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鸡血过后成功了便是鸡汤,但万一失败了呢?
個人電影清單#190.《墊底辣妹》
個人評分:7.1/10
先别被标题误导了,这并非一篇泼冷水的文章,这只是我看过这部片后的一些真切感想。
到我文章发布为止,电影评分是8.3的高分,我是在b站看的全片,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作为一部励志片,它成功地激发起许多影迷观众对努力求学的热情与积极性——这是满屏幕的热血弹幕传递给我的一些感想。尤其在片尾,好多人在弹幕留言寄望自己的各类考试要加油努力:高考的、考研的、托福雅思的、四六级的、各种职业资格证的、甚至连中考也有的,诚然这些留言让我看得也感觉正能量满满。
但是回到电影本身,这是部从开头电影字幕就给你剧透到底的励志片:“这是一个年纪垫底的辣妹用一年时间将偏差值提高了40应届考上了庆应大学的励志故事”。因此由一开始我们其实便知道这是个不会带有“遗憾”更加不会有“失败后的反思与释然”的纯粹学渣逆袭故事,是绝对的圆满结局。但诚然,整部电影下来其实我的情绪都是比较平静的,并没有特别地激动或者触动——并非没有感同身受,而是电影侧重点在于“努力过后便成功”所绽放出的成功之花,而触动我的往往是“失败挫折过后的沉淀与释怀”。我们都参加过高考过来,甚至没参加高考的人,学生时代一路走来也没少考过试,无论重视成绩与否,我们也都曾因成绩而欣喜或者忧愁过,每个人都对自己求学之路上的各种情结、情绪及情感拥有独一无二的发言权。
来说说我的学生时代。
一言概之,其实我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所就读的学校(班级)的牛逼程度是依次递减的。
初中,我所在的年级(只有两个班,也都是实验班)是真正的人才济济,当时我们中考年级平均分能上全省第二好的高中,当年初中的同学如今毕业于港大清华北大浙大人大中大华工的不计其数,乃至有考研到麻省理工以及读博的。当年中考我以能考取全省第二好的高中的分数去了当时全市第五的高中。
高中,其实我们高中还是很牛逼的(只是初中的那两个班实在太牛逼了而已),每年的重本率都有50%-60%以上(我们那届最低,50%左右),我一路的平时成绩也都能维持在中上游水平,高三的一模成绩当时还是估测是能上厦大的(超出重本40分)。
然而,我的高考成绩却低于重本线20多分,因为我们正值高考改革(“3+X(自选科)”模式改为“3+1(文综/理综)”模式)的第一届,这一届像我这样马失前蹄的情况比我严重得多的都有(初中一同学在她那个全市第四高中长期年级前三,高考却没上重本)。后高考时期的一个多月里我基本都是在茶饭不思百无聊赖的状态中度过,那种当时于我而言“从天到地”的落差感我到现在也还能回想起来,但是我当时很决然的没有选择复读——坦白说主要原因是不想再走一次这样的路,太折磨了。
大学,我的大学其实就是广东的一所稍好的二本(最近刚升了一本)。入学前我带着极度阴郁的心情进入大学生活,然而进入学校后这种消极情绪却很快被周围的同学的人情味与大家对生活的热情所消除。我也参加了很多学生组织工作连带修读了个第二学位,后来也凭借了这些经历在毕业后进了一家房地产外企工作,进的这企业自然谈不上能拿去炫耀,但说出来也不会丢人。
上面这些经历都是我的真实情况,没有吹嘘也没保留,只是说说我在学生时代关于成绩的这么些故事而已。
再来比对下我的经历和电影。如果单论学生时期,我的经历仿佛与电影女主人公刚好相反,她从普通高中逆袭到名牌大学,而我,则是从名牌高中滑到了普通大学。
所以,她的经历、她的激动、她的励志,我自然不能十分感同身受。但我会否定这种情绪吗?自然不会,我很认同电影里的一句话:为了别人的成功而去努力也是很棒的一件事呢。但要说真正能触动我的点,电影没表达出来——那种在付出巨大努力后仍然失败,但最终释怀后振作重新站起来,乃至最后会越来越能以平常心面对成败的那种感觉。
所以你问我一路走来:有遗憾吗?必须有,而且很多;有后悔吗?这个真的从来没有过。
电影给了大众一碗很振奋人心的励志鸡汤,同时附赠的是个happy ending。然而我相信现实中有更多情况是:并非努力过后就一定有回报。鸡血过后成功了便是鸡汤,但万一失败了呢?很多时候,尤其是人长大后,习惯面对失败或挫折后的淡定、淡然,其实比奋斗后的成功更让人感觉踏实。
2 ) 青春与高考
这些年的电影,好像很多都离不开青春也绕不过高考。这部片子虽然故事情节很老套,但是却依旧让人感动。
我们的高考似乎没有女主那样奇特的经历,那时候的高考,似乎只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似乎除了试卷还是试卷。偶尔偷偷的看看小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一切都显得平淡而又枯燥无味。
片中女主是个小太妹,因为家庭也因为所处的环境,让她自暴自弃,后来因为母亲和老师,让她脱胎换骨。这样一个励志的故事,即使没有像女主那样感同身受,但是高考却让所有人产生了共鸣。
高考似乎是青春的一个印记,一个让人痛苦却有乐在其中的印记。那个印记中,有亲情,又友情,可能还会有人有爱情。高考像是高中三年的尾巴,像个流星一样划过,标志着过去,也预示着未来。
我想,我的生活似乎没有女主那样精彩,但是却也是心中那颗朱砂痣。女主有她轰轰烈烈的青春,她的青春不凡而不平淡,然而那个青春是她的,不是我们的。
看了这部片子,虽然不能说这部片子完美,但是却触及了我的灵魂。让我想起了很多曾经的事,那些年的努力让人难忘。看了整部片子,我似乎了解了少女为什么堕落变成小太妹。身处在最差的班级,家庭生活中父亲的重男轻女不够重视,弟弟的看不起,一系列的事似乎合理而又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母亲的不放弃,老师的耐心,却又让人泪流满面。
有人说不参加高考的人生,会不圆满,当我看到女主的样子,总会想起我们的当初。还记得那年三点一线的生活,那时候的我们天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永远元气满满,战斗力十足。
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一次,你想回到那年的高中生涯吗?我的答案是是的,我想。
3 ) 阳光导师——坪田先生
原以为是一部靠美女博眼球的烂俗青春片,却没想到是俗世中的一缕清流,幸好没有错过。影片讲的是差生沙耶加如何通过努力学习,考上著名学府庆应大学的励志故事。整个故事充满了正能量,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少女在拼搏中逐渐找到梦想,找到自信,重塑人生观的过程。而引领她改变人生的就是本文中的补习老师——坪田老师。
初遇坪田老师
<图片1>
第一次见到沙耶加的坪田老师,虽然被面前这个染着黄发、化着浓妆、穿着露脐装和小热裤的辣妹惊呆,但是他迅速定下神来:“好有型,你也教教我现在流行的时尚吧。哦,我的肚腩,不适合穿露脐装。”一席话打破尴尬很快热络地认识了彼此。当课前测验沙耶加考了零蛋,回答问题尽显白痴时,坪田老师说的是:“你的想法真是天才级别的啊。虽然全部答错,但所有解答栏填满了”沙耶加不无遗憾地说:“如果蒙对了就走运了”“对,就是这样的积极向上的态度非常好。”他的说话非常真诚,充满肯定和力量。
坪田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能积极乐观地从他人的身上发现优点,并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加以鼓励和鞭策。他打心底里热爱并竭力帮助这些和他有着共同经历的孩子,因材施教,始终尊重他们。这样的老师才能为习惯于批评和冷遇的差生所信任,才能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吧。
另类的学习方法
<图片2>
穿着日式居家服的沙耶加正捧着漫画在读,课后娱乐?NO,这正是坪田老师教学秘诀——漫画书历史补习法!
怎么样,够神奇吧。历史是沙耶加的弱项,死记硬背这种很枯燥啊。于是日本强大的漫画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坪田老师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少男少女喜欢看漫画的特征,精心挑选了历史题材的漫画书,让她在有趣味性的故事中浸入历史的熏陶。
不禁想起小学时不走寻常路的老爸让我看武侠小说以提高写作水平的事迹,现在想来老爸你实在太有才了,然而如今我依旧惨不忍睹的文采真是愧对您的殷切期望。
由此及彼,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图片3>
一天,沙耶加与老师一同讨论黑心企业借媒体的广告宣传让人误以为其是一流企业的时政报道,坪田老师以新闻会改变舆论,只有以各种立场来考虑才能看到真相为切入口加深了沙耶加对小作文写作的认识。老师玩笑地说连日本有没有总统都不知道的她居然会知道黑心企业。沙耶加随口答道“因为觉得老师会问,所以在网上查了。”坪田老师非常高兴“已经会考虑到出题人有目的的学习了。那么庆应大学出题老师的目的该怎么明白?”“打电话给庆应大学的老师”“你觉得他会告诉你吗?”“不觉得。呃,做以前考过的题目”“正确!”
由讨论时事到点拨小作文写作,到推测出题人的意图,再到明白做真题能帮助了解庆应大学的招生考试。由此及彼,似无意又有意,一气呵成,不知不觉中,沙耶加逐步形成了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实在是妙。
从0分到5分到85分,从年级倒数第一到模考拿到C,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与重新振奋之后,沙耶加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梦想的名校。她深深地感谢这个人——帮她制定奋斗目标:考取庆应大学(因为帅哥多),在无数的失败之中仍然坚信她能实现梦想,成为她的榜样和人生目标:为了他人的未来而奋斗。
坪田老师,你就是沙耶加成长路上的阳光。
4 ) 别再给教育注入这样一剂鸡汤了
作为一名班主任,这部片子可以放给学生看,因为胶着状态时你需要油泵。
作为一名学生,你可以看这部电影,短则一周长则一生,作为鼓舞自己的鸡汤。
作为教育者,我们就别再自欺欺人了。态度好肯努力天资不差家庭条件又好的,不用你救。态度不好又懒又笨又穷的学生,就别再忽悠他们学习了,学修车和烹饪吧。
定位观众:急需强力心灵鸡汤刺激的加班人群;毕业班学生(千万别给非毕业班学生看,不然个个都以为自己是天才,小学四年级开始就不用读书,高二再来努力都可以)
在爆发我的愤怒之前,还是要先肯定一下,这部戏里对教育起正面效应的几点:
1. 坚持做好一件事,不轻言放弃——工藤妹妹定下了一个目标,就能持之以恒地坚持,这是学习每样事物都需要的基本精神。
2. 学习要讲究方法,对屡次出现的错误要反思,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补习老师根据工藤的特点,相对应地制定适合其成绩发展的方案,这在教师工作里叫培优辅差,找到弱势科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提升学生成绩。
3. 报考勿盲目,应根据自己的长处,有目的地、有阶梯性地填报志愿——补习老师让工藤填报Q大学第一志愿W专业,补加Q大学Z专业作候补。虽然不太明白日本的具体填报志愿模式,但确实需要这样的阶梯思维。
4. 有些学生即使学习成绩不好,但不代表他一无是处。教师不能在任何场合以任何方式羞辱学生。
5. 赏识教育在很多情况下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兴趣、脾性、家庭背景而发起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表扬和鼓励——补习老师不以有色眼镜来看待新入学的学生,用游戏、漫画、偶像等方式来跟学生谈心,拉近距离,在学生取得每一步进步时都能及时表扬,在学生思维没有按照教科书的统一内容时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给予启发。
6. 不能根据学生的外在表现就对学生的品质下定论,学习不好不代表品质不好,比如工藤的几个好朋友。
但!它暴露出来的一些教育误区,我觉得有必要纠正:
1. 补习老师说,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老师 ???
这种说法在我听来,是日本人也喜欢粉饰太平,教育出现问题了,矛头都指向无能的老师,殊不知现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已经有一大批八零后九零后的老师在充当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和教育理念都是贴近学生的,能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行为恶劣,习惯差的学生?
2. 爸爸妈妈好伟大???
家庭教育是取决定作用的。电影中工藤妈妈的做法我就持五十五十态度。
没错,这位妈妈宽容勤劳,爱子女,但她爱的方式对吗?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在那所学校里结识了一群好朋友,整天浓妆艳抹不学习,泡吧唱k学抽烟,这就是所谓的“开心就好的生活”?
从她小学到高中的这段时间里,这位妈妈有为自己的女儿制定习惯上的规则吗?有了解她的交友情况吗?有去引导和规范吗?或许有,但没起到效果,也是教育方式出现问题。
到了高中,女儿停学,给女儿报一个补习班,让她继续开心下去。这种做法就对吗?孩子在正常上课时间天天睡觉,然后在补习社度过学业的冲刺时期,熬夜奋斗还边跟朋友玩边学习,这种做法真的合适吗?
如果你的女儿真的认识了一帮损友,真的就是去补习班玩玩而已,那她以后的人生会怎样?
你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工作,的确给了她物质上的宽松,但精神上的陪伴和跟进呢?
教育是从小时候就开始潜移默化的,等长大了会自动变好的情况其实不多。一般情况下,这种教育出来的孩子不太懂得感恩,等到发现自己出来社会后,各方面都不如人时,他们非但不会感激父母对自己的“宽容”,还会埋怨父母当初为何对自己如此纵容。
无原则的爱就是溺爱,不加思考就支持认同儿女的任何做法的爱,是盲目的爱。
工藤爸爸的做法就更过分了。对女儿不闻不问,典型的重男轻女;
和妻子划分教育对象,殊不知教育对象是需要家庭父母的这个整体来作用的。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和需要,这也是后面工藤爸爸认识到自己错了的最主要的地方。
在得知女儿有希望考上理想大学后,对女儿态度的八百度转弯,还说“你现在就是全家人的希望”这种话,其实从骨子里都无法改变这种“孩子就是家长的附属品”的观点。
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都是独立和变化的个体,不认识到这点,教育就永远会处于一种“想当然”的模式。
3. 对于学生而言,我这几年接触到的有这两类很让人感觉痛心:
一、很努力但很笨的;二、不笨但不努力的。
前一种情况只能说天意弄人,有些孩子家庭教育很好,但思维却跟不上来,要不是理科偏差要不是文科偏科要不就都不好,很努力,但勉强上了高中之后,还是考取了个普普通通的大学。
后一种情况就怨不得别人了,各种原因导致学习跟不上来,干脆自我放弃,将精力放在学习以外的地方,像工藤妹妹那样的,最后能考上好学校的几乎没有。
我曾经以为,老师的存在就是改变这两类学生,前一种学生,至少能让他们的努力有价值,但当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们送上哪怕是重点高中,他们也考不上好的大学(初高中的课程不能相提并论),做老师的内心愧疚,觉得这样努力的孩子真是可惜,可更多地是感叹学生可能走错路了,其他方面的潜能未被挖掘而是全副身心花在学习上了,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出路,但大家都去挤独木桥。
后一类学生,基本是很难将他们送去好的高中,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被断送掉学业了,后面可以去读职中或者普高,但想要在学习上争一席位是不可能了。所以,不是每个学生都是能读书的,对那些确实对读书不感兴趣或没有天分的人,建议早点另谋他想,世界很广阔,别把时间浪费在学习上。
**********************************************华丽丽的分割线*********************************************
看戏过程中自己也看到热泪盈眶,但放给同行看,却遭到集体质疑。因为职业的角度,因此观影后的感受可能不同,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再加上看了其他人的影评,总结了几点让人感觉不适之处:
1.弱化转变过程,主角太容易被转变。一般情况下,这种旷日持久的颓废和堕落是不容易一下子就转变的,如果真如此,那么老师们的工作也不会那么难做。现实中补习老师的方法只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几种方法,并没有特别到什么地步,如不要羞辱和歧视学生并讲究趣味教学,这点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不要把教师行业想得太龌龊,教师就一定会歧视学生。如果在这样大前提下,学生还是不受教,那原因是多方面的。电影中主角很快转变过来,这点是不容易被人接受的。
2.淡化奋斗细节,美化奋斗过程。主角能在一年内逆袭,且是在补习社完成这种逆袭的,且是在跟朋友们边玩边学过了大半段日子的逆袭,且是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完成逆袭的,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基本是扯淡。看回电影原版,是以学霸身份进来学校后堕落的,这种倒是很大可能。当然电影强调的并不是与现实多么接近,是强调一种不放弃的精神,但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是要建立在克服了数次困难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打动人。如果这样的背景下,“想学就可以学好”,那真的是迷惑了多数人,也抹杀了多数人的努力。如果电影的设定是:主角成绩不错,但因为客观原因(学校教育问题或交友不慎)误入歧途,后来几经波折成功;或者主角一直很努力,但成绩一直很差,忍受各方白眼歧视,后来有人指导方法,加上自己的勤奋不放弃逆袭成功,这两种设定更接地气。在这点上,《龙樱》更靠谱,《百元之恋》更让人感觉真实。
3.歪曲父母教育。这个上面已经谈过。
p.s.:
女主的奋斗本可以不要那么惨烈的,因为之前的荒度岁月实在令人不适;
女主的奋斗放在现实中,成功的几率有多高,能激励多大范围的人群,这个有待讨论;
亲情和激情是可以让人燃起来的,只是燃过之后,我们要明白,眼泪不能白流,也不要被影像遮蔽和过滤掉了一些东西。
5 ) 这辈子你可能都不会再那么努力!!!
很简单的故事,很浓的一碗日式鸡汤,一个小太妹的逆袭记。
梗很老,略狗血,煽情用力。但是很真实很感动很热血,最后哭成狗有没有······
是个让人觉得心生希望的故事,拼搏过的青春才算是圆满吧。因为梦想是不会辜负你的努力的!补习班老师说,在他眼里,没有没用的学生,只有没用的老师。不是没用的老师,还有那不完善的体制。未愿意放下架子的父亲、一脸鄙视的老师、唯恐自己子女被带坏的家长······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存在真正的差生,只有来自父母的无形压力和漠视人性的不完善体制。
之所以感动是因为有情怀,而情怀不过是那些年我们奋斗过的高考。其实说青春是个文艺的说法,我们的青春是被狠狠束缚住的,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把我们勒得紧紧,高考这东西,只要经历过就会一生难忘。课桌上几近遮住视线的书山题海,表决心的小纸条,满脑都是打了鸡血一样意欲扭转乾坤的狂热信念。
记得老班当时最爱说的就是: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回忆起来除了永远做不完的试卷,就是感觉困,凌晨四五点惺忪的睡眼,上课时硬撑着眼皮也无法遏制地打盹,午夜写字台上暗黄的台灯下昏沉的脑袋,父母轻轻带上门时心疼却又无奈的目光。感觉怎么也睡不够,当时高考完最大的愿望不是去哪里玩哪里嗨,而是畅畅快快的睡它个三天三夜!!!
那时候满脑的鸡血,满脑的疯狂,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像那么努力······但是也永远不会忘了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
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为一件事,哪怕一件事竭尽全力疯狂奋斗过,老了以后回忆会不会太过无趣······
6 ) 你是不是也曾感受过绝望——垫底辣妹
初闻电影的名字,还以为女主会是像美国电影里那种热情开放的“辣妹”,但实际也只是个日式萌妹子。工藤沙耶加是一个从小学初中一路混到高中的吊车尾,因为他们的高中“反正可以直接升到大学”。日子就在吊车尾中浑浑噩噩地度过,直到一次休学危机,直到与瞧不起差生的老师的一次对抗。沙耶加就这么走进了补习班,确定了新的大学目标,开始弥补以前挥霍过的时光的。
但是毕竟时间,太短知识太多,以前从未认真学习过的沙耶加怎么能够掌握好。于是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绝望。“沙耶加做不到。”看着成绩单上的E却又不知道原因,明明很努力向前却又没有回报,那种不知道从何做起的无能为力,何止感同身受。然而除了学习,学校和家庭的压力也向沙耶加袭来,绝望的深渊不过如此吧,像不像曾经在高考下喘息的你我,像不像在期末前挣扎的你。
“沙耶加和你才不一样!”她吼出来了,她宣誓了,最终的结果是,她做到了。 你是不是也曾感受过绝望,但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向前。最黑暗的时候,姐妹的支持,母亲的相信,同伴的鼓励,补课老师的陪伴,甚至是对父亲和学校的叛逆,和少年特有的那一腔热血,是她的力量。
而我最佩服沙耶加的,是她的那股铆劲,说了要上那个大学就上那个大学,可以跟学校老师死命杠上;就为了看补课老师的长头发照片,死命背单词,跟姐妹出去玩都能心不在焉 。这种孩子一定能做好的吧。
在电影频道又看了一次中文版,绝望和力量都埋藏在了声音里,很深很深。
你是不是也曾感受过绝望,但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向前。
7 ) 哭着滚出电影院的片子
好吧菇凉我承认我看完哭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
人家看完时是满满鸡血能撸起袖子像能再战一个高三······
偶看完就觉得这世界怎么就同人不同命菇凉怎么没有遇上这样的天使老师呢······
想当年菇凉虽说不是学渣到渣渣但也就一勉勉强强中流飘过的成绩完全就被遗忘了啊······
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霸没有各科老师亲切指导问候,不是渣到一定程度可以为所欲为肆意挥洒青春。我等中流飘过也是各种努力各种奋斗各种疯狂,然而结果还是中流飘过无痕无忌········
作为中流砥柱,我们经受了太多成绩上的起起落落,听到了太多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负面评价,慢慢地连我们自己都深信自己“不行”了······我们没有片子里的天使老师,也没有温柔相信女儿的可爱妈妈·····却有太多未愿意放下架子的父亲、一脸鄙视的老师·······
各种人生乐趣都被剥夺,那时唯一的目标就是:高考,高考!似乎从不知道郊游、课外娱乐活动这些词汇,没有时间去做五彩斑斓的梦,再帅的学长也比不上数学考了满分的魅力,再美的相遇也抵不过被老师痛骂成绩下滑的失落,似乎不通过这场考试什么都难以实现。更有精神崩溃到泪如雨下的瞬间,和最后不敢点开查询页面的惶恐。
真人真事改编,有些狗血因为真的很真诚很正面而没法不感动~的确值不了五星,但是菇凉哭得稀里哗啦毁了一脸妆还吓坏了男票必须给五星!!!
那条奋斗路上个人的孤独和失落,只有走过的人才懂········
现实倒是现实:仅仅很努力很努力是不够的,还要付得起昂贵的补习班学费、有全心全意为你着想的老师,和无条件支持梦想、即使失败也不会责骂的家人。而且真的很讨厌这种幸存者偏差故事,真让一群年级垫底的人做起清华北大梦又有什么意思呢。
感动哭了。是那种对自己的“你都没有为什么付出全力过”的悔过啊。20151025 Brisbane City Myer Event Cinema No.1 1-3pm JFF
钦佩坪田老师,总是能积极乐观地从他人的身上发现优点,并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加以鼓励和鞭策。打心底里热爱并竭力帮助这些和他有着共同经历的孩子,因材施教,始终尊重他们。这样的老师才能为习惯于批评和冷遇的差生所信任,才能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吧。
恶意催泪,老套却感动
女主的爸爸有句台词不错:我最看不起只是嘴上说说的女人了
“考试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但努力总是很迷人的。
简直就是日本版的《我的少女时代》+《跳出我天地》。相比之下,中国高考都不算什么,世界上有更多高压的考试我们没有体验到。那种对名牌学府的憧憬,特别像我小时候,还有一人奋斗、全家光荣…哈哈!鸡汤虽浓,不难下咽。被女儿那句出远门还记得买特产戳中,这个点太细太闰土了
很燃很励志,女主幸运的是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看完想说一句:趁着有目标的时候,努力吧。嗯,又是一部以后可以推荐自己孩子看的电影。
大半夜看完有一种下床背单词的冲动。想起高考和考研的时候,有这么一段经历真好。
认真学习的辣妹最美了!努力奋斗的辣妹最棒了!坚持不懈的辣妹最赞了!勇往直前的辣妹最靓了!怀揣梦想的辣妹最酷了!……这真应该是高中(差)生必看的电影了,虽然他们大部分看完可能就直接完了?但真要是能激励到一部分人相信自己、努力拼搏、认真学习知识…,那真的要感谢「电影」的魅力和作用了!
强烈建议在b站观看本片!本身就是个志向感人的故事,但是难得的是没有可以给主角开挂及肆意煽情。由于弹幕的存在,能看到好多跟女主有相似经历的人或者接下来在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打拼的人,一起加油鼓劲,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难道这不就是电影存在的意义之一么?表白导演、主演以及真实人设。
真是看得人大哭
很简单的故事,很浓的一碗日式鸡汤,一个小太妹的逆袭记。不得不想起那些年我们奋斗过的高考,课桌上几近遮住视线的书山题海,回忆起来除了永远做不完的试卷,就是怎么都睡不够····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为一件事,哪怕一件事竭尽全力疯狂奋斗过,老了以后回忆会不会太过无趣······
3.5 相当之励志,学渣的几个损友也不算做作。最后跳上爸爸的背真好。
觉得妹子能考上大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用考数学。
虽然是真人真事,但还是美好的有点太不真实。有多少人可以同时集齐那么优秀的老师,那么支持自己的家人,以及不撕逼还懂事的好闺蜜。有感动,然后在自我反省。ps: give me a 庆应boy please.
虽然故事很简单 但是就是很感人 哭得我妆都花了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
我经历过1年内从全班倒数到名列前茅,也试过2月内成功拿到XX从业资格。所以那种周围人贬低但仍独自努力的境况我感同身受。现在想来,应该是朝着目标一步步走下去的感觉让我更深切地感觉自己是在活着,苦心孤诣后的胜利品尝起来最是甘甜。1.停止拖延和浪费时间,积极做巨大的改变;2.以后带儿子名校游
曾经总有人说:和你以后的人生相比高考简直不值一提,但其实高考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很艰难的了,不信你让那个这么说你的大人试试,他们绝对不想再来一次。不过高考可能是你人生里最能证明『只要努力就有希望』的事了,长大之后很多事并不会因你的努力而改变。这也许就是这片那么有共鸣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