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豆

剧情片大陆1990

主演:巩俐  李保田  李纬  丛志军  金甲  牛星丽  

导演:张艺谋  杨凤良  

 剧照

菊豆 剧照 NO.1菊豆 剧照 NO.2菊豆 剧照 NO.3菊豆 剧照 NO.4菊豆 剧照 NO.5菊豆 剧照 NO.6菊豆 剧照 NO.13菊豆 剧照 NO.14菊豆 剧照 NO.15菊豆 剧照 NO.16菊豆 剧照 NO.17菊豆 剧照 NO.18菊豆 剧照 NO.19菊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4 10:02

详细剧情

  杨天青(李保田饰)的叔叔杨金山(李纬饰),是个有生理缺陷的染坊主,在折磨死两房太太后,为续香火,他又花大价钱买了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菊豆(巩俐饰),对其百般虐待。
  年近四十而尚未娶亲的天青,对因叔叔每夜滥施淫威而痛苦哀叫的菊豆由怜生爱,两人私通,生得一子。金山喜出望外,以为己出,取名天白。但不久金山中风,半身不遂,菊豆与天青更加肆无忌惮,得知真相的金山想要报复,后却误坠染池丧命。按家族的规矩,天青要搬出染房,被迫分离的菊豆与天青只能暗地来往。
  10多年后,天白长大,外人的闲言琐语使他分外仇恨生父……

 长篇影评

 1 ) 今天我们看了《菊豆》,老师原谅我,我没有想到你提示的那些方面的东西

       一开始我们都想错了,剪裁不太合体的大画布衣裳,挽着劳动妇女的发髻,一张恬静淡然的脸,眼神不说楚楚可怜也绝对是柔情似水(直到今天才不由得感叹老谋子喜欢巩俐真不是没道理),一个这样的画面总是会给人直观印象,这是一个传统农家妇女的形象,直到她说“我的好身子留给你”时,我们才有点意识到,这似乎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人,包括她那句“狼”的比喻,都开始让人的惯性思维开起了小差,她原来会用这么强烈的方式去追求想要的东西,她原来有这样强烈的野心和欲望(我一直觉得这种野心和欲望同现在人们对钱、权、物质的追求是一种同样的心态,只不过是价值观不同,这悬挂在取向另一端的肥肉也不同罢了),有一种猛然醒悟,上当受骗了的感觉。

    也许是源于看了这么多年电影电视的一种直觉,从菊豆和天青第一次在一起时开始,就感觉这两人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不过这一幕拍的真是够好,红布,池中红色的水,从下往上拍那些布和水接合的瞬间,红布擦过女人迷醉的表情,坠入水中一团团氤氲的样子,就像是那第一次充满狂野又略带羞涩的性事的物化写照,那种早期的电影,没有特效没有华丽丽的技巧,但一拍出来就顿时让人觉得一切特效都是浮云那种感觉,就是给人感觉,唯美。

    说到这两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为什么呢?这不是说做女人就一定要接受自己既定的命运,就要毫无反抗的默默承受,但是她太过尖利,这种尖利表现在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过于绝对,没有丝毫周旋与回转的空间,甚至没有考虑的痕迹在她的脑海中停留。她想摆脱老东西的折磨,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天青;她固执地认定老东西坏得一无是处,就对他不加节制地唾弃,一次次用行动挑战他的极限;她觉得天青是天白的生父,就觉得毫无疑问理所当然应该让天白知道。这是一个相当倔强的女人,是那种你对我一百个不好,我就要还你一千个坏的那种,而人在过于执拗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大脑短路脑细胞不够用,而如果这个人生来就充满了这种极端倔强的情绪,那么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悲剧了,现实中的人物也好,艺术形象也好,都是这样。菊豆这个女人,只要她觉得一件事情是对的,她就恨不能费尽心思变着花样去做这件事情而不计任何后果。事实上,这个世界有百态的事物、思想和情感,这些种种大体上要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的维系,会自然而然消灭那些极端的成分,最终达到圆合的境地,也就是说,一件事情,你豁出去把它做大了,或是说你对某事某物过于在意,过于张扬,过于锱铢必较或得意忘形,那么定会有一个同样极端的结果在等着你,那些结果的形成往往看上去出于外因,但实际上还是自身的性格驱使自己所作所为而造成。

    体现在这部片子里,这种极端的产物是什么呢?那个小孩子,他是那种极端的化身,也是生来用以抗衡菊豆这种极端倔强,进而消灭这种极端的产物。一两岁的时候,天白不会笑,两三岁的时候,天白不会说话,四五岁的时候,天白想像其他孩子一样寻求在一种安全感,认定一种既定的事实,给自己一个安定的内心环境,于是开口叫爹,叫了个满拧,当他发现这种满拧的局面存在,即这个世界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时,他就开始想不明白了,这时,他内心那种传承下来的极端的执拗开始作祟。他把老头子拽进了水池,他不像一般孩子一样有呼叫的条件反射,他笑了,那个不会笑的小孩这时候笑了,他的母亲,他的家庭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这也注定了他的不一样。看到天白拿刀去追那个说母亲闲话的人时,莹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天白到底内心是想维护谁的利益?但后来再想想就觉得这不再是值得深究的问题,人本来就是矛盾的,何况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与其清晰地说是在维护谁的什么利益,倒不如说是一些话语触怒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

    其实在片子里,安排的这种两股倔强势力的对抗感是很强烈的,就好像片尾处那匹无声落入水池的红布,这场景似曾相识,却不再是二人初次交合时那番美妙的象征,菊豆凄厉的呼喊骤停,让这红布的下坠充满了无声的诡异。我不想学高中做阅读理解时那样说,这是前后照应,埋伏笔,起承转合什么的,但依然觉得震撼,可能是前面第一次红布的出场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吧,还是那个道理,这个事情怎么来的,就让它再怎么回去,很平衡,很公平,当然,也很有画面感。

    字幕的时候忘了看编剧是谁了,这编剧很赞啊,象征清清白白名字的那个绝妙讽刺,菊豆话中有话的暗示,一语双关、一语中的的内涵话在各种场合出现(其实要是这么想这女人还是很有智商的,最起码反应很快)。台词放置的很紧凑,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没有冗余的空隙,也不会给人多余空拍的感觉。

    导演拍了电影,他用影片告诉你,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于是你就果断认为故事就是这样的,并且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配合以惊讶、叹惋、称奇等各种心态和表情来不断苟同导演这一观点,这大概就是一部电影也是一个导演的成功之处吧。内涵不内涵倒觉得次要,毕竟每个观众都不是导演本身,不会百分百理解导演给定的内涵,而真正能够看懂的,似乎只有导演拟定的活生生的情境,再从中归纳属于自己的那一分内涵吧,所以我始终觉得,导演最大的使命还是拟定一个好的情境,而真正有内涵的与其说是导演,倒不如说是观影人本身。

 2 ) 怒其不幸恨其不争(360度评析《菊豆》)

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对人的毒害如此之大
自由是如此的遥不可及

看了张艺谋的《菊豆》和刘恒的《伏羲伏羲》,对这部电影和文学作品发表下自己的一些观点。既然《菊豆》是改编自《伏羲伏羲》,那就先来谈谈这部文学作品吧。
不得不说刘恒的《伏羲伏羲》写的确实不错。

首先是主题,这个故事发生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封建社会等级,伦理纲常观念影响深远,作为地主的杨金山就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在这个家庭中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他眼中,菊豆只是一个生孩子的机器,而杨天青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劳工。他们的命不值钱,他们存活的理由也只是因为杨金山能够给他们住,给他们吃。他们没有自由,只能生活在杨金山的染坊内。其实杨天青和菊豆的思想比较简单,作为两个农民,孤男寡女,并且是二十几岁的大好年华,他们对于异性,自由,性的幻想是相当强烈的,一个好姑娘被一个无能的男人霸占,势必造成女人的出轨,可是不幸的是出轨对象却是自己的侄子。这种做法在那个时代是不可容忍的,注定了他们结局的悲剧性。

其次,是人的性格,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杨天青已经习以为常,就算菊豆出现以后,从他的心里独白,动作和语言中也能看出他的软弱和无能。如果他有一次听从菊豆的话,他们的命运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他实在是受封建压迫的毒害太厉害了。菊豆的性格也是经过变化的,从整个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出,菊豆是非常能做活的。假想一下,如果杨金山对待菊豆像一个正常的妻子,可能菊豆也会跟他一辈子,就不会出现婶侄乱伦的情况。可不幸的是,杨金山为了能够要自己的孩子已经走火入魔,菊豆已经沦为他传宗接代的工具,杨金山百般凌辱菊豆,一方面是想尽快生个孩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长期没有孩子而产生心理扭曲的表现。菊豆的出轨也是对杨金山对自己凌辱的报复和发自身体的本能,试想一下,一个女人,一个处在情欲最旺盛年龄的女人,谁能给他满足,谁就是她的天。菊豆已经开始了斗争,是对封建等级,伦理纲常的挑战。他战胜了杨金山,可是他并未战胜这个社会。在这个故事中杨天白的性格并没有太大的突出。当他听到别人对自己娘亲的非议时他会发怒。当听到杨天青告诉他是他爹时,他的表现和我们当代人没有什么不同。而菊豆的第二个孩子天黄,虽然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他的性格会决定他的人生。其实作者在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给了我们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我们可以想象下天黄的未来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如果按照作者的想法,天黄要不是得病死就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无赖。为什么这么说,文章中提到天黄似乎受到了杨天青的遗传,对女人的兴趣已经到了毒瘾的程度,过度的性欲,性幻想,性行为会导致身体和疾病的加剧。再就是天黄对于自己的身世一直耿耿于怀,可以看出他的心里承受能力并不好,如果持续受到非议的话,他的意志会消沉,会丧失希望,最后沦为痞子,无赖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最后,这个故事中有大量的对话和大量的心里描写。这个特点我认为是极好的。当你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闭上眼回忆一下,你记住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故事,而是他们的心理。从他们的对话和心理独白中,可以体会到他们的情绪的变化,他们的心理在不断的变化,说严重点就是心里推动了这个故事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对话和心理描写丰富了这个故事,使这个故事读完感觉有血有肉。说到这里就插两句,苏童的《妻妾成群》中心理描写就很少,两个故事读完你会发现,《妻妾成群》似乎只是人身上的一堆骨头,而《伏羲伏羲》就显的有血有肉了。当然了,这是优点,同时的缺陷就是,主题会突出的不是很明显。

说完了刘恒的《伏羲伏羲》,现在就来说说张艺谋的《菊豆》。其实张艺谋的这部电影对原著的改编还是挺大的。

首先,主题更加明确,看完《菊豆》后,大家很明显会感到封建势力下社会等级和纲常伦理对人性的压迫和迫害是如此之大。菊豆和杨天青付出了那么大的努力,甚至是生命,也没有逃离命运的魔爪。

其次,就是色彩,张艺谋影片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色彩的运用,前半部分的色调是红色调的,到了后面就成了蓝灰色的了。当两人在一起高兴时,发泄性欲时,畅想美好生活时是红色的,当杨金山掌家时,当天白叫杨金山爹时,色调是暗的。也就是说,杨天青和菊豆在和封建势力,伦理纲常,追求自由做斗争时,导演是赞同的,欣喜的,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愿景。可导演自己也明白,在那样一个社会,那样一个时代,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再次,张艺谋影片还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擅长运用意向。这里说五个意向。第一个,大家还记得大红布吧。第一次杨天青和菊豆做爱时,大红布从高处持续的掉入水池,这里说的是他们两个性欲的释放和对伦理纲常挑战的开始。到最后杨天青死的时候大红布也是持续的掉入池中。这是斗争的结束。第二个,就是火,杨金山瘫痪的时候,有一次用尽力气,想要烧死菊豆,可是没有得逞,但是最后菊豆自己点了火,说明了到死她也没有逃出杨金山的手心,说大点,就是到死也没有冲破这层礼教。第三个,记得杨青山偷窥菊豆的时候麻,那是通过一个小孔,在最后他们最后一次做爱时是在哪?一个大洞中,从小孔开始到大洞结束,表明他们的斗争已经很长时间了,他们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可是正如洞中霉气太大一样,就如同社会上弥漫着的封建礼教一样,让人窒息。第四个,还记得家族中的长老们商量给菊豆的孩子取什么名时麻,几个长老的头上一束光打下来,表明在这里,他们就是这里的天,他们就是这里的主宰。他们就代表了封建礼教,他们的权利至高无上。第五个,就是天白,天白最后杀死了自己的爹,这意味着什么?说明天白也已经沦为纲常礼教的维护者,执行者。儿子杀了自己的爹,这不是莫大的讽刺麻。这说明,在这个社会,谁也别想挑战礼教,谁也别想挑战封建,不听话的后果只有一个,就是死。

最后,就是和原著比较下了,改动的内容很多,比如杨天青的年龄等。这样有个缺陷是原著中杨天青和菊豆的感情是在长久的相处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合情合理,顺理成章。而影片中,就显得有点突兀了。读原著时会发现很饱满,看影片就是很单薄。但是主题却更加明显了。

下面简单说下苏童的《妻妾成群》和刘恒的《伏羲伏羲》:

苏童的《妻妾成群》和刘恒的《伏羲伏羲》,这两个小说可谓各有千秋,张艺谋的影片更偏向于主题的展现,而《菊豆》就是把《伏羲伏羲》的封建伦理纲常对人的压榨展现的淋漓尽致,将主题更明确的展现出来。根据《妻妾成群》改编而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如此。但是,很明显,两个原著对主题的突出都不是那么集中和明显,在张艺谋的影片中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集中了。《妻妾成群》偏向于一个概念的阐述,这样的结果就是只看见了人身上的骨头,而《伏羲伏羲》,既有概念的提出,又有心理活动和对白,丰富了这个故事的可读性,使整个故事显得有血有肉。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不恰当的请批评指教。

 3 ) 那笑声……

   我遗憾我是太晚看到这部片子了。
   因为对经典的敬畏,更因为对沉重的恐惧。
片子确实太沉重,开头土黄的色调,染坊里静默的水车,染后错落悬挂的布匹,金山严厉的神情,菊豆凄厉的喊声……,我甚至觉得我可能没有勇气看完这样压抑而沉闷的片子。但是让我震撼和寒心的是少年天白漠然的深情和意味深长的笑声。
   水池边的镜头,当坐在木桶里的金山艰难地想要帮“儿子”把狗尾草染色时,不小心跌进了水池。看着在水里挣扎的这个被自己唤作“爹”的人,年幼的天白没有恐惧没有呼救,而是在一旁那样静静看着,笑容在脸上扩散;
同样是水池边,当少年天白把生父从地窖里背出来后,毫不犹豫地扔进了水池,看着同样在水里挣扎的生父,他脸上的冷漠和冷峻一成不变,并且面无表情地举起手里的木棒,丝毫不顾及身后的母亲歇斯底里的叫声。
   这样的笑容和面孔让我在震撼之余不寒而栗。
   我无法谴责专制而残酷的金山,无法谴责有违世俗道德偷情的婶侄,甚至我们谴责周围人的风言风语和小孩对少年天白的讥讽,因为这一切,同样真实地发生在古老中国摧毁人意志的家长制环境中。但是面对一个孩子乖戾的笑容和严酷的表情,我开始感到后怕。这样畸形的家庭泯灭了人的心志,也断绝了一个孩子正常成长的最后可能。
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每个人都在弥补自己伤痛的同时,以近乎疯狂的报复的心态伤害着周围的其他人。那笑声里透露的人性阴暗和恶毒,并非所谓的封建残余的流毒,而是隐藏在人心灵深处的那种无法示人的卑劣和残酷。
   正是这种残酷,让人心寒,甚至后怕。

 4 ) 很中国很张艺谋很经典

影片《菊豆》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也是他那仪式化的影像风格得以确立的重要作品。此次,张艺谋特地将原著中的故事背景由贫下中农的家庭改为了南方小镇上



的染布作坊,从而为影像和色彩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舞台。那从天而降高高挂起的染布就好像是对天青和菊豆的情感无限的束缚,这束缚不仅象征着杨金山的压迫,更是象征着封建社会伦理对人性那无情的压制。



当两人情感最终爆发时,张艺谋再一次利用红色为我们呈现出一种无比宣泄的视觉体验,高高挂起的鲜红色染布飞速泄入染池,成为了天青和菊豆激情化的视觉隐喻。



与染坊的色彩斑斓相呼应的是影片整体色调的阴冷压抑。其中一场对染坊夜景的俯拍,四周的房子黑得让人喘不过气,唯有菊豆的屋内透出一丝暖意,人物内心的欲望和环境的压抑在银幕上通过景物鲜明地呈现出来。



在影片中,染坊主杨金山是残酷封建势力的代表,然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却不会因为他的死而终结。这一点在充满仪式感的“挡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天青和菊豆一次次地被拉到在杨金山的棺材下。张艺谋用仰拍的视角将杨金山的棺材表现得巨大无比,而坐在棺材之上的正是他们的儿子天白,他同杨金山的棺材一起仿佛化作了残酷的封建世俗伦理,将天青和菊豆深深地压在脚下,同时预示着他们悲剧般的命运在天白这里得到了一代代的无情传承。

 5 ) 破晓——评《菊豆》人物情感

    “雾蒙蒙的天色,像南瓜汤泡碎了鸡蛋黄。”这是影片的开头,也是小说《伏羲伏羲》的开篇叙述。这样雾气沉重的日子存在于20世纪20年代,那个可怕的封建时代。

   

 中国某小镇地主杨金山折磨死他的两个老婆之后,又买了一个女人——菊豆。而杨金山的侄子杨天青,每晚都能听到菊豆遭受折磨的百般哀嚎,第二天也总能见到她一脸苍白,双手捧着一个陈旧的马鞍。这让杨天青对女性产生了同情以及好奇。对于菊豆来说,杨天青无疑是她在看不见天日的苦难生活中的一道破晓,使心灰意冷的她重燃起对爱情的希望。两人萌生出爱情,私通之后,喜得一子——杨天白。年迈的杨金山一次中风后,半身不遂,也因此得知他早已被戴了绿帽子。愤怒、嫉妒、绝望汇集于他的一身,仇恨像青灰色的雾笼罩在他的心上,而年幼的天白一声“爹”却像是一道破晓,将那雾气散开。可兴奋的杨金山却因此误坠染池丧命。长大后的杨天白听邻居街坊的纷纷议论,得知自己是私生子之后,残忍的将其生父杀死。绝望如潮水,涌至菊豆心上,她含着泪一把火燃尽染坊,令这苦大仇深,万般罪孽化为灰烬。

    

故事沉重且耐人寻味。张艺谋这部电影不愧是获得了加拿大《温尼伯自由报》评选出的十大华语片之一,观赏力十足,亦像一股青灰色的雾气,压抑着我的心,使我难以释怀。可电影又运用了大量的红色,黄色等暖色为基调,显得热烈、活力,似乎想要与这黑暗的封建势力相抗衡,但实际却怎么也冲不破这一片令人手足无措的雾气。并且更深刻地让观众体会到封建时代对女性的剥削何其残忍,对人性的压抑多么令人恐惧。

    

演员巩俐将菊豆这个角色演绎得深入人心,她深邃的大眼睛好似能说话,向观众倾诉着:对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对封建专制者的鄙夷;对旧时代的无尽怨恨……我之所以欣赏菊豆,是因为她的身上带着新时代女性的特质:敢爱敢恨。她爱着杨天青,肯为其付出自己的一切,她的幸福感来自于杨天青给予她的平淡正常的夫妻生活。她恨着杨金山,这个年纪大得可以做她爹的男人,用尽一切办法打破她平静安宁的生活,让她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任凭痛苦绝望相伴她一生。尽管如此,她仍然无法从封建礼教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每天清晨,一夜未眠的她,双手颤抖的拿着虐待她的工具:马鞍,从房内走出来,满脸泪痕。可无论如何,敢爱敢恨的菊豆,对于当时同样遭受迫害的女性同胞来说,就像是破晓,让她们看到了未来新生活的一丝希望。

   

 李纬饰演的杨金山亦使人难以忘怀。年纪已大,却仍旧心狠手辣,令人身心颤栗。可谓应了那句俗语:“人在做,天在看。”设法杀死天白未果,终于恶人有恶报,误坠染池。导演运用大量长镜头以及暖色调在这个情节上,杨金山不停地在染池里扑腾,急切地表明对生命的渴望,然而半身不遂又阻碍着他游回池边。充满窒息感的红色浪花,布满了整个镜头,再加上从未笑过的杨天白,第一次在池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更深层次的挖掘出吃人的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极端扭曲。一时间,恐怖气氛渗透进观众们的骨髓,为之胆战心惊。杨金山不把女性当回事:而在之后对菊豆的多加照顾是因为菊豆生下了天白;对于杨天青更是毫无亲情的利用,只为赚取更多的钱财。这个毫无人性的地主角色,为其悲剧结局做了铺垫。

    

    杨天青与菊豆之间的爱情,像是禁止自由恋爱的传统封建思想的一道破晓,充满了曙光,带给人们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可惜虽然他们相爱,却仍旧不敢突破封建礼教对人的禁锢,这片可怕的青灰色的雾气又笼罩着人心。天青对杨金山的收养充满了感激之情,即使内心痛恨着他,也不忍心对其下手。报答杨金山成了他的信仰和心灵的枷锁,亦使得悲剧不断延续。

  

    漠然地将生父推入鲜血般红色染池中,并将其杀死。这,还是个孩子么?当我看到杨天白毫无表情的样子,我为之震慑。影片中他一句话也不说,仅仅一声“爹”和一串笑声,其余留在我脑海中的总是一脸的愤怒和快要爆发的大喘气声,诡异得令人惴惴不安。在封建历史的长河中,抑制人性的封建礼教让多少原本天真浪漫的孩子心灵变得畸形和扭曲!




    老谋子就是这样厉害,仅仅以一个家庭作为故事内容,便能浓墨重彩的渲染出其独到的悲壮美,并引领观众深入领悟蛇蝎般侵蚀人心的封建礼教的残忍,有如无形的杀手,未见其影,却刀刀致命。我想,看完这部影片的观众,也会不禁渴望破晓的到来,让这被青灰色雾气充盈的世界,赶紧变得明亮起来。《菊豆》作为中国第一部被提名的奥斯卡影片,我认为不为过。这部影片从开头到结尾运用了大量写意,大片大片的红色与青灰色形成鲜明对比,有如中国水墨画,带着浓郁的东方神韵。

   

   影片是沉重的,看得出导演意图抨击罪恶的封建时代,和根植心灵的礼教思想。联想到菊豆最后那把火燃尽染坊;燃尽罪孽;燃尽生命,也许导演正是想告诉观众:即使破晓未到,黎明的曙光也降临了,一切都将结束。这样乐观的遐想亦使我释然了。

 6 ) 菊豆的孩子


从《红高粱》到《菊豆》再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巩俐隽秀的容貌与她所饰演的在压迫与反抗中挣扎的女性如此契合,这三位女主人公其实是“三位一体”,她们都是巩俐的影子。无论是主题内容上,还是画面氛围上,三部影片呈现逐层推进的趋势,在黑暗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悲剧性越来越浓。巩俐的影子们在遥远而封闭的历史时空下挣扎,特定的时空给了她们相似的命运,她们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抗争命运的死寂与残酷。
《红高粱》高亢的影调中她悲壮地死去,她死在枪林弹雨中,把憧憬献给了丈夫和孩子,她是幸福的,她的抗争胜利了。而在《大红灯笼高高挂》沉闷的影调中,她虽然活着,却是真正的死去,她疯了,她不仅反抗失败,最后连自己也丢失了,她连选择死都已经不可能了,这才是最大的悲剧。介于两者之间的《菊豆》,她以一种凄美的方式自焚而死,她的反抗失败了,她的幸福梦想破灭了,活着还是死去?她选择了死,这是她给自己的出路,从此她永远摆脱了那个孩子。
菊豆的孩子,那个曾带来幸福的孩子,那个曾被寄寓希望与未来的孩子,却在沉默中将他的父母逼向绝境,变成菊豆的痛苦,成为她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个孩子,他的无辜成为他最可怕的杀伤力,他的无辜让菊豆和天青永远沉沦在爱情与道德的泥沼中,伴随他们的是无可奈何的挣扎与绵绵无期的希望。
菊豆冲破一切伦理道德的藩篱,饥渴的她喝下亢奋的情欲,从此她又有了生机,她的热情成就了她的爱情,她的爱情成全了她的生活。她为他们的爱情创造了一个孩子,他们满怀希望地看着孩子,心里热切地盼望,幸福地期待,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并不属于她。孩子未长大以前是沉默的,可一旦打破了沉默,便不可遏制地成长。
天青渴望着孩子开口说话,渴望听见一声“爹”,可最终盼来的却是孩子对着他们爱情的仇人叫爹。孩子长大了,世界的道德告诉他,他不是天青的儿子,他拒绝成为天青的儿子,他不再沉默了,他以自己的方式反抗。染布水池旁,孩子冷冷地看着养父溺死,那时水是冰冷的蓝色。几年后,还是在那个水池旁,孩子冷冷地溺死了自己亲生父亲天青,那时水是紧张的红色。此时,菊豆再也忍受不了了,在天青活着的时候,孩子就给他们的爱情挖起了一条鸿沟,如今鸿沟彻底变成悬崖绝境,她无法接受这个孩子,这个她为自己的爱情创造的孩子。菊豆选择了最后的反抗,她要彻底摆脱这个孩子,炙热的火焰将她与孩子隔开了,烈火中的她,如今已经没有任何激情。血红的火焰中,她面如死灰,却给观众留下深深的震撼,不知大火外的孩子看到这一幕时,心里是何滋味。
可是,这个孩子也是无辜的,他因爱情来到世上,同时也背负着道德的伤疤,他沉默地面对世界,他心里是恨还是爱,外人从不知晓,也不关心,即便是爱他的父母。他的生身父母只在乎他们火热的爱情,只在乎在爱情与道德的夹缝中挣扎生存,只在乎期盼将来有一天孩子真正认可他们的爱情,叫天青一声“爹”。这个孩子一直是沉默的,可他的眼睛却看清了这所深宅大院里的秘密,他知道天青是他爹,他也知道这是一个耻辱,所以他本能地拒绝。我们不能责怪孩子,孩子来到世间,他渴望的是融入这个世间,他微弱的见识让他渴望一种普世道德下公认的“和谐”。
影片情节是充满戏剧性的,影片的布景色调、镜头语言也是也是戏剧性的,它们一脉相承着张艺谋的风格。张艺谋让家族长老们如仪式般庄严地在舞台上演绎着什么叫伦理权威,他给这个仪式以一种灰暗、古板、沉闷的色调,用全景式的镜头来彰显这种伦理道德的正统性,同时也以这种根深蒂固的正统来压制菊豆和天青的爱情。从孩子诞生取名,到孩子开口说话,到孩子目睹养父溺死,最后到孩子溺死生父,一个个突转性的戏剧点都是围绕孩子进行。这些戏剧性情节,无一不是刻意为之,但这就是张艺谋的叙事方式。
从《红高粱》、《菊豆》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以极具东方主义色彩的方式,用他那富有表现力的布景色彩及镜头语言,讲述了那亦真亦假的东方寓言。在这些影片中,或许张艺谋追求的并不完全是写实,他对那个特定时空中的女性处境的想象以及如何将这个想象以一种期待的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或许才是他更着意的追求。电影毕竟只是光影幻想,对于表现世界有着无限的维度,可是真实是难以企及的,即便有复制功能的电影也未必能做到。而东方寓言,浓郁的东方主义色彩便是张艺谋选择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他所展现的是他所想象的真实。不管观众喜不喜欢,这就是他选择的表现方式,这就是他的电影。
至此,我们再也不能说菊豆的孩子只是个孩子,与其说他是菊豆的孩子,不如说他是封建伦理的孩子,或者说他是编剧和导演送给天青和菊豆的礼物。可等天青和菊豆满心期待地打开礼物,却发现里面是瓶砒霜。菊豆的孩子,是个符号,是个象征,是菊豆摆脱不了的命运。孩子在影片中是没有发言权的,他唯一的声音就是令菊豆揪心的“爹”,他的沉默既是这个小人物在大人世界中的无奈、无辜的处境表现,更是编导们对他的刻意安排。编导让孩子沉默,同时让伦理道德以孩子的形象立于菊豆与天青之间。
在养父的葬礼上,孩子更是完全成为了伦理的化身,他面无表情地端坐在棺材上,看着亲生父母天青和菊豆在伦理规矩下被迫一遍遍哭丧拦驾,冷冷地看着他们在送葬队伍中蹂躏。孩子与父母有着无限的距离,他本是因爱而生,等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却生活在无爱之中。那个历史时空是残酷的,它残酷在无情地扼杀自然的情感,编导们也是残酷的,他们残酷在让观众眼睁睁看着孩子沦为伦理桎梏的化身。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困境,菊豆与天青的困境是那个时代的伦理,是他们的孩子;孩子的困境是他的出身,是菊豆与天青;而张艺谋的困境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困境,是电影本身。

 7 ) 杨家染坊

1、在我还是处男的那些年,此片无露点,仅靠巩俐姐姐的激凸和呼吸急促就足已激发我过多的青春期性幻想,以至于很多年以后让我感到所有AV都可以是浮云。可以说,在那个我还没看过AV的年代,这部片子就是我心中的最佳AV,巩俐姐姐就是我心中的最佳AV女优。
    今天,我重温了这个经典作品,才发现情色成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为何我的记忆却是相反的呢,我把原因归结为青春期的压抑,以及那个年代的资源匮乏。当然,依然如我的记忆中的一样,巩俐姐姐身上散发出的暧昧和欲望还是能让你切实感到李保田叔叔偷看她时的紧张和呼吸急促,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你也是偷看者。

2、这片中最狠的一个角色,杨天白,一个小屁孩。绝对够狠,喊老东西杨金山“爹”时,就把他亲爹娘杨天青和菊豆给弄傻眼了,同时让半身不遂活着痛苦的杨金山硬是泛起了复仇的快意,够狠吧。更狠的是他玩耍时的不小心,把正乐得欢的杨金山拉下了水池子,从头到尾没笑过的小兔崽子,这时看着老杨的挣扎笑得更是欢,老杨就这么死了。其后灭了亲爹的狠毒更是顺理成章。其实这里是小孩子不懂事,我想他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所说的“现世报应”吧。

3、拦棺喊丧是点睛之笔,而这个故事给这场戏赋予了极多的黑色幽默,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当然,我觉得这个情节道尽了中国人的苦累,活着就是尼玛演戏作秀,不是演给自己,是演给别人看,必须得到别人的认可,才算你他妈活得挺成功,我想这就是中国人老是觉得不自由的原因。要过年了,绷面子是很多不富裕阶层年轻人必修课,这个话题就可深可浅了,都说咱中国人挺实际,但在这方面从来就没挺实际过。但个体太卑微,只能屈服在世俗道德的淫威下。你看,喊丧之后两人哭坐在撒满冥钱的石桥上是一脸的委屈,可怜滴人呐。

4、在片子进行到尾声时,幸好在很冷的基调中有那么一丝让我感动的地方:杨天青送给菊豆一面镜子和一张大红头巾,这时的菊豆明显老了很多,简直是个大妈。我一扫开始的看法,两人只有欲望而没有什么感情,现在这里现出的是赤果果的爱情啊。可惜这两人偷摸着的欢乐,却被儿子的出现打破,我预感到的是接下来的残酷。小时候是不懂事,现在长大了就不是代表什么“现世报应”,已然是杨金山冷酷无情的隔空遗传。你俩生了这厮的肉体,但这染坊染了他的精神,杨家是个小染坊,中国就是个大染缸。

 8 ) 片子色彩与构图具有叙事性

本文论述几点,拙见,请网友指教!
  一、画面叙述了菊豆天青关系转折

(一)、天青和菊豆互生爱怜,红与黄的相溶
   天青把红色染料倒入黄色染池中搅拌,红色在黄色中逐渐散开,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刺激。红,如鲜血。黄,清淡的暧昧。此刻的色彩正暗示着剧情将要走向反抗与乱伦。之前表现天青和菊豆的都是黄色调,而此刻红与黄的结合预示着天青和菊豆距离的拉近。是天青给正处于“淡黄忍受期”的菊豆添加了红色的诱因。而构图上,整个画面红黄逐渐相溶,刺眼的鲜红逐渐散开,暗示了反抗将会进行下去,而且是以他俩结合为基础的。剧情上,与前面菊豆得知天青不是金山的亲侄子对应,且暗示了后来剧情的发展,正所谓承上启下。
(二)、菊豆立场改变,肉体上诱惑,黄色
   菊豆在明亮的黄色调中走向另一个自己。天青刀砍楼梯后的早晨,菊豆去马圈堵上偷看她的洞又揭开。她出门时,明亮的亮色在阳 光下,她的影子打在黄色的染布上,她逐渐走向影子。这个画面从色彩上说是有诱惑性的,从构图上说,菊豆走向影子,暗喻了走向另一个自己。这个画面使人预感到将来菊豆要采取措施的方向。
(三)、情感上拉拢,青与红
   菊豆哭着向天青求助的镜头,她放下自己手里的红布,抓住天青抛垂下来的红布。这个镜头,色彩和构图共同表达了菊豆与天青关系的暗自转变。天青在屋顶,菊豆在地面。天青比菊豆更有忍受下去的理由,因为他受人养育之恩。而且他是个男人,更有维护男权制度的倾向。再做牛做马,也还能看不起天下的另一半人,女人。所以,天青在这个宗法制度的森严屋宇下,比菊豆的位置更高。菊豆是在向天青求助。这一刻菊豆身着青衣,已非忍气吞声,轻佻魅惑的黄,她抓住了这上面垂下来的红。也表示,是天青给了他反抗的机会。后面的二人结合正说明这一点。此刻的色彩正是天青搅拌染料时红黄相溶的发展。
(三)、走向野合,血红
   天青与菊豆第一次野合,鲜红的布匹滚滚而下动作上表示二人鱼水之欢。而颜色上,正是继红黄相溶、红青结合后颜色的更浓更纯。标志着二人正式结盟。但是这个和画面具有更深的意义,因为在天青被儿子天白棒打淹在血红的染池里,画面与此类似。天青当时本来可以自救,他是被天白谋杀,簌簌而下的红布,层层叠在染池表层,将天青覆盖。天白是这座屋子的继承人,同时继承了所有的世俗偏见和规矩,森严的男权意识。天白对菊豆与天青的结合以及自己的身世都是彻底否定的,他几乎是无来由的承袭着祖宗的规矩,从小对天青抱着仇恨的态度。所以,他谋杀天青,使影片的批判意义更加深刻。所以,这个画面是男女结合的象征也是血的散漫。血是生命之本,天青的生命出现转折,有了灵光是这个画面,被杀时淹在染池里是同样的场景。
   
   二、协助叙述人物心理

(一)、天青与菊豆对欲望的心理
   天青与菊豆第一次在楼顶吃饭时。两人各在一端,均以染布为背景。菊豆的背景是红色多,青色少。而天青则青色多,红色少。淡淡的青还是淡淡的压制欲望的规矩,红色则是进取和反抗。颜色上的差异正好与剧情菊豆比天青更大反抗性相符合。构图上,天青是侧背着菊豆,菊豆却转着头要面向天青。二人姿势的一倾一侧,正把二人对待欲望一进一退的心理表现出来。
(二)、天青对菊豆的压抑的爱慕之情
   天青奉金山之命上楼叫婶子下来干活时,颜色烘托了天青的心境。他上楼时,是土红的暖色,似乎有一股火焰呼之欲出。与天青的内心对菊豆的欲望和爱慕正相符合。天青对菊豆说话时,一串红色辣椒在其左侧,辣椒虽是生活的显现,但此刻与天青尴尬的形象同在,便有表现天青心理状态之感。色彩与构图都为剧情服务。
(三)、金山对孩子的渴望
   金山过年买的大红灯笼写的是“儿孙满堂”。他一辈子最大的愿望是生儿子。但讽刺的是他性功能不行。更可笑的是老婆生出儿子来他还以为是自己的。这个画面中颓旧的灰和白、深红的灯笼、衣服的浓黑,孩子的玩耍和儿歌,将金山心中对孩子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将来眼睁睁地看着菊豆一家三口生活也是个极大的讽刺。
   
构建人物形象

(一)、菊豆的反抗
   菊豆被性虐时身穿红肚兜,此刻红色代表不安分、反抗、热血,使菊豆将来撕碎黄色的外衣,露出红色反抗的实质顺理成章。在出现菊豆红肚兜之前,菊豆都是身着黄衣。在最受压迫的时候,产生最强的反抗性。红色即是一个标志。 (二)、天青的懦弱
   夜晚有三次天青听到婶子痛苦的喊叫,画面都是一副阴冷的暗青色。这座染坊大院在片中本是中国封建宗法制男权意识的象征,阴冷的色调正显示他的严酷。天青多次笼罩在这种色调之下,如金山带马看病不在的晚上,紧锁着门。正是对他冲不破这"老规矩",为他不愿意出走,不愿意对天白挑明,不愿意害死金山,误会菊豆害死金山并打了菊豆一巴掌的情节做了铺垫。
   天青是个没有血性的人,他对于个人生活的尊严和作为男人的责任都没有多少意识。他的条件是,他是个男人和他有体力。所以,在忍受不了菊豆害死金山(他误以为是这样,菊豆讽刺他是好侄子,孝顺侄子时,他的愤怒是缘于他被揭穿的恐惧。他既恨金山,但又怕,害怕所谓“妇道人家遭报应”之类的老规矩。他不满于自己做孙子,爷爷死了他又满是失去了主子的恐慌,所谓贱)带来的压力时,他打了菊豆一巴掌。他能做的只是在自己痛的时候打女人,这是宗法制男权意识给他的唯一权力——虐待女人。在乱伦这件事上,他只是菊豆的跟随者,而非红色对抗的创造者。虽然抡起了刀,最终只是砍在了楼梯上。
   构图简洁,空阔的屋子,一把刀一个男人,拍天青正面脸时,两个楼梯的木档正好夹在头上,显示出天青想有所为而又有所阻挡的心理矛盾。这一个画面,将天青这一形象与其在后文中所有行为奠定了合理性。
(三)、杨家族长的威严
   杨家族长和前辈们在金山兄弟死后商量为其处理后事。族长站在正中央,两张桌子,各位前辈围在两侧。按照习惯,位于封闭空间中央的人具有话语权。族长在这里不仅树立自己的威严,而且强调着杨家祖宗的规矩。镜头内容为族长前辈按老规矩用死去的金山让天青菊豆尽孝守节挡棺。这一系列不合理的行为和规矩通过这个画面构图撑起来。
   
四、重复出现的画面的叙事性

(一)、对染坊大院的俯视画面
   一个俯瞰镜头,染坊大院的全景,晾着红黄相间的染布。这个镜头在片中三次出现,是对菊豆与天青爱情的隐喻。
    第一次出现是天白在婴儿期,趁金山不在,偷偷与菊豆幽会时,天青仰天躺着,出现了这个镜头。第二次是天青抱着小天白唱那首儿歌时金山生气时出现的。第三次是菊豆向天白挑明天青是他生父后,悲伤地站在门口哭泣时出现,并且后接菊豆独守空房咀嚼悲哀。三次出现仿佛三次叹息,对这场婶侄偷摸的爱情不断思考。
   第一次是菊豆与天青的共同想象。他俩对这个画面是期待。二人难得一次在一起,只能偷情,有夫妻之实却不能光明正大。这红黄的染布简直是二人罪孽的象征。
   第二次是金山的叹息。他对于这个画面是仇恨。正是因为这场景所寓意的事实,他终生的愿望破灭。他无时不刻不想着摧毁这个场景。所以他后来点火烧房子,也是揪扯下来一条条红黄的染布堆在一起,一把火放上去。金山的叹息还有延续,天白手受伤后,天青执意帮他啄一下,被一脚踹到血流半张脸。天青父子在红黄的染布间争抢,天青被踹倒后布盖在身上,红黄布下露出来的是一张带血的脸。进一步的延续就是天青被杀,他终于为自己的所谓罪孽付出了血的代价。金山的仇恨到此有了结果。这三个画面相承接,形成了对天青命运叙述的画面线索。
   第三次是菊豆对过去的回想。她为此感到悲哀。这个反抗的女性直到最后还是没有挣脱这座大院。人在染坊里,也就是一块布,被染成什么色就是什么色,永远没有选择颜色的自由,更没有为色彩重新定义的权力。自从菊豆晕倒在青色的染布上,片中再没有出现过除红黄之外的染布。剧情上,是天白认金山为爹之后,电影显明转为悲剧,二人偷情生出来的儿子认敌作父。红黄染布多次出现,是二人在承受命运对爱情的惩罚。菊豆这一回想,是对一生反抗的最后一缕轻微叹息。爱情在延续,爱情生存的空气却越来越稀薄。
(二)、红色染料池中的倒影
    片中红色染料池中倒影共出现三次。第一次是幼年天白染草第二次是金山帮助天白染草,第三次是天白背着天青。这个染池的红在此时是血,是残忍和恐怖。
    天白倒映了一下,接下来倒映进去的两个人便都失去了生命。一次失手,一次谋杀。一个名义上的父亲,一个生父,两人都死在红色中,死在“共同的儿子”手下。三个倒影步步相连,第一次是天白人性的死亡,所以看到金山的倒影时,我们可以预感他的危险,而天白背着天青倒影出现时,则天青必死无疑。画面的深刻含义使其对叙事有了内在的交待。
(三)、对整个村落的俯视画面
    这个画面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天白生日酒中,天青痛哭被杨家前辈耻笑时出现的。第二次是菊豆独自坐在炕上伤神出现的。两次都是夜景,铺满画面的是一簇簇屋顶,夜的阴冷的青色。第一次是天青反抗的彻底结束,第二次是菊豆反抗的失败。两个画面都是对人物境况的描述。单薄的力量不足以对付强大的紧密连接的老规矩。第一次出现是天青公开认子为弟,标志着他作为父亲身份的彻底不可承认。第二次是菊豆为天白残害父亲伤心,归结到这个画面。这个画面的两次出现确认了悲剧的不可逆转性。
(四)对晾晒的红黄染布的仰角拍摄
   片中共两次次对单独的红黄染布仰角摇镜头拍摄。前文已经提到,红黄染布是菊豆天青爱情的隐喻。而二人始终没有得到名正言顺的机会,所以影片两次用对爱情的仰望展示悲剧。第一次是摇镜头,是天青菊豆二人野合之时,描述他们美好的感觉。第二次是二人在地窖做了一回夫妻之后将要窒息之时出现,描述将死呼吸衰微的感觉。
    两次出现都与二人结合直接相关,一次是第一次,一次是最后一次。反抗带来的希望与绝望在这两个镜头里显现。是对二人爱情的开始与终结的表述。
   夜晚金山试图谋害菊豆母子揪扯下来用以放火的是“青菊”的爱情,结尾处,菊豆将他们点燃。
特定画面对主题的叙述作用

   影片最后一个画面意义深刻。黄色的浓浓火焰,没有一丝红色。正好符合菊豆的彻底崩溃。扑满画面的浓黄有力度的诠释了“毁灭”。菊豆在天白杀死天青后精神彻底崩溃。她点燃了那高高垂下的染布,点燃了染坊的一切。一生忍辱吞声只为别人的眼光和祖上的规矩。她的不幸福是源于规矩的责难。她的爱情本来就苟延残喘,现在却是彻底毁灭。以天白为代表的封建宗法制胜利了,她失去了任何生存意义。
   张艺谋安排这个画面是对泯灭人性的宗法制的控诉,是对世界重生的渴望。
   

 短评

杨金山只是瘫了,又不是哑了,完全可以把真相告诉家族的人,然后惩罚这对“奸夫淫妇”,为什么不?说到底为了他可怜的面子。

7分钟前
  • 松子
  • 推荐

张艺谋一贯的表现中国女性的性压抑

8分钟前
  • 船长
  • 还行

白鹿原,大红灯笼,红高粱,大鸿米店,那个被祖训和道德压抑的年代,干柴碰上烈火,总是燃烧的旺盛,熄灭的迅速。那时候的第五代在强烈的色差下释放者同样压抑多年的心境。而后多年,不见经典。老谋子似乎总是在男主的身上解放自己的荷尔蒙,就像伍迪艾伦,渡边淳一,洪尚秀一样影射,而今,雄风不再

1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自觉仅论艺术水平要比《活着》更高,打光、构图、色彩运用都尽善尽美,是我至今看过视觉感染力和诠释力仅次于《霸王别姬》的大陆电影。微观虐真情,宏观反封建,变大的洞,激荡罪孽的池,符号、暗线之多实使施力感难掩,但好在不止于堆砌。在不了解原著的前提下,我觉得可供解读的或是再一本书的量。

15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男贵女贱,长幼尊卑,如那参差错落却规整严密的排排房顶,没有喘息的余地。乱伦而生的畸形儿,独独站在那里。早已忘了云雨之欢,只剩恐惧和威慑,卷落一抹红。就这样躺着吧,一辈子,压在我们彼此身上的不是对方,而是上下五千年。

20分钟前
  • 蔚七于
  • 力荐

婶侄恋算什么乱伦,父权制下经不起推敲的强买婚姻才是乱伦。意象浓烈大胆,张艺谋最具生命力的电影之一,也是他最惨烈最绝望的电影,没有之一。原来张艺谋才是国产意象开车鼻祖。

23分钟前
  • 水猫
  • 力荐

大屋几架赤黄,染坊一匹飞红,挡棺二人缟素,孽障一身煞黑

2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1.残存的封建主义是暗蓝色的屋子;2.蓝天白云本是一线希望却反倒成了错位悲剧的开始;3.对性的欲望使人勇敢,对世俗的恐惧使人不敢出走,性欲再强,却还是在封建禁锢中。

2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这是大红灯笼的前型,是老谋子那几年真认真起来的作品。历史时空里有许多他们这样的年轻人,从世俗的逼压的中探出头来,又被打下去。

31分钟前
  • bird
  • 力荐

构图严谨,色彩分明,配乐大气,主题鲜明,表演精湛,压抑悲愤,这才是我所熟悉的张艺谋

36分钟前
  • 日落黄沙
  • 力荐

这部电影的年纪居然比我还要大了。当初mark想看应该是因为看到了刘恒的原著改编。还没有读过小说,所以不知道原著写得怎么样,至于电影 我只能说由于年份过久,现代的思维方式已经对于乱伦媾和的故事有了更多新冲击,所以电影里故事和人物冲突难免有点太单薄了。都说这部电影在讲性压抑,我觉得更像在说性自由。

37分钟前
  • 曼靑
  • 较差

相当年我还是处男的时候 误把片名听成决斗 后来才发现原来武打片也可以这么拍

40分钟前
  • 板扎蒙古龙
  • 还行

中国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张艺谋的色彩叙事着实美妙,青蓝与红色对比,隐喻新旧势力的角力。赵季平的配乐恰到好处,对情欲的侧面描写很有表现力(偷窥小洞与地窖大穴,不断下落的染布)。美中不足的是批判封建礼教之残酷虚伪的主题先行,部分人物刻画不够真实细致。(8.5/10)

4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这片留给我的心理阴影胜过任何一部惊悚片和恐怖片。

44分钟前
  • 小凯撒
  • 力荐

拍得太漂亮:偷窥,欢合,庆生,送葬,两场死亡,大火,每场戏都那么精致;红色的染池既是冲动的情欲与生命的开始,也是压抑的怒火和死亡的降临;逆光打在巩俐身上,显得那么魅惑,于是结局看上去就更加凄凉而疯狂。

4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高高挂出院墙的大红大紫明黄染布,与周围的青灰村落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对比,那是比一枝红杏出墙来还要明晃躁动的欲望,张艺谋要不是个变态色情恐怖大师的话咋能当好这超生游击队的队长呢?激凸的菊豆,把洞堵上,两个都堵上,全堵上,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天白怎么看怎么不舒服,活脱一个索命的恶鬼。

49分钟前
  • 夢侠沈星丹
  • 推荐

那个时候张艺谋一定是对巩俐充满爱的。光,影,色,全部都那么美。贯穿始终的窒息般压抑,天白弑父叠印在西方的俄狄浦斯情结上

5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重看。巩俐真美~演的也好。所有男演员都没跟上她。这片也是日本人投资的。中国知名导演真的从日方借了不少力啊。SM、偷窥、乱伦、恋母、儿童杀人……确实是日本人感兴趣的。据说张导当年连看了50部变态片才拍出来。故事放在南方的染坊宅子里刚刚好,提升了美学。“躺着吧躺着吧,一辈子就这么躺着吧”

58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里面挡棺一幕让人印象深刻,记得外公去世以后印象中就再无这种习俗了⋯⋯看得很难受,不过不得不承认里面极尽挑逗的染布颜色、被封建枷锁禁锢到变态的人性,还是绘声绘色。太苦逼了。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太棒了,中国文化的进化是性压抑历史的解放。巩俐的女性性解放诉求,李保田的愚孝与反抗,叔叔在传宗接代压力下的心理变态,儿子在颠倒伦常迷宫中的迷失。大染坊红色染布象征性欲和死亡,木轮、倒桩机象征性爱,在芦苇地中野合与《红高粱》的高粱地悦乐相对。张艺谋版的《白夜行》。

1小时前
  • 非想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