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览众生相。
一剧终了。一剧始。先占个坑,慢慢更。现在喜欢TVB这种群像剧,因为好像这两年TVB的故事出不了彩了,只写男主女主加两个配往往容易陷入狗血不能自拔,容易写烂,反而大人物小角色配搭起来,容易绽放人性的火花。
看卡司。有黎耀祥自不用说,师奶这一块收视率稳稳拿下了。邵美琪虽然老了一头,但是心战里面的出彩那也是绝对的。米雪也是老戏骨了。胡定欣这一年尝试了各种角色,经过这番锻炼的她,不能不说是未来大梁的不二人选。梁烈唯在飞虎里面算是赚足了人气,终于有了出头日。李诗韵陈茵媺两个人,演技上虽然一直没有大突破,也主要是角色始终都是不温不火。李诗韵我个人反而还比较喜欢她当年在发证里面的短短表现。
再看几个常年的配。曹永廉那张不老脸,TVB的真是黄金配。萧正楠本来以为会被TVB捧起来的,可是一路来的配让人觉得在重蹈老曹的覆辙,不得不的说俩人还有点像的味道。不过唐诗咏MM是一直被看好的,前几个配戏,都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拳王前几集,颇抢了几分李诗韵的风头。铁马寻桥还有真相里面,不论是颜还是戏,都多了很多看头。
虽然说台庆大戏叫大太监,总觉得有点讽刺TVB最近好多剧都洒狗血匆匆收场烂尾的趋势。不过看卡司觉得还能看看。要论这众生相,慢慢更吧。
会再更...
2 ) 这是专为三顺建的评论我会乱说吗~~~其他吐槽见222
U9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三顺好萌啊!
「你别理我」
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是我想躲在玄穹宝殿
哎呀
进去不是寻人,而是求神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三顺现在只要一说哎呀就萌的不行啊!!
萌的一脸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三顺说去长春宫要多多注意啊!!‘你也是’
我会!【傲娇离去
U14
别这么多要求了,我不会心软的
【镜头切换】到寿安宫了,要拜就拜吧
"景仁同心,其利断金...."
"打扫同心,扭转乾坤..." (我勒个去)
U15
(宫外约会了都,我看的时候心花怒放=3=)
吃东西吧
吃?有咩好吃的?牛肉没牛肉味,蒜头没蒜头味
你真嘴刁
哎呀,我娘的厨艺誉满家乡,若非一场大火,我应该是酒楼太子(少东),而不是...九流太监
那改天真要尝尝你的手艺 对了,你打算何时回宫?
风平浪静之后,我自然会回宫(啪)还有没有甘草梅子?吃光了
欠了你的呀?好好的不行 非要吼人家
(慢慢缩回)
【打情骂俏开始了昂,这集结尾明显是在散播福利,一个傲娇,一个宠溺~最后都说要尝三顺厨艺了,喂喂,想去同住就直说~~(捂脸)
这集什么情况?还有训妻情节哪~~咳咳。。。】
U17
我借黄豆给李莲英做豆腐脑!!!!!!!
其他吐槽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66563/ 3 ) 五大太监的真正个性小议
只论剧中人,不喜的话也随便喷
个人认为,这部剧比较好的一面是,剧中的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不管人物的行为怎样转变,都较好地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
1、姚双喜
关键字:偏执
尽管是五大太监之一,但姚双喜的世界其实只有医学和公主。他沉溺在这个世界中,从来不曾往外看过。五大太监在一起的时候,姚双喜基本上也在看医书,兄弟情在他的嘴上,而不是在心上。
因 为偏执在这个狭小的世界里,他并不通人情世故。双喜从剧中一出场,就已经有所表现。三顺不许他出宫探母病,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按正常的人一般也就忍 了,但他偏执不通世故,看不出形势,所以,闯出祸来。举报御医馆、为救公主污蔑安德海、推着小车放火等等,其实都是他一贯的思维方式,一根筋,不懂得转 圜,幼稚。
公主的死无疑造成了他人生世界的崩塌,最爱的人死了,而最爱的医学救不了最爱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偏执从过去的医者父母心直接转成以恶制恶。
他之所以能获得李连英的原谅,其实也在于,他偏执在那个世界里,从来没长大进入到现实的世界,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医学的天才儿童。
2、李连英
关键字:腹黑
腹黑并不是贬义词,腹黑看怎么用,用在哪。五大太监,无疑李连英的情商是最高的,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的洞察力很好,所以,总是能看穿局势,趋利避害。
在一开始,他只是消极避世,他的腹黑也就用在怎么保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安稳。
然而,时势造英雄,当他不停地被推到更大的舞台,他的腹黑也就被派上更大的用场。只是,在一开始,他仍然运用旧有的方式运用他的腹黑,去保护他的一方天地。安德海的死,倩蓉的死,其实是刺激他,让他意识到旧有的方式已经不管用,要掌握大格局必须动用更大的腹黑。
当他的腹黑全部释放出来,真正意义上的大太监,也就炼成了。
3、三顺
关键字:弱者
剧 的一开始三顺是以恶人的形象出现的。但本质上三顺一直只是一个弱者。一开始的为恶,不如说弱小的他,企图戴上一个恶的面具,来保护自己。没有野心、没有犀 利的眼光、没有手段、没有辣手,这样的人,生下来就更象是容易被人欺负的人,所谓的软柿子就是被别人拿来掐的。他是清楚自己的不争气的个性的,所以,他用 恶来武装自己,吓唬别人。其实,为恶的时候,他的恶也是不彻底的,倩蓉用包子戏弄他,让他便到裤裆里,他也只是无可奈何而已。他导致倩蓉滑胎,他开始转变 成好人,与其说是他良心发现,不如说,他发现自己那个恶的面具再也戴不下去了。
五大太监,三顺是忠心耿耿的,因为弱小的他,不必伪装坏人,也可以得到保护。英顺配是很合适的,因为,最能够保护三顺的人,非连英莫属。
4、凌添寿
关键字:反骨
他 不是英雄,没有眼光魄力,他只是习惯性地装乖巧,然后忍不了就爆发出他本性中反骨的一面。剧中他在打扫处的时候,他跟李连英爆发出第一次冲突,就充分说明 了他个性中反骨的一面。他并不是真正唯利是图的人,唯利是图的人懂得计算,懂得利害关系,而他更多时候,只是为了反叛而反叛。杀死小钗,对他来说,能有什 么好处,他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反骨的冲动。杀死倩蓉同样。装乖巧,但同时心内累积着怨恨,累积到一定程度,就爆发,倒戈一击。这样的人,其实是可怕的,因为 他无论跟谁最后都会反咬一口。
5、安德海
关键字:逞强
安德海无疑是五大太监中最有魄力的一个,有野心、有手段、办事精明 干练。只是,他遇事逞强的个性,也注定了他的悲剧。从始至终,他并不明白自己的能力范围,他只是一味地冲。一开始与陈福斗,明明实力不济,但他看不清,就 一头杀过去,置自己于险地。那个时候,他的运气还很好,有慈禧替他保命。与小钗,有人说他是重情,我觉得不如说,他在逞强,所有人都知道他成不了真正的男 人,但他也要破釜沉舟、不撞南墙不回头,非要证明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男人。太监总管这个职位,他是驾驭不了的,他逞强让自己成功上位,但也最终把自己放在 了风口浪尖上,真正的大风浪来袭,他才知道,其实自己毫无抵御能力,只能再逞强一次,把脖子一伸迎向刀口。
4 ) 这不是我心中的那部《大太监》
比起其tvb之前的剧,《大太监》起码有了最为基本的进步。一:摄影取景起码不再是《万凰之王》虚假做作的影像,tvb终于不再“周扒皮”的死磕每一步的制作费,剧组也跑到了横店取景,一些镜头也算大气。二:题材也可以说从女人间纠结不清争宠,变成了那个时代红砖青瓦下,最卑贱人的生世飘零。三:太监不再是扭着肩膀女声女气的摸样,服饰妆容也不再像之前清宫戏那般大红大绿的浮夸。
所以请理解我看到巡礼片时贼亮贼亮的眼睛和汹涌澎湃的心情。
可是我忘了,巡礼片只是巡礼片。当我看完前6集的时候,失望又将心情降到冰点。我很失望,tvb果然撑不起来这种题材的剧,
因为这货不是李莲英,不是那个是时代里由一个最卑贱人变成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无上的地位和权势却依然无法安慰备受摧残的身心的李莲英。我可以看出编剧尽量把李莲英写成一个在紫禁城里开始安身立命的小太监渐渐被局势等逼迫成的大太监。可是编剧大人,李莲英重来不是“高大全”的人物好吧,他重来就不是“圣母”式的人物好吧。那个时代里一个小太监的他怎么敢帮助内务府要捉拿的人,怎么敢去一个参与到菀太嫔密谋里?他怎么敢和慈禧——这个紫禁城里最威严的女人对着干?
我心中想象的李莲英他是他是慈禧少不了离不开的心头肉!一个亲手可以禁锢光绪,淹死珍妃的大内总管!是一个生性圆滑可以敲诈官员,惹近朝野非议的大太监!同时他又是一个不完整的男人!一个少了男性生殖器依靠权位自我欺骗的男人,他是中国最奴性的那根神经。
这才是我心中的大太监。他一生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虽然深知太后宠信自己,但却只能在恐惧中,在浩荡的宠信下,卑微的活着。他一辈子恨自己不是一个真的男人,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的欲望,见风使舵。他狠得下心下得了手,低的下头报的了仇。这次是可以再紫禁城里活得下来的大太监。
纵观整部剧,像是要给李莲英洗白,给慈禧洗白,给慈安腹黑等等~~一切一些都让我无力吐糟。
可于是我太挑剔,也许这一切都只是我的主观臆断,可是这真的不是我的那部《大太监》
(ps:懒猫我觉得觉得我要纠正一下,很多豆友说真实的李莲英也不是懒猫我想的那样。其实我觉得历史的真假早就埋在厚重的尘埃里,没有人可以断定真实的李莲英到底是怎样。所以懒猫我眼中的李莲英难免狭隘和有违给位看官的想法。若是懒猫有错也欢迎大家指点,这点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有人说看电视是图个舒心,这点懒猫我也认同,但是要说电视不需要深度我就不敢苟同了。好的电视、有涵养的剧集是可以"养”,要是胡乱编造的电视是会害人不浅的,大家看于麻麻剧和湖南台的一些的垃圾电视就知道了,他得电视荼毒了多少小朋友。不求电视可以做宣传历史,但求其可以不要这般脑残就好。
所以《大太监》可以说是一部不那般脑残的剧集,比起tvb之前像《万凰之王》《宫心计》等剧集也是比下有余。但是比上不足呀各位!有人说想看正史移步ccav,懒猫我其实不是想看正史呀,ccav的不一定是正史呀!懒猫我想看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性,他可以自私,可以残忍!
而且tvb正的拍不出这种题材么?大家回去翻翻tvb的剧集像《火舞黄沙》《金枝欲孽》《天与地》等不是还是有这种味道么?
当然,懒猫觉得会拍成这样一部分是香港收视主体的原因,师奶们看不下去懒猫说的这种题材吧!~~大家无视我吧~飞走了~)
(再度补充,稍微瞄了一眼第十四集。我真的要无语了!!敢不敢再假一点!!!!!不知道筒子你们看到这里是什么感想,总是我要泪奔了!)
5 ) 【大太监】好一个恭亲王奕欣
中国人蠢在不懂政治,却喜欢从政,将一腔“政治抱负”的虚荣心误以为是“报国”,却不知道中国政治本来是一谭死水,是流氓强盗的集中营,满腔爱国热的蠢人反而会让社稷江山陷入灭亡的危机。
《大太监》里面的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欣就是好例子,但关于奕欣的背景,港剧并无透露太多,自然不会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恭亲王:满清道光帝临死前钦点下一任皇帝,也面临诸多难题——首先道光有九个儿子,前三个已经死亡,论辈分应该四儿继位,但道光宠爱六儿奕欣,他天资聪明,加上道光本身也宠爱她的生母静妃,道光拒绝断气前做了一轮激烈的思想斗争。
但最后,继位的始终是四儿,即今日的咸丰帝。道光放弃奕欣,原因很多:可能考虑到他不是正统皇后嫡系,恐防嫡系势力不服。事实上根据许多野史学家分析,道光帝并不喜爱咸丰,因为他性格优柔寡断,而且过于老实忠直,对于人性阴暗他毫不防范,凡事只想美好的一面,相比起他的六弟,处事不但当机立断,而且有大将风范,道光帝生确实不知如何取舍。电光火石生死间一拍板,钦点了咸丰,开始了国运万劫不复的局面。*(注1)
首先,为人“忠厚善良”的咸丰帝不喜欢政事,天生喜欢打猎和玩女人。英法联军打入大清,咸丰帝恐惧洋人,双方恶交之下惹出了火烧圆明园的惨剧*(注2),咸丰败走出逃,之后一直病卧不起,临死前钦点未满六岁的慈禧亲生儿接位,命八大朝廷元老辅政。
奕欣当时封为恭亲王,在军事、经济和行政上都有实权,他留在北京跟洋人打交道。不错,既然武力反抗不成,倒不如张开双手迎接“鬼佬”,树敌不如做友,减少流血损失。奕欣思想开明,知道洋人之所以船坚炮利,是因为西方教育先进,除了发明了自行车、望远镜、放大镜、勾魂魄相机,西方教育智慧推动了洋人在军事势力壮大。他主张跟西方“紧密合作”,购买洋枪,送大清小孩到西方学习交流,他满怀希望,西方文明可以让大清璀璨,就像临岸的日本,跟美国一拍即合擦出爱火花。
火药本来是中国人发明,但中国人却用来做炼丹术和放烟花,洋人却拿来做武器,西方列强智商领先,奕欣看穿这点,积极与洋人交往,大搞“洋务运动”。结果得罪了八大元老,当时朝廷保守派势力庞大,恐惧洋人鬼子,加上之前圆明园的惨痛教训,对西方白人恨之入骨,奕欣崇洋媚外,结果落得了“鬼六子”的雅号。
被人起了花名“鬼六子”, 奕欣本来没什么,反正他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他想为大清刮骨疗伤,注入新活力。但无奈,保守势力越扯越离谱,污蔑他“吃里扒外”、“里通外敌”,慈禧越听越不舒服,加上慈禧本身对奕欣的权力心有戚戚然,于是在咸丰临终前,她成功令老公多加一道符咒:以后宫廷及国家大小事务,除了八大元老,也要连同两宫太后慈禧与慈安一起“垂帘听政”,才能生效。
如此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慈禧如何玩这盘棋?慈禧不慌不忙,先拉拢恭亲王奕欣,铲除其余元老势力,死的死、囚的囚、逃的逃,铲平八大元老,此乃 “辛酉政变”。
但慈禧还是对恭亲王有所顾虑,没有元老势力,慈禧集中火力搞定“鬼子六”。加上中法战争失利,慈禧名正言顺罢黜他一切职务,彻底瓦解他的党羽。
奕欣晚年凄惨,一生为大清效力,由于中国人的嫉妒与多疑,落得如此下场。试想一下,如果道光帝当年钦点的是奕欣,慈禧就不可能掌托,大清国运也不会走向衰落,奕欣如果做了皇帝,见到列强发达,一定力排众议跟西方合作,康有为这类改革派必受重用,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相互映照,就一定没有甲午战争,少了慈禧搞屎棍,满清现代化必能成功,中国至少会早一百年跻身列强。可因为一念之差,道光选错了人,导致慈禧干政,妖孽横行,毁了清室不打紧——好歹也是你们满族人之耻,但让整个国家推向深重的灾难,道光帝绝对要拖出来鞭尸。
其实,奕欣如果意志坚定,不念什么“祖宗情”,大可举兵反戈慈禧老妖人,但无奈奕欣还是被“列祖列宗”的婆妈理由束缚自己,念在眼前那个女人始终是自己大嫂。他一手建立了中国首个“外交部”,开办洋人学府,聘请西方人到中国教育界,开启智慧萌芽,大批洋人医生进驻大清,以西方精湛的医疗技术传播福音,按道理奕欣应该是中国现代化之父。
但奕欣蠢就蠢在还要对一个邪权效忠,明明慈禧对外软弱、对内毒辣,他到底还是念念不忘大清社稷、列祖列宗,他的愚忠,蠢在以为自己的一腔抱负能打动到慈禧太后,说服一群思想僵化的老头子。他应该知道,中国人天生愚昧,目光短浅,死抱着“四大发明”大腿不放,恐惧洋人,恐惧西方,如同今日Five毛愤青恐惧西方抿煮一样,以五千年古国的发霉牌匾沾沾自喜。中国落后要挨打,但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中国人集体愚昧和冷漠。大清国没落的迹象,再看看远东某大国的今天,总是那么似曾相识。
------------------------------
注1:根据野史学家考究,传闻当年道光帝与几个儿子打猎的时候,咸丰的老师杜受田事先告诉他:“等一会打猎,你千万不要捕杀任何生灵,回来之后皇帝问你何故,你就回答‘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以表明你不想有杀死生灵的念头。”结果狩猎结束,六阿哥奕訢狩猎最多,道光大赞,但四阿哥照了“剧本”念读,道光听了大喜,说“这才是君主之度”。野史学家认为,这场狩猎才是道光帝钦点“善良”的咸丰真正原因。
注2:火烧圆明园在中国教科书是一场耻辱,是“西方列强侵华”的证据。但根据英法两国的历史,却截然不同:1860年英法两国抵达天津,选了一个叫Harry Parkes的外交官连同39人代表使节团进入通州,与清国和平谈判,开启生意来往。结果朝廷里面一帮保守派,为表示自己很爱国,居然派兵将39个英法使节抓起来施以酷刑,39个人最后死剩10人,英法两国认为是中国人违反国际条约和普世价值观在先,于是两国决定以火烧一座宫殿作为报复。英法两国火烧前已经贴出告示,劝喻中国人不要去圆明园,但中国人偏要去。火烧圆明园,英法两兵固然有顺手牵羊,但中国人与太监们都在哄抢。
6 ) 几十年如一日穿床板上钉钉
手贱,川大校园影视网有《大太监》国语版33集全,下载最高10M/s,于是下载了,于是跳着看完了,于是后悔了。在豆瓣给了一颗星,写了短评:
“TVB可以完全没有细节,但不能不顾情节啊,一个祸乱宫廷的老太监几次逼宫西太后居然都没有被砍头;一个和公主不清不楚的太监在公主死后迁怒众人还可以去掐东太后的脖子并且下了大狱都安然无恙。出了横店的外景,还是狭小棚景的思维与配置,拿腔拿调不说,连狗血都可以几十年如一日不换。《溏心风暴》可以过家家撒泼狗血,因为当今的师奶没有道理不讲原则无视理性,而旗装辫子下的宫廷主子起码懂点儿礼数吧?TVB拍什么都是TVB。”
看巡礼片,尚有些大制作气象,卡司也齐整公允,由李莲英一生折射大清风云变幻,不算出彩,倒也中规中矩。看了正片,卡司大大缩水不说,居然情节也更换成两宫皇太后为了名利及鬼子六争风吃醋:东太后心胸狭窄能力有限,设各种计谋陷害姊妹;西太后光明磊落杀伐决断,化险为夷心系大清江山领导和谐后宫朝堂;一众太监宫女后宫兴风作浪,或义结金兰或相互倾轧,安德海英俊有为man气十足,李莲英是党的好干部太后的好公仆,更有太监与公主的生死恋歌,开开心心欢欢乐乐一家人的阉人配宫女。诸如太监可以随意辞职“过平淡生活”,当主子有难又可以回京继任本职工作的桥段就不必再表,还有皇帝无意窥见安德海在慈禧怀中痛哭便怀疑两人奸情,难道皇帝进门没有事先传话的宫女太监打个招呼?更让人石化的是,安德海为了保全慈禧居然破口大骂“关起门来我才是你慈禧的真老公”等,为的是可以达到曝尸街头示众的刑罚级别以证其净身之实而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我勒个去,替你们难为得慌,或者说是臊得慌,头一回觉得香港人比大陆人蠢笨无趣。TVB没有价值观,铁腕统治被美化到无以复加,没有批判没有超越没有反思,只有沉溺陶醉乐在其中。结尾,光绪登基,慈禧与李莲英城楼对话,两人表明不畏闲言碎语共同进步,我想起来今相的自白。积极向上的如果是邪路呢?不管了,向上就好。李莲英名言:“奴才始终是奴才。”彭三顺名言:“好好的不好吗?”TVB说:“TVB始终是TVB,好好的不好吗?”
子女争产,妻妾争风,屌丝自强,纨绔自毁,奸人得报,好人得道,乱世流离终究大团圆,误会深重最后互谅解,金庸古龙水浒西游,搞笑温情家和万事兴,TVB拍就是TVB风,陈年老卤寡淡成尼姑尿洗脚水,几十年如一日穿床板上钉钉。
MLGB,我怎么写这么多?!
悄悄的把四颗星改成三颗星!
胡定欣又一次死在了黎耀祥的面前
此剧亮点绝对是傲娇三顺 ,圣母莲英, 俊俏德海, 中二皇帝的N角基情. PS TVB是要逆天了,大冬天萤火虫和雪花齐飞 ,90年代日美德引进紫薯也穿越过去,30集剧情除了像背书一样的念白便空洞无物, 宫斗片还加一段不伦不类太监格格纯爱拖长剧情.
看到抱着光绪登基的时候飙泪~( >﹏<)
可以继续往下面看。
好一群面泛桃花,春心荡漾的公公,是拍“大清F4”吗?
不管是黎耀祥还是米雪还是邵美琪,戏穷到要专写一部太监的戏还叫大太监来作为台庆剧可见TVB有多堕落!坚决不会看!
黎耀祥的戏还是愿意看的
好好的不行吗?三顺的口头禅多好。终于追完了,演的可圈可点,就是结尾收的有点唐突。
颠覆对内臣的三观啊。。。。
好吧……套用一句大麻的话,TVB的男星们全部成了太监,是件不能细想的事儿。够俗,戏多,苦情点也不少。这就是男版金枝欲孽啊~追之~目前进度6
避免不了恶俗和小打小闹。但还是比较激烈的。大于三星小于四星。
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对白台词的设计都是TVB一流水平的,虽然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这改编的还是有点偏颇了。再回到剧集本身吧,全剧最大的败笔就是姚双喜这个御药太监的角色了,明明是个温良之人后面给他写了一条魔怔的复仇故事线,人设和剧情完全镇不住脚,明明是因为他的自私自利出卖了安德海害死了公主最后却正义凛然大喊人性本恶去复仇,太难看了。当年的TVB其实很多人都能独当一面当主角的,像这剧里的梁烈唯演得皇上和陈国邦演得彭三顺,虽然是配角但依旧让人印象深刻,就更别说主演祥仔和米雪精彩的对手戏了,整体可以打7分,扣的分数基本都是双喜那条线。
作为《甄嬛传》的脑残粉,大胆预测五年之内古装戏没法超越嬛嬛了,TVB还拿《大太监》当台庆戏,那咱能不能花钱置办点好戏服,好头套啊,发髻后面连攥儿都没有,大清气数尽了,也不差这点钱吧!
剧本简直人神共愤。
自古皇上是带绿帽子最多的人,对吗?
三顺一哎呀,我就想笑!!哈哈哈哈
刚想说前两集还看的过去第三集立马回归原有水准。。。。。嘛,对港产宫廷片不好期望值太高。。。。这剧就是不停的洗白所有人,三顺从第九集开始突然傲娇起来了,萌的一口血
历史上的李莲英真正是怎样的人已经不得而知。很喜欢黎耀祥的诠释。黄浩然也在黎耀祥眼前不怯场,慈禧还是米雪更适合吧。
我真的越来越无法接受TVB模式化的台词叙述方式了,能让我坚持看下去唯一的理由就是TVB男星全都成了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