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醒的阶级意识”
阶级有其重要功能。
有了阶级之后,陌生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正了解彼此,也知道该如何对待对方。
在萧伯纳(Bernard Shaw)的作品《卖花女》(Pygmalion,曾改编为电影《窈窕淑女》)中,希金斯教授虽然不认识卖花女伊丽莎,但对两人之间的关系拿捏却是丝毫不需犹豫。
原因就在于:他一听到她讲话,就知道她是一个下层阶级的人,几乎可说是任他宰割——例如,将她当作棋子,打赌可以把这个卖花女假扮成名媛淑女而不被看穿。
每个人出生就属于特定的阶级,而破坏阶级就是污染了个人,也污染了整个社会。
一个人的迦缔决定了他的职业、他的饮食、他的住处、还有他的结婚对象。
结婚对象只能来自同一个种姓阶级,而他们的子女也继承同样的阶级。
只要出现了新的职业或是出现了一群新人,就得先判断他们属于哪种种姓阶级。
2 ) 窈窕淑女
影片开始的铺垫虽然让人觉得乏味,但故事的展开却让人觉得惊喜。影片中的卖花女我想本质上也是和其他下层阶级的人不一样的,因为她有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自己,也最终去找办法改变自己。
关于文中的爱情,到了最后慢慢被教授逗笑,他是那种耐看的男人。尽管开始总是有着各种令人讨厌的思想和理论,谁又能说他不是被这个他看不起的卖花女所感动了呢?
作为一个女性,更坚定了自己应该去强大。像影片中的教授为什么对女人有偏见,其中一个原因就像他所说的“为什么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在当时那个社会,女人自身对自己的“贬低”才使的地位地下吧
但后来一想,教授所喜欢的人到底是谁呢,如果他没有改造这个人,他还是会对她嗤之以鼻,说他是爱她的皮囊我却不以为然,因为到了最后,她的灵魂也是得到了升华的。
最后……强烈表白赫本!
3 ) 柯德莉,关于风景
我不喜欢这样的故事。那些改头换面之后就能得到真爱的童话都让我觉得悲伤。
《窈窕淑女》是萧伯纳的Pygmalion改编的。传说塞浦路斯国王Pygmalion爱上了自己雕刻的少女像,爱神被他的诚心打动,就把雕像变成了活人~~~
大概,每个抱充气娃娃的猥琐男也会这样梦想吧?
电影里,奥黛丽演个言语粗俗的卖花女;现实中,平凡的女人却演不了奥黛丽。就算整容,就算专业设计师造型,就算花几个月去密集培训,我们也不能再造一个奥黛丽。
如果你爱的人,他只爱你的皮,新皮相之下还是那条旧灵魂,你确定他也会爱它吗?如果他不喜欢你的内心,你会忘掉自己变成他的影子吗?如果他里里外外都鄙视你,你为什么还要渴望他的爱呢?
柯德莉KO掉了卖花女,完成了从街边小贩到社交名媛的华丽蜕变,但她对教授的爱从何而起我一点也不明白。日久生情吗?还是教授的长期压迫让她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不过我特别能理解教授对她的感情,教授极度自恋,她是他的大作,他能从她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这些镜像让他陶醉不已。所以她出走那会儿教授很崩溃,他很需要她在身边保持自我感觉良好。
这个男人除了自恋只有自私,即使在奥黛丽出走的时候,他还像个小孩子一样计划着怎么复仇、挽回颜面,根本不想别人感受,更不会检讨自己。奥黛丽之前那通发飚,他根本不当回事,只觉得姑娘口才不错,但说什么都白说了。
伊丽莎说“淑女不淑女,不是看她怎么做,而是看别人怎么对待她”。也许她根本就不想做淑女吧。那个叫弗雷迪的帅哥天天给她写信,还在门口唱歌,恨不得把她当成女王,她却抱怨人家光说不练,拒绝了他。教授连漂亮话都没对她说过,更别提为她做什么,她却对他一片痴心妄想。那么多捧着她的人,为什么单选了踩着她的这一位?原因就是她不想做淑女,还是比较习惯被吆喝着给人拿拖鞋。
于是我觉得这样的结局很杯具,最杯具的是这种故事还很有生活气息~每天银幕下都有真人在演。
他们说要是把阿凡达当成风光片来看,就不会觉得失望了。好吧,这招再用一下,如果把柯德莉当成风景,窈窕淑女也是风光片,光看看漂亮衣服和歌舞也够了。
扯这么一大滩,请无视我~~~
4 ) 羞辱你的绅士,爱上我的淑女
影史上有两部歌舞片连续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多项奥斯卡大奖,它们分别是64年的窈窕淑女和65年的音乐之声。虽然窈窕淑女在提名和得奖数上超过音乐之声,但论及流传度和受欢迎度,后者完败前者。而我个人也倾向音乐之声,虽然我喜爱赫本胜过安德鲁斯。
上个世纪的歌舞片片时都很长,上述两部影片都有170分钟,近3个小时,这在现在是不可思议的,像红磨坊、芝加哥也顶多2个小时。虽然其中多数时间都是在进行歌舞桥段,但能否让观众坐得住,保证剧情的流畅度十分重要。因此相比于音乐之声,窈窕淑女不仅在故事上显得苍白,情节安排也很差。
事实上窈窕淑女的片时完全可以浓缩在2个小时以内,因为其中罗里吧嗦的歌词和不搭边的对话实在太多。如果说为了深入刻画希金斯教授而不得不忍受他出言不逊的性别歧视和如同念演讲稿般乏味的歌声(还唱个没完),那么伊莉莎父亲的那几个桥段实在对情节的发展毫无贡献(尽管是为了对比上层的做作,体现劳动人的穷开心),而且过于冗长。既然片名叫做my fair lady(窈窕淑女),那么奥黛丽的角色就不该只起到花瓶作用,虽然她几次惊艳的亮相让人误以为她是全剧中心,可事实上影片给予伊莉莎的单独刻画很少,并没有深入塑造卖花女的内心和性格,甚至将伊莉莎如何刻苦练习这样非常重要的情节连一笔都没带过,而是多给了希金斯教授许多展现他那自作聪明、傲慢无礼的所谓“机智妙语”的镜头,让人感到既气愤又无奈。
无疑,窈窕淑女的主角是希金斯教授,即使我们仍一厢情愿的相信这是奥黛丽的独角戏。观众对于奥黛丽的喜爱让人忽视了拖沓的故事,差劲的剪辑。可是我们的天使实在不适合演一位粗俗的卖花女。出身于破落贵族的赫本一直保有贵族的气质,秉持着上流社会的准则,她的圈子里都是有教养有身份的人。因此她所饰演的卖花女才会给人感觉矫揉造作,演起村姑的那种“疯傻”和“憨腔”才那么“诡异”。但待到凤凰涅槃的那刻,赫本演绎的淑女又是那么令人信服,那么震撼人心,尤其是舞会完毕在客厅里独自一人,悲情难以自持而失声痛哭的那一幕拿捏的十分精妙,让人动容。可惜,这些闪光点仍不免让她陷入花瓶的境地,纵然影片最后那略显生硬的“有教养的反抗”稍微饱满了人物性格(编剧编的真差),但是太平板的角色和非原声的歌唱桥段还是让奥黛丽连提名都未能拿到。
有人说这部影片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有人说这是对社会教养的讥讽。也许在萧伯纳的剧本伊莉莎愤而离去,做一名职业女性的结局尚让我体会到讽刺效果,但影片最后伊莉莎毫无理由的爱情(老天,那老男人这么羞辱你还倒贴?)和希金斯轻描淡写却不忘“机智的讽刺”表达对伊莉莎“难忘之情”(你确定这是爱情?),并直接忽略青年才俊弗莱迪深情求爱,最终“终成眷属”的结局真的是圆满的吗?真的是需要3个小时才能铺垫、升华的吗?即使观众们喜闻乐见,但这么草率实在是倒胃口。
到底好莱坞还是由男权主导,时至今日我们都能在许多电影里看到年轻貌美的女郎不是向老爷爷们投怀送抱就是对一无是处的LOSER们大方示爱,还不忘一再申明这是爱情的力量,大家也喜闻乐见,而对那些少之又少的姐弟恋、老奶奶和少年们的故事则会报知以“Ew…”的态度。难道我们还能继续忍受像希金斯教授这样自恋又嘴欠的电影人物,说出一个女人只要成为一名淑女就饿不死,随便找个人嫁这样的胡话?即使是体现那时的时代思想,我们也不该认为理所当然。
5 ) 女性与教育
“How——Do——You Do?”,随着一声浓厚的英国地方口音问候,话剧版《窈窕淑女》在东城区的蓬蒿剧场拉开帷幕。故事脱胎于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卖花姑娘》,而更为人所知的是奥黛丽•赫本饰演女主角的电影版,随后改编成话剧版的《窈窕淑女》在百老汇已演出上百场,经久不衰。而组办这场演出的是美国专业演员和导演约瑟夫格雷夫斯(Joseph Graves)和他的北大学生,这是在美国已经闻名遐迩的话剧版《窈窕淑女》在中国本土的第一次演出。
《窈窕淑女》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研究语音学的赫根教授与朋友打赌,自己可以在数月内将一位在英国肮脏街道随处可见的卖花姑娘打造成上流社会的淑女,卖花姑娘杜利特经过赫根教授魔鬼般的语音和仪态训练,终于在一次重要的宫廷舞会中,蒙蔽了所有人的眼睛,被误以为是欧洲某国的公主。赫根教授的努力成功了,当他和朋友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被忽视一旁的杜利特小姐发现自己不过是实现赫根教授愿望的道具而已,于是愤而出走。最赫根教授翻然醒悟,意识到两人之间的感情,以皆大欢喜结束。
《窈窕淑女》有多种因素确保了故事的成功:在这里,阶级界限被简化成了语音和举止的分别,而上层社会的赫根先生思想游离于上流社会和底层社会之外,仅被塑造成一位学识渊博、蔑视女性的知识分子,还有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戏剧化转变大概也是每位观众所乐于见到的吧。
分外吸引我的,却是杜利特小姐在舞会成功回到家中愤怒地掷向赫根教授拖鞋的那个莫名举动。她有什么不满意的?相比较从前的吃不饱,穿不暖,如今她有巧克力吃,有漂亮衣服穿,刚刚还被当作社交明星介绍给每个人,成功地改变了出身。可是这一掷却是绝妙的!那是她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她独立意识的宣言,她不再满足于被当作展览品养在家里,她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如果需要探寻是什么导致了她的思想转变,那大概就是赫根教授的魔鬼训练吧。在赫根教授的教导下,她不只是精通了淑女般的发音和优雅的举止,她还学会了要自尊自爱和自我欣赏。与以前穿着肮脏衣服在街道上蹦蹦跳跳的野丫头相比,杜利特小姐完成了脱胎换骨般的转变。
如果说,探讨女性和教育仅仅是《窈窕淑女》的一个枝叶,走得更远的是《成长教育》,这部根据真实事情改编的电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直到今天仍发人深醒:“对于一位年轻女性,如果她的最终目的是步入上层社会,过受人尊敬舒适的日子,与其辛苦读书靠自己挣出身,为什么不如索性嫁入豪门来得更便利和便宜呢?”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则立足于美国五六十年代的背景,回应了《成长教育》的疑问,直接对年轻女性发出指令——“作首相先生,不作首相夫人!”
由于反封建的需要,中国早在五四时期就已经普及了男女平等等新观念,继而西方于五六十年代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女权主义,使得各国妇女地位普遍提高,在经济上实现了同工同酬,在政治上妇女们拥有了投票权。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文化、风气环境上的变化,教育也是增强独立自主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生活的工具,提升社会地位的途径,也是文明社会中公民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010年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这封信恰当地将实行计划生育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给予了分析和解释。其中对于实行计划生育后“男性数目多于女性”的担忧给予这样的回答——“新中国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一定要克服重男轻女的旧思想,如果只生了一个女孩,同样要把她抚养好。”
现在看来这种担忧是十分必要的,一点也不过分,医学统计发现新生儿男女的自然比例是105比100,在成长过程中男性的夭折率通常高于女性,在成年后男女的比例回归为100比100。然而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滥用B超、随意堕胎等现象层出不穷,“男性数目多于女性”的担忧不仅被坐实而且愈发严重了。重男轻女观念仍根深蒂固,社会保障的不发达使得“养儿防老”的观念仍有市场,联合国通过对2000年到2005年的亚洲人口比例统计表明:中国婴幼儿性别比例高达120比100,远远超过105比100自然比例,高居亚洲各国之首。全球由于堕胎、杀害、任其自生自灭等非正常手段消失的女婴数量更达到1亿人,被人惊呼为“性别屠杀”。
人为地选择未出生婴儿的性别是性别歧视在作祟,是不人道的,对人口结构、社会稳定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重视女性及价值不仅是扭转这一形势的目的,也是手段。仅依赖经济的发展并不足以遏制住这种现象,只有各国文化得到改变,观念得到更新,才能使得重男轻女失去培育土壤而显得不合时宜。有效地提升女性的地位和价值,尤其是在落后地区推广女性教育,改变当地居民腐朽的观念,并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及制度设计鼓励女性尽可能投入到社会中去。
同时,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扶贫经验也越来越表明,救助一个男童仅能救助一个男童,而救助一个女童则能拯救一个家庭。女性不仅和男性一样具有社会属性,而更重要、也最容易忽略的则是她的家庭属性——母亲,她承担着家庭的子女孕育、培养和教育,她的素质和文化程度高度关系着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而下一代的教育则关系到未来社会公民的文明程度。在一个边境扶贫项目中我看见这样一位母亲,她拿着自家母鸡下的鸡蛋去集市上换取方便面给孩子吃。我想贫困中的母亲在年轻甚至更小的时候去学一点营养知识,她将不会这么做,也不可能这么做。因此,在贫困救助中向女童倾斜,不仅使个人极大受益,而且对家庭健康、经济条件提升和女童的下一代成长有极大的改善。
无论从个人价值体现提升个人尊严角度,从人伦道德角度,还是从救助贫困角度,救助女童,提升女性的教育都是一个重大的,不可回避的主题。它是提高社会福祉的手段和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之一。女性教育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收益是巨大无法估量的。在《公开信》发表30年的今天,重新回归和理解《公开信》仍具有巨大时代意义。面对出现的问题,立法机构、政府和民间组织已经开始行动,《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表明“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对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明确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组织的“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则资助了大量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在人口老龄化已愈加显现,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今天,从计划生育政策和《公开信》再出发,从农村墙壁上随处可见的“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朴实口号再出发,关注女童,提升女性教育行动早已开始,但还远远没有结束。
早先写的一篇征稿,凑数放在这里。
6 ) 独立的勇气
窈窕淑女
我曾在初中的课堂上看过片段,但是老师是不会花尽三个小时来欣赏一部七十年代的电影的。我今天十分有幸看完了这部片子。
首先,让我感慨的是那位教授的男子单身主义,因为单身而自由,思绪可以飞扬;可以与男性朋友们畅所欲言,不顾及回家的时间;没有争吵,永远和善风趣绅士而富有理性,自由的做自己所做的事情。但是这样惬意的生活却被一个简单的赌注和一位卖花女孩打破。爱情是伟大的,它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阶级,但是它从不卑贱。或许每个人都有这那份与生俱来的感情,只是,不知道在今世是否会有人打开他尘封的心。
其次,是卖花女的精神。她从一个不懂事,毫无礼节的聒噪之人,变成一个连英国皇室都愿意邀请她跳舞的女子。都说,她的优雅和淑女是因为他的教导,这毋庸置疑。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个卖花女的勇气与决心。没有人教她应该去找教授学习语言,她也或许会想到在一个教授的家里会出丑,但是她还是勇敢的敲开了教授的家门,勇敢的编造出稚嫩的谎言,满怀决心地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多么难得的精神。大多数人们忙忙碌碌,在自己制造的安逸角落里过着他们所谓的幸福生活,从不踏出通往宽广无垠的那一步,他们安于现状,并且嘲笑那些试图挑战的人。可能,每个人的人生观都不一样,但是,那种让每天的生活都充满新鲜的心情,却是再一次感染着我。或许挑战会失败,尝试会碰壁,但是正因为这种不可预测的结果让生活富有这样无穷的魅力。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打开每一天的新奇与希望,坎坷与梦想,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而这并不是无知的冲动,尝试做各种事情的贪婪,这是一种高尚却平凡的精神,它发生在卖花女身上,发生在每一个真心热爱生活的人身上。并且,他们不会因为些许挫折而放弃,他们会用自己百倍的努力来让自己做得更好。正如卖花女一样,她禁受住每天枯燥乏味的发音练习,在教授的催促下刻苦训练到深夜。最终,她成功了,她的举止她的思想经过这般神奇的经历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卖花女成长为一个优秀并且独立的女子,她再也不是那个聒噪的女孩了,但是那个傻女孩的精神却永存于心。
再次,是女子独立伟大的精神。教授理所当然的认为她的成功都是他付出的结果,这个高贵得如同公主一般的女子是出自他之手。在他眼里,她永远只是一个低俗的卖花女,她只是他的成功作品,他从未想过她的感受,她的感情。最终,他们在舞会上证实了她的优秀,但是她却未得到一句他的赞扬,他沉浸于自己的成功之中,丝毫没有在意她眼中的无助和失落。他们一同回到教授家中,欢庆之后,回房而眠,她终于在客厅里俯首而泣。卖花女深知在教授眼里,她的卑贱出身根深蒂固,他没有看到她的成长,没有看到她的成功更多是来源于自己的努力。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心中,只凭借语音和口气评判贵贱等级,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精神被这种世俗的做法殒灭,化作卖花女的泪滴,无声地滑落她美丽的脸颊。她是如此的爱着教授,曾为他的一句赞扬,一支舞而兴奋的高声歌唱,他却从未察觉。心碎的她深夜出走,教授心急如焚,在城市间找寻着她的身影。他们还是相见了,卖花女依然高贵优雅地对待教授,这并不是要显出自己有多么优秀,只是她认为对待心爱的人需要这种发自内心的礼仪与敬意。教授却不以为然,依然觉得卖花女在卖弄自己从她那里学到的一切。
“我只求你待我亲切一些,我知道我是微不足道的卖花女,你是丰富学识的绅士,但是我不是你脚下的烂泥。我所做的并非是为了物质享受以及名誉,只是因为我们在一起相处的很愉快,我就会……关心你,我知道我们地位悬殊但是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平等的相互关心,仅此而已。”卖花女在与教授的争辩中,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以及要求独立平等的愿望。“我的朋友,你并不是我的全部。”她说出了女性独立的精神,我认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并不是我的全部,即使我如此爱你,但是没有你我也可以生活下去,你能了解么,我是独立并且深爱你的女子。”
即使是这样的争辩,教授依旧始终把卖花女当作一个作品一样称赞。她目光坚定的看着自己深爱的教授,说:“再见。”转身离去。教授在回家的途中思考着,他早已习惯了她的身影在他身边,习惯了她的面容她的情感,她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重要的一部分。教授不能没有她。卖花女独立的精神与优秀的品质使得教授终于发现,真挚的爱情就在身边,他不曾察觉到自己也是深爱着这位卖花的女孩。
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总是能引起共鸣,回荡在心里,温馨并且温暖。让我对生活又有了新的思考。
7 ) My Fair Lady
赫本强烈的贵族气质,是她的优势,也是她的劣势,就算蓬头垢面破衣烂衫,也挡不住她散发的光芒,所以影片一开始那种形象,让人蛮出戏的,这是赫本在本片近乎完美的表演中唯一不可弥补的缺陷。
从上门求学那一刻起,Eliza追求的就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她倔强地要付学费,天真地以为这样便会得到多一点尊重,未曾想自己只是上流人物的一个赌注,一个玩物。
在我看来,Higgins从来没有爱过Eliza,他所表现出的,无外乎妒忌、占有欲和虚荣。他在Eliza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了她父亲五英镑,就认为Eliza是属于他的了;他看不到自己与Freddy对女士态度的差距,像被抢了玩具的孩子一样讲出那些可笑的贬低之辞;他极尽严苛地对待Eliza,只是为了赢得一个赌注,哦,他赢了,他欢呼雀跃地跟朋友庆祝了一场,临走时才注意到角落里握紧拳头的Eliza,因为他需要她帮他关灯,帮他提醒女仆第二天早上该做的事;甚至当Eliza不堪受辱大发雷霆时,他也不当回事,只当是女人讨厌的小脾气;他认为男人诚实、正直、高尚,女人麻烦、爱攀高枝、有他讨厌的一切缺点。我看不到什么男人特有的幼稚天真,只看到一个大写的直男癌。三个小时看下来,我找不到这个人身上的任何优点。
最后Eliza跟Higgins在一起了吗?至少最后一个镜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我不理解,既然这个版本是为了突出女主,最后让她回到Higgins家里是为了什么?如果电影版最后的意思真的是让他们在一起,那它的标签就不该是“喜剧”。除非Eliza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否则他们不可能合得来。
按照萧伯纳的意思,最后肯定是Eliza毅然离开Higgins,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一个上流社会的语言学家,为了一个赌注想要把一个下层卖花女改造成一个举止优雅气质出众的贵族小姐,自己却是一个言语粗鄙、行为乖张、极度自恋、毫无绅士气度的人,不是很讽刺吗?然而电影却给了这样一个结局,着实有悖原作。
没有纪梵希,也就没有赫本。一点不夸张
很棒的一部歌舞喜剧片,赫本好美
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抡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的宾朋。
赫本真是高贵优雅好像一直黑天鹅
好好看的一部老电影!赫本真的永远的女神!
想起自己看过这部电影是因为看到高中的日记,我的同桌写给我:欣萌,你说所有人都是可以被原谅的;至今我还记得你看《窈窕淑女》时流下的眼泪。你美极了,像桃枝在空中摆——而只是远看着,我觉得美而已。
个人赫本的这部电影比罗马假日还要好看,虽然有些片段显得拖拉了点,也很占时长。慢慢看,不着急。
赫本一眼倾城,更难得的是越看越有韵味,不愧为绝代女神。
经典就是经典,女神永远的女神,还有什么好说的
奥黛丽赫本那张脸,看一万次还是会发自内心的感叹,真漂亮,真有气质!
经典修复重映,算是那个年代最好的歌舞片了。前半部分还只是俗气的麻雀变凤凰,后半部分一下拔高到男女平等的层面:既是关于淑女,也是关于君子。男主改变了卖花女的谈吐外型,但没改变她对平等和获得尊重的渴望。赫本美得好像空谷幽兰啊,就开始那个污言秽语的疯婆子造型把人给吓尿!
"But by and large, we are a marvelous sex." MARVELOUS! 不过我这个年纪实在是看不动三个小时,而福尔摩斯说着说着唱起来一秒变美国人心都要碎了。Pygmalion记不得了,但(难道只有我觉得)电影本身已经很恶毒了吗。作为音乐剧几乎说得比唱的还好听,鉴于部份卡司是配唱部份在用说的蒙混过关……
想起以前一个台湾老师说:你不知道呢 英国人特别歧视带口音,所以我狂练口语天天听BBC(在制片厂即将崩溃的前夕,作为歌舞剧的本片保留着那个时代最后的气韵……(赫本在本片中的演技用“炸裂”以形容
半年学好英语的歌舞版 外加如何嫁给百万富翁快速指南 坚定了我学好英语的决心
赫本真的是美的不像话,永远的女神
叫兽没能跟上校在一起 失败
很简单的故事却足足抻了近3个小时。开场的赫本吵得我头疼,是不是那个年代流行夸张派演技啊?但是后来可人的样子确实招人喜爱。
赫本將片中角色難度十分大的賣花女一角完美的詮釋,哈里森與赫本的對手戲也堪稱完美的搭配。語言學家和賣花女的故事看上去似乎是愛情戰勝身份懸殊的例子,可是如果賣花女沒有變成淑女,語言學家就是一輩子和她朝夕相對也不會愛上她。故事終究是故事,滿足了普通人的幻想,看過之後,生活仍然要繼續。
上英语课时老师放给我们看的,就喜欢这种女主有变身情节的片,两个多小时的片确不会觉得冗长乏味,挺有意思的
这部电影应该像经典文学一样传世而不朽。除了塑造了两个典型形象之外,对所谓中产阶级道德之虚伪进行了各种冷嘲热讽,无不辛辣而有趣,往往一语中的。赫本纯真、优雅、俏皮,真的像天使一样,表演还这么富有层次感。伊莱莎一行参加舞会大获成功之后,所有人陷入疯狂的喜悦,而主角伊莱莎却被冷落,被忽视,犹如尘土一般,弃之墙角,不闻不问。这一切和当时伊莱莎终于能发出“A”字母时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于是伊莱莎慢慢退到一旁。然而她去哪里,哪里就是画面的中心,那些在一旁欢庆的男人们犹如小丑一般可笑。本片尤其精彩的地方是在对比男女思维的不同之中,完成了对男权主义的讽刺,男人们的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同情心匮乏等弱点,平时都隐藏在彬彬绅士的外衣下,如今褫其华衮,被揭露无遗。本片在这一点上为女性发声,艰克可贵,值得歌颂。10分。