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改编自意大利语言学家兼小说家佳维诺莱达自学成功的真实故事,他原是萨丁尼亚地区的牧羊人,二十岁之前还目不识丁,后因不堪父亲的淫威而自愿从军。军中一位袍泽教他读书识字,从此改变了他的精神世界。退伍后他跑去上大学研究语文,然后回故乡用知识跟严父对抗。
幕后花絮:
本片是意大利导演塔维亚尼兄弟首部扬威国际影坛的力作,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导演用沉寂多时的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手法来处理这个发生在穷乡僻壤的父子对抗故事,气氛平实感人,有一种原始的美。当年轻的佳维诺在聆听了陌生人的手风琴演奏,而决定拿两只小羊换取手风琴的那一刻令人兴奋,因为他终于采取行动反抗父亲了。
西方文学艺术里充满了弑父的元素和倾向,从古希腊神话开始到如今并且也会一直保持下去。因此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本片里讲述父子对抗的故事具有了一定的代表性。虽然儿子并没有杀掉父亲,但后半段成年后的反抗与对峙甚至是拳脚相向在精神和心理上无疑是杀死了父亲心里的权威乃至整个父亲的形象。这样的弑父更加的贴近现实,从心理和行为上扭转父子关系的不公与倾斜,这是一种天赋的不平等,必须通过后天来矫正。在儿子年幼时,父亲冲进教室喊儿子回家放羊,不顾女老师的劝阻,这样一种读书无用的观念在穷乡僻壤之处有着不少的拥戴者。放羊时犯了错,会被父亲体罚教训,整个童年时光都在父亲的权势下被束缚和恐吓,一切都被父亲控制和管束,一切都是父亲的意志。但是当他被父亲打昏过去时,父亲也会抱起他祈祷没事。童年时期最有趣的段落来自儿子和朋友们抓住圈养的鸡用来自慰……此乃真正的鸡奸……而父亲看到后立刻回家和妻子翻云覆雨........用于谦的话说,这是拿动物世界当毛片看。直到青年时期的儿子用两只羊换取了一台手风琴,儿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和反抗拉开了序幕。影片后半段儿子参军,学习读写,学习知识,极力弥补被荒废的童年。最后儿子与父亲的对峙发展成全武行,面对自己在儿子面前的全面落入下风,父亲独自坐在昏暗的房间里无助的低头神伤,这是一个悲凉的时刻,一个独断专横者在失去权势与力量时也会让人伤感,可是当儿子心疼的将头伏在父亲腿上表达和解时,父亲却抬起了手试图打向毫无防备的儿子,这样的行为已经不单单是教训或者恐吓,而是复仇,不道德的复仇,任凭儿子如何表达和解都无济于事,父子俩人注定再也无法同处一个屋檐下。
电影的前半段可看点并不是很高,有些地方也有点不明白。当看到最后的时候,豁然开朗。当电影结束的时候,脑子里有浮闪里一句话:知识越多,越“反动”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牧羊人的儿子在与愚昧的父亲抗争中胜利,最终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故事。当电影进行到最后本人出现的时候,很感慨。在如今教育如此发达的时代,如此普遍的时代,很难想象曾经的人为了求知所做的努力与牺牲。最喜欢的镜头莫过于最后主人公穿着红色的衣服坐在曾经放过牧的地方,山之青与衣之赤交融,表现的是曾经那个为了生存和理想斗争的人,以及一切过去后平静的生活和慢慢的回忆过去,有种温柔的残忍感。
在愚昧的且封闭的社会结构中,父亲既代表家长,物质上的父权;也代表知识(经验)的拥有者,是精神上的父权,对子女的未来紧紧地控制,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从出生就带着镣铐生存。整部电影除了 一些文化上的不同习俗外,整体架构放在中国农村社会中(我生活的农村地方,其他没太深入了解)也不会觉得突兀,反而感觉这就是平时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莫名奇妙的打架,性欲得不到释放,以及教育无用论不如去放羊,家长对子女的控制:婚姻以及婚姻之后的家庭……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非常的愚昧,在这里家长代表的是经验,他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将会成为他的后代的行为准则。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电影表现反抗的镜头很有想象力,也很有张力。羊在奶里拉屎,以及超现实主镜头,羊和主人公的对话,这是羊和挤奶人的对抗。以及集体自慰下表现的戏谑,这里我认为的有对父权的模仿以及不屑,也很野性原始。在抬(不知道叫什么,暂且称作“东西”)东西的片段里,去德国移民工作,是这群曾经在愚昧统治下的人们想要追寻自己的自由。之后转换的代表父权的父亲的仰视镜头,金刚怒目,非常有表现力。之后的尿尿镜头,很有意思。用短评里的一句话(向作者说声谢谢)“我辈岂是牧羊人”形容特别贴切,值此反抗到了一个小的高潮。主人公参军从而真正获得了求知的正式渠道,由此也真正开启了自己的自由之路。“知识越多,越反动”,历史上所谓的地主、封建阶层都是电影中父权的具化,然而大众就是那个牧羊人的儿子,多么的相似。
在最后的镜头中,两边时空转换的镜头用的很秒,瞬间回首,用一个主观的回首而不是闪回,并且是连续几个孩子们的特写镜头表现残暴父权下的幼苗的内心世界:有的害怕、有的思考、而有的,怒形于色,反抗写在脸上,刻在眼睛里。
反抗,是迟早的。
(有两个镜头比较引起注意:一个就是被杀的人,周围的人帮忙为亡人着衣,那个场景表现的各自的想法非常有意思,并且这是一个很真实的片段,我亲眼看到过人死之时,儿子外甥女女儿等人在急切询问家里的存折在哪里放着,钱在那里。平时对老人的照顾一点都不到位,寒心。另一个是父亲像想杀了儿子,在路上奔跑的镜头,这段拍的其实很漂亮,长镜头很美,并且还是一个大广角速度比较快的长镜头,用心。这个绿意“包围”下的父亲,跑了很久,气数已经……)
《我父我主》上映于1977年,由保罗和维托里奥·塔维亚尼两兄弟执导。该片摘得了该年戛纳的金棕榈和费比西奖,成为影史上少数同时收获两大奖项的影片。电影情节根据语言学家Gavino Ledda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从小受到父亲严厉管教,每日以羊群为伴的牧童,长大后于军旅生涯中偶然受赠一本词典,从此投身文学学习,并最终回到故土,反抗父权的故事。
影片显然深受40年代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全片大部分镜头都采用实景拍摄,恪守空间统一性,并在对话中大量使用方言。然而,影片的现实主义色彩被开场与结尾原作者的出场,荒诞的性场面以及充满宗教隐喻的构图冲淡,并产生出一种内敛的超现实性。
从影像质感上看,这部电影很难让人相信是70年代的作品,尤其在与之前一年获奖的《出租车司机》(1976),以及同为七十年代的《现代启示录》(1979)对比之下,显得格外粗糙。这种粗糙不仅体现在影像本身带有的颗粒感,也在于几乎样板戏化的布景。
这种粗糙感之明显,若非导演刻意为之,几乎不可能出现。正因为此,电影的前半段在维持现实主义叙事的同时,往往带有一种奇怪的荒诞气氛。这种影像风格在此片中的另一作用是作为对乡村的荒蛮,以及乡民动物性的表达。
在此片中,性、牲畜以及橡树作为极为明显的符号,是彼此不可分的,且三者共同构建了这个父权至上的小社会。男孩们以牧羊与养鸡为生,却会以侵犯羊和鸡的形式发泄欲望;橡树作为传统的象征,同时也是阳具的象征。影片前半部分关于性的一段蒙太奇,在呈现了三组男孩与动物的画面后,紧接着展示了两组人与人的交媾画面,这种画面剪接的顺序加强了对于乡人动物性的表达。在之后的剧情中,男主人公在试图移民德国的旅途上对着故土的方向撒尿,正对着的就是一棵老橡树。
影片中对宗教的隐喻同样明显,并经常直白地体现在构图中,如父亲怀抱主角一幕,以及在主角从军前的场景中一家人的坐姿。由于对宗教缺乏了解,我并不了解导演的意图,或许这些隐喻如表面所示,是为神权即父权的表达。
影片最出彩的一段发生在主人公收到朋友相赠的辞典后。在剧情中,吃够了文化亏的Gavino深深地意识到语言的重要,于是如获至宝地背诵词条,即使在升旗仪式上也不停止。当词条以作者的声音接连被诵读,画面也随词条含义的改变而改变。从国旗和国家,到童年的牧羊场,再到父亲和父权,这段蒙太奇至少包含了三种表达。第一,词语的含义和画面的转换本身揭示了概念和感受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回忆起童年时,念出的词条包括了“皲裂”、“酸痛”、“野蛮”等,而在想起父亲时,词条变成了“父权”、“管教”等。第二,在蒙太奇(也是主人公想象)的过程中,父权前后两次被消解了。第一次是当教官说出“你可以忘记你的父母和兄弟,但不能忘记国旗的含义。”时,父权被更宏大、更绝对的权力代替了,而第二次则是在主人公念起“电子“、”中子“等自然科学概念时,被男主人公有意识地使用知识消解了。这种颇具对抗意识的消解在之后男主回到故土,与父亲一同在雨中劳作时进行了更直观的视觉呈现。第三种含义则在于表达欲和表达力的统一——词条的诵读对男主人公来说既是表达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表达本身。这种巧妙的形式感使得这个片段充满了情感冲击力。
最后提一句标题,该片的人物设置以及对自然景观的呈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只不过,这一次我们跟随的是那个生长其中的男孩。
首先表达一下个人为什么会追求观看电影这件事,有2个目的,一是通过电影既观察这个世界,又能思考人生,欧洲这块大地孕育了太多的人类超强大脑,这些大导演有着超强的对社会以及人类的认知和理解,比如说导演过雾中风景、尤利西斯的凝视的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白丝带的迈克尔・哈内克,都灵之马的贝拉·塔尔等等等,另一个目的就是追逐,欣赏并模仿哪些既高贵又丰富的灵魂,比如凯瑟琳·赫本、曼玉等等。
本片是意大利导演塔维亚尼兄弟首部扬威国际影坛的力作,获得了第3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这个影片改编自意大利语言学家兼小说家佳维诺莱达自学成功的真实故事。
影片中男主有3次割唇,第1次是为了撒谎,为了掩盖自己用2只羊换了1架坏掉的手风琴,说明了孩子当时对于父亲的极度恐惧,有一次犯错后直接被打晕,这次的割唇代表了童年时代孩子的惊恐,懦弱,无知,被差不多同龄的,已经闯荡过江湖的2个孩子轻松骗过(这个购买的过程,孩子也想表现的像大人那样老练的过程非常的耐看,有戏剧性);第2次割唇是参军后,极度自卑,为了逃避课堂上回答问题而割唇,说明了孩子虽然是青年了,但是初次离家见识这个世界,不会说普通话也没有知识,被大城市见过世面的众人排挤,自身已经抑郁起来(那个面向窗户的背影);第3次割唇实际是割了他一直以来惧怕的父亲,说明了孩子的成长,实现了一次“弑父”的过程,影片中好看的是父亲从暴怒到惊喜,孩子终于长大了,作为老父亲坐在床边欣慰了,再也没有力气打孩子了,抬起的手自然是又落下了。
这部影片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多角度解读这个父子情,片头及片尾的时空呼应,展示了孩子在35岁的时候,实现了对父亲的和解,自己亲自削了那根木棍让父亲拿着它把自己从喜爱的课堂上赶出去(片中孩子吓尿了的镜头,父亲再次回班后班里孩子们的内心独白非常震撼,说明孩子们都是强烈渴望上学的),他已经理解了父亲变卖家产送他出去见识世界的想法及对他离开父亲时父亲对他深深的不舍。他终于从一个被羊都能欺负的怂孩子成长为了一个主动削木棍给父亲的男人;再一个,从父亲的角度,那段从左到右走路的画面,详细刻画了父亲的内心,他自觉年龄大了,为了给孩子谋个生存之路,他宁愿承担谋杀主人的罪行,当时他自己也提到手脚是抖的,但在孩子从军回来后,已经开始冒犯他了(这里面处理特别细致的是孩子挠了嘴唇但是并没有拿刀割破),他感觉到了孩子的成长,从右往左赶回家,甚至走着走着轻快的跑了起来,同时画面的背景音乐响起,这段描写实际是这个影片的高潮。
这个片子的细节太多,每帧画面都故事满满,饱含了对人世间的深情款款,充分体现了这个片子的命题:父爱如山。为人间注入了一份爱,代表了主创人员对这个麻木世界的一份抗争,非常的深沉,实属珍品!
三星半。这部戏的风格有些尴尬,算不得现实主义,但魔幻得又不彻底。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委婉的美化,真相是这样的人家里孩子从一生下来就被家长计算成自家生产力的一部分,不是父亲的儿子,而是主人的所有物。这部赶脚接近伊拉六十年代的作风,去感情化的白描,实地取景,素人式表演,但经常有音画超现实的错位,比如弥散的各人内心独白,不是画面中乐器奏得出的更多的音乐,突然激动的大音量演唱,儿子的觉醒源于路过琴师弹奏的手风琴之歌,非常动人。马尔科尼大概是天然小卷毛吧这个发型有点蠢蠢的不过演乡巴佬可以。ps看修复版介绍这个原片是16mm摄影啊怎么噶节约。
这是个多么中国的故事,连首尾呼应升华主题的方法都像是从我国小学作文课上学的。(可是,佳维诺,你究竟对那只羊做了什么?!!)
真实与魔幻一线之间,儿子对父亲一世抗争
1.反抗,整部电影都在反抗,看着也累;2.导演信奉着“艺术充实生活,教育改变人生,意志主宰命运”;3.父权的绝对威严,残喘着忍受堕落;4.压迫就像撒丁岛的方言,粗糙闭塞;5.声效摧残听觉,感觉自身也在反抗;6.伤口、怯懦、逃避;7.首尾呼应,引出原著作者表明真实性;8.意大利人的大陆依恋。
仰天长尿出门去,我辈岂是牧羊人
反抗父权之路,小时候在山村的场景拍得都很生猛,去小学强行带走儿子顺便威胁其他同学明天走的就是你;儿子怕蛇,父亲抓到蛇后用蛇抽打儿子;羊在羊奶里里拉屎,儿子挨完打又去教训羊;性觉醒伴随着干驴。参军开始学习后,那一句“如果这个成功了,我发誓我会一直学到大学,甚至拉丁和希腊语”,收音机播放出音乐时很难不为他高兴。最后的场景也很准确,和父亲打完架到床底拿行李箱离开时,把头靠在父亲腿上,父亲本要摸头的手又变为肘击。这条路上的隐忍、犹疑、藕断丝连、牵扯不清都很好地传达出来,回到山村后相同场景的不同心境也动人。只想说被困住时你一定要汲取新的东西,这些东西会成为你的勇气,于主人公是语言和音乐,它也可以是任何别的什么,以此为支点人的力量会趋近于无限
佳维诺受到的捆绑不仅来自于父权,更来自于贫穷和愚昧,在此基础上听觉成为这个电影情节推进的表现母题,童年时佳维诺的听觉被风声水声马蹄声以及父亲的命令所占据,直到放牧时听到手风琴,这是其意识觉醒的开端,在军队里制作的收音机播放成功则象征听觉的彻底解放,并且被用作归乡后反抗父权的载体。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一次回魂 集大成和超越 诸多情节设计极富深意 父是典型的受害者转变为施害者形象 儿子反叛于父权 却杀不死对父亲和乡土的归属感 不过如果没有父亲传授的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压抑出的对知识和语言缺失的恐惧 他大概也不会成为语言学家 圣橡树的声音使他恍然若失 就像福柯的那个语言噩梦
生命艰难的剥离与挣脱,一颗种子觉醒与成长的史诗!
对抗父亲=质疑神性?
太恐怖了…是我目前观影里最恐怖的一部电影(不敢回想不能回想,会折磨个十天半个月(最恐怖的是改编自真实经历,还让原作者在镜头前讲述…这译名很容易误导人,主不是指天主而且指主人(虽说涉及了丢丢宗教元素),所以我所期待用宗教力量反抗父权的情节完全是无稽之谈。从头到尾每一秒都无比现实、残酷、窒息、委屈、束手无措,用山窝窝里的牧羊群体反映了一代人生存环境的恶劣,被父权压制,被家人嘲笑,被社会唾弃,个人都不属于自己,只是xx的奴隶。这影片让我感到恐怖的一段:父亲看到孩子因为怕蛇而退缩,在其面前展示人自以为主宰一切的力量将蛇杀死后用蛇身鞭打自己的孩子(这个画面对我来说冲击力过于震撼…PS:在塔维亚尼兄弟的坑边跃跃欲试🙊
教育与边地 学术与劳作 表面上与父亲的暴虐高压与撒丁农牧生活之枯燥相对立的意大利语教育最后究竟如何回返到父亲头上?传记作者的前后框架所塑造的似乎是对边地教育的再思考。片子几乎完全以语音/声音中心结构起来 孩童时期被打的哭喊、青春期叛逆的自慰喘息、成年后对音乐的痴迷、离家参军后对意大利语和希腊拉丁语的学习、直到框架中成名后接受的采访。导演并没有用旁白直接复制传记的语音 而是通过记忆的声音重构表达了撒丁岛生活的压抑 全片至少七次被父亲毒打却多次在声音上发生畸变 混杂入近乎羊叫的咏叹,施特劳斯与莫扎特通过非故事音入侵直到在物件上肉身化为故事音的方式成为男主将外部的对抗力量引入自己现实的方式 正如教育的入侵性一般 大于父亲的音乐与国语语音最终突破了撒丁的传统父权家庭束缚。题目是背诵词汇时语音练习一例
塔维亚尼兄弟可能是意大利电影黄金时期之后我最爱的意大利导演了。这部电影本质上是重返新现实主义时期的,与同期的奥尔米殊途同归。塔维亚尼兄弟非常强调语言的作用,神圣力量的降临瞬间,幻象与现实的此消彼长,本片在收音机放出音乐那刻,就宛如神迹的降临,语言产生了对话,对话不再受制于权力。从远山的呼唤到音乐的回荡,甚至直到浴室背词汇那里,语言始终是不通融的,因此产生了两个世界。而收音机之后,两个世界交融了,观众可以不再往返一三人称视角,而是以上帝的姿态,成为电影的主人,凝视着前后摇摆的身躯。
8.0 影片的结尾重复了开头,但指涉对象已经完全变成了观众,即现实,这种语境的变化与反差让人既感到奇妙又不寒而栗。
开头结尾,羊奶里的粪,移民官那里画的十字。
影像之诚实令人惊异,声音之超现实又充满诗意。把客观环境和主观感受都拍得这么好,很是迷人。他用新学的各种词汇回想家乡那段特别动人。
非常写实 天然去雕饰 没有感动
画外音极为感性,乡村中的心理感觉流,父子对话通过身体的极端教育传达,孩童自慰呼吸的背景声与画面中父亲的做爱声同步十分梦幻,性爱觉醒是本能的觉醒,音乐则带来了精神觉醒,心理学有个词,“未完成愿望之魔咒”,即年幼时缺少的东西成年后会为之奋斗一生,在这里对极端父权的反抗成了孩子的夙愿。
一棍一刀,一枪一驴,手风琴,收音机,悠悠扬扬,带上情殇,离开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