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知识才是变革之枪
人类最后如何做到与德拉格人抗争的,无非是逃命的时候宁愿什么都不带,也要带上能学到知识的耳机的这种精神。
知识具有力量,首领不让听耳机,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他深知这会扰乱民心,甚至使自己的地位不保。可是人民需要耳机,人类天生会去寻求开智之路,尽管首领以德拉格人的知识是邪恶的来妖言惑众,可是依然没有阻碍族人的求知,他们明白自己需要更多的耳机。
德拉格人愿意叫奥姆是忠诚、速度,而提瓦愿意叫自己的奥姆德尔(恐怖),预言德尔一开始就与众不同。德尔所窃走的知识,对德拉格来说就是件恐怖的事情,是一场灾难。
作者凭空建立了德拉格世界,他们通过冥想繁衍后代,因此冥想成为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成了他们唯一的弱点。能想到这样的“人设”,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
画风奇幻,脑洞打开,1973年的作品放今天也足够前卫,确为捷克新浪潮动画的优秀作品。
2 ) 有种快乐是看着别人痛苦
看完片回来看到多巴安在玩弄着一只奄奄一息的小强。在让它的生命消失前,我突然回想起童年我们一群小孩变着花样虐杀着蚂蚁、蚂蚱、蜥蜴、蟾蜍等各类小生物。
倘若角色更换或者就像格列佛中的巨人国或是进击的巨人那样…
生物似乎总有种快乐是建立在其他生物的痛苦之上的。
又想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生命是不断实现内在冲动的泉流。内在的冲动和欲望是进化的动力。而这欲望多少会影响他物吧?
生命是惰性和偶然的反面。它靠繁殖来战胜死亡。片中的德尔及其族人做出了反抗,赢得了自由。超现实主义的外壳下,彰显着人类史的光芒。
我们的祖先太不容易了。那时他们一心想着生存和繁衍。未来的我们会不会反其道而行之。然后历史再现,永恒轮回。
3 ) 拉鲁的异化形象
拉鲁73年把<Fantastic Planet>呈现在戛纳评审团面前的时候,获得了一致的赞许,这种赞许并非出自故事内核,或者表达的思想,更多的是来自于创新的技法和天马行空的形象。长期看欧洲的讽刺漫画,可以发觉一些拉鲁的参考形象,但漫画中的异化手法,在拉鲁中用得更灵活,因为目的并非讽刺,他反倒可以把他心中一些与众不同的构思表达得更好。
抛开环境物体和作为陪衬的动物,其实拉鲁对智慧生物“即两种人”的塑造是类似的,无论从形象,习惯还是心智成熟度,奥姆斯和戴格斯也没太大区别,无非一个拥有更高水平的技术。于是整个故事更像人类之间的斗争史,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斗争史,偷师学艺,扩张队伍,被屠杀,打游击,反攻,发现强大对手的阿基里斯之踵,获取有条件和平,这活脱脱一出近现代人类史。
所以说,剧情从第一分钟开始到最后都是注定的,能真正抓住我们的还是那些异化的形象,比如说,建筑,触角,猪笼草,没有一样是和我们这个世界完全相同的,但你细细看,其实每样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存在一一映射。拉鲁在用他的富有超现实色彩的想象力给我们画一个完全不一样其实又一模一样的世界。
在习惯了好莱坞式或者日式千篇一律的动画形象之后,我想这是他能打动那些学院派导演和影评人的地方,能打动我们这些观众的地方,也是能获75年星云奖提名的地方。
15年后,拉鲁用<Gandahar>来封笔,其实内核和这片也没大区别,形象有变化,但能看到他异化的技巧是相似的。
这片不大容易找到,从图书馆借来录像带,窝在一个小房间里看的,运气的是,磁带的质量还算不错。
4 ) 以原星为起点的两类人之间的对谈
写在记事本里忘了发..现在补上来=。= 这其实是一篇进行剧情、背设及细节比较的流水账评..文不对题依旧,还请诸位原谅..
——————————分割线————————————
其实本不想为本片写评。看过《阿凡达》之后有想对比来说点什么的念头,后来又因为忙而作罢..昨天本来是偶遇了件泛泛的事,说了句泛泛的话,大概是“当下并无更多经典,只是离得较近造成的错觉”..不过龙姐可能误读为我是在评论《阿凡达》.回话之中,就又想起这部《原始星球》来。所以还是说点什么吧。
相似的分三点来讲:
其一,都是对未来的假设;根据蓝色巨人一族元老院的影像资料,本片中人类的原始文明已然毁灭,目前的人类种族处于一种接近蛮荒的状态之中.其设定就像是阿兹特克的土著,有属于己类的神明,有本族特有类似夜间萤火虫方式的神秘主义生殖崇拜与种族传承,有虽未明说但必存在仪式,也有抱持不同生存方式的不同部落. 其生活方式和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人有相似处,但也有不同..后者在生命之树范围里的生活至少是积极向上的(不过这也是因为人类尚未全面入侵的缘故),而原始星球的人类却被蓝色巨人长期作为热门宠物,而且还有专门不劳而获的树洞一族,故此他们的生活极端悲惨艰辛(但仍未放弃希望)。片子开端被虐杀的主角母亲,和蝼蚁之命相比,形式上也没什么区别...
其二,都是两个不同人种之间由对立到调和的过程,且都由一个和两方皆有不可割断关系的“中间人”来调和;主角母亲被虐杀后,主角由一个善良的蓝色巨人女孩收作宠物..女孩过于宠爱她,甚至让她通过蓝巨人特有的授课器接受他们的知识——人类是怎样的一种生物呢?思想和科学就是我们最恐怖的执念,天生的反叛精神一旦在某些人的脑中被引发开来,便时常导致看似为了理想前行,过程却是生灵涂染血流成河的后果..为了自己的种族,主角盗走了头箍型的授课器,带着它前往人类的聚居地..在那里他受到怀疑和排挤,需要胸前绑上一头带着巨大前颚和利齿的巨兽与战士进行一场生死搏斗,只有杀死对方才能被接纳..反观阿凡达..五指的杰克被接纳也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战士的训练,并且驯服了坐骑..原星的主角和杰克都是来自异族的同族,都接受了残酷的考验,并且都取得了信任..而这之后原先所在的一族都来攻打当前的聚居地..阿凡达是使用了巨舰、导弹和机械人,战役尾声时烧夷生命之树;而蓝巨人则使用了毒气,进行了几近种族灭绝的打击..地球人是为了资源,蓝巨人则是因为同为智慧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最后的逆转都是借助了神奇的力量..人类经过数年的喘息和学习已经掌握了强大的科技力量,本打算逃到另外的一个星球去定居,来躲避蓝巨人最后的种族灭绝行动,潘多拉星人则是打算进行最后的决死抵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原星人类在另一个星球发现了蓝巨人冥想时会通过移魂支配的、主要是用来交配繁殖的躯体,而这些交配用的躯体不堪一击..于是强弱瞬间逆转;阿凡达中,则是大自然之母聚集了支援军团将地球人一举击溃。这两种逆转形式均是依靠出其不意的未交待情节,也是很明显的相似之处..两片非低落结局剧本的脉络设置也颇相似..
其三,细节上也有诸多相似之处..除去人类,外星人都是蓝色的皮肤光滑的巨人,都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心灵交流(蓝巨人是冥想,潘多拉星人是辫子)..弱势者的生存方式均是土著式,都拥有一棵树型的基地..两个星球上的古怪生物也都有相似之处..本片主角和阿凡达中的杰克在和原本的族群离散之后,所遇第一人都是故事的女主角,最后都和女主角相爱并且结合.因为上面一点的关系,最后也都成为了新部族的领袖并且引领弱势者战胜强势者并且走出困境..故事的结尾都是取得和平,和谐共处(当然阿凡达是还有续集的,不过我相信卡梅隆的三部曲到最后是会迎来一个和谐结局的(笑)..).
本片还有一个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却是在意境和故事之外..是一个关于我自己的小故事:2000年底我看过一部叫做《入侵脑细胞》的片子,其中有一个镜头,珍妮佛洛佩兹回家,在入睡之前看着一部动画片:在那个片子里..两个女孩的头发连在一起,完全无法分开,却又在互相缠斗..样子很滑稽,珍妮佛笑了..然后进入了梦乡,在床单变成的沙漠里遇到了怪物..好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无法得知这个镜头究竟出自哪部电影..现在我知道是出自《原始星球》,那是蓝巨人在他们的居住地玩弄地球人奴隶..虽然不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场景,但终于知道出处之后,我总有那种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后的释然和感动:这应该是考据癖患者的绝症吧..^^
相异的其实也包括在以上了,再说具体怕折了诸位看片的兴致,这就打住了吧..最后附上和龙姐对谈的内容以作备份...其中推荐了一些片子,也谈了一些感受..全是个人意见,需要的朋友请自取:
——————————分割线————————————
这个貌似……我实在四年前看的……片子非常不错,不过我不喜欢它用的线条和色彩,干燥粗糙而且线条故意做得毛毛刺刺。当然跟片子氛围有关,导演有意不让观众安心,所以我也很正常地中了圈套,看完之后做了噩梦 = =- danver
是的,这就是73年捷克版阿凡提....看完阿凡提便就想起这部来了^^ 东欧片都是这个调调..何况这个是史诗类型的...类似的有kentridge和dumala,日本有山村浩二和川本喜八郎..甚至是做了相似尝试的Ishu patel..估计都是龙姐的噩梦类型- 文泽尔
嗯,于是你这个清单我先记下了。啥时候觉得自己睡得太多有发胖的倾向就找来看,嘿嘿- danver
说到东欧,想起来以前收到过的一套苏联电影六厂(?)——就是专门做动画那个厂的很大一套短篇动画集,里面就有不少类似风格的。可能画风和意识形态不同,不过那种群聚的静默,色彩刻意用脏,比较硬的线条与光影过度方式,和通过结构、通过剧情推进隐隐约约展现出来的扭曲,印象都非常深刻。可惜那套东西被我姐打劫走了,现在不知落在何方。我有段时间很喜欢基里柯的画,多少也有点类似。不过基里柯的颜色毕竟用得浓烈而且偏明亮,比这些片子估计是要好太多了……- danver
萨格勒布一派的看的多了,也会拿苏联片子换换口味..苏联片子,anatoly petrov有点点押井守风格...不过我最喜欢的是Andrey Khrzhanovskiy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93236/ 这个是其中我最爱的一部..确实和原始星球的风格类似,但是也有大量很不相似的..主要是60到80年代之间有一些东欧异象突起- 文泽尔
浓烈明亮的话...当推Georges Schwizgebel,短片我部分做了标签,龙姐要看可以做参考..
http://www.douban.com/movie/list/wenzel/collect?start=0&tag=%E7%9F%AD%E7%89%87&sortby=rating&status=collect- 文泽尔
这部我记得上面说的那套苏联短片里有,而下面链接中的《迷雾中的小刺猬》我是非常确定我看过。看了一下川本喜八郎和山村浩二的作品介绍,川本喜八郎的只怕我能够接受,甚至会喜欢;而山村浩二的接受不了。估计问题出现在画面用色上。我不太能接受不纯净或者不纯粹的颜色,所以从小就不喜欢国画……- danver
mua,多谢小文。我顺着苏联那一系也爬一爬,估计不少都看过。话说押井守这家伙,其实受东欧很大影响。看他的Avalon和后来的立食师就能看的很清楚。这家伙也是在刻意规避喧嚣感和生活感,Innocence我在影院看的时候愣是觉得寂静得不行。- danver
山村浩二是有宣纸基调...即使是如卡夫卡乡间医生那种小说的演绎,颜色也不纯粹..不过夜月和雪有纯粹的白,叙事凌乱却仍有连贯的思路..龙姐可以一试: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301738/ 至于川本我首推《诗人的生涯》- 文泽尔
不过其实人设是走法式的...既然你爬苏联,那我也去再找找60年代之前的短片..有好的就跟你推荐..^^mua- 文泽尔
额...是指《头山》一类的人设...=。=- 文泽尔
扶额,我就是看到乡间医生那个海报觉得我大概会有点受不了画面……反而是年老的鳄鱼这种很有兴趣。山村浩二的造型确实很不像日式的,以及他的用色也不像。日本传统的配色还是讲究清晰的纯色进行组合啊……所以看到死者之书的海报就特别有好感。- danver
5 ) 原始星球
1973年的捷克科幻类动画,除了脑洞大开的故事、人物、布景等等,要表达的寓意也是深刻的。故事设定是拥有高级文明及巨型体形的戴格斯统治星球,人类只是宠物或事野蛮的动物群落,当文明被泄露给人类后,逐渐扭转了被统治的局面,而当杀戮与报酬的战争爆发之际,和平带给了两个文明共存的可能。影片有明确的指向及象征,文明的延续及繁荣不是通过奴役或压迫维持的,而片中冷峻的画风,各种奇思妙想的手法及绘画也令人大开眼界。
6 ) 应该来个续集
磕着迷幻剂,听着平克,看着达利,在经历了1968年后对于人类自身的思考,太Nb的电影了.......35年后才看到!
7 ) 电影分享024丨原始星球丨小众迷幻的超现实主义与俗套的故事内核
原始星球,科幻动画片,法国导演阿内拉鲁作品。
(提前叠甲,本人不懂任何艺术及相关内容,如有错误内容,纯属一家之言。)
原始星球这部片子获得了1973年的戛纳电影节特别奖。其导演阿内拉鲁出生于法国,有着长期的木偶戏从业经历,也曾在精神病院工作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造就了奇幻星球这部电影奇幻、诡谲、异化的电影风格。
电影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一是迷幻的配乐和音效。这种迷幻乐起源自上世纪60年代,这种音乐,常常伴随着迷幻药的使用。迷幻音乐听起来,往往会制造一种诡异、空灵、扭曲、延生的听觉体验,和迷幻药的体验相当一致。
二是超现实的画风与现实的文化基础。整部电影中,画风是十分清奇的,随便截一张图,都是一幅优秀的画作。但其实,画作的内容并没有脱离现实,只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拉长。像极了鲁迅文中对妖魔鬼怪的形容: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三是简洁的台词和丰富的解读内涵。整部电影其实台词算比较少的,但是专业名词(或者说是生造的词儿)有很多,字幕组翻译辛苦了。至于丰富的解读内涵则是,因为整部电影都是手绘而成,所以每个画面都必定有其含义,无论是从宗教、神学、信仰、阶级、种族等方面解读,都能解读出不同的含义。
一点自己的想法
这个电影其实整个故事就是在讲一个英雄史诗故事,一个人的成长,最后带领人类,和曾经奴役自己的人达成平等合作,农奴翻身做主人的故事。这也是我说,这个电影的故事内核其实是十分俗套的,放在真人电影上,无非又是一个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大片。只是在1973年,俗不俗套,我就不知道了。
不过特殊也特殊在这部片子的美术风格,是独树一帜的。在看的时候,更多的会觉得自己是在欣赏画作、欣赏一件艺术品。超现实主义嘛,把日常常见的东西,做出抽象、不符合常识、逻辑的表达。不过嘛,做艺术电影的代价,就是受众会很少,观影体验会比较差。虽然电影很短,72分钟,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催眠了,几次返回,重复观看。
片子中表达的东西是很多的,有历史的轮回,有终点,也有起点,是不断创造,也是不断毁灭。这片子诞生的年代,真是世界科幻作品的黄金年代。二战结束,一切欣欣向荣,婴儿潮带来的劳动力十分充足,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一切美好的想象,提出的设计理念、思想,产生的优秀作品,至今依旧熠熠生辉。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观看。)
这是一个神奇的星球,生活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奥姆人和德拉格人。奥姆人体型微小,文明落后,还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被德拉格人饲养的宠物,一派是被德拉格人视作害虫的野人。德拉格人则身形巨大,科学先进,能够轻易操纵奥姆人的生死。
故事从一个奥姆人开始讲起,他的母亲被德拉格人的孩子玩弄致死,自己被另一家德拉格人的小主人收养,并取同名,叫做提瓦。(下文中奥姆人提瓦称作小提瓦,德拉格人提瓦称作大提瓦。)于是大提瓦,带着他的宠物小提瓦,开始了他的生活。另一边,大提瓦的父亲和几位德拉格人正在商讨怎么处理奥姆人带来的工业损失。从这里开始,奥姆人和德拉格人的冲突就已早早埋下。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提瓦得到了和大提瓦一起被教育的机会,这一切都源自于大提瓦的耳机。这个耳机里面存储着一切德拉格人的知识,也是因此,小提瓦成为了第一个了解德拉格人知识的奥姆人。
随着大提瓦渐渐长大,小提瓦不再受到关注,带着大提瓦的耳机,选择了逃离。在这里,小提瓦遇到了另外的奥姆人——野人。作为宠物,小提瓦和野人们格格不入,但凭借着知识的诱惑,小提瓦逐渐在野人的心中树立起形象和地位,最后通过一场决斗,真正获得了野人们的认可。但和这边的野人首领仍然存在着矛盾。与此同时,德拉格人决定开始清理奥姆人。
在小提瓦和野人们一起行动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还有另一伙野人的存在——他们被称作强盗。小提瓦为两方的野人都带去了德拉格人即将清理奥姆人的消息。果不其然,在破晓时分,德拉格人就像是喷洒杀虫剂一般,开始了清理活动。本来看上去像是打扫房间的行为,却给奥姆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奥姆人死去,剩下的奥姆人,死的死,逃的逃。
在逃亡途中,两个路过的德拉格人看到逃亡的奥姆人,决定像踩死蚂蚁一样踩死他们。奥姆人们奋起反击,最终取得了德拉格人一死一逃的成果,小提瓦也依靠这次行动成功上位,取得了所有奥姆人的信任。奥姆人们开始抓紧时间逃亡,研究起了德拉格人的科技,并造出了两艘飞船。德拉格人也开始进一步清理活动,奥姆人面临生死存亡。
紧急时刻,奥姆人发动了飞船,来到了原始星球,知晓了德拉格人最大的秘密,掌握了他们的命门。毁灭,对于德拉格人和奥姆人来说,都没有好处。双方只能握手言和,一段新的历史开始了。电影至此结束。
8 ) 失去这点温柔,我们可能就一无所有了
关于科幻,曾经有一个纯真年代,值得怀念。在爱因斯坦掰出了质能转换的某种可能性之后,有一些幻想家们再也捂不住自己的脑洞了,便发出了如童话般天真可爱的想象。法国动画导演阿内·拉鲁(René Laloux)就是其一:他于1973年制作的科幻动画《原始星球》正是这一类幻想作品的杰出代表(这部电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原始星球》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发生在人类文明破毁之后的时代,人的后代被称为奥姆斯人,生活在外星蓝巨人戴格斯人的星球上,戴格斯文明拥有超科技和冥想术,且繁殖也有赖于跨星球的冥想。奥姆斯人是戴格斯人餋养的宠物,只有他们半根手指大小。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泰尔的宠物奥姆斯,因为受到女主人的宠爱,而无意间学习了戴格斯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并逃脱到野生奥姆斯群落中,带领群落通过学习和科技进步最终破除了戴格斯人的奴役,与之达成和平共生的文明关系。
在这个天真的“童话”故事中,幻想不再受到科学的严密引力的牵制,而成为乌托邦般的想象力狂欢,比如奇形怪状的外星生物,显然很多借鉴于地球海洋生物的原型,蠕动、飘游,翅膀、脊椎、粘舌、晶体、花朵、眼睛等等元素,被几无节制地任意混搭在一起,让人觉得,神秘的戴格斯星球,就是一个抽干了水的地球海床。对冥想术与变形术的设定,也是在将超自然力量与科学原理进行揉杂,真可谓胡思乱想、不拘一格。
阿瑟·克拉克的名言“任何足够高级的技术都与魔法别无二致”,给幻想家们留下了足够大的生存空间,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幻想,都是无法证伪的,宇宙如此大以至于可能性如此多,你怎么能肯定我这一种就是错的呢?所以对阿内·拉鲁的狂想进行是非对错的判定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道理就和你去批判大灰狼无法开口和小红帽对话的荒谬是一样的。
也许阿内·拉鲁在精神病院工作的经历(曾有五年他在精神病院工作,并给患者们教授绘画、木偶和皮影戏),是他毕生热衷于幻想的重要原因(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奇想或科幻题材的),而他的绘画履历也必是他倾心于动画电影的直接原由。《原始星球》是拉鲁与波兰超现实主义插画师罗兰·托普的合作作品,所以整部电影充满着强烈的迷人的超现实风格。
是的,超现实,我很喜欢这个词,并非是喜欢它在绘画中的表达,而是喜欢想象对现实的那一点超过。现实无论怎样丰富,总会是一种可能性得以穷举的巨大囚笼,框住生活,让人失望,如果在想象中还不能突破它,那这个世界恐怕就很没有意思了。这也是我喜欢科幻小说而不喜欢推理小说的原因:后者的故事无论如何离奇,最终还是要回到一种逻辑规整的合理之中,即落回生活、落回现实之中,而前者却是逃逸的,拥有它自己的第三宇宙速度,意味着未知永远无尽,而我们已踏上探险的旅程。
嗨,跑题了,我还得说回阿内·拉鲁和他的科幻动画。六七十年代(进或八十年代),就属于我说的那个纯真、值得怀念的年代,阿内·拉鲁的主要作品也都创作于这一时期(1960年《猴子的牙齿》、1964年《死亡时间》、1965年《蜗牛惊魂》、1973年《原始星球》、1981年《时间之主》、1987年《王佛脱险记》和《甘达星人》),八八年之后,他就不再执导动画片,仿佛他的幻想停止了,而那个年代也结束了。那个纯真来自于无拘束的、无功利的热情,以及对宇宙的真诚的憧憬,这憧憬源于百万年前第一只抬头望向星空的古猿,却终结于我们自认为对宇宙已熟知的无聊的当代。在那个纯真年代,库布里克以哲学向太空质询,阿姆斯特朗以登月向宇宙挑战,而如今,我们却埋头于虚拟的互联网宇宙,坠落在短暂生命那些片刻欢愉的墓场中。
所以要感谢刘慈欣和《三体》,他在延续我们祖先的传统,延续神话、童话与拉鲁和库布里克们的传统,并以此真正地向未来看去。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曾让我感到郁结,最后的夜晚竟然终结在一场凡人的殴斗中,那是多么伤感的和遗憾的事啊。是的,说到科幻,我便漂浮、我便跑题,因为地心引力已不能束缚我和我的语言。
阿内·拉鲁的故事讲得并不好,《原始星球》如此,《时间之主》也是,平滑而起伏欠缺的情节,好听而无甚效用的配乐,恣意而不太严谨的设定,等等。但他和他的动画片如此天真可爱,我们既然能宽容童话的固定模式,也应当拥抱他的故事,这一点温柔,可不要再失去了,否则,我们真的可能一无所有。
<图片6>
远古“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成功范本,传闻有些老鼠已经能听懂人说话了…
一部奥姆小人国的出埃及记,他们遵行的不是上帝的律法,而是知识的力量。此一两元之设定(神与人),在如《格列佛游记》《人猿星球》《侏罗纪公园》等文学影视作品里都能找到类似的主题。作为我们自己,亦是如此,也有属于自己的多重宇宙,也有一个想象中有待开发的原始星球。画风很诡异,音乐很抓毛。
想象力太丰富。喜欢从男女亲吻到酷似食蚁兽的怪物攻击om 的那个转场。超现实主义的外衣下,闪烁着人类史的光芒。只是感觉最后结局太仓促了。本以为男主会见到女主人的。
消失的远古文明中的古人类可能是外星文明创作的,也就是智能造人论,但现代人类的祖先是侏罗纪公园后期居住在地下的小矮人,靠食腐肉生存,后来危险的大型生物灭绝之后才得以来到地上繁衍兴盛。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本早已消失的历史书,太多的东西不是科幻故事,而是人类祖先的真实历史。★★★★★
Roland Topor画完设计稿,嫌烦丢下不管。Laloux找到捷克团队合作。捷克制片人为了讨好民族主义阵线,一度想要赶走Laloux。不过最后这次合作还是挺了下来。
开头大手简直就是如来佛祖啊,天神降临的恐惧感极强。生物造型没得说,想象力十分惊人。关于交配方式,冥想球太让人震惊了,相当于把柏拉图式爱情具象化,体现高级文明的绝佳办法。奥姆斯人也不逊色,做得极有仪式感,体现出强烈生殖崇拜,凸显生存母题。 P.S. 戛纳电影节特别奖是个什么奖?
导演阿内·拉鲁以非凡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虚拟星球,各种奇异的动植物与电影所展现的原始野性相得益彰。蓝色的巨人统治整个星球,而奥姆(人类)成了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宠物、玩具,大与小的概念被最大程度开发,每一秒都让人后脊背直冒冷汗,每一帧画面都在挑战着人类想象力的极限。
资料馆2012.11.23.7pm 看过更好的动画,当然也看过更好的科幻,更加看过更好的电影,但这样好的科幻动画长片还是第一次看到。每次看到这样的影片,总有种人生意义得以实现的快感。疆界视域和可能性被打开,身为人类是如此骄傲。即使我现在过着每天看杰作的日子,这样的作品也算难得。
大晚上看真慎的慌 妈的神配乐。
B / 七十分钟情节紧凑,但结尾略潦草。放到现在虽然世界观已经不新鲜,但是画面的创造力十分惊人。观影仿佛是一个唤醒邪恶的过程。
中文是“原始星球”,法语是“野蛮星球”,英语则是“奇幻星球”,三个名字讲了片中世界观的三个关键词。主题可以有很多解读,资本主义的殖民者和hunter-gatherer模式的被殖民者,启蒙与反智,自我与他者不同的身体性和时间感知,结尾通过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实现反帝反封,看似人类(或者是长得像人类的物种)与大蓝人达成和平协议,大蓝人怀里出现了新的宠物。这个线索就非常六七十年代,配乐也是,很多迷幻,夹杂爵士,最后还冒出华尔兹。音效最好玩,这些采样是对构建物种、地外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反复陌生化和熟悉化的过程。这简直是Bosch画笔下对世界,有几个特写画风又特别中世纪圣像画,奇!
怎么看都是在批纳粹……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倒是思考到所谓“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尼玛[阿凡达]里的蓝巨人跟这部片有木有关系啊!)。另外还探讨了科学与文明的重要性与脆弱性。结尾有点坑。
1.我相信,总有一天,人类会被蚂蚁消灭,地球最终落到蚂蚁手中。当然,也可能是蟑螂或老鼠;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未来,是文明的高度体现,是胜利的关键。
比进击的巨人好看多啦
近30年前的手绘神作,片中超前的思考和意识令很多后来者都无法超越。这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为了生存不同的物种之间总是会有残酷的竞争。戴格斯人和奥姆人的对立之外,片子也侧面描述了低等动物的弱肉强食。文明在导演看来,恰恰使得奥姆人摆脱奴役,也和戴格斯人共存,带来合作和平,而非虐杀和冲突
对这种刻意的教条和故作深沉不怎么感冒,全片已经不能称作电影,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没有情感,让观众反复观摩一个多小时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你觉得是什么感受呢?也许七十年代的法国或欧洲崇尚这种调调儿。动画电影通常非常考验想象力,跟宫崎骏相比,画面创作处处都来自现实又刻意与现实相悖,乏味无聊。
捷克新浪潮动画就是神一般的存在!aqa4nqt3
音乐很迷幻,画风很达利,故事很超前,神奇捷克的神奇动画。
想象力大爆炸!真心很少看过其他类似的电影,各种天马行空的画面,独树一帜的设定,阴森迥异的风格,异化尖刻的讽刺,到处都透露着一种前卫拉风的神作气息,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这竟然是一部1973年的电影,这往后40年基本就没有什么电影的想象力能出其右了
卧槽,卧槽!今天晚上跟同学一起看的,这个可能是我看过的想象力最牛逼的动画了,目前为止,没有之一。我突然发现以前看过的科幻片都弱爆了,那些普通科幻片中的外星科技都是根据人类的科技进行幻想的,这部动画里的设定完全是以一种反常识、非人类的角度构思的,在这动画里,正常的人类认知是行不通的。汤浅的《海马》就模仿了这个吧。这动画和以前看过的《索拉里斯》和《机器人大师》有点像。/入了前摇坑回过来看才发现,原来这动画用了艺术摇滚作为配乐,果然70年代的人的先锋精神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