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第五代之外
李育才这个导演很棒。资料显示他应该是西影厂的导演。看了他在豆瓣上仅有的两个片子,一个是《寻仇阴阳界》,另一个就是这个《蓝煞星》。在80年代同类的一批类型电影中,他的叙事没有顿感,比较流畅。尤其是这个《蓝煞星》,有小说作为基础,就更显得成熟了,几乎接近成熟的侦探电影。成熟流畅的叙事在于对某一种生活状态的驾驭和把握,不是通过看书观影道听途说等间接经验,而是自己就在里面生活过,至少是在类似的环境里熏染过,才能做到叙事上的流畅衔接。《蓝煞星》里的预谋犯罪、尸体展示方式、复仇计划、连环计、乔装杀人等体现高智商犯罪的细节都几乎没有什么大的破绽,并且能为观众制造一定的影响奇观而不是低智商的陈规陋套。我不是很清楚李育才这位导演的生活经历。但大致可以看出,他对于高智商犯罪并不陌生。包括古装题材的《寻仇阴阳界》,先抛出几组嫌疑人来诱导观众,最终揭露的杀人凶手就是那个最不可能隐藏最深的。这样的设置是阿加莎等一些专业侦探推理小说中管用的桥段。李导演运用得竟是非常娴熟。
《蓝煞星》这个片子的取景看样子应该是在香港(不能确定。看片中警察的制服比较像香港),影片中出现的豪宅、别墅、游乐场的哥特氛围鬼屋等场景总体提升了片子的格调,也与所谓的银行大亨的身份相符。同时代的一些犯罪类型电影中,在国内搭建和布置的所谓豪华场所,就显得有点虚假和廉价了。不知道李导演在80年代是如何争取到赴国外取景拍片的资格的?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李导的审美很好。无论是阴阳界还是蓝煞星的女演员,都是美艳绝伦。比如廖学秋试演的寡妇,还有李雪梅试演的杏儿等,无可挑剔。《蓝煞星》里的两位男演员许还山和智一桐都是老戏骨。许还山本人的经历坎坷复杂,造就了他阴鸷老辣的个性。而智一桐则胸有成竹,稳如泰山。关键时刻微微一笑,宠辱不惊,颇有些世外高人的气派。两人在影片中西装革履,手里端着酒杯谈笑风生,称兄道弟,实则波涛暗涌,剑拔弩张。不仅戏好,风度做派也好,确实是让人赏心悦目。
我们对80年代中国电影的概念大多停留在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所谓第五代导演身上。事实上同时期的一些著名电影制片厂,如西影厂、峨眉厂、潇湘厂、上影厂等,拍出了一大批具有探索精神、实验精神的优秀作品,包括对叙事、类型、视听语言、电影意识形态的大胆探索。而在中国电影的制片厂时代,在一大批的作品中,真正走出制片厂,走向中国和世界的,是张艺谋他们。实际上,张艺谋们最初的作品在国内并不被看好,而当80年代中国国门刚刚打开不久之时,西方对中国这片神秘土地的好奇和窥视,在他们拍摄的那些大胆的具有探索意味的革命题材、乡土题材、民俗题材的电影中得到了最初的满足。西方的热捧和荣誉造就了第五代的辉煌。与此同时,也许像许多个李育才这样的导演和他们的作品,便悄无声息地暗淡在张艺谋们的光晕之外。人们总是会关注聚光灯照射下的英雄,而不会留意构建成整个背景的群像。
李育才这样的第五代同代人,他们之中有许多是中国最早接触西方当代思潮,最先开眼看世界,最早看到许多西方影片(内参片)的人,作品中凝结了他们超前的观念,先进的思想,严肃的思索和大胆的实验探索精神。相信他们有独特的人生经历,才拍得出如此耐人寻味的作品。
然而西方人更愿意为《红高粱》中从中国大地上升腾起的原始欲望喝彩叫好,而不愿看到他们眼中的东方“野蛮人”竟然与他们一样聪明、成熟、有眼界、会思考。就像大人永远热爱消费孩子的冲动、幼稚、傻气和小小的低级欲望,而不情愿看到他们长大成人。
有事就把场景定位东南雅 since 不可说年代
看了b站的解说。最后的反转出人意料,凶手就是男主。
现在看这么老的片子自然觉得没多大意思,而且对原著的细节没有表现清楚。完全是因为情怀,看了下去。
真是乱来...
文亦奇《蓝骷髅》279
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反转
看的应该是修复版,很清晰,但拍得惨不忍睹。悬疑的类型却配上轻快又幼稚的音乐,不伦不类。剧情拖沓之极,蜡像馆真人穿帮,当年凶杀现场还有摄像记录?
1989年
听故事解说,发现整个主线剧情和核心诡计都和江户川乱步的小说《怪指纹》(又名悪魔の纹章『日の出』1937年9月〜) 几乎一模一样…简直就是抄袭了…让我感觉好难过…为什么不能好好写自己的故事呢?!指明借鉴也行啊,却说是自己写的…真的很无语…
整体还可以,就是很多演员面瘫,处变不惊!尤其那个银行家,连着死了两个女儿,好像都是别人家孩子似的。
虽然故事现在看来挺简单,但拍的真好
已有资源,已经收藏
80年代的国产片中来比较,布景挺时尚的,反转也可以。就是不恐怖。悬疑跟恐怖产生的化学反应才是悬疑片好看的必要条件。
电影蓝煞星改编自台湾作家文亦奇(本名杜云之)的同名本格侦探小说(台湾皇冠版名蓝骷髅),气氛营造还不错,诡计明显是借鉴了江户川乱步的《怪指纹》,其另一部侦探小说《倩影魅影》亦是横沟正史《本阵杀人事件》的翻版,不过文亦奇的民初探案故事江南浪子欧阳清系列及60年代初发表在台湾推理杂志上的原创推理小说《陈查理在台湾》确实相当不错。
这片儿现在看来真是故弄玄虚。
小学毕业典礼上放的,都有心理阴影了!
还不错...吧?故事本身放在今天来看非常老套,私家侦探变真凶的设定还是不错的。尸体做成蜡像,鬼屋展示死者,被绑在十字架上的假人。许多地方还是蛮先锋的。(要是放在现在这个蓝骷髅高低得出点周边
原著小说就是抄的江户川乱步的《怪指纹》,实在是毫无新意。
这么大的老板,仆人,保镖,一个没有,还真得是亲民咧?越是有钱人,越是危机感重,这么危险的时刻,不多请两个保镖,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本格风格。故弄玄虚成分过多,加入了过多不必要的情节,破坏了案件的合理性与推理性,节奏上影响了故事的悬念与逻辑的连贯性。案件的可操作性为零,细节处理很差,过分神话凶手,手法设计太过粗糙。后半部分凶手的行为的逻辑也是牵强附会,强行露出破绽。这片的细节漏洞、破绽太多,故事发生时是80年代,案件的起因是30年前的仇恨,也就是50年代,这个时候怎么会有摄影机,还偷偷把凶手的犯案过程给拍了下来。最后男主就是凶手确实设计得比较出奇,但之前故事的逻辑性较乱,推理性又差,也没有太多反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