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猎杀T34

战争片俄罗斯2019

主演:亚历山大·佩特罗夫文森兹·凯弗伊琳娜·斯达申鲍姆维克多·多勃朗拉沃夫尤里·鲍里索夫西蒙·特列斯库诺夫阿尔焦姆·贝斯特罗夫约书亚·格罗斯伊戈尔·赫里普诺夫彼得·斯科沃尔佐夫

导演:阿列克赛·西多洛夫

剧照

猎杀T34 剧照 NO.1 猎杀T34 剧照 NO.2 猎杀T34 剧照 NO.3 猎杀T34 剧照 NO.4 猎杀T34 剧照 NO.5 猎杀T34 剧照 NO.6 猎杀T34 剧照 NO.13 猎杀T34 剧照 NO.14 猎杀T34 剧照 NO.15 猎杀T34 剧照 NO.16 猎杀T34 剧照 NO.17 猎杀T34 剧照 NO.18 猎杀T34 剧照 NO.19 猎杀T3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7 00:38

详细剧情

每一场战争都有一些传奇故事。根据二战真实事件改编。  莫斯科保卫战时,刚从坦克学校毕业的尼古拉被派往战场执行“自杀式”的任务,在以一敌六的情况下,他驾驶着传奇坦克T-34,奇迹般地击毁了德军耶格尔上校的小队,但自己却遭到俘虏。到了二战末期,耶格尔为了快速训练出德国希特勒青年团的坦克新兵,逼迫集中营里的尼古拉和另外几名苏联俘虏驾驶一辆翻新的T-34作为他们训练的活靶子。在其他人都在为赴死作心里准备时,尼古拉的脑子里却浮现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驾驶T-34在训练中逃离德国军营。

长篇影评

1 ) 论会下动物棋的重要性!

即便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也多少有些扯了,

德国兵太降智了,

老鼠被猫吃

猫被老虎吃

老虎被大象吃,

大象被老鼠吃,

同理可证 消灭大象的是老鼠,

那么 为何非的用大象对阵大象呢?

带一队德国兵 当晚不就搞定了~

尼玛 全是坦克,

但是拍的还不错,值得四星

希望我们也能有优秀的二战电影 !

2 ) 《猎杀T34》:一部俄罗斯神剧的看点

据说,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饶是这样,俄罗斯导演阿列克赛·西多洛夫的《猎杀T34》,还是留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1941年,德国纳粹军队正行进在攻打莫斯科的途中。在距离莫斯科数十公里的一个小村庄里,德军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可叹的是,纵然尼古拉有着超人的指挥坦克部队作战的能力,T34坦克也没有辜负苏联王牌军械的美名,但是,德军的坦克也非不堪一击。当尼古拉指挥的一辆坦克与耶格尔率领的一支德国坦克部队对峙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沦为德国图林集中营的战俘,尼古拉从来不曾忘记自己是苏联军人,所以,三年里尼古拉宁愿被严刑拷打,就是不告诉敌人自己姓甚名谁军衔为何。然而,杰出的人总是让人过目难忘,就那么一眼,耶格尔就认出,那个被吊打得遍体鳞伤的苏联军人是谁。一项毒辣的计划在耶格尔心里慢慢形成。 1944年,在欧洲战场上纳粹已经败相渐现,武器就成了纳粹想要负隅顽抗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德国人颓丧地看到,他们的豹式坦克就是无法与苏军的T34坦克势均力敌,怎么办?一眼认出尼古拉后,耶格尔以枪毙苏联姑娘安娜要挟尼古拉,让尼古拉从战俘中挑选几个人做他的助手,将他们训练成他的精兵强将后带领他们像3年前在距离莫斯科数十公里的小村庄里那样,驾驶一辆T34与德国坦克部队周旋。所不同的是,3年前,尼格拉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现在,尼古拉他们在集中营里驾驶T34,是给豹式坦克部队当活靶子。

为了不让安娜死于耶格尔的枪下,尼古拉答应了耶格尔的条件。这部电影的破绽,就是在这时展露出来的。

给尼古拉他们使用的那辆T34,是刚从战场上运回图林集中营的。揭开覆盖着T34的油布时,尘土飞扬得令所有在场的人喷嚏不止,可见,这辆坦克从前线运过来停放在集中营里,已经有些时日。这种情形下,那些战死的苏军尸体,怎么还会留在在坦克里?德国人又怎么可能粗心到看不到坦克里的尸体下,还藏着6枚炸弹!

一部《猎杀T34》,由这样三部分组成:1941年的战场、1944年的图林集中营和尼古拉他们驾驶着T34尽情地戏弄以耶格尔为首的纳粹并成功摆脱纳粹的围追堵截,其中,最后一部分是整部电影的华彩。假如没有这6枚炸弹,电影《猎杀T34 》的华彩乐章就无法唱响。也就是说,尼古拉和他亲自挑选出来的助手在图林集中营里修复那辆T34后,将豹式坦克打得落花流水,再冲出集中营、冲进自由的怀抱,都是以深藏在T34里的6枚炸弹为根基的。影片的华彩乐章建立在一个不那么牢靠的基础上,难怪有的影迷评论说,《猎杀T34》是一部"神剧"。

尽管那个大漏洞叫人没法不质疑《猎杀T34》的艺术价值,可我喜欢这部电影。假如有这样的机会,我愿意坐进电影院再欣赏一遍《猎杀T34》。因为,阿列克赛·西多洛夫想要通过这部电影传达给影迷的,并不是尼古拉的战术素养有多高以及T34多么坚不可摧;阿列克赛·西多洛夫想要告诉《猎杀T34》观众的,哪怕是在战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就算身陷囹圄,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向往美好生活。

为战争片《猎杀T34》增添暖意,阿列克赛·西多洛夫是通过为电影添加两段古典音乐来完成的。 两段古典音乐,分别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片段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天鹅湖》出现在尼古拉和他的助手刚刚修复那辆T34时。

看着那辆已成一堆废铁的T34在尼古拉和他的助手们巧手下,完好如初,耶格尔心情非常复杂。他不希望尼古拉他们有这等本领,他又希望尼古拉他们修复的T34能运转自如,瞧他命令尼古拉他们试驾驶T34时的表情,真是色厉内荏。耶格尔的内心活动,尼古拉他们怎能读不懂?奚落他又不惹怒他的最好办法,就是让T34欢快地动起来,于是,我们看到,尼古拉他们将T34驾驭得仿佛正和着《天鹅湖》的主题音乐翩翩起舞。阿列克赛·西多洛夫的处理,痛击了不可一世的纳粹,也让我们感悟到,枪炮声、纳粹声嘶力竭的呵斥声乃至集中营里的时时有囚犯丧命的恐怖气氛,都不能让尼古拉他们忘记总是能带给他们美好享受的《天鹅湖》。

被尼古拉从耶格尔的枪下救下来的安娜,早已痛恨集中营内令她胆战心惊的生活了,利用充当尼古拉与耶格尔之间翻译的便利,安娜得知了尼古拉他们大胆得让她瞠目结舌的计划。驾驶T34逃出集中营,在安娜看来,几乎不可能,可她还是义无返顾地要求加入到尼古拉他们的行动中。在胆大心细的尼古拉的策划下,T34 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逃出了集中营昂然挺进在蓝天下的森林里。夜幕降临了,T34要休息了,尼古拉他们也要休息了,月光下清粼粼的湖边,受尽苦难的尼古拉和安娜相拥在了一起,此刻,我们的耳畔响起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

拉赫玛尼诺夫,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颇丰,其作品旋律优美、情感丰沛,我们听他的作品,常常会想到他的一句名言,"我离开了俄罗斯之后就再也没有创作欲望。离开了祖国,也迷失了自我。在这样一个远离了我的根、我的民族传统的流亡国度,我不再想表达我的内心",但是,不得不离开祖国的拉赫玛尼诺夫,又必须用自己的艺术才华给家人提供良好生活,因此,我们聆听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总能听到忧郁,而在他最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第二乐章里,忧郁就愈加清晰了,阿列克赛·西多洛夫用这一乐章来衬托尼古拉和安娜之间也许没有未来的情感,太合适了。同时,也再次印证了他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创作电影《猎杀T34》的初衷:正义的人们在世界最黑暗的时候也相信,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的前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真是美得惊魂。

3 ) 速度激情传奇坦克——《猎杀T34》

今天聊聊俄罗斯电影《猎杀T34》。

片名T-34 (2019),别名T-34坦克 / T-34:玩命坦克(台)。

《猎杀T34》是一部俄罗斯出品的战争题材电影,影片以二战为背景,讲述打败纳粹德国的T-34坦克的传奇故事。

苏联产的T-34坦克是一种中型坦克,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都很突出,广泛用于抵抗德军入侵,其倾斜装甲对后世坦克设计有着深远影响。

原帖被删,只能贴一下原文地址://mp.weixin.qq.com/s/BALEwH_Fgn2dNBrhh7IchQ

4 ) 瑕不掩瑜

先说缺点:主角开挂,幸运值max,虽然遭受苦难,但能报仇雪恨,还收获爱情,捡到的坦克带炮弹,且不像普通情况下榴弹多,炮手满经验加技能,各种弱点击杀,跳弹都能跳穿,用个位数炮弹创造导弹都不一定打得出的战绩。德军弱智太多,不检查坦克里有没有炮弹,反派BOSS是个纯中二,不像男主那么阴险,战桩对抽就能赢非玩骑士决斗,手下更是一群倒霉鬼,自己打别人就跳弹飞没影,别人打自己跳弹都穿,甚至被单兵摸死。

优点:爽!“炮弹时间”虽被滥用,但好在制作精良,且各不相同。从被俘的T-34/85一出场,观众就知道男主一行一定会开着它,干翻法西斯。那么是如何只用几发炮弹就把那么多黑豹按在地上摩擦呢?这个吹出去的牛X如何圆呢?大量的使用“炮弹时间”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这辆T-34这么牛逼!以前老战争片:坦克开火,对面坦克火光一闪,就停下开始冒烟了。这部电影成功表现了炮弹是怎么没的,击中之后:有的弹芯破裂,碎了;有的留个到此一游,就弹飞了;有的穿一小洞,带走不是主角的成员;有的造成殉爆,让对方成为夜晚整条街最亮的仔~~ 记得以前玩WOT有坦克带狗,也有女坦克手。这部电影告诉大家那都太弱了,直接从战俘营救走个会说德语的漂亮姑娘多好!兄弟、坦克、美女,男人的浪漫啊!这仗打得,不止卫国还保家!同时,也通过这部电影看出俄国人对T-34的喜爱。其实,第一场战斗要是开辆KV-1(如果不抛锚),可能都不用被俘,不考虑步兵因素,那几辆坦克要是被埋伏了不被全歼都算跑得快。不过谁叫咱T-34是主角呢?于是来了个一换一,引出了后面的故事,也通过俘虏前后,成功把初期76mm和后期85mm“大脑袋”两种主要型号展示出来。

5 ) 电影背后的虚与实

常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德国军事中心”、sonicbbs等军史网站和《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如您对军史及军事题材影片感兴趣,请关注本人今日头条号:诸神的黄昏研究会

微信公众号:诸神的黄昏研究会(或可搜索“WarArtStudy”)或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

未来将带来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上周末俄罗斯战争大片《猎杀T-34》正式在国内院线上映,相信已经有不少军迷已经一睹为快了。

该片拍摄时间为两个月,取景于莫斯科大区及捷克共和国,耗资6亿卢布,于2019年元旦在俄罗斯国内首映,放映后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总票房达22亿卢布(约合3200万美元),成为俄国历史上票房第二高的影片,并在今年金鹰奖评选中斩获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视觉效果三项大奖。

俄国版海报

日本版海报

中国版海报

本片中充满大量的电脑特技”子弹时间“镜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爽片

但既然背景设定在二战时期,那必然会与真实历史会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而作为纯商业片,也不可避免的会有演绎附会的桥段,作为本号的《电影与现实》系列,本文就将尝试考证片中与历史相符或相左的片段。

战斗篇

电影第一次的战斗场面,历史背景应为1941年10月中下旬莫斯科攻防战期间的沃洛科拉姆斯克(Volokolamsk)之役。

该城位于莫斯科以西,在10月15日由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第4装甲集群(Panzergruppe 4)第46军第2装甲师及第5军第35步兵师发起主攻,并以第46军第11装甲师由南侧包夹。电影中德军三号坦克全部漆有第11装甲师的幽灵徽章,可知此战斗为南侧的攻势。

在真实历史中,1940年8月,第11装甲师由第11步枪兵旅(11. Schützen-Brigade,1939年12月组建)扩编而成。

第11步枪旅因为在法国战役中展现神出鬼没的迂回机动而获得「幽灵」(Gespenster)称号。

在扩编改名后,此称号也传承予第11装甲师,因此该师在昵称「咖啡豆」(Kaffebohne)的直竖一杠附加外圈制式师徽之外,也有知名的幽灵徽章。

但该部坦克上幽灵徽章漆于侧面及后方,正面仅有师徽。这与电影所呈现的形式不同。

在1942年初之前,第11装甲师的坦克战术编号都为两位数(排/车),省略前缀(连);菱形符号为第15装甲团第1营标志。

然而由当时的历史照片可见10月下旬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只降了初雪,第11装甲师车辆仍维持既有铁灰单色涂装,并未施加冬季雪地迷彩;人员也无雪地迷彩装扮。电影所呈现的与史实并不相符。

防守沃洛科拉姆斯克的苏联第16集团军步兵第316师与德军激战两周后因伤亡惨重而后撤,沃城也在10月27日陷落。

11月16日,该师设在沃城东南10公里村落杜博谢科沃(Dubosekovo)的防线遭德军第2装甲师突破,所属的步兵第1075团全灭。

第316师的败北令第16集团军的侧翼遭受威胁,时任集团军司令员的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也因此被迫要求大本营预备队调动西伯利亚步兵第78师的预备役到战场。

第78师的士兵在到达的三天后被迫撤退,但由于苏军的奋力抵抗和天气条件,德军的推进速度减慢,战局逐渐陷入僵持状态

德军在沃洛科拉姆斯克的作战势态图。红色和蓝色箭头分别表示德军第2装甲师第1和第2战斗群的进展情况。虚线表示大致的前线位置: 粉色——德军起始位置,紫色——11月16日战斗结束后,蓝色——11月17日战斗结束后。

但次日由新闻媒体宣传,却成为该团第2营第4连所余28名官兵奋战击毁18辆德军坦克,最后全数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同日步兵第316师亦因沃城之役阻击拖延德军攻势的卓越表现而授予近卫军称号,更名为近卫步兵第8师。

11月18日该师师长潘菲洛夫少将(Ivan Vasilyevich Panfilov)在位于杜博谢科沃东北15公里村落古谢涅沃(Gusenevo)的战地指挥所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遭遇德军迫击炮攻击,因采访现场空旷无可掩蔽而为炮弹碎片击中阵亡。潘菲洛夫少将在翌年追晋为苏联英雄;该师也以其为名。

不过全数追授苏联英雄头衔的「潘菲洛夫师的二十八近卫军」(Двадцать восемь гвардейцев дивизии Панфилова),却在1948年经苏联政府调查后证实为虚构故事。

事实上在当年杜博谢科沃的攻势中,德军并未蒙受重大损失;这28号称牺牲成仁的苏联军人中也有6名幸存,且皆隐姓埋名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2015年6月,俄罗斯社会政治史国家档案馆馆长谢尔盖·米罗年科(Sergei Mironenko)曾接受访问,公开表示潘菲洛夫28近卫军是不存在的神话故事。他

的言论遭到了俄罗斯文化部长佛拉迪米尔·梅丁斯基的强烈谴责。但不久之后,社会政治史国家档案馆档案馆就在网上公布了1948年苏联军事检察官的调查结果,结论是《红星报》的记者捏造了这个故事的细节。

2016年3月16日,谢尔盖·米罗年科宣布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5岁)而请辞,同时否认是基于外界压力才请辞,其真正目的是为了“专注于科学上的工作”,并说:“如果这不是我的决定,你觉得我会吭声不出吗? […] 我离职一事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

同年10月,文化部长梅丁斯基为潘菲洛夫28近卫军辩护,表示:“即使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编造的;即便没有潘菲洛夫这个人物;就算整件事根本不存在也好,它仍是一个不容干犯的的神圣传说。会这样做的人都是丑恶的人渣”


片中出场的坦克

根据车体正面的方形机枪射口以及驱动轮及车长顶塔形式,电影前端战斗中所呈现的德军三号坦克为1941年主要量产中的J型。

三号J型的前装甲提高到50mm,侧装甲提高到32mm,历史上大量出现在北非和东线战场,一共生产了2616辆,是三号坦克产量最大的型号。

基于巴巴罗萨遭遇苏联T-34中坦克、KV重坦克的实战经验,最初装备5 cm KwK 38 L/42坦克炮的三号坦克J型自1941年12月起换装长炮身5 cm KwK 39 L/60坦克炮,并逐步换装既有衍生型,并被赋予称号为L型。电影中出现的长炮身三号坦克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之役的时间点尚未面世。

电影后段出现的豹式坦克则成为全片的最大亮点,亦是影史上少数以此德军主力坦克为主角的片段,片中所呈现的型号为1944年9月下旬之后生产的G型后期量产型。

生产过程中渐次附加的外观特征包括取消驾驶座前方观察孔以简化生产并增加装甲前沿的强度、车体上部侧面不再有段差特征、左侧发动机排气风扇增高以便于与发动机联动的战斗室增温系统(Kampfraumheizung)布局、避免窝弹直击车体前方顶部装甲的颔式炮盾、加装利于夜战的排气管灭焰器(Flammenvernichter)等。

电影中的豹式坦克拥有左侧发动机排气扇塔与颔式炮盾两项后期量产型特征,同时也涂有防磁涂装(Zimmerit)。但装甲前沿上的驾驶员观察孔不应存在。

而1944年9月10日防磁涂装即已在全军废止;左侧发动机排气扇塔则自同年9月22日成为出厂标准配备。

排气扇塔与防磁涂装并存的例子极罕见,如下图中1944年9月23日在西线战场遭击毁的豹式坦克,推测为8月间防磁涂装未废止前用以测试排气扇塔的G型后期型预量产批。

不论如何,同年10月间开始配备的颔式炮盾就不应与防磁涂装并存。此外,豹式坦克G型已取消驾驶座前方观察孔,自然不会如电影般遭主角的T-34瞄准此处而击穿。这些都是电影考证上的瑕疵。

片中另一大吸睛细节为豹式坦克上的FG1253型“食雀鹰”式夜视设备(Fahrgerät 1253 “Sperber”),该设备包括一个200瓦的红外线头灯和一个红外接收器/瞄准器,能够“看到”并将红外波长转换为可见光。

但是目前有据可查的资料,唯一投入过实战的单位有第29装甲团第1连,据信其有10辆豹式搭载了FG1253设备,供车长及驾驶员使用。

车长可随时由普通潜望镜模式切换至夜视模式,驾驶员的左侧也有一具红外线瞄准器。

当车长打开红外滤光器时,他可以通过指挥官的聚光灯或sd.kfz 251上的“猫头鹰”投出的光线看到地面。另外“明兴贝格”装甲师和和“克劳塞维茨”装甲师也曾装备过少量夜战豹。

而党卫军部队的豹式坦克在历史上则从未有过装备过红外线瞄具的可信记录。

片中的豹式坦克正面装甲前沿绘有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12. SS Panzer-Division "Hitlerjugend")师徽。

该师在1943年10月30日于比利时成立后持续部署于西线,参与1944年6月上旬起的诺曼底战役到次年1月下旬终止的“守望莱茵”作战(Unternehmen Wacht am Rhein),即突出部之役。

1945年2月方划归南方集团军群开赴匈牙利对抗东线苏军,参加了德军于3月在巴拉顿湖区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次战略反击“春醒“作战。

电影后段掳获复原的T-34-85预计以苏军战俘驾驶,作为德军坦克射击训练活靶。此处战俘营为代号SIII号集中营(Außenlager S III)的奥尔德鲁夫集中营(Zwangsarbeitslager Ohrdruf),位于德国中部莱比锡西南方约145公里。

该地自1941年底即开始收容苏军战俘,但至1944年秋才由党卫队接手管理。1945年4月2日因盟军逼近,关押犯人由党卫队队员驱赶前往西南方51公里处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Buchenwald),过程造成逾千名营囚死亡;据记录希特勒青年团成员也参与了此次死亡行军。

希特勒青年团源自1922年创设的纳粹党青年联盟(Jugendbund der NSDAP),1926年7月更名。该组织虽有例行军事训练,其巡逻勤务队(HJ Streifendienst)也作为党卫军第12装甲师的兵员培训单位,但本身并非军事部队,也不归党卫军管辖。

真实历史上党卫军第12装甲师不曾部署于奥尔德鲁夫地区,也没有参与过此集中营的相关事件。因此电影后段的坦克追逐情节全属虚构。

以历史背景而言,电影后段的事件理应发生在1944年10月至12月初之间,即自豹式坦克G型后期量产型开始生产配发部队至守望莱茵作战展开前。场景地面并无积雪,与奥尔德鲁夫地区在1、2月间才会降雪的状况相符。

此时在诺曼底战役期间损失惨重的党卫军第12装甲师已后撤至德国西部卢森堡边境的艾费尔(Eifel)山区,再转移至汉诺威西北50公里的宁布尔格(Nienburg/Weser)整补,两地分别距奥尔德鲁夫380公里与260公里之遥。该师在同年12月13日再次部署于比利时边境的艾费尔山区,准备参与守望莱茵作战。

党卫军第12装甲师在成军时以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Leibstandarte SS Adolf Hitler)调来的资深军士官为骨干,因此诸多战术细节也一并承袭。

例如坦克炮塔战术编号中的末码不从1开始,而沿用警卫旗队师自组建伊始就采取的以5起始的流水号;且此编码方式至德军战败皆未曾改变。

希特勒青年师所属第12装甲团第1营的通信官(Nachrichtenoffizier)罗尔夫·尧赫,摄于1944年6月9日

党卫军第12装甲团第3连的326号车,该车车长弗雷德里希·埃斯曼在之前的战斗被炮弹打成了两截,照片拍摄时他的遗骸刚被清理干净。

党卫军第12装甲团第4连的438号车,摄于1944年6月23日

因此电影中所见的111号车、112号车并非该师的编码方式。且迷彩也并非当时德军装甲车辆惯用的样式。


人物篇

德军主角克劳斯·耶格尔(Klaus Jäger)在1941年10月为国防军第11装甲师上尉,1944年10月为党卫军第12装甲师的党卫军旗队长,即上校军衔,这张例子在德军中并不多见。

但从其人物外型上来看,接近于历史上该师的党卫军第12装甲团第一任团长马克斯·温舍

但马克斯·温舍从参军伊始便一直在党卫队,并没有陆军服役经历,且其早在1944年8月20日的法莱斯包围圈中便被英军俘虏。

剧中还登场了一位大人物,德国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但存在感相当之弱。

古德里安和耶格尔也一同出现在了最后演习场一幕中,但再次当了一回摆设

而真实历史上,古德里安确实在1944年2月7日亲临比利时的贝韦卢训练场(Truppenübungsplatz Beverloo),视察正在训练中的希特勒青年师

上图中正在豹式指挥塔上发号施令的正是党卫军第12装甲团团长马克斯·温舍,站在坦克前背对镜头从左往右的分别是:

时任德军西线装甲集群司令(berbefehlshaber Panzergruppe West)的里奥·盖尔·冯·施韦彭堡装甲兵上将(Leo Freiherr Geyr von Schweppenburg )、古德里安、党卫军第1装甲军参谋长党卫队上级指挥弗利茨·克雷默( Fritz Kraemer )和希特勒青年师师长党卫队上级指挥弗利茨·维特(Fritz Witt )

古德里安和克雷默

和电影中作陪的最高级别军官只是耶格尔不同,真实历史上党卫军第1装甲军军长舍普·迪特里希也出现在了训练场给古德里安进行讲解,图中站在古德里安左侧的是希特勒青年师下属党卫军第26装甲掷弹兵团第1营营长党卫队突击大队长伯恩哈特· 克劳泽(Bernhard Krause)

迪特里希和古德里安

炮塔吊篮

本片中大量呈现了苏德两军坦克车体内部的场景,令观众的临场感大大增强

这里介绍一下德式坦克的炮塔吊篮,此设施可提供坦克炮塔内的乘员(通常是车长、射手与装填手,但T-34/76车长兼射手)一个能够随炮塔转动的底板。

德军在四号坦克与之后的各型坦克都装备炮塔吊篮;三坦克车则在1941年5月之后生产的H型才成为出厂标准配备,并同时为既存的E、F、G型加装。苏联在二战中的各式坦克则皆无炮塔吊篮。

炮塔吊篮能够增加坦克接敌时的射速,并为炮塔内乘员提供较为安全的操作环境。

即使没有炮塔吊篮,炮塔内乘员仍然有焊在炮塔内壁上的小椅凳可坐,因此也能随着炮塔转动。

但实战中,装填手必须站在底盘的固定底板上,在狭窄的炮塔内抱着数公斤的炮弹随炮塔转动而迈步移动,以便掌握炮膛方向装填炮弹;同时又得在选弹搬运的过程中时时注意,以免被旋转中的坦克炮结构或发射后的退膛作动击伤。

此外,如T-34/76这类没有炮塔吊篮的坦克,通常内部空间都很狭小,炮弹主要存贮于底盘上的弹箱中,而闭合的弹箱盖就充作底板。装填手要打开弹箱搬弹上弹,还要记得再盖起来,不然就得小心不被开启的弹箱绊倒。

而T-34/76令人瞩目的电动炮塔旋回系统可以达到每秒37度的旋回速率,因此炮塔旋转一周只需10秒。高速突然的选择(炮手控制)加上恶劣的操作环境,装填手的压力可想而知,射速也因而无法提升。

实战中T-34/76每分钟约可射击3-5发炮弹,但德军三号四号坦克的射速却可达每分钟10发以上。

炮塔吊篮则可避免这些装填手的梦魇,且可以将预选弹种堆置在随炮塔转动的底板上,大幅增加接战初期的射速。

6 ) 猎杀

故事的最后,星期二和星期四以失去五个姐妹为代价,成功推动了《配额生育法》的取消。星期二给自己取名为Terry,最有自由主义精神的星期四则继承了她最讨厌的名字——Karen Settmen继续生活。这个故事没有任何赢家,也没有任何败者。星期一的所有背叛是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以及保护她尚在腹中的双胞胎,星期四满足了自己对性与爱的渴望,星期五牺牲了自己保护了仅有的两个家人,而在我们眼中十恶不赦的Cayman,也只是为了人类能更长远的发展和生存所做出的抉择。 本片最具现实主义的一点就是——穷人真的没有生育的权利吗?或许我们可以指责某个偏远山村的农民明明家里一贫如洗却还是为了所谓的“养儿防老”而不停地坐着活塞运动,站在道德的最高点狠狠地践踏他们,但是我们真的有资格,去收回他们自由生育的权利吗。还是说真的有一天,我们会连生育的权利都要被限制呢。

短评

这是《T34 鬼战车 Жаворонок (1965)》的翻拍!

5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好看,热血,一支由拖拉机手、画家、猎人、手风琴手和领导组成的坦克小队。

6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让我想起了兵临城下,这次是坦克对轰,整体相当顺畅,我们的主旋律多学习学习吧

9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4星全给道具,战斗细节禁不起推敲,看看就得了,现在坦克战电影,从《狂怒》到《T-34》,全都拍成了高达打架。

14分钟前
  • Matrix
  • 推荐

不论老毛子的技术如何进步,在战争片意识形态上的表达依然贫瘠呀。不管大家如何夸奖影片在坦克战上的拍摄手法,骨子里面依然是一部迂腐的抗德神片,集体智障化的纳粹以及被战神化的男主角,纳粹的坦克一炮就挂,苏联的坦克N炮依然运转正常,本片可能连《狂怒》十分之一的真实感也没有吧,而且除了第一场戏,之后没有任何一秒钟传达出故事的紧张感,真的是没劲!

1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翻拍自65年的《T34 鬼战车》,演义性质的战争片,T-34/85单挑德国鬼子大队人马,坦克兵多年后重聚,类似于咱们《林海雪原》《烈火金刚》能当评书听的那种,所以就不能以传统战争片的标准要求了,都没有血腥镜头。但观感很不错,CG弹道效果赞,就是一个爽片。作为伪军迷,对开挂战况不了解,但几处武器和道具设定还是很靠谱的。大反派像小雀斑啊

1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最精彩的是坦克对轰,装弹中弹加了不少特效,但过多的慢动作细节特效也让整个场面失了真实感,再配上非那个时代特征的激情音乐,这是打二战又不是打游戏。还有弄个画外音是几个意思,很出戏的。二战大背景下的小框架故事,毛子的抗德神剧,可以一看,但对普通观众而言,观感一般

20分钟前
  • 还行

典型的主旋律神棍片,主角团开T-34全歼德意志的豹式坦克纵队(两次),虽然过分夸大、有违史实,但坦克战及视效确是看得热血沸腾,不禁大呼一声“乌拉”!

21分钟前
  • Ishi.WB
  • 还行

最虐不过弯恋直

22分钟前
  • 迷失的时光
  • 力荐

首先这不是纪录片。其次拿这些跟抗日神剧相提并论说是抗德神剧的,算了,想侮辱自己的智商就侮辱吧,拦不住。几场坦克大战都很精彩,什么叫戏剧性创造,这个片就做得很好。拧巴军迷别看。

25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逃跑七次都没被枪毙,上帝眷顾的男人

27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还行

自以为的浪漫幽默,我却觉得讽刺可笑。这一解放者的姿态潜在内在危机,危机在战争结束后半世纪内以同样的方式(坦克推进)持续爆发。在危难的条件下,红色战士捧起圣像,缩小了政治理念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知何故,我已经厌倦了主角。

31分钟前
  • 醒来的风车
  • 还行

女主等公交车等来一辆坦克时的莞尔一笑太迷人

35分钟前
  • 风与风的缝隙
  • 还行

2019年年初在明斯克看了原版,2020年年末在北京看了中文版,很棒,有t34与III互轰,与黑豹互轰,有村落偷袭,有城镇乱斗,有桥头决斗,虽然后者是cg,只有村子里是实景。德国演员文森特还是俄国女婿

40分钟前
  • Keke
  • 力荐

三星半。“你想要有奇迹,就会有奇迹。”

44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哪怕你知道这不可能发生,但它就是浪漫得恰到好处。

46分钟前
  • Joshz
  • 推荐

同样是抗战神剧,可是人家配乐可以用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啊

49分钟前
  • 信封在等邮票
  • 推荐

兄弟,你跑了七次跑不掉,没事,哥借辆坦克给你跑;跑得累了不要紧,边境线上有个湖,你可以洗个澡!洗好澡还可以打个野炮。。。真乃老毛子的抗德神剧也~

52分钟前
  • 男高音书法家
  • 还行

哦哦哦!还以为老毛子的电影只有乌拉来着,没想到这种纯爷们的电影也可以这么浪漫!!用坦克跳小天鹅;黑板上的“我的家长”“我的祖国”;逃出纳粹营地的环境镜头;开坦克去接爱人;在晨雾弥漫的森林相爱;最后的决斗;敌人间的惺惺相惜...超乎意料的二战片,有各种商业片的元素,又夹带艺术片的私货,真是好

56分钟前
  • 零崎离识
  • 力荐

三段叙事,长坂坡独车全歼坦克连,监狱风云,千里走单骑突出重围,节奏紧凑,还不忘加一段黑夜下的浪漫。#20190213

59分钟前
  • huyouyou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