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炸弹

剧情片其它1952

主演:Gennaro Pisano  Marilyn Buferd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

 剧照

秘密炸弹 剧照 NO.1秘密炸弹 剧照 NO.2秘密炸弹 剧照 NO.3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位于西西里的一座小镇中,居民们都沉浸在热烈的庆典气氛里,借着这个空档,魔鬼乔装打扮混入其中,来到了镇上照相馆主人切雷斯提诺(
  Gennaro Pisano 饰)的家中,要求借住,善良的切雷斯提诺接待了他。魔鬼在切雷斯提诺店里的一台照相机上施了法术,所有被这台照相机拍摄到的人都将死亡。
  发现了这一秘密的切雷斯提诺既害怕又兴奋,他将这个秘密告诉了镇上的神父和镇长,可是没有人愿意相信他所言,甚至认为他已经疯了。连连遭到否定和嘲笑,切雷斯提诺的内心渐渐黑化,他发现,这台相机可以帮助自己“惩恶扬善”。

 长篇影评

 1 ) 《秘密炸弹》心魔要靠善心驱


题记:
神会救你的,只要你作些善事,心存悔意就行。
   ――――影片台词

这是一部宣扬宽恕和敬畏的影片,导演设计了一个具有间离效果的开头和结果,一只万能的魔幻的手打开了影像之门也顺带告诉观众电影是虚幻的梦境。这是导演为数不多涉及灵异而且有着喜剧特性的片子,真实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状态现状和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导演最后明确告诉观众,凡事要三思而行,不要越俎代庖充当审判者,宽恕和信仰才是拯救人们的方式。
罗西里尼是十分注重细节的导演,魔鬼进入照相馆时门上的恶魔和骷髅点出了魔鬼代表死亡的话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警察之死的长镜头和之后毛驴莫明死去,主演出色把握住了恐慌和茫然的情绪,特别是他见到底片上的“圣迹”后不由自主的战栗将戏剧的表演完全融入真实的事件之中,让人信服。幽默也是本片的特点,僵死奇异的棺材、毛驴无辜死亡、高利贷者的怪异死亡将影片笼罩在神秘主义式的喜剧气氛里,也可以看到导演的搞怪能力。
导演对于场面的调度十分在行,在摄影师到市长那里报信的段落里,跟拍的长镜头很好表达了人物的行动和内心情绪,在市政府一些官僚喋喋不休的可笑论战,一系列镜头灵活切换丰富了影片的人物矛盾冲突和他们的虚伪,犹如我们身临其境一样。对于政府拨款的运用市民讨论场景里走过的曼妙女郎的身影一下子吸引住公众的视线,导演非常隐蔽地带出了当年人们的道德承受力,点出了群众窥视欲和嫉妒的双重性,夜晚,年轻人到女郎家窥视的场景曾被当今著名的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借用到《西西里美丽的传说(Malena)》里,或许是为了向他的前辈致敬吧!在这部影片里女郎是个花瓶似的点缀,只是为了增加戏剧性。
战后意大利失业率十分大,群众演员价格低廉,这为导演拍摄盛大的场面提供了可能性,圣安德烈神像出游的场面和台阶上的场面都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导演也通过对话表明了他的世界观,高利贷者和借贷者的对话可以了解到战后同样陷入贫困的意大利各阶层。结尾部分魔鬼和照相馆主切雷斯提诺关于谁有惩戒权利的话题具有意大利的宗教传承,导演对于权势者警察、官员、高利贷者的宽恕是他依旧恪守宗教的底线,人没有审判人的权利。他也通过魔鬼之口告诉我们解救之道在于善心和善意,似乎这是导演告诉我们化解战后尖锐阶级矛盾的最好方法。此片中文译名为《秘密炸弹》并不妥帖,应该翻译成《杀人照相机》才符合原意。

片名《秘密炸弹The Machine That Kills Bad People》意大利1952
导演:罗伯特·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
演员:真纳罗·皮萨诺Gennaro Pisano、Marilyn Buferd
片长:83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6,欣赏性6


此文首发于《DVD银幕内外2005.12》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2 ) 《秘密炸弹》:安能辨我是善恶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5676.html

电影终结之前,是舞台落幕,舞台落幕之前,是游戏结束,游戏、舞台和电影组成的嵌套结构,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装置艺术”,罗伯托·罗西里尼用自己电影中很少使用的结构,制造了一种间离效果,而这个效果的真正目的就是揭示最后的主题:字幕打出,“如果期望救济就停止作恶。”但这不是完整的主题,后面加上的一句话是:“在宣判之前请再三考虑。”

电影结束,是罗西里尼的电影结束,而舞台落幕呢?这一个字幕是注解这幕舞台的,它以前后呼应的方式呈现:在开始的时候,画外音传来:“我们现在开始看喜剧,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天空中有流动的云,地上是自制的裸山,我建了这个建筑物,然后把这座山隐藏起来了……”一只手出现,然后开始布置场景,天上的云,远处的上,近处的建筑物,然后是小镇、房屋、街道,最后是安放了各种出场的人物,他们是乞丐,是小偷,是说谎的人,是市长,是政客,“现在开始上演了,希望大家喜欢这部电影。”当电影是罗西里尼的电影,这一幕舞台剧又是谁的舞台剧?或者说,那个用大手布置场景的人是谁,那个旁白中的“我”是谁?那个把人物都布置到这出喜剧中的人是谁?

没有出场,只是在叙说,舞台剧的导演,其实也是那个幕后控制者,罗西里尼显然在这种间离中给了“我”一种决定权,包括最后说出“如果期望救济就停止作恶”,“在宣判之前情再三考虑”,完全是一种上帝的口气,那么很明显,在这个舞台剧中上演的那一出看似荒诞的所谓的“正义游戏”,其背后的操控者也是这一个上帝,当上帝告诉了行善的必要性,告诉了审判要三思,告诉了喜剧背后的深意,或者也是罗西里尼把自己当成了上帝,说出那样的忠告带有很明显的说教意义,但是从舞台戏剧到电影,在嵌套的结构中,却是为了对其中的游戏做出一种解读:游戏里有充满魔力的魔鬼,有惩罚恶人的摄影师,有小镇上各类人物,在错综复杂、充满神秘气息的故事里,游戏其实是虚幻的,甚至是容易误解的——惩处恶人不一定代表着正义,帮助穷人不一定代表着善良,而魔鬼也不仅仅只是恶的象征。

在全部的游戏里,上帝似乎是可见的,那个“圣安德烈”无疑就是一个符号,当它被抬着在街上举行仪式,当人们膜拜它,当大家期待奇迹出现,圣安德烈成为一种寄托,但是这种符号也可能制造误解,当摄影师在自己的照相馆里遇见那个魔鬼变身的老人,在老人用照相术让那个警察局长死去的时候,摄影师切雷斯琴在找不到老人的房间里,发现了地上的一张底片,拿起来一看,就是圣安德烈的影像,于是他惊愕道:“我看到圣安德烈了。”看到圣安德烈,显然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不是指在镇上举行仪式的那个圣安德烈,而是真正的神,真正的上帝,因为上帝化身为一个老人,用照相术把作威作福的警察局长杀死了,于是,这个只要拍摄墙上照片的游戏就变成了切雷斯琴口中“一个正义的武器”。

切雷斯琴强烈渴望正义,是因为自己是受压抑受欺负的人,当圣安德烈生日的庆祝仪式上演的时候,切雷斯琴拿着自己的照相机去拍照,但是中途却被警察局长赶走了,这是一个起点,或许正因为这个总是用命令的方式驱赶他的警察局长,在他看来是恶的,所以当神秘的老人让他死去,他得到了一种报复的快感,而捡起地上的底片发现就是圣安德烈的影像,于是一种逻辑建立起来:老人无非是圣人的化身,而杀死恶作为正义的一部分就变成了一种奇迹。一开始,切雷斯琴是有所怀疑的,“这是偶然吗?这是试验吗?”于是带着这样的疑问,他打开了门,通过门缝拍摄了一张外面运柴禾的驴的照片,然后将照片挂在墙上,用照相机再次对准照片,于是奇迹再次发生:外面刚才还在叫的驴没有了声响,而主人卸下了柴禾之后发现自己的驴已经死了——一动不动保持着刚才的动作,却已经死了。

两次试验都达到了同样的效果,所以去除了偶然,所以真的成为了奇迹,于是,切雷斯琴开始赋予它“正义”的标签,只要在这个小镇上遇到恶的人,他就用这样的方式惩罚他们:在警察局长和驴被证实之后的第一个被惩处的人,是房东阿玛利亚,但她的死亡却是一个意外,因为切雷斯琴本想把她在照片里的那部分遮住,不想当拍摄下去却也制造了死亡——阿玛利亚正在房间里阻止小偷偷东西,不想自己却不再动弹。当切雷斯琴发现阿玛利亚不动了,才知道除了意外,他回到照相馆查看挂在墙上的照片,才发现是因为自己用钉子钉住照片时,钉子留在照片上的小孔透过了拍照时的光线,于是阿玛利亚的死便成了一种失误——和其他人被照相机杀死不同,当切雷斯琴把阿玛利亚的遗嘱从“小偷”那里抢来还给她时,阿玛利亚似乎又复活了,她说了一句话是:“把这个烧了,谁都不要给,或者我要带到坟墓里去。”而当被人进入房间时,阿玛利亚又死了过去。

这是一个意外,而其实也给了切雷斯琴一个忠告:到底谁是善谁是恶,到底谁应该惩处谁应该保护。小镇上的人明显区分两种人,一种是以市长为代表的官员,另一种则是底层的穷人,市长接待了一个美国代表团,这个代表团想要开发小镇上的一座上,据说这座山上有金子,而这座山是小镇上的人死去之后埋葬的墓地,这里就有了冲突,当市长得到1100万补助金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这些钱该用于何处。政府官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建议修建堤坝,用以改善渔民捕鱼的条件,有人建议修建隧道,而有人则希望投资建设儿童医院。看起来这些计划都是为了老百姓为了穷人,而其实这这不过是官员的谎言,他们就是不想把钱给当地百姓,所以穷人们说:“哪里都有阶梯,这是一个被诅咒的地方。”小镇随处可见的阶梯便是等级的象征,穷人永远在底下,官员永远在高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这一切不平等发生之后,作为掌握了“正义的武器”的切雷斯琴,就开始了个人的“审判”。

阿玛利亚不算是穷人,她曾经咒骂那些官员,说他们欠自己钱不还,所以她诅咒他们快点死去,而当听说有1100万补助金时,她希望能建造一座纪念碑,纪念那些死去的人。但其实,阿玛利亚是一个高利贷者,切雷斯琴似乎不清楚这一点,所以当她的遗嘱被官员偷走时,他挺身而出,要让那两个“小偷”在规定时间里把遗嘱还回去,他知道阿玛利亚的遗嘱里写着:“将我的遗产分给全镇最贫穷的三个人。”切雷斯琴认为,这是一种善,当遗嘱被偷走,他斥责那两个官员,“偷贫穷人的东西是可耻的。”正是这种正义观和善恶观,当官员不理睬甚至将他打伤之后,他就用自己的“秘密炸弹”开始惩罚他们:他用同样的方法将他们的照片挂在墙上,然后让他们保持原状地死去。

官员死去,他拿到了遗嘱,又把遗嘱放进了阿玛利亚的抽屉,而为了自己的正义,他不止一次找市长,希望市长能够听自己的话,但是市长却在他面前摆弄所谓的经济学原理,什么资本,什么通货膨胀,最后的一个结论是:“这些钱不掺杂自己的私利,真正有头脑的人是为了造福老百姓。”言下之意,他投资给美国人开发金山就是一种善举,于是最后在镇上传来的消息是:大家不再有墓地了,因为市长将它卖了。听到这个消息的切雷斯琴,马上如法炮制,他用了一张市长小时候的照片,然后挂在墙上,然后拍摄,于是市长也保持着刚才的只是死去了。

只要拍摄照片中的某个人,他就会死去,切雷斯琴拥有了这个“秘密炸弹”,拥有了决定人的生命的武器,虽然在他看来是正义的武器,但是这种可以改变一切的能力何尝不是另一种权力?而这种权力却往往制造的只是一种表象:阿玛利亚其实是在放高利贷,而遗嘱中所说三个最贫穷的人,的确也拿到了阿玛利亚的遗产,但其实他们根本不是穷人,他们是小偷……切雷斯琴看到的是表象,他却把表象当成了本质,于是所谓的善举,实际上只不过也是一种恶。当他最后醒悟过来,用同样的方式将三个拿到了钱的小偷置于死地,但是他也在和别人争吵中失手将人打死了,于是,切雷斯琴开始害怕:“我是犯人。”因为他杀了人,而解救恶的唯一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照片挂在墙上,然后自己惩罚自己。

但是切雷斯琴想要自我惩罚的时候,那个老人又出现了,这便回到了这个游戏的起点:老人到底是谁?这个老人最先出现在美国人考察那座矿山之时,当考察结束乔开车时,不小心撞到了路上行走的老人,但是大家下车却没有发现老人;在圣安德烈仪式上,老人出现在人群中,夜晚仪式结束,老人一个人走在街上,并最终敲开了切雷斯琴的照相馆;当老人教给了切雷斯琴这套游戏之后,他便消失了,地上那张圣安德烈神像的底片,让老人成为了切雷斯琴所设想的上帝;但是当切雷斯琴陷入到自我惩罚困境里的时候,老人献身,此时切雷斯琴对他的评价是:“你是个恶魔。”是因为自己误判了善与恶,是自己成为了犯人,所以切雷斯琴想要把问题归结为教他游戏的这个老人,而其实,摇身一变的老人的确是恶魔,头上的两只角证明了一切。

是魔鬼,但并非是恶魔,按照老人的说法,自己已经11万3000岁了,他是个死人,他希望的是复活。这是一个死去的人的想法,而经历了死亡的他对于上帝也说出了内心的想法:“虽然圣人是个小气鬼,但他是善良的。”因为神的善良,所以神喜欢人类,并宽恕他们,让他们做善事——魔鬼在这一刻又化身为神,说出了善与恶的真理,而切雷斯琴教他如何划十字,在一种仪式中,老人终于复活了,此时,照相馆外面传来了驴叫的声音。魔鬼复活而成为了人,驴子复活开始叫唤,惩罚坏人的游戏也便结束了,所以归结的最后主题便是:人没有审判的权力,一切都需要上帝来决定,但是人可以做善事,宽恕和信仰才是拯救自己的方式。

游戏里充满了误解,而这也是复杂社会的一种写照,所以在清晰了善与恶、真与假的界限之后,舞台剧便落幕了,那只大手又将一切的布景撤去了,没有圣安德烈,也没有魔鬼,只有寻找信仰的人,只有追寻善意的人。

 短评

看完罗马垂头丧气发现的惊喜之作!一部兼具闹剧、讽刺和荒诞色彩的优秀喜剧。除了开头和结尾简直是在告诉观众“听,我说教着呢”之外,上乘!

7分钟前
  • 楚食胀
  • 力荐

这部明显商业化成分重了,像是一则寓言小品。任意对他人进行善恶宣判本身就是一种恶

12分钟前
  • 微分流形
  • 推荐

修复版@MK2 Bibliothèque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见面 2011戛纳经典放映单元

13分钟前
  • Muyan
  • 推荐

大师的小品式电影,出乎意料的好笑。对广场式民主的嘲讽、对善恶的判别、对贪欲的审视、对权力行使的合理性、对高尚的动机与落败的现实间荒谬无稽的反差,都有着精妙的阐述。 @上海国际电影节

17分钟前
  • 阿蛮
  • 推荐

大白话的讲述方式,用摄影机代替上帝的眼睛,最后还把适当惩罚辨别善恶的道理讲出来,很寓言

18分钟前
  • Geelong
  • 推荐

神父品位极高!有钱要把这个假巴洛克丑逼教堂拆了造成拜占庭的!!!!!!

23分钟前
  • mideastsptfire
  • 推荐

罗西里尼突然想轻喜剧转向,有点意思

24分钟前
  • woniu2048
  • 还行

驴是无辜的。。。

26分钟前
  • 木瓜守卫者
  • 力荐

这个点子不是来自我们民国时候的迷信 一拍照魂就没了么

29分钟前
  • 刹那。
  • 还行

Isabella

30分钟前
  • chee-ssy
  • 还行

死亡照相机,罗西里尼的荒诞。A demon bestows on a self-righteous working photographer's camera the power to smite from the Earth "evil-doers"。Naturally,the indignant photographer turns his new weapon on,one by one,his entire village,beginning with the wealthy or illustrious。

34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就值兩顆,我實在想給一顆。

37分钟前
  • Amushi
  • 较差

跟德西卡的米兰奇迹属于一类的幻想片,讽喻现实来达成罗西里尼那种人道主义式的教诲观众。

42分钟前
  • 杨小槑
  • 还行

黑白

45分钟前
  • []
  • 还行

一部说教意味较重,情节又包含着上世纪中单纯又戏谑的意大利版《死亡笔记》。那到哪哪死人的美国人一家堪称笑点担当。

47分钟前
  • 1先森
  • 还行

羅西里尼說教就直接告訴你是在說教,沒什麼幌子,因而即便再生硬,也真誠可親。

49分钟前
  • 介意
  • 还行

手。照相。善恶的非二元对立。

53分钟前
  • 西嘻哈蛤
  • 力荐

比较像20年代的水平

55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罗西里尼混合两种截然不同乃至于对立的调子:意大利即兴喜剧风格与真实电影的新闻片质感。这一统一性上的冲突突显于纪录圣安德列节游行的段落中,好奇地向摄影机张望的人群最初对拍摄毫不知情。然而,罗西里尼引入的恶魔老人及“杀人照相机”(建立戏剧冲突的装置)似乎是对新现实主义美学方法的绝对背离,而这部《秘密炸弹》也的确出现于新现实主义的尾声,标志着其即将走向衰落终结。但不应因其批评罗西里尼走入“歪门邪道”,毕竟新现实主义不是僵硬死板的教条产物,它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若罗西里尼的故事的说教味浓厚,也不过是对以往作品道德的精华提炼:对“善”的质询。谁又能否认《德意志零年》里小男孩弒父的出发点呢?败坏道德与维护道德的行为如出一辙才是真正的讽刺。表象的现实捕捉有时往往不如内在的创作者心中的“现实”提炼。

57分钟前
  • 吹牛伯爵
  • 推荐

在伦敦电影节期间看的,笑点很多啊,'think before punish people'

58分钟前
  • 越越浴室_Seb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