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柯德莉,关于风景
我不喜欢这样的故事。那些改头换面之后就能得到真爱的童话都让我觉得悲伤。
《窈窕淑女》是萧伯纳的Pygmalion改编的。传说塞浦路斯国王Pygmalion爱上了自己雕刻的少女像,爱神被他的诚心打动,就把雕像变成了活人~~~
大概,每个抱充气娃娃的猥琐男也会这样梦想吧?
电影里,奥黛丽演个言语粗俗的卖花女;现实中,平凡的女人却演不了奥黛丽。就算整容,就算专业设计师造型,就算花几个月去密集培训,我们也不能再造一个奥黛丽。
如果你爱的人,他只爱你的皮,新皮相之下还是那条旧灵魂,你确定他也会爱它吗?如果他不喜欢你的内心,你会忘掉自己变成他的影子吗?如果他里里外外都鄙视你,你为什么还要渴望他的爱呢?
柯德莉KO掉了卖花女,完成了从街边小贩到社交名媛的华丽蜕变,但她对教授的爱从何而起我一点也不明白。日久生情吗?还是教授的长期压迫让她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不过我特别能理解教授对她的感情,教授极度自恋,她是他的大作,他能从她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这些镜像让他陶醉不已。所以她出走那会儿教授很崩溃,他很需要她在身边保持自我感觉良好。
这个男人除了自恋只有自私,即使在奥黛丽出走的时候,他还像个小孩子一样计划着怎么复仇、挽回颜面,根本不想别人感受,更不会检讨自己。奥黛丽之前那通发飚,他根本不当回事,只觉得姑娘口才不错,但说什么都白说了。
伊丽莎说“淑女不淑女,不是看她怎么做,而是看别人怎么对待她”。也许她根本就不想做淑女吧。那个叫弗雷迪的帅哥天天给她写信,还在门口唱歌,恨不得把她当成女王,她却抱怨人家光说不练,拒绝了他。教授连漂亮话都没对她说过,更别提为她做什么,她却对他一片痴心妄想。那么多捧着她的人,为什么单选了踩着她的这一位?原因就是她不想做淑女,还是比较习惯被吆喝着给人拿拖鞋。
于是我觉得这样的结局很杯具,最杯具的是这种故事还很有生活气息~每天银幕下都有真人在演。
他们说要是把阿凡达当成风光片来看,就不会觉得失望了。好吧,这招再用一下,如果把柯德莉当成风景,窈窕淑女也是风光片,光看看漂亮衣服和歌舞也够了。
扯这么一大滩,请无视我~~~
2 ) “清醒的阶级意识”
阶级有其重要功能。
有了阶级之后,陌生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正了解彼此,也知道该如何对待对方。
在萧伯纳(Bernard Shaw)的作品《卖花女》(Pygmalion,曾改编为电影《窈窕淑女》)中,希金斯教授虽然不认识卖花女伊丽莎,但对两人之间的关系拿捏却是丝毫不需犹豫。
原因就在于:他一听到她讲话,就知道她是一个下层阶级的人,几乎可说是任他宰割——例如,将她当作棋子,打赌可以把这个卖花女假扮成名媛淑女而不被看穿。
每个人出生就属于特定的阶级,而破坏阶级就是污染了个人,也污染了整个社会。
一个人的迦缔决定了他的职业、他的饮食、他的住处、还有他的结婚对象。
结婚对象只能来自同一个种姓阶级,而他们的子女也继承同样的阶级。
只要出现了新的职业或是出现了一群新人,就得先判断他们属于哪种种姓阶级。
3 ) 羞辱你的绅士,爱上我的淑女
影史上有两部歌舞片连续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多项奥斯卡大奖,它们分别是64年的窈窕淑女和65年的音乐之声。虽然窈窕淑女在提名和得奖数上超过音乐之声,但论及流传度和受欢迎度,后者完败前者。而我个人也倾向音乐之声,虽然我喜爱赫本胜过安德鲁斯。
上个世纪的歌舞片片时都很长,上述两部影片都有170分钟,近3个小时,这在现在是不可思议的,像红磨坊、芝加哥也顶多2个小时。虽然其中多数时间都是在进行歌舞桥段,但能否让观众坐得住,保证剧情的流畅度十分重要。因此相比于音乐之声,窈窕淑女不仅在故事上显得苍白,情节安排也很差。
事实上窈窕淑女的片时完全可以浓缩在2个小时以内,因为其中罗里吧嗦的歌词和不搭边的对话实在太多。如果说为了深入刻画希金斯教授而不得不忍受他出言不逊的性别歧视和如同念演讲稿般乏味的歌声(还唱个没完),那么伊莉莎父亲的那几个桥段实在对情节的发展毫无贡献(尽管是为了对比上层的做作,体现劳动人的穷开心),而且过于冗长。既然片名叫做my fair lady(窈窕淑女),那么奥黛丽的角色就不该只起到花瓶作用,虽然她几次惊艳的亮相让人误以为她是全剧中心,可事实上影片给予伊莉莎的单独刻画很少,并没有深入塑造卖花女的内心和性格,甚至将伊莉莎如何刻苦练习这样非常重要的情节连一笔都没带过,而是多给了希金斯教授许多展现他那自作聪明、傲慢无礼的所谓“机智妙语”的镜头,让人感到既气愤又无奈。
无疑,窈窕淑女的主角是希金斯教授,即使我们仍一厢情愿的相信这是奥黛丽的独角戏。观众对于奥黛丽的喜爱让人忽视了拖沓的故事,差劲的剪辑。可是我们的天使实在不适合演一位粗俗的卖花女。出身于破落贵族的赫本一直保有贵族的气质,秉持着上流社会的准则,她的圈子里都是有教养有身份的人。因此她所饰演的卖花女才会给人感觉矫揉造作,演起村姑的那种“疯傻”和“憨腔”才那么“诡异”。但待到凤凰涅槃的那刻,赫本演绎的淑女又是那么令人信服,那么震撼人心,尤其是舞会完毕在客厅里独自一人,悲情难以自持而失声痛哭的那一幕拿捏的十分精妙,让人动容。可惜,这些闪光点仍不免让她陷入花瓶的境地,纵然影片最后那略显生硬的“有教养的反抗”稍微饱满了人物性格(编剧编的真差),但是太平板的角色和非原声的歌唱桥段还是让奥黛丽连提名都未能拿到。
有人说这部影片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有人说这是对社会教养的讥讽。也许在萧伯纳的剧本伊莉莎愤而离去,做一名职业女性的结局尚让我体会到讽刺效果,但影片最后伊莉莎毫无理由的爱情(老天,那老男人这么羞辱你还倒贴?)和希金斯轻描淡写却不忘“机智的讽刺”表达对伊莉莎“难忘之情”(你确定这是爱情?),并直接忽略青年才俊弗莱迪深情求爱,最终“终成眷属”的结局真的是圆满的吗?真的是需要3个小时才能铺垫、升华的吗?即使观众们喜闻乐见,但这么草率实在是倒胃口。
到底好莱坞还是由男权主导,时至今日我们都能在许多电影里看到年轻貌美的女郎不是向老爷爷们投怀送抱就是对一无是处的LOSER们大方示爱,还不忘一再申明这是爱情的力量,大家也喜闻乐见,而对那些少之又少的姐弟恋、老奶奶和少年们的故事则会报知以“Ew…”的态度。难道我们还能继续忍受像希金斯教授这样自恋又嘴欠的电影人物,说出一个女人只要成为一名淑女就饿不死,随便找个人嫁这样的胡话?即使是体现那时的时代思想,我们也不该认为理所当然。
4 ) My Fair Lady
赫本强烈的贵族气质,是她的优势,也是她的劣势,就算蓬头垢面破衣烂衫,也挡不住她散发的光芒,所以影片一开始那种形象,让人蛮出戏的,这是赫本在本片近乎完美的表演中唯一不可弥补的缺陷。
从上门求学那一刻起,Eliza追求的就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她倔强地要付学费,天真地以为这样便会得到多一点尊重,未曾想自己只是上流人物的一个赌注,一个玩物。
在我看来,Higgins从来没有爱过Eliza,他所表现出的,无外乎妒忌、占有欲和虚荣。他在Eliza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她父亲五英镑,就认为Eliza是属于他的了;他看不到自己与Freddy对女士态度的差距,像被抢了玩具的孩子一样讲出那些可笑的贬低之辞;他极尽严苛地对待Eliza,只是为了赢得一个赌注,哦,他赢了,他欢呼雀跃地跟朋友庆祝了一场,临走时才注意到角落里握紧拳头的Eliza,因为他需要她帮他关灯,帮他提醒女仆第二天早上该做的事;甚至当Eliza不堪受辱大发雷霆时,他也不当回事,只当是女人讨厌的小脾气;他认为男人诚实、正直、高尚,女人麻烦、爱攀高枝、有他讨厌的一切缺点。我看不到什么男人特有的幼稚天真,只看到一个大写的直男癌。三个小时看下来,我找不到这个人身上的任何优点。
最后Eliza跟Higgins在一起了吗?至少最后一个镜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我不理解,既然这个版本是为了突出女主,最后让她回到Higgins家里是为了什么?如果电影版最后的意思真的是让他们在一起,那它的标签就不该是“喜剧”。除非Eliza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否则他们不可能合得来。
按照萧伯纳的意思,最后肯定是Eliza毅然离开Higgins,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一个上流社会的语言学家,为了一个赌注想要把一个下层卖花女改造成一个举止优雅气质出众的贵族小姐,自己却是一个言语粗鄙、行为乖张、极度自恋、毫无绅士气度的人,不是很讽刺吗?然而电影却给了这样一个结局,着实有悖原作。
5 ) 《窈窕淑女》中的一些语言学相关内容
由于是在读《语言引论》时被安利的这部电影,看的时候自然而然关注到了一些语言学知识点。
书才刚开始看,懂的也不多,就当是学习笔记或者知识科普了。
之后如果又想到了什么再继续更新。
————分割线————
1.可视语言
可视语言是英国语言学家亚历山大‧麦维尔‧贝尔于1867年发明的一套语音符号。
这套系统由表示喉、舌、唇在发音时的位置和移动方式的符号所组成,也是一种标音方式,曾用来帮助聋人学习说话。
影片开头语言学家在街头用笔记本记录下的语音:
2. Broad Romic(罗米克标音法)
3.IPA
IPA(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the official chart of the IPA
4.看这部片子时总是想到第一章里面的一句话:
“从语言学的意义上来说,没有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称为方言)要比其他语言或语言变体来得优越。”
5.豆瓣图片里都是赫本的美图却找不到一张有关语言学的讨论,果然语言学还是太冷了(?)
。
困了,先睡觉了💤
6 )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是我最喜欢的女星赫本的名作。没有看这部片子之前,我难以想象公主般高贵美丽的赫本也可以出演社会底层的卖花女。那满口的粗鄙的乡下话不看字幕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粗鲁的举止更是看得我目瞪口呆。当然,后来教化成功,赫本假扮的公主形象还是无懈可击的。呵呵,赫本就是天生的公主气质。不怎么喜欢教授这个老男人,骄傲自大,根本不把女人这种生物放在眼里。气得让人牙痒痒的。不过有时又觉得教授像个无理取闹又稀里糊涂的孩子,明明喜欢上了女孩自己还不知道,也不肯承认。让人忍不住捶上他几拳把他打醒才好。Eli'za一直委曲求全地逼着自己改变言行举止,被教授哄着骗着学习所谓的文明,到头来发现自己为了这个男人的改变他一点不懂得珍惜。我喜欢的一段就是她愤而离开,在路上遇到暗恋自己的男孩唱的那首歌:我不要什么所谓的甜言蜜语,那些我再清楚不过,喜欢我就直接地告诉我,拥抱我……深夜不是说话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你要做什么……那么直接坦白的倾诉自己的心声,我就喜欢此刻她的真诚。为什么要假装自己的欢喜,为什么一定要在别人面前故作矜持,为什么要为一个男人变得找不到自己?看她巧妙地挡开小男生的求爱,大声唱着心中的歌,痛快,痛快。最后的结局自然是有情人终于走到一起。唯一有点不满的是,既然老男人终于认识到Eli'za的重要,为什么要让她主动回来接受含蓄的道歉呢?直到最后一幕,老男人虽然承认自己心的失落,还是一副大男子主义不肯轻易掉身价的样子,女孩居然还顺着他的心意。真不知道编剧在想些什么?哼唧,赫本应该坚持到底,给老男人一个深刻的教训的。
好好看的一部老电影!赫本真的永远的女神!
经典修复重映,算是那个年代最好的歌舞片了。前半部分还只是俗气的麻雀变凤凰,后半部分一下拔高到男女平等的层面:既是关于淑女,也是关于君子。男主改变了卖花女的谈吐外型,但没改变她对平等和获得尊重的渴望。赫本美得好像空谷幽兰啊,就开始那个污言秽语的疯婆子造型把人给吓尿!
赫本將片中角色難度十分大的賣花女一角完美的詮釋,哈里森與赫本的對手戲也堪稱完美的搭配。語言學家和賣花女的故事看上去似乎是愛情戰勝身份懸殊的例子,可是如果賣花女沒有變成淑女,語言學家就是一輩子和她朝夕相對也不會愛上她。故事終究是故事,滿足了普通人的幻想,看過之後,生活仍然要繼續。
叫兽没能跟上校在一起 失败
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抡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的宾朋。
"But by and large, we are a marvelous sex." MARVELOUS! 不过我这个年纪实在是看不动三个小时,而福尔摩斯说着说着唱起来一秒变美国人心都要碎了。Pygmalion记不得了,但(难道只有我觉得)电影本身已经很恶毒了吗。作为音乐剧几乎说得比唱的还好听,鉴于部份卡司是配唱部份在用说的蒙混过关……
半年学好英语的歌舞版 外加如何嫁给百万富翁快速指南 坚定了我学好英语的决心
没有纪梵希,也就没有赫本。一点不夸张
赫本真是高贵优雅好像一直黑天鹅
上英语课时老师放给我们看的,就喜欢这种女主有变身情节的片,两个多小时的片确不会觉得冗长乏味,挺有意思的
个人赫本的这部电影比罗马假日还要好看,虽然有些片段显得拖拉了点,也很占时长。慢慢看,不着急。
奥黛丽赫本那张脸,看一万次还是会发自内心的感叹,真漂亮,真有气质!
想起以前一个台湾老师说:你不知道呢 英国人特别歧视带口音,所以我狂练口语天天听BBC(在制片厂即将崩溃的前夕,作为歌舞剧的本片保留着那个时代最后的气韵……(赫本在本片中的演技用“炸裂”以形容
很简单的故事却足足抻了近3个小时。开场的赫本吵得我头疼,是不是那个年代流行夸张派演技啊?但是后来可人的样子确实招人喜爱。
很棒的一部歌舞喜剧片,赫本好美
经典就是经典,女神永远的女神,还有什么好说的
赫本一眼倾城,更难得的是越看越有韵味,不愧为绝代女神。
赫本真的是美的不像话,永远的女神
想起自己看过这部电影是因为看到高中的日记,我的同桌写给我:欣萌,你说所有人都是可以被原谅的;至今我还记得你看《窈窕淑女》时流下的眼泪。你美极了,像桃枝在空中摆——而只是远看着,我觉得美而已。
这部电影应该像经典文学一样传世而不朽。除了塑造了两个典型形象之外,对所谓中产阶级道德之虚伪进行了各种冷嘲热讽,无不辛辣而有趣,往往一语中的。赫本纯真、优雅、俏皮,真的像天使一样,表演还这么富有层次感。伊莱莎一行参加舞会大获成功之后,所有人陷入疯狂的喜悦,而主角伊莱莎却被冷落,被忽视,犹如尘土一般,弃之墙角,不闻不问。这一切和当时伊莱莎终于能发出“A”字母时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于是伊莱莎慢慢退到一旁。然而她去哪里,哪里就是画面的中心,那些在一旁欢庆的男人们犹如小丑一般可笑。本片尤其精彩的地方是在对比男女思维的不同之中,完成了对男权主义的讽刺,男人们的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同情心匮乏等弱点,平时都隐藏在彬彬绅士的外衣下,如今褫其华衮,被揭露无遗。本片在这一点上为女性发声,艰克可贵,值得歌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