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生命的烙印

剧情片其它1976

主演:弗朗齐歇克·皮耶奇卡  马里乌什·德莫霍夫斯基  耶日·斯图尔  扬·斯科特尼茨基  斯坦尼斯瓦夫·伊加尔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剧照

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1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2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3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4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5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6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13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14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15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16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17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18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19生命的烙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政府不顾民意反对,执意要将古老宁静的小镇变作一家大型化工厂的所在地,并言如此可以大大增加就业机会。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对党忠诚的Stefan Bednarz(Franciszek Pieczka)被任命着手这一切。小镇是Bednarz和妻子(Halina Winiarska)的故乡,两人多年前曾因一起事件离开,今Bednarz要妻子同去,被拒。
  工厂建成之初,虽有居民抗议政府的暴行,但一切还算顺利。投入生产后,之前居民担忧的环境会日益糟糕等问题凸显,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开始紧张,Bednarz做中间协调人几近憔悴。而电视台导演(Michal Tarkowski)对工厂的持续关注、助手(Jerzy Stuhr)将居民意见刻意过滤、被迫与当年迫使他和妻子远离故乡的旧敌搭档工作、女儿(Joanna Orzeszkowska)的渐行渐远等事情,则令他慢慢明白自己不过是一枚棋子,萌生辞职念头。

 长篇影评

 1 ) 纪录片到剧情片的转型之作

生命的烙印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首部剧情长片,此前七年作为纪录片导演,他完成了十来部短片作品,这些作品聚焦波兰gong产主义制度下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1976这一年是基耶斯洛夫斯从纪录片到剧情片的转折点。

导演从纪录片转向剧情片的的驱动力,第一是审cha制度带来的种种限制,第二是纪录真实人们的真实生活所带来的道德伦理焦虑。其中一个极端发生的案例是,一部影片被作为犯罪证据导致了片中主人公的被捕。第三是彼时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渐渐对人们的公共生活不再那么感兴趣,转而想开始探索人们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当然这种纪录片难以表达人们的私人生活或者内心生活的观点不一定完全准确。然而基耶斯洛夫斯基本身的纪录片风格是冷静客观的完全纪实,甚至杜绝配乐,为的是最大限度的避免主观判断的流露。若想表达私人,内心,这种无法避免主观色彩介入的题材,对于基氏如此严格清水的纪录片拍摄风格确实有所矛盾。(其实还有第四点,我忘记了)

《生命的烙印》作为纪录片到剧情片的转型之作,保有着浓烈的纪录片拍摄风格,平实的叙事,并不讲究每个场景的完整性,似乎刻意避免刻画戏剧冲突,如今看来平淡的戏剧冲突主要体现在男主的公共生活:作为一名国营大型化工厂厂长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而男主其实颇有戏剧矛盾的私人生活,导演选择轻描淡写,几笔草草带过,仿佛仅仅是职业生活的背景板。即便是大篇幅描绘的公共生活也表现平淡原因,首先是导演没有刻意加强描绘冲突,第二个是男主本身也是一个性格冲淡的人。人物的塑造方式受到导演职业生涯早期十几部纪录片所描绘的人物性格的影响。在这些纪录片中的主角医生,工人,士兵,大多是平实的日复一日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没有伟大的ZZ理想抑或强烈的思想反叛,以最朴实的做好手中生计的价值观践行生活。片中的厂长也并不是一个跟陈腐体制做斗争的民zhu英雄,(虽然观众一开始会对他给予一些期望)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男主感觉日趋无力,而选择退缩逃避。对于电影里出现的两相对立的D派高层和当地社会运动者,乃至于工厂本身是否该建立,作者完全采取了中立的视角,无褒无贬。在描绘公共生活的这一面时,导演善用电视,新闻报纸,记者录音等多种媒介,以及花很多篇幅拍摄各类会议,使全片有一种特殊的纪录片氛围形式,这当然是跟目前流行的“伪纪录片”包括手持摄影的风格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主题是理想与现实的对峙,这种对峙体现在片中出现的各种人物身上,小镇居民的理想是固守原来的生活方式保留原始的自然环境,却遭到外来强烈ZZ力量的粉碎。最牛钉子户死守自己的老宅,对于代表现实力量的轰隆隆开到自己面前的挖土机毫不畏惧。记者的叔叔,一个理想主义者,深夜在工厂外墙建筑上大刷标语引发不小的轰动和高层对男主的批评,然而记者却评述自己的叔叔:太过理想主义,在与现实对抗的过程中失败得心脏病死亡(也是基氏自己离开世界的方式)。当然还有男主的理想,是带有几分天真色彩的建厂为国家效力,然而他的妻子和女儿都不认为他能真正践行自己的理想,而他确实也在享受荣誉的同时逐渐深陷现实泥淖而愈发感到力不从心,心力交瘁。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在男主身上引发了最深刻的孤独。女儿是片中唯一轻盈的存在,最年轻的一代,一心追寻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也遭到了现实的挫折(譬如两次堕胎)。

片中的另外一个主题是现代性的焦虑。代表上层的思想方针是加速现代化,加速发展,扩大生产。然而“被代表”了的本地人并不接受这种发展方向,他们怀念曾经的茂密的森林,静谧的花园,稀少的人口,平稳而疏于变化的生活,厌恶工业化的进程和随之而来大量外来人口对他们原本平静生活造成的困扰。这种焦虑感在男主身上的体现被片中唯一出现的几次配乐所强化,或者不能称之为配乐,而是一些具有金属质感的刮擦声响,非常类似坂本龙一近年来的带有实验倾向的音乐作品,现在听来也非常前卫,这种焦虑感也加重了个人孤独。两个看似与剧情无关联的镜头,其一,男主第一次进到独居新屋,扭亮灯泡,玻璃反射出自己模模糊糊的身形,再一扭,玻璃失去反射,透射出窗外一片荒芜的暮色风景,男主再扭,又出现自己的身形,反复几轮,镜面不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面,寂寥诡谲气氛尽显。其二男主在路上的报刊亭看到众人聚集,凑近一看,是美国登月的新闻。一个特写,照片里的太空人,月球的质感,蒙了一层报刊亭玻璃上雨珠的滤镜,呈现出于周边环境完全异质的气氛。

全片以一次声势浩大的工人qi义做结。此次qi义在历史上真实发生于1970年12月,此前波兰遭受着严重的经济问题,生产效率普遍低下,长期酝酿的不满情绪,最终于圣诞节前夕ZF公布的一轮大范围食品涨价事件所引爆,此次涨价让原本就需要花费一半工资购买食品的工人生活雪上加霜。电影没有正面表现这次运动,观众仅仅从男主冰天雪地中凝滞看报纸的动作即可了解此次事件的严重性,我们也可以即刻明白过来,片中工人的不满情绪并不是厂长之过而是ti制问题,批评会议上对于男主的指责也可以说是子虚乌有。前一个镜头是男主的离职,后一个镜头马上带到回归家庭的天伦之乐,同时左边打出结束字幕,右边辞职的男主在教外孙学走路。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哭泣,始终没有跨出自己的第一步。不知此情此景,是否会令男主联想到自己职业生涯里理想与现实斗争的一次有一次的失败呢?

此篇文章由HKIFF CINEFAN 基耶斯洛夫斯基影展映后讲座 整理,感谢演讲者登徒先生的精彩演说

 2 ) 伤痕

    这是Kieslowski的第一部故事长片作品,也是传说中的“道德焦虑电影”,影片拍摄于1976年,尽管相隔了近三十年,但是对当今中国的很多现状有现实意义!影片是关于新建的大型化工厂对其所在小镇居民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官僚主义、政治分歧、民意舆论等现实问题,其实类似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在中国肯定是多如牛毛的,但那些大致都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正面形象歌功颂德为主,揭露现实反映现实为辅的!但是在本片中就有民众与政府的直接对话、记者的观点、居民的行动、工厂厂长自己内心的矛盾甚至厂长的妻子跟女儿的看法……由工厂发散出来的问题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当事人!因为权利产生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与民间的真正疾苦总是一对让人尴尬的悖论!一方面想保住地位而做一些似乎是积极有效的实事,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功利的想法使实事难成事实,而民众的意愿则会这些烂摊子产生理所当然的抵制和反对,官僚们对这种来源于底层的声音要么装聋作哑视而不见,要么制造一些新的烂摊子,如此的恶性循环;假如这些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凑巧正好取得了计划中的功效或价值那么民众也会支持,而且还会在支持的同时呼吁更多的类似项目,但是天时地利并非总是会顺应民意,于是又落入了同样的恶性循环——也许是我低估了政府的职能作用,也许是我过于悲观而忽视了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有着如此冗杂繁复的国家机器,何况晚清的悲剧是如此的让我心有余悸!影片的最后厂长卸任,被他的分歧者替代,影片结尾在已经离职的厂长带女儿刚刚生下的孩子的画面,也许只有孩子才是社会的希望吧!
    看Kieslowski的电影的时候总是会寻找导演究竟是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所要表达的故事,如果说Godard在他的影像里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于革命、对于阶级、对于颠覆的信念,那么也许我从Kieslowski的影像中就能看到迷离的政治和平实的宿命,有时候政治就是人物的宿命,而有时候人物的宿命就是政治,只是导演几乎从来不在影片中明确透露自己的政治主张,只是通过在政治背景下生活的人物遭遇来反应政治。政治是人折腾出来的政治,而人也是政治体制下艰难求存的人,但正因为政治背景的确定所以人物的处境行为结果都难免会被种种非人为但是客观的不可抗因素左右着,个人与整个社会总是在不停的上演着同化与异化的冲突,最后无论是那一方面占了上风对于社会对于个人来说二者都有输家,于是Kieslowski的电影里也总是表现出一种无言的悲悯——悲天而悯人——为社会的强悍但却无序而悲哀,为个人的渺小却顽强而怜悯!

 3 ) Blizna

70年代的Kieslowski对于政治的热情还未深沉起来,他没有像后期的影像一样把政治理想藏在深深的隐喻里,而是在镜头里直接放进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与政治人物。 主人公Bednarz 陷入了一个政治事件。他被任命为一项工业计划的总负责人。这项计划是波兰领导人为了应付国内严重的经济乏力而匆忙出炉的,他们给人民这样一个假相:若这项计划付诸实现,那么失业问题、经济增长乏力问题、贫困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于是它在万众瞩目下上马开工。但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暴露,环境破坏、房屋的拆迁、人民怨声载道,于是Bednarz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最终成了这个工程的替罪羊,以满怀热情始,以人走茶凉终。 看到一半时,我心里便已经有阵阵凉意,非因基氏冷峻的镜头,也非影片中时时流露的悲悯氛围,而是熟悉感,三十年前万里之外的波兰竟然和现在的中国是如此的相似。官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完全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凭自己的好恶、或上级的好恶、或政绩的光鲜而去做一些号称利民的、伟大的工程,最后却都是劳民伤财,天怒人怨。道家所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这个道理!“窃钩者诛,窃国者候”,可见每个非开放社会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但是基氏所要表达的远不是政治,虽然单单以政治电影来理解它显得不费力气而得体。应该承认它是政治电影,它所表现与焦虑的都与政治有关,但影片的一些镜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在政治之外,导演更关心是另一些变化。 某种失落感隐隐地会在强烈的控制下流露出来:70年代的环境问题不似今天这般尖锐,但影片记录了整片树林被砍伐时的哀伤情境;主角进入城镇时,看到的是被“新生活”冲击下的城市底层的忧伤;主角在公寓里把灯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看他自己的影像在窗户上与窗外变化的世界重叠幻化;主角与女儿讨论着工程的意义,背景是一片墓地,而女儿此时却已经怀孕……在影片大部分平实的镜头之间,时而插入这些令人沉思的基氏风格的镜头,表现了创作者思想上的彷徨与失落。 但导演似乎不要这部冷酷而哀伤的电影以落寞终结,他给了刚出生主角的外孙一个镜头,他在蹒跚学步,时而跌倒,但总会又站起来。

 4 ) Blizna,老老调重重弹

这部影片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处女作,其实我认为再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已经是在老调重弹,而这部片远没有《十诫》有名气,究其被冷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仅仅因为它讲工厂的事,就已经认为影片肯定好不到哪去。
     我看电影最舒服的感觉是在没有任何期待的情况下看一部电影,不用辛苦等待,不用考虑时间,如果觉得不好马上可以关掉,你不知道这部电影将会给你带来什么,虽然没有什么期望,但这种未知仍是一种冒险,赌注往往是你生命中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或者更长一些,当然一般情况下我还浪费得起。我经历过很多这样的冒险,但几乎从来没有半途离开过,我对无论什么样的电影似乎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耐心和宽容(当然,那种烂得让人想哭的影片除外,要不真对不起生命),或许也可能仅仅是喜欢这种把一部电影看完的感觉。
      现在我可以老实的告诉大家,《生命的烙印》是部平淡得接近平庸的电影,极像我国80电影年代那种以工厂改革为内容的电影,不新奇,不古怪,手法平常,表演平淡,人物接近无趣乏味,在现在看来由内到外都是一种陈旧气,而它原本的片名也没有“生命的烙印”这么动人带有人生哲理的诗意,而是简单的叫做《伤疤》(Blizna),影片无论从内容还是主题都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后期那些探讨生命本质的作品差别甚大。
      故事的发生地是一个陈旧、被遗弃的城市,大部分居民都生活在贫困中,市里的领导争取到了一个建造一家大型肥料厂的机会,这样就能给城里那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提供工作,他们也好向上头邀功,但代价是必须砍伐大片森林和推到一些居民住房,无论如何,工程终于上马了,请来了原住本市的工程师史蒂芬来当工厂领导。史蒂芬任劳任怨,一边他得应付那些心怀叵测的政客,一边还得面对那些怀疑他的民众们,此外,他的老婆拒绝与他同来这座城市,他的女儿不愿听他的劝告,而他对以前的情敌现在的部下则一直耿耿于怀……最后工厂建成了,但史蒂芬却认为自己最初的选择是错误的,他根本不应该来到这个城市,他根本就无法改变什么,一直以来他只是颗被利用的棋子,用过之后,就可以被丢掉了……
      当然,我可以很让人信服地替这部电影解释片名为什么叫“伤疤”,它的巧妙之处,延伸出无数深刻的含义,并编造出它并不明显的出众之处,但首先我觉得这么做对不起我自己,第二对不起基耶斯洛夫斯基,他或许根本没想那么多,这只是一出我们见惯了的揭露政治丑态的讽刺剧,它带有纪实风格,充满了基耶斯洛夫斯基早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他一直保持的悲观情绪。这样的电影只能加重一点我们对人生的固有看法或引起我们反感而已。
       想起我为本片消耗的114分钟,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这是因为那场领导与群众的辩论大会的戏中,那些激愤的居民们的发言镜头真实的令人感动,这是片中最好的部分,虽然每个人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其中蕴藏的力量却在顷刻间喷薄而出,令主角们都黯然失色。有了这个片段,我已经觉得并没有浪费时间,即使其他部分对我而言都毫无意义。如果我要求我所看到的每一秒钟都要有重大意义,那么看电影将是件痛苦的事。有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区别好电影和差电影,毕竟我所谓的观影经验根本不足挂齿。但在我眼里,没有比真诚讲老百姓故事的电影更好的电影了,即使它只能加重一点我对人生某方面的感受,就像这部《生命的烙印》或者是《伤疤》轻轻地给我打下了生命的烙印或者是留下伤疤一样。

 5 ) 那时的波兰

和中国的现状惊人的相似。我不喜欢谈论政治,可是看完the scar我忍不住想,这种惊人的相似应该是社会制度使然吧。当然,除了制度,还有很多原因是共通的人性,比如那些表达着善变的“民意”的居民。
我把这个片子推荐给那些心性沉静头脑冷静,不会因为一部电影不傻不天真不黄不暴力不俗不搞笑而昏昏欲睡的人,以及,铁杆的基氏影迷。

补充:片子里反复提到那件20年前的事,也就是那道伤疤,但始终没有说出具体是什么,但可以想象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场政治事件。20年前,是1956年,那一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和十月危机,国内政治异常动荡,与苏联的关系也急剧恶化。
Bednarz对女儿说,当时你妈妈在一所高中领导一个共产党分部.后来他们开除了Lech.
20年后,Bednarz的妻子无法忘却,Bednarz,这个以为自己所向披靡什么都搞得定的男人,在面对Lech的时候,发现自己也无法忘却。Lech也是。伤痕永远不会消失。

此外,把片子简单理解成一部政治电影是不公平的。男主角是个复杂的男人,你还可以从他内心看出传统与改革的争斗,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一个男人如何变成了老人。影片的开头他拥有无尽的权力,力量,自信和强大的内心,可是后来一起都渐渐变得out of control,包括自己倾尽全力的化工厂,还有自己的女儿。影片的最后,Bednarz变成了一个教小女孩学走步的慈祥的老头儿。

 短评

个体在体制内的微不足道和无力感。与之对抗的结局无非只有两个,要么被招安要么被放逐,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个样。原来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首部长片,比起他后来的作品有差距,但是处女作能拍成这样还是很了不起的,许多镜头已经隐有大师范儿。

6分钟前
  • Don't Panic!
  • 推荐

长篇的官僚谈话真实的展现了那个冷漠的时代,政府官员为了经济利益可以牺牲一切。在不断的让人民承担后果的同时,各种谎言自然是不可避免。此片我看的昏昏欲睡。

11分钟前
  • Nakadai
  • 推荐

一个临危受命的工程师,重返故乡成为新建立的化工厂厂长,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当地村民和资本高层的矛盾,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还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环境,正直的厂长夹在其中束手无策,深深的无力感,颇具悲剧色彩。电影拍摄了大量政府部门会议场景,整部电影也像这些会议一样,相当无聊。

13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这个剧本有点混乱,节奏和整体把握还不大好吧,不过隐约能看到基的方向——生存……

17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这一部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有趣的。比其他的都要严肃,但还是在讲一个人

18分钟前
  • MaTown
  • 力荐

7/10。景深镜头和音乐变调怪异交代人与外界环境的冲突,扬起沙尘的市政府车队被安排到森林大环境中,工程师接受采访的工地那荒山残留着树根表现出工业破坏力,鹿吃掉香烟象征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狗丢下车死命追随车主代表个人意志盲从政治,结尾门框内主角教婴儿学步的日常空间是回避政治的心灵港湾。

20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纪录片向剧情片的转型之作,基氏从80年代开始不再对政治感兴趣,而纯粹关注人本身。理想与现实的冲突,life 和mission的冲突主题已经从本片里开始呈现。金属感配乐颇为前卫。片中一位理想主义者在与现实的斗争中因心脏病去世,20年后,他以同样的方式离开世界。

24分钟前
  • snowark
  • 推荐

基耶首部剧情长片,镜语与立场跃跃欲试,初露锋芒。最基耶的镜头是男主在屋里将灯开开关关,自己身影与窗外小镇便隐隐现现。结尾他回到家中,一个门外固定长镜头,婴儿正学步蹒跚。

2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全片最喜欢结尾的部分,此时Krzysztof的电影里还会出现较大篇幅的对白,基氏那迷死人的萧瑟凝练风格此时尚未完全形成

32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基老师首部剧情长片,扎扎实实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在集体致密的确定性中找到理想主义的周转空间。答案当然是消极的,无休止的会议口号与无产者之间从来没有搭起可供沟通的通路,而当厂长自发出任这一角色时,由此而生的异质性直接挑战制度的封闭与稳定。值得一说的是,导演在电影中热衷于呈现波共自上而下的运作逻辑,但对于工人内部的形象与矛盾塑造却是相当缺乏的。BJIFF@资料馆

34分钟前
  • tankry
  • 推荐

这是一部即使现在来看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片子,这不仅仅只是钉子户和拆迁办的问题,而是任何地域进行工业化发展绕不开的问题。

38分钟前
  • 斑斑
  • 推荐

如果当成纪录片来看待,可能评价就又不一样。由演员按照剧本演出,却成了纪录片般的质感,全新的实践与尝试,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也并不满意。看得好困……

43分钟前
  • Hiina Kapsas
  • 还行

3.0。11th BJIFF资料馆1厅。1.一个中层决策者的进退两难,一方面是来自上层建筑的规训,一方面是当地人给出的抵抗,这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进退维谷,类似于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小说。既回应了历史,又具有了现实的影射意义。2.字幕翻译太差,片名也不该被译为“生命的烙印”,而应该是“疤痕”。

44分钟前
  • 假迷影真胖叔
  • 还行

#基耶主题回顾展2021##资料馆留影#三星半,基耶第一部剧情长片(拍的就像纪录片),观感欠佳,平淡寡味冗长甚至不知所云,叙事稀碎“很不基耶”,除了主题具有相当的社会现实意义外,可说是几无亮点,也许正如基耶自己承认的那样——“失败之作”。尽管风格接近1979备受赞誉的《影迷》,技法上却生涩杂乱无章如同“夹生饭”……不过也看得出当时的基耶有多么迷茫焦灼(正如片中那个新任厂长一般),作为一名影坛新人,他正在歧路丛生的光影世界中苦苦探索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和独特风格——换个角度看,失败是成功之母,或许也应该感谢那个在黑暗中彷徨摸索的基耶吧?否则就不会有日后风格迥异的“三色”“十诫”等经典之作了。

49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你把片头片尾掐掉,让我看这个片子,然后猜猜导演是谁,我可能猜100次也不一定猜得到是基耶斯洛夫斯基。

52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还行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第一部剧情长片,道德焦虑电影。色调晦涩,象征使用不多,但基式冷静的责任感跃然纸上。

55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虽然基耶自评首部剧情长片是失败之作,虽然确实算不上杰作,不过还是挺好看的(即使被极糟糕的字幕操作影响了观影体验)。声音设计(几处怪异的嗒嗒声如同人内心对前景不安的预警)和摄影出色(修复效果极佳),好几个特别漂亮的镜头;还有屋内开关灯在窗户玻璃上显影与工地小镇叠影的超神一幕,电影魔力尽显,映照出略显恐怖的面孔重影也点题了这个理想现实分裂的故事。只是可惜没有深入这个喜欢摄影的角色和暗房、成像之间的关系;但记者拍纪录片还是一定程度填补了影像/宣传与真实之间裂缝(鸿沟)的分部呈现。参天树木倒下、鹿吃香烟、狗下车狂奔、结尾回归家庭执手婴儿学步,颇多隐喻象征意味。历史一次次验证,「同志」从来都不是正面意义的志同道合者。7/10

56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基耶的第一部院线剧情长片,第一次驾驭超过90分钟的电影。取材自基耶在纪录片时期一直关注的工厂、会议话题,结合1970年12月格但斯克罢工事件为历史背景。拍得很平实,戏剧冲突较弱,营造出一种有心无力的孤独疏离感。

59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这些事情依然在今日的中国上演,区别仅仅是我们这里更残酷、更恶劣;这是基氏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大师相已初露端倪。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当你看不到人民的痛苦的时候才能毫无顾忌地推行所谓为了社会发展的大计。“communist is naive idealist”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naive,只是ignorant。如果不能ignore,便只能煎熬。

1小时前
  • 藏月亮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