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自由之丘2014

剧情片韩国2014

主演:加濑亮  文素丽  徐永嬅  金义城  尹汝贞  奇周峯  郑恩彩  李珉宇  

导演:洪常秀

 剧照

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2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3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4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5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6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3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4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5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6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7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8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19自由之丘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6

详细剧情

  电影讲述的是加濑亮出演的日本男人前往首尔,试图与他心爱的女人复合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自由之丘

记一段独白。

“我喜欢观察花朵还有树木,我能观察它们很长时间。大概观察它们五分钟左右,会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然后我会忘掉一切,忘记了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忘记了这个世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不过在某一瞬间会觉得很安心,甚至能相信生活可以无所畏惧,并不是说它是一种观念上的理解,这是一种真实的感受。当以后记起这种感觉的时候,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勇气。”

 2 ) 13年的我,住在同一区的民宿

“You look like an artist." 我的一个女同学,对我说过类似的话,她比我小个几岁,人生经历无需任何加工,直接落笔就是本顶不错的小说。

我在电影里注意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洪常秀惯常喜欢的叙事时间性,而是加濑亮所住的位于北村的民宿,和我大三那年一个人跑去韩国住的,是同一片地方,布局相似得我几乎要认为那是同一家。我当时内向得很,韩语更是一个都认不得。我记得当时冷得够呛,用英语比划着和店员小哥点了个披萨,坐在民宿天井里和室友打视频时才发现,那是个连片萨拉米都没有的全素披萨。

这两天刚结束和一个比我小十岁的日本男生的约会。以至于我看着一些电影的场景,熟悉得忍不住发笑。都是东亚人,多少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却用相当直白的英语沟通着。不知道是用非母语表达更容易,还是因为对语言掌控能力的不足,这个男生说的话常常好笑又伤人。“好き、本当に好き”变成英语是“Like”也可以是“Love”,但这是充分非必要,“Like”推不出“好き”,也就没什么暧昧缱绻的美好,一切清清楚楚,套用文素丽的台词“I need someone to date."我们第一次正经的约会,是在歌剧院附近的韩餐店,我们最默契时候,就是说“不约会了吧。”那一刻。

二十岁多美好,还没有正经恋爱,就算不敢轻易说爱,也不显得懦弱。哪怕花上一个小时和我聊考学的不顺都让人厌烦不起来。三十岁大概就是拥抱的时候很温暖,隔天一睁眼想得却是“一晚上没卸妆可别又长痘。”随手抓着头发赶着大早冲进地铁里,迷迷糊糊地也不记得昨晚接吻的温度。《引见》里买张票去柏林见女朋友的勇气,在现实里也许是为了法国前女友休学一年也要来巴黎的执着,也属于二十岁,属于二十岁的“愚勇”。三十岁可能是失业时来首尔看看你,时刻不忘日历上标记的归期,在现实里应该就是约会的时候不忘保留随时退场的余地,散了买卖还记得说一句“保持联系”?

要不是因为金敏喜,我大概率不会看洪常秀的电影,也不会知道越看越喜欢,连望着铁塔的时候都忍不住想起南山塔下首尔的夜景。《自由之丘》最后5分钟,男主角的亦真亦幻的梦境让我几乎要落泪,我还想着导演是不是转性了,下一秒就是文素丽问他要支烟,说着“啊,不得不回家”的场景。真好,一部6、70年代的美国小说就该结束在雨天灰暗湿冷清晨的汽车旅店停车场,一场用英文沟通的东亚电影,就结束在欢爱过后的上午,睡眼惺忪头发凌乱。

“私は あなたを 愛しています。” 哪有人这样用日语说我爱你,那么正式,如同一个笑话。

 3 ) 【自由之丘:一杯清酒的滋味】


【一杯清酒的滋味】
——看《自由之丘》

【01】

很浅的暮色中,一家街角的酒吧,灯光早早亮起,气氛安谧。女人随口问道:你看的是什么书?男人淡然答:《时间》。女人似乎真心感叹:真是一个好名字……
这个春天,因为韩国导演洪尚秀执导的《自由之丘》(Hill of Freedom/2014),重新爱上了电影,还有看电影的那些夜晚。从5年前倒数到10年之间,那些年是多么有时间啊!简直是时间的主人翁,逃逸在时间之外,在个人世界的一角穿梭游弋,即关于电影的一系列随笔中所谓“纵情声色”的那段时光……无论是念想中还是现时里,都值得郑重感叹一下。
那时候网络上片源极少,尤其是我想看的那些电影一般都欠奉,总是趁午休时间去淘碟,有时收获甚丰,粗帆布或磨砂皮背包里装着厚厚一大摞影碟,从D5到D9,还有少许蓝光碟,就跟不要钱似的,而两手空空的时候极少。现在,只是偶尔买张影碟,算是以飨怀念吧。假如遇上一位心仪的导演,瞬间生发出誓要将其所有作品一网打尽般的决心,浑身有无限精力,像块海绵,在接受,在汲取,在饱含各种滋养的深夜或黎明,一响贪欢。
下班路上就想好了、或决定今晚要看什么电影。这个过程是一道直行线,以渴望的程度排序,简单而直接。今晚,是一个虚词,暗含了那些年几乎所有的夜晚,如同美国导演詹姆士•格雷(James Gray)片名所示:《我们拥有夜晚》(We Own The Night/2007),窗外的万家灯火渐渐熄灭,又一场好戏即将开场了。在那些信誓旦旦的夜晚,大把的好时光趁着夜色和晚风,变成文字,变成潜流。


【02】

念想一会儿过去的时光,回到这部电影。
一本叫《时间》的小说,一只叫“梦”的狗,与一些或生涩、或相对熟练地讲着非母语的男女,还有或浅或浓的酒醉构成了这部《自由之丘》, 或许影片讲述的主题是自由,但剧中人或局中人何曾拥有真正的自由呢?若说片刻,总是有的,比如男主角Mori说走就走的旅行,比如角色们说来就来的酒局。剧中两位演员的确做到了收放自如,那种镜头前的松弛感,嗖嗖嗖闪着簇簇小火星儿,真心赞,恐怕他们在平常各自小日子里的状态也不过如此吧,我不住猜测。
Mori用最浅显的英语说:我们的大脑建构了一个时间连续体的思维框架,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你以为这就是结论么?错。或许下文才是关键,他又说:但是,我们不必按照这个固有模式来生活。
这就算自由了吧。经由男人一个梦来实现的倒错结构,于是,插叙和倒叙纷纷有了加盟的理由,并且悄悄地,抹平了现实和梦境的分野;经由女人无意间在楼梯散落的一沓信笺,失去的得以重来,重来的得以更好。而丢失的那封信或许就是结尾那段梦寐中的重逢和团圆——混乱么?有些,“不必按照固有模式生活”在此得到体现。顺序既已打散,重组成了必然,非线性叙事使略显乏味的故事显现出机灵的光景。不是盘根错节的茁壮,而只是机灵。
对于一些导演无比重视、甚至赖以谋生的情节剧(Melodrama)中的种种要素,在洪尚秀几乎所有影片里均退居其次的位置,不突兀、不强烈,喝喝酒、谈谈情,把高潮藏在波峰和波谷里,虽然起落无定,但呈现出不那么激越的光景,“天色渐暗时又亮了一下”,在轻轻淡淡中完成了叙述,仅仅是叙述而已。


【03】

洪尚秀在访谈中说:我需要距离。同样的,我的电影不是与现实生活平行的存在,我要做的是跟随离弦之箭射向现实生活,并在最后一刻阻止它。
明天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或许有新的故事发生,即使仍遵循着旧时痕迹;类似的故事可以演绎许多,但都是无限相似的版本;他们不曾构成任何寓言的“格式”(或许导演也不这么想),他们只是小品文,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一切都是风轻云淡的,将故事片看似必要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降到最低,如钢琴或器乐的断章,只弹奏完曲谱上的旋律,其他一概付之阙如;宛如平淡日子里一杯清酒的滋味,清澈微苦,尤其适宜老友闲聊时推杯换盏,删去猛烈劝酒的喧哗,也不至于浓醉不消残酒,只是各自随意,止于微醺。
话说回来,洪氏出品并非是集大成者,或是电影的正途,也没有必须走顺、走通的理由,只是在恰好的时间遇到了,喜欢上那种打上洪氏烙印的风格,愿意在其中交付一些或深或浅的心事,如松烟入墨。
看完电影,我似乎得到一点启示,当然仅对个人而言。关于电影的文字以后可以这么写:不必尽心竭力用太多篇幅转述、或把剧情“翻译”成具有个人色彩的文字,就抓住某个单纯的特性记录个人观感即可,情节无关紧要,细节无比关注,就沿着“通感”的路往前走。其间有我的目光和视角,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好,我是这么区分的:偶然的感受和体验是一回事,怀揣愿望主动奔向是另一回事。好吧,这就决定了日后的奔向。


【04】

有观影者会在豆瓣电影条目后写长长的文字,有时是相对纯粹的观影笔记,从导演创作、中心思想、或者镜头构图等角度叙说这部由衷喜爱的电影;有时和电影无关,是相对芜杂的个人感慨,不自觉地延伸,不知不觉地掺进了许多自己的心事……
同一位观影者与同一位导演,就这么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缔结起来,我时常觉得感动,为他们。我也渴望成为他们那样认真的人,有他们和电影之间其淡如水的关系。
至于你我平常的日子不就是这样么,偶然有一点愉悦,也有自己才了解的辛酸滋味,但是有自己喜欢的影片相伴,寂寂长夜也不算什么了。多好啊,有生之年,还有电影可爱。想起何立伟在《远与近》中说:“我们只能在远处眺望幸福,在近处观察痛苦。”像一种草本植物那样安静生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也挺好么。想起陈陌的短句:书掉在地上,盹去又醒来,一时间以为自己俯在一片荷叶上,满满雨水托着,飘摇而自若。噼啪响得痛快,雨这样好,夜的默片汹涌血色。
一本叫做《时间》的小说,真是一个好名字。我忽然很想知道书中到底说了什么,不过我猜测很可能是导演的杜撰,非常实用,但无法找寻。想起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杨德友 译)中所言:时间流逝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感觉和思想稳定下来,成熟起来,摆脱一切急躁或者须臾的偶然变化。


【05】

和朋友老C约好了,约在彼此都闲时一起看看洪氏生活片、或类似调调儿的电影。尽管相约的同时知道这很可能是空话,但庸碌的日子里毕竟多了一点可以期待的美好。
经由一本虚拟的小说,让我想起许多过往的因子,类似的造句还有许多,而且查有实物,诸如曾经留下的白纸黑字的证词:一杯叫做炭烧的咖啡,一种叫做Time的烟,一只叫做Time Killer的手表,或者一坛叫做醉生梦死的酒……上帝在凝视微物之神,而统管微物的神灵只在细节中发光发热。
还没到最后,还有无数种可能。在一片尽量放空的空间里,雨这样好,夜的默片背后衬着无限宽广的天空。

【2015-04-15】


《自由之丘》(Hill of Freedom/2014)
导演:洪尚秀
编剧:洪尚秀
主演:加濑亮、文素丽、金义城、尹汝贞、纪柱峰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韩国
片长: 67分钟
上映日期:2014-09-04

 4 ) 顺逆皆宜的人生

〈Hill Of Freedom〉译为《自由之丘》,它作为片中一家咖啡店的名字出现,“自由之丘”对于远道而来寻找从前爱人的男主角Mori来说更像一个驳岸,停下来是短暂的安心,走出去也有广阔天地。

如Mori描述手中所看的书一样,“时间不像我们的身体和桌子一样那么具体,大脑告诉我们时间是延续性的,人类其实不一定要这样诠释生命,但终究无法逃脱这种思维”,Mori的故事在导演的镜头里也这样被打乱了,按照延续性的时间来看,他便是在寻找旧时爱人Kwon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由之丘”咖啡店老板YoungSun,且拥有了短暂的情感连接,后找到爱人Kwon,共赴理想的生活。但故事的结局却是从熟悉的民宿里醒来,发现身边是咖啡店老板YoungSun,一切不过一场空。

打乱时间的延续性后,我们可以自由地剪断、拼接这些Mori人生的片段,我们找不到开端,也无法定义结局,是圆满还是落空,不过只在人类此时此刻认知的一瞬间而已。

Mori一次一次错过旧时爱人Kwon的音讯,期待不断被消耗,Mori一次次又感受到和咖啡店老板YoungSun的情感关系中的承接,人的情绪在如此的生活中交替转换,未知的东西不再是迷人的,但好像也并没有因为被谁托起而感到满足,人好像只是卡在了这缝隙之中,无法到达任何,也并不知道这“缝隙”名为什么。

那拿走人生的“开端”和“结局”就好了,顺逆皆宜,或本就没什么顺逆。

 5 ) 你看上去像个艺术家

《自由之丘》是洪常秀的第16部长片作品,然而,即便是在一万万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网,他每一部电影的观看人数,都在3000人以下。 说起来也并不奇怪,在韩国,洪常秀的票房水平是稳固的几万人次到十几万人次。我喜欢洪常秀,但我羡慕的,是他那种完全自我的创作态度,更羡慕高度工业化的韩国电影市场,一直能够有这样的创作者存在。 《夜与日》走出国门后,洪常秀吸引来于佩尔等知名影星出演,这回的《自由之丘》,男主人公是日本的加濑亮,中青代实力演员。所以,当看到加濑亮猛嘬一口烟,喝酒红了脸,演员带来的错位感非常强烈。以往,这样的角色专属于韩国的金相庆或者金太祐,多少有些先入为主的猥琐男人气。加濑亮看着吉田健一的《时间》,打一把透明雨伞,讲一口号称日本男演员三甲的英语口语,以文艺男神的面目,读着信纸上的旁白,穿越到了洪常秀的电影里。 “自由之丘”是电影里一家咖啡馆的名字(自由之丘同时也是是日本东京都目黑区的一个地区),如果望文生义,它大概还有一层自由组合的意思。观众会看到男主人公的信纸被无意打乱,然后故事的时间线也随之胡乱跳跃。与《记忆碎片》这种深度解谜电影不同,《自由之丘》被打乱以后,观众还是能够看懂故事。不少语焉不详的地方,更像是洪常秀留给影迷的礼物。譬如,什么时候打的架,救了哪个女孩,锁门以后怎么解决的……但最触动好奇心的,当属电影结尾。《自由之丘》冷不防出现了一个圆满结局,美好到就像是迪士尼童话。又很快,电影告诉我们,它是一个梦。联想到之前缺失的一页信纸,电影似乎没有了结局,因为我们无从判断哪部分是真,哪部分是假。 更离奇的还有,洪常秀电影回到了18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的分级,可是,一路看下来,愣是看不出哪里十八禁了。难不成,它也成了缺失的一页。 在讨厌洪常秀的观众看来,《自由之丘》依然无聊。为了描述这种无聊感,电影里主人公被人说,他无所事事的状态,还有嘴边浓密的胡子,看上去就像个艺术家。这话听上去像骂人的,仿佛只有艺术家才能这样消磨跟打发时间。 然而,如果试过鸡同鸭讲的陌生尴尬,那么,日本人、韩国人还有一个欧美人坐一块聊天的场面,它就是洪常秀想要制造的荒诞场合。这些百无聊赖的家伙们,除了走路喝酒找狗,还会骂人打架泡妞。中间韩国大叔恶狠狠地骂小姑娘:她就是个贱人,多少有些粗鲁,又叫人想笑场。这种先入为主的粗暴看法,俨然就是勾搭失败的现实搬演。更为有趣的是,她的扮演者,也是洪常秀前作《海媛》的女主角。在《海媛》里,她读一本书,叫《临终者的孤寂》,跟《时间》一样,书本也是解读电影的钥匙。 《自由之丘》的不稳定时间,既体现在打乱的书信上,也有过了十点不提供早餐以及十点以后来找我。与此同时,主人公处于极度嗜睡的状态,分不清白天黑夜,甚至于现实或做梦。所以,我们或许没必要知道,他到底找到了她没有。就如主人公自己说的,重要的是,他来找她了。这即是一段时间。 对于跨国旧恋情的始末,电影语焉不详。对于新恋情,温暖的床头戏也只能说明,它是一段标准的邂逅。咖啡女说,她只是想找一个人爱,所以爱上人渣又如何。而在小姑娘身上,主人公还是投去了一种关注的目光。她不仅出现在了三个段落当中,并且有一次被尾随。典型的旧烧未退,新热又起,标准的男性欲望投射。 在《自由之丘》里,男主人公寻找旧情人,跟咖啡女滚床单,被小姑娘吸引,又一再赞美老外的妻子。在跟老板娘的谈话中,他承认自己受迫于现实压力,只能在与花的对视中,寻找内心的片刻宁静,这是他理解的幸福。所以,其实只需要简单地替换一个概念,把“花”置换为女性,那么,《自由之丘》又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至于时间,时间很重要,但有时候,它也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不过是timing,所以,男主人公找不到A,选择了B,错失了C,又赞美着D。换一个timing,ABCD可能就要重新来过。这些男男女女的事情,洪常秀已经说过了太多。能把这些事情讲出个一二十部电影,我觉得,他就是一个艺术家。【刊发于 《中国新闻周刊》】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请勿转载】

 6 ) FIFF26丨DAY1《自由之丘》:自述的不可靠,时间的模糊,语言的陌异

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自由之丘》,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的评价了!

果树

感觉像做了一个恬淡的甜梦。(每隔一段时间来一部洪尚秀,真的能让人更加热爱生活。)

麦麦

当信的顺序打散,时间线也变得错乱,观众看着看着会有点迷惑,这到底是是梦、还是酒醉后的臆想、又或者是真实发生的事。小品文一样的影片,这种时长就非常友好,看完的意犹未尽可以品很久。

George

还是很有意思的

Pincent

自述的不可靠,时间的模糊,语言的陌异。一场梦。

一桶猫

错乱的时间线 又是熟悉的推镜和梦境 就算讲着尴尬的英文也觉得很有趣

Joeyside

韩国人和日本人用英语进行着重复且冗余的对话,如果说醉酒后的胡聊是一种美学展现的话,那么尴尬与不适就是阻止我进入情境的最大绊阻。唯一的亮点是男人大喊的那几句bitch,配合着癫狂女人的叫喊,这种失态竟然有些可爱

子夜无人

真正的玩弄时间的高手

Run Erika Run

一部实验性质的电影,打乱的信件预示了影片叙事的非线性,人物在相似的空间中穿梭,使得时间客体被模糊,似真似梦,令人玩味。非母语对话,因为口语能力有限,人物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尬聊又做着成年人的事情,使人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在首尔街头。

约克纳帕塔法

我多希望遇到一个人对我说:“You make me dizzy”。

我略知她一二

没有哪个男人可以对文素丽下定分手的决心,即使是加濑亮。洪尚秀用一封简短的情书就写尽了东亚男人的可爱与丑陋,谁不愿意在自由之丘来一场迷醉的邂逅呢?

#FIFF26#第1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7 ) 一本时间的小书

倒是非常喜欢洪尚秀这部只有六十多分钟的短章,反正男人虚伪、女人空虚,充斥着导演每一个枯燥而尴尬的电影场景,长久凝视也许让自己的空洞逐渐浮现出来,进而占据心灵。一小时多的片长恰到好处,不会引起过度的空荡。片中的日本男主人公无所事事在异国的首尔徘徊,出行寻找旧爱的目的如此清晰、强烈。而过程中的散乱、颠倒、乏味、无聊,让每一个照面的人都惊诧于他的闲散:

“你是艺术家吗?”他们都问了主人公同一个问题。

 

影像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看方式,本质只是一种“语言”。在《自由之丘》里,时间不再是钟表分针秒针的流转,也不像蜿蜒流水般涨落,时间变得错乱。寄送到旧爱的信散落一地,拾起时不仅颠倒了次序,甚至遗失了一张。主人公在首尔的行程也变得混乱了起来,也许细心梳理,我们能够勉强恢复信纸的顺序,但没有人会将说出的话重新收回重组,语言就是其自身,混乱就是电影里的时间语言,重组只是观众一厢情愿地命题作业罢了,生活根本未曾出过这一道题。

除了由信纸的散落造成的碎片叙事,遗失的一张纸还让电影的缺乏解释的各色细节都有了皈依,打了一架、厕所里三十分钟的时间流逝,主人公坐在马桶上,画面平静地停在那里,仿佛他在难得的安静中思考了诸多命题,或者是在同样的空虚中百无聊赖地等待。总之,观众知道信纸掉了一张,也再不会出现,你永远不知道遗失的具体是什么,正如我们的记忆永远不可靠,你不知道自己忘记了什么,出于感觉的转换,或者出于大脑生理构造的天然特性,记忆中的一部分一直沉睡下去,或许有新的人事会唤醒它,但大多数时候它永远沉睡,正如遗失一张的信纸。

同样被混淆的还有现实与梦境,主人公在首尔,陷入日夜颠倒的生活,有时下午了还在睡,昏沉的睡意如同不清醒的旅途,出发时神情坚定,一路上大醉伶仃。电影快结束时,观众似乎看到了洪尚秀电影里难得的一抹温情的色彩,主人公和他的旧爱走过夕阳渐沉的街道,同回日本生儿育女的自白,配上街头忽而亮起的霓虹广告,竟在粗糙的镜头下升起一抹温情和浪漫来。可是主人公又在被打乱信纸的时间错乱中起来,和咖啡店里的老板娘交接,梦和现实颠倒错乱。

所以主人公一直在看的那本关于时间的书究竟是什么呢?时间是倒错、混乱、如梦、缺失的状态,打乱且缺失的信、错乱的梦与宿醉,时间没什么惊喜,无聊、臃肿、重复、混乱。将人放在这样的时间上去,让他阅读一本叫时间的书,究竟是什么呢?主人公坚定而深情地来到异国寻找旧爱,门上的贴纸未经理睬,他等待,然后放弃,他和咖啡店里的老板娘对谈、拥抱乃至上床,凝望大个子的女孩,猜疑她的人生。尽管他在咖啡店老板娘问他是否爱她时,选择了支支吾吾,起身不留痕迹地离开,正如这段浪漫也许发生于老板娘空虚的短暂时段,也许只是因为这家叫“自由之丘”的咖啡店来源于主人公的来处日本,或许是那只猫,他抓住的永远是梦。

看,主人公在时间上,很快将最初的目标变成了结尾如梦而又模棱两可的叙述,而一个多小时的时长里,观众只是看到操着一口日式英文,行在首尔的大街小巷,蹩脚地和韩国人交流的主人公,而喝酒时遇到的美国人,却讲得流利的韩语。蹩脚的共同外语柔化了交流场景的尴尬,却也使得交流本身的不再可能更加鲜明,语言的隔阂并不是交流的阻碍本身,即使用上相同的语言,旅店老太太对日本人整体的莫名好感——也许更多是偏见,也没有丝毫改变。而在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间,主人公都迷失在自己的目标之外,他时而宿醉、时而大睡,时而评点他人的人生,时而进出另一段关系。“自由之丘”似乎提供的是一种自由选择、自我实现的期冀,而在主人公的那本时间的书里,出发时候的目标根本都不再重要,恍恍惚惚,时间就在昼与夜的昏昏沉沉中叙述过了,或者说,遗失过了。

 

“你是艺术家吗?”主人公似乎不喜欢面对这个问题,好像“艺术家”是一种令人不知所措的脏话。他拿着一本叫时间的小书,唯一有激情的讲述是面对咖啡店老板娘时,不过很快失语于老板娘只是喜爱看书的男人的那种无聊、幼稚的想象。他手里这本叫时间的书,变成了他的时间本身,洪尚秀像是把自己移入了角色之中,站在摄影机后不动声色地书写这本书,至于读这本书的人,是像主人公一样经历这时间的混沌,还是像咖啡厅的老板娘一样当作解救自我空虚的简单想象,或者像多数其他说着不同语言的短暂相遇的人一样,疑惑而讽刺地问一句:“你是艺术家吗?”

这些“书写”之外的事情,都在这本书里,也只在这本叫时间的书里了。


(公众号:马他)
“我虽然是笨蛋,但也请对我用点心。

 8 ) 从梦里偷走的时间

莫利来韩国找心上人无果,见到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人。

梦里见到的人,都是醒来见不到的人。

在女主家门口贴上便条的时候,才是故事开始的时候。

刚来钟木,因为睡过头和民宿老板聊了一会,过了早上十点就没有早餐。

很快,莫利又和民宿老板的侄子尚元初次见面,两个人寒暄半天。

看到尚元有早餐吃,莫利还和民宿老板理论了半天,他才得知尚元欠下巨债在这里蹭住。

一直拿在手里的书是《时间》,只要莫利身边有书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在咖啡店看这本书的时候,莫利和老板娘的男朋友初次见面,他才会跟莫利提起狗狗的名字。

-咕咪是什么意思

-梦

因为莫利找回了狗狗咕咪,咖啡店老板娘英善请他吃饭作为答谢。

两人吃饭的场景在电影中发生得很早,只是借着两人聊天为做梦内容做好铺垫。

-你身边应该有一个好男人。

从聊天中得知,莫利之前救了一个女孩。

这个女孩在梦里出现的时候住在莫利隔壁,还和尚元大吵一架后匆匆离去。

英善当天喝多了,莫利带回她回到自己的住处休息,这就是电影最后一幕发生的事情。

莫利就这样坐在外面睡了一觉,在梦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在梦里,莫利日思夜想的权儿终于回来了,并且跟他回到日本结婚生子。

从此,一家四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权儿见到莫利发生在梦里,莫利只希望带她立刻回日本,她只要跟着走就可以了。

给权儿写的书信,只是在梦里推进故事的手法。洪尚秀在《在异国》也用过类似的拍的手法。

权儿和英善见面也是在梦里,所以两个人根本没提及莫利这个人。

可见莫利写信告诉权儿自己在韩国发生的所有事情,没有写过梦里发生的事情。

在咖啡馆苦苦等待的日子并不好过,莫利还要抵挡英善释放的爱意。

现实中英善只是送了蛋糕,惹得坐在旁边的男朋友醋意大发。

不过,梦里英善留下了纸条,百无聊赖的莫利没有拒绝英善和她发生了关系。

虽然莫利不止一次和英善上床,他只是找一个留在韩国的借口,继续等着权儿归来。

莫利被锁在厕所的时候,坐在马桶上发呆的样子很符合梦境。

只有在梦里,莫利才不急着从厕所出去,英善发现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短评

遗落在楼梯的那一页是加濑亮和郑恩彩的故事么?

7分钟前
  • DannyOne
  • 推荐

日本男人在首尔旅社>>>法国女人在海边小镇

1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洪尚秀的电影都很舒服,把把妹,喝喝酒,抽抽烟,扯扯淡。这部片特别短,而且有一种“收到一封很厚的日记体信不小心顺序打乱了看”的新奇感受,男女主角分别是日本人、韩国人,他们讲英语,然后突然出现一个美国人的角色,讲一口流利的韩语,这种感觉真是太难形容了,大概就是“迷失首尔”吧

1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加濑亮挺纯的,感觉跟洪的格调不太搭。导演是希望他浑一点的,这些戏还是为一个懦弱、摇摆、好面子的男人编排的,可性格使然,他就是浑不起来。

15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还行

一页风流。

18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洪常秀编剧是不是太摩羯座?为了女神,全世界都可以理直气壮的成为备胎,追到女神,又纯情的像“爱在”系列里的作家伊桑·霍克。对于洪导演的片子,喝喝小酒聊聊男女之事,偶尔成功约个炮爬起来也不带什么牵绊,这次就算用书信打乱了时间的顺序,但变焦镜头一推上去,还是那么原汁原味。★★★★

2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You don’t love me, you just want to practice English with me

26分钟前
  • Dear deer
  • 还行

你来到我的城市,走过我来时的路,想象着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

3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你穿山渡海来看我,我穿街过巷在看信。时间错落无序,情感若即若离。洪氏小品:妙,不可言!

35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深夜无人的时候左边搂着一个右边惦记一个嗞喽一口酒啪啦两口菜噗噗两口烟扪心自问不亏心吗

3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较差

洪尚秀新浪潮看得还不够吧,抓紧再复习几遍侯麦,顺便把Garrel的新片补一下,说不定电影的精气神能再足一点。

44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当一条单身狗,也挺好的。

4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他们有了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一个叫梦,一个叫时间。

49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一年一到两部的清新小品,快赶上伍迪大爷了;洪尚秀气定神闲,什么喝酒泡妞太重复什么推拉生猛太粗暴,任由君说;在拿捏男女关系和结构定位上,越来越有侯麦感觉,他根本无意解释,让本就无因无果的生活面目压缩成纸片,随手抽一张就是日子,这就是自由。

5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们的大脑构建了一个时间连续体的思维框架,但你没必要按照那种固有的模式来生活”

5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又一部洪尚秀的作品,还是不咸不淡的感觉,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感觉。作为一部爱情片,该片似乎是把那些咋呼的瞎扯的爱情片用开水过滤了一遍,油啊腻啊都被过滤得差不多了。

53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终于有一部电影能够表现外国语交流的尴尬,而且尴尬得太过自然,语言本身大概就是如此。好久没看过那么短的长片了,加濑亮英文口语真不错,可以进看过的日本男演员前三了

57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影迷分两种,不看洪尚秀的,和看洪尚秀的。我愿意和后一种喝点儿小酒。

1小时前
  • 老晃
  • 推荐

两部洪尚秀看下来,依然说不清自己喜欢还是讨厌。他用的是我最反感的方式,固定机位长镜,简单粗暴的推拉,除去景别变化几乎成了舞台剧,可内容又那么可爱。烦人,敢不敢更像电影一点啊?!!

1小时前
  • 大黑骡子
  • 还行

他遇到的狗叫“梦”;他在读的书叫“时间”;找到想找的人,才能抵达他的“自由之丘”。絮絮叨叨各种写实的生活,导演倒错叙事的方式很合我胃口~!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