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最喜欢的歌舞片
酒店CABARET
导演:鲍勃•福斯
主演:丽萨•米戴利
1972年的《酒店》,是著名导演鲍勃•福斯的代表作。或许人们对于这部影片闻所未闻,导演的名字也让人感到陌生,但是在电影史上,这却是一部传奇之作。更多人关于1972年第8届奥斯卡金像奖更多的记忆是《教父1》的惜败,但却对于这部悄无声息击败科波拉的〈教父〉的歌舞片,却没有投入更多的关注。〈教父1〉的确经典,但是当你面对〈酒店〉的时候,却不能不承认它的当之无愧。
这部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的影片,讲的是在纳粹控制下的柏林,一个在酒店表演歌舞女郎与同住一套公寓的男教师的感情故事。一条线索是舞台上的歌舞表演,另一条线索是传统的爱情故事,一个最为遵循早期歌舞片的故事模式——后台故事片的情节构架,却在类型片的格式中完成了对于类型的超越。
歌舞片起源于电影的有声时代初期,1927有声电影发明以来,两年后的〈纽约之光〉和〈百老汇的旋律〉奠定了歌舞片的“前台歌舞,后台故事”的类型模式。受到当时30年代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以及“制片规则”的颁布,歌舞影片向来是避世的,影片将所有的社会矛盾集中与爱情与个人奋斗的主题之上,爱情和个人事业的完满是影片的最终结局,歌舞作为影片中的独立段落,并不承载更多的叙事功能。1939年的〈绿野仙踪〉,最先开创了歌舞参与叙事的先河,之后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也突破了“后台歌舞片”的类型模式,以歌舞叙述心情,推动故事,但是,不管怎样,歌舞类型片不问世事的纯粹娱乐传统仍然没有改变。在新好莱坞的时代开始之初,鲍勃•福斯将更多的社会文化主题注入他的歌舞电影,但是他的表现形式却回归到最早期的“后台故事片”的叙事模式,甚至其歌舞在影片中弱化的叙事功能也是遵循着最早期的歌舞电影的规则与方式,但是影片却以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超越了其歌舞升平的表面。
影片强化了纳粹统治时期柏林的背景,通过对法西斯势力的鞭挞暗喻现代暴力。影片中通过一个“酒店”这个不问世事歌舞升平的舞台,对比出外部这个充斥着暗杀、暴力的黑暗统治。那些看似与影片背景与叙事不相干的歌舞,却在潜层与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影片整体的爱情线索也有着更加深入和敏感的探讨。男主人公在开始不能与女主人公发生性关系的心理障碍,正统教育出身的富家女的受虐心理,男女主人公都与一位富有的双性恋者发生纠葛。影片关于情欲和性的探讨都较之于以往歌舞片简单的恋爱模式有一个质的超越。并且,与以往爱情歌舞片那些明快、完满的故事所不同的是,影片对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没有一个结局,对于他们的未来没有提示,对于那对以强暴开始最终成为真爱,却因为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无疾而终的恋情也无所交代,整个影片结束于一场歌舞,却并非如〈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以一场歌舞解决所有矛盾那样虚假的完满。
影片中的每一场歌舞,在影片中即使摘除,也不影响叙事的进行,并且在影象风格上完全有别于其叙事段落的真实空间场景。在表层上看似全无联系的歌舞,仿佛独立于叙事,但是却又在其深层意义上对影片的主题上进行了释义和读解。一队红妆的歌舞女郎在男扮女装的司仪带领下,在表演完一段浮华艳俗的滑稽歌舞之后,骤然转入了对于法西斯军队行军的模仿,并且,以枪挑假发的无稽动作,对战争进行了嘲笑。在“我是唯一的男人”的歌舞段落里,夸张的两女一男和谐相处的情节,有趣的戏谑了大男子主义的盛行。夸张的人兽恋歌舞片段,对于当时的种族之间界限严格的婚恋规则和种族隔阂进行了暗含的影射。“钱让世界周转”的歌舞段落,夸张的语言动作、露骨的歌词对于拜金主义的嘲讽也显而易见。
在叙事层面上,《酒店》在同类型的歌舞电影中较为复杂。影片重点表现的是人物的情感障碍,复杂的情感关系,而并非通俗歌舞片对于“怎样相恋”的渲染。男女主人公在一开始相识并有好感,很快同居,并没有过多的感情发展脉络的旁支错节。男主角因为与他发生性关系的女孩相继死去,而对做爱产生心理障碍。而女主角也在是否用身体去换取名利还是忠于爱情而犹豫。两个人尽管同居并发生性关系,却仍在友情和爱情的边缘游移。他们共同的朋友是一个双性恋富翁,三人的关系十分微妙,但在剧作上对此却没有太多是非的判断。因为战争的发生,双性恋富翁将他们二人双双抛弃。两个人的关系再次变的游走在同病相怜和互相爱慕的边缘。但是,最终,怀孕的女主角把不知道是谁的孩子打掉了,男人在事前答应照顾女主角,却也面临着回国的归期临近。影片落幕在“欢迎你到歌厅来”歌舞桥段结束时司仪鞠躬谢幕,没有给出任何关于两人命运走向的提示,更不用说一个确切的结果。
2 ) 歌厅
9.0分。以歌厅女明星的生活展开纳粹在德国的兴起岁月,德国逐步被纳粹舆论控制;作品介于胡闹与严肃之间,以在歌厅胡闹避世来严肃讨论纳粹,从一开始纳粹被赶出场内到后来满座似乎皆为纳粹,男主的言行即是导演对此的观点。最牛逼的还是那段乡村少年唱起由最初的温和到后来气势汹汹的“党歌”,完全出乎意料。歌舞段落很棒且不生硬,小丑最讨喜。
3 ) 电驴下载
喜欢慢慢拖的人,喜爱jazz和歌舞电影的人适用。
ed2k://|file|Cabaret%20Liza%20Mannelli%20tjw.avi|1467983872|25FA8
++++++++C502DDF66ECCD0D2DADA8EF1F31|/ (手动去除+号)
(AVI格式,1.36G,无字幕)
4 ) 《Cabaret》-----鲍勃·福斯编织的戏梦人生
鲍勃·福斯虽然只导演过5部电影,但依然不妨碍他跻身为好莱坞最优秀的导演之列,来看看他的成绩吧,《歌厅》荣获1973年奥斯卡8项大奖,鲍勃·福斯更是击败科波拉的《教父》拿下了最佳导演;《浮生若梦》摘下1980年的戛纳金棕榈;《列尼传》、《情难舍》分获戛纳和柏林最佳影片提名,几乎部部经典。
20世纪30年代,纳粹在德国逐渐兴起,历史大变革前夜的柏林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的中心之一,风云际会,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虽被裹挟在历史潮流中但仍心怀梦想,歌舞女郎莎莉梦想成为一个电影明星,并为此结交和逢迎着一切有可能帮助她实现梦想的各类人物,英国来的英文教师布莱恩和莎莉是同一屋檐下的租客,二人渐渐滋生了若有若无的感情,但同为过客似乎两人谁也没将这段感情当真,直到他们俩遇到一位富家公子并展开了一段奇特的“三角恋情”。故事的副线是一位穷困潦倒的浪荡哥儿攀附富家女,本是只为求财的虚情假意最后却假戏真做把自己陷了进去,却也成就了一段真心姻缘,两人犹太身份的遭遇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纳粹势力在德国扩张的阴影。
动听的歌曲和悦目的舞姿保证了歌舞片这种类型电影极佳的视听效果和娱乐性,难题在于如何将歌舞和剧情进行融合,或更进一步借助歌舞提升主题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歌厅》无疑成为了这方面的典范。歌厅作为影片的主题和主要场景是反映那个时代特征的鲜明注脚,各色人群聚集,光怪陆离、醉生梦死。得益于鲍勃·福斯歌舞演员的出身,作为影片重头戏的几场歌舞表演精彩绝伦,酣畅淋漓,给影片增加无限魅力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推动着影片情绪的发展。
开场的“welecome”点明了柏林在这个特定时代的巨大包容性,也赋予了故事无限的可能性;“money,money”是那个时代粗俗而准确的最强音,隐隐暗示了男女主人公貌似美丽实则没有希望的爱情;结尾的“cabaret”则准确的表达了那个时代大部分底层小人物的无奈心声,管它世事如何变幻,人生苦短,我辈只要醉生梦死,爱情,曾经拥有,终不能长久,不如大家一起人生如梦。虽然影片的主旨有虚无主义的嫌疑,但似乎这也是男女主人公唯一合乎实际的结局,如同相识时一样,我们挥一挥手,带走一片相思与哀愁。歌照唱、舞照跳,世界不会因为你我的分别而放慢或加快进化与堕落的节奏。
和传统的歌舞片制造表面繁荣的欢乐景象不同,《歌厅》将歌舞场面固定在歌厅的场景中,在叙事的过程中将歌舞平行剪辑进来,有种象征蒙太奇的意味,华丽的歌舞,在这部电影里,不再只是点缀,而变得比以往更有意义,是升华了的表意部分,强化了故事中的几个关键点,又不破坏叙事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这种表达方式只有电影能够实现。这种表现手法在70年代具有极大的开创性,这也许是当年鲍勃·福斯可以再奥斯卡上击败科波拉的《教父》的原因。丽莎·明奈利当年凭本片夺下影后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无论是歌舞部分还是正剧部分,她完美的诠释了这个放荡且肤浅的歌女,而配角方面,乔尔·格雷实在是太强悍了,他的表演全部是出现在歌舞桥段,且扮成小丑,自始至终未以真面目示人,但是表现力十分惊人,张力十足,外放戏完全到位,反正在我看来,整部影片表现最抢眼的就是他了,甚至压制了女主角丽莎的发挥,他这个男配的小金人的含金量十足。
5 ) 歌厅
它有一个精彩的开场,或者说,作为一部歌舞片,它开场的第一首歌便立马吸引了我。很遗憾我对任何事情——一件艺术作品,一起政治事件——至今没有自己的立场,知识上的欠缺、思考上的懒惰,以及虚荣心都可能是原因。而对于一部年代久远的电影,愈益不敢大胆地断言,而你最好保持崇敬和卑微,事实上,你不得不如此。相比于卓别林,我们谈论伍迪•艾伦要更轻松一些,这并不是说艺术在退化,而是年代本身,是不是就带有不可撼动的力量?排除年代因素,评论对于它的对象而言,也往往天生就有种自卑的情结。语言此时常常变得匮乏和无力。好吧,让我们把它看作一部刚上映的新片(“你没看过的电影都是新电影”),在没有和杰作做对比、也没有设定美学标准的前提下,它的确具有令人愉悦的魅力。
六个主要角色,莉莎、英文教师、投机者、犹太富女、侯爵(随便什么,有钱又有风度,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太烦了)、主持人(说书人的角色,不参与故事)。没有一个人物是反派,即便是意欲借助女人爬上社会高层的投机者,也能因为真爱敢于承认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这样说大概不太合适,不是因为真爱,而是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坏人,如果将他们作为个体来考量的话。因此每个角色都可能是让观众同情、并顺利地将自己代入的。就算是高中常常受“坏种”同学欺负的乖乖男也会在观影时为“坏种”的叛逆欢呼,只要这部电影是从“坏种”的角度出发。尽管投机者在前半部分是个令人讨厌地角色,可是当其反思自己的功利、怯懦时,我想到的是我能做到的不会比他好。在纳粹横行的柏林,勇敢地娶了犹太富女为妻,这是顶风作案。我们能猜测到的,如果他不是不能预料到纳粹此后的暴行,那就是影片必须圆满要求如此。而在影片前半段,投机者道德上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正是纳粹平衡了二者的关系(我们是在后来才知道富家女的犹太人身份,而“平衡”二字无异于承认了犹太人是一种罪过)。
想要通过攀龙附凤获得财富、地位,只有在艺术作品中才会让人觉得不可容忍,鲍勃•福斯的柏林就像巴尔扎克的巴黎,人人如此,它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普遍价值,而在生活中没人会感到可耻。对这种价值的嘲讽是本片的一个主题,但这种嘲讽是无奈的和平静的,它一点也不愤怒,是没有情绪的一种平铺直叙。但它却是一切矛盾产生的根源。
没有一个角色是完全反面的,这样一种现实主义(妈的)也就意味着没有一个角色是完美的。主人公莎莉缺乏父爱因而喜欢显摆自己的父亲以及和父亲的感情,缺乏名气因而想要通过其他人进入演艺圈,缺什么怕什么,丑陋的人最在意自己的外表,除此外,她还有一切女人的通病——虚荣。这本不是问题,但得假设你的男朋友不是一个穷酸教师。就像穷酸本不是问题,但得假设你没有一个富有的情敌。4000万不应该成为所有人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不追求富贵和地位,但穷人——不管他有什么样伟大的价值观——在富人面前永远是窘迫的。英语老师开始嫉妒、猜疑,小肚鸡肠,最终被激怒,仿佛具备了一个男人最令人讨厌地弱点,不再像他以前那样平和。但我们知道责任不在他,不在莎莉,也不在侯爵,而在于三个典型的角色之间必然会产生的关系。你不得不承认,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人会立马在新建立的关系中掌握主导权。关系的问题产生于关系本身,既不在于女人的浪荡虚荣,也不在于男人的卑微懦弱(虽然看上去如此,这是最可悲之处),其正确的解决之道是,让我们坦诚相待。但这是一句废话,不能坦诚的解决知道是坦诚相待。
最后不得不谈谈本片中的歌舞,宏大艳丽,风骚淫荡,相对于社会功利性,歌厅就是乐园。最露骨却最高尚,最堕落却最清醒,对一切不合理极尽戏谑,目的却不在于令人失去希望:姑娘是美丽的,生活是美丽的,音乐是美丽的。其主题与每一段情节平行,起到的作用如同古白话小说中的“有诗为证”(歌舞片大概都是这样?),创造性地烘托了故事。除了其观赏性(色彩、舞蹈、音乐),将犹太人比作大猩猩来描画投机者和富家女的爱情令人印象深刻。影片要结束时,主持人逃入幕后,镜头慢移,映出镜面中模糊的观众,呼应了影片的开端,而几个纳粹军官的出现让你不得不发出赞叹。
6 ) 爱上小受的女孩
重新看老电影就是一个不断见证自己当年“很傻很天真”的过程。
当年喜欢的,现在看来cliche;
当年没感觉的现在成了心水(《杯酒人生》,《心灵捕手》);
当年没看懂的,现在一拍脑门,老兄你当时怎么了?
06年看cabaret,脑子里三个字母,
W--H--Y?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67251/
为什么就叫好又叫座了?为什么就经典了?为什么就成为行业标杆了?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lisa minnelli能得奖?
现在看,当然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当然,当然。
就好象小时候看《月色撩人》,不懂cher好在哪里,多么普通的爱情喜剧啊。
前不久看,恍然明白,存在感啊存在感。
光彩夺目的银幕形象,从来演技就只占一半,甚至,一小半。
lisa minnelli,当年的小姑娘,冶艳的造型(连大卫鲍伊都称赞,大概大卫想把这身衣服也往自己身上套),还有那双夸张眼影衬托的大眼睛。
这个有些轻佻、有些放荡,却有着一双那么善良那么纯真的大眼睛的小姑娘,我看着电视机里的她,可以想象这张脸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那无与伦比的存在感啊。
放荡混合着纯真,很矛盾是不是,玛丽莲也是,可是玛丽莲没有这种野性,这种只有bob fosse才弄的出来的野性。
她本该是个黑色电影的女主角,致命的吸引力,玩弄男人于鼓掌,她应该是琼克劳福,贝第黛维斯的接班人。
但她不是,她善良的发指,她用尽力气的爱。她一边和男人们上床一边使劲爱着那个有点害羞的大男生。
她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她要勾引,她要魅惑,因为难度太大,因为她爱上的这个男孩,爱的也是男孩。
那个脸上有着腼腆微笑的大男生,多年后被一群亚洲女子赋予一个新名词,
小受。
Lisa最精彩的一场戏是片尾,这场足以令她载入影史的表演,无愧于那个最佳女主角头衔。
她最终打掉了孩子,她本想留住的孩子。她和情人分手,她告诉那个男孩,我要做明星,我不可以挺着肚子做电影明星。
眼睛里满是泪水,她要做个了断。
虽然男孩无法理解,为什么?我已经决定和你一起了,不是吗?我已经决定爱一个女生了,不是吗?我已经决定了,你,我,还有一个孩子我们一起建立我们的家,不是吗?
为什么要分手?就为了你那愚蠢的明星梦吗?
可是她知道为什么,她知道,
她知道他不可能爱上她,即使他努力的想爱她。
她在站台微笑挥手,告别她爱过的男孩,这男孩,以为自己也爱她。
她知道,有一天,他会找到自己真正的爱。
而她,回到舞台,振臂高歌。
然后,她成为了一代人的gay icon。
男女主都很可爱,开始以为只是男主被绿了,还很心疼,结果女主居然又被同一个人给绿了,人生真的很无常,在女主怀孕后男主不计前嫌说愿意娶她时真心挺感动,可惜两人三观差距太大,结局还是没能在一起。主线剧情还好,支线有点弱,觉得犹太人那一对可有可无
浓妆艳抹、光怪陆离的乱世烟云。虽然是歌舞片,但歌舞主要起串场作用,本质上还是传统叙事,倒是摄影超前时代了。朋友比爱人难找,时代比歌厅疯狂,既然注定纳粹要崛起,倒不如在靡靡之音中将魏玛共和国埋葬...
真是不长记性,又去看浓妆艳俗的歌舞。。。不过没想到自己还挺喜欢Liza Minnelli的,还是拿男配那位的妆化得太恶心了
最佳导演科波拉输得不冤。
饱满浓郁,个人看过的最好看的歌舞片。比神马《雨中曲》、《花都艳舞》、《芝加哥》、《红磨坊》和《歌剧魅影》之流强出三条街
Life is a cabaret,在最坏的时代来临前,活出最肆意最精彩的人生!电影让人爱不释手,丽莎·明奈利更是令人迷醉!
真是人生如酒店啊!舞台效果非常棒,无论是舞蹈、歌曲还是化妆都极有特点,妩媚且靡靡,并对时代做出暗示。舞台上和舞台下分成两部分,却又有意无意的互相影响着,观众席角度的偷窥镜头极有代入感。丽莎·明奈利永远不肯卸掉的浓妆。形象总让我想起《大力水手》的奥列佛
非歌舞部分的戏剧冲突太平,唱歌和剧情仅靠歌词联系显得彼此分割,男主没有参与任何歌舞环节,化妆浓艳、表情夸张,歌都不好听,舞也局限于一个舞台,没有华丽的剪辑和摄影,全靠音效体验歌舞氛围了,部分歌舞还略显浮夸和聒噪…噢,作为歌舞片,太多低于预期,只能3星啦。敬“伟大的颓废”。
它给了我一个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掌权前夜的柏林社会细微而深刻的变化的直观认识。
两个侍候一个,钱让世界转动,人生就像歌厅,欢迎下次光临
这片是瘾,戒不掉。Nazi的暗线实在是高招!它铺下的那种末世情调给这个故事加上了不少的深度,但最要命的是,通过完美的剪辑,主线的爱情故事、音乐剧片段以及副线居然能够如此熨帖的并存、互推、互相挖掘,这简直是个奇迹!
第一部鲍勃·福斯。摄影剪辑登峰造极,迷幻背后自有明晰。你以为生活与政治很割裂,就像你也以为歌舞与现实很割裂,然而一切都不曾割裂,它们或互为表里,或相互侵犯,或共进共退。第89届奥斯卡前夕观第45届奥斯卡上《教父》的最大对手有多牛逼。盛世不再。
幻世浮生,歌厅是一个缩影,不仅是醉生梦死的幻乐场也是爱情的滋生地更是历史更迭的见证者,鲍勃福斯的剪辑和给传统无脑歌舞片的拔高实在厉害。超喜欢歌厅那个浓妆艳抹的男主持人,虽然没对纳粹着重笔墨,但是历史的压迫感已经油然而生,多角色对爱的选择和动荡感自然而生。歌厅很好的密闭了一个幻象
这是我很久很久以来看过最好的歌舞片,它不仅仅是一部很先锋的表现2、30年代开放的柏林和那里同志生活的电影,更是通过巧妙的音乐、歌舞描绘了当时的历史图景(故事和歌舞是分开的,并不是那种“说着就唱起来”的歌舞片),我第一次在影院里真切地一直想,快继续唱,不要停,继续唱呀!太喜欢了!
【A】鲍勃福斯屌爆了!丽莎明耐丽屌爆了!神作!看的过程中一直在忿忿不平,我操,这么牛逼的片,居然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角逐中输掉了?!居然输掉了?!看完后赶紧查了查当年是何方神圣干掉的这牛逼片子,哦,是教父.........
歌厅野玫瑰,迷乱三人行,颓浊魏玛风情画,享乐主义的柏林
她按时计酬出租自己,她死的那天,邻居们都看窃笑,看吧,那是过量的药物和酒精的后果。但当我看到她像个女王般躺在那里。她是我见过最快乐的尸体。
每个英俊小gay的背后都有一个美女毫无指望的爱着他
山雨欲来之前的靡靡乱世,时代乱云翻滚下一群小人物被裹挟而去的命运,以为这次可以不一样,以为终于可以停止爱的漂泊,Maybe this time唱得沉醉又揪心,她如灵猫般的盈盈泪眼,盛满了自以为降临的幸福天真,爱一个人有罪吗,转身挥手依旧是舞台上明亮的星;歌舞完美融合叙事,剪辑太棒。
几乎是1973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却并不广为人知。末世情调,社会实况和意识形态结合得几乎天衣无缝,歌舞与类型的完美融合。歌舞表演即便放到今天来也依然前卫大胆,虽对于纳粹和现实的描绘只有寥寥几笔,但是足够生动传神,尤其是纳粹青年演唱《tomorrow belongs to me》那段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