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齐秦狂飙演唱会上,北师大才女安然(马思纯 饰)和来自台北的摄影师齐啸(霍建华 饰)因缘相识,曲终人散后再度重逢的二人陷入热恋,然而不是勇敢就一定能拥有爱,不是所有再见都能再见!在漂泊岁月中,弄丢了挚爱的我们,是否还能安然无恙?没有我的日子里,你是否能保重自己?2019年,齐啸和安然能否重逢?
那年,
寒冷的冬季演唱会,她幸运的遇见了他。
她站立在观众席上,挥舞围巾大声呼喊。
他看了又看她,拿起相机拍下疯狂的她。
那一瞬间情不知所起,往后却越陷越深。
后来,
她问什么时候能回来,他说大约在冬季。
漫天飞雪的寒冷冬季,她却一人在等候。
她说,世界上所有的死别都要好过生离。
他说,经历了生活才知道相爱并不容易。
他是她的来日方长,然而却是大梦一场。
她是他的热烈青春,然而却是失之交臂。
一人痴狂一人现实,造就这场冬季恋爱。
相聚又离别,二十八年后又到这演唱会。
此刻,
他在下面默默等候,等候那个热烈的她。
她在上面潸然泪下,犹如梦回那个冬季。
遗憾没能够在一起,美好曾拥有过爱情。
不要以为我写了上面这一段我就会这部电影打好评,那是不可能的,哈哈哈哈。这只不过是昨晚我听这首歌然后随便瞎写的而已,不要多想。
电影最多给两颗星,2分给马思纯,1分给文淇,希望以后能见到她更好的作品,剩下的这1分给这首歌。
果不其然,国内这种类型片终究逃不过俗套,而本片更是掉进了俗套的深渊,剧本太糟糕了。过去现在来回穿插,讲了太多太多事却并没有分好主次,显得太无趣太拖沓冗长。而一大堆金句台词,更是让本片无比尴尬。结尾唱响的那首《大约在冬季》多少还是让人有那么点感触,但也就仅此而已。都9012年了,真的没必要再拍这种青春疼痛文学了。
“这位先生我们一共才见三次面。”
“长得丑的人见三百次都没用,长得好看的人见三次就够了。” 你问我何时不看烂片,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曾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人生这么长,人生又这么短。
曼桢和世钧,磨难半生,终是错过;
燕西和清秋,交错别离,各奔东西;
江德福和安杰,磕磕绊绊,长长久久了一辈子;
捍东和蓝宇,差一步圆满,终是生离死别;
今世来生,蓝忘机等来了与魏无羡的重逢。
对齐啸而言,对安然而言
苦辣酸甜,冷暖自知
深爱过,无可否认
他们经历的这些岁月,有时光的足迹
慢一点,还可以,再慢一点
让回忆悄悄描上属于你的几笔
平凡众生的你我
那些悸动,那些跃跃欲试
那些静夜的黯然神伤
没什么更潇洒的放手,更飒的姿态
投入后的放手,总是那么狼狈不堪
有冬天给你打掩护呢
下雪了
由饶雪漫编剧,齐秦、饶雪漫出品,马思纯、霍建华等人主演的《大约在冬季》将于十一月五号上映。看了这部影片,你就知道什么是电影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
我已经不愿意说它是一部商业片,更愿意把它称作是“标准的挣钱片”。众所周知,好莱坞的《复仇者联盟》系列,中国的《我不是药神》还有《战狼Ⅱ》是商业片的代表。而这部《大约在冬季》,真的没有达到我对于商业片的标准。这部片子优点很明显,缺点同样突出。我们先说亮点。
影片的前半部分相较后半部分还是有些趣味的。笑点密集,有的梗很新鲜,结合时代特点、人物性格还有地方特色一番演绎,很有一部分不落窠臼。片中有一个女闺蜜的形象,东北女汉子,每次出场都十分抢眼球。
相对而言,男女主角形象塑造反而片面,像薄薄的一张纸片。两个主角虽然也有工作场景和家庭生活场景来填充人物除了爱情之外的其他生活,但就是没有细节,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完全围绕爱情展开,而不是先有这个人,然后再产生爱情。
接下来再说问题。首先是叙事。小说改电影最普遍的问题就是重点不突出,起承转合的脉络不清晰。小说和剧本完全是不同的体裁,小说因为篇幅较长,时间跨度大,影视化时往往出现问题。一些在小说中看着有趣的小情节,在电影中反而冗余。前有J·K罗琳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的《神奇动物在哪里》,后有今年暑假档,严歌苓小说改编的《妈阁是座城》,在电影中都或大或小地漏出剧作问题的马脚。这个电影里面此问题尤为明显。
只要泪点正常没有太低的人看这片儿煽情处都哭不出来。为啥?除了人物行为逻辑之外,没有一个情绪的累积,流水账式的叙事是重要原因之一。翻来覆去,就那点而事儿,分分合合但看不到成长,感觉两个人真的是空长岁数了。偏偏剧本还要事无巨细,生怕观众看漏了别再看不明白。
然后就是结构。影片前半小时过后,结局就完全抛给观众了。此类爱情故事,故事矛盾本该循序渐进,就像升级打怪,BOSS越来越强,主角越来越厉害,挑战越来越大,观众才会有继续看下去,寻求结局的愿望。
而这部电影是怎么处理的呢?它把男女主角的三次矛盾并置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相当于是情节发展有三个高潮。第一次或许会对主角境遇产生同情,但是再来一次,然后再来一次时,即使面对花容月貌的一对眷侣泫然欲泣的大特写,我的心仍然毫无波澜:爱咋地咋地吧,赶紧毁灭得了。
最搞笑的,我现在想想还是想笑。是女二。女二一开始就受了委屈,但她憋着不说,电影也没有通过视听明显的暗示我们,她的表现我们也没看出来是受了这么大委屈。等到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她嘶吼着还原当初的事实真相,画面还来了个闪回,配合因为愤怒而扭曲的俊脸,要多搞笑有多搞笑。这哪是预设的悬念啊,这简直就是强无敌爆炸二踢脚。
台词问题。不是有文采的台词就是好台词。霍建华一本正经地说出书面体的情话或许能让可爱天真的少男少女们惊呼,但是相对于整部电影真的没啥大用。除此之外,很多关键情节竟然直接用台词交代。与之相对的,有很多台词,大可以用画面表现,这时候角色偏偏又说起来了。毕竟是电影,能拍出来的何必再说呢,我来电影院听人说情节,我回去打开手机听广播剧好不好啊?
情节方面,多狗血我就不赘述了,大概就只一个他们相爱却因为各种阻力两次分合却没有在一起的故事,以这种模板敷衍出来的小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虽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故事并没有因为它搬上了大银幕增色多少——电影的视听优势在影片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接下来我们一块一块地讲。
视听方面。构图尚可,颜色马马虎虎,电影应有的潜台词完全没有,平铺直叙,一个隐喻都找不出来。唉,这话我说出来感觉都是在强求他们似的......
最可气的就是转场。除了几次声音串前之外每一次都是咔咔硬转,每一场戏还都很短,完全没有享受到。主打叙事的电影电影语言和剪辑不应该顺滑到隐形吗?搞精致点啊拜托大佬!
对我来说有点迷的是机场离别那一场戏,镜头视角突然转变了,大景深和偷窥视角忽然搞出来一种迷之现实主义风格,虽说蛮好看满高级,但是与之前的文艺小清新完全搭不着边儿啊。
诚然,拍电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部电影的制作的确是费钱费力,从演员、置景上来说的确尚可。我这样上下嘴皮子一动把它批的体无完肤,的确是没甚风度,我要道歉。可是电影不是投不少钱、粉饰一番门面就能做好的。甚至可以说,想挣这份钱,你花钱、花时间和心力那是应该的。
小说改电影在国内火起来也就是这四五年的事,可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热度已经逐渐降下来,渐趋恢复理智。前几年青春片的泛滥让我们看到了良莠差距,也看到了国内电影市场惊人的消费潜力。究竟观众还吃不吃这套IP青春狗血组合拳,让我们拭目以待。
除豆瓣站内私人非商业转载以外的所有转载情况请在私信作者并经作者同意后进行
老北京大街小巷的光影斑驳,昆曲《牡丹亭》的流丽婉转,北方的狼多年后开嗓依旧的清澈透亮…… 1991到2019,安然和齐啸的故事,从一往情深到爱而不得,跨越了近三十年。我以为你是我的来日方长,没想到只是我的大梦一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而遗憾的痛感最持久,像一场顽疾,死不了,但也无法根治,在你每一次脆弱的时候发作一下。 有的人见三百次也没用,有的人,见三次就够了,甚至一次,就能要你的命…… 为爱奋不顾身的勇敢终于败给一地鸡毛的琐碎和瞻前顾后的无奈。念念不忘,或许终有回响,但是千帆过尽,归期是否仍在冬季?
现在的观众看电影都会用“三观正确”与否作为好坏的标准。
其实是有失偏颇了!
比如《廊桥遗梦》,这属于绝对的三观不正了,但依旧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
看完《大约在冬季》,大概能理解网友的心情。
一部爱情电影,三观争取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被电影里的爱情打动到,或者这么讲,故事的爱情美不美!
为什么一部爱情电影看得让人想吐呢?这是我对《大约在冬季》对评价!
《同桌的你》、《栀子花开》、《大约在冬季》。
这些歌都很经典,这些电影也都很烂。
《大约在冬季》前半部分是在讲一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
霍建华饰演的齐啸是一个台商,90年代的台商,那不得了。
高晓松讲过一个故事,当年他在上大学时,看到一个港商调戏一名女大学生,顿时梁山好汉附体,路见不平,英雄救美。
后来,他悔道:当初也是傻,万一人家女生愿意呢?岂不是坏了一桩好事!
霸道总裁爱上我,但这个霸道总裁在台北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友。
咦,这不就是一个成功人士包二奶的故事吗?还整的这么清新脱俗!
霸道总裁遇见我是在齐秦的演唱会上,“我”那时只是一个女大学生,是齐秦的脑残粉。
90年代大学生追星,在以往的影视作品真不多见。
在我的印象中,90年代的学生不都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有为青年吗?
往大了讲,一心一意搞建设;再不济,也得像《中国合伙人》那样,谋事业啊!
这来了一个脑残粉,算是不思进取了!
霸道总裁是一个影楼的老板,两人算是一见钟情,反正是没在一起。
电影演到这儿,你大概以为,追忆过去依旧结束了吧!应该展望下美好未来了!
想多了,后来这两人又相遇了,并且又黏在了一起。
这就是第二故事:狗血言情三角恋。
这个故事里的爱情,实在是看的人想吐。
霸道总裁中年破产,纯情小妹变身成功人士。
两人在台北相遇,干柴烈火,旧情复燃。
结果,惨遭前任绊足,无功而返。
霍建华和马思纯两人深情的望着对方,拥抱、亲吻、上床。
可导演并没有将这段感情的铺垫做好,所以在观众眼里,他们就像机器人一样,并不是在真正的恋爱,更像是在完成导演交给他们的任务。
银幕前的我,一阵阵的反胃。
神马玩意!
大概让我反胃不仅仅是剧情吧!
演员表演也是一言难尽。
霍建华还是偶像剧那一套,你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喜怒哀乐,懒得评价了!
说说马思纯吧!
她的演技也没有那么不堪,毕竟是拿过奖的人。
但在这部电影里,真的辣眼睛。
安然原本是一个纯情少女,深深被她演成一个无脑傻子。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总感觉是刚从精神病院里出来的。
“少女”在你们剧组不就有一个现成的吗?
为什么不向文淇取取经?
就拿两人站在椅子上、为齐秦打call那场戏来讲,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
如果非要在矮子里拔高个,马思纯和齐秦相遇那场戏算亮点了。
这个镜头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开始,齐秦并没有露面;
第二次是结束,顶着CG光环的小哥风华正茂。
旁白是:我从不相信爱情,除非能够遇上齐秦!
从头到尾,我最心疼的是魏大勋饰演的于枫——安然的备胎。
于枫在临死之前问安然,有没有后悔嫁给他。
安然回答:从来没有。
我对这段有自己的解读,一是安然对他撒谎,毕竟对一个将死之人说出真话,太狠心;
二就是导演的骚操作了!
本来观众对这种三观不正的电影就意见很大,如果,你连一个垂死之人都放过,那就等着网友的口诛笔伐吧!
所以,导演只好改口:从来没有。
但我从电影里,没有看出来一点“不后悔”的蛛丝马迹。
这么一部电影里,文淇和林柏宏显得格格不入。
还有心疼小哥两秒钟!
如果没有他们,我大概会给这部电影打1星吧!
#时不时的戏
#大约在冬季
#somewherewinter
查了一下,导演王维明是湾湾籍,也就不难想象为何电影里用了这么多湾湾演员,查了下导演竟然也参与了“大圣归来”的制片,想必电影的大爆也为导演扩宽了些背后资源,在时隔5年之后,也顺利产出一部院线电影,然后合理让出一番给大陆籍演员,再强大的过往背景在资本时代烟云面前,也只剩下低头哈腰了。
湾湾导演拍北京味的片,总带点嗲嗲的味道,很简单的一个爱情故事,演唱会上一见钟情的两人,没办法立刻在一起,但又克制不住的想在一起,爱情总要为亲情,故乡和生活让步,时代纠葛,两岸关系,这个命题延绵了多久呢,大概从我有记忆开始,影视话题就永远不断,其实历史真的就是反复再反复啊。
魏大勋一直演这样的备胎角色,都快让人分不清是哪部电影了,他高的像个模特,脸型也好秀台,有时不太像演员。文淇我觉得不如张子枫可爱啊,好偏成熟风。林伯宏是我最喜欢的新生代台湾男演员了,“神探蒲松龄”里就演的蛮好的,只是在这样穿插故事的小角色中也没多少发挥。候佩岑好美啊,但我更喜欢她讲英文。
电影里的名字真是一个比一个尬,浓浓的台湾偶像剧风,我觉得未来二十年里,各种幼儿园,小学,中学里的名字都会很可怕,各种梓,熙,昊,我想到就觉得尴尬,恨不得撞墙钻进地洞。90后的父母们,能不能请你们在给小孩取名前少看点电视剧了?
不知道在各路“电影人”的合力摧毁下,是不是每首曾牵动情怀的华语情歌背后都只能呈现比拼三观崩裂的故事,也不清楚本片是否圆了对小言有种非一般执念的马思纯的白日梦,真的太-傻-了。不过珍惜每次都能看张瑶演电影的机会,以及文淇林柏宏的部分还挺好的。
怎么可以这么差呢。马思纯延续福子的表演方法演一个高知女性,霍建华以偶像剧的方式演一个懦弱渣男,侯佩岑美就好了只要她出现就开始失控,魏大勋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演啥、内心没东西只是照着剧本演。可怜马思纯和文淇的哭戏。中间肉麻台词无数,引起观众不下四次笑场。结构其实是好的但是节奏无比跳跃,安然的恋爱脑人设让人喷饭,9012年了啊还在琼瑶剧里不能自拔吗。这么优秀的班底,整这出闹哪样。
所以今天上映了我可以给差评了。太可怕了这电影。不知所云啊。好好的班底为什么就是拍不好。文淇妹妹演过血观音再来演这种片子不会觉得自己像弱智吗?马思纯这姑娘是挺好的,可她和侯佩岑我选侯佩岑啊!但侯佩岑你又是怎么做到不憋笑说出那天天那么冷雪那么大我一点也不想去所以她就夺走了属于我的位置的?这是什么可笑的理由?演完之后饶雪漫老师竟然问我们有没有看哭?看哭?你没听见全场不时迸发的笑声吗?老师您也老大不小了咱能不能走走现实主义路线?老是飘着这写的都是些啥啊。一星给女主闺蜜孙瑶瑶,东北话搞笑的你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唯一的慰藉。
又是一部回忆杀!齐秦的这首金曲只是引子,安然和齐啸的感情才是内核,导演很好地将歌词的表意融进了电影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着重展现了男女主的纠缠不舍和爱与放弃,从个体人物之中更能看到时间所带来的印记。唱歌的人老了,但歌声未老。此外,电影之所以感动还在于离生活太近,有着一个时代人的坚守和无奈,这也是当下年轻人所不曾经历和缺失的,那种手写信的美好,笔墨纸张带来的触感。非电子设备所能替代从90年代到21世纪,30年间的情感震荡虽不是荡气回肠,却足够感人。电影选择在初冬上映,或许时间刚刚合适,因为爱而遗憾,才是一生最酸楚、最刻骨铭心的回忆。
想看马思纯的新电影
“有时候真觉得演员不爱读书是个文盲,都比演员热爱阅读并背诵饶雪漫什么的更让人安心。”
对照着看马思纯站在椅子上甩围巾和文淇站在椅子上甩围巾,就能知道什么叫傻大姐什么叫真少女;对照着看周冬雨的哭戏和马思纯的哭戏,就能知道谁是真·金马影后谁只是青春疼痛小说封面女孩。要表现女主角的天真我懂,但也不用让马思纯仰着一张傻脸流着泪问“只要我爱你,只要你爱我,我们有什么不能一起面对”这种大白话吧……霍建华也是很神,华语影视圈除了他谁还能做到既英俊又油腻、既温柔又猥琐、既深情又虚伪、又帅气又恶心啊!
饶雪漫的玩意,马思纯的演技…………中国电影真是迷惑行为大赏
投资方超坑,演员都被牵着赶工的感觉,还好业务能力都在线(文淇努力抑制天赋中),故事没散。作为爆笑喜剧完全合格,金句百出,上帝视角看情场百态超爽der。“不能想见就见”“可以留下来”太卑微了。摄影指导似乎把自己代入到男孩他妈的角色了,夹带私货太多,一到宝岛后花园就给大全景…
60/100 像这样关于“错过”的爱情史诗不是有真挚热忱到骨子里的故事(比如廊桥遗梦),要不就是和时代洪流搅和在一起(比如甜蜜蜜)才好看。本片在各方面都差了一些,而且年轻的齐秦两次出现真的挺惊悚的。我觉得如果把马思纯的角色换成一个男性,口碑应该能上个台阶。
两个多小时的矫情戏 只想到 唯有追星女孩的爱最真 唯有爱豆带给青春的记忆最美
以齐秦91年演唱会为背景的爱情故事,首映礼齐秦也来了,他亲自帮忙站台的这部电影里还调侃了一下他和王祖贤的恋情…这是一个中年回望青春的故事,用今天的话讲几个主角都挺渣,但兜兜转转,这不就是真实的狗血人生么。有时爱情突如其来,等你想不顾一切紧紧抓住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毅然决然离开了你,来去都很莫名。喜欢奋斗着的安然,心疼好男孩于枫。我也算看饶雪漫小说长大的,转型电影幕后的饶雪漫仍然在持续输出少女心,二十年如一日啊。
对照着看马思纯站在椅子上甩围巾和文淇站在椅子上甩围巾,就能知道什么叫傻大姐什么叫真少女;对照着看周冬雨的哭戏和马思纯的哭戏,就能知道谁是真·金马影后谁只是青春疼痛小说封面女孩。
青春疼痛文学,剧情很套路,狗血堆积。不过尬到我的是霍建华的台词,像在念书,每一句话的节奏都一样
片子是真的不错,不是小言,更多的是怀旧,还有就是关于人生和爱情关系,颇有留白。
不说演技,单说剧情,一对禽兽男女,一个够渣,一个够贱,这还不算完,各自有各自的接盘侠,这还不算完,还要把接盘侠踹开,最后来个皆大欢喜的大结局,受不了。对于演员我只想说,马思纯的职场装实在瞎人眼,还是大学时代的感觉带劲儿
演唱会还原和道具布置看得出特别花了心思 剧情上把该有的狗血内容统统都收录个遍 这首歌确实太好用了;相对还是更喜欢第二代年轻人那组
为什么我们还在拍这种狗血矫情莫名其妙毫无逻辑没有一个正常人的狗屎三角恋啊?为什么你们还要给这样的项目投资啊??为什么啊???最后,马思纯和霍建华真的都只能演没表情的戏,稍有表情就尬出天际啊……
抗过所有尴尬 撑过所有鸡皮疙瘩 亮点还是有 就是太尬了
这个片子告诉我们,两岸一家亲还是有难度的- -以及后排观众怎么回事,前排马思纯莫名鸡血站上椅子,居然半天都不把她一巴掌拍下来,还有时间让霍建华用相机把她拍下来??文淇妹妹走过的798林冠门口!我也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