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此时

剧情片其它2005

主演:Kais Nashef  Ali Suliman  Lubna Azabal  Amer Hlehel  

导演:汉尼·阿布-阿萨德

 剧照

天堂此时 剧照 NO.1天堂此时 剧照 NO.2天堂此时 剧照 NO.3天堂此时 剧照 NO.4天堂此时 剧照 NO.5天堂此时 剧照 NO.6天堂此时 剧照 NO.13天堂此时 剧照 NO.14天堂此时 剧照 NO.15天堂此时 剧照 NO.16天堂此时 剧照 NO.17天堂此时 剧照 NO.18天堂此时 剧照 NO.19天堂此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43

详细剧情

  克汉雷(Ali Suliman 饰)和萨德(Kais Nashif 饰)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这两个满腔热血的青年在特拉维夫某抵抗组织内接受了人肉炸弹的训练,而他们的父母亲人对这一切都无从得知。训练结束后,他们将在身上绑着隐蔽炸弹,穿越巴以边境去执行一项光荣且没有归途的任务……
  本片荣获2005年柏林国际电影节蓝天使奖、大赦国际电影奖,2005年欧洲电影奖最佳编剧奖,第63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2005年达拉斯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2006电影预告片奖最佳外语剧情预告片,2006独立精神奖最佳外语片奖等。

 长篇影评

 1 ) 天堂此时:天堂此时

很少有一部让我打满分的片子了。这部片子真好,真好,看到20分钟便开始唏嘘不已。这个故事讲的真好,之前说过Hitchcock那个说法,这个故事便是第一流的故事,两个准备去以色列当人肉炸弹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从十多分钟就揭出了他们的身份,然而后面70分钟,虽然镜头较长,叙事平缓,但给人造成的紧迫感和压抑感却有增无减。看似徐徐的讲述却是无比扣人心弦的效果。一直预期一个血肉横飞的爆炸场面,而导演的处理却甚为出色,一直压着,压到最后一秒,然后一个闪白——影片在此结束,无声的片尾字幕,黑底白字——就这么简单,放弃了一切视听元素,造成的积累许久的感情终于瞬间宣泄——不由得被感动了。

写这种被深深触动的影片总会语无伦次,我大概是在那个叫萨义德的小伙子被告知明天要去当人肉炸弹的时候瞬间被秒的。组织告诉他,明天你去。他的眼里闪着亮光,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去见家人最后一面。尽管这个时候,他的爱情才刚刚开始。那是多么难过的一夜!他看着丝毫不知的家人,看着依然忙碌的母亲和依然跟他斗嘴的弟弟,他的目光是那么饱含神情——当然我知道这是我想象的一种投射,我完全可以体会他的心情,于是我就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和他所凝视的家人那种复杂的感情,可是我确实愿意相信。而在行动出了差错的时候,他的同伴退缩了,而他却一直向前——尽管他有机会放弃,有机会活下来,尽管那段刚刚开始的爱情在向他招手,可是他放弃了。他踏上一辆满载着以色列士兵的公共汽车,然后是那道白光闪过——故事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天,他在向女友诉说他的身世,他必须做为一个殉道者来洗刷他在难民营的记忆和父亲作为叛徒的耻辱。由此,影片的双线叙事结构彻底地变成了伪双线,导演将观众的认同强有力地导向了萨义德这个小伙,这个跟我们想象中拉登式的恐怖分子完全不同的、充满了人性和温情的恐怖分子。他的行动出于他的信仰,但又不完全出自信仰,更多的是他自身的一种牺牲的愿望。我看到他的眼神闪耀着光芒。

影片导演Hany Abu-Assad身为一个以色列人,却站在巴勒斯坦立场上拍摄了这么一部电影,这件事情便很奇怪。导演的视角大致是站在苏哈的角度,说萨义德的生活像“一部日本先锋艺术电影”,而当这个外来者在反复地探讨之后,改写了卡勒德的人生观,并在某个层面上说服了萨义德。这明确地传达了导演的立场,因为主张和平和人道主义的苏哈毕竟是亲以色列的,她说,被你们炸死的以色列人难道没有亲人朋友?她说,为什么非要用暴力手段?她说,我们可以谈谈——她反对的是巴勒斯坦极端民族主义。但是导演却将观众的认同拼命地导向这两个恐怖分子,他试图传达的信息便很明确:希望巴以冲突两方都能看得进去,是的,我们都没错,错的是历史,我们置身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被携裹着,无法不沿着那条路继续走下去……在反复的争论之中,对主题的开掘深度完全不亚于Ken Loach的金棕榈影片《风吹稻浪》。

看过不少以色列的短片,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角度,猛然见发现CCTV所有的叙述在我心中崩塌,哦,听得太多了,多到让我忽略了另一面或许可能应该的真相。影片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在谈到巴以关系,并且毫不客气地指出,以色列人同时在扮演着受害者和刽子手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又借“英雄之女”苏哈之口在反思着巴勒斯坦的极端民族主义。并且,用卡勒德的反复和软弱消解了所谓坚定的信念,用萨义德出于其他原因的义无反顾消解了这个行动的意义。是的,除了给亲人朋友带来伤害,杀死几个以色列士兵并给以色列口实之外,还有什么用呢?那么萨义德的行动便指向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影片反复渲染的宗教情绪以及由此衍生的极端民族主义在告诉我说这些东西叫做信仰,可导演分明在片中告诉我们,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天堂。

影片细致地刻画着这两个天真纯朴的小伙子行动前的准备,他们理发、刮胡子、换衣服——所有阿拉伯人的表征都被去掉。他们祈祷,颂经,录像——摄像机卡壳的真好啊,当所谓坚定的信仰和誓言在被重复两次之后便变得无比的可笑:举枪宣誓的时候,卡勒德忽然说,哦,妈妈您下次买另外一种滤纸,那个便宜——难怪,那份誓言本来就是写在纸上的一个外加的约束,而非出自内心。正如片名和题目所言,天堂此时。殊不知此刻和现世就是天堂,你们说的那些都是浮云,你们所谓的天堂,我真的去了,炸弹响起的那一刻没有天使和真主,什么都么有,你们说的全他妈是假的。那一瞬间的白光——

我不知不觉流泪了……

 2 ) 天堂无路

三月一日晚上八点多,BBC新闻播报下端的红色字体“Breaking News”再度亮起。这是我第二次在晚上看到这样的插播,上一次是在两个多月前铁蝴蝶贝布托遇刺,巴基斯坦人发出的悲竦哀嚎,碎裂了那个寒冬里干冷的夜晚。
所以,那个瞬间,直觉告诉我,悲剧再次上演。
中东。加沙以北的拜特拉希亚。
那些被鲜血模糊的残躯凌乱的横在残垣之间,背景天空中黑色的硝烟浓密。BBC新闻写实的风格让人窒息,那些迫近的特写,紧凑的跟拍,打出了一个个愤怒,疯狂,哀怜,无助的面孔。上帝在制作悲剧的时候深谙暴力美学的原理,毫不避讳那些死亡和血泊。六十八名巴勒斯坦人和两名犹太人在这次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报复性袭击中丧生,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斯提克斯,黑色的冥河之畔,又一次的冤魂咆哮。
  
BBC的那个经常画着鲜艳口红的女黑人播报员严肃而克制的脸告诉我,虽然在同一片星球,接受同一个太阳的温暖,可那毕竟只是离我们很远的事情。只是关于鲜血,关于生命,那片在《圣经》中被描述为“遗产与和平”的美丽土地,如今在半个世纪以来不停歇的战乱下破败得让人唏嘘感慨。希伯来文书写的神圣历史未曾指引,上帝选民的复兴之路谁都不会料到会是如此血腥。轰鸣嘶叫的坦克,铮亮的枪管,带血的眼泪,如此的惨绝人寰的梦境,先知们留在羊皮卷上的预兆,仿佛幽浮着却是魔鬼的回音。
我想起镜头里那些母亲和亲人们绝望的哀嚎,持枪的男人和蒙面的士兵激烈的呼喊,他们的表情如镜子一般映出了以色列人的脸——那些在超市和车站的自杀爆炸中死亡的亲人和家属,约旦河的两岸,和平的命运气若游丝,那一幕幕人间惨剧竟是如此的对称的悲伤,如此的相似的残忍。
那些圣城顶上透蓝的天空,此时没有天堂。

想起还是在大学时看过的那部极具争议的《天堂此时》。片中讲述了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巴勒斯坦人克汉雷和萨德在无奈中迈出的人弹之路,在以色列导演的镜头里,充满了民族间的谅解和人性。其间他们在仇恨与良知里反思,挣扎,然而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无论他们放弃不放弃他们的使命,却都是无法结束那片土地延续的仇恨与血泪。上帝无暇顾及这片他曾经宠幸过的土地,天堂之下,生灵涂炭,黑色的悲剧气氛仍在不断弥漫。
以平民的细微视角展现宏观的历史背景,这向来是电影用来描述大时代或者大灾难一种艺术手段。可这样的叙事线索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两边看来都是很难接受的。以色列人觉得影片美化了自杀袭击者,而巴勒斯坦人觉得片中几乎没有描写到以色列人对他们的压迫和侵略。一部本意是呼唤和平的影片,却因为民族尊严和国家意识的对立而受到夹击,最终落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不能不说也是另一个悲剧。

中东,自古以来都不是平静的地方。
让拉宾倒下的枪声还在回荡,阿拉法特尸骨未寒,亚辛的遗像依然被扎着深绿色头巾的哈马斯民众热烈亲吻。领袖们进入历史,带着未尝的理想和遗憾。
那片土地自古以来都不是某一个人可以征服的,伯利恒,加沙,耶路撒冷那些历史上隽金的城市,如同在层层腐尸中生出的玫瑰,你仍然可以闻到岁月沉淀下的暗暗幽香。埃及人,大卫王,十字军,那些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总会成就一些帝王的功勋,可是那尸骸遍野,万骨枯竭的场面不会轻易的烟消云散,热血渗透了他们脚下的每一片土地,带着死者的诅咒与狰狞,传说当年六个天使一度曾在哭墙上彻夜哭泣,眼泪渗入哭墙,从此墙壁千年屹立。

当代世界最著名的犹太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诗歌中常常描写到了这片美丽的土地在战争阴霾下的巨大压抑,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

夜幕降临像军号的声音/把我们笼罩/它嘴唇翕动/仿佛祈祷者/面对着某个上帝/嘤嘤哭泣

诗人的感性,让他的句子带着一丝被神抛弃的无奈与凄凉。那里的人民,更是因为一代代的沉浸在那种恐怖的氛围里,而对死去的和平鸽默哀失语。

我想起我们学院里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留学生,他们一起学习,上课,讨论。仿佛离开那片土地,大卫王的后代和巴勒斯坦人可以在任何屋檐下同生共存,而不是冤冤相报。
只是上主耶和华,真主安拉,还有无数被这片土地的子民自古以来虔诚供奉的神祗们,你们是否听到了你子民的哭泣,只要你们睁开眼,便能看到你们曾无数次展现神迹的土地,“橄榄枝早已滑落”,现今正遭受怎样沉重苦难的折磨。

只是电视上那些充满了憎恶和疯狂的眼睛告诉我,在看不到黎明的黑暗里,此时的中东,天堂无路。

http://vincentzhangyue.blogbus.com/logs/16368567.html

 3 ) 每个人的天堂

好久没有看纯粹的人文主义+政治话题+宗教问题+记录片味道的电影了,似乎自从02年的《无主地带》以来,有些内伤需要时间来治疗。

2006年的奥斯卡带来了平庸和失意,也带了《天堂此刻》。

相信不少人同我一样,是被这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名字所吸引而接触这部电影的,看之前并没有刻意的去留心网上的介绍或者评论,现在觉得很庆幸,因为大部分中国电影爱好者,对于中东题材的电影总还是有点敬而远之的心理的,如果提前看到了介绍,可能就不会主动去找这部佳作了。
阿拉伯语的原声,英文的字幕,看的实在是有点踉踉跄跄的。
不过这的确是一部有力量的作品,无论是角色的诠释还是对于人性的挖掘,拿捏的的确是不愠不火,而我也是继《无主地带》之后再一次被一部完全没有配乐的电影所震撼。

先说两位主演,最吸引我的是他们的名字。Said和Khule,前者似乎是很有中东特色的名字,不停的让我想起摩西、耶稣、彼得或者摩罕摩德这类的圣人,而演绎Said的那位帅哥在接受恐怖组织的改造前,蓬松的长发、深邃的眼睛还有睿智的络腮胡子,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先知模板。Said是故事的中心所在,他执着的毫无保留,他简单的近乎伟大。而他的挚友Khule就是这一路上默默的为他反衬的那一翳浅影,Khule是一个稍微有些规模的服装商场都会有的比较新生代的休闲服装品牌,所以Khule在语言学中的含义应该更加随和、平实一些,影片中的Khule正是这样一个平凡、有血有肉的形象。

Said对于自己的工作、家人、信仰、爱情都有着无药可就的理想主义外加完美主义的追求,对于真主的信仰是支撑他的小世界运转的唯一支柱。当宗教已经成为生命的意义本身时,往往也正是人类迷失了宗教本身的意义的时候。所以Said的睿智在剪短的头发、削光的胡须和伪装的西装礼服的冲击之后被一种无端的狂热和偏执压力所左右,只是在诸如看到天真的儿童的时候,这些本来的睿智和人性才得以偶然闪光一下。

Khule则不同,他举起枪,看到临行前母亲准备的精美食物,于是自杀袭击宣言中多了一段唯一真挚的表述:妈妈,有个牌子的水龙头过滤器比咱家现在用的要划算很多,在×××商店可以买到……那一刻相信不少观众都能感到鼻子酸酸的。Khule最终没有继续执着信仰的指使,他坐在返程的车上,为自己的朋友,为Said的永远离去而泪流满面。

影片在Said几乎已经疯狂麻木的眼神之中变为一片刺目的白光,然后结束。相信最后的那几秒钟,Said的眼神留在了每个观众的脑中,而看到象征爆炸的白光久久不逝时,有多少人在悲哀的摇头呢?

庞龙在他举世闻名的《宽容》中援引了整个西方文明史来说明,任何宗教在走到超越了宽容与和平的疆界之外的时候,宗教本身就会从一种人类的救赎行为变成一种愚昧的退化行为。我想,这也是《天堂此时》要含蓄的表明的立场吧。

关于片名,我在拜读了《宽容》之后才明白它的深刻含义。在西方几乎所有宗教信仰的教益和传说中,中东一直是也唯一是这些教派起源和朝圣的中心,所以才会有如今的巴以争端,才会有中东这个一触即发的地球硝烟场。

世界本是清爽干净的,本可以是每个人的天堂。又何必强求信仰和上帝的大同呢?想起这些年来历历在目的恐怖事件,奥姆真理教、基地组织、数不清的中东恐怖组织、伊斯兰教徒和天主教徒跨越国界甚至洲际的争执,甚至想起《断臂山》这样一部传世佳作对于某些教的狂热教徒甚于流毒从而引发的很多我看来幼稚可笑的事情,觉得有些人真的是需要好好反思一下当初挑起争端的用意何在了。

每个人的天堂,源于每个人的宽容。

 4 ) 在地狱梦见天堂——《Paradise Now》

我一直想知道Said那晚和紧紧贴在身上的炸弹一起躺在父亲的幕碑前的时候,他是不是看到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或者只是满天的星星,或者是父亲的灵魂,或者是,永恒的天堂。因为那之后的他,仿佛已经死去,当他麻木的坐上了那辆满是以色列士兵和平民的公交车,当特拉维夫高楼林立阳光沙滩的景象与巴勒斯坦难民营中的贫困嘈杂零乱拥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时候,他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和炸弹交接处身体的汗水,他温柔的吻了吻暗生情愫的女子,他从母亲的窗口逃开,他放弃了一切生的希望,只是不能再回去难民营,这个人间地狱里,他梦见了自己会身处天堂。

色调大部分时候偏黄,就像陈旧的电影,或者只是难民营的黄沙,但是线条是那么的清晰,就像那并不遥远的历史尘埃战争矛盾压抑在辛苦过活的现代人身上一样,讽刺着,无法避免的伤痛着。

Khaled和Said,让他们成为人肉炸弹的动力已经不全是宗教信仰,Khaled都在Suha的逼问下承认“我们在生活中已死,我们用死来逃避苦难”,这是怎么样的痛苦和绝望,是身在安宁之中的生命所永远无法体会的,电影的作用,就是让你感受你从来未曾经历的感受,经受未曾设想过的痛苦,思索单调生活中不曾意识过的问题。所以当你看到Said照片上凝固的表情和汽车上空洞的眼神的时候,才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你是宇宙中多么脆弱却又多么顽固的灵魂。

巴以冲突到现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耶路撒冷,已经丧失了宗教的神圣意义,变成了战争分子和反抗组织的精神信仰所凝固成的怨念,真主安拉与上帝耶和华的距离,隔着的是人类永远无法放弃的自私暴虐仇恨和杀戮。可笑的是,宗教的教义,总是让我们放弃这些恶,以便求得救赎,以便升入天堂。熟知,每一刻的天堂,都被我们无情的摔碎。

《天堂此时》在2005年横扫各大奖项,电影讲述的是巴勒斯坦的人肉炸弹,导演却是一个荷兰籍的犹太人,他们都身陷在这场争斗的泥沼之中,疑问着战争中被杀死的生命、人肉炸弹下死去的平民,意义到底何在。只是看过电影之后,我更加疑问了,他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忍耐与非暴力的反抗背后,难保换来的不是蔑视和更肆虐的侵犯。如此就是现实,如此就是本性的话,我们真的配拥有伊甸园、乌托邦,我们真的配拥有天堂吗?

我们已经麻木,每天总有爆不完的炸弹,流不完的鲜血,停不了的冲突,和遮挡不住的政客们虚伪的说辞。已经不再有人会意识到,电视里的一句播报,报纸里的一行字,网页里的一个链接,每个的背后,都有一条鲜血淋淋的生命,和你我一样曾经挣扎着想要活下去的生命,已经丧失了任何选择活下去的生命。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的只是明星炒作的八卦,泛滥的低俗色情,和各种变态话题的“社会新闻”。

我看到这样的现实时总会听见John Lennon唱着Image,每次有什么全球性的和平宣传活动,这是无法让人忘记的配乐,可是就是他,就是那样的他,就是那样的被射杀在纽约的街头。我总是忘不了我永不曾经历过的这一幕,也许那一刻,天堂已经将我们永远的抛弃。

May God forgive us all.

 5 ) 不是不愿,只是不能

他是个恐怖分子,人肉炸弹,他渴望生活,他的爱情刚刚开始,他眼中的深情灼灼如光,他爱这个世界,他却选择了天堂,一片白茫茫的虚无,伴随无声的静默,静默将沉重传给观看者,无法言说,无处释怀,我只能陷在枕头里,用手捂着脸。

还记得他喜欢苏哈时,眼里的脉脉深情;还记得知道已被选中后,他眼中片刻的怅然;还记得与亲人最后相聚,傍晚,他倚在阴暗的门角贪恋地看母亲在明亮夕阳下做饭,然后享受着家庭烦躁又亲密地吵闹;还记得他夜晚四点跑去看心爱姑娘的最后一眼,喝一杯茶,加了三块糖;还记得卡勒德举枪宣誓说到愿追随安拉去死时,他吞咽口水时喉结的涌动;还记得他打算上第一辆公交去爆炸时,突然看见一位小女孩笨稚的身影,他一脸隐忍和坚定;还记得他对苏哈说起自己父亲,身为叛徒被处死给他带来的沉重负担,他眼里含满了苦痛;还记得他在离别时对苏哈的轻轻一吻,当时他顿了一下,然后大力地打开车门离去的身影;还记得他在以色列的出租车上,窗外掠过丰富诱人的生活情景,新款的samsung手机上市了,路人下班后夹着公文包的闲适,骑自行车的欧巴桑转头看他,人们衣着随意地在海滩上散步畅饮,小孩拿着救生圈在嬉笑,两位比基尼的美女身材火辣地说笑走过,他都贪恋地看着,他不想死!一点都不。

他,萨义德,有活着的选择,但不是不愿,只是不能。恐怖爆炸有什么意义?能改变巴勒斯坦人的不幸现状吗?能摧毁以色列的统治地位吗?能让世界上变得更幸福吗?能让母亲开心吗?能和她相爱相守吗?能让自己升入天堂从此解脱吗?不能,都不能,而他知道,都知道,知道了还要毅然决然走向这荒谬的死亡。他不是不愿,只是不能。历史已经奠下了他生活的基调,他无从抗拒,生活布置了他人生的背景,他无能为力,人生引导了他步伐的节奏,他无可奈何,步伐决定了他选择的结果,他无法拒绝。

生活总是展示无穷尽的可能性,仿佛我们如果能决定自己每天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我们也能决定一切似的。这真真是幻觉,上帝给我们肉体,是一具装有生物发条的神奇机器,饿久了困极了,它都会报警都会让人丧失意志地去补充休整。万物无时无处不联系着,联系亦是囚禁,使你任何选择都不能自主,除非虚无,除非死亡,而这人类意志真正的、唯一的自由,受尽了命运的摆布后,萨义德保留了这一尊严。

我们站在桃树下,美妙的桃子触目皆是,仿佛只要伸手就能幸福,于是,多少渴望,多少激情,多少热爱,多少真挚啊,又原来只是虚幻一场梦,梦啊梦,看见了就能抓得到吗?抓到了就能拥有吗?拥有了就能幸福吗?幸福了就能长久吗?抑或其实我们根本没有选择,只是被生活洪流席卷着向前?生活那极小的自主选择仅仅只是那一刹那,就像囚犯被宣告罪行后,能自己点点头,然后枷锁立即就套在了头上,而如果你拒绝点头,生活也将强行把你拖走,任何姿态都是无力可笑的。你想反抗吗?反抗也无非是换一套新枷锁,而整个世界都会惩罚你嘲笑你,碾碎你仅有的自尊和坚定。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承受的无力。人生在世,有多少牵绊,有多少无可奈何?又需要多少叹息来须臾消解那绵如抽丝的遗恨?多少惆怅来隐忍那桃子美妙的虚晃一枪?

可笑吧,莫名其妙吧,我在呻吟生而为人的悲哀!

呵,你不是不愿,只是不能!我抚心大恸,泣涕不止。

 6 ) paradise now, paradise when?

周末去影院看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天堂此时》,以色列导演从巴勒斯坦人弹的视角,探讨战争带来的痛苦。说实话,并没有比我想象的更震撼。但这也许,才是生活的真相。用极端的方式去换取自由,或者平淡无奇地活在当下,其实也是天涯和咫尺的辩证而已。
 
两个生活在约旦河西岸贫民窟的年轻人。一个是通敌者的后代,从来没有过尊严,内向而不苟言笑;一个父亲被以色列人砍断腿,对占领者深恶痛绝。一个想洗刷与生俱来的耻辱,一个想荣耀平凡庸碌的人生。一个在行动开始的时候犹疑不定,一个为如是的死亡义无反顾。

如果故事就是这样在最后的爆炸中结束,那么这充其量就是一部模拟的纪录片。戏剧总要有戏剧性的元素,以色列人的作品总要有一个独特的立场。高潮来自于二人绑好炸弹越过边界以后,却因突如其来的军车干扰,而走散了。行动不得不被临时取消。人物的内心挣扎在二人互相找寻的过程中一点点展开。突然来临的死亡也许并不可怕,你还没来得及想,就已经是天堂。可是如果给你机会在那一刻之前去思考,那么这一切,又值不值得呢?天堂,是否有天堂。永远相信安拉。在主人公看来,这是不容置疑的信仰。这也是他们自己深信不疑,为了圣战而献身的动机。只不过在最后的24小时里,信仰,似乎动摇了。于是,有了出人意料的结局。

Said 和Khaled,画面上,他们是两个和Jack和Ennis一样英俊的男人,他们也曾在故乡山丘的墓地旁喝酒聊天,乘兴起舞。他们也有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眷恋。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进入天堂?正如前面所说,我认为这其中“信仰”并不是最根本的力量。很多人认为信仰不容置疑不可挑战,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去质疑和挑战而已。这就好比爱情,我从不问自己为何爱你,所以我才爱的疯狂。Said和Khaled是不怕死的人,但是当他们第一次从死亡线上回来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去面对死亡的意义。当他们发现烈士的录影带和通敌者的录影带在商店里是同样价钱,当他们在以色列看到一样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

因为生活在贫民窟,所以一生只被允许跨过约旦河一次;因为背负了父亲的耻辱和冤屈,所以生命永远没有尊严;因为终日生活在炮火和动乱中,所以年轻的旅程还未开始就已经看到终点;因为一无所有,所以终日面对着废墟,炮火和坟场;因为心灵孤独,所以没有能力去笑,也没有能力去爱。

Said说,没有尊严的人生没有意义。Khaled问,他死后家人是否能得到好的照顾,他的形象是否可以在故土变得无尚光荣?

我以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动机。政治,宗教,地域,文化,信仰——超越一切之后,是人性中最美好最美好的本能——对自我的肯定和对自由的追求。讽刺的是,这样美好的动机,却能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和肮脏的利益冲突一起,夹杂在血迹斑驳的历史教科书里,沉默,死亡,腐烂,被扭曲。如果我们不能走近,它们将永远是一个望不穿的道德黑洞。而谁曾想,那黑色深处埋葬的,却是有着同你我一样的,不能被误解的,无比珍贵的,光明。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天堂。可有些人的生活却是地狱。
每一个人都终其一生去找寻光明。可是那路途竟然这样崎岖。

天堂此时。我相信。
天堂何时?我怀疑。

 短评

“你死之前,你真的会看到你的一生从眼前快速流过吗?”

7分钟前
  • 熊小猫
  • 推荐

影片用人弹的主观角度来带领观众了解这一整个事件中他们的心理变化、信仰的崩塌及重建。电影的主旨很有说服力,但表现形式却张力不足,过多的旁人对白及陈旧的眼睛静态描写无声画面只能是让观众各有各的体会。对于以色列,我一直对于这个二战之后依靠民族信仰建立起来的国家没有过多好感。在巴以争端的解决过程中,它似乎极少起到正面推进的作用,对于无辜平民的暴行似乎总有那么一点当年他们受到纳粹迫害的景象。就像影片中说到的,“受害者终会变成刽子手”,呵,循环又往复,永无止尽

9分钟前
  • bobobolao
  • 还行

除了用人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巴勒斯坦人还能用什么方式来得到世界的关注?世界真的是弱肉强食,弱小的一方只能以生命为代价去换取自由

11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力荐

不太明白

12分钟前
  • M
  • 还行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让他们死后得到平等。-如果你可以为自由公平而牺牲或杀人,在生活中去寻找这种方法吧!-靠着你那右派?-可以这么说。我不会给他们任何杀掉我们的借口。-你太天真了,没有不斗争就得到的自由。公平不在,就要为之牺牲。-这不是一种牺牲,这是复仇。杀人很容易,受害人也可以成为刽子手。-我们只要有方法,我们就要成为圣战者。-你难道忘记了他们很强大,而且你不比他们强。-死了之后就平等了。天堂是我们的。-天堂不存在,它只存在你的脑里。-天啊,愿神宽恕你。如果你不是阿布·阿扎姆的女儿。脑子里有天堂总比我们所生活的地狱好。我们是为生活而死。你是选择死亡去逃避现实。-我们坚持着什么?我们做出这些行动是为什么?……-不这样做,它会停止吗?-也许。如果我们和平斗争,我们可能已经成功了。-你要怎样和平地斗争?……

1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人肉炸弹成长史

18分钟前
  • 不如的我的
  • 推荐

太深邃。。。

22分钟前
  • S
  • 还行

似乎大家都对结尾处的闪白印象深刻,但最吸引我的一幕却是主角放走那辆公车后,主角阴暗的脸终于被阳光照亮,象征意义十足。

24分钟前
  • 艹色豪
  • 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26分钟前
  • 茉琉
  • 推荐

表达很含蓄,偏纪录片形式,不瘟不火地将战争、人文、宗教杂糅在一起,显得很平淡。这种人肉炸弹题材的电影,其实可以做得更有张力。可惜太多对白堆砌,很说教,对人物内心挖掘也不够深入。整个高潮集中在最后几分钟,最后萨德身捆炸弹,麻木眼神淡入一片白芒,这一幕还是相当震撼的。

28分钟前
  • Nortown
  • 还行

有些时候,重要的是你不去做。

29分钟前
  • 当时只道是寻常
  • 推荐

20060604 1930 bc

30分钟前
  • 公園仔
  • 力荐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32分钟前
  • duanjf
  • 推荐

3.5

33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巴勒斯坦的天空,可能并非上帝所辖。

37分钟前
  • 张樾
  • 推荐

总比那个什么四狮子的好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一條不斷要證明政治正確的血脈;鐘錶店老闆出租或出售烈士錄像帶和「巴奸」錄像帶的一幕跟釣崎清隆的死亡之旅的其中一個章節不謀而合。

44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先不说三观相冲,这片子本身就很boring……这能出名完全就是因为这题材了,这么反人类的东西,这导演是想自黑呢,洗地呢,还是打算黑啊……这片子比较适合有立场的,中二的,愤青的,看什么都哭的,还有就是白左评委了吧……

47分钟前
  • 小然看云歌
  • 较差

信仰,救赎以及和平的困境。

52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没想好为什么做之前不做,想好了就一定要去做

56分钟前
  • 二去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