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停的动
所有评论都会提到这是马丁难得的温情脉脉的电影。其实温情主要体现在结尾,让所有人如释重负的团圆。稍加改动,这电影还是会让人绝望悲惨的故事。
有不少提到这片子的镜头没那么的让人劲爆,我不很赞同。电影中大部分镜头都在运动中,即使在家里的戏,摄影机也会缓慢的横向移动。这也是这部片子看起来一点不觉得烦闷的原因。而另外一下运动是通过画面内容了。人的运动,车子的运动……总之画面中的运动无处不在。例外的地方是女主角和咖啡馆朋友晒太阳时……最后跳到大远景,风沙掠过荒凉的镇子,两个女人在路当间晒太阳。这绝对是导演的趣味……
明显的新好莱坞风格,不由得想起了《逍遥骑士》,哪里像又说不太出来。
这电影给自己最大的影响是关于怎么才“像电影”。经常和朋友聊起XX电影看起来像是电视剧……怎么才像电影?我觉得关键就是运动。不论是摄影机运动,还是人物运动……始终要在一种动态中。这样才能始终抓住观众的眼睛,将他们死死按在椅子上。
PS:另外的一种动是心动。诸如小津,杨德昌,利用画外的空间,在银幕上形成一种缺失感的构图,然后这种对于画面中缺了点什么(通常是人)的想法引导人去想怎么了(人呢?)?发生了什么?
2 ) How many roads must a woman walk down?
Alice让我想起了母亲的好朋友。那个阿姨从小生在富裕家庭,二十多岁结婚,在家当家庭主妇,老公后来当官,步步升迁。她知道老公在外面到处沾花惹草,但家庭还维系着。直到四十多岁的时候,老公忽然提出离婚,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扔给她,独自逍遥去了。
阿姨从来没有工作过,她高中毕业,一直懵懵懂懂待在家里相夫教子,忽然之间,一切崩塌。
她到处找工作,做过幼儿园阿姨,美国人家的保姆,宿管,艰难地抚养儿子,直到现在。
她老年时竟然开始漂泊,离开住了一生的城市,跟着儿子到武汉,又去广州,在哪里遇到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算找到一个搭伙过日子的人。
前夫得了绝症,重病缠身时竟然想起她的好,追悔莫及地要复合,还想看看儿子。
报应不爽。
在变故发生前,她永远不知道生活会这么艰难,她会度过这一切。
Alice就是无数普通女人啊,当一无所有的她成为孩子唯一的依靠,她会成为世界上最坚强的人。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一生不会发生什么大事,听着别人的故事,感叹自己永远做不到那一步。当回过头时,才有些后怕,又会有些疑惑,那么多艰难地岁月怎么熬过去的?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琐碎的,大起大落放在每一天,第二天醒来又是新的日子。父亲常说,世界上没什么事是不能解决的。我不理解,现在好像有些明白了,回过头看过去的路总是难的,但身处其中,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儿,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
斯科塞斯那会儿还年轻,然而他如此了解女人,了解生活。Alice吵闹的孩子,不靠谱的男朋友,尴尬地表情,找不到工作的痛哭,一切都是那么细密入微。总会熬过去的,生活艰难,但像流水,只要有健康的身体,就会流淌。她还是找到了朋友,有了一个爱她的人。
人的归宿就是家庭。‘
普希金是对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3 ) 男人,男人
没感觉这是一部喜剧。关于片名,感觉像是句反话,Alice其实一直都在这里,她一直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没离开过。
影片一开始就是爱丽斯的小时候,场景色调极为夸张,很明显是不真实的,我觉得这是导演的一种暗示,暗示这就是爱丽斯脑中的小时候,那时候她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想象着自己会实现自己唱歌的梦想。她就那样唱着,结果唱着唱着就唱到27年以后缝纫机前的自己了。她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关于唱歌,27年后仍然只是一个梦想。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后来David 问她,你为什么离开Monterey,Alice 说:well, I got married, Donald wanted to live in his own hometown, I want to go on singing, but he said: No wife of mine is going to sing in a saloon. 结果Alice 就这样轻易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还说:“yes, master……” 这算什么?!因为男人的一句话就能轻易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只能说明她爱男人多过爱自己的梦想。
后来她的丈夫在13分钟意外死去,他们因此而离开,她想着自己还跟19岁时一样能在喜欢的酒店找一份唱歌的工作,但其实早就时过境迁了,她就靠着这个幻想开始了回Monterey的旅途。
现实是残酷的,她找工作到处碰壁,后来靠着眼泪才能勉强找到一份唱歌的工作。却在工作时遇到了Ben,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在发现Ben有家庭并且充满暴力倾向后,Alice立刻收拾东西闪人了。
后来Alice来到一个小镇,在现实的压力下当起了服务员,结果遇到了David,一个有着自己农场并且满脸胡渣的男人,Alice在与David相处过程中花光了自己为了回Monterey而攒的钱,却在一次争吵中因为David打了儿子而又一次选择了离开。
最后David在饭店真情流露说:“Pack your bags, I’ll take you to Monterey. I don’t give a damn about that ranch.“,Alice 立刻就失守了,影片的结局是Alice自己放弃了回Monterey。
对于Alice这个人物,我觉得首先是可悲的,她虽然有自己的梦想,但这梦想却没处在自己心目中的首要位置。处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男人和儿子。其次,Alice是单纯的,理想主义的,David 问她:你是想回家,还是想唱歌? 她回答说我两个都想,我觉得Alice或许从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她真正想回去的地方,是从前的自己。但是,她却总是会在男人面前迷失自己。
她真的想唱歌吗?我觉得她从一开始离开时就在怀疑自己,在回Monterey的过程中下意识地找着男人依靠,她不是想唱歌,她也不是想回Monterey, 她是想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她说:我的生活里不能没有男人。Monterey 是她的梦,也许小时候她是真想唱歌,但27年以后她已经不是真的想了,她还是选择了男人。
以至于在洗手间里说好的要给David一巴掌,结果转眼就因为David的话扑到了他怀里。
最后还是因为男人,没能回Monterey。
4 ) Short Comments
- Is the film proclaiming a feminist statement or mocking people who did? If not, what is the conceptual nucleus? What is it demythologizing?
Ebert states that "...I think it belongs somewhere outside ideology, maybe in the area of contemporary myth and romance." I don't quite understand this sentence, but the film is certainly much more interesting than a speech of ideologies, the kind of speech Alice doesn't want to hear.
Scorsese's film is always about questioning, and always has so many levels of meaning. On the surface, this movie looks like a melodrama demythologizing the family value and women's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an undefeated lady fights for her dream, but underneath this it is actually Scorsese demythologiz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women pursuing for dreams and independence. It seems to me that Scorsese is always exploring different genres and themes, while how he display his exploration is to demythologize whatever coat he is putting on.
I agree that not knowing what you want is a universal problem (Scorsese stated that it is not a feminist tract but "a human picture"). By addressing this to a widow, Scorsese is not trying to display the weakness of women, but more like to dramatize the problem, as he uses the stage of chaotic Little Italy to question whether a person can hold on to his belief while make a living (Mean Streets).
More than three reviews I've read said that Alice has always left in the care of others until her husband dies. While this sounds like a good reason of why a woman doesn't know what she wants, it is a misinterpretation. In the brilliant bathroom scene, Alice once says (in a very melodramatic way): "maybe I just felt like he was taking care of me." While back to another brilliant scene when she is sunbathing with Flo, she says: "I just like the idea of man, you know, strong and dominating." (thanks for the subtitle! Really helps a lot, I don't remember a single line from Mean Streets) Maybe in Scorsese's eyes feminism is a modern myth. There is no material power that is against women's free will, Alice is Alice since the very beginning.
In this film, Alice looks like a girl who has wandered a bit too far into Wonderland. She likes to sing and buys sexy dress while she is actually not a good singer and not that sexy. There are about four times she turns to her left and talks to the air: "you are a smart-ass kid", "It ain't Peggy Lee", whispers in Mel's cafe, etc.. It is certainly cute, but also daydreaming. She has a flat and childish fantasy of man: strong, beard, dominate. She is always self-contradictory: "I want to kill Tommy!" "He sometimes could be very mean." "No he is not mean...he is just too loud..." in the bathroom: "I don't love him! I do..." How Scorsese portrays her is cruel, but very interesting. A real woman is very interesting, honestly fool, realistic (when she says "I don't have to show off my emotion all the time", it might because she really does not have that much emotion at that point, women have the ability of being extremely anesthetic in order to solve the immediate problem), warm and undefeated. I actually don't want to use the word "undefeated", Ebert uses it, lots of critics use it. It is almost an eternal feminine charm (what we called Ying): to be undefeated, while blunt enough to make mistakes again and again. Overall the film does looks like a tender story about a woman being waking up from inside, but I can't help wondering if Scorsese has a crueler angle of viewing it.
We mentioned about the kids- adults comparison in class. The three men Alice met are traditionally masculine: Don an "ass" that prays sincerely (demythologizing religion/belief); Ben a sexy, passionate sadist (whom is almost a masochist in Mean Streets; he did the shooting gesture again in this film when Alice ignores him. Tommy also did that to Alice and David. Scorsese's suicidal obsession?); David a perfect farmer figure who punches kids. While Alice as the only female protagonist is very feminine. Compared to these adult conformists, kids in this movie are ground-breaking and intriguing. Besides Tommy and Audrey's ruleless words, Scorsese visualizes the complexity of their personalities by making Tommy blah blah blah all the time like an old lady (with some very funny feminine gestures when telling Alice the story in car), and Audrey acts like a total boy.
This film has too many things I want to talk about... Going back to that bathroom scene. As I said in class it is demythologizing "melodrama": she cries, "I don't love him...I do!" She turns her face around melodramatically, but the bathroom is too small that she knocks her head on the toilet paper box. While they are having the most serious conversation through out the movie, Vera is out there waitressing desperately. Look how much people pay in order to leave you time to be melodramatic. The sunbath scene opens up with a beautiful shot of two women's side faces. The framing and color (blue sky, sweat, white skin displays different shades under sunshine) make it looks like a postmodern painting. Suddenly it jumps to an establishing shot of them sitting on crappy chairs, saying what a nice weather/sunshine, then the next second a flurry of dust and sand comes towards them. For me this looks like a demythologization of Scorsese's blondes. He occasionally focuses the lens on woman's face, but this time is more intriguing.
Seems I haven't touched the conceptual nucleus...This film is complex! To sum up in a simple way, by demonstrating a modern The Wizard of Oz, 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shows how far a person can go for her dream and how undefeated he/she would be. And as ironic as The Wizard of Oz, no matter how brave she is, how far she goes, the protagonist will finally come back, and all she learned from the journey is to cherish her life in Kansas. This doesn't sound like conceptual nucleus...help.
5 ) 曾经沧海难为水
说起影后艾伦伯斯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她在《梦之安魂曲》里的震撼表现了,曾经浏览过时光网中对于她的“一句话影评”,其中绝大多数都提到甚至是专门为了《梦之安魂曲》而写的。尽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这位老影后的作品看的不多,但是更多的潜台词绝对是对其演技的充分肯定。不过由于年代稍远的缘故,尽管早有耳闻,却一直没有看过她的获奖作品,今天,终于得以欣赏了这部老马丁为数不多的以女性为主题的电影《再见爱丽丝》,略有所思,写一些想法。
说实话,对于影片的剧情,就我个人看来,真的是普普通通,没有太多的戏剧性,基本几句话就可概括(本段的以下内容均剧透,慎看):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子,热爱歌唱,但却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全部的工作就是相夫教子,尽心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直到有一天,一次意外夺走了她的丈夫,迫于生计的她只得带着11岁的儿子远走他乡。她曾在酒吧卖唱,也曾在餐厅当服务员,受到过感情上的欺骗,不过最终还是重新找到如意郎君,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正如普遍的评论所言,尽管此剧在剧情上没有太大的戏剧性,但是却有两大看点:其一,老马丁执导的,以女性为主题的影片,在他的作品中绝对具有特殊性。其二,就是女主角艾伦伯斯汀的表演。对于马丁的导演方面,我完全是外行,没法做太多的评述,就是觉得此片的风格和我看过的其他的马丁的电影有较大区别。本片基本在平淡的叙事中结束,仔细品味也不乏温情。而对于女主角的表演,尽管我同样也是外行,但是却想简单写写自己的看法。本片的主人公是单亲母亲爱丽丝,影片对于爱丽丝之前那一段婚姻,仅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一带而过,重点突出的,是之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一人支撑家庭的内容。不难想象,剧本的设计包涵了几乎所有的单亲妈妈可能遇到的困境:要养家糊口,要同时从生活上和心灵上给予孩子关照(孩子还偏偏被编剧设计的比较叛逆,增加了管理难度),也曾遭到感情上的欺骗,也曾疲于应付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最终还要处理和追求者的关系。不难推知,爱丽丝这个角色,虽然并不知道是不是专门为伯斯汀打造,但绝对是这部电影唯一的核心,甚至可以说,此角色的演绎质量对于本片的成败有决定性意义。不过艾伦伯斯汀的确做到了,她把一位单身母亲的敏感与脆弱、坚强与执着刻画的淋漓尽致(尽管和我想象中的还是略有差距,也许是我想象的太完美了吧)。在片中,她所饰演的母亲一方面要忙于生计,同时还要处理正值十几岁,同样处于敏感年龄的儿子的关系。所以是脆弱与坚强兼备,很多内心的情感必须处理的波澜不惊,稍有含蓄或者稍有过度都会影响对角色的塑造,观看此片过程中,基本没有看出什么刻意雕琢的表演痕迹,似乎平平淡淡,但是却让人觉得十分真实可信。而到了影片后半段,她努力在追求者和儿子之间寻求平衡。到了此时,她需要开始释放内心的情感,伯斯汀的表演在我这个外行看来,也算非常精准。并且隐隐地能够看到些许《梦之安魂曲》中表演的影子,毕竟是同一个人演的。不过话说回来,由于相比本片而言,她在《梦之安魂曲》中的表演更加爆点十足,所以个人还是觉得后者给了我更大的震撼(或许是因为业余人士更适合观看外放戏)。
附带一提,影片中的两个小配角很吸引眼球。第一个是欺骗女主感情的小混混,由当时还年轻的哈维凯特尔饰演,之前之后反差巨大,几乎是一个人演了两个角色。不知为啥,看到他的表演,特别是后半段凶相毕露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德尼罗……囧。第二个就是爱丽丝儿子的玩伴,一个带有男孩子性格的早熟的十岁左右的小女生,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小混混。当时看的时候一度没发现她是女孩子,直到字幕出现“她”,才将信将疑。不过觉得这小孩子演的十分自然,当时就感叹,好可怕的演技,不知这孩子日后发展的如何,结果最后落幕时看了一下演员表,惊现朱迪福斯特,我彻底震惊了(好吧,我承认我孤陋寡闻了)。
还要说一下,尽管本片的剧情乍看上去乏善可陈,不过仔细思考,还是略有心得。此片以爱丽丝这一角色贯穿始终,并且涉及了诸多女性特有的境遇,在最后还略微带有女性自省的主题,可以说是一部较早的女性电影。不过拍摄此片时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据说当时的米国,女权运动正进行的轰轰烈烈,反应女性的追求与生活的一类题材可能也在当时更受导演们的青睐。比如同一时期的《转折点》似乎就是,而《安妮霍尔》中戴安基顿塑造的那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几乎成了一个标志。看过此片,也想起了《时时刻刻》,片中都涉及了“生活在男人的世界中的女人”这一话题,不过与《时时刻刻》不同,尽管本片主人公经历了挣扎,追求和自省,最终还是回归到了男性的控制中……当然前提是她的追求者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但不得不说最终还是男性的胜利。但女主最终重新有了美满的家庭,偏偏是观众想要看到的,这或许也是老马丁导演的巧妙之处吧。其中有一句台词印象深刻,集中体现了女主的自我意识的显现,她对一同在餐厅工作的朋友说,她爱她的前夫,在前夫去世前,她每天所想的就是如何讨他欢心。前夫去世后她很伤心,因为尽管前夫性格火爆,却十分照顾她。但通过之后的经历她发现,他并没有照顾到她,只是她从内心中需要有一个坚实可靠的男性在身边才觉得有了归属感。台词基本是这样,一开始我还以为她要追求自主的生活了,结果话音刚落,追求者上门,说之前的部分争端听她的,她立刻就喜笑颜开了,女人都是这样的么。。。
最后,想到了本片的标题,港译译作《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开始觉得矫情,后来仔细一想,却也暗含一层深意。爱丽丝小时候梦想成为大歌星,甚至很自信的说她会比某某歌星更出色。后来,当她迫于生计在酒吧卖唱时,却丝毫不见当年的这份自信,更多的是勉强与怀疑,后来她迫于生计干脆当起了餐厅服务员。也算是梦想在现实前的苍白无力吧。影片行将结束之时,她对她的追求者说,希望自己可以回到小时候生活的城市,去实现当一名歌手的愿望,他表示支持和同意,但同样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更多的是你的希望,现在的那座城市和你小时候的已经不同了,再也回不去了。”这句话绝对是真理,但却让人觉得一丝感伤,每个人都曾有天真的梦想,但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伴随着生活的残酷和时间的撕扯,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如愿?不过之后便是释然,觉得倒也无妨,正如影片的最后一场,母子二人相依,有说有笑地走向远方好(正如《当幸福来敲门》的最后一场一样),平淡中满是温情,我们的生活尽管不可能事事如愿,但不也同样平凡并温情着么。
6 ) 再见爱丽丝,一首温暖的悲歌。
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A Warm Sad Singing.
再见爱丽丝,一首温暖的悲歌。
《再见爱丽丝》讲述了寡妇爱丽丝带着她的儿子一起游历,决定开始新的生活,去追寻她为了婚姻而放弃的成为歌手的梦想。她带着儿子去了凤凰城,在小酒吧当驻唱歌手,她在那里遇到了本,不料本是一个外表迷人却十分暴力的已婚男人。她发现自己被骗之后迅速离开了这个小镇,去到亚利桑那州的一家餐厅当服务员,她在那里她与离婚的农场主大卫坠入爱河,可最终因为无法接受大卫对儿子的管教而选择独自和儿子生活在这个小镇。
《再见爱丽丝》不是一部典型的马丁·斯科塞斯电影,它没有绚烂的场景,丰富的对白和直白的暴力,但它却是个人最喜欢的马丁的电影。最开始,我是被电影的名字所吸引。当我听到“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这个名字,嗯⋯⋯意味深长的故事,有一点点的悲伤。其实“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最初是另外一个剧集的名字,它根据1933年的一首同名歌曲改写。而《再见爱丽丝》也正是讲述一个寡妇歌者的故事。
马丁·斯科塞斯对于音乐的品位让我十分着迷。当爱丽丝的丈夫下葬之后,爱丽丝回到家,坐在木风琴前,平静地弹唱起爱丽丝·费伊(Alice Faye)那首《你永远不会知道》(You’ll never know)。阳光洒在她身上,她的儿子在窗外的花园里悄悄地聆听。“You'll never know just how much I miss you/ You'll never know just how much I care/ And if I tried/ I still couldn't hide my love for you/ You went away and my heart went with you…”这段歌唱对于我是整部电影里最感人的部分,它展现了一个女人可以多么勇敢和温柔。
马丁的脑海里总是有一堆的音乐存储量,而且他恰如其分地使用它们。马丁说“对我来说,每一段曲子都有关于它的一段联想。” 在马丁的绑匪片里,他常常使用布鲁斯和摇滚乐去衬托男子的粗犷气概;在浪漫情景时,马丁善用爵士去制造男女间暧昧的感官气氛。 最让我难忘的是他常常在暴力场面运用恢宏的古典音乐,如此巧妙地制造暴力的美感和张力。比如在《愤怒的公牛》开场和《出租车司机》结尾都有体现。得心应手地运用配乐也是使马丁电影成功的得力助手,而这一出色的能力也和他的天赋和年少起广泛的涉猎密切相关。
《再见爱丽丝》是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一个仍然怀有梦想的母亲拥有一颗勇敢的心。但是她仍然需要来自男人的关怀,这也是她为何总是陷入麻烦。《再见爱丽丝》是马丁的第四部作品。 传记作家克利斯蒂 (Christie)还是认为“之于马丁自传式它是男性主导的电影,这是马丁的一次完全的起飞。”马丁认为他们是故意设计了爱丽丝的丈夫死于车祸,于是爱丽丝所谓的“独立”不过是出于没有其他选择的无奈,马丁并不认为他拍了一部女权主义电影。克利斯蒂评论说“这部电影有关自我责任和人是怎样一次又一次犯同样的错误”,《芝加哥太阳时报》 (Chicago Sun-Times)评论员艾伯特(Ebert)认为“它是最有见解,最有趣,一不小心痛苦地刻画了美国女性的电影之一。”对于本片是否女权的讨论有很多,关键还是在于观众自己的角度。我认为它还是包含了一些女权主义元素的。它表现了来自男性对于女性的暴力伤害,然后去展现女人如何去应对命运之中必须要承受的不幸,却一直没有放弃去追求快乐和独立。这并不是说女权主义题材电影里的女性角色必须通过独立去获得快乐,而是意味着女性不屈服于男权,而始终坚持她的信仰和去追求她所期望成为的。到底,这是女权骨子里对平等的坚持和追求。艾伯特用 “undefeated”(不被击败的)这个词去形容爱丽丝这个三十五岁的女人,她想要成为一名歌手,并且跟随她的梦。当爱丽丝在那个遇到本的小酒吧歌唱的时候,导演使用了一个360度的环绕镜头,这一刻,她是如此的美丽,而且你能感觉到她自己才是她生命的中心。不过,整体来说,《再见爱丽丝》的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更女权一些。在前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拉扯着儿子的单身母亲尽其所能地与困难抗争,她和儿子之间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和纯粹。但是当她遭遇了男人,故事好似陷入了肥皂剧的危险:坠入爱河,争吵,然后分开。也许是因为大多数关系的确都是这样的,也可能因为马丁太了解男女了。
马丁给我们上了一课,教我们女人在有梦想的时候是那么美丽动人,而且女人足够勇敢去追她的梦。他也了刻画了一个对儿子极度负责任的母亲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这也表达了马丁对母亲的爱的感激。
75年奥斯卡封后作,入围戛纳主竞赛,马丁斯科塞斯早期作品。中年女人新寡,失去经济来源,引发所有问题,电影开始;找到一个新男人,解决所有问题,电影结束。亮点是出现在片尾cast最后一行的朱迪·福斯特,因此片结缘马丁,第二年出演了出租车司机。
马丁的公路片,拍摄于1974年,正处于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潮时期,尽管导演并不承认它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然而其对女性的生存命运、价值追寻、角色转换等为主要表现对象所进行的性别探讨与思考却不自觉地融入女性主义视角,客观地表达出了对女性生命的关注。看完都还没发觉有朱迪·福斯特,晕。
为什么女的抛弃一切跟男走没什么,男的抛弃一切就是真爱。女主表演非常精彩,爱丽丝被抛弃的前三十五年。
青少年时期的九弟太帅太萌。还默默的黑了一下乡村音乐呢,哈哈。
早期的马丁风格还没有确立,与日后总是以男性作为主角的作品相比,这部是彻头彻尾的女性电影,公路片的形式让剧情变得充满了六七十年代嬉皮士的自由风格,母子间如同朋友般的相处也比较别具,可惜越到后面越不知道怎么收,索性来个大团圆结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影要表达的主题。
单亲妈妈带着11岁熊孩子寻找幸福的坎坷经历……片名翻译太奇葩,什么《再见爱丽斯》《曾经沧海难为水》……什么玩意儿。马丁斯科塞斯居然也拍这种女性主义题材。整体上看中规中矩,没什么惊喜,结尾很弱。12岁就雌雄莫辩的的朱迪·福斯特是亮点。三星半
命运会把《不再住在这里的爱丽丝》带去哪里?年纪尚浅的爱丽丝嘴里哼唱着不知道。然而年轻的斯科塞斯却十分清楚——喜欢绕远路的《出租车司机》最终将喜爱唱歌的爱丽丝载回了家。他这部罕见的女性题材作品实际上是一部以寻找为主题的公路电影,女主角追逐的目标正是那猩红色的美国梦。从小她就立誓要做命运的主宰者,然而却一直在路上扮演服务员的角色:除了要喂饱像她一样浑浑噩噩的打工者,还要抚养像她一样不安于现状的下一代。在悲观之人看来,说走就走的爱丽丝永远也抵达不了目的地,因为看似是在艰难中迎接实际上却是在逃离中幻灭。所幸在极富乐观主义精神的马丁眼里,女主角找到了真爱就等于找到了一切。最后爱丽丝于那场浪漫的表白中终于知道了自己该去的方向——不再继续流亡。她能唱出自己的金曲吗?You'll Never Know.
感覺沒有到女權的高度,只是世事艱難裡的一點可愛溫存。女主棒,兒子美,JF酷,音樂都喜歡。
“曾经”的红光回忆开场 Darrell Silvera 搭建的昔日场景 瞬间变调摇进 Socorro 的一名家庭主妇现实 个人情绪的大起大落都是 Alice 这样的形象最有历史意义的呈现 马田的镜头适时适度的给予了冲突以晃动 不稳定 有冲突 当年 Burstyn 的演技得到认可 今天来看倒不如说是状态捕捉呼应了女性的那种刚刚浮出水面 重获呼吸的紧张与激动 Tommy 和 Audrey(Jodie Foster) 的配合也太好看了 p.s. 还有吃冰淇淋的 Laura Dern 一些母子关系上的张力来自于亲身经历与疯狂的即兴 整个团队里也都是各种情人 妻子 朋友们 2333
老马丁的另一面。朱迪福斯特的另一面...卡司一出看到她的名字真的恍惚了
爱丽丝 如果乌东在黑森林里呼唤那就是你的消亡你的双唇啜饮了岩泉蓝蓝的冰凉
拍好一半电影远不如拍好一部电影难。此片对我来说只是半部好电影(前半部)。单身母亲为生计挣扎的苦楚和坚强表现得深切动人,有一九六七十年代那种raw的weird力量。后面在众人面前示爱,鼓掌,几乎成了爱情肥皂剧,也完全颠覆前半部分的女权色彩,似乎女人找到合适的男人,一切挣扎都不值一提
又励志又治愈的温情公路片,马丁斯科塞斯不玩黑帮也一样出彩。这一类的影片总能让人看到似曾相识的生活,有幸福,有悲苦,有命运,也有意外。妈妈带着儿子逃离第一站,找到第二份工作之后两人互相泼水那一段很窝心,暗礁浮动的人生路上,爱你的人和你自己就是最大的动力。
488 老马丁为数不多的女性电影,内核和《末路狂花》极像,但结局却是截然不同的方向。
算是老马比较一般的片子,有一些出租车司机的影子但未成型,似乎有些模仿卡萨维茨但停留在瞎剪的程度... 好在主角们都很不错。前半讲一个单身妈妈的挣扎有些不错的细节可惜到了后来变成小妞爱情,连主角都坦白说“我没了男人不知道怎么生活”。朱迪福斯特演了个雌雄莫辨的金发帅妞,太惊艳了!!
本来以为是关于女权的电影,老马独特的女性视角,前面的故事让我以为会像《末路狂花》一样发展,结果到了后面变成了爱情电影,很大的削弱了之前的女权主题。没想到朱迪福斯特还在这部出现了,好酷一女的。
看得很舒服,音乐好听,剧情轻松,充满温情和幽默,冷笑话重复几次也能使我笑得前仰后合。小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假小子完全看不出女性特征,初看时以为就是男孩,动作和嗓音都控制到位,穿上裙装还感觉怪怪的。
【A-】实在是太过完美的情节剧,温情治愈向公路通俗肥皂剧,却是从棚拍场景开始,血色红光配合诡异配乐,生成恐怖片语境后又瞬间转向正常的家庭剧。于是斯科塞斯已经向观众展示了他制作这部电影的诀窍:轻盈且不受限制的类型变奏,通过反复跳跃来生成影像活力和喜剧感,信手掂来的运镜和贴近角色状态的表演都是为此而存在。最后十分钟真是极好的收尾,向马丁致敬,即使在结尾都拒绝为角色们的生活定调。PS:这中文机翻字幕真是屎到不能再屎了。
7.6/10。带一子的家庭主妇在丈夫意外死亡后充满挣扎与彷徨(包括期间她与儿子的争吵)的艰难求生记,以及她遇到了男A并最终与他相爱在一起从此过上了新生活。影片在表演、剪辑、摄影、台词、配乐都方面都十分精确,一些小幽默也不错,但作为传统故事片主题表达比较不连贯(前段侧重女性的人格成长,后段侧重无关角色人格成长的爱情故事),扣0.5。
「邊緣人格和社會批判」本身就是吊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