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对的,《圣杯骑士》就是那种挑衅观众的电影。全程各种失语,人物飘了个荡。
克里斯蒂安·贝尔、凯特·布兰切特、娜塔莉·波特曼……光看脸都写着“戏很满”的几个演员,却被马力克当做了与摄影机互动的舞者,没有伴奏,凭空起舞,完全无视电影创作的规律。
但在我看来,《圣杯骑士》根本就是不想搭理观众。
马力克继续拍摄他的神棍电影,在极大的宇宙自然与极小的心灵琐碎之间跳跃,剪掉了所有的好看枝叶,砍得只剩一桩树干,等待着往后几年,再生长。
或许,可以这么看待他的这三部作品:家庭录像带的《生命之树》,婚纱摄影教程的《通往仙境》,以及失魂王子独行人生的《圣杯骑士》。如果体验过三部曲的摄影大法,那么,广角镜头带来的摄魂体验,小太阳外加沐浴神圣之光,缺乏感情重在自省的旁白再旁白……这些作者技法,好像都成了马力克拍电影的惯性。
《圣杯骑士》的一大特点就是人与环境的联动影响更为明显。上天入地下水,每一段小故事,都在重复了从泳池到海滩的发展过程。除此以外,你眼睛所看到的,大概只会是无意义,没有来由的日常生活片段。名流,脱衣舞女。流浪汉,不知名的路人。无尽的派对,不知所谓的争执冲突,无疾而终的男女爱情。马力克像个焦虑的双面神,痛斥这万恶的生活又一直在拥抱着它——即便它把一切都毁了。
无论是迷失于现代城市的西恩·潘,还是困惑于爱情的本·阿弗莱克,乃至一个人流浪于荒野,幽魂于城市,梦游在好莱坞的贝尔。这些人物身上,大多带有马力克的人生重写。尤其是同样毫无故事可言的《通往仙境》,它完好解释了马力克中间为何有接近二十年的时间不拍电影。
《生命之树》时候,很多人惊呼,这是马力克最接近内心的一部电影。岂不料,《通往仙境》把所有人搞糊涂了,这简直是重走心路。最后,《圣杯骑士》终于把所有人都看楞了,这里头烧的是什么酒。好在,马力克终于决定去拍一部真正的拜物教电影:纪录片《时间之旅》。运气好的话,年内就能看到。
《圣杯骑士》有个不为人注意的故事开端。一场地震,宣告了地球的生命时间的存在,而一个人类的生命,面对地震的闯入,就像不为人知的存在。电影不断切碎人类的时间,二者在外观上是平行的,本质上却是从属关系。与抓不住的时间相比,似乎就能理解片中的呓语,碎片,分裂,还有焦虑。
总有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一双更加圣洁的手,在操纵着每个生命。
与此同时,电影中又有特别离奇的细节元素,譬如天上时不时就有飞机开过。这不太可能是一个巧合,但马力克绝对不会告诉观众:他真的是在搞飞机。
无论是从四十年前开始的土地情缘,再到《细细的红线》不断出现的水,以及神棍三部曲的地球演变宇宙进化。马力克确实深陷在他的人生哲学里头,不借助那些吓蒙人的专业词汇,只借助电影镜头——尤其是高精尖的摄影技法去阐释这种电影哲学。
此等玩法,确实有些走火入魔。
这些片子清一色的,想要远离世俗的骚动,去寻找人类天性的爱与自由。所以,你经常会觉得,在车上的主人公,与在床上无异。在爱人的怀里,就像在大自然的拥抱当中。
这必然不是一个影评人的想象力过于丰富,而是马力克借助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理念。至于观众的接受无能,乃至讥讽导演是装叉不成,那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比马力克所热爱的宗教背景,在这样一个消费娱乐时代,借助电影里的管风琴,祷告乃至碾压MV的画风,就想要实现洗脑功能,那无疑太容易失败。
诚实地说,我真没有太明白这部电影,但是,我也不反感它的存在。
还是那句老话,拙朴得有些可爱。【刊发于《中国新闻周刊》】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The Pilgrim’s Progress” – Ralph Vaughan Williams, Performed by Sir John Gielgud, City Of London Sinfonia
“Spiraling 5th” – Hanan Townshend
“Exodus” – Wojciech Kilar, Performed By Krakow Philharmonic Chorus and 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Sogno Di Un Automobile” – Arsenije Jovanovic
“Searching For A Serene Sphere” – Arsenije Jovanovic
“The Death Of Ase” – Edvard Grieg, Performed by BBC Scottish Symphony Orchestra
“Symphony No. 4 Los Angeles” – Arvo Part, Performed by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patashnik” – Biosphere
“In Search Of Galiola” – Arsenije Jovanovic
“Track 1/4 – Poem From Insomnia” – Biosphere
“Substrata” – Biosphere
“The Coconut” – Thee Oh Sees
“Miserere – Arvo Part, Performed By Estonian Philharmonic
“Unisons” – Hanan Townshend
“Fantasy On A Theme Of Thomas Tallis” – Composed by Ralph Vaughan Williams, The New Zealand Symphony Orchestra
“I Need Seed” – Thee Oh Sees
“Last Known Surroundings” – Explosions In The Sky
“Cosmic Beam Journey” – Francesco Lupica
“Prophecy Of A Village Kreman” – Arsenije Jovanovic
“Approaching” – Arsenije Jovanovic
“Track 3/4 – Poem From Insomnia” – Biosphere
“Farewell Mix From An Old Fridge Before It Sank In The Sea” – Arsenije Jovanovic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 Biosphere
“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 Johann Pachelbel
“Images”- Claude Debussy, Performed By Lyon National Orchestra
“Concerto Grosso in G Minor, Op. 6, No. 8, ‘Christmas Concerto’ “ – Arcangelo Corelli, Performed by Capella Istropolitana
“Ansonia” – Paul Ngozi and the Ngozi Family
“Nocturne No. 2 in E-Flat Major, Op. 9, No. 2” – Frederic Chopin, Performed by Idril Biret
“Cool Out” – Bosco Delrey
“Symphony No. 9 ‘Choral’ “ – Ludwig van Beethoven, Performed by Nicolaus Esterhazy
“Dilbar Dilbara” – M. Ashraf and Naheed Akhtar
“Nocturnes: Sirenes” – Claude Debussy, Performed by BRT Philharmonic Orchestra
“Salons Song” – Arvo Part, Performed by The Tallin Chamber Orchestra
“Kol Nidrei” – Max Bruch, Performed by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Ireland
“Distress” – Hanan Townshend
“Hyperborea”- Biosphere
“6 Epigraphes antiques: Pour l’egyptienne” – Claude Debussy, Performed by Lyon National Orchestra
“Solveig’s Song” – Edvard Grieg, BBC Scottish Symphony Orchestra
“Wind Song” – Sleep Good
“Schlitterbahn” – Sleep Good
“Squire Fire” – Steven Orenstein
“Secret Garden”- White Mystery
“Symphony No. 3, Op. 36/Symphony Of Sorrowful Songs” – Hynryk Gorecki, Performed By 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Ashtray Wasp” – Burial
“Dawa Gompa”- David Parsons
“The Things I Tell You” – Biosphere
“Water Theme For Harp” – Hanan Townshend
“Water Theme For Woodwinds” – Hanan Townshend
“Ceremony 1” – Klaus Wiese
“Ceremony 3” – Klaus Wiese
“Initiation Psalm One” – Paul Horn
“Snapshot From The Island”- Tabor Szemzo
Read more at
http://thefilmstage.com/news/listen-to-the-music-of-terrence-malicks-knight-of-cups/#Btm0VpO7v3p9CHSx.99马力克导演延续独有的个人独白的续写风格把一个男人的“贤者时间”拉长至118分钟,还未看过此导演的朋友有可能觉得他电影话痨呆长,但你可抚心自问在生活中各自冥想沉思的时间正正是如此把时间放到安静而缓慢。
放纵能忘记工作,多情可以验证爱情,发泄可以倾诉亲人,对比可以体验优越。见证生活的方法有很多种,人们每天都在努力尝试去延续生活,去改变生活,正如此导演的电影一直围绕着“LIFE”。从细细的红线的LINE,到生命之树的LIFE,延伸至圣杯骑士的KINGHT。
看完之后心情完全不美好了,近期观影情绪最低落的一次(谁来安慰一下我……主人公空洞、破碎、迷惘、冷眼旁观,看似拥有一切实则一无所有,一具没有灵魂走失的行尸走肉罢了,如此生活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抑郁,估计贝尔演的也很痛苦。
那些风景,那些空镜头,被韦斯本特利带着穿越回《美国丽人》,那样美得不可一世。
说到演员就不得不说贝尔的强大,只在人群中静静穿过就能hold住全场,在片子中也发现很多熟悉的面孔,影帝影后戏骨级演员,安守配角本色,表演出色却不出挑,行云流水,相得益彰。
片子形式上跟《断塔》很像,章节清晰,却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极其意识流。内容上堪称现代版的《第七封印》,哲思、深刻。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出现了飞机,是凑巧只是飞机,还是有其他的代表意义?或者飞机就是上帝的巡视员?指代意义只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读,介于导演这样低调,只能观影人自行猜测了,同样出现的还有路、水等其他意象。
只是不明白这样一部气息浓重的艺术片怎么会起这么一个商业大片的名字……差点因为片名直接判了死刑……
这部电影全程看的我很难受,这难受一部分来自“无聊”,一部分来自压抑迷茫,一部分来自触动。
说是“无聊”其实就是不懂,我知道在讲述了什么但我看不懂,所以片子的内容对我而言很无聊,没有吸引力。
我承认我的思想境界不高,无法企及这部片子的高度。哦,好吧,这一点也无需我承认,因为它是事实。
我一度看不下去,但凭借着对芭乐的喜爱我还是坚持看了下去。然后看着看着,我突然我现我的眼角湿润了——我找到了共鸣。
虽然那份共鸣很短很短,只是全影片中一个小小部分(在这之后我又回到了又压抑又“无聊”的状态),但这份共鸣,这份触动,足够我评三分及三分以上了。
我想,经历过迷茫期,或者正在经历迷茫期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在这部片子里找到共鸣。这共鸣或长或短,有些甚至在你未察觉之时,便悄然而逝。
迷茫,是我现在正处于的阶段。电影里的男主角最终找到了答案(呃,或许没有?我也不知道),但我没有,我依然在迷茫我以后该做什么,该干什么。我无比痛恨着现在自甘堕落的自己,但我仍沉迷于虚幻然后在偶尔的清醒中鄙视自己。所以这部电影看的我很压抑,电影所释放的感受激起了我对自己的痛恨,唤醒了被我强压下去的迷茫,让我很难受很难受。
这些所有的看起来很矫情做作的感受让我决定给这部电影四颗星,最后一颗,献给贝尔。
相貌不是,美丽不是,性爱也不是。可是竟然连真爱也不是。
期望那些同样在找寻的人们,感受到相似的痛,和快乐。
他呢,是不是和她一样,看懂了这开始,却看不懂这结束。
他游走在不同女人之间却仍然找不到灵魂伴侣的颓废而孤独的婚外情、夜生活状态。
他身边的女人——初恋、艳遇、工作对象、前妻、情妇、女友......他甚至分不清其中一些女人的身份,但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女人带给他的值得留恋的体验。
他脆弱,他需要的不是爱的意义而是爱的体验。
而对于情感来说,最怕的就是“我不怪你,你却对我更不好”,这才是最残酷的。即便依然是一生所爱,我该告诉你吗?我不知道我爱的是你,还是爱,你等于爱吗?于是不懂“爱”的我,不敢带你来,怕伤你更深。
他的心在哪?
爱上这个世界,爱上爱。
不论是摄影、配乐、旁白叙述、剪辑,还是一样的味道,相比上部《生命之树》这一部更接地气,年代与故事也更具象,大牌更多,这次摄影用了更多超广角。但我更喜欢上一部的精致与考究,哈佛牛津双修“哲学”的马力克,片子对有些人来说真的太过意识流,对于愤然离场我表示完全可以理解。
记忆的万花筒,困惑的迷宫。生活有时候就像我们遗忘寻找的珍珠,过着过着就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马老您放心,对您无差评
如果要选几部电影发射到太空 其中要有马利克 别人负责讲故事 剩下的留给马利克
贝尔延续了西恩潘和哈维尔巴登的“我没读过剧本”演法,全程失语飘荡。万恶的生活啊,你怎么可以让他快活成这样还这么痛苦?!马利克神棍三部曲的最终回。由网友的十万次“搞什么飞机”弹幕所组成。但不知道为什么,看他这么任性——让一堆戏满满的演员变成无戏可演的梦游状态。我也并不反感。
自《新世界》起马力克就开始痴迷于微渺个体与永恒时间之中的螺旋结构,《生命之树》《通往仙境》和《圣杯骑士》全都关于一个男人的人生历程:始于童年的神话或懵懂,在追逐欲望和本能中迭演,末了安静地在荒野空镜中退场。缺少因果粘连的碎片是日常记忆的真实,虚无的哲学无需语句支撑。
一次两次行,老这么拍就是凑表脸。公众号推送: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EyODM5MA==&mid=203006464&idx=1&sn=336989ef987dc2d25b9127fa039911e6#rd
这种装逼犯的电影果断一星
从生命之树开始,马利克就把电影当MTV拍
马力克的故事依旧不是关于故事,一种超脱于故事本身,凌驾之上的情绪与试图用视觉来变现出的回忆感。只有回忆里的人与人,男与女的身体是如此张狂,情节破碎,甚至没有应该有的对白。整个配乐,又仿佛带回到一种中世纪古卷的感觉,拷问一种“当下的存在感”。年度最佳之一。
演员气息不对,影像也过分任性。想要抓住现代人的空洞,却用这种空洞的MV,到头来感觉什么都抓不住。
蝙蝠侠假死之后离开哥谭来到洛杉矶以编剧身份隐居好莱坞,连交七八个女朋友纵欲无度后感到人生的迷茫和空虚【我完全没有睡着,握拳
人物独白加碎片似的手持广角镜头,配这卡司。你是大导就觉得自己放个屁都是香的?
波曼小姐出場後才瞬間明白馬力克要說的是什麼。故事本身包羅萬象,不要自掘故事衝突的狹窄墳墓,心胸和眼界都要開闊,我老了後對馬力克唯有敬仰。下次可以用女主角替代貝爾,等十年又何妨。
“幻梦墓园”、“电子云层下”加上“圣杯骑士”,我的年度三大催眠电影终于凑齐了。马力克这种毫无关联的画面拼接在一起、配上梦呓般旁白的作者风格看多了真心吃不消,尤其每次还请一堆明星来当人肉布景。这部电影可以切成40个MV,甭管什么歌直接插画面相信我准没错……
6.3,广角镜头里男性主观视角和女性思维的交融~
卡司很强大,可惜每个角色出现时间太短。完全没有剧情。表现手法相当老套。世界确实物欲横流,可是如果在这种充满绝望的生活中,都没有电影来给我一些鸡汤和治愈的话,那还怎么活。另外佩服一下自己就这样在电影院坐着看完了,说明画面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生命之树1.5》。只是没有了那般中意的海报、那么青睐的摄影(不是不好,只是没有《生命之树》那般惊艳)、那样让我心仪的自然,单是一如既往地散文诗/MTV表现手法,外加三个喜爱有加的演员,并不能像《生命之树》一样让我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优雅的影像之中。—— 泰伦斯·马力克,您能拍《告白》吗?!
好电影一定要叙事吗?马力克的意识流新片仿若一面镜子,映照出你心中难以计数的电影片段、如烟往事和思想观点。它能帮你整理自己的情感思绪,审视生活。卢贝兹基的神幻摄影(广角,鱼眼,手持与俯仰倾斜)如流动的麻醉品,令人头晕目眩,搭配碎片式剪辑和呓语旁白,极尽真切地还原了迷茫疏离的感觉。(9.5/10)
依旧是美轮美奂的摄影,古典大气的配乐,碎片化的故事和画面,以及高深的旁白。一脉相承的马利克,这种剧本只能导演自己写自己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