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音乐、乡情和爱情——三方面感受《香料共和国》
《香料共和国》,片如其名,充满着淡淡的芬芳。
记得看完后,李老对大家说:这是一部很适合在大型电影节开幕式播放的电影。我深以为然!“太好看了!”正当我无法更细致表达对影片的赞赏时,李老一句话精辟 地概括了电影的总体特点:情节具有厚重历史感又节奏舒缓流畅,音乐具有浓厚伊斯坦布尔民族特色又能给世界观众共鸣的听觉享受,爱情亲情乡情共同酿造了暖人 心房的故事,能给观众无限美的感受、丰富的思考空间。
循着香料淡淡的芬芳,我试着去感受美妙的音乐,以及蕴含在香料与音乐背后的乡情和爱情……
音乐点亮观众耳朵
如果把音乐从《香料共和国》中拿掉,就像把一座绚丽花园的花都变成无色,虽然作为灵魂的花还在,已经没有办法欣赏其美好了。在我看来,音乐虽然不是片子的灵魂,却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把片子的内容渲染的淋漓尽致。
把风潮唱片的音乐专辑下载到电脑后,我好一阵子天天都听两三遍,欲罢不能。小珊美在香料阁里跳舞时,俏皮灵动的音乐让人抿嘴微笑,而小凡尼斯清澈眼神里对小珊美爱意的萌动也随乐声蔓延开来。
当广角镜头扫描伊斯坦堡当地全景时,伊斯兰叫拜文的唱诵与神 秘肃穆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对影片真主文化的背景有更深的印象,把浓浓的当地宗教风情展露无疑。而当小凡尼斯一家被驱赶要离开土耳其到希腊的时候,忧 伤激越的音乐在小凡尼斯跟外公和小珊美告别时响起,随着火车的远去而渐渐磅礴,流淌着不舍与无奈的矛盾交叠,让人不胜唏嘘……民族特色浓厚的音乐,故事发 酵成荡气回肠的酒。温馨又不失大气的音乐使电影情节给人厚重的历史感。音乐,让电影变得耐人寻味,启发观众的思考。
《香料共和国》在配乐上的成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在2003年一举拿下希腊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配乐”的奖杯。给影片配乐的伊凡希 雅•瑞柏丝卡从小学习古典音乐,所以她的作品往往充满着鲜明的民族色彩。有这样出色的配乐师,能取得非凡的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命不能没有香料,就像不能没有太阳;生活和食物一样,都要加油添醋才完美。”这是电影中经典的对白。这用在音乐上也很精辟:正是伊凡希雅的音乐完美地烘托出这部电影所涵藏的深邃情感。
我想,多年以后回想观看影片的感受,印象最深的肯定是黄昏中希腊城在空幽的音乐中静默,小凡尼斯为小美珊撑的小红伞在土耳其风格的乐声中飘走……
香料承载故乡情怀
外公在土耳其教会了凡尼斯香料的哲学,当凡尼斯离开故乡,香料便成了代表故乡意象,承载着凡尼斯一家三代割舍不断的乡愁。
片中有几个和有趣的情节:外公的几个老朋友赶来为其接风时,有人问路,他们同时向右看了看,再像左看了看,便指着家的方向告诉行人应该朝那个方向走。当镜头拉回到1959年的伊斯坦堡,当有人在香料店前向凡尼斯外公问路时,他先往右看,再往左看,也是指给路人自己家的方向。参加完外公的葬礼后,凡尼斯在香料店前也碰到问路人,而他也像外公和他那些朋友一样,左右转后指了家的方向……
被几代人重复的相同动作,暗示了他们对家的归属感。人,最离不开的是自己的故乡。人,最放不下的是浓浓的乡愁。当凡尼斯重复了外公那个动作的时候,他肯定明白了,自己一直逃避的故乡,原来是自己最牵挂的。
凡尼斯的舅舅是船长,经常漂泊在外。他时不时收到凡尼斯外公寄来的肩膀疼痛的X光照片。为什么父亲时不时寄这样的照片来给自己?他开始只以为是父亲老毛病又犯了,希望他询问相关医学信息。可是当他回到家乡跟父亲和凡尼斯一起去澡堂洗澡的时候,才明白父亲的用意:每当国内冲突局势紧张的时候,父亲便寄那张照片在之前战争中受伤的肩膀的X光片,原来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多远,也要回到家乡来。
外公用心良苦!一张X光片,寄托了其对国家对故乡深深的情怀。
最后,已成为天文学家的凡尼斯回到破旧的香料阁里,童年时香料阁的景象早已消逝。他一点点找出遗漏在墙角、桌底的香料,盐、佪香、辣椒粉……在桌面上摆成宇宙的形状,最后他用力一吹,电影在超现实的香料宇宙中结束。而凡尼斯也在这个宇宙中,实现了自己内心对家的回归。
芬芳香料 苦涩爱情
“珊美,别回头!在月台上我们心意相通,这一刻我们将永远不忘。”说完这句话,凡尼斯看着心爱的珊美跟她的丈夫和女儿越走越远。当可爱的小女孩回头微笑,凡尼斯难抑内心的痛苦。
在香料的芬芳中,凡尼斯与珊美的爱情几经跌宕,却最终以离别告终。苦涩,在我看来甚至有点凄美。
他们的花火在对香料的探讨中产生。小凡尼斯和小珊美打赌,做肉丸要多加一样香料才好吃,便把偷听到外公对客人说的要想让人情投意合,就要加肉桂作为佐料的理 论告诉了小珊美。而作为回报,小珊美跳舞给凡尼斯看。俏皮灵动的音乐中,小男孩恣意地欣赏着小女孩随意的舞姿。虽然显得幼稚,却很可爱。更重要的是,两人的爱意因为香料而萌动了。
在车站一别后,两人的联系便被历史的问题隔断了,一直到几十年后凡尼斯重返故里,在外公的葬礼上又碰上已经为人妇并且有了孩子的珊美。国家的历史命运影响了 身份尴尬的凡你斯一家,同样,也包括他的爱情。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两个小孩的情投意合又算什么?这样看来,是历史酿造了凡尼斯爱情的苦涩。
重逢后凡尼斯极力去补救这段曾经搁浅的感情,为此他留在了当地大学当老师。在珊美女儿的生日party上,他呼应了童年那场相遇:为珊美做菜,做了肉丸,也加了肉桂。因为他记得外公对顾客说过,要想让别人说“我愿意”,就要用肉桂。
只是他担心的事情最终发生了:珊美的丈夫出现了,这样的香料似乎注定凡尼斯的失败。
最后凡尼斯选择了放弃。命运的捉弄让人摸不透,虽然有爱,但是两人在已经走得太远,生活的实际让人无奈。既然没法得到,那就两个人都好好继续走各自的路吧!
在火车站上凡尼斯让珊美不要回头,是对爱的大度,也是一种释怀。我佩服凡尼斯,因为他知道刻意占有永久远比不上真心的片刻。
苦涩也是一种味道,虽不好尝,也一样丰富了影片的味道。
2 ) 两座城的爱怨情仇
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朋友Aysee,她是第一个告诉我“希腊人恨土耳其人”这件事的人。“恨”其实是一个情绪很强烈的词,倒不如说希腊人不太喜欢土耳其人比较贴切。当然,这些情绪在年轻一代身上已经不再那么明显,就比如今天你在街上遇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你问她恨不恨日本人,她可能会回答为什么要恨?国仇家怨,时过境迁,时间给了每个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再者,任何的恨里面可能都隐含着爱,日本人称西安为“不朽之都”,NHK拍《丝绸之路》,全片浓郁的追思情绪甚至超越CCTV版本。希腊和土耳其也一样,国仇家怨四百年过后,伊斯坦布尔仍是希腊人最常去旅行的地方,有不少人带着老照片到伊城的小街小巷去,试图找到自己或自己父辈曾经住过的房子。每年夏天,希腊也针对土耳其推出独有的签证,允许他们到临近土耳其的爱琴海离岛度假,每次签证时长为一周。
1453年5月29日,在博斯普鲁斯翱翔的海鸥见证下,威尼斯守军和希腊人由于不敌土军进攻,君士坦丁堡沦陷。历经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拉丁帝国的这座伟大都城,最终落入奥斯曼帝国手中,成为突厥帝国近四百多年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个名称来自于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这个各位大概有所了解,但事实上今时今日“伊斯坦布尔”也并非土人所创,而是同样来自于希腊语στην Πόλη,意思是“进城”。这么多年,从帝国首都到当今土耳其第一大城市,她孤傲的身影一直伫立在爱琴海的一侧,而另一侧则是希腊人永恒的都城,爱琴海除伊斯坦布尔外第二大的城市,也是欧洲文明起源的地方——雅典。而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爱怨情仇,也同样围绕着这两座城市而展开。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奥斯曼帝国也从此逐渐征服整个希腊。奥斯曼帝国末期,王朝四分五裂,1821年,希腊人发起独立战争,正式宣布希腊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奥斯曼帝国成为协约国的瓜分对象。风水轮流转,此时的希腊政府怀着建立“大希腊”的野心,开始积极参与对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发展到这里,就要不得不请出土耳其近代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土耳其当今的国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图克。如果你到过伊斯坦布尔,大概就能记得,伊斯坦布尔最大的机场Istanbul Atatürk Airport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正是他,组建国民军,自任总司,并在萨卡里亚河战役中,大败希腊国王亲自率领的近10万大军。有趣的是,阿塔图克先生,这位土耳其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事实上诞生于希腊的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这座城市在希腊北部,比雅典更靠近伊斯坦布尔。
从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到独立再到反攻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和希腊人在认同和排斥中度过了漫长的四百年。近代土耳其和希腊,由于领土争端、民族纠纷、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同样冲突不断。时至今日,希腊和土耳其仍旧因爱琴海诸岛的归属及塞浦路斯的问题而关系紧张。隶属于欧盟成员国的塞浦路斯,与朝鲜半岛一样被瓜分成两半,南部隶属于希腊,北部属于土耳其。土耳其至今不承认塞浦路斯政权,我的塞浦路斯朋友贝丝,之前从欧洲直飞土耳其曾经被拒绝入境,因为她“来自于一个不存在的国家”。写到这里,你大概也就不难理解两个民族由来已久的矛盾和冲突。除了这些,土耳其和希腊几十年前曾经发生的“遣返原籍”事件,也是近代矛盾争端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3年,希腊导演Tassos Boulmetis根据自身童年经历所编导的电影《香料共和国》在希腊上映,引起极大反响,迅速成为当年也是希腊电影历史上最卖座电影。2005年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扬海外。有趣的是,这部大部分篇章都在描写伊斯坦布尔的电影,却没有在土耳其上映。故事讲述男孩凡尼斯与家人生活在伊斯坦布尔,他的祖父拥有一家香料店,在那里,凡尼斯度过了他的童年。1960年代,凡尼斯的父亲因为持有希腊国籍,被土耳其当局遣返,凡尼斯和母亲随同父亲迁往雅典,而身为土耳其公民(希腊裔,但因为生在伊斯坦布尔所以拿土耳其护照,凡尼斯和他母亲也是土耳其护照)的祖父则选择留在伊斯坦布尔。从男孩长到少年,再到少年到中年,故乡伊斯坦布尔,记忆中的祖父和儿时的玩伴,成为丹尼斯心中挥之不去的哀伤。
这部电影很形象描述了当时希腊公民被迫离开伊斯坦布尔的情况,当时离开的人,被通知只允许携带一个行李箱,其他留在伊斯坦布尔的财产则充公归土耳其国家所有。其实当时被赶走的不只是希腊人,也还有亚美尼亚等其他非突厥民族的人。不少在希腊生活的土耳其人,也不得不返回土耳其,这个“遣返原籍”事件因为与中国几乎无关,所以也没有出现在我们世界历史的书本中。但当年的这次生离,造成了很多希腊人从此与伊斯坦布尔永隔。片中最动容的就是凡尼斯父亲说过的那段话:
“你祖父压根儿就不想离开伊斯坦布尔,我们谁都不想离开,说什么都不想。伊斯坦布尔是城上之城,它是全世界最美的城市。美妙的音乐、灿烂的夕阳,还有和我们分不开的闲话家常,在我们被通知滚蛋那晚,移民官在我耳边说,只要我改信伊斯兰教,我们就能留下来,不会有人再伤害我们。你想知道这些年来我挥之不去的梦魇吗?那就是我没有当场拒绝,我迟疑了足足五秒钟,愿上帝原谅我,那是我这辈子最难熬的五秒钟,希腊还是停留在想象中比较美,想象中比搬来之后实际所见更美。愿上帝原谅我。”
我昨天问我的希腊朋友,我说伊斯坦布尔和雅典,你更希望住在哪里;他说:“伊斯坦布尔是一个适合去旅行的时候,去待一个星期可以,让我住在那里我受不了,看看那些交通,你可能塞在一条路上三个小时都动弹不了,还有那些拥挤的人群,这些我都受不了。而且在雅典生活,我觉得会比伊斯坦布尔更安全,在雅典,凌晨一两点走在街上你不会觉得有危险,但在伊斯坦布尔有些街区还是很危险的。”我跟他说我的意思是如果伊斯坦布尔和雅典都是空城,现今的这一切都不存在,你要从中选一个你觉得比较美的城市住下来,你会选哪个。他回答说:“这样的话,我会选伊斯坦布尔。”
雅典当然还是很美,让我搬来这里住上一年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四百年下来,好像过往的那些希腊人们把最好的东西都留在了伊斯坦布尔。事实上我在伊斯坦布尔最喜欢的两个地方,曾经都是希腊人的街区,一个是Cihangir,另一个是Galata,这个街区是典型的希腊人街区,就在欧洲新区İstiklal大街的两端,İstiklal大街——这条伊斯坦布尔目前最标志性的主购物大街,同样也是希腊人的杰作,希腊驻伊斯坦布尔的大使馆也就在这条主街上,常常看见就让人产生物是人非的唏嘘感来。Cihangir和Galata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变,就沿用希腊人原来的称呼:Galata在希腊语中是“卖牛奶的人“的意思,尽管现在的Galata早已经没有卖牛奶的男人;而Cihangir是伊城现在最著名的艺术家区域,也是房价最高的地方之一,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尔罕·帕慕克,其工作室就在Cihangir。
土耳其人和希腊人的爱怨情仇仍然在继续,这两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伊斯坦布尔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沦陷而没落,从维京人口中的“伟大之城”变成当代土耳其第一大城市,甚至连首都也都不再是。雅典,这个亚历山大大帝王朝的首都,尽管仍旧是希腊的首都,但登上报纸头条时却总是伴随着“国家破产”、“经济崩盘”的字眼。传说,亚历山大东征前曾就东征一事征求过智者的意见,智者说“你看,云总是从西边来。”但亚历山大仍旧执意东征,脚步虽然最远抵达印度,但王朝最终却被东罗马帝国所灭。我希腊的朋友打趣说:“要是他当时不往东,往西边去,东罗马帝国甚至都不会存在。”很多我们现在看起来对世界产生巨变的事,其实最初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想法而已。
我希腊的朋友,她总是觉得说美国人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他们的语言都是伪造的,来自于拉丁语和希腊语拼拼凑凑(虽然我们在谈论这个的时候说的就是英语)。她说她在学习英文的时候,常常觉得有些希腊语的词汇在英文中根本找不到对照的。“让人民变得愚蠢,政府就更好控制他们,英语诞生的时候实际上就压缩了人们的视野,很多其他语种已经到达的地方他们都没有,英语其实是很贫瘠的语言。因为这样,政府统治起人民来就更容易。可惜现在的希腊人一心都觉得这些英语文化很了不起,他们都忘了希腊语才是世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也一定同样发生在中国。”
“Freedom”这个词语诞生于希腊,来源自希腊语“ελευθερία”,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一个他觉得喜欢得不得了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思想境界,就好像一个人,通过领悟到了他生命的意义”。"Ocean"这个词语也来自于希腊语“Ωκεανός”,意为“一大片蓝色”,“Ω”意为惊讶。最初创造这个词语的人,大概也是被爱琴海那一大片深蓝所惊讶和震撼。常常我站在雅典的街头,望着远处,就会觉得时间真是宏伟的东西,千百年间,她到底改变了多少人们执意认为会是永恒的事?土耳其和希腊的爱恨情仇其实在时间长河中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再过几百年,或是几千年前,又会有什么民族站上世界的舞台,又会有什么令人感动的生死离别会发生?等到那个时候,爱琴海两端的伊斯坦布尔和雅典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没有人知道答案。
3 ) 辣味
仅仅这个名字就够勾引人。
茴香、盐、罗勒、肉桂……,组成可以是宇宙,可以是医学。
小小少年没锅台高,便站在灶边,在学校烧给女生吃,在妓院烧给大伙吃,睡在浴盆里,天天想念着爷爷,想念着心爱的小姑娘。
民族和战争,纷争。大历史下的细小人物勾画,悠长的情节,动人处,潸然,想想一生足以平淡已是幸福。
4 ) 香料共和国
7岁的凡尼斯(乔治斯·科拉菲斯 Georges Corraface 饰)与家人生活在伊斯坦布尔,他的祖父拥有一家香料店,在那里,凡尼斯度过了他的童年。祖父通过类比香料的特性来教授凡尼斯关于生命、宇宙和地理的各种知识,年幼的凡尼斯还爱上了与他一起玩耍的土耳其女孩,姗美。然而不久后,政治的暴乱破坏了美满的家庭,凡尼斯和父母因持有希腊国籍而被驱逐出镜,迁往雅典,身为土耳其公民的祖父则得以留下。时光飞逝,不惑之年的凡尼斯已经成为了一名天文学教授,备受尊重,但他却觉得生活中充满迷茫,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点香料。离开家乡的35年来,他依然渴望着回到儿时的故乡,渴望着再见到那个美好的女孩……
本片根据编剧、导演Tassos Boulmetis的真实经历改编。
5 ) 从伊斯坦布尔到雅典的离散史
▲ 《香料共和国》海报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胡椒的味道,是又辣又焦,就像太阳一样;
盐的味道, 有需要时可以为生活增添点情趣;
肉桂的味道,既苦涩又甜蜜,就像女人一样。”
——《香料共和国》
《香料共和国》看似是一部大谈美食的电影,但事实上食物不仅仅是食物,香料也不仅仅是香料。Fanis的外公用香料摆下星阵图,姨妈用食物的味道唤起家人间的温暖。片中Fanis的舅舅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看地图的人和看镜子的人,看地图的人将要远行,而看镜子的人准备回家。而在导演塔索斯·布尔梅提斯的眼中,食物意味着流落“异国”的伊斯坦布尔人回家的唯一途径。”
▲ 《香料共和国》截帧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影片选了一个微妙的切入点——香料。伊斯坦布尔从古代起就作为东西物品交换的重要港口而繁荣,香料市场是伊城旅游必到之地。而食物,民以食为天,它更代表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国家政治与个人命运的结合在这部电影中不仅仅只是一种噱头和影射,而是实实在在的干涉,以食物作为勾连,政治对每个人心灵上的创伤,被导演处理得像稀松平常的对话一般,甚至带着优雅的幽默,云淡风轻。
▲ 《香料共和国》截帧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电影关于美食,内容却说的是故乡——伊斯坦布尔。祖父、父亲、Fanis都是希腊人,信仰东正教,故乡却是远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祖父一辈子都没有离开,也根本就不想离开。《香料共和国》最重要的命题,不是被土耳其驱逐的希腊人,也不是被希腊人看作异族,更不是关于夹在土耳其与希腊这两个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争论,而是关于一群被困在过往的历史中,无法被定义的古老族群身份和记忆失落的现代悲剧。这一点从影片的希腊文原名可见一斑。
▲ 《香料共和国》截帧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在原希腊文的片名“Politiki Kouzina”中,其实是包含着两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首先从字面意思看,“Politiki”指的是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的城邦,“Politiki Kouzina”顾名思义就是“属于这座城邦的菜肴”,但是往更深的意味去解读,不难发现在希腊语的字母转换之间,“Politiki Kouzina”可以引申指“the politics of the cuisine”(美食中的政治),这一点在英文片名的翻译中是完全体现不出来的。导演在其中回忆的不单只是被驱逐的过往,更多的是隐藏在味道之间的故乡——伊斯坦布尔,陷入游离状态的自我文化归属才是这部影片忧伤的所在。
▲ 《香料共和国》截帧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影片将历史的离散作为最核心的主题,通过前菜、主菜以及甜点三个部分分隔整体。第一部分在伊斯坦布尔拍摄,以Fanis一家的流离失所作为契入点。从拜占庭时代开始,希腊裔少数族群在土耳其的社会地位一直暧昧不清。从1922年奥斯曼帝国的分裂到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希腊与土耳其两国开始长达数十年的《希腊-土耳其人口交换公约》,土耳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镇压政策,迫使其境内百万希腊人迁出。例如,二战期间为非穆斯林建造的劳动营,以及在同一时期对非穆斯林征收的财富税(varlık vergisi),引致成千上万希腊人的经济崩溃和死亡;1955年9月,制造社会恐慌,迫使希腊人伊斯坦布尔大逃亡推动了人口外流;1964年罗马人(Ῥωμαῖοι Rhomaioi)驱逐法令;直到1978年,土耳其境内希腊裔人口锐减至7000人。这一交换强迫约150万来自安纳托利亚和东色雷斯的希腊人,和来自除西色雷斯以外的整个希腊的50万土耳其人重新定居。
▲ 《香料共和国》截帧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Fanis一家的撤离便是从1964年法令颁布的前夕开始,作为世代居住在伊斯坦布尔的希腊裔族群,影片的第一部分通过祖父与Fanis之间家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带出了这一群体的集体文化和生存哲学,以及家族聚会谈话时,希腊族群对于彼时社会紧张气氛的恐惧。直到1960年起,塞浦路斯从大不列颠帝国殖民版图中独立成为共和国起,土耳其开始以前主权国的身份意图吞并塞浦路斯,这一举动激发了希腊人和土耳其人更加白热化的敌对状态。Fanis一家除了祖父外,所有人一夜之间被警察带到边境,迎接他们的是另一张冰冷的警察面孔,所谓的“祖国”只是把他们当成同一血统的难民,所谓的“同胞”视他们的土耳其口音为笑话,影片的第二部分写满了格格不入。
▲ 《香料共和国》截帧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导演塔索斯·布尔梅提斯以自身经历创作的《香料共和国》,借Fanis的处境发出文化归属与身份认同的双重拷问——何处是我的家。故乡的驱逐和故国的疏离让Fanis不得不重新思考自我身份精神归属。食物与烹饪带来的感官体验,让他在物质中找到一种高概念性的认同感。味觉上的体验开启了异常特别的世界观,不为流离失所的经历而破裂的文化链条,让身处希腊的Fanis依旧保持着,伊斯坦布尔香料店中感受到的体验。Fanis对伊斯坦布尔的记忆,以及自我身份认同,都与味觉感官直接相关。
▲ 《香料共和国》截帧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在电影所描绘的伊斯坦布尔味道地图上,这座城市属于人民,而不是特定的地缘政治身份。味觉感官上的差异,这种文化的感性地理特征,对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族群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导演选取了只有熟悉伊斯坦布尔味觉感受和视觉景观的人才能获知的电影语言,在某种程度上“隔绝”了外人在视觉上的文化理解,同时通过味觉感官唤起对城市的记忆。
同样地,影片中的希腊裔伊斯坦布尔人来到希腊后,依然根据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来确定方位,存在于脑海的记忆地图。当他们离开伊斯坦布尔时,带走的是隐藏在食物味道中的记忆体,即便离乡背井也还能指引着他们,“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当片中一位老妇人发现Fanis在毛绒藤叶中放糖时,马上辨认出同样来自伊斯坦布尔的同乡。味道所创造的纽带,形成了这个特殊群体对于伊斯坦布尔的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
▲ 《香料共和国》截帧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从这个意义上讲,食物是这部电影主题的基本来源:通过不同的食谱和配料,不同的记忆变成的生命印记,打破地缘政治的边界,以食物作为身份认同的入口。本周五将放映VCD影促会2018年秋季“及时飨宴”唯一一场《香料共和国》,机会难得,一同来苞谷汇以美食打开味蕾记忆。
▲ 《香料共和国》截帧 @ Village Roadshow Greece
参考文献:
1. Aesthetics of Displacement: Turkey and its Minorities on Screen,Ozlem Koksal, 2016, New York and Lodon, Bloomsburg publishing.
2. Istanbul and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Ottoman Empire, Bernard Lewis, 1963,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p 29.
3. "Rūm"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Byzantium, Alexander Kazhdan, 199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ol. 3, p. 1816.
4. The Greek minority of Turkey, HRI.org, Retrieved 22 January 2017.
6 ) 人生与爱情
凡尼斯的人生如是说:童年就像一道开胃菜,充满了欢笑的回忆;中青年时,就像主菜,会尝到各种不同的、丰富的味道;将近老年,就变成了甜点,细细品味人生的甘醇。
年轻的凡尼斯,在舅舅妥协的婚事上,悄悄加了料,导致其不能成婚。因为他那会执着认为:结婚,在一起生活,只有跟自己喜欢以及匹配的人才行。而后来当白发已经出现在两鬓时,他微笑地看着童年恋人姗美走向离别的站台。只因他那时明白:心如在一起,天涯若比邻。
优雅与艺术,意韵深长。香料美食、漫漫人生与浩瀚宇宙,达到了一致的博大精深。
7 ) 希腊和土耳其的爱断情伤
同样沉在杯底厚厚一层粉末的咖啡,在希腊要叫希腊咖啡,在土耳其,一定要叫土耳其咖啡。
同样的茴香酒,在希腊叫ouzo,在土耳其,叫raki
他们对对方,都有着轻蔑的称呼。因为这两个国家,有太多纠缠不清的历史。
土耳其统治希腊400年,曾有镇压和屠杀;亦有吸收培养他们入朝为官,上至宰相的历史,因为穆斯林不可以被奴役,外国人才能充当他们的“职业经理人”。在奥斯曼帝国崛起和强大的时代,穆斯林文化的包容性最大地体现了出来,在国家最高科研机构里,活跃着大批的希腊人和犹太人。所以,电影中穆斯塔法对凡尼斯说:我们一直在向希腊人学习,在天文学上。
岂止是天文学呢?古希腊奠定了整个西欧文明的基础——文化的和政治的,但作为国家机器,希腊又一直是孱弱的。从罗马时期的衰落,直至充满血泪的近代。可说希腊语的人,一直比他们的穆斯林邻居具有文化上的优越性。
这种优越性却没法保护他的子民,在奥斯曼帝国衰落的时候,显示其虚弱和暴虐的时候,不受到杀戮和驱逐。
大量的人口交换始于土耳其国父——阿塔图尔克建立起共和国之初,但极端的民族主义并没有给土耳其带来好处,人口交换回来的穆斯林,大多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赶走的希腊人,大多是受过教育的人士。更不要说东土问题了。
1961年火车站告别一场戏,一闪而过的雕像,就是国 父 他 老 人 家。
这部电影,一直在以举重若轻的方式,述说着希腊人经历的重大变故。话题虽然沉重,情节却诙谐有趣。最妙的是故事的切入点——香料。伊斯坦布尔从古代起就作为东西物品交换的重要港口而繁荣,香料市场是伊城旅游必到之地。而食物,民以食为天,它更代表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无论世事沧桑,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欢乐的团圆饭,才是最重要的事。
食物也不仅仅是食物,瓦西里外公用香料摆星系图,从外交官的家宴采购单敏锐地感觉到政治的风云突变,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哲人。外公说:星空里看不见的东西才是人们感兴趣的。这看不见的东西就是超越了国家与民族的爱。
凡尼斯最讨厌穿制服的人,因为制服象征着权力,象征着国家机器,它的错误,总是给人民带来灾难,之前的被驱逐,之后的军政权上台。在希腊电影《查里顿的合唱团》里,有对军政权的嘲讽,可见希腊人民是不喜欢那段专制时代的。所以他会给舅舅的订婚宴捣乱,因为他不喜欢来自军人背景的煮鸡蛋都会烧伤的女人。
但如果得出“军人很讨厌”的结论的话,那就又错了。否则故事中的穆斯塔法,就不会是英俊而有情的,只是这种情,被掩盖在了教条的规矩之下。就象一类人只是个抽象概念,而一个人才是打交道的途径一样,民族仇恨是个抽象的概念,大多数时候是国家机器的武器,当你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对你友好对你微笑的时候,你又怎能报之以仇恨呢?
电影的设定很有趣,它一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凡尼斯母系的血统问题。也许他们都是希腊人,因为包括外公瓦西里在内,信奉的都是东正教。但是在61年,为什么外公和妈妈能留在土耳其?因为他们是土耳其血统?国籍?这个家庭里的文化冲突,常常是因食物而起,也因食物而终。想起爸爸说的那句:拜占庭皇帝的肉丸子里就没有肉桂,我就想笑。(拜占庭是说希腊语的王朝。)
在片头道白中凡尼斯说:食物和故事一样,都要加香料才精彩。那么,和班美的爱情,就是电影中的肉桂,甜中带涩,心酸而浪漫。很喜欢最后的结局,两个几岁小朋友的爱情又怎么可以依靠一生?即使是一生的错过让人痛彻心扉。历史的创伤,不是靠浪漫可以冲淡的。
想起帕慕克的《雪》,卡尔斯横穿土耳其去找寻青年时代喜欢的女人,凡尼斯为了班美,半生孤独。两国男人的痴情,倒是一样的。笑。民族冲突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也是一样的深。
电影中更多有趣的桥段,比如艾姑妈的帕金森好好坏坏,尤其是最后一次的“治愈”等等,就不一一例举了。画面方面,插入的宣礼颂和掸地毯的伊斯坦布尔以及黑帽子东正教士的雅典很有爱。结尾的星系更是美到要命又首尾呼应。
据说这部电影是希腊卖座率最高的电影,这样诙谐,好看,充满智慧地回顾历史,从最生活化的视角述说老百姓喜怒哀乐的电影,又怎能不受欢迎呢?我们的很多导演和制作人老是说审查制度如何,可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耐心和勇气,把真正反映现实的故事搬上银幕,一味地娱乐化或是跪着歌功颂德,电影业又有什么希望呢?
8 ) 美食与情感
《情寻色香味》(《A Touch Of Spice》)在我的硬盘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下载这部希腊影片的原因只是因为简介中提到片中有土耳其的美食,“透过味觉领略美食的魔力和浓浓乡愁”。土耳其号称香料之国,对美食一向兴趣的我怎能不为之所动?
寒风凛冽的晚上,在厦大附近的公寓里,我百无聊赖的打开电脑,跟随着影片缓缓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伊斯坦堡。少年凡尼斯是希腊裔的土耳其人,经常躲在外公经营的香料店的阁楼上,聆听外公对于香料的见解。阁楼里总是充满欢乐,他还喜欢上了一个少女珊美,用所学到的香料知识换来了珊美的翩翩起舞。可是五十年代的土耳其与希腊交恶,归根到底还是宗教冲突吧?我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从影片反映的情况来看,应该还是东正教与回教的矛盾引起的。反正凡尼斯只好和其他在土耳其的希腊人一样被驱逐回国,只好和外公还有珊美分开。在希腊,凡尼斯一直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正如影片里所说的“在土耳其,他们把我们当作希腊人驱逐出境,而希腊接纳了我们,但是却把我们当作土耳其人。”凡尼斯一直期望着外公和珊美能够来看他,为了实现做饭给珊美的诺言,他经常半夜偷下厨房做菜,在学校也不和男同学玩而只是做菜给女同学吃。可是等到实现愿望的时候,外公已经逝世,而珊美也已嫁作他人。
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精致的好片了。单是贯穿全片的美食让我垂涎三尺。土耳其人的聚餐真是丰盛啊,讲究什么菜加入什么香料,比如外公教导一个顾客往丸子里加肉桂更能让人两情相悦。影片所着力的感情部分更是让人嘘唏。凡尼斯与外公的感情,与珊美那纯真的爱情,父亲怀念伊斯坦堡的感情,花花公子的舅舅希望成家的感情,无不刻画得细微而精致。当一向古板严肃的父亲后来留着眼泪说当时根本不想离开伊斯坦堡,移民局的人曾经提出如果改信回教可以留下,他拒绝了,但是“想象中的希腊很美,比实际搬来所接触的更美”,那种思念伊斯坦堡的感情让人为之动容。当然,影片也不乏幽默之处,往往恰到好处,令人莞尔。比如姑妈有帕金森症,跑船的舅舅带回高压锅的爆炸声愣是把病给吓好,后来舅舅又带回了水果搅拌机,姑妈捧着搅却引发了老毛病,等到舅舅的未婚妻在学土耳其料理的时候说到从来不象土耳其人那样往菜里藏香料的时候又把病给吓好了。
看完想立即打包飞去伊斯坦布尔
关于美食、香料、故乡和爱情的故事。电影篇张感好,故事娓娓道来,看完会向往土耳其这个神秘的国度。
整個形式都像天堂電影院的翻版,但香料的特性卻發揮得不得要領,導演在童年回憶、成長歷程、離別重逢這些大方向上的把握,火候還不夠,以致淡乎寡味,前後照應沒達到預期效果。
浓郁而飘散着香味的土耳其美食
你是什么味道的
看完后我花 了一个小时跟纠纠吵 争论这个片到底好不好看
土耳其香料
超喜欢那个爸爸,还有男孩做的茄子。音乐很美。
战争没有带走他们的生命,却带走了他所有的爱
小茴香味道强烈,能让人变得内敛,肉桂能使人两情相悦。很喜欢这部电影,像读一本书一样。看这部之前,已经好久没有一部一看名字就直觉会好看的电影了。
冲着吃的去的,我太肤浅,没感觉
饮食也可以是一种爱国的情怀...
「星空中有我們看得見的東西, 但也有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食物也一樣, 只要好吃, 看不見鹽巴又何妨? 但精華就在鹽巴里.」「美食當前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問題不在食物, 而是同桌吃飯的人.」@SHIN
很灿烂
在中文大学逸夫堂看。幽默得很恰当。结尾稍稍有些弱。
D9 C274
香料,也是可以用来做画的
之前营造的很棒,结局应该还能更好。
爱生活,爱香料。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