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都会底层的人们忍受着微薄的工资,为了糊口而辛勤出卖劳力,有些人甚至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史特维就是个鲜明例子。他在出狱后从北部的格拉斯哥到伦敦找工作,结果在建筑工地找到了一份临时工。里班米克是个霸道的家伙,工人们得乖乖听命。史特维深感在伦敦讨生活很不容易。一天他在上班途中捡到一个手提袋,因而认识想一圆歌星梦的苏珊,但在现实生活中她是个失业而又喝药的失败者。
Riff-raff本来是个贬义词,乌合之众。放在这里,是个中性词。所以我觉得底层生活这个翻译挺贴切的。
本片举重若轻地呈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现实主义向的作品其实并不太好把握,因为创作者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按捺不住表达冲动,故意制造与故事情境不相符合的矛盾冲突,或者为了表达观点籍人物之口说出不符合人物性格身份的话,或者为了迎合某些立场故意煽情。又有一些片子,为了得奖,往死里整“现实”,客观是够客观的,但丧失了故事性和可看性,无聊透顶。本片没有这些毛病。结构完整,故事进展张弛有度,人物说着人话,做着人事,导演想表达的都表达了,你怎么琢磨都成。
世界各处底层人民的生活估计大致都差不多,底层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随波逐流。
本片的主角们是一群在伦敦的建筑工人,他们来自利物浦、布里斯托、格拉斯哥等地,很多都用着假名字,估计以前犯过事,或者干脆是黑户,干的是“周四是发薪日,也是炒鱿鱼日”的不稳定的短工,没有保险,居无定所,关联很脆弱。工地施工环境恶劣,没有安全管理制度,老鼠大宗出没,没有厕所。工头及其马仔与工人们相看两厌,工头眼里工人们都是不讲卫生、没有组织纪律、懒惰至死的家伙,工人们眼里工头及其马仔都是狗仗人势的混蛋。管理层尸位素餐,是庸俗的蠢蛋。
一派无政府主义式的热闹混乱,人人都在随波逐流。
工人们懒懒散散的干活,在本来就不安全的环境里自己也不注重安全,随地大小便,偷东西,似乎没啥梦想。颇有见识的是大叔Larry,他白白胖胖像个蛀虫,实际上是个愤青理论家,说话像下议院的议员滔滔不绝,一直号召工友们加入工会组织,为自己谋福利,但工友们无所谓啊。大叔后来鼓起勇气跟工头交涉要求提高安全生产环境,转头就在周四被炒了鱿鱼,大叔被炒鱿鱼很多次了,不激动也不悲哀,说声拜拜径直走了。那个帮工友去银行兑支票一人要收五磅的家伙,是个个人主义者,有经济头脑,推崇信用,但是力气使错了地方。工友们下班有时也一起玩耍,上班时也一起讲笑话,有时还有一些小反抗,但心态大抵是就这么办吧。连主角也是如此。主角是个刚出狱的小伙子,认识了一个想当明星的业余歌手。小伙子还算是努力上进的青年,在工地上不出头,也不欺负别人,跟工友们关系还不错,在工地外很有性格,该狠狠。虽然目前打着短工,但梦想自己做生意,卖内裤和花袜子。两人的爱情就像底层人民的爱情一样,是抱团取暖。但是姑娘性格软弱神经质,有追求梦想的心,却没有追求梦想的韧劲和天赋,最后还尝试毒品,超过了小伙子忍耐的底线。
底层的管理者一样随波逐流。工头虽然看不上工人,但他也不过是听令于人的低级狗腿子,倾轧工人完全是站错了队伍,他是个老单身汉,很容易拼出ingenuous这种词,还能发出老子当年跟你一样也是幼稚天真无辜的感概,但在废材蠢蛋管理层那里,隔着电话线都唯唯诺诺。可见,安全生产这种茬,他是怎么都不会找的,贴个随地大小便立即开除的告示完事。倒是他的马仔,愣头青一样的工作严肃认真,注意到了工人们的职业危害,时常提醒戴安全帽啊,不要随地大小便啊,螺丝怎么不见了,但话说一半被打断,毫无发言权。
压榨剥削工人们的资产阶级并没有出现代表式人物,他们及其整个政府、经济环境、福利政策都隐身片子之后,形成本片故事的大背景,撒切尔时代的影响。但是刨去这个背景,片子仍有普世意义,观察一下我们自身和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周遭的人,我们的公务员系统。
随波逐流不出事便好,一出事就是大事。果然最可爱最天真的一个工友出事了,这个也用着假名字,无一技之长,一心想去非洲的小伙子做了陪葬品。
主角最后奋起反抗放火烧楼,很有革命精神,虽然点赞,但是谁都知道,阶级对立,最后如何平衡,靠的不仅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要靠底层人民自觉团结一致,形成改革力量。小伙伴们跟随Larry叔叔组建工会罢工去吧。
本片并没有歌颂底层人民善良啊,可怜啊,也没有批评工人们愚昧啊,思维局限啊,客观呈现他们的优点和缺陷,一个导演选择什么题材,就已经是在表明态度,所以他用“riff-raff”为片名,实在是太好了。
7.8 1990年了,不该还有人无家可归。建筑工人无家可归,建筑工人放火烧屋,情节无奈,但态度不扬不抑,用喜感冲淡惨度,没有保障的底层群氓们有说有笑。
粗砺的写实影像,“有时候你真该对别人多有点信心”,但那真的很难,在底层挣扎的人们连相信自己都很难,谈何信任他人,他们就像老鼠一样,随时可能毙命,每天的奔波都只是为了活着而已,看不见任何未来。
他们烧掉了房子,老鼠无处逃生,就像如果推翻制度,死的最后依旧是穷人。
有谁能拒绝肯·洛奇呢,他对底层的关注是那么得真切,那个年代英国伦敦底层loser的状态,底层之间的友情与口角,被压迫剥削之后的愤怒与爆发。如今已然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中还有多少人在一如既往地密切关注着这些被遗忘的大多数。
底层人民的求生与被压迫。人物基本都是在对话中用来塑造丰富的层次。主角为代表的群像还是比较鲜活的。
仿佛看到了自己咋回事
4.5 电影突然就结束了,忍不住落下眼泪。很想知道人物在电影结束之后都在干什么。胖叔去哪了?苏珊呢?梦想非洲的青年他活下来了吗?被警察逮捕的哥们怎么样了?还有男主,他下一步会去做什么?好牵挂他们所有人后来的命运。
底层人物与老鼠的互文做得不够绝(比较照应后来的《自由世界》)。肯洛奇还是爱他镜头里的人物啊,对这个阶级的革命乐观主义友情的描画令人动容。
這部電影完全不是在所謂歌頌下層人群苦中作樂剛毅不屈,他根本沒在階級之間選邊站,還觸及了一些更為基本的人的問題,曾偷竊入獄的建築工人Stevie依偷竊換取生活費,「懷才不遇」的落魄女歌手Susan,不知是環境造就他們,還是他們決定了自己的環境。真的很想看Kes啊,兩場放映都得錯過了,哭。
《底层生活》,尽管底层人类顽强生猛,不知忧郁,底层生活底色是晦暗消沉,愤怒危险,一点点生活的亮色都无法照亮一点时刻。不知道豆瓣标记为“喜剧”是什么心态……苦死,我真的看不出喜剧片的感觉,只看到贫贱百事哀。
有的导演拍穷人,是把穷人当老鼠,把穷人当做小白鼠。肯洛奇拍老鼠,是他真的爱老鼠
无产阶级就要在沉默中爆发!最后那个老鼠的意象有点牛逼,真是抱头鼠窜。肯洛奇老爷爷一如既往的对穷人充满同情心
可谓导演承前启后的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电影。它的锋芒不止于简单厉烈的抗争,且有工友之间可贵的温情,它让最底层的无产者成为一个迸发的有机体。
不知道为何要翻译成《底层生活》,实际上直译《乌合之众》感觉会更好。这就是描述底层的群戏,每一个人物都涉及到某些社会问题,毒品,劳工/工会,失业,种族主义/移民等等。这类电影,演员真是太重要了,必须要完全地融入真实,男主可能是唯一的专业演员,洛奇调教的很不错。从这部开始,肯·洛奇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一以贯之地关注底层阶级。这部中还有一些匠气的成分,比如几处老鼠戏,比如最后的大火,在肯·洛奇的手法日趋成熟之后这些意象和符号统统都不再需要了,因为还有什么比活生生的人和真实鲜活的生活更加具有生命力呢?
为导演之后一系列替工人阶级发声的作品奠定了基调,试图以生活和精神两方面还原底层劳动者的真实状况,拿着微薄的收入干着没有安全保障的工作,或是追寻音乐梦想的路上惨遭碰壁,这些“失败者联盟”暴露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就像那个迟早会出事的脚手架,政策根基不稳跌下去的还是这些底层人民,结尾付之一炬后的抱头鼠窜也是相当讽刺。
字幕超烂十分影响观感。让阶级的锋芒隐于现实表象之下,用喜剧消解虚假的悲悯,只专注于人物的真实,以至于结局并未“收束”反而走向“发散”,被解雇的“刺头”离开就离开了,破裂的情感找不到下文,被警察逮捕的工友再也没有出现,让工人生死未卜的事故不了了之,愤怒之下烧毁了自己建造起的房屋,但那些老鼠仍然惊慌窜动,一切都没有结果,一切都不曾改变。
原名的「下等人」之意对应上了结尾的鼠辈流窜,而看着那团烈火两人也并没有多兴奋。前后对比回回相扣向人们解释底层生活的问题和荒诞性,要求提升安全系数的工人被解雇随后没有解决的隐患导致另一个工人摔死,跟母亲打电话说自己没在牢狱而在世界之巅转眼就真的进了局子。可是它往上没有将矛头真的指向撒切尔,往下又没有对这个群体、或是肯洛奇应该没有直接经验过的嬉皮生活注入更多情绪,如果这只是为了一种相对冰冷的观察记录,个人感觉就没有比《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那样略抓马的情节剧路径更适合发出底层人的声音。
6.5。大量議題直至今日仍刺痛著社會系統的積弊,但音樂鋪排和女性形象太過時了。
都说肯洛奇这些年一点都没变,其实他是变温和了。布莱克里面互相帮助的人,在《底层生活》里完全不存在,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做最卑微的挣扎,“建筑工人自己却无家可归”,一句话就点明了问题有多严重。当然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我能理解肯洛奇对相同题材的迷恋了,这些故事有无限的可能性
The accents of the characters was so heavy that the film provided subtitles, even for British audiences...看的时候一开始懒得找字幕,妈耶,真的知道在讲英语但是就是听不明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