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勿忘我1982

剧情片大陆1982

主演:方舒  李志舆  

导演:于彦夫

 剧照

勿忘我1982 剧照 NO.1勿忘我1982 剧照 NO.2勿忘我1982 剧照 NO.3勿忘我1982 剧照 NO.4勿忘我1982 剧照 NO.5勿忘我1982 剧照 NO.6勿忘我1982 剧照 NO.13勿忘我1982 剧照 NO.14勿忘我1982 剧照 NO.15勿忘我1982 剧照 NO.16勿忘我1982 剧照 NO.17勿忘我1982 剧照 NO.18勿忘我1982 剧照 NO.19勿忘我198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4

详细剧情

  北国雪野,文革中的七十年代。下乡知青雯雯(方舒 饰)突闻父亲病故的电报,立即回城,还是晚了一步,她看到的只是火葬场那巨大烟囱冒出的黑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父亲就这样走了,雯雯悲伤欲绝。在回来的途中她又遭歹徒欺侮,欲轻生的她被本村中年医生周虹(李志舆 饰)相救,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身心有所好转。她从山上采来一束蓝色小花,周告诉她这花叫“勿忘我”,周虹知识渊博, 她遂拜周为师学医,潜心学习。不久,周虹写出用半生心血铺就的医学专著,但却被造反派诬为黑书,并送他去劳改。粉碎“四人帮”后,出狱的周虹帮助雯雯考上大学,临行前,雯雯向周虹捧上一束象征爱情的勿忘我......

 长篇影评

 1 ) 忘年恋

又是一部被运动耽误了20年青春的爱情片,相较于牧马人里的许灵均接纳了李秀芝,周虹拒绝了之前很多的介绍!当雯雯说如果她没考上的话就回来给他烧饭洗衣服,他是同意的!在他看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满心的欢喜,那是老师对于自己教导结果的喜悦,同时也是自己与雯雯的分别信!雯雯走前的一夜,桌子上的那杯勿忘我和那封告别信却是周虹自我矛盾的表现,雯雯拿走了桌子上的老照片以及大门钥匙!周虹追赶着那趟远去的火车,既是在送别雯雯也是在追逐这段!影片支持结束!从那张照片和钥匙看出,雯雯还是会回来找他的,就像当初去二沟子接周虹回村里一样!

 2 ) 特殊时期的山村爱情,那种哀美让人隐隐忧伤却又心怀喜乐……

  70年代初,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女知青雯雯失去父母,遭受凌辱和歧视,她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同村的中年医生周虹救了雯雯,在他的精心治疗下,雯雯恢复了健康,她爱上了周虹……
  这是一部带有伤痕烙印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的爱情故事。剧情生动,情感丰富,感人落泪,特别纠葛。周虹待雯雯百般好,其实,雯雯的爱是不由自主的,在一个四周都是敌人的环境里,只要一点点的善意,任是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感激万分,而周虹,这个恶劣环境中保持着一缕善念的人,这个人到中年看破世情的男人,他对雯雯是怜而生爱的吧!那点爱意因为良知而萌发,因为他们的小心翼翼而最终蓬勃长大。但,在这里,年龄成了最大的敌人。相差20岁,在那样一个保守的山村,同样是那个保守的社会,再加上两人身份的差距,周虹是明智而又无奈的,他没有说出口或者他没有留下雯雯,而是遥思远去的火车,遥祝这个年轻的女知青可以回到大城市快乐生活。
  哀而不伤,那种执着又真挚的爱意贯穿整个故事。静静的看着这段特殊时期的山村爱情,那种哀美让人隐隐忧伤却又心怀喜乐……

 3 ) 1980年代长影的代表作

楼上林雁飞用“成全之美”概括的这一不拘于时代特征的此片立意非常准确,於我心有戚戚焉,深以为然,珠玉在前,不另重复。特殊年代,一场医生大叔与文青学妹忘年恋,抛开故事的特定背景,情节的演进、人物的刻画,谁说又比很多经典影片(比如现在临时想起的《廊桥遗梦》)差了?故事虽然简单,但节奏把握、细节处理、人物举措,都很完美,这是于彦夫导演带领团队的功劳。

方舒纯美,志舆儒雅,真是1980年代顶尖的青年演员代表。不同于上影厂龚雪的秀美柔情、刘晓庆的明丽爽快、潘虹的知性洋气,方舒的大方舒展之美,正如一个“方”字加一个“舒”字,漂亮中蕴藏着聪敏和大气;李志與的儒雅谦和,在林雁飞文中有准确阐述,不敢再掠人之美~~医生的职业定位是哪个时代流行的集体认知,大叔和女青年的对望似乎还是一个创见吧?在剧中有很好的演绎。

我仅补充下感受最深的两点:本片的服化道和摄影十分讲究,看得出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厚实和专业。

人们都在评论张瑜在《庐山恋》里换了几十套服装,方舒在此片中的服装不多,但每套都很经典;尤其是后半部从省城父亲平反回到乡下的那一身浅灰色棉布深咖啡呢领带帽短大衣,配上红白相间中长围巾,加上里面的深色暗花衬衫,非常出彩;拿到今天都很有味道,也符合方舒短发干练的人设。我觉得那件大衣都可以出prada、GUCCI的时尚单品了!李志與的服饰化妆也很到位,比如衣服总有破洞、组合简单、深蓝色为主,等等,虽然是当时的现实反映,但十分符合长期右派中青年的形象。片中的其他场景和道具都很协调,毫不违和,并且拍出来都很耐看,比如两处的炕头,李志與家中的书架、书桌等等。方舒的书包,尤其是后来从省城买书带回的红黑方格行李箱,既有时代特点、又很醒目地呼应了她平反后的正面阳光氛围。

近四十年后再看这部影片,画面观感一点也不觉得老气和局促。首先是将大山、牧场、溪流、湖湾的四时美景非常准确贴切地运用到影片中,结合人物处境和心理,对应于不同的场景。比如开头的冬雪、第二阶段的平原牧场小花出现(勿忘我)、第三阶段的溪流小桥、再后历史翻篇女主接男主时的满山红叶~~摄影画面取景控制的很好,人物和景的关系都能看到推敲(后来张艺谋等摄影出身的转战导演看来是早有端倪的),人物的长远镜头和特写的运用,都非常准确感人。整个片子的制作水平相当高。

综合起来,这是我封城三个月来看了几十部1980年代大陆影片后,心目中最完美的一部长影厂的佳片。

 4 ) 《勿忘我》(1982)——成全的伟大

前记:


翻出硬盘,忽然看到自己旧年写的影评一则。本来想要放在Blog上,却没做。

要说爱情,这个故事,也是自己难忘的。

措辞上有些过激之处,重看有点好笑。不过,那也是当时真实的心情,所以就一字不改了。


六年前,记得是高三开学的第一天,天气极热,学校里不能洗澡,所以还是长途跋涉的回家去。晚上,做了两道数学就甚觉无趣,于是趁爸妈不在家,毅然的打开电视开始打发时间。记得一打开,就是中央六套,我一向不看中央台的,但就是这样一次的打开,看到一个女孩子,坐在火车上,面色伤感的望向窗外,火车在呼啸中穿过长长的隧道,镜头定格在透着光明的道口,屏幕上映出三个字“勿忘我”。居然破天荒没有因为是国产片而立刻换频道。就这样,把一部片子从头到尾的看了下去。

六年后,在电脑里又重温了一遍。感动依然……

片子的叙述其实颇为平静。文革里一个被毁的幸福家庭,一个因此而失去所有亲人的女孩,一个人在山里的公社从事繁杂的劳动,父亲病故,匆匆的赶回省城,却只捧回了骨灰坛。万念俱灰,偏又遭到流氓的调戏。冰天雪地里,无助的弱女子想以刀自裁。就在此刻,他出现了。他是这个村子里的医生,叫周虹。

他的出现,没有华丽的登场。不是陈词滥调的英雄救美。他匆匆的一边走过来,一边用平静的声音说:放下刀子。他仿佛在对待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平静的语气里,却有着执著的坚定。她没有听,他还是那句话:放下刀子。(我很喜欢李志舆的声音,温和沉静,让人听了安心。)随后缓缓地说,你连住在一个屯子里的人都不认识了?你不是叫雯雯吗?

雯雯。这个也许一开始,他只当作是孩子的女孩子,从那一天起走进了他的世界。他救了她,关心她,告诉她,那些蓝色的山花有个诗意的名字叫做“勿忘我”,代表了爱情,耐心的教她学习知识,因为她的不努力而伤心,为她的进步而欢悦,是的,他为她的生活重新点燃了希望。

虽然,我不曾经历过那样的时代。但一直相信,能在那样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里还能坚持信仰,和保有自己善良本质的人,是自有一种人格魅力在的。他,年过不惑,温文尔雅。她,正在青春,活泼聪颖。流水一样的生活,诗画一样的村子,即便在重重政治压力下,世俗陈见中,两个隔代的人还是默默地产生了感情。

也许这个片子之所以美,在于含蓄。不是时下流行的阐述文革里所谓压抑的情绪,时不时要以爆发的“激情”来渲染。而那时候真正美好的感情,恰在于那份“纯洁”。在于那慢慢耳鬓厮磨中流淌的心情。在于发乎情,止乎礼。在于感情的体现,是以生活琐事的细节关怀,而非肤浅的言语。

春天,她从公社打粮回来,走到半途遇到他,他不说什么,将自己的医疗箱放下,背起她的粮袋就要走,她不好意思,他只朝医疗箱努努嘴,意思说交换。冬夜,她看他寒窗写书,悄悄为他煮了几个土豆去了皮,放在他桌边,随后默默地离开。他后来发觉,心中一暖,大大地咬了一口……

还记得,他因为写那本“毒草”,被迫离开村子,一个人住到山里,离开之前,他怕她伤心,什么也没说,离开的时候,天刚晓,他背起简单的行囊,时时的回头,虽然无言,难舍的心情却胜过千言万语。而她每每在努力学习之际,总在眺望那远处的群山。彼此的牵挂,岂在朝朝暮暮!

春去秋来,枫叶红遍的时节,疯狂的年代终于走到了尽头。看到她卷起裤腿踩过水塘,站在山巅朝他挥手的时候,我也终于似乎可以松一口气。而他惊讶的失神,口中默念她的名字,手中的水桶蓦然掉落之刻,我却能分明感觉到他的喜悦和期待。全片在此处出现了一个高潮——她飞奔过去拥抱住他。很自然的,丝毫没有令人突兀的感觉。可是他,似乎对这“亲密”的接触还有些措手不及,小心的要将她推开,本能的让自己再次回归到“叔叔”或者“老师”的角色。——那一刻,我只觉一阵不忍的难过。无可否认,这个人物,在个人情操上,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

后来,他带她上省城去高考。冰冻三尺,焦急地等待她出考场,为她准备热饼,自己却什么也不吃。而她呢,在领到父亲单位补发的工资后,为他带了整整一箱的医学书。很喜欢这个情节,她打开箱子前,叫他转过身子,叫一,二再转过来,他赌气说那我不看了,她讨饶的让他直接看。—— 就这么一个情节,足以表现,他们其实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已经产生了默契的融洽。

而她终于因为考上大学,而要远离。大学在关内,距离千山万水。他的所有青春岁月,已经因为荒谬的年代,而一去不回。他不能再离开这片村庄。而她呢,则在离开前,将一捧勿忘我放在他手中,更想在夜里去找他,向他表白。

那个夜太长也太短,在下雨,他愁眉紧锁,不知何去何从。

不是不知道,他其实已经把她当作生命的赐予。她的离去,他将会比任何人都伤心。

不是不知道,他其实也渴望爱情,并不真希望,自己一生无知己伴侣。

更不是不知道,她对他的感情,已经远远超过信赖和依恋。

但他更知道,为了她的前途和希望,也为了自己当初对她的寄托和期待,他必须放手,让她安心的离开,去面对崭新的未来。

天亮了。他留下那已经插在瓶中的勿忘我。留下一封信。已然离开。

她知道,他为了成全自己,终于不能接受自己的感情。而失声痛哭。——此刻,我也伤感至极。

她带走了他年轻时代的照片。

犹豫再三,将门锁扣上。

镜头拉回那辆火车。女孩目视窗外,手里仍紧紧地握着那把门锁钥匙。

她不愿丢弃它,因为终于有一天,她还会回来吗?

山坡上,他追了一程又一程,目送火车的远离。

他还会努力的,再去找她吗?

但影片就此结束。

虽然结局是开放的,也许观者也可以期待一个美好的团圆。但这在我看来,已经并不重要了。在苦难的年代里,有多少人还能有如此高尚的情操呢?你要问我,伟大的爱情是什么?我想说,是成全,是无私的成全。周虹成全了雯雯的将来,也成全了自己的伟大。

影片的主题,已经远远超过1982年那个时代的限定。爱情的定义,第一次在中国可以跨越年龄和辈分,世俗和传统,直达到灵魂的交流与契合而呈现在银幕之上。而爱情的最高,不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奋斗,而恰恰是能够为了成全对方而牺牲自己。

这一些看似平凡的情节,却没有分毫的杂念。即便两人深夜共处一室,彼此间也只是默默温情,丝毫没有非分越礼。即便是穿着打满补丁乃至破损的衣服,人物却风采依然,个性分明。这样朴素唯美的感情,这样本色的自然流露,问今天的人们,还能想象么?

时代是有局限性的。而人格的之所以别样的重要,则在于能够超出时代的局限,完成自己的升华。这样的故事,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已经太遥远了。今天的人们,面对的,是出国,是升迁,是许多现实的物质追求……而“成全”二字,已经太遥远了。

事隔多年,重温时仍然有万千感动。感谢于彦夫,在那个年代,已经能用诗画的手法,将感情细微传达。也感谢那个剧作者,在那个年代,可以用这样的故事,传达爱情的境界和崇高。也感谢李志舆和方舒,和片中那些配角们,因为他们完整的演绎,才能将这虚无的感情具体化。——特别是李志舆老师,我在这么多年里,一直都很欣赏的一个演员。六年里,我也经历了一些风雨,从而真切的明白了成全的不易。反反复复中,总能记起这部片子。他那温和忧郁的眼神,我曾说过,是诠释中国文人美好情绪的最好选择。(后来有一次看到有人说,这片子本来是选的焦晃和张芝华。感谢导演最后换了人。而且换对了人。焦晃老师我也是很欣赏的,但相对这个角色,自然还是李老师更加合适吧。而当时青春年少的方舒,也比张芝华更有女孩的灵动。)

你可以不喜欢这部电影,可以说它的某些情节已经不再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有些表现手法也过于牵强附会——毕竟才从模式化的电影制作流程走出来,人物的许多动作对话都难免有些“做作”。但我却依然会将它视为国产剧的经典之一。

 5 ) 周虹的抉择(转)

心血来潮,贴上李志舆先生1982年写的关于周虹这个角色的分析创作历程

今年七月,我接到《羊城晚报》“我最喜爱的一个角色”专栏的约稿信时,心里面响起了一个名字:周虹。只因为当时我自己还没有看过《勿忘我》的完成片,又忙于新片的拍摄,心想等影片上映后,听听观众的反映再说吧。

十多天前,我到影院去看了《勿忘我》。散场后,我随着人流边走边留意周围观众的反应,不说话的、陷入沉思的居多,有的在低声和同伴交谈,可惜我听不清说些什么。这时,突然冒出来一个年轻人很响的声音:“这个男的也太憨了!”我循声望去,他在笑。我觉得被刺痛了:喔,他连周虹的名字都没记住!此后不久,我陆续收到一些观众来信,他们倒都很赞赏这部影片。有好几封信上谈到周虹时,用的语句竟完全一样:“周虹这个形象太感人了!”这些观众大多是青年。

对于一部影片、一个银幕上的艺术形象,观众们见仁见智,是很自然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譬如,对影片《勿忘我》结尾的处理,就是在喜爱这部影片的观众中,也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特别好,一种认为很不好。争论的焦点是此刻周虹回避雯雯的爱情是否合乎情理?即是否符合周虹性格的行为逻辑以及周虹与雯雯人物关系的发展逻辑?这一场见诸报端的争论,我们早在影片拍摄之初就预料到的。因为《勿忘我》的电影文学剧本早已在刊物上发表,某省电台还改编成广播剧演播了,所以摄制组尚在筹备阶段时,就曾收到许多热心观众的来信,不少人提出希望周虹与雯雯有一个“大团圆”结局,有一位甚至写来了数千字的《<勿忘我>续集》的详细提纲。多么善良可爱的观众!这些信确实感人至深。但是,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规律,是不允许用感情来取代的。导演于彦夫领导摄制组进行了反复深入地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剧本的结尾处理是真实动人的,不能作根本的改动,只能作一些局部的调整。现在从完成的影片来看,结尾的处理虽有某些不足,但总的说来是好的,有意境,有深度,它带给人们的信息虽然含蓄,但不含糊,而是丰富的、明朗的、美好的。

否定影片结尾处理的观众颇动感情地发问:“难道周虹与雯雯结合就不高尚了吗?”他们批评影片编导硬要周虹与雯雯分离,违背了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人为地制造了一个阴冷的结局”。这样提出问题可以理解,但不恰当,难免失之武断,难以服人。因为影片的结尾,只写到雯雯到关内去上大学,并没有肯定地表明雯雯与周虹的关系就此断绝了。临行前夕,雯雯想找周虹倾诉心曲,明确恋爱关系;周虹尽管因有难言之隐而回避了,可他对雯雯的依恋之情,虽经极力抑制,还是明显地流露出来了——在小桥边周虹与雯雯话别和回家后独自回想刚才与雯雯在大树下交谈的两场戏,导演用了大量镜头渲染了这种感情。聪明的雯雯当然是感觉到的,她也完全能够理解周虹所以回避自己的苦衷。原剧本上,周虹给雯雯的信尾写有“你的叔叔和教师”的落款,我建议导演把它删去了。这些对原剧作的局部调整,都为了显示周虹与雯雯未来关系的不确定性。雯雯在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拭干眼泪,凝视着拿在手中的周虹家门的钥匙,她的表情渐渐明朗起来,眼神中闪烁着执著的光芒;接着是周虹在阳光明媚的草原上疾行、登高,遥望远去的列车……这里没有用任何肯定性的语言,但暗示是够清楚的:事情还没有完结,钥匙在雯雯手中。他们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观众可以随意去想,因为那已不是这部影片要表现的内容了。

问题的焦点还在于周虹此刻回避雯雯的爱情,是否越出了他的行为轨迹?我作为周虹的扮演者,按捺不住地想参加这场争论。

我认为《勿忘我》并不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影片,它的主题具有多意性,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人物虽少,但见一滴水便可知大海;男女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正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二十年间历尽坎坷的反映。一个理想社会的建立,如同一个有理想的人的生活道路一样,不可能是平坦无险的。那么,当你遭到厄运、陷入逆境时,应该如何对待人生呢?这是影片提出的第一层主题。周虹从亲身经历中知道,除了自己不甘沉沦之外,还需要有许多象老支书、王大娘、王大爷那样的人的同情、友爱、信赖和帮助,正是这些善良正直的人们使周虹重新获得了敢于直面人生的勇气,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这种生活的启示,已经成为支撑周虹全部生活的主要信念,他为雯雯所做的一切,都为这一信念所驱使。因此,当雯雯自暴自弃、向命运低头时,一向不发脾气的他会激情地喊道:“为什么要相信命运?你要改变这种安排!”这正是周虹在全剧的贯串动作。他在剧中的全部行为,都是奔向这一目的的。一切阻碍,全都可以置之不顾,无论是恶人的诽谤,还是爱情的困扰。不错,周虹是怀着一种特殊的热情去帮助雯雯战胜不公正的命运的。这种炽热的感情,并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它发源于正直的人对无辜受害的弱者的同情心;更因为周虹从雯雯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切肤之痛,使他义无反顾,他激励雯雯向命运抗争,正是他自己向厄运苦斗一生的自然延续,具有周虹这个人物独待的心理和感情特征。诚然,当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的雯雯一次又一次地向周虹表露出爱意的时候,在周虹内心是激起了极其强烈的心理冲突的。朝夕相处三年多,雯雯又是这样一位可爱的姑娘,周虹怎能不动情呢?尽管他极力回避、排遣这种感情上的困扰,但发展到影片结尾时,他已不得不向自己承认是爱雯雯的,以至因为害怕抑制不住这种感情的爆发,而不敢到火车站去送雯雯上车。那么,为什么他决定回避呢?因为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实在太多了。影片结尾时是1978年的初春,周虹的错划右派问题还没有得到改正,他怎能不疑惧自己的政历问题会影响雯雯的前程?周虹应当恋爱、结婚的青春年华已经逝去,而雯雯却是一位比他年轻二十岁的姑娘,他又怎能不疑虑自己会成为她的拖累呢?单举这两条就足够了,当时的周虹绝不可能逾越这两重心理障碍。正因为周虹爱雯雯,他希望这位刚刚开始生活的姑娘能够无牵无挂地向科学文化的高峰奋飞,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她的聪明才智,过上一种和他年轻时的经历完全不同的美好生活,所以他才忍着剧烈的痛苦决定牺牲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爱情。是“太憨”吗?是“矫情”吗?都不是。这是周虹此刻必然采取的唯一符合他性格逻辑的抉择,也许出乎一些观众的意料之外,但却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影片这样的结尾处理,会给人以“阴冷”之感并造成“心理上的重压”吗?我认为不会。影片结尾的气氛处理无疑是明朗的,饱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如果说其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那便是周虹的忧伤了,我想这是应该允许的。一个人无辜受了近二十年的磨难,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忧伤呢?然而周虹并不怨恨生活,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正如他在给雯要的信中所说的:“人生是严酷的,但却是美好的,如今我更加坚信不疑了!只要充满信心,一切都是光明的。”这绝不是人云亦云的空洞的说教,而是周虹从自己饱经沧桑的经历中认识到的人生的真谛,也是影片作者着力要向观众表达的生活哲理。这样的结尾处理,显然要比皆大欢喜的“大团圆”收场真实得多,深刻得多也感人得多!

周虹,是我迄今为止在银幕上扮演的角色中写得最有血肉、感情色彩最丰富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复杂的内心生活很有挖头,他深邃的思想性格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我初读一遍剧本,就完全被他吸引住了!我是怀着深深的爱去塑造周虹的银幕形象的。我也希望更多的青年观众能够理解他、爱他,从他身上得到有益的启示。

1982.12.21

 短评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追求这种纯洁而又高尚的境界。这片子应该不是第一次看,但年头太多完全不记得看过了,反正文革题材电影多少都有共通之处,当然弱点也大都相同,就是反思不够深刻,只能表达到奸臣当道、祸国殃民、阻碍圣听的层次,再多也不可能通过审查了,当然80年代还是比后来思想解放多了!

7分钟前
  • chameleon
  • 力荐

爱情,谈得到公平,不公平吗?大导演就是牛逼。叙事节奏、镜头、配乐,都棒极了。

9分钟前
  • 沧木生
  • 推荐

革命时期的爱情,两代人的爱情,甜蜜、纯粹、动人,也因为世俗眼光,令人伤感。周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师长,为雯雯着想,不愿越雷池半步;雯雯是勇敢地表露自己的心思,回应的却是若有若无的冷漠。这样的关系令人心碎,也令人感动。北国的雪是那样的纯洁,这样纯洁的世界里,他们终究分开了。也许只有分开,才让这段感情更加美好和纯粹。那天夜里雯雯期望能够表露心声,可周虹仍旧徘徊在雷池之外。倘若二人越过雷池,那或许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电影的感染力就不会那样令人回味。作为电影而言,这样的结局相对较好;可是作为个人而言,我仍旧遗憾地说,为什么他们没有在一起?不,雯雯会回来找他的,一定会的,一定。

12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推荐

1982年

17分钟前
  • 想飞的鱼儿
  • 推荐

男女主角之间情感变化写得很有层次感(1808)

18分钟前
  • 虎珀鱼
  • 推荐

洋溢着八十年代的清纯气味。方舒的小酒窝和帅大叔李志舆。

23分钟前
  • 上帝在高处吸烟
  • 推荐

以后,你也不用天天来这里了。/但是,如果我想来呢?/想来,就来吧。简单的季节隐喻,简单的推拉镜头,这部八十年代的电影,居然是电影院拍的枪版,居然画面是斜的,居然音画不同步,居然让我看完它。每一天我们缅怀逝去的深情,却忘了自己其实也可以。PS电影里两首歌都太美了,催人泪下。

27分钟前
  • sleepy Mia
  • 推荐

“那个女的,心术不正!”

32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编导还是理智的。大时代背景下,个人是多么的渺小无力……多年以前看的时候不懂,不仅是因为年龄,更重要的是经历。“自由”是多么的脆弱,不用战争、动乱,一张薄薄的封条就可以剥夺!至于爱情,更是软弱无力。雯雯到了大学,唉:-(

35分钟前
  • 理言
  • 推荐

还算传达过朴素的真、善、美的。

40分钟前
  • 堅定de錫兵
  • 还行

一个人处在逆境的时候,更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超人的勇气和毅力,才能有所作为!

44分钟前
  • 水手
  • 推荐

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文学式的电影,总是了充满纯真、无私、天真、善良,反思的精神感动是感动,但有点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了,像一个乌托邦的美梦,谁知道风暴正在前方,就要来了。

4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非常耐看的电影,很会讲故事和调动镜头,演员情绪自然到位生动感人,音画意境非常富有诗意,抛开时代背景的局限,仍不失为好电影。这首儿时常听到的打油词(前两句特别耳熟),被电影永远记录了:“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粱。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46分钟前
  • 故园遥望
  • 力荐

两个主演相差21岁,演爱情戏一点没有违和感

48分钟前
  • 于影同行
  • 力荐

文革结束后一大批农村知青与农村子弟考上大学,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再反观今天,农村子弟还有多少人能竞争得过城市子女呢?感谢因为反右下乡的第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将一生的心血献给农村,这可能是文革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珍贵遗产吧

52分钟前
  • 蒂姆德普
  • 还行

那个时候在哈尔滨拍的电影也挺多啊,比沈阳和长春的都多。

56分钟前
  • 高玉宝
  • 推荐

李志舆老师越看越有味道,和众多女神都好搭。得知李芸是他女儿,完美遗传了父亲的气质。

57分钟前
  • 挤出脓包会好的
  • 推荐

2021.11.8/bili 爱情3/医生指导女主学习考上大学,女主爱上医生,没在一起。

1小时前
  • 紫衣雨露
  • 还行

很小的时候通过电影频道无意中看到的一部老电影,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递上一束勿忘我,低头羞涩地说道:你告诉过我它的名字的。。。多年后,这个场景竟总会浮现在脑海,忘不了。。。

1小时前
  • pumpkin
  • 推荐

那年月这类型电影的标准开头和结构。男主角演这种类型的电影驾轻就熟。感情十分含蓄。不过男主角这样的出身不该是什么右派啊。没有认出来是方舒,水灵灵的姑娘。

1小时前
  • 幽若/ty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