而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严丝合缝,没有任何不和谐之处,仿佛不是出自人类之手。
在展现陷入人间魔域的墨西哥危城之时,导演却根本不屑着力于任何镜头的雕琢,
米歇尔·弗兰克的镜头克制而冷静,似乎还有一点残酷得去审视暴乱,强奸,虐待,谋杀,这些在任何电影里都会成为焦点的场面,在这完成到极致的末日想象里,不过是平铺直叙的一环,不需要任何多余的笔墨,
配乐和声音设计也做到了极致的减法,只留下片头的配乐和必要的自然环境音,
整体的视听风格达到了滴水不漏,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声音,每一个动作都服务于剧情的推进,没有一丝不和谐的破绽。
可以想象的是,这部电影的国际发行之路会非常艰难,而国内无论是院线还是影展,自然都绝不可能实现;在一些政局不够稳定的国家,它也一定不会通过审查;甚至在自由的欧美,上映之后也一定会受到抵制。
-END-
· 感谢关注·
陀螺电影
豆瓣 |陀螺凡达可、陀螺电影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众号 |陀螺电影
B站 |陀螺电影
知乎 |陀螺电影
大鱼号 | 陀螺电影
今日头条 |陀螺电影
西瓜视频 |陀螺电影
网易新闻 |陀螺电影
墨西哥导演米歇尔·弗兰克在参加马拉喀什电影节时确认他执导的第六部影片[少数人的梦想](The Dreams of a Few,暂译)将于明年4月开机拍摄。弗兰克的上一部影片[艾普尔的女儿]于去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首映并荣获评审团奖。弗兰克表示新片将是一部大制作影片,影片风格有别于他以往作品,将采用全墨西哥演员阵容,墨西哥取景拍摄。据悉新片故事将设定在一个不远未来的反乌托邦世界,影片主题涉及墨西哥城的贫富鸿沟。
墨西哥新生代导演米歇尔·弗兰克的作品《新秩序》无疑是今年秋季电影节上的话题之作,这部电影短小精悍,用不到九十分钟的篇幅,经过数次剧情反转,和不加掩饰的种种“视觉奇观”,犀利地呈现了当今这个问题重重、无比分裂的社会。阶级鸿沟,统治阶层的腐败,活在泡沫里的富人,四处蔓延的游行示威及其衍生的暴力,是“时代的主旋律”。但导演并不满足于此,在这之上,影片的视野指向暴乱之外和这一切混乱最有可能抵达的终点——一个更加崇尚武力和极权的“新秩序”。冲突过后,黎明的曙光非但没有到来,每个人反倒陷入更深的漩涡中。而且和原有的统治者相比,新政权更冷酷,更高明,也更残忍,更流氓。
电影开篇聚焦在墨西哥城的富人区,Novello家的女儿出嫁,一间大别墅里,宾客们身着华服,觥筹交错,在怡人的日光下享受美好人生。他们没有察觉到,或者也是有意忽略着,戒备森严的围墙外、不远处街区正在发生的暴乱。女主人在屋内外穿梭,不经意间,卧室水龙头流出的绿色液体让她心神不宁。她逐步开始检查豪宅里每一个出水的地方,镜头也跟随着她的脚步,带我们进一步感受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
然而蹊跷的事情不止这一件。证婚人迟迟没有到场,几位客人在来的路上遭到袭击,身上沾满了示威者喷洒的绿色油漆,厨房里备餐的仆人阴阳怪气地对彼此指指点点,而家门口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已经离开了主人家有长达八年的Rolando。为了给妻子支付一笔价格不菲的手术费,他不得不求助于自己曾经的雇主。
影片的这前半个小时为我们生动展示了“有钱人的周末”是什么样子,推杯换盏间很可能就谈成了一笔生意,男人像女人展示珠宝一样领着自己的妻女到处炫耀,礼仪和分寸背后或许是露骨的玩笑,而权力和金钱的交换也足够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它不但是信封里丰厚的礼金,也可能还是这桩婚姻本身。与此同时,掌握“全知视角”的观众开始一点点嗅到紧张气氛,Rolando和女主人在家门口几句简单的问答,都隐约让人不寒而栗,它暗暗指向贫富阶层间即便通过友好协商都难以调和的深层矛盾。最终新娘子Marianne也被牵涉了进来,念及旧情,同时也抱着极力与势利的母亲兄长切割的心态,她毅然选择了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抛下婚宴,前往Rolando家中去兑现自己的善心。
回到宅院,危险如期而至。深色皮肤的原住民翻墙而入,他们杀气腾腾,面无表情地靠近慌作一团的众宾客,意料之中的入室抢劫开始了。不仅外来的闯入者,本来效命于这群富人们的随从,司机和仆人也加入到掳掠的队伍中,他们像过节一样拿着大袋子搜刮着房间里每一样看上去值钱的东西,用枪顶着女主人的脑袋去开保险箱,把宾客们赶到墙角,一个个地威胁着命令其转账和交出身上的财物。枪声四起,无产者享受着地位反转的欢愉,尽情体验权力和胁迫带来的快感,我们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开始思考自己的立场究竟站在他们中的哪一边。
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或者说仅仅是噩梦的开始。影片在之后的一个小时里另起了新的一个篇章,导演的“黑化”面目也逐渐开始显露。本以为及时离开的新娘幸运地躲过了这场灾难,而被塑造成其善良对立面的家人则遭到“应有的报应”,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真正经历浩劫的正是Marianne本人。经过几个定格镜头转场,扫过空荡的街道,遍地的尸体,尚未熄灭的黑烟,我们看到在一夜之间军队迅速地接管了局面,肤色上极易辨认的“暴乱分子”就这样有些难以置信地完全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训练有素的政府力量。戒严,盘查,宵禁,观众还来不及消化暴乱背后的真正动因,以及观察各方的反应,对秩序的崇拜和人身自由的加倍控制就压倒了本能的恐惧。身陷在穷人区里的Marianne也很快被军警带走,只不过不是护送回家,而是被投入到另一个“人间炼狱”。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需要用过多言语赘述了,当强硬的权力,唾手可得的金钱利益,人的兽性,和被囚禁的美色这些元素并置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并不难以想象。但当我们真正在银幕上目睹这一惨剧时,仍然不由得心头一颤。和Marianne一同关在监狱里的是和她一样在暴乱中莫名被捕的富人家属,这些人成了“新秩序”的祭品,也成了底层军警“赚外快”和泄愤的工具。先前暴民入侵豪宅时的狂欢和报复,在表达诉求的行动中释放出的无端的恶,无缝地延伸到这里。监牢里对富家子弟的虐待,是街头暴力更残酷的延续。导演借此想要释放的讯息再清楚不过,当国家机器被赋予权利去平息暴行的时候,往往是另一场灾难的开始。比权力的失衡更可怕的,是权力的滥用。
总的来看,电影的第二部分多少有些“走火入魔”,对暴力和人性泯灭近乎偏执的刻画,恶趣味多于现实批判的性虐场景,以及看上去丝毫不费吹灰之力的对平民的杀戮,和社会契约的彻底破裂,会让人感到任何关于这场暴乱和随之而来的“新秩序”正当性的讨论都变得毫无意义。在影片所反映的一个个鲜活的议题面前,看到最后你会意识到因为“死的人实在太多“,有关更深层社会和价值层面的探讨竟无从谈起。剧情中出现的主要角色,让人留下印象的不少,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给观众留下哪怕是一句稍微具体些的观点或想法。最初挑起事端的原住民和后来接管事态的军警,则全程处于“失语”状态。
在一部“反乌托邦寓言”有可能沦为一场奇情“视觉盛宴”甚至是恐怖片的危险中,我们还不能忽视这部影片传递信息和情绪的视角。回过头看,电影的主线依旧以富人阶级为主体,描绘的是他们作为“恪守本分的良民”在面对阶级动乱时的深层恐惧。如果说入室抢劫表达的是在他们眼中社会变革对自身利益的直接冲突和威胁,那么后来发生在Marianne身上的惨剧(包括最后的结局),则代表了富人潜意识中对变革后社会的基础认知与排斥。因为在他们看来,不管是揭竿而起的暴民,还是借维持秩序来继续施暴的军政权,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极端野蛮的动物,都不是文明的出路。《新秩序》这部电影将阶级运动和极权社会这两个母题巧妙地拼贴在一起,企图用后者的可怕去论述前者的无效,借左手打右手,尝试同时将两者否定。它在警示的意义上是成功的,但归根结底仍是富人阶级视角的“一面之词”。电影既回避了社会运动中“反抗者”的视角,也极度简化和过度渲染了极权社会里掌权者的“恶魔”属性。这样的讲故事方式,倒不至于是本末倒置,但它在解释为什么“富人这样无辜却又如此招恨”这一点上,起码不是百分百坦诚的。
有人说《新秩序》是《小丑》的续篇,它讲述了在“暴民狂欢”后等待着我们的究竟是什么,但与此同时,影片在描绘“无端的恶”这一点上似乎走得有点远了。不可否认这部作品有十足的前瞻性,它的某些桥段甚至无比贴合此刻发生在2020年的许多事件。但是,一部大胆的“末世寓言”不应成为现实面前的“麻醉剂”,电影后半部分弥漫着的“虚无主义”气息也不应成为定义未来的唯一可能,如何将虚构世界里的危机和破坏转化为在当下能力范围内改变现状的途径,是更值得我们去仔细思考的。
看的莫名其妙的,分不清哪些是政府军,哪些是叛军,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分不清谁是主演,谁是配角,分不清谁有权利,谁没权利。全片让人感觉到无组织无纪律的情况下,老百姓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穷人和底层人民是多么的无助,影片中描写的监狱已经是蛮凄惨的了,如果是实际情况,估计是更加凄惨百倍吧,愿世界和平,无战乱。
在2020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除《无依之地》和《女人的碎片》外,最具话题性的莫过于《新秩序》。不到90分钟的片长,展示了极致的极权主义、暴力场面与阶级冲突。但期望多大,失望便有多大。这完全是一部“貌似”讨论社会议题,实则逻辑经不起推敲的高概念电影。就像是《新蝙蝠侠》结尾处,为什么从底层成长起来的谜语人,反要放水先淹死广大底层民众?全片娱乐性足够,但很多底层问题在从剧作立意上就没有思考清楚。不过也得承认,思想性虽不足,但节奏、观感极佳,是标准的电影节作品。
后劲很大。
是威哥在一次(谐星)聊天会上推荐的,记下来今天终于看了。
先抛开影片中暗示的,维克多在背后指挥一切。
也抛开说富人们现实中不会愚蠢到有暴动了还在一个这么容易闯进去的地方,毫无还手之力的聚集。
再抛开富人们不会这么愚蠢和毫无反抗的能力。
影片里展示的,在一个动荡的年代,所谓的物质财富、社会地位、优秀的能力是如此的脆弱。而这种冲突,在1942里也有很深刻的描写,也包括张艺谋的诸多经典电影中的刻画。
我们追求永恒不变的真理,追求深刻的思想,而这些在人性那种突然爆发、不受控的野性面前是如此的脆弱。
“无常”是我们文化里最深刻的价值观之一,在现实的动荡面前,哪有什么“常理”。生在和平年代,可以让我们想一想“常理”已经是很大的奢侈。“常理”如天上的星,虽说现实我们在泥沼里挣扎,但天上的星在大尺度上指引着我们走向未来,让我们珍惜这和平年代!
导演一开始也利用了观众的反杀快感,最后倒出阴谋论结局,高明的剧情设计,把观众也设计了一把,血腥重口味的桥段不少,贫富阶级的生活被撕开了一角。没钱永远看不上病的底层,上层社会遭遇意外,也不会动摇他们的阶级地位和生活方式,只是少了几个家庭成员而已。利用这个阶级矛盾的政府才是渔翁得利。两边利用,权力才是硬道理,在集权的国家格外可怕。这部电影是警钟也是预言,令人细思极恐,背后发凉。
#LFF2020# 这届评审团大奖真的不太行。突发奇想一种新的电影类型:Political Cult Film。
太吓人了。 手都掐紫了。 导演这是吃了什么魔丹,进化了吧…… 剧作、摄影、剪辑,所有的群演都全部在线,难以想象导演组的超能力。补充: 没有任何人是无辜的,也没有任何地方安全。
这是在干什么?!每一个麦高芬都不值得留恋,镜头的冷酷霸道和它所展示的背后力量如出一辙。权力收割起来寸草不生,可是它自己却因暴力的永动而生生不息。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获得者,墨西哥导演拍摄的一部“政治寓言劇”,紧凑、克制,最后的两个反转让人“目瞪口呆”!据说去年在威尼斯节放映后观众被“震撼得厉害”,呼声极高。编导偏重情节结构,看轻人物塑造。长度只有85分钟,至少还可以增加15分钟的人物刻画,但它仍坚持“只写事,不写人”。这应是它败在金狮奖获得者《无依之地》的关键吧。
就这?只需对自1789年以来的任何一次政治暴力稍有了解都不会被这玩意给唬住,因为所呈现的内容实际上连“猎奇”都算不上
无法无天人命如蚁,没有一个阶层是安全的,越是温驯越是炮灰。这就是街头暴力所要追求的新秩序? 相比之下“小丑”都显得温情如水了。不行后劲太大,我得缓缓...
牛逼!简短,生猛,从头至尾渐渐揭开“新秩序”真实模样的过程,让人在疑惑和揪心中频频震惊,看完心里发毛。
好一部空洞无物拉大旗作虎皮的电影。
不太喜欢这种国内影评人/公众号/x分钟看完xx电影类up主看了会高潮的电影。
观影生涯最大的噩梦
米歇尔·弗兰克的剧本一直是这样的思路,这次猎奇和剥削的元素多了点,在这些元素之外还是写到了权力的本质。
#LFF2020线上#人类早已证明能做出很恐怖的事情,但不是片中这种发展,没有一个角色哪怕一次行为是可信的,都只不过是刺激观众,剥削情绪的硬反转设计,就像是用彩色浆糊涂身的行为艺术,刚开始有点意思,但不断累加,看到越往后越觉得无聊神经。以后要避免,至少大大降低电影节期间所谓mindfuck片的期待值,要么本人mind有些twist,要么他人mind太容易被fuck了。还好比阴魂不散的《阴风阵阵》短了近一个小时。
6.2/10 PFF29 Virtual 开头即是巅峰,然后一路下滑,最后草草收尾。荧光绿的凝胶,迸发的节奏,被包围的豪宅,水龙头流出的绿水,这一切的悬念和意象都在后半段过强且并未实现的野心中湮灭至今,想要展开的部分太多,试图去构建一个不同阶级都被完全展现的时间观,并不是一个这个时长和略回归传统的叙事手段下可以达成的任务,囚禁部分的镜头与节奏都略显僵硬,场景之间的切换也不够流畅。新秩序在何处完全为被展现,一切被打碎,将要开始,却又戛然而止。
这哪是什么敌托邦啊,简单粗暴的,另一种纬度意义上的“爽片”罢了,只不过包装成有思想有社会介入的样子。这两年出了这么夺底层揭竿的片子,《悲惨世界》《小丑》,哪个不比这个好?这电影里的事哪用得着反乌托邦才能实现,很多地方都活生生发生过,施害的,被伤害的都还活着。
诺兰第一时间表示:!!!的拍我是片影部这望希多
在一个空洞的概念中进行了一次简单粗暴的剥削展示,暴行、混乱、反转和阴谋都只是表面上的奇观装饰甚至感官刺激,从头至尾都在费尽心思操纵观众情绪的同时,又要故作自我表达、批判与思考的姿态。但最大的问题还是,无论是剧作还是拍摄技巧和方式都无法自洽,甚至有时到了粗糙可笑的地步。
寓意基本能懂,但未免过于单薄了
【C】浮于表面、装腔作势的寓言式背景,扁平空洞、毫无深度、全为剧情服务的人物塑造,泛滥的暴行和虚假的秩序,都是导演为了展示给观众这一场暴力秀所做出的取舍,而隐喻、暗讽什么的,只是更次之的剧情填充物,因而也没有太多深入探讨的意义了。
一场游行示威很快演变成暴力屠杀,即使是歌舞升平的富人区也不能幸免。在穷人把富人洗劫一空之后,军方迅速镇压并化身绑匪趁火打劫,所谓富人穷人全部都成为蝼蚁,一种豺狼当道的新秩序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