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是对鲍勃迪伦1965年英国巡演的忠实记录,导演彭内贝克用影像清晰的说明那时的鲍勃迪伦与披头士是多么的不同。与同时期的《苦难日之夜》相比,《别回头》更直接,深刻,对自己的拍摄对象也没有造星般的刻意吹捧,甚至还毫不掩饰的可以嘲讽,但是,再冷静的镜头都无法掩盖年轻迪伦的灿烂光芒,同现在的老迪伦相比,年轻的他无与伦比的傲慢,机智,激情洋溢,而其中一段以垮掉派代表艾伦金斯堡为背景的开场更是弥足珍贵。
最开始知道鲍勃·迪伦这个人,是因为诺贝尔奖,太诡异了那种感觉,后来找来他的歌词,或者说是诗歌来看,也没有给我多大的冲击,于是在心里面就很肤浅的给他定位为名不副实,虽然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也还是维持这种肤浅的认知,名不副实。
在漫长漫长的一个半小时里面,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这么年轻的年纪里面的,怼记者和朋友的过程中,那么自洽的哲学和价值观,本质上是对的,只是很少有人有这个资本按照这个对的价值观活着。
朋友往楼下马路上扔了玻璃,他大动干戈,生气的不行,非得把这个人揪出来,而且非常之执着的坚持。这个点我既觉得诡异同时又觉得这也可能是他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在跟一个大报社的记者访谈的时候,他几乎是圆通的犀利的残忍的直接的将那个记者一路逼问道角落。他没有错,记者也没有错,但这种给予对自我认知的绝对自信和社会地位的不对等,然后咄咄逼人过去,就算是站在真理的这一面,也未免让人觉得残忍。
在歌词类的比拼中,他的歌词是佼佼者,因为歌词里面有了类似于诗的哲学意境和比较审慎的思辨,但是在这个角度来说诺贝尔,我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
在我写这个文字的当下,我竟然有点对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付出有些轻蔑。
因为看了书《鲍勃迪伦:诗人之歌》所以找来看这部纪录片,书里的形象顿时生动起来。鲍勃二十多岁时,真是一个才子形象,桀骜不驯、灵气逼人。看他在音乐中专心打字的样子,太迷人了!
最喜欢影片中的各种访谈片段,看他回答记者的问题很有趣。果然和书中的他保持着一贯性,他在早期和中期一直对记者是一种不正经、避重就轻、拐弯抹角、胡言乱语的态度hhhhhh。看完书,我很理解他的态度和做法,毕竟,当被人误解时,再如何解释也没用,只会让事情更乱。也许这是公众人物都会遇到的问题吧。
以前的他,很单纯,上了舞台演出,一句话都不说,直接弹起琴来,也不会和观众互动。同样印证了他在书中的形象:他从来就不是为别人写歌,为别人唱歌,他唱歌只是为了取悦自己。
一个年轻又倔强的灵魂,在当今社会,因为稀少而显得更加可爱。
第2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别回头》,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诗人们叛逆不羁的时代评价了!
东瞅西:
无感。
Candice:
那时迪伦年轻气盛,怼天怼地怼空气。台下像只愤怒的公鸡,那些聒噪的谈话早记不清;台上的迪伦像片落叶,答案自在风中。
妓导缪斯:
不知道选片组为啥选这部惹。不了解也不明白鲍勃迪伦。单从纪录片的拍摄方法来说看到一个60年代才华横溢的反叛青年,他或许只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他的背后有更多的人。
Her Majesty:
在那个年代的音乐人里,鲍勃•迪伦长得算是帅的。和很多巨星一样,采访的时候真的是各种屌、各种装逼。和披头士相比,迪伦并没有一首歌是可以直接抓耳的;他的大部分歌词也很难划分到诗歌之中;其实在流行音乐界的地位原本和披头士是有差距的,但谁让他拿了诺贝尔奖,强行并列第一了。
法罗岛岛主:
豆瓣介绍迪伦是60年代反叛文化代言人,诸多曲目成为反战和民权运动的经典歌曲,歌词中包含政治、社会、哲学、诗歌,但是纪录片里我只看见一个才华横溢、略显稚嫩的男生,反差太大了吧。另外,音乐传记片/纪录片多与性爱、毒品拉拉扯扯,《别回头》很清流,单一剧情通过简单的场景切换以及精彩的对话进行到底,饶有趣味。
我略知她一二:
“我不是万能的,我能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做好我自己。”——鲍勃·迪伦
“与其说诺奖颁给了歌手和六十年代,我宁愿相信是颁给了诗意和一颗不老的心。因为,不老的诗意是一个时代的指针。”——人民日报
“我可以说鲍勃·迪伦他讽刺时像一个诗人,他爱和恨时像一个诗人,他在舞台上哀伤时像一个诗人,但当他面对世界开始写作的时候,他却像一个不懂你们的诗为何物的孩子。”——廖伟棠
“每一条小径都通往星辰大海,每一只白鸽都飞向蓝天白云。任何一种馈赠都不及你给予我耳边的旋律,任何一种供养都不比你赋予我眼前的语言。许多年前的那个晚上,你用那双清澈的双眼从此俘获了我对你永恒的爱意,让我永远成为那个喜爱诗歌的少年。”——我略知她一二
#FIFF2#DAY6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最近在补读鲍勃·迪伦,知道1965年他去英国演出时拍过一部很有名的纪录片《不要回头》(Don't Look Back)。没想到有天在刷下载网站的纪录片频道时,居然找到了这片子!
电影里的迪伦当时已是最嬉皮的时代符号,又处于创作力爆发的前夜。他孤傲又率性,桀骜不驯同时又敏感脆弱,浑身彻头彻尾都是一个“酷”字。片子里既有他在表演和创作中的才情横溢,也有他对记者发难时的尖刻冷酷。
这次访英诞生了那张在Royal Albert Hall的现场专辑,这部纪录片更为后世的“摇滚纪录片”(Rockumentary) 开了先河。
片头三分钟是他的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 迪伦不断丢开一摞写着歌词的牌子,背景是金斯伯格在街角抽烟。须知这是史上第一条Music Video.
9.0/10。关于鲍勃迪伦的英国之旅的纪录片,拍的很有趣,直接电影那些“粗糙”的技法(不规则构图、随意的变焦与调度、跳跃的剪辑、大量有趣细节组成的流水账式叙事等)在这里不仅营造了纪实感,也同时配合大量音乐渲染了一种「肆意」的诗意气质(这种影像气质也是涤纶给人的感觉)。不过纪实与诗意在这部并未达到圆融(比如有些地方纪实远大于诗意),所以影像力量被大大限制。
影像太珍貴,包括室內作曲練唱、經理人議價、與記者爭論、演唱會片段等,攝影師也很會取角度。Bob Dylan在外人角度可能是一個屁孩,但他生存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去質疑這個世界的所有,但又接受這一切荒謬的一種虛無主義模式。所以電影最後引述報章說他的歌詞中沒有提出任何「解答」,這也是絕對正確的。
这种诗人型歌手,居然没有安静的创作空间。空间太狭小,人太多,声音太嘈杂。突如其来的采访,一次次重复回答着同样的问题,还要带着耐心,对人真是折磨啊。如果他只是静静的写歌词不需要接触人群会不会好一些?
轻狂、傲慢、才华横溢。最爱Joan Baez在其中的演唱,特别是唱Dylan的《Percy's Song》就是太忧伤。当Dylan在歌声中写作时,是迷人的。我还是喜欢Donovan一点,安静的年轻人。素材很多,普通的纪录片,但片头就值了好几颗星。
年少气盛的鲍勃迪伦真是有趣,一直逻辑不清地狂怼各路记者虽然臭屁但有种年轻人特有的棱角分明。他一开口我就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采访全忘了,一束聚光灯下他的剪影呈现在颗粒粗糙的胶片上,是那个时代最美的画面。记得要配合“Bob Roberts”食用达到最佳效果😂
#786 喜欢他抽烟,吹水,怼记者,讲笑话,坐在打字机前写歌,时不时“酸”一下donovan
8.0 可以算是影史最重要的名人纪录影像之一了,所有与媒体有关的段落(特别生怼《时代周刊》记者那段)都在侧面印证纪录的意义。成名后的Dylan反对阐释,反对被定义,恰好这部纪录片也并未试图阐释或者定义他。或许这就是他排斥媒体,却接纳几个摄影机游荡在他身边的原因吧。
幕后花絮拼得太凑合, 那位学理科的英国人真让人蛋疼。
真实的鲍勃迪伦,面对采访和列侬一个口气,他的歌是大众的,但他不属于大众,很多人看完后感觉涤纶so uncool,但我觉得这是歌词以外的他,又是歌词里面的他,他的“神”是“神出鬼没”的。
一直以为dylan从小就是一幅老人样子,没想到年轻时候也是活蹦乱跳的。65年这个时间选的真是恰到好处,取到了dylan音乐路线的转折点
反叛得太可愛了(當時他只有24歲),攝影機與大明星在倫敦埋身肉搏,長期臭面不討好人,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可以這樣與傳媒對著幹(為什麼時代雜誌的讀者會對我有興趣?我連看也不會看),應該只有那時代才容許,幾場與記者的針峰相對,意氣風發,如果對媒體簡約化甚為不滿,為何又願意接受攝影機的存在呢?
20岁的你有了70岁的声音 70岁的你 还像20岁那般年轻吗
Janus修复版展映,真实电影的纪录片拍摄手法,镜头跟随的是1965年在英国巡演的鲍勃迪伦,记录的内容包括演唱会本身、巡演间隙接受的采访以及日常的对谈,直接又朴实的镜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位艺术家在那个特定时期所流露出的哲学与思想状态,是一幅真实又迷人的人物写照。另外结尾镜头有如神来之笔。
本片是關於鮑勃迪倫1965年一次音樂巡迴演唱會的紀錄片,可謂見證了他音樂巔峰期的風采與風格的轉向。此片以Direct Cinema的紀錄片模式,捕捉了鮑勃迪倫臺前幕後的演唱與生活片段,記錄下他六十年代的民謠風格,而他複雜的想法,性格與態度,但也在這部紀錄片有跡可循,但也只是留下一鱗半爪。可見鮑勃迪倫的音樂和文學世界的無盡豐富,教人難以揣摩把握。
理想的没有过分阐释的纪录片,不是个人最喜欢迪伦的时期,但是访谈最经典最有趣。以前在学校图书馆借来看过一小半,没想到有机会能在电影院看到,迪伦和琼贝兹的声音像清泉一样。每年都感觉能理解当年的这个年轻人更多一点…
看过“摆拍”纪录片,倒是少见把纪录素材拍得那么有质感的和腔调的,不知道是不是黑白片的关系,恍惚中总忍不住质疑这些镜头真的没摆过吗。个人对鲍勃迪伦不了解,看影片中那几段表演不得不说这絮絮叨叨的念经本事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年轻时迪伦略女性化的清秀和怼人时与我何干的傲娇产生的反差还真萌
琼贝兹理解不了鲍勃迪伦的歌词,就进入不了他的心,很遗憾啊,这是转型前的鲍勃迪伦的最后一年,对比66年英国巡演的录像看会非常有趣,正如安迪沃荷说当鲍勃迪伦成为他自己时,他就成为了超级巨星。安迪沃荷厉害啊!
rare footages from 60s, cant wait 4 any bloody subtitles any more
那场车祸带走了那个才华横溢、傲慢、语带讥讽的少年。
聚焦于迪伦的英国之旅,贴近地捕捉到其年少轻狂的一面,配以大量的后台生活细节如唱歌和拌嘴等场面(Joan Baez唱歌配迪伦的打字声那幕很韵律),台上光柱照射下的那个阴影在粗糙胶片的捕捉下已成经典。《我不在场》有大量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