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迪(萨莱·巴克里 Saleh Bakri 饰)的妹妹就要结婚了,根据村里的传统,沙迪必须和父亲(穆罕默德·巴克里 Mohammed Bakri 饰)开着他们的小车,挨家挨户的当面将请柬送给亲戚朋友们。这也就意味着,沙迪一路上都要和自己久别重逢的父亲捆绑在一起。
沙迪对于父亲的很多生活习惯都非常的看不惯,觉得他思想顽固而落后,就像家乡里的大部分碌碌无为的人一样。在沙迪很小的时候,母亲无法忍受村里闭塞的环境,选择抛弃了丈夫和孩子们远走他乡,虽然沙迪失去了母爱,但是现在的他完全可以理解母亲当初的选择。随着旅行的行进,沙迪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起来。
2013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了一场非常严重的森林火灾。这次火灾中,英勇救火的有格拉尼特山高手队,后来他们被称为英雄。
GQ写了一篇长文——《无处可逃》,记录了这场天灾和这些英雄们。
这篇文章被改编成了电影——《勇往直前》。《勇往直前》就是关于格拉尼特山高手队(电影中翻译为花岗山先锋队),这群英雄的故事。
今年10月底的时候,本片就在北美上映了,口碑非常高——豆瓣8.2,IMDB8.1,烂番茄89%。
这几年,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片很多,比如彼得·博格连续两年拍了两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片——《深海浩劫》和《爱国者之日》,去年东木大爷也导了一部《萨利机长》。这些灾难片基本上都是紧紧的围绕灾难本身。
但是《勇往直前》并不是一部普通的灾难片。
豆瓣网友@晴空韶 写的3F——Fire、Father、Family,很具体形象的点出了电影的重心——本片聚焦的不是灾难,而是人,花岗山先锋队。
提前看过点映的我本人表示,电影质量很好是无需赘言的,评分说明了一切。我也承认,我泪目了,真的特别感动,为这群和我一样的平凡人感动。他们真的很伟大。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勇往直前》是一部战争片。不对,又很对。其实正如海报上的标语一样,“1场人与大自然的战争”。很多时候,人与自然的战争,才是最残忍的。
明天(12.8)上映,尽管排片不多,但我推荐每个人去看。我们需要这样的电影。
《勇往直前》是关于英雄的赞歌。而对于这些英雄最好的纪念,不是5分钟煽哭观众一次,而是用真实打动观众。
电影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花岗山先锋队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做这份工作。导演花了电影2/3的时间回答这个问题,并给出了答案——兄弟。
导演说:“ 我采访了多名消防员,问他们为什么热爱这份工作。他们的回答大致相同,就是战友之间的感情。他们愿意和队友们一起开赴全国各地,愿意成为彼此最坚强的后盾。 ”
令我惊喜,也令我佩服的是,在讲述兄弟情时,导演并没有刻意煽情,相反,为了使我们更贴近人物,他力求还原真实。
为了确保电影的真实性,几名消防员的遗孀参与了电影的制作。其中一个先锋队队员罗伯特的妻子克莱尔说:“我们希望这部电影是真实的,我们希望(电影)描绘出真实的他们。”
现实生活中Jesse Steed的遗孀去了电影的拍摄地新墨西哥州,“某些场景看得很痛苦,但是我们都喜欢电影中所展示的兄弟情,在生与死的时候,他们是如此的亲密。”
导演并没有为了保全英雄的伟光正形象而隐藏他们的阴暗面——马什曾经的酗酒问题(和妻子在车里吵架的时候有提及),布兰丹的吸毒问题等等。这都是真实的。
Nobody's perfect,导演说:“因为人不是完美的,对吗?没人是完美的。为了让角色更加真实,你需要展示他们所有的方面。 ”
而在真实中,导演还加入了一些幽默元素,让我们能够更贴近他们。比如麦肯锡那双限量版的鞋子,“零分”在山顶累成狗的自拍,还有他在照顾婴儿时的无所适从。当然还有那双多次出现的白色袜子,和无论是叫“火焰王”还是啥的,反正都很难听的乐队名。
没有苦大仇深,正是这些真实且日常的细节,让我们迅速认同这群人——这群后来被称为英雄的普通人。一如本片编剧肯·诺兰所说:“他们斗志昂扬,不屈不挠,但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会疲惫,会恐惧,也会互相开玩笑。”
导演甚至选择了去戏剧化的方法处理那场真正的灾难。他们躺在岩石上调笑着彼此,就像过去出任务一样。
但我们依旧会为他们的逝去感到心碎。他们不再是报纸上报道的为保护人民殉职的英雄消防员,而是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7岁,最年轻的,只有21岁。
反正邻座的那个女孩是哭着问我借纸巾的,我哭着告诉她我自己用完了。《勇往直前》也许只会让你哭一次,但是这一次的力量可能胜过千千万万次的刻意煽情。
除了对兄弟情的真实还原,演员们为了更好的诠释角色,更真实的在大银幕上还原这群人,也做出了努力。
饰演消防员的全部20名演员,包括主要演员乔什·布洛林、迈尔斯·特勒等在内的演员,都被送到新墨西哥州山区的一处“先锋队”训练营接受实地训练。
导演表示:“不仅要教会演员们怎样成为山火消防员,还要教会他们怎样成为‘花岗山先锋队’的队员。我们把他们送到荒郊野岭,让他们学习高手消防员的各项技能。他们在那里露营,学习山火扑救课程。”
而且拍摄灭火戏时,真正的消防员就在旁边待命,演员们要自己造出真正的火线。
训练营地的负责人之一正好是一位前“花岗山先锋队”队员—— Pat McCarty。
请到这位前队员,不仅仅是为了教会演员们消防技能,更重要的是,“他认识这群人,队内的文化,兄弟情,对彼此的爱 ”——导演如是说。
在训练过程中,演员们也的确建立了情感。Pat说:“训练到最后的时候,他们一来就把手机放下,我都不用提醒了。他们就把手机放在车上,没有经纪人,没有摄像机,也没有那些七七八八的。......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 ”
乔什·布洛林补充说:“我们长了这辈子见过的最恐怖的血泡,但是我们互相支撑着一起扛过来了。”
除了饰演消防员的这些演员之外,饰演马什妻子的詹妮弗·康奈利,为了更加真实还原阿曼达这个角色,和现实中的阿曼达交流过很多次。阿曼达告诉康奈利如何修建马蹄,甚至把她的靴子借给康奈利穿,“我在影片里穿的就是她的靴子。”
虽然电影尽可能的还原真实,但是毕竟这是剧情片不是纪录片,也是需要艺术加工的,而本片剧作上的加减法,无疑是成功的。
此处不得不对比一下同样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片《恐袭波士顿》。其实《恐袭波士顿》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的问题出在导演彼得·伯格的野心太大。在133分钟里,他想装的东西太多了,而在真实和戏剧性改编中,他没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勇往直前》导演科辛斯基的野心显然更小,他知道重心应该放在哪儿。
杰夫·布里吉斯饰演的杜恩,在电影中是马什的人生导师兼挚友,并帮助了马什的队伍成为先锋队。在现实生活中,杜恩的确是马什的好朋友,但是帮助其成为先锋队的另有其人——Darrell Willis.编剧将其集中到了杜恩一个角色上,其实是很好的剧作减法。
现实那场火灾前,布兰丹并没有告诉马什他想要离开队伍,而是在蛮久以前了。而且马什的态度并不像电影表现得那么激烈,而是很支持他,布兰丹事后回忆:“无论你想为你的女儿做什么,去做吧,我全力支持你。”
电影中的改编很好的强化了戏剧冲突,完成了马什的人物弧光——从逃避家庭到最终选择家庭,更建立了一层两人的特殊关系,正如电影中马什对布兰丹说的那样:“我曾经就像你一样。”
出于故事完整性的考虑,电影中拍出了这19人的最后一天,电影中呈现的最后一天,符合火灾调查报告、相关人员的采访和幸存者布兰丹的回忆录。事实上,那一天,他们本来是待在一个安全区的,也就是被火烧过的地方,但是他们离开了那个安全区,没人知道为什么。电影没有试图给出答案,这也是很明智的决定。
还有电影之外的事。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关于阿曼达重新振作起来,但是作为队伍中唯一一位幸存者,布兰丹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在他与阿曼达跪下相拥而泣的背后,是他随后患上的抑郁症和PTSD(创伤后精神压力症)。
尽管做了这些改编,但是这并不是对事实的篡改,改编并讲述一个好故事来纪念这群人,也是一种尊重。
很多人吐槽过电影的译名——《勇往直前》,其实英文片名也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ONLY THE BRAVE.
这三个单词来自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一句话—— Only the brave enjoy noble and glorious deaths.
只有英勇的人才能享受高尚和光荣的死亡。而他们,也值得被铭记。
———————————————
微信公众号:周末看什么(ID:zmseesee),只为你精选必看的影视综艺。
排片少 上座率也不乐观 但不影响这是部非常棒的片子
一个人去看的 影院里只有我和另外两个人 全程很安静 导致我几欲泪目又硬生生咽下了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很能理解队长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他是怕一旦有了羁绊 而这份感情并不是他靠理智能够去平衡的 所以不如选择没有 倒也不用去顾虑些什么
他责怪Brendan 又何尝不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
Amanda说得没错 这是种瘾 比嗑药还来得猛烈而持久 这样的责任一旦肩负起来就无法放下了
他说自己就像那头浑身浴火却又不断奔跑的熊 其实说的时候我也没有画面感 直到最后在火势无法控制的时候 镜头忽地切到了那头熊 我愣在当场了 就好像被击中了一样 说不清是恐惧 震撼还是敬佩
都说消防员的身影是最美的逆行 而要做到像这样奋不顾身 需要的又怎么会只有勇气
和时间与大自然的赛跑 不是之于人类所能控制的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 因为他们日常所做的 都是容错率几乎为零的生死搏斗啊 他们的死去 不仅仅是壮烈 辉煌能够形容和承载的
R.I.P
英雄有什么好的?!吃苦挨累有危险还要冲上去!但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可能都向往着英雄。因为他们正直勇敢善良,他们为了内心的坚持可以赴汤蹈火。
我看到后来“零分”失措焦急痛苦的时候很难过,因为他在这里得到,又在这里失去,这一走一过之后,他要背负很多思念及未来。
终究是生命无常,活着没有错,活着很好,继续做能做的事儿,带着过去和未来。
運氣還挺好的,工作慢慢開始順利,也抽到了這次的觀影:)
完全沒有看簡介....😳可能是看習慣或者說,本來就比較喜歡這類這類型的片子,一開始以為是有很多激烈的鏡頭,後來發現很平實,沒有什麼很誇張的地方,有一點點像紀錄片;才知道原來消防員是這麼操作的,原來是要把燃料燃盡,這樣才不會燒過來,學習知識了....有幾個地方看得很緊張,特別難受;雖然說這類片子看的有一些,但是還是很難過;還有就是覺得,他們的職業素養真的很好,完全是一種使命感;最後看到真實人員的介紹,天哪!除了隊長兩人,隊員們都超年輕,才二十出頭....唉~本來想著可能他們會活著的,以為電影會給一個美好的結局,現實是殘酷的,都燒沒了....
看完之後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想更多的去了解這一個職業,甚至想嘗試....似乎每次看到這類型的片子,都有這樣的想法....
比較高興的事,觀影團素質挺好的,和平時看不一樣,大家都在認真地看,沒有吵沒有討論。
万达又双叕送我免费票了,有幸亲历这部红又专的美帝主旋律影片
这是英雄的故事
本片据森林消防队真人真事改编,展示了他们的友情、亲情、爱情,以及…………大火的无情。艰苦的技能训练、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的消防器材,面对灾难,他们做好了充足准备,保持高昂士气,坚持漫长忍耐,作出准确判断,为了守护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伴随同样巨大的牺牲…………
好影片不需要过多煽情,仅仅平铺直叙中交代出主人公的平生,就足以用细腻感染我,用勇气激励我,用悲壮勒紧我
看到最后,泪满盈眶,如梗在喉
对我而言,煽情与真情之间,仅仅是否有足够动机去支撑人物吧。一个坚实的理由,给行为赋予意义,为人物赋予灵魂
这部电影深深地打动着我,片尾曲《Hold the light》响起,一幕幕人物回顾,把我深深按在椅背上,动弹不得
没有共同经历过,人与人之间很难感同身受。但是,承受着无尽悲痛的他们,很想,很想给他们一个拥抱
「当大火烧过的时候,你会觉得像有一百辆火车从你身上压过。」
用了大量笔墨在家庭、队友之间的情感铺设,所以纵使节奏上有些不尽人意,也非常美式主旋律的中规中矩,但蓄了大半程的情感冲击力在结尾喷薄而出,先锋队面对地狱火般冲天烈焰集体卧倒、焦土与灰烬,可以说是今年看过的最悲壮最震撼人心的几个镜头,整个人都看颤了,不敢二刷,太惨。8/10
普普通通的剧情片,真不理解这么高的评分是怎么来的,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作为主旋律在煽情方面很克制,但重复了四五次的火灾戏,兜兜转转的叙事效率到最后,高潮还去戏剧化处理了。说它所有时间塑造人物了,它又没重心放在兄弟情上,叙事效率也不高。如果有什么可以感动人,就是真实事件本身吧。
2019年3月31日,四川凉山深林火灾,30名扑救队员牺牲。很久之前看过的电影,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就想起了这部电影,向所有救火队员致敬,英雄一路走好。电影里面是这样描述火灾的:当大火烧过的时候,就像一辆有100节车厢的火车从你身上压过。你要把脸埋进冰冷的土里,努力呼吸。只要能呼吸你就能活下来。看电影的时候,他们被大火包围了,我以为他们能挺到救援力量赶到,毕竟这是电影,最后皆大欢喜。但是我忘记了这是真实事情改编,现实是残酷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再次向所有救火队员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结尾实在太残忍…水火无情,人在天灾面前是如此的脆弱无助,所以更该对这些以命相搏在一线奋战的勇士心怀感激与敬畏!遥想兴安岭大火,伤过的痛会更加刻骨…记得在东北林区工作那阵,每到春秋防火期进山的路两边挂满禁烟标语红旗,若是被逮到在户外吸烟不但要罚款还会被行拘,现在觉得这处罚真心不过分
国内引进的概率极低,本身灾难片+主旋律就很难博人眼球,加上卡司也不算非常响亮。但就算不引进,真的应该给广电一帮心里没点B数的人看看到底该怎么拍主旋律。中国从来不缺英雄,但凡走点心也不会让那些电影无人问津。
其实是最多值四星的片,但是结尾着实又被感动了一把。救灾场面整体占比不大,核心在于人物塑造,灭霸爆裂鼓手督爷几个演技派真是在发光,还有詹妮弗康纳利,也好久没在银幕上见到了。这些年看了很多优秀的美式主旋律,难道我们就没有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故事吗?真的应该感到羞愧。
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是丈夫,是水准差到爆的乐队主唱,是那个曾经吸毒的浑小子。我们唯一的不同,是在大火肆虐时、当我们逃离时,他们冲进火海,只留下逆行的背影。火带给人类进步的契机,也吞噬了太多无辜的生命;人人皆说“只要活着就是希望”,可真正得到解脱的是那些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
“我让你走进我的心,我改变了我自己,我戒掉了我的瘾…你却走出了我的人生”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落脚幸存者的内疚视角,不落于俗套和主旋律,“部署”后的灰烬最为震撼。
国内能引进还是不错的,虽然故事平淡却十分硬气,不错的片子,而且节奏好,人家的主旋律拍的真叫好!
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没有超能特效,没有过度渲染,而是选择了致敬与缅怀,平实真挚,属于那些无名与被遗忘者的墓志铭。可惜群像的刻画太节制,只留下了少部分人的面孔。
这他妈才是英雄主义电影啊!
消防员之所以受到尊敬,因为每一次救火都是伟大的逆行。侧重于讲述消防员的生活点滴和同袍之情,用从头到尾的平实烘托最后的悲壮,主旋律电影拒绝煽情好评。山火的扑救方式原来是焦土政策,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
7,真实事件改编,一群糙汉子平民英雄。前半部分漫不经心的铺垫着各种生活细节,后面则突然给你结局。影片最后在体育馆见面那场戏非常厉害,情绪的细节非常足,也非常细腻,感人。
国内版删减之后,依旧达到70%以上戏份是对家庭、生活、队友间联结的日常描摹,充分说明原作的责任意识和创作方向——灾难类型为真实的人物与情感让道,煽情仅寥寥几笔,饱满的是在平凡里积攒起的情感和普通人的英雄主义。正是精准地抓住了这点,电影最后才得以呈现出残酷命运中昂扬着的生命力量。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好莱坞模式下的“主旋律叙事”,包含个体成长、集体荣誉、专业精神等叙事核心的类型化叙事,特别值得国产电影学习。摄影和音乐都比期待中的还要出色,很多演员都是各种好莱坞特效大片中的熟脸,但他们对人物的塑造比那种模式化的表演出色很多。
希望这样的影片也多引进点,片名翻译也走心点
“因为太烂的片名而可能错过”的片子+“因为排片太少只能硬找时间勉强看到”的片子+“真实事件比电影更震撼”的片子=Only the Brave;结尾放照片的时候影院把那段掐了,一定是不想让我崩溃……同学看完以后直奔厕所抹眼泪
我就造前面有夺欢脱后面的Flag就有夺大 只是妹想到有团灭这么大。。。。。。。。片尾的真人照看得太难过了 他们都还辣么年轻╥﹏╥
最后二十分钟实在太煽了。每年好莱坞都会拍那么几部主旋律给我们当模板,可当我们自己撸起袖子拍起来时,又毫不意外地被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