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

剧情片美国1939

主演:朱迪·加兰  弗兰克·摩根  雷·博尔格  伯特·拉尔  杰克·黑利  碧莉·伯克  玛格丽特·哈米尔顿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剧照

绿野仙踪 剧照 NO.1绿野仙踪 剧照 NO.2绿野仙踪 剧照 NO.3绿野仙踪 剧照 NO.4绿野仙踪 剧照 NO.5绿野仙踪 剧照 NO.6绿野仙踪 剧照 NO.13绿野仙踪 剧照 NO.14绿野仙踪 剧照 NO.15绿野仙踪 剧照 NO.16绿野仙踪 剧照 NO.17绿野仙踪 剧照 NO.18绿野仙踪 剧照 NO.19绿野仙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小女孩桃乐丝·盖尔(Judy Garland 饰)随叔叔、婶婶住在堪萨斯州中部的农场。某天,龙卷风袭来,为找到心爱的小狗,桃乐丝没能及时躲藏。强大的龙卷风将桃乐丝藏身的小木屋卷入空中。不知经过多久,小木屋终于落到地面,而且把一个邪恶的女巫也给压死了。在善良的北方女巫的指点下,桃乐丝和小狗启程前往魔法师奥兹(Frank Morgan 饰)所居住的翡翠城,祈求他能帮助自己回家。路上,桃乐丝遇见了没有脑子的稻草人(Ray Bolger 饰)、缺少心脏的铁皮人(Jack Haley 饰)以及胆小如鼠的狮子(Bert Lahr 饰),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望,他们随桃乐丝一同前行。一路上经历千难万险,更有邪恶的西方女巫处处阻挠,他们的愿望最终能否实现呢?
  本片根据美国同名童话改编。

 长篇影评

 1 ) 几个关键的前后呼应。


想抓托托的高小姐,是桃乐丝梦中的邪恶女巫。

把桃乐丝从猪圈里救出来、教导她“勇气最重要”、然而自己也害怕的要命的希格,是梦境中的缺乏勇气的狮子。

好为人师、训诫桃乐丝“根本没脑袋”、“你的脑袋又不是稻草做的”、可自己却屡屡犯下低级错误的杭特,是梦中没脑子的稻草人。

吹牛“有朝一日,城里会为我设立一座塑像”的希格利,是梦中缺心眼的锡人。

语焉不详、坑蒙拐骗为生的三流算命师傅,是梦中最伟大的魔法师。

托托在现实中和梦境中,都从高小姐——邪恶女巫的篮子中逃了出来。

托托喜欢追着猫,这是它现实中惹怒高小姐以及桃乐丝最后错过热气球的原因。

 2 ) 成长之路

何谓头脑?不过就是做事的能力罢了。站在路口冥想百年,不如踏踏实实走一天路。 何谓勇气?那就是战胜胆怯。胆怯就是你漫无目的的恐怖猜测,走到恐怖面前看一看,恐怖就是一团雾,什么也没有。 何谓心?心就是你感受别人的爱的能力,爱别人只需要做事表现出来,而你一旦感受到别人的爱,那就说明你有心了

另外,朱迪嘉兰真漂亮

《over the rainbow》太好听了。

 3 ) 梦和旅程的结构


几乎所有电影故事的组成都要依赖故事的结构(框架)或者说叙事形式(Form),结构与内容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叙事系统,构成顺畅的叙事逻辑。以《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1939)为例,其故事的主要构架为桃乐丝(Dorothy)梦见自己被旋风卷到奥兹(Oz),在回家的路上结识许多小伙伴,解决掉一些困难并成功回到堪萨斯州(Kanasas)的家后,发现自己只是做了场梦而已。即故事是标准的A-B-A(堪萨斯州-奥兹-堪萨斯州)式结构,其中色彩的变化(黑白-彩色-黑白)也明示了这一结构——黑白(堪萨斯州)和彩色(奥兹),故事的具体内容被填充在这个大的框架之中,从而塑造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绿野仙踪》的A-B-A结构也构成了《电影艺术》[1]中所说的该故事的第一层意义:
 
指示性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在经济大恐慌时代,一场飓风将一个女孩从堪萨斯州的农庄家里,吹到一个叫做奥兹的神秘地方;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后,她终于回到了家。(p73)
 
这要求观众对该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当时美国社会的背景(经济大恐慌时代)以及美国地理(堪萨斯州)有所了解。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时代背景,很可能会错失电影更深层的意义(但观看外国电影和阅读外国文学多少都是一种误读的过程,这或许也是阅读的乐趣之一)。这部电影中的时代背景是要告诉我们桃乐丝生活在比较糟糕的时代下的一个比较糟糕的环境中(肯萨斯州具有美国中西部气候,常有飓风)。不那么喜欢这里的桃乐丝开始期待一个在“彩虹之上”的“没有任何麻烦的地方”。

于是桃乐丝在梦境中逃离了这个荒凉的环境,到达草长莺飞的奥兹国之后开始了寻乡之旅,她渐渐意识到家的美好,最后得出“没有地方能跟家一样”的结论,这同时构成电影的第二层意义:
 
外在意义(Explicit meaning):一个女孩梦想着能够离开家,远离她的烦恼;直到她经历了一些事,学到了经验,才了解家对她的意义。(p73)
 

既然《绿野仙踪》的奇遇是桃乐丝做的一个梦,那么稍微用一些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的原理——生活中所见的人、事、物是梦的材料与来源,便可以解释很多电影中的具体内容。其实刚刚所说的桃乐丝期待离开家到一个没有烦恼的地方,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梦中到达奥兹国是桃乐丝愿望的达成。
 
电影语言中将重复出现的元素称之为“母题(motif)”,具体来说“只要是电影里任何有意义且重复出现的元素,都可称为母题”。一个在这部电影的影评中已经不新鲜的讨论,是桃乐丝在奥兹国遇到的稻草人、锡人、狮子和男女巫师其实是她生活中人物的改装。
三伙伴的原型

正因为梦中出现的人物和现实相关,所以电影中叠盖着多个母题。桃乐丝的小伙伴们:稻草人、锡人、狮子分别缺少头脑、心和勇气,这在电影开场人物亮相中已有暗示。上述三个人是同时出场的,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性格上的一些弱点。

当然,电影中母题的重复不仅仅是单纯的某一元素重复出现——那样无疑会引起观众的厌倦,而是同一元素变换不同方式出现。现实中的三伙伴从人类变身童话世界中的人物是其中一例,但电影中没有明确显示出这一变化过程,所以将现实和童话连接起来,需要电影语言中不断的暗示和观众的细心观察。人物变化中,唯一明显显示出变化过程的是现实中的喀尔胥小姐(Miss Gulch)变身奥兹国中恶毒的西方女巫(The Wicked Witch ofthe West)的过程。

母题的变化形式多样,不仅有形象上的变化,位置、出场方式等都可以发生变化。比如现实生活中扎克(Zake)向众人说明他胆小的情景和奥兹国中狮子说自己毫无勇气的场景呈现的是镜面对称的效果。

按照剧情片的惯例(冲突和冲突的解决)以及梦境中愿望的达成原则,稻草人、锡人和狮子最后分别获得了毕业证书、心形怀表和勋章来证明他们的成长,同时桃乐丝也因为懂得了家的珍贵而获得了回家的能力。“成长”的主题构成了该电影第三层意义;
 
内在意义(Implicit meaning):一位很快将要面对成人世界的青春期少女,梦想着能够回到童年的单纯世界,但是最后,她终于接受了成为一个成人的考验。(p74)
 
另外,就如同文章开头提到的需要美国的历史和地理知识才能了解的内在含义一样,影片的第四层意义需要对美国的思想史有一定的了解。第四层含义是最深层同时也是最一般性的意义,我想这也是该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电影史中经典篇目之一的题中之义:
 
象征性意义(Symptomatic meaning):在一个以金钱衡量人性价值的社会里,家园与亲人可能是人性价值的最后避难所。在经济恐慌的年代,比如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这种信念非常盛行。
 
综上所述,《绿野仙踪》影片中在A-B-A式的叙事架中通过对母题的重复,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做到了对电影主题的层层深化。至于我们读到了哪一层,要根据我们的知识和侧重点而定。母题的重复也可以是一个“猜谜”(或说“找茬”)游戏。

当然这种“第一幕出现一把枪,第三幕就会听见枪声”的伏笔式叙述是一种非常经典的电影语言,但是我们也不会对所有电影都有此期待。比如王家卫的电影中,某个场景中出现的貌似比较重要的人物,在后文中可能根本就不会再出场,这是电影风格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谈。


[1]大卫·波德维尔([美]David Bordwell)、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插图修订第8版)曾伟祯译.“电影学院”编委会校.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本文原载于徐栖和我的公众号:

 4 )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绿野仙踪》

【原文来自《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谢尔登·卡什丹著,鲁小华等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第9章“文艺作品中的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素材”。】

在被拍成电影的所有分裂故事中,最有力量的或许莫过于《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了。根据法兰克·包姆(Frank Baum)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版本,包含了对分裂的非常复杂的描述,较之经典童话故事,甚至一些成人分裂的故事呈现出来的分裂更为现代。与经典故事一样,《绿野仙踪》包含了很多在分裂幻想中可以找到的成分——缺失的母亲、女巫(实际上是两个)、好仙女(葛兰达),以及一场生死决斗。但是,与我们目前为止遇到的任何一部电影或故事比较起来,《绿野仙踪》中包含的有关好与坏的信息更为深刻且尖锐。

其中一个信息出现在故事的开头,就是载着桃乐丝去奥兹城的房子落到了东方邪恶女巫的身上,当场将她压死。如果这是一个普通的神话故事,或许故事就已经在这里结束了。桃乐丝需要做的事就是找到一种回家的方法。但是不久西方邪恶女巫便出现了,她是东方女巫的姐姐,她下定决心要替她妺妹报仇,找害死她妹妹的人算账。

故事开头的这段情节包含的信息是:邪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除去的,它不仅处处存在,而且还以不同的伪装突然出现。除掉一个女巫还不够,另个女巫可能就在附近潜伏着,准备取代她的位置。就像那些小精灵只是由于东方邪恶女巫的死而暂时获得了自由一样,桃乐丝也只是暂时逃离了她生命中的邪恶而已。

但是在西方邪恶女巫能够伤害桃乐丝和她的朋友之前,北方好女巫葛兰达出现了。葛兰达是一个善良的仙女,她和《灰姑娘》中的那位神仙教母非常像。她也拥有特殊的能力,她送给桃乐丝一双神奇的魔术红鞋,而这双鞋被坏女巫宣称是她所有的。仙女告诉桃乐丝这双鞋会带她去一座绿宝石城,在那里住着一位魔法师,他可以帮助桃乐丝回到家乡堪萨斯去。

从客体关系的观点来看,红鞋明显是一个过渡客体。和《瓦西莉莎姑娘》里的洋娃娃一样,当桃乐丝动身前往绿宝石城的时候,红鞋带给她安全感。瓦西莉莎的母亲临死之前给了瓦西莉莎这个洋娃娃;而葛兰达也是在消失之前给了桃乐丝这双红鞋。在这两个故事中,客体都是在母性保护者不在儿童身边的时候来保护儿童的。

在这一点上,《绿野仙踪》是一个相对浅显易懂的分裂故事。虽然在故事的早期存在有双倍剂量的坏,但好和坏的力量却被明显地描绘出来了。当桃乐丝顺着生命之路(黄砖路)旅行,且遇到了三个最终陪伴着她去绿宝石城的人物时,故事便变得更加复杂了。

桃乐丝遇到的第一个人物是稻草人。没有脑袋的稻草人因为自己无法思考,所以感到自己很没用。它认为如果它有一个脑袋的话,就会变得很聪明。她遇到的第二个人物是锡人。它的问题是它没有一颗心。但这指的不是身体上的器官,而是体验感受的能力。“如果我有一颗心的话,”它说,“我会变得更加温和且文雅,并会有些多愁善感。”桃乐丝遇到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人物是胆小的狮子。它缺乏的是勇气。

桃乐丝顺着黄砖石一路走来遇到的人物都不是仅凭她的想像而虚构出来的人物。它们是她内心世界的一部分。若仔细地审视它们,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物都代表了一种“坏的”形式,这种“坏”是桃乐丝——或许可能是大多数儿童——都想要克服的。儿童都想变得更聪明,都想能够去感受,都想变得更勇敢。觉得自己很愚蠢的儿童,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感受的儿童,认为自己是胆小鬼的儿童,都不可避免地会感到自己是坏的并且是不令人满意的。在去绿宝石城的路上,与其说桃丽丝是在帮助稻草人、锡人和狮子与它们的“缺陷”和平共处,倒不如说桃乐丝实际上是试图与她自己的缺陷和平共处。

这四人一到绿宝石城便发现魔法师并不像他们一直认为的那样有能力。他告诉桃乐丝在他能够与桃乐丝分享任何他的秘密之前,桃乐丝必须先把女巫的扫帚偷来给他。虽然感到有些沮丧,但桃乐丝和她的三个朋友还是再次出发了。这一次他们是朝着女巫的城堡的方向去的。故事再次呈现了好与坏之间斗争的高潮。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桃乐丝想办法摧毁了女巫。“坏”被征服了,好的力量再次获胜。

但是这场战役是虎头蛇尾的。他们仍然没有获得真正的胜利。桃乐丝的朋友们仍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回到魔法师那里,魔法师给了稻草人一张毕业证书(思想学博士),给了锡人一个心形的钟(一颗新的“心脏”),给了狮子一个刻有“勇气”字样的奖章。但当魔法师授予这些奖品的时候,他指出,这些东西只不过是他们真正寻找的东西的表面代表而已。其实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些东西就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并且一直都存在。

这是桃乐丝在奥兹城学到的一课,也是她带回堪萨斯的知识。她的旅行让她明白,如果要克服她自己的个人缺点,必须在自己内心中寻找。坏的根源并非是在外面,而是在内心。如果生活要继续,人们就必须处理这些问题。最后,桃乐丝获得的胜利是战胜她自己的胜利。当然,如果我们曾经希望成功地通过我们自己人生的黄砖路的话,那么我们所有人,包括儿童和成人,都必须接受这一点。

 5 ) 《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电影教科书

http://axinlove.com/2013/07/the-wizard-of-oz/

《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电影教科书
by @xinl.ve 091229

不懂音乐,没有童心,记忆力又不好,怎么看得懂《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小时候翻杂书,不止一次一次地看过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的童话故事,居然就是后来的《绿野仙踪》。说自己品味高,小小年纪就开始阅读经典,还是说自己圡,老大不小了还不知道《The Wizard Of Oz》就是《绿》,拖到现在才看。音乐的问题?那更不用说了,大学英语课堂上虽然听出来《天鹅湖》,但黑板上已经大写的“Swan Lake”,自己的洋洋自得变成了笑柄。

然而,翻翻几本老美的电影书籍,身为动画片的《绿》,居然是电影学院教授的分析范本。“凡有泉水处,必歌柳永词”,童声唱起“Over The Rainbow”,在歌唱比赛中随便也能见到。1940年的“Best Music, Original Score”和“Best Music, Original Song”,更好像把《绿》定位成动画片里音乐杰作。评点电影的技艺的时候,《绿》因何受到专业人士的青睐?

《Film Art:An Introduction,8e[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插图第8版)》
David Bordwell[大卫·波德维尔];Thompson.K 著
第二部分 电影形式
第二章 电影形式的重要性
形式与意义[Form and Meaning]
1、指示性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
在经济大恐慌时代,一场飓风将一个女孩从堪萨斯州的农庄家里,吹到一个叫做奥兹的神秘地方;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之后,她终于回到了家。
2、外在意义[Explicit meaning]
一个女孩梦想着能够离开家,远离她的烦恼;直到他经历了一些事,学到了经验,才了解家对她的意义。
3、内在意义[Implicit meaning]
一位很快将要面对成人世界的青春期少女,梦想着能够回到童年的单纯世界,但是最后,她终于接受了成为一个成人的考验。
4、象征性意义[Symptomatic meaning]
在一个以金钱衡量人性价值的社会里,家园与亲人可能是人性价值的最后避难所。在经济恐慌的时代,比如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这种信念非常盛行。

暂不看本片其它的表象,如色彩的应用,角色形象的重复,单看上面电影四种意义的分析,其它人怎么还好写东西?酸不拉及地写小女孩的爱心和勇敢感动了我,让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像Dorothy Gale的女孩。不是小学生作文,犯不着去虚假的感叹或伪饰。陷入困境中的人,总会自己寻找办法解脱。稻草人没有头脑,不还是在拿主意。铁皮人没有心,却为什么会牵挂囚禁在女巫城堡的Dorothy。懦弱的狮子,也还是狮子,鼓吹一下他的勇敢,他一样可以以一当百。水箱的水在压力之下转变为动力的命题作文原来可以这么写。

本片的内在意义很不错,象征性意义好像帽子有点太大,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

The.Wizard.Of.Oz.1939.720p.BluRay.x264-SiNNERS

 6 ) 《绿野仙踪》里不可忽视的细节

我觉得一部好电影需要在细节、故事逻辑上花费心思,不得不说,童年经典《绿野仙踪》就是这样的好电影。

电影的开场桃乐丝因为自己的狗托托被高小姐打了而向艾伯母、伯父告状,然而两个大人正在忙碌,想让她立刻走开。第二次桃乐丝告诉艾伯母高小姐准备处理掉托托时,艾伯母只是要她“找个不会惹麻烦的地方”,这两次行为导致桃乐丝想去“彩虹之外,蓝天之上”的地方,而“仙境”正是这样的地方。在翡翠城可以注意到那辆马车拴着的马,正如彩虹一样变换绚烂的色彩。

桃乐丝遇见稻草人和铁桶人的时候说:“真奇怪,我觉得我之前就见过你们。”因为影片另外三个主人公:稻草人、铁桶人、狮子。对应的就是农场的那三个工人。杭特劝说桃乐丝应该动动脑筋,别满脑子装着稻草,结果转眼锤子就把自己手砸了;桃乐丝掉进猪圈,希格把她抱起来结果自己却吓得半死;另一个工人吹牛皮说以后广场会为自己竖一座雕像,然而并没有人理会他。

高小姐因为被桃乐丝的狗咬伤,专门带了个篮子想把她的狗处理掉(杀死),结果狗半路上从篮子里跳出来跑掉。在仙境里,女巫同样把狗抓住装进了篮子里,结果托托再次从篮子里跳出来跑掉。

翡翠城最了不起的巫师实际上根本没有法术,就像桃乐丝之前遇见的马维教授,用水晶球告诉你未来其实根本没有任何魔法。

电影用黑白和彩色使现实和梦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实中桃乐丝被拘束不被大人理解,她感到孤独无助;梦境中她成为了救世主,拥有了朋友,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同样的镜头处理现实中更随意,所有的人都是叙说。而梦境带有强烈的舞台风格,演员的台词、服装都是经过仔细安排,人工雕琢痕迹明显,多次出现歌舞。

但即使这样,从整体上来看,《绿野仙踪》仍是一部经典的童话电影,故事和电影的影响力都非常深远。希望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头脑、勇气和爱他人的心,也希望每个人不要忘记:家最温暖。

 7 ) 一个成长的故事

绿野仙踪的故事很少有人不熟悉的,小女孩多萝茜被龙卷风从堪萨斯吹到了奥兹国,想要回家,在去翡翠城的路上分别遇上了稻草人、铁皮人还有狮子,稻草人觉得自己啥也不懂,因为没有脑子;铁皮人想要一颗心,有心才会有爱;而身为森林之王的狮子居然是个胆小鬼,它最需要勇气,于是一起结伴克服了种种困难,并最终达成了梦想。

之前也就一直当成一个普通的历险故事,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有意思罢了。最近在看[《教孩子读懂文学的19堂课》]时,“第一课:每一趟旅程都是一场追寻”就提到了追寻的五个要素:追寻者、目的地、前往目的地的指定原因、沿途的挑战与考验和前往目的地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提到真正原因和指定原因肯定是不同的。

于是不经意发现绿野仙踪不就是一个追寻的故事嘛!四个追寻者前去翡翠城,前往目的地的指定原因就是为了回家、脑子、心和勇气,沿途的最大挑战就是邪恶女巫。那绿野仙踪中追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或者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再看这部影片,多萝茜在第一次到达奥兹国的时候就得到了可以回家的水晶鞋,但北方女巫却并没有告诉她,而是让她自己去翡翠城;而对于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来说,魔法师给予都只是象征意义的物品,比小说中还要离谱,小说里至少还在脑袋中放了些铁钉,安了颗心,喝下了勇气的药水,于是我们也更清晰地发现其实这些品质一直都存在,稻草人经常冒出“我有主意了”,铁皮人动不动流眼泪,狮子虽然在无时不刻地表现它的胆小,但在去解决多萝茜时也毫不犹豫地贡献了自己的尾巴。电影中稻草人的品质体现的尤为明显,稍加主意,就能发现他出的种种主意:让多萝茜把自己从木棍上放下来;从大树那里摘到苹果;化妆成女巫的卫兵还有砍断绳子让吊灯掉下来拦住卫兵。

而对这些品质的意识和收获就来自于旅程,面临各种困难时的成长,这只有经历者自己才能体会的。也正是善良的北方女巫并没有一开始就告诉多萝茜回家的秘密的原因。光怀有“没有一个地方能比的上家”还不够,“因为她不会相信我,她必须靠自己学会”,需要找到自己内心的渴望才行,否则其实你并没有真正地失去过它,也不一定会有真正的珍惜。这点对于一位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处处觉得家中的不爽,恨不得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说,可以说是极为深刻啊!只是得到领会这一点时,或许自己都已经为人父母了。

站在追寻的角度来看的时候,还发现有趣的一点是《绿野仙踪》简直就是《西游记》嘛,四加一的组合,多萝茜和唐僧是团队的灵魂人物,旅程的发起者,怀有坚定的信念;稻草人是孙悟空,一个是战无不胜,一个则是智多星,关键时刻的问题解决者;铁皮人是沙僧,任劳任怨的执行者,小说中多有描写,砍树架桥的苦力活都是他们干的;而狮子则是猪八戒了,四人团队中总需要有一个有趣的人物,存在一些缺点,八戒的贪吃、懒和胆小,狮子的缺乏勇气则可以类比了;至于Toto这只小狗,那就是白龙马了,时刻陪伴在主人身边。即使回家也很像取经,悟空可以很容易一个跟斗翻到西天,但经书是必须他们四人长途跋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的。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长,是必须自己去经历的,谁也无法替代。而《绿野仙踪》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成长的故事。

 短评

从小觉得东方女巫好可伶 那么好的穿衣品味白白被压死还被个小册佬抢了鞋

7分钟前
  • z e b u l o n
  • 推荐

“我确实得到一颗心了,因为它正在破碎。”

11分钟前
  • 布列锡
  • 力荐

得知dorothy的鞋子来自ferragamo,童年死了5%

12分钟前
  • Sailor Meow
  • 还行

那个时代的电影现在看起来化妆什么的好粗糙,但是电影的内核一点也不过时,演员演技一流,作为音乐剧来说,彩虹曲更是脍炙人口,稻草人、铁皮人、狮子、女孩的组合让剧情生动流畅,反派西方坏女巫和飞天猴子也演绎的很好

14分钟前
  • 喵小有为来欧欧
  • 推荐

【B】布景很漂亮呢,不过我反而喜欢黑白部分远胜于进入奥兹国后的彩色部分, over the rainbow太好听。看了这片之后才发现魔境仙踪对它有多么还原。

1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看《电影艺术》里多次提及,忍不住找来看了。75年前的经典电影,现在看也已经俗套过时了。这部典的型儿童歌舞童话片的生命力并不像《公民凯恩》那样持久不衰。情节老套到极致,而且说教意味很浓。但依旧有很多亮点。最后才发现原来三个小伙伴对应农场三个工人,而且片头即埋下了伏笔!三星半

18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或许这真的只是个梦..我想到,因为梦里不就是总会出现自己身边的人,好像是他却又换了一种样子而不是他。这样想来,是不是真的在“梦”里——彩虹之上也会有一个世界,叫做奥兹国也许。美好的童话故事,不管真的相信与否 都透露着那样的欣喜与感悟。原来他们寻找的一切都是自己通过经历而得到的......

20分钟前
  • 汐葉ღ
  • 推荐

桃乐丝是个人间的有点儿任性的小孩 直到龙卷风把她带到了绿野仙踪 她就变成一帮没有勇气 没有自信的雄性生物的黑道头头 一路唱唱跳跳去找总头头帮忙 在他们做了Spa开开心心的唱跳完之后 女巫出来捣乱 最后正义无意中战胜了邪恶 桃乐丝也该回家了 桃乐丝发现了爱与美 发现自己路走偏了 决定好好做人

23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首先,剧本很好。女主角也很漂亮,喜欢稻草人那个演员。里面有一些话很富有诗意,稻草人的那句,没有头脑的人也很会讲话,深得我心。但是布景设计的太假了,典型的制片厂调子。

27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推荐

经典童话歌舞片,和同年上映的《乱世佳人》都属于最早的大制作彩色电影之一。布景、灯光和特效可圈可点,音乐很耐听,尤其是Over the Rainbow。现实场景昏黄枯燥的单色调与梦幻世界的五彩斑斓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好莱坞的”造梦“宗旨。首尾的呼应和隐喻让本片可用弗洛伊德释梦理论来解读。(8.0/10)

3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说到底还是严谨的形式感带给了这部影片生命力,尽管有着活络的外表,但内里的结构比照十分准确:桃乐西是一把标尺,以她为基准对应着现实和奥兹国的一切——包括色调的变化,是美妙而有趣的。

3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1.《绿野仙踪》是2008年美国电影协会AFI十大类型最佳电影评选奇幻类第一名,《Over the Rainbow》是2004年AFI“百大最佳电影歌曲”评选第一名;2.在1939年就能做出这样的特效真是相当给力,开头的龙卷风就给我不错的印象(片中出现的龙卷风其实是35英尺长的薄纱袜,而且是与堪萨斯农场和农田的微缩模型一起拍摄的。→意想不到),后面的魔法世界也是不时勾起我称赞的心;3.听到「奥兹魔法师」讲诉他来到魔法世界的经历,恍然大悟地察觉那就是《魔境仙踪》的故事。

3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狮子是个2b,我喜欢那双鞋,小时候哭着喊着非要买双红皮鞋,以至于我现在还有红鞋情结。

43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推荐

1939年!这种纯真的想象力离我们太远了。8.2

44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童话会让孩子们相信除了自己所见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而大多数中国家长却竭力要孩子明白自己所想非真,所想无用。他们总叫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根本不知道,在拥有了巫婆、稻草人和桃乐丝的童年里,儿童不需要跑步比赛,他们应该唱着歌、跳着脚,走在黄色砖块铺成的小路上

49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小时候不知看过多少遍的故事原样重现在大银幕上,看得亲切但影像上没有什么惊喜。小时候只当单纯童话故事看,如今看来除了涉及一点梦境的解析外,还有对边缘人和同志群体(over the rainbow和come out的唱词)的平权支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本就拥有只是被恐惧遮蔽的「头脑」「心灵」与「勇气」。与此同时造就一代gay icon朱迪·加兰。

53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没大脑的稻草人到底是有计谋的,没有心的锡人到底是会爱的,没有勇气的狮子到底是会为朋友而面对危险的,所以这一切关文凭、钟表、勋章什么事。这故事给我的疑惑就是它看上去仿佛想要打破些什么,也明明一开始铺垫对比得很好,却又在结尾非常自觉又非常突兀地钻回了社会和家庭规训里。所以它是真的儿童向吗,更多可能只是像Professor Marvel几句骗人回家的谎话。而且了解了下幕后故事,那会儿米高梅实在太不做人事了……不过终于彻底明白了Dorothy's friend这种说法到底怎么来的;也想做她的朋友,一起歌唱着走在黄色大路上。(PS. 可能是我有点丧心病狂,看到后来总觉得稻草人很像Alan Davies,而Oz,尤其是扮作看门人的时候,神态特别像老炸。

54分钟前
  • 河口
  • 还行

I love the wicked witch!瑰丽的童年冒险 OZ部分和Kansas部分人物上的互文很有趣 我要是小时候就看过这部该多好 现在看找不到太大乐趣了QAQ 话说歌舞方面其实只有over the rainbow还不错吧...倒是特效和化妆上做得十分好 在39年绝对是五星

58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朱迪·嘉兰唱歌好好听,托托好可爱,电影好幼稚。。。

5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一前一后颜色的对比还真是厉害啊,布景华丽。小姑娘唱歌不错,可为什么老是一副瞪着眼睛的惊恐表情呢!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