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情片韩国1995

主演:文成根  洪景仁  

导演:朴光洙

 剧照

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1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2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3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4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5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6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13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14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15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16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17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18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19美丽青年全泰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这部影片交织着两个分别用黑白和彩色胶片拍摄的故事。头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全台的贫苦青年从1965年到1970年的经历。期间他从街头小贩变成了服装厂工人,工厂环境骇人听闻,于是他购买了法律书籍,寻求政府援助,组织工会,与新闻记者交流。但情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善,于是他采取了一项可怕的举动。五年之后,一位名叫Shin Jung-Soon的年轻孕妇追随全台的道路,也试图在她工作的服装厂组织工会。之后她便受 ...

 长篇影评

 1 ) 青年

如果讓我選擇韓國電影中最美的場面,無疑會是《美麗青年全泰一》最後年僅22歲的全泰一在平和市場自焚的那一幕。不僅僅是美,更多的還有震撼。

《美麗青年全泰一》是關於韓國七十年代工人運動先鋒全泰一的傳記式影片,描述了全泰一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影片有兩條線,一條是黑白鏡頭下的全泰一,另一條則是彩色鏡頭下的英來,一位因被全泰一精神而感染不惜萬力為全泰一編寫傳記的辯護師。

《全泰一》的韓三區DVD自身就附帶中文字幕,這條字幕翻譯得很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風格,片名被翻譯為青年楷模全泰一。全泰一正也像我們小時候在課堂上學習到那些青年楷模一般,無私奉獻,捨己為人。把自己的車錢省下來給工廠裡吃不起飯的女工買吃的,組織工會宣傳《勞動法》帶領工人與資產家談判。可在韓國金錢至上的七十年代,哪會有工廠主,資本家會去在意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失望甚至絕望的全泰一為喚起世人的關注最終不惜自焚來喚醒這個黑暗的世界。殉教式的自焚舉動,因此有人把全泰一給神化了。全泰一不是神,這一舉動雖然偉大,但多少也帶著其本身因為絕望而無力去戰鬥的局限性。全泰一說,他一直想有個大學生做朋友。其實這多半也是全泰一等那一代韓國民運鬥士的另一局限性,缺乏必要的知識,甚至有些幼稚,魯莽。

為全泰一編寫傳記的英來,其實也是根據真實人物原型改編。我們無從從影片中找到英來的具體生活年代,但大致可以判斷出在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之後,學生運動高潮來臨之前。英來是個典型的知識份子,一方面受全泰一等七十年代民運先鋒的激進思想影響而為全泰一作傳,另一面卻又因為自己的軟弱性,逃避獨裁政府的緝拿整日躲在家中著書而始終沒有走向抗爭的第一線,不能像全泰一那樣去戰鬥。

拍攝本片的朴光洙導演是韓國80年代獨立電影運動與新浪潮電影的領軍人物。深受光州學生民主運動影響的朴光洙在80年代中期從法國學習電影歸來後,與洪基善等人組建了“首爾映畫集團”,以“首爾映畫集團”的名義拍攝關於韓國傳統文化,底層百姓生活的紀錄片支援那時一波又一波的學生運動。雖然沒有直接參加暴力抵抗運動,但是那一代韓國獨立電影人作品的“戰鬥性”也是不可以小視的。獨裁政府為了禁止獨立電影在大學校園的放映,甚至動用過軍隊與直升機進入校園搶去膠片。而八十年末的韓國電影新浪潮運動也是以朴光洙的《七洙與萬洙》揭開大幕,同期的張善宇,鄭智泳等人也都同樣用自己的鏡頭去反思韓國的社會,去抨擊現代化的陰暗面。所以《全泰一》多半也是可以看作那一代韓國獨立電影人的自傳影片,而英來與他的朋友們正是這些知識份子的最好寫照。

韓國新浪潮這一說法,大概是96年第一屆釜山電影節上第一次提出。那一屆的釜山電影節集中展映了一批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新浪潮”及准“新浪潮”作品。韓國新浪潮和法國等國家的電影新浪潮運動一樣,也是電影人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去拍拍攝他們所存在的社會。但《全泰一》,我更願意把它作為韓國那場短暫甚至不被廣大影迷所知的新浪潮運動的終結作品。《全泰一》只是在還原那個自焚的英勇青年的光輝形象,缺少了朴光洙在之前作品裡的那種尖銳的批判和不懈的鬥志。此後朴光洙,張善宇等人的作品視角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更多的是轉向討論“私人”了。但《全泰一》另一意義,就是參與劇本創作的李滄東為首的後新浪潮一代登上了韓國電影舞臺。李滄東也正像本片最後英來看到的拿著《全泰一傳》的那位青年,接過了朴光洙等人放下的電影戰鬥號角,開始新的“戰鬥”。

英文題A Single Spark是指星星之火嗎?

 2 ) 为了自由的明天,不是明天的自由

大韩民国——他们享受的今天是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争取来的,前赴后继的动力来自勇气与孤独,朝着自由的明天奋进。

很能理解这种永无出头天的感受。自身的处境,女工们被摧残,驱使全泰壹想到年幼的妹妹,他决心奋战到底。

分别以黑白和彩色影像并置讲述两个劳工抗争故事,专制政府无情镇压抗议群众。

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汉江奇迹、亚洲四小龙、韩国今日的民主和富足便不复存在。

时光仿佛定格在全离开的那个下午,泰壹瘦弱的身躯走进幽径深处。

工人们的血泪史是一封写不完的信,泰壹用自己的生命写就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者将永远铭记他留下的火红足迹。

画面忽黑白忽彩色,除了表现两段故事间隔的年代。几组类似画面的转场,使本片有种间离感。

全和工友接连走访黑心工厂,有的工人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没有生理假。昏暗的工厂没有安装照明灯,没有通风扇,大量工人患上眼疾,长期操作机器导致手被损伤。连续加班还被注射类似兴奋剂的东西。

想到拖欠工资的狗东西,不禁头皮发麻。导演的工作,就是与人较量。

一列火车、一盏油灯,夜深人静时熟睡的家人挤在逼仄的房间。全泰壹决意以身殉道。

他全身浇满汽油,点燃手中的劳动法,奔向自由广场。传来人群骚动和呐喊声。

“我们不是机器,遵守劳动法”

那些助纣为虐的狗腿子们,我不信你们猜得中我们的结局。我不信这世上没有正义。我们绝不放弃对权利的争取,自己救自己。我们绝不会让他们的牺牲付诸东流。

 3 ) A Single Spark: 1960s, 1970s, 1990s.

When Chon T’aeil was fighting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labor law, he wrote “I wish I can have a friend who goes to college.”. We can simply tell that in the 1960s, there was a gap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workers. Although Chon is heroic for dedicating his young life to democracy, although the self-immolation of Chon is even considered a “religious sacrifice”, the fact that Chon had no other choice but to flame himself to call for attention is desperate.

In the 1970s, we saw the educated and the working-class collaborated through Kim Yongsu, an intellectual who was writing the biography of Chon, ’s marriage with Shin Jung-soon, a labor woman. However, the social-political situation did not change much: labor rights were still not ensured. The nation was under President Park Chung-hee’s control for these two decades. Under the seeming miracle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lead by him lie the life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workers; but at least, there were people like Kim who could fight with their pens.

At the period when the movie could be produced and published in 1990s, the Korean society slightly improved its labor rights, but there was still not properly settled.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displayed, “It’s been five years since Chon’s death, the public seem to start forgetting him”, both Kim Yongsu, the writer of the book and Park Kwang-su, the director of the movie hoped for an everlasting remembrance of Chon T’aeil, the spirit of resistance. By addressing empathy of the public, Park wished minjung can gain reflection of themselves as well as current society, because every one of them is a single spark—those who donated money to help publishing the movie are Chon T’aeil, those who spoke for human rights are Chon T’aeil.

 4 ) 美丽青年

一段社运往事,一部具有力量的电影! 一部关于韩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工人运动的先锋——青年全泰壹的电影。影片由两条故事线交织展开,黑白影像描写的是全泰壹领导周围的工人阶级进行游行示威以争取《劳动法》里所规定的权益,彩色影像则描绘了一位因认同和钦佩全泰壹而不惜被警察监察缉捕、与爱人分离也要为之写下传记的知识分子。 资本家的无情剥削、肮脏破败的工作环境、不公的待遇、不断压迫工人的社长、极度疲劳的工作时长等一系列让全泰壹唤醒了自己的内心,想要打破非人般的现状。起初,他通过组织工会、走访劳动局、与报社合作、与资本家谈判、上街游行等手段,但是最终都是被打压、被欺骗。 全泰壹终于认清了现实,他似乎绝望了,同时也做出了最激进、最勇敢、最震撼的方式——通过自焚(有如殉道一般)来唤起人们继续斗争的意志以及想要改变现有的不公体制。 那位为他写传记的知识分子的理想其实与全泰壹的理想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工人阶级的权益斗争和披露社会的不公。 在朴正熙的独裁统治下,全泰壹的光辉形象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他成为了往后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精神图腾,也激励和唤醒了像影片中那样的知识分子,他们相互联手、共同抗争,为民主化社会的进程注入了具有生命力的强大力量。这时,也就不难理解影片的英文名“A Single Spark(星星之火)”的含义了。 这部电影是有7000多人共同筹款而拍成的,而他们所有人的名字也一一在片尾字幕中出现。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此片编剧之一的李沧东之所以成为一名导演,就是因为受此片导演朴光洙的邀请为其电影《Starry Island》担任编剧和副导演,从此开启了他的电影创作生涯。

 5 ) 青年楷模全泰壹

(编剧:李沧东~)偶真是李沧东忠实门下走狗() 喜欢喜欢,眼泪嗒嗒滴……双线并行,黑白是60-70年代全泰壹的生命轨迹,彩色是1975年,被通缉的大学生金永洙想要写作全泰壹的传记,而触碰他的人生。拍摄时间是90年代——当当代韩国最该引以为傲的“运动”的历史偃旗息鼓,当“民主”似乎已成为“现实日常”,当年轻人们开始忘却、无知无觉地拥抱醉生梦死的消费社会,为什么还要重提全泰壹和他的死? 对韩国社会现代性的双重批判,资本主义工业的压迫与剥削,吐血呜咽的女工,被迫注射兴奋剂延长工作时间的童工;还有作为一种现代性意识形态建制的“法律”之无效,明明有《劳d法》,劳工部却以拖延以z压对待w权的工人,全泰壹点燃《劳d基准法》,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拒绝与抗议。这个演员选得真好,一张天真意气的脸,声音轻柔,情绪细腻——很奇怪吧,几乎不具备(本人常见)叙事中“阳刚勇猛”的男性革命者形象——称得上“美丽青年”,青年楷模,纯洁的赤子,在道德上毫无瑕疵。我想影片中“宗教殉道”的色彩,应不是无意为之,而好在“唯一获得博爱的方式,不是否定阶级矛盾,而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战胜资产阶级”。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男孩拿着《全泰壹评传》经过,永洙对怀孕的贞顺说,你就是全泰壹。这部电影由7000多人共同捐款拍摄,他们的名字在片尾字幕中一一出现。千千万万个全泰壹,在普通韩国人之中复活,是“耶稣之心”,也是革命的力量,在如何重焕全泰壹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所能携带的动员性力量这方面,本片做得非常成功。然而。然而。九十年代的韩国,还是一去不回头。在国际共运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历史节点,这部电影不可避免地沦为一部对“激情燃烧”的韩国的怀旧挽歌。

ps 1970全泰壹的死,和1971爆发支持金大中选举的群众运动,是朴正熙政府开启维新体制的契机

 6 ) 和平市场中那些年轻的心灵

我为此迟疑和苦闷了很长时间,
但在这一刻,我下定了决心。
我必须回到我贫穷的兄弟姐妹们身边,
回到我心灵的乐园,
回到和平市场中那些年轻的心灵中去,
他们是我生命的全部。
经过很长的思考后,我发誓:
我必须保护这些脆弱的生命。
我将抛弃自己的生命,我将为你们而死。
耐心等待吧,只要再等待片刻。
为了不离开你们,我将牺牲自己。
你们是我心灵的家园。
今天是星期六,八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这一天,我下定了决心。
上帝,宽恕我吧。

全泰壹
1970年8月9日6

被火焰吞没的男人
今天的首尔东大门和平市场上有着商家自愿集资而建的一尊半身塑像,是一个年纪很轻的男人,他穿着朴素的制服,仿佛跪在那里,眼神中带着抹不去的哀怨与绝望。他是谁?一个被后世的韩国人奉为英雄般的人物,在他22岁的年纪,选择自焚抗议劳工所受到的非人处境。
他在韩国工人运动史被看作是“星星之火”的源头。他死后的七十年代全国爆发多次工人与学生的试图自杀式抗议。韩国劳工逐渐意识到自身的薄弱力量,开始自发地组织集体性地抗议。他的死亡示范效应不仅波及了工人,而且引发了知识分子的反思。大量的学生以了解工人处境发展工人运动为由,进入工厂实践。工人与学生,知识分子的紧密联系为八十年代民主化注入强大的力量。

电影全泰壹
自焚是所有自杀式抗争中最震撼也是最激进的方式。自焚的全泰壹总让我想起坐在西贡街头点燃自己的越南和尚。他们的死亡都有某种类似殉教的共同点。(反抗,还是反抗。)
但我也会警惕这种英雄式的自我牺牲。这里面有某种潜在的危险,牺牲精神作为人类最无私的道德行为,同样有可能会被权力集团所利用,冠以审美化的歪曲观点,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对于很多英雄式牺牲的电影,美丽青年全泰壹算不上过于煽情的那一类。即使全片结尾的高潮处,电影也只用短短一分钟叙述自焚的情节。而自焚时只是拍摄燃烧的衣服与书,并未突出主角赴死时的面容,我想也是为了避免过分的渲染个人牺牲,防止观者产生过分廉价,非理性的情绪。

黑白与彩色,从未停止的运动
全泰壹身上有着这样几种身份,纺织工人,无产阶级和没有教育机会的年轻人。这些身份交织在他的社会关系中,映照出他苦难的生活。
在朴正熙的独裁政府领导下,政府给予财阀大量的好处,并且大力发展以纺织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的经济。政府与财团的勾结造成劳工法的名存实亡。
真正在工人阶级抗争的历史中,起到领导地位的不是工人而是手工业者。手工业者比起经济上的剥脱更多意识到社会与道德的不平。在韩国传统文化中,手工业地位低下,“朝鲜王朝时期,很多手工业工人是从奴隶中征用的,目的是为宫廷和贵族生产纸张、用具、特殊服装和其他奢侈品。”
其次,他是标准的无产阶级,没有房子,靠出卖体力换取收入,在独裁政权的资本运作中噩梦般的被异化。这几乎是所有七十年代韩国经济起飞背后劳工的生存现状。他们处在非常敌对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在劳资纠纷时,工人往往缺少组织进行谈判,而资本家尤其是大财阀与政府则可以通过威逼利诱平息事端。这与韩国的左翼,工会力量被现实政治敌对的需要而摧毁的状况分不开。政府尤其警惕共产主义文化的渗透。加上被主导的话语权中强烈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工人作为集体被赋予产业战士等称号,以爱国行为强行代替本应该有的人道关怀。
全泰壹的梦想就是能结识一位知识分子。他自己并没有受过教育,不像知识分子,他并没有从一开始对国家体制有强烈的质疑。此时的矛盾仅存在于受雇的劳工与非法的雇佣者之间。所以他学习劳动法,多次前往劳动部反映。不过他也渐渐从劳动部冷漠的态度以及老板们的势利中形成了一种无力,绝望之感。
影片行至中段,当作家在黑暗的屋子里写作,猛然回头发现青年全泰壹转身走过一段山路。此处从黑暗的屋子过渡到彩色的山路,再切换到黑白的回忆,仿佛是在暗示作家所处时代的抗争与全泰壹所产生的某种延续性。回忆的人物与作家之间的共情(Empathy)是全泰壹死亡真正的力量。也是透过电影这种媒介,使观者自我投射,跨入全泰壹的生命,与他形成对话,反问自己。

 短评

"我為此遲疑和苦悶了很長時間但在這一刻,我下定了決心。我必須回到我貧窮的兄弟姐妹們身邊,回到我心靈的避風港,回到和平市場中那些年輕的心靈中去,他們是我生命的全部。"--全泰壹日記,1970年8月9日

4分钟前
  • L.L
  • 力荐

燃灯者全泰壹。

6分钟前
  • 大书桌
  • 力荐

单纯用一条线索来为全泰壹做传是不是更好?

8分钟前
  • 多多以南夫斯基
  • 力荐

不要让我白白牺牲!

10分钟前
  • Morgana
  • 力荐

8/10。我以我血荐轩辕。编剧之一是李沧东。黑白影像的质感太好了,两条时间线的剪辑炉火纯青。我渴求着中国有这么一部电影,看时竟想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点燃《劳动法》自燃的少年,用生命改变着国家。

14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每当看到这种电影就特别感慨。每个国家都有金泰一这样心怀天下的穷苦青年,但阶级固化、腐朽统治,使得他们的声音显得微弱渺小,最后只能通过起义、自焚这样的方式来表示抗议。韩国有点好,这种题材会被允许拍出来。然而我们呢?

18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力荐

五月没有风暴,六月是个残忍的季节,七月八月是鬼节。风雨云中,南方车站的聚会,燃烧塑料大棚,中国一片苍茫。鸡蛋碰石头,要站在鸡蛋这边,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悲情城市,邪又轧正,美丽青年,香港加油。今日白雪,明日污泥,会过去,被忘记。保持愤怒。

2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这才是“燃烧”

24分钟前
  • 判官
  • 推荐

悲愤的情绪连通两个时空,不,是三个时空。

28分钟前
  • Ahtoha
  • 推荐

看得很难过。从九十年代回望七十年代,再通过七十年代回访六十年代,历史天使就这么站在这些代际里,不断回望废墟,背向未来,却被撕扯着燃烧着向未来拉去。这种回访和书写方式说是左派忧郁也好,太浪漫化和个人英雄主义也好,确实有这样的色彩:聚焦于一个青年,这个人一腔热地喊实行劳动法,我们不是机器,洒下天真的血。唉,可是肉身的人类又不是不死的忧郁天使,生命是那么脆弱不安,一个人的身体不应该只是成为一个标记和符号而已,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应该背负这么沉重的汽油,一本劳动法拿在手里以为是武器却形同虚设。要怎么样才能不再那么脆弱呢?

31分钟前
  • 咸浣熊
  • 力荐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34分钟前
  • 洛克
  • 推荐

我们的差异令我畏怕和恐惧..

38分钟前
  • Knight Night
  • 力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7hQyd5bxFQ

41分钟前
  • 凯思同
  • 力荐

這樣的一部電影、像『武器なき斗い(沒有武器的戰鬥、山本薩夫作品)』一樣、靠募捐才能拍出來……恐怕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42分钟前
  • 房肇英
  • 力荐

李沧东、许秦豪参与编剧,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青年全泰壹十几岁便成为阁楼作坊里的裁缝工人,工作条件恶劣、童工遍地、没有正常休息时间,终日缩在不通风的环境里工作,有人因此得病,没有补偿就被辞退。他原本以为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后来发现劳动法里有对工人权利的保障,于是开始组织工人抗议,却一次次遭到打压。管理部门的人“安慰”他说,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好好干,以后都能开上小汽车。全泰壹心灰意冷,焚烧劳动法,同时自焚抗议。五年后,一个被通缉的男人在调查全泰壹事迹,他的女友正在组织工会,他们遭遇了跟全泰壹一样的处境。

46分钟前
  • 唐朝
  • 推荐

1975年彩色画面和1965年黑白画面双线交织,金泰壹用劳动法典和自己身躯共同点燃星星之火,以最极端的方式试图引起社会关注。然而他死后五年,作家走访当年那些劳动场所,劳工问题依然如故,斗争必须继续下去。或许是为了重在表现两个年份的时空交错,对金泰壹本人家庭背景和更深层的思考决断表现稍少。本片共由7646人筹资拍摄,在片尾字幕完整列出长长的名单,足足四分钟之久,足以见得他已经成为韩国劳动者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先驱和象征。“希望啊!于那阴影背后,必有新生。”

47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勉强及格。由7000人集资拍摄,名字都出现在片尾字幕。两条线,黑白回顾全泰壹,彩色记录搞民运的逃亡教师。打光漂亮,纪实感强烈,示威大场面完成的克制兼妥帖,两条线的多次衔接剪辑暗示双男主两身一体,多少是知识阶层对全泰壹的敬挽与歉意。对工人阶级的描写想起野麦岭,但主要戏份在于70年代纪实性

4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他即她,她即他。虽然全泰壹们面临的是一种困境,甚至是绝境,但历史在循环往复中也会被吐故纳新,靠的就是这些美丽青年,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全泰壹们,和ta们行动中的、生生不息的理想主义。

53分钟前
  • sister rat
  • 力荐

OL http://sogou.open.letv.com/movie/81269-1.html 韩国社运往事,一部有力量的电影!

54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在烈火中燃烧的全泰壹美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震撼,悲壮,刚烈。势必成为我脑海中无法忘怀的影像之一

59分钟前
  • Nothindna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