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谁能带我回家

剧情片其它1997

主演:Mina Mohammad Khani  Kazem Mojdehi  Naser Omuni  

导演:贾法·帕纳西

 剧照

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2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3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4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5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6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3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4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5谁能带我回家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4-04-11 15:39

详细剧情

  伊朗导演贾法·潘纳希(Jafar Panahi)正在拍摄一部儿童影片,影片讲述打着石膏的小女孩米娜·穆罕默德·汉妮(Mina Mohammad Khani)放学后没有等到接她的母亲,于是自己独自回家的故事。然而在拍摄公交车一场戏时,却突然发生状况。米娜死死地盯着摄像机,突然大喊“我不拍了!”任凭导演如何劝说,这个小女孩就是不愿继续,转而独自离开。由于疏忽,米娜身上的微型麦克风未来得及摘除,导演当即决定尾随米娜,跟拍她回家的全过程。虚幻与现实的界限就在这一刻模糊了……
  本片荣获1998年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金郁金香奖、1997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1998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导演奖。

 长篇影评

 1 ) 貘

 貘
  ——贾法•帕纳西电影《谁能带我回家》与米兰•昆德拉小说《身份》的比较
  
  
  1.貘。
  1.1.貘是一种传说中能吃噩梦的动物。
  1.2.也就是说貘存在于世界上。貘吃掉梦。貘吃掉梦的同时沟通了梦境与真实。
  1.3.但是貘存在的世界又是在传说中的世界。
  1.4.所以,貘的存在与否实际上很微妙。
  
  2.谁能带我回家。贾法•帕纳西。
  2.1.《谁能带我回家》是一个单纯的故事,在车辆拥挤的城市中,手臂上打了石膏的小女孩米娜在等妈妈来接她,这一天妈妈却一直没出现,不耐烦的米娜决定要自己回家,而开始了一段城市冒险。她先坐上校方人员的摩托车,后来又转乘公共汽车。
  2.2.有趣的是电影进行了一半,片中的小演员竟然要回家去了,发脾气说:“我不拍了!”随即拿掉道具用的石膏手下车而去。拍片工作人员无法劝服米娜,导演灵机一动,决定继续拍摄米娜回家的真实状况,叫摄影人员尾随拍摄她一路回家,由于拍片用的麦克风仍挂在米娜身上没取下来,因此音画之间便产生了奇妙的互动效果,一部电影成了“戏中戏”,将剧情片的虚构和纪录片的写实之间的界限打破,成为一部虚实相间的电影。
  2.3.正如这部电影的英译名《镜子》(The Mirror)一般,贾法•帕纳西将影片中的世界分成镜子的两面,使两段剧情成为一种相近却又不同的对照。
  
  3.身份。米兰•昆德拉。
  3.1.梦魇是什么时候袭上身来的呢?尚塔尔不知道,让马克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只有昆德拉在暗夜里偷笑。开始在诺曼底不知名的小旅店,结束在狂乱的伦敦之梦。一切都可能是一场可怕的梦魇,可,一切是从哪里开始的呢?从诺曼底海滩上她对他无助地说出“男人都不再回头看我了”,还是让马克怀着对她的爱为证明仍有男人注意她而开始给她写匿名情书,抑或是混乱不堪的伦敦车站?
  3.2.我不知道,我所清楚的只是有一个可怕的梦魇。
  我的生活是什么呢?这世界又是什么呢?我们是生活在别人的梦魇、仅仅是一个梦中的人物,还是别人生活在我们的梦魇、我们是在熟睡、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可怕的梦魇。
  3.3.可,梦魇又是什么时候袭上身来的呢?
  
  4.貘。噩梦。谁能带我回家。身份。
  4.1.不光是梦境的一面,或者至少说对人物与事件的本体身份性的不确切程度,越来越强,而且在现实与梦境两个领域之间的区别也越来越模糊。因此,在影片中,一方面,仿佛源自叙述者的思想的意象滑入了回家的米娜的梦中;同时,有两个故事,在同一地点,在同一个下午,一起发生:一个是米娜回家,另一个是孩子负气停拍。然而,在这两个故事之间,还残存着某种分界。当然,“真实”的世界与不真实的世界最后还是相遇了,因为孩子嚷出的一句话:我不拍了。但是这次相遇转瞬即逝,在电影的中段就宣告了电影的结束。
  4.2.但仔细推敲,在这部电影中,梦与真的混淆走得很远。我们见到的实际上不再是两个对立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渐渐变成了另一个世界,一种“真实”在人们当时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开始变化,移向梦的领地(或者,更确切地说,走向噩梦)。我们看到的电影的开始:一个女孩子孤零零地留在校门口,最后的结尾则是女孩把家门关上。再没有比这更真实平静的世界了,但中间呢?这是一个谵妄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那些正常的、“真实”的程式无法运转。在这两个场景之间,怎么可能一切就摇摆、动摇了呢?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人物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实际上电影自身就不是真实的,这样的一切使得我们的观感模糊起来,仿佛三个边界被突破了,米娜回家的真实被孩子罢演的真实所打破,小演员关上家门的真实又被演职员表浮出的真实所打破,一颗石子投进池塘激起的涟漪一圈一圈扩散开去,引发的联想也越来越宽广。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我真地无法再去想像,如果我的生活也不过是一个楚门的世界呢?!
  4.3.真的不知道是在哪一刻,真实变成了不真实,现实变成了梦?当时的边界在哪里?边界在究竟哪里?这部电影与昆德拉小说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在于电影用一句话“我不演了”表明了边界所在而小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让它永远存有一个悬念。两种不同的叙述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相互交融,让读者一下子醒悟到自己已在梦境之中,但又无法说清楚究竟这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甚至究竟它是否开始过。因为事实上,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是那么微妙,那么自然。“边界究竟在哪里?”当然。但我们也可以再问:真的有边界吗,有那么一个正常的现实卡住而瞻望开始的点吗?
  4.4.假如说这种从现实向梦境的过渡只不过是一种技巧上的成功,那么它的意义还是有局限性的。在《谁能带我回家》这部电影中它的意义表现为打破电影原有给人的封闭式系统的惯性,用shock使人感觉到电影在叙述真实,使得观者与电影的关系不仅仅呈现为观看,而让观者浸淫在电影的真实里,这电影的真实又消融在边界被打破的那一刻,电影不再是梦境而是的的确确的真实。而在《身份》一书中真正显示出它的价值(以及它的美)的,是这种过渡直接为小说所要表达的内容服务,并让人看到任何一个别的手段、别的形式技巧所无法让人那么清晰地看到的东西。这小说所要说的东西,或者至少让我看来成为整部小说的最有力的语义中心,就是“脆弱性”这一意象。当然有身份的脆弱性,但也有(而且是更深刻意义上的)爱情的让人难以忍受脆弱性——而同时也是爱情的无穷的力量。

 2 ) 拍生活中的故事

        一直以来喜欢看文艺片,朋友就推荐了十来部,百度出这部电影的时候,封面上的小女孩吸引住我了,伊朗人民的异国服饰是一方面,那一副傲慢的样子十分可爱。
        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剧情片,开片在马路上那个三百六十度的长焦镜头交代了大的环境,相比一些大片航拍或者摇臂所拍的镜头,这个转圈圈的画面更加让人记忆深刻。
        在剧情设置上,我特别喜欢里面添加的一些小故事。比如学校门口的夫人与后来载小女孩回家的中年男子,他们之间的对话,让我一个外国人瞬间融入到了他们的国度,而且是那么的自然。公车上,最后一排帮人看手相的妇女,一直在叨叨的说个不停,生活之余讨论的全是孩子和丈夫,无论她的外型是否高大,始终是个小女子的形象。中途上车的老奶奶与邻座的妇女抱怨着自己的生活,女儿和女婿是如何的嫌弃她,因为口音的不纯正而不让老人见自己的孙子。相互用眼神传达爱意的小情侣们。这些零零散散的人们,用自己真实的故事演绎着自己的电影。
        电影里可以算的上是音乐的,就只有在公交车上卖艺师徒的那段演出了,小徒弟一边打鼓一边收钱,临走时还不忘说了声“大家再见”。因为镜头一直以小女孩的视角所拍摄的,所以拉手风琴的师傅并没有露出脸来,可他那双拉着手风琴的手,已经讲诉出了他的故事。音乐十分的欢乐,车上的人们没有因为音乐声而使心情变好,大家麻木的给着钱,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些让我想到了真实的生活中,那些艺人给大家带来的并非是欢乐,而是一种被逼无奈的习惯。小小的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却给电影的真实感加了分。
        从小女孩对着镜头说:“我不演了“开始,影片变成了纪录片。拍摄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后半段基本是摄影师跟拍的形式,来记录下小女孩回家的过程。演员看镜头,摄影机出现在画面中,等一系列在拍电影中是不应该出现的,会给观众带来脱离影片的感觉。这个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观众并没有因此而将视线离开屏幕,反倒更加的揪心,后来的小女孩是否真的回家了。不论是导演故意策划的,还是真实发生的,剧情上都是相当吸引人的。
         到底是纪录片好还是剧情片好,可能一直都是大家讨论的话题,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一部片子,将戏里戏外结合的这么好。其实电影中拍的一切,不管是什么样的题材,剧本全部来源生活,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视角的转变让观众并不觉得唐突。
         社会由千千万万个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还原生活。这是看完电影后,我最大的感受。

 3 ) 最近一直刷电影,昨天看了这个伊朗电影《谁能带我回家》,看了一半就生气,硬着头皮看下去,更生气了

故事是这样,前面30多分钟,讲一个小女孩手受伤了,打着石膏,放学后,独自回家,坐错了公交车,一路上出现各种麻烦,遇到的各种路人讲自己的对生活,对制度的不满意。34分钟的时候出现的神转折,小女主突然对着镜头说。

女孩:我不演了,不想戴这个假的石膏,让我显得很笨,把自己弄伤,还有这个丑陋的头巾,让我看上去像个婴儿,我又不是一年级的小孩子,我的同学看到了会笑话我。

女孩一边生气的嘟囔着,一边把道具石膏拆下来扔了,要回自己的衣服鞋子,扔下剧组自己回家了。导演看到收音的麦克风还在女孩身上,于是马上决定按纪录片拍摄,偷偷跟着小女孩拍摄回家的过程。

后面60分钟大家都有按纪录片拍摄的错觉,但是仔细看,细细品,还是剧情片,是导演和编剧安排的罢演,那是剧本之一,可以夸导演创作的好。但是我很生气,这样欺骗观众,让观众以为是纪录片,而且露了破绽,当然导演可以解释自己虚实结合,类似于庄周梦蝶。

这个感觉是什么呢,我举例。

1我们看到纪录片的时候,里面大量的摆拍,情景重现,观众马上就觉得假。

2我们新闻报道交警为人民服务的时候,每次都是大雨天帮群众推车,每次。

3不管是肺炎、地震、动车事故等灾难多么大,马上就众志成城,战胜困难。

4新闻要报道雷锋的时候,果然有老大娘迷路,果然有小朋友过马路。

怎么说呢,就是我们要真,不要强塞给我们一个假的当作真,我也拍过纪录片,有一个镜头是我安排情景还原,一共就30秒,这三十秒一直在我心里是个疙瘩,而且放映的时候被观众一眼看出来,当时我无比羞愧。

我非常欣赏一个真实的恶人,但是非常讨厌一个伪善的人。

好了,说的有点语无伦次的,生活是一面镜子,当我非常讨厌镜子里的那个颗大的黑头时,恰恰那颗黑头却真实的长在我的脸上。

 4 ) 颠覆传统的伊朗儿童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因为放学了等不到来接自己的母亲,而自己想办法回家的故事。故事的前半段很符合伊朗电影的一贯风格。打着石膏的小姑娘和好朋友告别后,坐在校门口的石阶上等待来接自己的妈妈。然后等了许久也不见妈妈的到来。她开始寻求各种大人的帮助,自己回家。老师的朋友骑着摩托车带她到半路,她又跳上了平时和妈妈乘坐的公交,结果却因为搞错了方向,还需搭乘回程的公交才能回家。在她再次跳下公交之前,我以为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小女孩独自回家一路上克服各种困难的故事。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小姑娘被乘务员抱上公交车,小姑娘突然脱掉石膏套,脱掉粉红外套,愤怒的说,自己不演了。看到这里,我以为是导演安排的一个戏中戏。事实证明,我又想多了,小演员因为导演老是让她演哭戏,还有觉得带着石膏套看上去很蠢,所以生气了,不想演了,而她想回家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这段本不应该出现的电影里,然而导演如实的记录下了这突然起来的状况,并且成功的把后半段小演员真实的返家过程与前半段戏剧里小学生返家巧妙的结合起来。幸运的是,小演员并没有拿掉身上的麦克风,所以电影的后半段是通过跟踪,偷拍完成的。以记录片的形式记录了小演员问路,打车,找警察叔叔帮忙等一系列返家的过程。当然偷拍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意外,如小演员,找到推荐她去演戏的店主,还回了麦克风,导致后面收音的混乱。电影的最后,工作人员把麦克调好让店主去找回到家的小女孩问话,结果店主失误又使话筒没有收到音。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对着小演员的家门。虽然有很多突发状况,但也呼应了电影的主题。这部电影因为一些意外状况,加导演大胆的风格,意外的变成了一部实验性极强的电影。导演的将计就计,使得电影将设计好的故事与真实发生的现实巧妙融合。在传统电影的基础上,隐性的讨论电影本身的性质。

 5 ) FIFF21丨DAY6圆桌《谁能带我回家》:小聪明、小女孩、小时代

主持人@子夜无人

场刊嘉宾@Morning@西北化为乌有@DudeLebowski@Leo@大钊

选片人代表@我略知她一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1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场刊圆桌的第六天,我是本场主持人,首先讨论的电影是伊朗知名导演帕纳西的《谁能带我回家》,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本来想给X,但结合了一下现在的阿富汗,我给2星。像是对阿巴斯的效仿,从影片的名字开始似乎就设下了这个基调,而对于电影银幕之外空间的使用和对电影媒介的反思阿巴斯从来是浅尝辄止,是阿巴斯在电影里增色的一种方法,而贾法帕纳西却要用一整部电影来做这些事情,多少显得有些拖沓刻意。本来给了一个很低的分,可是前几天在阿富汗发生的事情又让我想起了这部电影,小女孩的那些台词也确实不由得让我深思,电影和现实生活究竟是什么关系。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X,可能是我最讨厌的那类电影,充满刻意、算计,你甚至能感觉到导演想出这种设计时的沾沾自喜。

场刊嘉宾 Leo

X,言之无物,说实话我甚至看的时候都没注意到小女孩儿说不拍了。又是打破什么界限了,又是模糊了什么巴拉巴拉的,我不吃这一套的。明明就是在演啊,为什么要装大yi巴狼。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这片其实不怎么算计我反而觉得,还是挺真挚。

场刊嘉宾 Morning

啊,我给了4星,不敢说话了!

我比较主观一点,我觉得这个电影就是在嘲讽其它伊朗的儿童电影,看得我很开心,也有些段落它故意给出一种我就这么拍,我觉得和小女孩一样说不演了,很婊里婊气我很喜欢。然后整个电影我其实是想到了《红气球》,小女孩就相当于“红气球”,这个层面就让我在情感上很喜欢这部电影。

场刊嘉宾 大钊

2星,精致的友善与出逃后粗粝的成人世界,贾法帕纳西真的好喜欢混杂剧情与纪录的创作,初衷是不是有意设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观众信服,用一个小女孩的回家之旅牵动起伊朗社会的一角,趣味性不如《出租车》。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小女孩有句台词我觉得很酷,对这部电影最大的好感。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小女孩的台词都给我很大冲击罢了,反正在电影的电影里她是要回家,在电影的现实里她也要回家。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有人支持小女孩影后吗?反正也是亚女,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支持了,反正这届没有于佩尔,影后给谁我都支持罢了。

场刊嘉宾 Morning

支持。

场刊嘉宾 Leo

如果说后半段不是演的,确实是真的,那我也支持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一个话题,我不会想让大家直接去判断“真”或者“假”,而是更想听大家谈一谈,“混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这层意图,你是否有在电影里感受到?如果你觉得导演确实有这层意图,那你觉得它完成得好不好,这种“混淆”究竟是否有效?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还可以。

场刊嘉宾 Leo

感受不到。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完成的挺好,这部电影我看做是把《橄榄树下的情人》的结尾实践成一整部电影。你们有没有看过吕乐的《小说》?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看过,法罗岛主竞赛入围影片。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概念。

场刊嘉宾 Morning

我认为属于推进故事的技巧,而不是一种结构。所以要混不混淆,我没有太介意,小女孩还是小女孩,她没有变。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这点很对,小女孩没有变。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是觉得,这部电影的拍法,很想让关于“真假”的讨论变成一个最大讨论点,这不是观众感受的问题,是预设之内、写在程序里的一种算法,至于感受到的是真是假反而是其次了。

场刊嘉宾 大钊

我看的时候没有那么在意后半段是真是假,但下意识还是会思考那个长焦镜头能刚好一直捕捉到吗,可能是做了剪辑吧,我觉得小女孩真不真不重要,伊朗百姓是真的这个才是主要想表现的,和前面热心经营的善意形成对比,导演是有混淆真实的意图,他很喜欢这样来创作,确实这是一种创作设计,会认为不真诚,但是我们干嘛去纠结动机呢,直接看效果也行。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这里有一个引申话题,你觉得他和阿巴斯的“混淆”相比较如何?因为阿巴斯的电影里也有类似手法。

场刊嘉宾 大钊

我不觉得阿巴斯是在做混淆,甚至看不到一点点可比性。阿巴斯营造的是自己独一份的车内伊朗世界,这个伊朗世界是不可复制的,你只能说他的拍法相当写实,确实有电影里拍创作,有在电影里出现自己其他电影的片段。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对,不能说“混淆”,只是他有时候也会模糊创作与现实的界限,像@DudeLebowski 前面说的,是一种“增色手法”。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阿巴斯是一个增色手法,都很细微,这部片完全当作核心概念去执行,不一样,但他们俩都带着很深的伊朗社会关怀。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第二个话题,你对于电影中间段落里,女孩从视野中消失后、关于伊朗社会的“众生相”展示如何看待?就是上车之后,在车流当中,这一部分里已经看不到小女孩了,发生了很多其他人的对话。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就觉得挺刻意的。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众生相挺好,我喜欢,他们在讨论伊朗女性、讨论伊朗的一切,松散、自然,信息量也不大。

场刊嘉宾 Morning

我喜欢,很自然就发生了。

场刊嘉宾 大钊

哦哦,我觉得看不见的处理挺好,声音画面的错位。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大家觉得这个段落和女孩之间的“断裂”是否妥当?如果用一种更人为的编排让这些“众生相”围绕女孩去展开发生,会更好吗?感觉会被觉得假的人认定更假,笑死。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其实没必要,重点本身就不在女孩身上罢了,女孩是把大家串联起来的工具。

场刊嘉宾 大钊

本来就觉得假了,你还问这个(笑)

没觉得断裂,已经很集中围绕女孩了,还想多集中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现在这样比完全围绕女孩要好,那样会更可刻意。

场刊嘉宾 大钊

说起来,我超喜欢这个导演的《三张面孔》。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天哪,我超讨厌。

场刊嘉宾 大钊

哈哈哈。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电影最后的宣言,也是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部分,那句“我不要,这都是你们逼我拍的”,大家觉得这里是否有体现出对于摄影机和电影媒介的自嘲或者说自省?可以谈谈你的感受。

小孩子的反抗很容易被视作为一种天性,但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到它在建立的是一种“意识”,这是我觉得很好的地方。

场刊嘉宾 大钊

贾法帕纳西看作品挺“愤青”的,我感觉你解读的有道理。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嗯,我也觉得这个是仅有的亮点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看这部的时候,那几天豆瓣上刚好在讨论first上一个获奖导演的感言,“没有电影就会死、为了电影可以付出生命”,好像是类似的话吧,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小孩的宣言就是在回应他嘛,乐死我了。

场刊嘉宾 Morning

电影说:who are you ?

场刊嘉宾 DudeLebowski

我喜欢帕纳西,他很有迷影情节,也不像很多人那样酸溜溜的,他对电影的态度很酷,“电影很好,但没它也行”。他讨论更多的就是电影本身和伊朗社会,阿巴斯更私人一点。

场刊嘉宾 西北化为乌有

这点挺好的,一种无论是对导演还是影迷的过度自我感动的反讽和回击。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其实《出租车》+《带我回家》+《三张面孔》一起,会让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会耍小聪明的导演,这不完全是贬义词,毕竟我连《游戏规则》和《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都觉得是小聪明电影。

场刊嘉宾 Leo

我还挺喜欢《出租车》的,但是这部里小女孩喊的那一嗓子就很败好感。

场刊嘉宾 大钊

外露导演意志的电影都是小聪明电影。

#FIFF21#DAY6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虚实之间

伊朗导演尤其热衷于模糊虚构与真实记录的界限,阿巴斯、莫森•马克马巴夫都在各自的电影里尝试过,而贾法在本片里的尝试可谓是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因为到最后我们也无法确定电影的后半段到底是虚构还是真实记录。前半段女孩因为母亲的失约而选择独自回家,最终也没有找到回家的路。女孩在公交车上的段落占据了相当长的篇幅,女孩没有说话,但周遭乘客的对话却被记录了下来,这些零碎的对话展现着伊朗百姓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观念等等,这种通过各种“路人”话语来展现社会不同切面的叙事方式也是伊朗电影的一大特色,低成本,大格局。影片中段女孩表示不拍了,于是开始所谓真正的回家,戴在女孩身上的话筒依旧在录音,摄影机采取了在车上偷拍的形式继续记录,女孩不断游走在街头寻求帮助,直到最终回家。导演前往女孩家门前要求女孩演完电影,但被女孩拒绝了,至此电影也结束了。作为电影来说,本片在虚实形式上的实验相当有创意,也给不少后来者带去了灵感。

 7 ) 我服了这部电影

如果这个电影不是在中间玩了个乾坤大挪移,我真是看得昏昏欲睡,他柔和了贾樟柯的符号学和侯孝贤长镜头,但是看了《拉片子》老师的讲解,我服了,这是一部神作,不止一个老师说过,尽管伊朗是个蒸饺合一管理比较严苛的国家,已经造就了很多艺术电影,本片用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浪漫的介绍了伊朗女性的崛起梦想,并用了写实写意了,纪录片和新闻纪实,中间来了个大大的逆转的手法,我服了,电影还可以这么拍!
所以,这部电影必须高分!尽管没有大牌,没有美女,甚至还是在土豆看的模模糊糊,不影响我对电影艺术的惊讶,还能这么拍!
这是书里续写段落的内容,让我猜一辈子,我也猜不出让小女孩不玩了,中途罢演撂挑子了,然后换一种方式继续玩,服了,真心的服了 。
这个电影用来解析突然转移实在是最好的证明。不是从故事里玩技巧,不是简单的玩机构,是闪瞎你双眼,前面拍的扭扭捏捏,后面来个直白面对,而且故事完全达到了作者表现的指向。
尽管这是一个妇女没有地位的国家,但是他们有能力做好,未来有希望的,我服了!
还学学会了环形长镜头,不需要大牌不需要炫技,不需要制作精良,论思想,人家直接暴漏当时伊朗的社会的全貌,男权社会、男人地位,论风格,这个结构和突转的设计亮瞎了我的双眼。

 短评

剧情与纪录之间的杂揉。

6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她说有人请她参加生日派对,她妈妈叫她今天早点拍完,这样才能提早走。他们老是叫我哭,让我朋友看到,他们会笑我。他们还让我戴假石膏,好像我笨到会摔断手。我也讨厌这条围巾,看起来像小婴儿一样,我不是一年级了。但这是我的真实人生。他给了我一点钱,不过他有点凶。就是不想。因为不想。我不要。都是你逼我去拍的。你们把她怎么了,她很生气。。。。。这个小演员声音特尖。所以原剧情应该是怎样的,应该很有意思的。这种电影真是第一次见。在修车厂很多很多几十个男的围着她那个镜头有些不舒服。小演员真的是一点消息都没了吗,连张图都没有。

11分钟前
  • Clemence
  • 推荐

不可否认的是,就在这样大胆的形式下,电影所描绘的伊朗也是相当透彻的。在这样一个泛滥的信息时代,我们对于中东的社会了解还是如此之少。这些镜头,至少让我觉得是相当有看头的。

14分钟前
  • haze
  • 力荐

影评 http://www.douban.com/review/1271013/

19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和德黑兰比起来,原来北京交通状况并不算最混乱的。

23分钟前
  • 37°2
  • 还行

导演在米娜突然罢演的情况下神想法继续拍摄。译名the mirror,镜子是虚构与真实的对照。跟着镜头一路领略伊朗风俗,儿女不愿收留的老人,好心的路人,和司机讨论已婚妇女权利的女人,john wayne的配音。了不起的小姑娘,-为什么不演了-因为不想-演了会有钱喔-我不要。

27分钟前
  • 力荐

背景音里贯穿全片的足球比赛是什么意思?

30分钟前
  • 河原宏
  • 推荐

39分钟起,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已经模糊;小女孩眼中的社会就是真实的存在

35分钟前
  • RYZ
  • 推荐

95分钟基本就是一loli在伊朗的大街上跑,然后拉着各种人的衣角说我没迷路,你能告诉我我家怎么走么。。。在电影院看得津津有味的我一定哪里出错了=-=不过说真的,虽然b格不如阿巴斯,但真心比阿巴斯有趣多了,也许是loli的战斗力超越正太么。。。又,看完回家的路上,我总产生一种自己在某部戏中的错觉

37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虽然阿巴斯早在 橄榄树下的情人 就用过这种混淆电影与现实的手法。但片中小女孩解下石膏板时还是感到好惊艳。电影一度被视为造梦的艺术,但伊朗电影却可以将现实与梦境打通,是苦心经营还是浑然天成?并不重要。片中最喜欢的两段对话,公交车上大婶对子女养老的抱怨以及出租车上夫妇关于男女平权的争论。小女孩最终不想再拍电影的原因,也许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装来装去有意思吗?

38分钟前
  • 花落花开自有时
  • 力荐

帕纳西(Panahi)在2006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影片的目的是展示“现实与想象力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非常相似的”。这项狡猾的实验将伊朗革命后的两大主导力量—古朴的新现实主义和浓厚的元电影融合在一起。它成为电影中的一部电影,揭示了制作电影的技巧。通过声音剪辑、遮挡摄影,我们拥有与小孩一样的信息,因为他们的知识和财力有限,对生活的恐惧感也不同于承认。将这个孩子的视角植入观看者后,我们又获得了儿童时期通常会忽略的情境,细节和对话,比如大人们的婚姻、对男女分开乘坐的限制。正在拍摄的米娜象征着男人仍在试图对女人行使权力,以完成自己想要的一切。后半部分成为前半部分的“镜子”,电影制作风格转变为纪录片,完全由特写镜头和跟踪镜头组成,从而使人们在德黑兰的街道上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动旅程。

39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力荐

那孩子太可爱了。德黑兰的交通真是乱阿真是乱。

40分钟前
  • 阿廖沙
  • 推荐

真与假并不重要。让女孩回不了家的不是导演安排,而是你眼前所见的真实一切。

42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无线麦效果这么好啊,小女孩罢工之前,你可以感受到导演做好直准备要讽刺一下伊朗社会,但在导演做出继续跟拍的决定之后,以打破电影虚构的规则,斗转成为记录片,一时间虚虚实实,令人瞠目结舌,这已经让这部片子和其他片子区分开来

44分钟前
  • 比尔哈利根
  • 推荐

常规儿童题材,但是中间神转折,文本内外的“回家”,间离,“这是我自己的生活”,太狠了。自从出了个阿巴斯,你看看把伊朗其他导演都逼成什么样了。在一个如此小格局的片子里放出这种大招,贾法帕纳西也是真拼。【最后只捞到个洛迦诺,也还真是不甘心吧XD

45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 不管真的假的 创意真是无敌了

47分钟前
  • 艾醒醒
  • 推荐

这种现实主义拍摄手法要求导演对真实的事件有一个提前的预判,并且拍摄要机敏,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否则很容易成伪纪录片了。

52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我最烦人叫那么大声了...

56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小姑娘真可爱,构思绝妙的片子,很爱

59分钟前
  • 十万个为什么
  • 推荐

就形式上有點創意罷了,內容真的要多無聊有多無聊。PS.小女孩長得挺可愛,也很有個性,就是這聲音真是。。太尖了= =

1小时前
  • 又又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