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南方面挑起边境事件达三千多起,社会主义阵营好兄弟中国和越南同室操戈,剑拔弩张。侯局长的儿子侯方此时正在边疆服役,这位一腔肝胆的青年决心用钢铁之躯保卫祖国,因此特别申请延期退役。而他的妈妈却担心儿子的安全,执意希望儿子退役回家,远离战场的喧嚣。人民子弟兵们浩浩荡荡开赴边疆,侯方跟随班长梁青青冲锋陷阵。然而越方设置了长达两百米的雷区,为了打开大部队前进的通道,梁青青带着侯方、韦江波等战士展开排雷任务,可是所有的爆破器材都用完了,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扫除最后五十米的地雷。
年轻的战士视死如归,他们做出足以让祖国母亲自豪的壮举……
童年回忆
已经印象不深了
感觉那时中国的电影拍得比现在好,有自己的特色,不像现在怎么看都是人家的模仿品。而且,那时人的精神真让人感动。
外战题材,越战叙事,和高山其实是一个叙事套路,高官父母让孩子避难,孩子在战场上实现成长,本片对战争细节进行了很多描绘,加重了真实感,但是因此很多内容就略显肤浅(1.不是我们为他们骄傲,让他们为我骄傲2.失去视力的副班长,细节展现战争创伤,非常有趣3.高官家庭的旁边有点突兀,但是也还好啦)
小时候看过!
政治说教片(补记)
看过留痕
结尾的死人说话---笑场了。
中国军人👍
少有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题材电影。小学看的。
视死如归的英雄故事。
这部电影的诞生早于“高山下的花环”的小说之前,更早于84年的那部电影。是自卫反击战正如火如荼的时候火线拍摄上映的。人物设定,故事主线…都和“高山下”几乎一样,可惜导演演员和剧作方面相去甚远,所以显得有其形而无其神。但当时毕竟才是1980年,能摆脱此前那么多年电影创作上的桎梏,也算是进步不小。当下很多蜂拥而上的抗美援朝题材也存在着同质化,难出精品的问题。
童年印象深刻的电影。
汪宝生 宫喜斌 张百爽 宫建华包括李俊海,那时候演戏都有点过猛,但是这部电影确实记录下他们最纯真的青春。
与老革命电影一个套路,现在看来好多地方简直反审美。。毕竟是打完马上拍的宣传片。妹子是柳州铁路局公安处的!
这是形势套路片,80年代估计片厂都有任务吧,天山电影制片厂都得出类似的片子。
5.8分 中国电影
编、导、演都极差,但,还是要向祖国的捍卫者致敬。
补,小时候家父买碟看过,为数不多的反映对越战争的电影,对影片中火箭炮齐射和人体排雷两个片段印象深刻
补卡,曾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