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原罪引发的悲剧蝴蝶效应[猫]
别以为英美国家的普通人民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有宽容开明的心智。那些镇上的孩子,一样可能在上大学前都不晓得避孕套是什么,父母也一样听不进人话,不可理喻。这部电影里,女孩苏珊好奇地拆开那个偷来的避孕套,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放出愤怒、奸淫、撒谎、骄傲等等罪孽,一举毁掉了邻里三家人。
于是,父亲鲍勃•奥斯瓦德误信了女儿的谎言,即她与邻居大男孩里克•巴克利发生了性关系,他被愤怒罪冲昏头脑,把这个无辜男孩打伤,更严重的是,遭遇飞来横祸的男孩精神受到刺激,变得自闭且具攻击性——失去自信的受创伤者往往会主动攻击他人,防卫过当。电影叙事方式有个有意思的手法,虽不像诺兰的《记忆碎片》那样从头到尾玩倒叙拼贴,但是它会漫不经心地给你一串平静甚至纯洁的镜头,再突降一串震撼性镜头,然后慢慢倒叙前情,让你知道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比如在片头,主角小姑娘斯昆特•康宁汉姆刚向里克问过安,一转身,他就被暴打了,然后场景才切回堪称“邪恶之家”的奥斯瓦德家中发生的谎言。后来男老师麦克被打,也采用了类似叙事顺序。如此,愤怒、谎言、淫乱等原罪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也更有冲击力。
此片的摄影,有不少纪录片式跟拍摇镜,也有静止镜头,这样的交错,现实感十足,也很符合影片复杂却平稳的叙事,或者说符合小清新与重口味交织的风格。斯昆特是被卷入所有事件的一个小清新,潘多拉魔盒牵引出一系列互有联系的事件:目睹里克被暴打;目睹成人世界的残酷爱情——麦克的恋人与他吵架分手,转投入斯昆特的父亲(蒂姆•罗斯)的怀抱;纯情小男友要离开她去远方;被奥斯瓦德家的女儿们暴打;心情不好跑去她和哥哥的秘密花园,一辆废弃大车,却目睹十几岁的他和苏珊在车里做爱……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摧毁一个孩子的纯真世界,更何况她还得遭遇更大的悲剧,甚至自己的濒死状态。
奥斯瓦德家的三个女儿,简直是原罪的化身,让人不得不相信基因遗传,学校里的孩子们都害怕她们,不敢惹她们,斯昆特偏偏冒犯了他们家老三,接下来的一幕很真实,她在课堂上紧张地望着老师麦克,和周围同学完全不在一个频道。果然,放学后她被老大老三打了,如果不是麦克出手相救,还不知道俩天生邪恶的孩子会做什么,于是,结下梁子的麦克成为下一个替罪羊——苏珊终于把奸淫的诱惑坐实,成为坊间除她爹之外都知晓的小荡妇,再次撒谎,把怀孕的事情,栽赃给麦克。她付出的代价血淋淋,可惜她被送医院这事,也能惹出几条人命:奥斯瓦德家的女儿们借故刺激了刚从精神疗养院回家的里克,里克失手杀了妈妈,又在崩溃状态下,将爸爸打昏,更可怕的是,绑架了身患疾病的斯昆特,看到她发病的样子,绝望自杀。故事达到高潮。不是愤怒老爹鲍勃无意中救了斯昆特,我们简直无法原谅他们这一家。爱女心切也好,爱亲姐妹心切也好,只求自己或自家的利益,没有对他人的爱,陷入罪中,罪又如发酵般膨胀,祸害邻里,我们可怜这个破碎之家,却无法同情。
斯昆特的濒死状态很有意思:在沐浴神光的教堂里,坐满除奥斯瓦德一家之外的所有人,甚至她仅见过一面的陌生人,里克依然是故事之初那个连洗洗车都能感到满足的清纯大男孩。在这里,人们都获得救赎,得到平安喜乐。这毕竟不像加斯•范•桑在《大象》中冰冷隔离地讲述一个残酷故事,导演有比较明确的喜恶态度,所以观众能感同身受,体会导演的价值判断。
亮点:有不少很有表现力的场景,比如,里克失手杀了妈妈,站在黑暗处,一边手抓蛋糕吃,一边貌似平静地等着爸爸,说明此人已崩溃;女孩走进里克家,关门声之后,接上鲍勃大哭的画外音,画面却串起其他人此刻的活动,这样的音效处理也显得人物间的命运息息相关。
您还可以看:《超脱》,《大象》
此文发表于《环球荧幕》2013年3月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2 ) 拼贴幸福 Broken
一部好的大众电影最出彩的地方便是可以令观众感同身受、反思荧幕中戏剧的情节在现实中的投影。比糟糕的居住环境还要可怕的是人们对恶的恐惧,从三户家庭最后都惨淡收场的结局可以看出导演直面人生的勇气。他时刻关注着看客们自身的代入,拉近人们与荧屏的距离。
小女主自幼被I型糖尿病折磨,以至于她需要日日扎血记下自己的血糖浓度变化,而且她还没有可爱的外表十分不美丽。但是她却十分的天真和勇敢。她会去探望神经失常的邻居大哥、要求律师父亲为被污蔑的老师正名、还大胆地反抗英国校园中常见的欺凌……总的来说,看到这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性格多么美好值得被呵护的孩子啊。但是……父亲爱她也会在情急时吼得女主一脸恐惧加茫然、她最爱的迈克老师接连遭遇失恋、失职、她最爱的父亲与家中的寄宿学生勾搭在一起、目睹自己的亲兄弟居然与令人厌恶的坏女生在废弃的房屋中性交、自己的小男友最后也抛弃了自己……成长似乎就是这样不经意发生的,在过程中我们总会失去点什么,但是却没有人会如此细致地记下其中的过程。
于普通人而言,青春的美好源于我们回忆起那段无聊漫长时光的心理救赎,我们自以为与后来的苦难相比,这段时间珍贵得无可比拟。
这部电影对迷茫的年轻人来说是部细腻得不可多得的现实片,当然其作用不是令你“接受”,而是提醒自己要去不断回望过去、认识自己并且保持清醒,从而对未来的生活能做出更好的判断。这样,我们才会对生活更有目标不会麻木。
3 ) 珍惜,幸福的碎片
孩子眼中的大人的世界,一切都过于繁杂:谎言,欺骗,虚伪,暴力,抑郁,爱情,性……铺天盖地袭来,来不及想明白每一个人每一段故事的缘由,另一段悲剧又开始上演……瞬息变换的不仅仅是日出日落,而是每个人的心。白天所有的人都织起坚硬的外壳,只用来展示给别人看,自己有多坚强多幸福。而夜幕下,面对自己赤裸裸的内心时,却如此厌恶与彷徨。纷繁的世事扰乱了人们正常的思维和判断,不停地反省不停地否定自己曾经做过的一切,幻想一切重来将会是怎样一番美好的景象。可现实就摆在那里,发生了的,抹不去;没有发生的,也必须要澄清和面对。现实的压力下人们变得多疑,焦躁,虚荣,且胆小。因为过分在乎而失去了判断的准则,咆哮过后的责任又羞于承担,一切一切的悲剧都只因自己而起,然后自我终结。
这所有的所有,是一个孩子所不能理解的,她只能站在一旁静静观看大人们无目的的表演。她所关心的只是自己有没有被爱着,关注着。她用最单纯的眼睛去看,用最纯净的心去倾听,所有一切的伪装在她的门面前都是无用的,她只想知道相爱的真相。渐渐地,她也会明白,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是疼痛的,难忘的。生活就是因为这样充满变数,才会如此吸引人。留下来,活着,和爱自己的人在一起,还是温暖的,不是么?!
破碎了的,只要存在,就还能被拾起,幸福也一样!
4 ) 戾气的源头
昨天看了英国电影《broken》。中译名为《拼贴幸福》。不能不说这个译名构思奇巧,更贴近原著者的真实意图,并以极委婉的方式表达了“破碎”的意喻。通常人们不愿意看到纯粹的悲剧,总希望从生存中寻找精华因素——所谓“幸福”。
《拼贴幸福》表现一个11岁少女眼里的世界。英国女孩斯昆特与父兄住在一个普通的街区,她家的邻居之一里克是个极内向害羞的年青人,有点自闭,有交流障碍(这很容易理解,极柔弱的缺乏自卫能力的人要在这个险恶的世界生存下去,,也只有靠自闭才能自保)。就是这个与世无争的小伙子,某天早上正在自家车库门口洗自家的车,突然被一个邻居袭击,随后,被打得满脸是血的里克又被警察给带走了。
袭击里克的邻居是鲍勃,鲍勃的妻子几年前死了,他与三个女儿一起生活。某天早上他在厕所里发现一只避孕套,就认定是二女儿跟人发生了关系,脾气暴燥的鲍勃根本不听女儿的分辩,威逼之下,二女儿胡乱指认了透过窗户恰好看到的里克。
鲍勃将自己导演的闹剧轻描淡写地称为“一个玩笑”。说这话的时候他数纸似地一片一片往嘴里塞火腿。他吃火腿的样子让我想起《美国x档案》里那个新纳粹党员大胖子吃糖果的样子,那种糖果别人都是一颗一颗地吃,他是拿起装糖果的罐子往嘴里倒。细节很能反映人的个性。好的影片一定注意细节,经得起反复地看。
里克的遭遇让人嗟叹,他让我想到《红楼梦》里的冯渊。冯渊不幸遭逢了冤家——或者是香菱或者是薜蟠又或者二者皆是,冯渊因与薜蟠争夺香菱被薜蟠的小厮群殴致死。而里克,这场飞来横祸催毁了他本来就很脆弱的神经,不说是逢了冤家也难解释,不是冤家不聚头。鲍勃一家明显是讨债鬼。我家附近的一个街区有一片简易房,其中一家简易房住户是整个街区的麻烦。这家的男主人进过监狱,他家的男孩品行很差,攻击性强,对人怀有莫名的恶意。我儿子小时候去那边踢足球,那个男孩把他故意地拉倒。他也无缘无故地骂过我。他家养了一条狗,总是冲着过往行人狂吠不已。
上梁不正下梁歪。问题家庭出产问题青少年,鲍勃的女儿们也象她们的父亲一样暴力,这家的女儿大的滥交,小的在校园称霸,欺负同学。与她们同校的斯昆特也未能幸免。不过最后救了斯昆特一命的倒恰是鲍勃,而让她陷入险境的却是善良脆弱的里克。
这个结局让这部电影脱了一般的巢窠,人往往就是这样,遭遇了连串的不幸,最后却不知道该去恨谁。有人发议论说看英国电影憋闷,因为好人坏人正邪不分明,善不能扬恶不被惩。
其实想看快意恩仇的电影有的是,大部分复仇电影不都是那个套套。只是,只想快意恩仇,却不去追问背后的原因,只怕又是一场戾气的循环。
在这部电影里,鲍勃看起来是连串悲剧的始作俑者,但如果继续追问下去,他的戾气或者是源于他丧妻这回事,或者是他日常的食物,我总是记着他数纸似地一大片一大片吃火腿的样子。近几年西方年青人中刮起了素食风,《八月,奥色治郡》里十四岁的孙女儿就是个素食者,她解释说,因为”吃肉时也吃进了动物的恐惧。“她的说法被她的长辈们引为笑谈,不过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可笑,似乎源于某个科学家的发现。
按佛经里的说法: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人与动物互杀互啖(羊也可以代换为猪,牛等其它动物),天地间的杀气戾气就是这么循环。窃以为那些带着戾气出生,天生对人怀有恶意者,多半是向人讨还血债的动物所托生。梁漱溟老先生在文革中的遭遇或者可以部分地佐证:梁老先生终身茹素,文革时被抄了家却没受皮肉之苦,他的夫人(非素食者)却挨了红卫兵一场痛打。
我几天前上街,碰到某个组织在搞街头调查宜传:主题是”法国是否该为卢旺达种族仇杀负责“。看到我饶有幸味地读着那些言论及标语,该组织的一位女士对我发生了兴趣。既然她问到了我,我自然也就发了一番议论,她听后提议把我的看法归结为一句话,也写在纸板上挂起来:”每个人都该为发生的事情负责“,后面标注有我的名字年甲。我顺便也看了一眼旁边的几个纸板,其中一个纸板上写道:”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希特勒”。落款显示这是一个67岁的老先生说的。
这是一种成熟的态度。成熟的态度是理性的态度:寻找一切问题背后的原因。佛法讲”深观“,深入观察一切现象背后的因缘。只有深观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快意恩仇,只是一种情绪的渲泻,逞一时之快却往往怡害无穷。如历史上农民起义,暴力革命,常常伴随着滥杀,这或者也是一种推动变革的方式,但代价却太惨重。这就是成熟的态度与不成熟态度的区别。
5 ) 只是在活着
很丝滑地看完了,看的时候脑子里似乎只有一句话,每一天都在变得更糟,对吧。因为是一部很淡味的电影,但又有很多想说的,只能慢慢想,慢慢写。太喜欢电影的分镜了,印象最深的是快结尾那里,斯昆特敲开了Rick的门,一声痛哭炸开,bob在诊室门口痛哭,无声的,接下来这样反复交替,永远不可见的悲痛是响亮的,可见的痛苦是无声的,太惊艳了。还有后来bob在Rick的房间里找到抽搐的斯昆特,配乐真的很美。天知道原本我只是为了基莲当上老师的那个片段看的这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在期待看到他知道斯昆特不见了的反应。这种电影就像,你谁也怪不了,大家就只是平淡地活着,只是因为立场不同而反应不同,作为一个旁观者又能代入进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一般看电影都是希望主角死掉的类型,但是在这一部里还是活着更好,因为感觉这部电影描绘的是生活,而不是什么超乎常人的苦难悲剧,只是一个和平年代人们因为活着而经历到的东西,生活总要有丧的也有美好的,这部电影丧完了全程,就像超脱,再给一个丧的结尾就用力过猛了。超脱的主角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活支柱,小女孩斯昆特呢?就活着吧,继续去经历更多起起落落落落落,然后也许就像Mike说的,blow them all the way one day
6 ) 社会不止一面,人性不止一面
——向《飞越疯人院》致敬的影片
什么样的好人?什么样的坏人?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承受能力?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结果?
三户人家,有两户是一般人认为好的,包括那一位老师,另一户是不好的(他本人、三个女儿几乎是犯罪的源头。)
就是那一户坏事做尽的人家当中,也有人性中好的一面:
1,单亲父亲,在妻子去世之后,他自认为自己和女儿们处于弱势的地位,经受不了别人的一句不好的话,片面地袒护三个女儿,最后引发了三个女儿处处以邻居为敌,导致种种的严重后果。——这里对所谓的底层人物心理的描写,可说是刻画入微,中国很难会有同等的作品。——对女儿的近乎病态的“爱”(其实是恐惧,并非真正的爱)导致了不好的结果,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好的教育的结果。
而这种形式的恶性教育始终存在于社会当中:不论中国,还是美国。
2,另一面在最后他也为发生在他的惨剧(导致三户人家的悲剧:死了那么多人)落下了眼泪,影片的导演是对他也是抱着同情的态度的——受过十分良好教育的人才会做到的。善才能让整个社会处于安定、和谐,并创造繁荣——唯有宽容,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当然,中国人嫉恶如仇,对犯罪始终抱不宽容的态度,比如一个人犯罪后连同家人也会受人轻视、隔离,也让许多人、包括家庭成员不敢从事犯罪活动。中国人犯罪首先会接受家人的监督!
——另一面,在防止犯罪的时候,也导致了中国人良性的创造力一直被压制,让社会承受了另一种损失!因为他们很在乎别人对自己怎么看,而不敢做真正正确的事,只做别人认为对的事;一旦他们陷入一个死胡同或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他们永远也转不出来。)
这样的影片,对中国人是有很好的启发的。这场景不正在我们周围发生吗??你身边、我身边。
社会的阴暗面和光明面,同时体现。
社会不止一面,人性不止一面!
什么烂片啊,完全看不懂……女主角长得……怎么说……长了一副智商比较低,大概IQ75,又有点变态杀人狂的脸吧……
电影名字更应该叫残破【broken】。里面情感细腻,人物性格很清晰,整个戏剧的欺负,还有闪回的剪辑,使得这部影片不只是一般的故事,更多了可看性。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实在是狠加分。典型的独立文艺电影。
除了结局残酷到假,其他都好。
英国电影的吸引人之处。音乐赞,小女孩讨喜,讲述方式穿插倒叙很喜欢,结尾的英伦风情神来之笔。12年遗珠之作。
中文译名太误导了,本来还以为是治愈喜剧呢。不过虽然家庭破碎、邻里不堪,但那段小爱情还是很清新的,最后也很治愈。频繁的闪回和碎片化的剪辑是一大特色,但剪辑功力稍弱,还是让人觉得混乱了。另,其实这是一场“我不想让你砸电视”引来的悲剧。
colours awwwww
在丹麦使馆偶然发现第二天情人节都柏林电影节开幕影片是这个!见到了Cillian Murphy本尊!签名!合照!和他的冰蓝眼睛对视的瞬间整个人都要融化了!散场后去赞助商Jameson的夜店又遇到了CM!我说我为你来到爱尔兰!他跟我说Nice to meet you!死而无憾!!!!!!!
丰富的故事被挤进九十分钟内,人物性格分明,逻辑严谨有序,戏剧性情节事件此起彼伏,这多少让人觉得有那么点狗血,但这对于独立文艺片也是增加商业可看性的一大法宝。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杀死一只知更鸟】,这种联想太棒了,原本的生活破碎之后,拼贴出来的却是幸福的归位!★★★★
话说,里边的插曲COLOURS,我看了一下居然是Written by Albarn/Alex/Rowntree。。妈呀是我认识的那三个ALBARN ALEX ROWNTREE么。。
和罗琳的偶发空缺联系起来,就出乎意料地让人信服了。两个故事里面都有绝对的Goodness,也有比大家想象中泛滥得可怕得多的恶和无知。
类型为什么标注的是惊悚?摄影光线和好几处声音的对换很出彩
This is TOO MUCH. 还好最后没有all broken
重口,小清新,重口,太跳跃~~~然后,英国white trash太可怕
画面清新复古,局部倒叙的手法让人眼前一亮。小演员们的表演令人惊喜。青春期遭遇琐碎苦闷的伤痛,既拼凑出无法逾越的成长困境,也形成了童年时代与成人世界失去沟通的情感断层。是对渐渐淡化的青春疤痕一次长久凝视,无法愈合也无法遗忘。
是谁烧了一把火,让看似平静的生活露出不堪的一角?谎言、中伤、背叛、争吵,一切皆如芒在背。像是走在摇晃的浮桥,望着桥下黑色的河水,努力地保持住平衡。所幸到达对岸后,长舒一口气,有惊无险。
看到小Tim泪眼婆娑的样子,心都碎了
看得法语版啊,什么时候再看下英文的
不列顛悲慘版的城南舊事,天氣夠糟糕了為什麼還要看這個。
各种闪回与碎片式的叙事,是在对应混乱的生活么。最大的感受仍是生活之苦,好在结局很有爱。希里安·墨菲是个好小伙
以邻里为轴线的多条线叙事,竟然能在如此短篇幅里保持如此强力的叙事,外加一些很有想法的小设置,悲剧联系着悲剧,善和美也存在着,大家也都在努力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